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勇闯天涯(天子)-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炮相比。

吴铭知道警卫二团的装备精良,每个营都有六门金陵厂生产的八二迫击炮,以及瑞典博福斯公司生产的六挺二十毫米高平两用机炮,但请来邱行湘询问警卫二团各级主官情况后,吴铭还是大吃一惊:

警卫二团的几个主官都曾是俞济时麾下的军官,俞济时担任中央警卫二师师长的时候,黄梅兴就是他手下团长,警卫二师到了淞沪抗战更名为八十八师,黄梅兴等人都跟随俞济时经历了惨烈的淞沪抗战,时任营长的高致嵩等四人也和俞济时一样,身受重伤被抬下战场,伤愈以后才回到重新组建的中央警卫团。

面对如此强敌,吴铭有些犯嘀咕了,自己的部队武器装备比不上对方,人数更是处于绝对劣势,能够战而胜之吗?

第151章打他个落花流水(上)

经过仔细权衡,吴铭终于定下心来:

在山地战中,他根本不用担心黄梅兴等人的淞沪作战经验,更不会高估中央警卫二团官兵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无论是单兵军事素质还是各级军官指挥水平的对此,吴铭都相信本部强于对手。请使用访问本站。

对吴铭最为有利的是,首先开始的对抗并没有设置阵地攻坚战,警卫二团两个营将按照中央军前几次围剿作战的惯用战法,对盘踞在演习规定区域中的芝山以南十二平方公里内的“赤军”展开围剿,虽然不知道黄梅兴等人采用什么战术,但吴铭知道对手能用的战术也就那几个:两路或三路穿插合围,或者一路长驱直入猛攻猛打,余部再从侧翼包抄或两侧包抄展开合击。

当天下午四点刚过,吴铭派出去熟悉地形并进行测绘的十二个小队弟兄尽数返回,吴铭和戴子冉的参谋组立刻根据二十余张局部测绘图重新制图,仅用两个小时就把二十五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理地形图绘制出来,并复制了五份。

晚上八点,吴铭和戴子冉一同出席了演习指挥部召集的准备会议,终于见到了此次的对手——军装笔挺的黄梅兴上校和高致嵩中校,没怎么想就主动迎上去率先敬礼,然后热情握手并作自我介绍。

估计黄梅兴和高致嵩也从别的地方打听到吴铭的情况,尤其是现在这个浙军第二师第五团属于老长官俞济时麾下唯一拿得出手的劲旅,两人脸上没有丝毫傲慢之色,对同样挂着上校军衔的吴铭相当客气03榜眼米利西奇的。

主持会议的郭忏见状非常高兴,作为陈诚的心腹,他虽然心里偏袒吴铭,但也愿意看到演习双方关系良好,这样在演习过程中才不会打出火气,吴铭也不会因此得罪人。郭忏派人把赶印出来的演练计划书和新鲜出炉的裁判标准下发后,便与临时担任对抗演练仲裁长的杨杰一起详细说明,着重强调演习的安全问题、各裁判小组的设置、判决的标准和依据、裁判的绝对权威等等。

吴铭由始至终认真倾听,一言不发非常平静,反而是黄梅兴和高致嵩频繁询问某个项目的裁判标准,听郭忏说由于没有二十毫米机炮的训练弹所以禁止使用时,黄梅兴和高致嵩还据理力争良久,看得杨杰和几个裁判小组长暗自摇

仅从双方的反应来看,兵力足足是对手的三倍,而且还拥有迫击炮和重机枪等重火力的黄梅兴等人已输了第一阵

直到双方都没有了问题,郭忏才做总结发言:

“诸位,此次演习事关重大,虽然规模不大,只是营团级别的对抗检验,但具有极其重要的针对性、科学性、先进性和积极意义,可以说是我军建军以来从未有过的,而且必将写入我国民革命军的军队建设史册……所以,请诸位牢记委员长在军官团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党国的期望,尽心尽责,全力以赴”

“是”

吴铭和黄梅兴等四人齐齐起立,大声回应。

杨杰双手虚压,和气地示意大家坐下:“此次对抗演练深受各方关注,不但总顾问佛采尔先生要率领德事顾问团全程观摩,南昌行营和江西省政府的各部将领也要前来观看,一千八百四十名训练团成员将与各裁判小组一起,进入战场观摩学习,并在结束之后展开总结讨论,诸位身上的担子不轻啊”

“如果有什么实际困难,或者有什么其他要求,就大胆提出来,指挥部和我们教官团定会全力予以解决。”

黄梅兴站起来大声回答:“本部没有任何要求。”

吴铭等黄梅兴坐下,犹犹豫豫站起来,想了想又颓然坐下。

杨杰笑了笑鼓励道:“吴团长有话请说。”

吴铭硬着头皮站起来:“明天能不能给我们下发两头猪?十天来有八天都是吃鱼,只有一天吃到猪肉,一天吃到鸡鸭肉,弟兄们都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吃点儿红烧肉。”

众人大骇,心想你他娘的天天有肉吃还抱怨什么?其他部队恐怕没谁有这么高的伙食标准黄梅兴和高致嵩不可思议地看着吴铭,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吴铭在讽刺本部给他们的供应不好,不由得相视一眼,暗自摇头苦笑。

吴铭见状嘿嘿一笑,坐下来低声致歉:

“对不起啊属下唐突了,没有就算了,无所谓,我们扮演的是赤军,泥腿子嘛,能有碗稀饭吃就不错了,哪里能要求那么多,嘿嘿……”

七月二十九日下午两点,晴转阴,东风二到三级。

庐山军官训练团首期一千八百四十名学员在十二个裁判小组的率领下,兴致勃勃地进入预设演练战场。

下午四点,数十名将领和十五名德事顾问跟随在蒋介石身后,登上海会寺南面数百米的观山,进入直属特务团临时搭建的一溜草棚就坐,将领们或是三三两两低声议论,或是举起望远镜,细细观察前方的演习区域。

此次演习的规定时间为三十六小时,在这个地方,蒋介石和他身边的一众文武以及德国顾问们恐怕都看不到具体的战斗情况,但这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直属特务团已经布置好联通十五个裁判小组的电话线路,已进入战场两个多小时的对抗双方每个举动,都能及时报到观礼台,由仲裁长杨杰领导的一个评判小组通过麦克风和两个美国进口的音箱,随时向蒋介石和观摩者进行通报梦回清缘。

四点十分,通报战场情况的年轻参谋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

“四号、五号裁判小组汇报,赤军两个连全体更换我军尚未装备的具有高度隐蔽性的军装,套上了形状怪异的马甲,还有蒙上多色布套和伪装网的钢盔,兵分三路迅速离开集结地点广福庵,其指挥官亲率五人独自跑向正北方的凌霄山,似乎打算登上海拔四百二十米的山顶。”

蒋介石皱起了眉头,迷惑不解地转向身边的陈诚:“我军尚未装备的隐蔽性军装是什么样子的?”

陈诚苦笑着摇摇头:“属下也没见过,只听吴铭说起过,估计和德军山地部队的所谓三色或四色伪装作战服差不多吧。”

“吴铭部从哪里搞到这种军装的?”蒋介石非常好奇。

陈诚想了想,有些不确定地回答:“估计是他们自己做的,吴铭的夫人在常山有一家被服厂,吴铭团的军装和背包都是那个厂生产的吴铭博学多才,精通英文,属下去过他的办公室,从如林的书架上看到不低于五百册的英文书籍,都是经常翻动的,不是样子货,还有很多欧美各国的机械和军事杂志。”

蒋介石微微吃惊,刚想说话,就听到喇叭里再次传来通报声:

“有个情况令人吃惊,前方裁判小组报告,透过望远镜观察赤军随队参谋的伪装背包,发现赤军至少拥有三台先进的背负式无线电台,其中一台正在跟随赤军指挥官向凌霄山顶快速移动。”

“另外,分别潜入东北、正西和西北三个方向的赤军分队行动极为迅速,其中两个人数约为六十人的小队进入密林之后失去踪影,前方目测,赤军的行军速度大约为每小时九公里。”

观礼台上顿时响起一片嗡嗡声,所有人都很吃惊,九公里时速等于跑步前进了,但根据地图显示,对抗区域分明只有一条东西向的弯曲山道,一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盘山小道,以九公里时速在没有路的山间跑步前进不说不行,但是非常罕见,中央军中一般的侦察兵都难以做到这一点。

蒋介石有点儿着急了,低声对身后的侍从官吩咐几句,侍从官立刻走向侧前方举起望远镜的仲裁长杨杰。

十分钟不到,喇叭里通报了详细消息:

“蓝军两个营兵分两路徐徐西进,北路为两个步兵连又一个机枪排,南路为三个步兵连又一个迫击炮排,另有两个连又一个迫击炮排在蓝军指挥官率领下,在距离北面出发地点二点五公里的伍家岭东麓,设立了临时指挥部,南北两路继续向赤军集结地东北方向一点五公里的太平寺方向搜索前进,各营派出的侦察小队至今尚未返回,推测蓝军尚未掌握赤军已经离开广福庵的情况。”

陈诚看到了伍家岭上的蓝军军旗,没过多久又看到两公里外的北路蓝军行踪,立即向蒋介石示意。

蒋介石端起望远镜,细细观察,数分钟后微微点头:“虽然推进速度不算快,但还算谨慎,只要南北两路距离不要拉得太大,就不会被速度更快的赤军各个击破。”

蒋介石话音刚落,喇叭里提示声再次响起:“六号裁判小组报告,蓝军半小时前派出的七名侦查官兵被潜伏的赤军侦察小队伏击,现已送到六号裁判小组位置,判定袭击有效,蓝军七人侦察小队出局。”

观礼台上的将领们立刻停止交谈,知道对抗双方的交锋正式开始了,哪怕看不见也习惯性地举起了望远镜。

陈诚的视线正好与望过来的杨杰相遇,他笑了笑转向身边的蒋介石,发现蒋介石正在埋头查看地图,手指在标注六号裁判小组的位置上敲了敲。

第151章打他个落花流水(下)

六号小组所在地,太平寺。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裁判组长将视线从八名赤军侦察兵消失的方向收回,看了看躺在地下被反绑手脚、塞住嘴巴的七名蓝军侦察兵,强忍住笑,吩咐手下两名助手立刻给他们松绑。

一旁看热闹的百余军官团成员有的捂嘴笑,有的低声议论,更多的人依然望着赤军侦察兵消失的方向,对赤军弟兄的高超身手赞叹不已,赤军弟兄身上怪异的服装和诸多装备,更是吊足了学员们的胃口。

上校裁判组长则是对赤军官兵的强悍制敌能力和行动速度感到惊讶,由始至终他没有听到一声大的响动,更没有听到枪声,而且七名被俘的蓝军是被看不清面目的赤军官兵扛着跑来的,赤军中只有矮壮年轻的带队军官向他敬礼,并简要汇报,得到袭击有效的答复后转眼就离开了。

五点四十分,蓝军派出去的四个侦查小队中的最后一队也被判定出局,蓝军仍然没有找到赤军的行踪,赤军像鬼魅一样,连续出击之后突然消失了,吓得黄梅兴立刻命令各部停止前进,向自己所在的伍家岭靠近一些。

消息传来,观山上一片哗然。

之前谁能想到,装备精良、三倍于敌、近半官兵均为全军精锐,而且之前还经历过淞沪对日作战以及赣南围剿作战的警卫二团两个营,竟然在演习只进行到两个小时四十分的时候,便损失了四个由三十二名精锐中的精锐组成的侦察小队?

之前谁会想到,一支来自浙西边境地区的区区地方保安部队,竟然拥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和诡异的战术执行能力

许多将领脑子里自然而然地闪过了四次围剿战役失败的一幕幕,开始对蓝军的命运担忧起来。

傍晚六点四十分,分布在演习区域各个位置的裁判小组传来报告:

“赤军主力出现在蓝军西北方一点五公里的豹子岩下方山谷,官兵用完干粮之后收起无线电台,看情况似乎与赤军指挥官完成了联络,随后分别沿着起伏不平的沟壑,凭借密林的掩护,缓缓向东北、东南两个方向隐蔽前进携手狐仙共修真。”

“而顺着凌霄山脚向南绕行的赤军一个连,在距离伍家岭仅隔一座山峰的杨家墩北面停止前进,原地潜伏。”

观礼台上的蒋介石与陈诚面面相觑,彼此心里都很清楚,蓝军哪怕收缩集结,到最后都无法摆脱被动挨打的命运

蒋介石抬头看了看天色,对陈诚低声说道:

“这个吴铭的战法实在令人意想不到,他先把警卫二团弄成瞎子,随后隐藏不动,明显是逼迫黄梅兴等人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众目睽睽之下承受赤军给他们带来的耻辱,进而促使黄梅兴他们率先做出选择”

“只要黄梅兴他们一动,难免要露出破绽,而且今天是阴天,天快黑了,估计吴铭所部擅长夜战,只要打起夜战,黄梅兴兵力上的优势就会被黑暗抵消,要是应对失误,恐怕凶多吉少啊”

陈诚又是高兴又是担忧,面对蒋介石他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动了动嘴皮子,最后勉强挤出句话来:“委座还是先下去用餐吧,估计短时间内对抗双方不会交战。”

蒋介石点点头:“这个吴铭很有耐心,而且他不怕耗时间,着急的人不是他,是黄梅兴。”

蒋介石说完,主动走向另一侧紧张讨论的一群德国顾问,佛采尔看到蒋介石含笑过来,立刻站起迎上去,刚想说几句心得体会,喇叭里再次传来激动的声音:

“新情况红蓝双方突然发生激烈交火,赤军北路一个连在隐蔽接近蓝军集结地点时被发现,蓝军反应迅速,除两个连坚决接战之外,还有三个连在迅速集结,估计要赶赴战场。目前双方都在集中火力打击对方,赤军占据的地形更为有利,而且有展开交替掩护步兵后退的迹象。”

不用喇叭通报,震动山谷的密集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已经传到蒋介石等人的耳朵里,蒋介石和佛采尔来不及说话,立刻返回各自位置,举起望远镜紧张观察。

对战局有些把握不准的贺国光一把拦住陈诚,在他耳边低声问道:“辞修,你怎么看?”

陈诚沉思良久:“突然发生的激烈交火很蹊跷……以小弟对吴铭的了解,他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此前他已经把握主动,步步先机,为何如此沉不住气?他不会不知道对手的兵力和火力是他的数倍啊”

贺国光立刻醒悟过来:“好险,要不是你提醒,恐怕我也要犯错了”

陈诚沉吟一下,突然笑道:“兄长也认为这是吴铭的花招?”

贺国光点点头:“很大可能是这样……天快黑了,如果蓝军沉不住气,恐怕要吃大亏,只是不知道接下来吴铭会怎么打?”

陈诚指向西南方枪炮声密集的地方:“交战地点是伍家岭北路山脚,那片地方地势较为平缓,但相对狭窄,交火之后想快速脱离估计非常困难,这样就有两个可能:一、如果赤军不是故意暴露行踪,大多会迅速退到北面地形复杂的芝山脚下,占据优势地形居高临下,据守一个小时没有任何问题,天黑之后发挥他们的行军优势,翻越山坡脱离战场,休整一番从头再来,因为蓝军调集迫击炮和轻重武器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二、如果赤军是故意为之,那么潜伏在伍家岭西南山脚下的另一个连将会是此战主角,但具体怎么打,小弟也无法猜测。”

此时此刻,吴铭已经悄然回到主力连队中间,率领弟兄们直接翻越伍家岭,迅速接近设置在东山脚下的蓝军指挥部。

北面工兵连弟兄的诱敌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正如陈诚所推测的那样,工兵连一百五十名官兵没有脱离战斗,而是以交替掩护的方式,撤往北面的芝山,在断后一个排投出八十余枚手榴弹之后,凭借浓浓翻滚的硝烟,飞速冲上芝山半山腰的有利地形,架起集中使用的十挺捷克机枪,向山下逐渐集结越来越多的对手猛烈射击,还不时投掷大量手榴弹,造成主力集结展开反击的声势惊涛骇浪。

直到这个时候,周边五个裁判小组才追赶到位,跟随裁判组的六百余名军官团学员列队到达,站在交战区域边沿地带,引颈眺望,激动不已,不时相互交换意见,七嘴八舌地预测战果。

伍家岭东面,山脚下司令部里。

误判赤军主力追到芝山上负隅顽抗的黄梅兴等人,不由得长长地松了口气,从地图上看,退到芝山上的赤军很难越过海拔四百米的陡峭山峰,为防止吴铭部断臂求生,留下一部居高临下顽强阻击,掩护其大部从西面的山坳逃离战场,黄梅兴果断命令一个连的预备队增援前线,然后吩咐警卫排收拾电台和地图,把指挥部搬到前方一点二公里的交战边沿,以便就近指挥。

早已匍匐在山腰之上的吴铭和一百二十名官兵,等的就是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几乎在黄梅兴派出预备队的同时,吴铭率部悄悄下山,不但迅速制服了心不在焉准备撤退的两名警戒哨兵,而且非常顺利地接近正在匆忙收拾准备搬家的蓝军指挥部。

两组裁判的小组长和黄梅兴很熟悉,看到没什么情况,戴着白袖章的裁判们都在和黄梅兴等人轻松说笑,其中一个中校还在感叹吴铭沉不住气,没想到突然被高速扑来的一名赤军精锐撞飞出去。

大惊失色的黄梅兴下意识掏枪,结果一只黑洞洞的枪口已经顶在他的眉心上,吴铭那张可恨的笑脸清晰出现在他眼前。

吴铭说声抱歉收起手枪,看了一眼被麾下弟兄完全制服的四十余名蓝军官兵,走到两名裁判面前敬个礼:

“我们打算埋设地雷,然后派一个排扛上缴获的机枪和四门迫击炮,从正在攻打我军诱敌部队的敌人主力身后,发动一轮猛烈打击,然后迅速退回来,把得知指挥部遇险而前来营救的敌人引进雷区,地雷炸响之后再三面围攻。”

裁判立刻明白过来,军衔最高的中校裁判组长询问吴铭:“你哪里来的地雷?”

吴铭从自己的作战背心侧后掏出四枚手榴弹,熟练地捆在一起,走到帐篷外的几个弹药箱前,直接把集束手榴弹放到弹药箱下方,顺手将拉环别在牵拉帐篷的多余绳索上。

几个裁判大吃一惊,连忙上前制止吴铭,中校小组长大声喊道:“我们相信了,你可千万别乱来,会死人的”

另一个大声表态:“蓝军指挥部被端了,此战可以宣布结束……吴团长,让你的弟兄们放开被俘的弟兄们吧,我这去就向仲裁长汇报。”

黄梅兴气得大吼起来:“不行我们怎么可能失败?我们还有两个营的兵力,绝不可能失败。”

跑去打电话的裁判根本不理会黄梅兴如何喊叫,中校裁判组长含笑解释道:“黄团长,你的指挥部都没了,这个仗还怎么打?要是吴团长真的埋下地雷引你的部队前来,你觉得后果如何?”

黄梅兴恼火地瞪了吴铭一眼,吴铭哈哈一笑,向他抱抱拳诚恳赔罪。

观山上挂起了一溜马灯,将遥遥观摩的将领们惊愕的脸照得透亮,似乎都不相信蓝军指挥部被摧毁、指挥官被活捉的消息,原定进行三十六个小时的对抗演练,仅六个小时,就这样结束了?

心情复杂的陈诚清楚地听到蒋介石骂了句“娘希匹”,立刻打消了上前说几句好话的念头。

还好,蒋介石迅速平静下来,给予此次演习很高的评价,然后客气地请德国顾问佛采尔和自己一同下山,边走边倾听佛采尔惊喜而客观的评价,心里终于牢牢记住这个名字——吴铭

第152章守他个坚如磐石

红蓝双方的对抗结果一夜之间传遍庐山上下,引发庐山军官训练团一千八百四十名学员、两百余名中外教官和周围各部驻军的巨大震动,有人津津乐道,有人指责扮演赤军的吴铭所部不讲规矩不守规则,胜之不武。。

可不管说什么,吴铭这个名字,一夜之间被军中成千上万官兵记住了。

当天晚上,蒋介石召集训练团负责人和各部将帅举行会议,演习指挥部根据各裁判小组的记录,匆匆整理出此次对抗演习的全程报告,赶在会议召开时发到每个与会者手里。

将帅们看完叹息不已,对抗双方全方位的差距清清楚楚摆在众人面前。

虽然吴铭所部存在一定的违规之嫌,但没有任何规定禁止他们使用三部无线电台和自制的特种装备,更不能指责他们阴狠而有效的作战方式,与会者普遍认为,装备更好、人数更多的警卫二团扮演的蓝军,无论是在官兵军事技能、反应速度、战术执行能力、应变能力乃至指挥水平方面,都与吴铭所部扮演的赤军存在较大差距,输得不冤。

不过陈诚提出的看法也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陈诚认为,吴铭所部是个罕见的特殊个例,军中找不出第一支战法如此诡异、战力如此强悍的部队,共军那边更不会有,因此,今天的对抗训练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也没有多少总结和借鉴的意义。

没几个人了解陈诚淡化对抗演练结果的真实用意,陈诚并不是担心吴铭太出名引人瞩目,而是担心驻扎山上的直属特务团、警卫一团和山下的警卫二团官兵这几支委员长近卫部队恼羞成怒,暗中报复吴铭和他麾下官兵。

演习结束双方集合的那段时间,陈诚清楚地看到警卫二团和围观的直属特务团官兵眼中无法掩饰的敌意,这几支部队均属于钱大钧负责的侍从室,都不是他能管得到的,因此他心里非常担忧,打算明天上午开完总结会之后,悄悄告诉吴铭让他做好防范。

陈诚的担心很有道理,只不过吴铭也并非善类,演习结束集合期间,对手和周围射来的不善目光,早已令经历过生生死死和诸多江湖险恶的吴铭心生警惕,他非常清楚这些输不起的人心里想些什么,更明白那些闪烁着凶芒的眼神背后,包含着多少化不开的怨恨和愤怒。

因此,吴铭回到营地之后,立刻吩咐戴子冉悄悄叫来四个正副连长、特务连副连长兼阻击分队队长雷鹏和参谋小组,明确告诉弟兄们,本部已经深深得罪了蒋委员长的卫队官兵和众多得意门生。

最后,吴铭非常严肃地指出:“直属侍从室领导的特务团和山上山下两个警卫团藏龙卧虎、高手众多,而且大多骄横自负死要面子,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必要的防范,防止一切可能的偷袭报复,否则,说不定要闹出人命对方死了不要紧,我的弟兄一个都不能有差错,明白了吗?”

“明白”

众弟兄一片凛然,不少人心里感到紧张了。

吴铭望向雷鹏:“今晚你和你的狙击分队不能休息了,所有的暗哨全部由你们负责设置,而且要增加一重暗哨。

“是”

雷鹏沉声答应,他可不怕任何人,哪怕吴铭让他当场射杀任何一个人,他都毫不犹豫地勾动扳机。

吴铭转向工兵二连连长唐启标和特务连代理连长雷岩:“带上工兵连和特务连两个排,带上工具,悄悄挖掘陷阱,用弹性最好的竹子和木钉设置触发机关,营地西北角那个小山坳上下机关不好设置,把今天演习带回来的训练手雷用上,略作改装设置成隐蔽的绊雷,将西北方向所有可能潜入的道路全部封死,怎么办你看着办。以上所有陷阱、机关、绊雷等设施至少设置两道以上,现在是晚上十一点,如果对方前来报复,估计会在凌晨三点至凌晨五点之间,时间来得及,抓紧干,禁止喧哗”

“是”

唐启标和雷岩齐声回答。

吴铭最后望向戴子冉:“把所有明哨撤下来,今晚不设明哨,但必须封闭营门,放下检查横杆。”

“是”戴子冉回答。

吴铭大手一挥,军官们立刻出动,参谋们跟随而去予以协助。

戴子冉心里担忧不已,想来想去还是提醒吴铭:“铭哥,虽然我们这么预防有道理,但是真要弄出人命的话,恐怕不好办,别忘了这是什么地方。”

吴铭一把将戴子冉拽过来,盯着他的眼睛,沉声说道:“子冉,俗语道慈不掌兵还有句江湖名言叫做无毒不丈夫今后你要想有所作为,还想吃军旅这碗饭,就必须收起你的妇人之仁,否则不但害了你,还会害死追随你的兄弟

“如今我们身处险境,必须利用一切手段寻求自保,何况我们是军队,为了营区安全而设立必要的防卫措施,纯属天经地义,说到天上都是我们有理,要是因为这样弄死一两个不长眼的东西,事情反而好办了,保证能镇住所有人,明白吗?”

戴子冉点点头,接着又是一声长叹:“道理我懂,可我这心总是硬不起来,唉罢了,铭哥你说得对,慈不掌兵啊”

夜幕深沉,缓缓移动的厚重云层遮住了幽暗的天光,偶尔从云层间隙露出的星星来不及闪烁几下,就被灰暗的云层所屏蔽,山风紧一阵松一阵地掠过营地上空,满山的树木和茂盛的野草在劲风中时而呼啸呜咽,时而摇摇摆摆沙沙作响。

凌晨四点刚过,尖山西北山脚的小道出现一个幽灵般的黑影,黑影无声掠上路面不宽的缓坡,敏捷地爬上道边岩石,匍匐在岩石侧边凹陷处一动不动,如同长在黑乎乎的岩石上一样。

微弱的光线下,黑影对前方寂静的营地观察了足足十几分钟,终于滑下岩石,向后方招招手,一队同样敏捷的黑影如同钻出河床水草丛中的鱼儿,三十一个黑影井然有序地来到岩石后方。

“营长,情况怎么样?”

“没有哨兵,没有灯光,非常安静。”

“估计他们也累了,打赢了我们的兄弟二团就得意洋洋了。”

“嘛个逼的他得意个屁等会儿我先摸进去,亲手把那个叫吴铭的狗团长弄出来,不打断他的手脚老子睡不着。

“不能轻敌,听说这个吴铭也是个高手,为保险起见,还得用麻药捂住他的鼻子,先把人弄出来再说。”

“那还等什么?行动吧”

“好一组从东面的公路绕过去,二组也跟着,然后从南面绕进营区,我带一组从这个方向摸进去,一定要密切观察有无暗哨,注意:二十分钟后三个同时行动,按照既定方案进行,不管得不得手,不许停留超过五分钟,若是被对方发现,立刻分头逃离,以最快速度返回营房,哪怕被告状也来个死不认账”

“明白……”

二十分钟后,三十二个报仇心切的不速之客分成三队,无声潜入吴铭部的营地王朝教父。

突然,正南方向发出一声“啪”的脆响,紧接着响起一声如同巨大鞭子破风声的刺耳呼啸,“嘭”的一声巨响过后,临死前凄厉的惨叫声骤然响起,在深夜寂静的山谷中久久回荡。

“不好撤——”

“轰、轰轰——”

已经越过营地西北小山坳的领头者情急之下大声喊起来,前面的两名尖兵来不及转身,已经挂住了离地五寸的细细绳索,瞬间引爆前后左右三颗绊雷,剧烈的火光和飞溅的泥石转眼击倒四人。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身手高强的领头者强忍满脸碎石刺入的剧痛,飞身横越,强壮的身体在空中卷曲起来,如闪电般撞向右侧山坡上的大树根部,同时也撞断了最后一条细细的黑线。

六识惊人的领头者尚未落地,就知道自己触动了危险的机关,无奈身体正在高速下落,用尽最大能力堪堪避开树下绊雷的的直接炸伤,却也被一米之内炸响的绊雷重重抛起,落地后失去知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