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勇闯天涯(天子)-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园部和一郎对于大本营没有把南线指挥官的职务交给他非常郁闷;要知道之前在南浔和吴兴的时候;他可没少给中岛贞雄穿小鞋;现在却要屈居于这个让他看不起的家伙之下;所以言语之间有些冲。

中岛贞雄不好直接批评园部;只是微笑着说:“园部君;你的建议很好;但你应该知道我们的后勤补给有多糟糕经过淞沪、嘉兴和吴兴会战;临杭一线各师团已经很疲劳了;物资消耗也大;加上之前贵师团和大阪联队的辎重物资全部被洪水冲走;全靠我们第十八师团的辎重才勉强维持”

“如今大雪弥漫;西溪和南绍溪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封冻;公路也以为内路面和桥梁遭到新二军破坏而运输不便;再持续作战;我担心会出意外……我认为夺取临安后;应该停止进攻”

“什么?你竟然要把吴铭那个魔鬼给放走”园部和一郎两眼瞪得如牛铃一般;鼻孔中出着粗气。

“园部君;你要明白;现在华中方面军主力正在进攻支那首都南京;我们临杭一线完全属于从属地位;没有必要冒那么大的险”

中岛贞雄强忍不满;苦口婆心地劝道:“冈村将军临走前对我说;吴铭是一个非常狡猾的对手;我们面对他时要万分小心。再说;现在吴铭已经离开临安;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过多关注他。我们的任务是夺取临安城后;封堵住天目山的出口;确保浙江中部和东部精华地区的安全”

“将军;紧急军情”

通讯参谋挥舞电报;飞奔而来;因为雪比较厚;结结实实摔了一跤。几个侍卫赶紧上前;接过电报交给中岛贞雄。中岛贞雄匆匆看完;眼珠子立马红了;怒吼道:“八嘎;卑鄙无耻的支那人;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怎么了?”广谷大佐着急地问道。

中岛贞雄将电报递了过去;稍微平复一下心情:“我们运送粮食和武器弹药的船队在西溪上遭到支那游击队袭击;四十多条船被付之一炬;短时间内我们将失去物资补给”

“什么?”

一众将佐听了非常惊讶;园部和一郎也暂时按捺下追击吴铭及新二军的想法;对中岛贞雄请示一番;便带着自己的第七师团残部加入到进攻临安城的队伍中。

第440章雪地行军

天地间一片苍茫;长长的队伍顺着杭徽公路缓缓向西蠕动。

半空中飘扬着片片雪花;随着劲吹的北风洒落在官兵们的身上;这时气温已经是零下四五度;雪花沾在裸露的肌肤上;冻彻心骨。

银装素裹的世界很美;但穿行其间的新二军将士却穿着薄薄的单衣;一些瘦弱的官兵冻得肢体僵硬;步履蹒跚;但他们意志无比坚定;咬着牙;相互扶持着向前进;每一个脚步都极为踏实;在雪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脚印。

吴铭也穿着单薄的夏装;看着渐渐成为雪人的麾下将士;心里面颇不是个滋味。

新二师从浙西出发前往嘉兴参加淞沪会战时尚是盛夏;并没有考虑过冬问题;后来吴铭虽然向张东宁提了几次;但都由于正值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刻;来来往往的辎重队都忙着向前线输送粮食和武器弹药;冬装运送一时顾不上;结果拖到今天就搞得大家隆冬季节依然穿着夏装。

“都怪我;若是早点儿听你的话;现在将士们也不会受这份苦了。”张东宁看了吴铭一眼;垂头丧气地说道。

吴铭安慰道:“东宁;你不必如此……我们新二师参加淞沪会战;面对的困难不知几许;鬼子天上有飞机;海上有军舰;地上有大炮;而我们只有手里的钢枪;若是武器弹药短缺;哪里还能打胜仗?我们新二师更不会一路走到今天”

“是啊东宁;事有轻重缓急;你优先保证武器弹药和粮食物资供应的做法根本就无可厚非况且;后勤辎重的重担一直压在你肩上;其中的繁琐和甘苦我们都看在眼里;谁也不会拿这个说事。”龙韶罡也开口劝解。

“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但眼睁睁看到战士们冻伤;我心里很不舒服”张东宁皱着眉头道。

吴铭想了想向龙韶罡问道:“到现在为止冻伤多少人了?”

龙韶罡摇摇头:“从早上下雪到现在;有三十六个战士冻伤;听说前面野战医院;有两个重伤员冻死了”

“唉一定要将那些冻死的战士的遗骸埋好;以后我们要将他们迎回凤凰山烈士陵园我还要向他们的亲人道歉;他们是我的兵;我却没有照顾好他们”吴铭一脸严肃;仰头看着阴沉沉的天空:“看这鬼天气;这雪恐怕一时止不住”

张东宁颇为担忧地说:“接下来应该还会有一场暴雪;这几天我们的日子会很难过”

“狗日的贼老天;入冬的时候没有下一场雪;现在一下就下个通透;真晦气”龙韶罡嘴中直嘀咕。

听龙韶罡这么一骂;张东宁心情好多了;强打精神:“现在下雪其实也算是我们的幸运;至少小鬼子的飞机不敢那么肆无忌惮了;据说中午时一架日军战机在临安城西的山头坠毁;跳降落伞的日军飞行员被顾家齐的第一二八师俘虏了。”

“临安周边诸部中;唯有第一二八师官兵有血性;可堪一战可惜的是;张司令排兵布阵有问题;一直没有把第一二八师放到正确的位置;导致一败再败”

吴铭感叹完;使劲地搓了搓几乎快冻僵的手指;对龙韶罡下令:“传令各部;加快行军速度;身子活动开就不那么冷了”

“是”

龙韶罡答应下来;转身就去传达命令了。

吴铭、张东宁率领警卫一连官兵;一起向前赶路;这时队伍中传来一阵抑扬顿挫的声音。

吴铭停下脚步;侧耳倾听;忽然拉住张东宁;指着前面道:“东宁;前面有人在听凤凰广播电台的节目”

张东宁点了点头;连忙跟着吴铭加快了脚步。

一行人越向前走;声音越发清晰。

广播中正在播报节目的是一个高亢激昂的男声;燃烧的激情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将人们心头给烧得旺旺的。

“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大江南北英勇无畏抗击日寇侵凌的华夏儿女;衢州十县的父老乡亲;这里我向大家汇报一个喜讯;新近由新二师扩编为新二军的浙西子弟兵正在向淳安开进;我们的英雄就要回家了……”

“淞沪会战;吴铭将军及他率领的新二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战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他们回来了——

说到这儿收音机喇叭里传出的声音变得低沉起来;带着丝丝悲切:

“可是;我们的英雄回来的时候;不是骑着高头大马;不是以胜利者的轻松昂然姿态;而是带回无法荡涤的征尘和硝烟我们官兵几乎人人带伤;他们拄着拐棍;脸上满是战争的痕迹;他们有太多的感慨;有太多的委屈;有太多太多想要述说的话语……”

“我们凤凰广播电台的记者在前线采访官兵时;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提及自己;而是一再说起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提及他们的精神领袖——吴铭将军”

播音员声音更加悲愤:“在衢州野战医院采访时;每一个伤员都情不自禁拉着我们记者的手;眼泪汪汪地对我们说;虽然他们前三批伤员已经回家了;但后续的伤员以及新二军主力;还有他们尊敬的吴铭将军尚在路上;现在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新二军官兵却都穿着单衣;他们在冰天雪地里冷得瑟瑟发抖;依然咬牙坚持。”

“我们最可爱的将士;为了国家民族的;为了奋勇反抗日本侵略者;他们毫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只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侵略者必将失败;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浴火重生;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播音员声音时而高昂;时而悲切;一下子就抓住了听众的心;正在行军的新二军将士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播音员大声疾呼:“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每一个有良知的国民;吴铭将军及他的将士们非常需要你们的帮助根据最新消息;新二军殿后的部队正在杭徽公路艰难跋涉;他们忍饥受冻;连一口热水也没有……”

“……亲爱的朋友们;浙西北地区的父老乡亲;你们只要伸出手就可以帮到新二军;帮到吴铭将军……我们受到子弟兵的保护;作为英雄他们在战场上抛洒热血;难道我们还能在他们归途中让他们流下痛苦的泪水吗?不能绝不能同胞们;让我们人人伸出手来;撑起新二军的回家之路吧”

播音员沉默了一会儿;迅速换了一个激动的语气: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播音了;我非常舍不得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舍不得这份为千家万户带去抗战最新消息和时事咨询的工作;但我不得不离开这个岗位;因为我已经决定投笔从戎;今天上午向新二军征兵处报名;明天就要去接受新兵选拔考核”

“新二军将士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我要像他们一样;用手里的钢枪痛击日本鬼子;为每一个被日军残忍杀害的中国人报仇。对不起;在收音机前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听众朋友;你们若是跟我一样也是一个热血青年;就一起来加入新二军吧;让我们一起并肩战斗……”

播音员的话将战士们深受感动;眼睛红红的;接下来在一曲优美的《我的祖国》;在“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的歌声中;脚步更加豪迈有力。

一个战士被雪花迷住了双眼;擦拭了一下眼睛;忽然看到后面赶上来的吴铭等人;吃惊地指着自己的军长;对旁边的官兵招呼道:“快……快看……军……军座;军座来了”

这个战士的声音惊醒了行军中的战士;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迅速看向吴铭;里面满是崇敬和爱戴。

在大家眼中;衣着单薄的吴铭矗立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那样的伟岸高大。战士们心头火热;不知道是谁先鼓掌;随后掌声响成一片。

吴铭对大家招了招手;愧疚地对行进中的官兵们鞠了一躬;诚恳地道歉:“同志们辛苦了;是我和我的同事没有考虑周全;让你们受冻挨饿;是我吴铭对不起你们啊”

将士们热泪盈眶;迎着风雪;每一个人都悄悄低下头;用袖子擦于眼泪;随即昂首大步向前进发。

接下来;吴铭与官兵们边走边谈;很快搞清楚这支部队的番号;原来是新组建不久的师独三旅独七团。

一刻钟后;独三旅旅长陈力维带着副旅长傅桐、参谋长庞增元赶了过来。独三旅属于补充团性质的部队;由各团抽调骨于并配属毛良坞民团官兵编制而成;这也就意味着独三旅大部分都是未经历过实战考验的新兵。

吴铭饶有兴致地看着携带收音机的军官——独三旅独七团团长屈阳少校;看着有点激动和不安的屈阳;吴铭笑着道:“屈阳;我记得你可是老教导队出来的;怎么看到我还那么紧张?”

屈阳摇了摇头;稳定了一下情绪:“我不紧张;只是有点儿激动;又有点儿不满”

吴铭笑着问道:“你激动什么;又对什么不满啊?”

“军座是英雄豪杰;我们团的每一个官兵看到你都非常激动”屈阳倒也光棍;和盘托出:“我不满却是因为军座……”

“哦?不满我什么?”吴铭侧着脑袋;一脸不解。

屈阳拍了拍背包里的收音机;大声道:“我们独三旅虽然新建;但骨于全部是各部精锐;加上官兵也都起码有半年以上的受训经历;战斗力并不弱……但军座你看;我们现在几乎沦为辎重部队了;比如这次我们团就负责运送通讯器材;这部收音机也是转运的物资之一”

屈阳盯着吴铭;一脸希冀:

“军座;我们可不想继续这样下去;我们独三旅也要担纲主力;让我们好好地跟日本鬼子真刀真枪于上一回我保证我们团一定不会让军座失望”

第441章盛情难却

独三旅旅长陈力维沉下脸来;对着屈阳大声训丨斥:

“你这是什么态度?军座统筹全局;自然有他的考虑。我们独三旅几乎全部是新兵;而且还不满编;虽然我们每一个官兵都渴望与日军在战场上面对面于上一场;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能上战场屈阳少校;请注意你的身份;要是再敢多说一句;等到了目的地老子就关你禁闭”

祖籍江西玉山、曾长期担任吴铭参谋的陈力维嘴上说要对屈阳进行处罚;可暗地里却给屈阳竖起了大拇指。

转过头;陈力维换了一副脸色;对吴铭耐心解释:“军座;屈阳主要是求战心切;所以说没大没小的;您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闻弦歌而知雅意;屈阳也是有眼色之人;赶紧向吴铭道歉:“军座;刚才是我话多了;请原谅。”

吴铭重重地一哼:“好了;陈力维;你就不要和你的手下一起演双簧了……你们的心思我明白;以后也会优先考虑你们。不过;我可先把丑话说到前头;若是关键时候用到独三旅;你们要是顶不上去的话——”

陈力维一拍胸脯;对吴铭大声保证:“军座;若是关键时刻我们独三旅掉链子;你就把我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吴铭于脆地一摆手;冷哼道:“你的脑袋还是留着自己用吧你也知道我们新二军历来都是以战功取人;你能不能为独三旅取得相对应的地位还得用战绩和军功说话。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兵练好;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谢谢军座”陈力维咧着嘴;全然不畏寒冷;立正后一个庄重的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吴铭没好气地看了陈力维一眼;就带着张东宁继续上路;不时与官兵们寒暄;表情与刚才的严厉截然不同;随时都是一副乐呵呵的和蔼模样;可把官兵们兴奋坏了;一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雪下得很大;从早上到现在积雪已经两三公分厚了;吴铭脚下一踏一拔;将雪地踩得咯吱作响。独三旅的新兵们没有太多机会见到吴铭;几句话后就发现吴铭非常亲切;就如同兄长一般嘘寒问暖。

就在这时;部队渐渐停了下来;吴铭惊讶地伸长脖子;拿着望远镜朝前方看;发现队伍前方;有不少人挡住了去路;让吴铭奇怪不已。

独三旅担任着全军开路先锋的重任;陈力维快步来到吴铭身边;向吴铭请示:“军座;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吴铭一摆手:“挡路的人不过是普通百姓;走;我们一起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陈力维没有马上答应。

对于新二军来说;现在吴铭的安危至关重要;挡住新二军去路的的老百姓挺多;粗略一看起码有四五百人规模;陈力维害怕吴铭贸然与这些人接触会有危险。

陈力维看了看张东宁;谁知吴铭眼急手快;一把扯住张东宁就向前走;后面的侍卫及警卫连官兵迅速跟了上去。陈力维见状一声叹息;赶紧让副旅长傅桐率领旅警卫连跟上;他自己则带领大队人马加快了行军速度。

别人如临大敌;吴铭倒是一身轻松;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停下的行军队伍前面。由于冰雪世界太过亮眼;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手横在眉头;微眯着一双眼睛;看着越走越近的吴铭一行。

老人高声招呼:“来者可是吴军长?”

见老人家语气很客气;不似有恶意;吴铭走到近前微微拱起手;对老人笑道:“我就是吴铭;你老人家好啊大雪天的;你老人家不在家里休息;怎么来这儿受冻啊?”

“老头我好不好无所谓;只是新二军的娃娃们很不好;我老汉看得心疼。”老头子绷着脸;指着周边荷枪实弹的官兵;对吴铭说道:

“吴军长;你看看这些娃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现在他们却仅仅穿着单薄的衣服;以后上了年纪肯定百病缠身。”

被老头劈头盖脸一通骂;吴铭只好陪着笑脸道:“老人家说得极是;不过现在毕竟是战争年代;我们是军人;吃点苦受点儿累并不算什么据我所知;现在日军同样是吃不饱穿不暖;他们都能坚持;我们难道连小鬼子都比不上?

“吴军长;你怎么如此不关心你的士兵呢?”老头子语气越发严厉了;指着吴铭说道:“就算你这个大军长不关心;老头我却丢不下。他们一个个都是国家的栋梁;不能就这样受苦受累”

老头子说话毫不留情;让吴铭感到有些难堪;但对方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吴铭不大好说什么。

这时旁边的官兵却看不惯老头子的自以为是;颇为不满地道:“你这老头好不知理;我们虽然都只穿一件单衣;但我们军座也是穿着单衣;并没有搞特殊化。你什么时候看过如此爱护士兵的长官?”

老头被周边官兵七嘴八舌地教训丨不但不恼;反而嘿嘿一笑;对吴铭一拱手;道:“看来吴铭军长果真如凤凰广播电台上说的那样;虚怀若谷;不但能打日本鬼子;还爱护手下士兵;比之古代的岳家军和戚家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不待吴铭有所表示;老头自我介绍:“吴军长;老汉我姓郑;家中排行老三;今年七十二岁;别人都称我郑三爷”

“人生七十古来稀;老人家高寿啊”吴铭抬起手;恭敬地称呼道:“不知道郑三爷拦住我们新二军的去路;有什么事情吗?”

“没什么大事;我在凤凰广播电台上听说新二军官兵缺少过冬的棉衣;我们郑家庄特意联络了附近几个村庄;各家各户匀出一件棉衣;现在共凑得七百八十二件棉衣。”

郑三爷轻捋颌下的三寸长须;情真意切地说道:“今天特意来欢迎新二军的子弟兵;为的是我们的英雄流完血汗之后不再忍饥挨饿;绝对不能让你们这些有功之臣在大雪天里冻死冻伤。”

听老爷子这么一说;吴铭非常惊讶;随即心底荡起一阵阵温暖和感动。

不过感动归感动;有些规矩却不能违反;吴铭摆摆手;笑着拒绝:“对不起了;老人家;这样的礼物我们可不能收。我们新二军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一再打败日本鬼子;就是我们有钢铁一般的纪律”

“老爷子你一定知道;我们新二军所有人都不得乱收老百姓的东西;若是公然违反自己制定的纪律;这让我们以后如何打胜仗?再者说了;抛开前军和后队;仅仅我们本队就有五千之众;你老人家的棉衣实在不够分;也容易引起各部的纠纷……郑老爷子;你和乡亲们的好心和好意;我们心领了;可是这棉衣;是万万不能收下的。”

“既然如此;那就罢了。”

郑三爷灰白的眉毛一抖;有些不悦地道:“但是你们新二军从战场上撤下来;肯定有一段时间没吃上热菜热饭;我们郑家庄现在已做了五千人的饭菜……这一餐饭;吴军长;你们可不能再拒绝了”

吴铭大感为难。

新二军各部长时间没有得到休息和调整;即便是在临安整军也是忙碌一片;一刻休息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到现在只凭一股意志在坚持。虽说只是吃一顿饭的问题;若是战士们的意志就此松懈下来;那就坏大事了。

想到此处;吴铭强打笑颜:“郑三爷;这……这个请恕我们实在不能——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就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不识好歹的长官”郑三爷苍白的眉头倒竖起来;指着吴铭的鼻子大声叫骂。

不管何时何地;老百姓都是怕官的;尤其是怕官军。现在郑三爷对吴铭如此喝斥;倒是把随他而来的郑家的人给吓坏了。旁边一个中年汉子赶紧拉了拉郑三爷的衣角;小声劝说:“爹;吴铭将军的部队向来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吴铭将军拒绝一定有他的难处;我们——”

“你给老子闭嘴”

郑三爷乃是郑家庄的老族长;平日里也是说话一言九鼎的主;接二连三地被吴铭拒绝;心里面憋着一团火;这下顿时把满腔的怒火朝自家儿子一通数落

“你懂什么啊;为了给新二军的英雄好汉准备一餐热腾腾的饭菜;各家各户都把自家过年的东西拿出来了;现在新二军的大老爷们发脾气不去;这让老子的脸放什么地方去?这不是让别的庄子笑话咱们郑家庄把热脸贴到人家的冷屁股上了吗?”

听了郑三爷父子俩的对话;吴铭顿时明白其中大概;郑三爷这种朴实而热烈的欢迎方式实在让吴铭左右为难。

张东宁走到吴铭的身边;小声建议:“军座;郑老爷子盛情难却;我们的士兵也饿得前胸贴着后背;我们去用完饭之后;如数付钱就是了”

吴铭转过头看了看四周的将士们;他们虽然一个个眼睛明亮、精神饱满;但长久以来的战争环境还是让他们脸颊凹陷;消瘦得不行。

吴铭重重地一叹;罢了;就依张东宁所言吧吴铭转过身;对郑三爷一拱手;略感愧疚地说道:

“郑老爷子盛情欢迎我们新二军;在下从命就是;请恕刚才晚辈无礼……这次只好叨扰郑家庄的乡亲们一次”

“好勒”

郑三爷哈哈一笑;抬手牵着吴铭的手;就转身对着自家儿子大声说道:

“老二;你赶紧回家去;告诉全村老小;我可把神仙下凡的吴铭将军给请回来了;还把新二军的天兵天将请到村里;让他们把好酒好菜全部拿出来;再把过年的鞭炮放起来;今天见到吴铭将军和他的官兵;我们全村就当时提前过年了”

第442章城破

。5du

临安城内外到处传来剧烈的爆炸声;烈火和硝烟四起;鲜血染红了大地;白茫茫的雪地上红一团黑一团;刺眼之极。

凛冽的寒风中;一个个官兵横七竖八倒毙在城墙下和马路边;街道两旁的房屋内;守军官兵正对准顶风冒雪发起进攻的鬼子兵射击。

由于城东和城北城门双双被破;张发奎下达最严厉的命令;要求每一个官兵不准后退半步;一定要与城池共存亡。

为此;张发奎派遣从青山堰塞湖北岸灵山至美女山一线紧急撤回的第五十二师守卫临安西城门;张发奎给第五十二师师长卢兴荣发了一道手令;任何将士试图从西门逃跑;第五十二师官兵可以直接将其击毙。

大雪越下越大;由于道路难行;日军炮兵没能及时跟上;只能依靠掷弹筒和迫击炮提供炮火支援。

官兵则在临安市民的帮助下;将日兵迟滞在东门及北门一带。连续半天反复冲击;日军的进攻没有多少起色;双方处于拉锯状态;随着夜色临近;局势越来越对守军有利。

但就在这紧要关头;日军炮兵赶到;在一门门70毫米步兵炮和75毫米野炮的摧残下;防线迅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日军炮兵熟练地将九二式步兵炮的炮口对准不断射来子弹的建筑物;每一声炮响总会带着躲在屋子里的几个官兵的生命。直到这时;日军的推进速度才开始加快;交火的锋线慢慢地从东门和北门渐渐向整个临安城扩散。

城中海拔九十多米高的钱王阁临安城防司令部内;张发奎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局势越来越严峻;一时间他想不出用什么方法来破解日军这种步炮协同的野蛮进攻方式。

“司令官;吴铭将军走了;新二军跟着走了。我们怎么办?”一名参谋处的少将高参眼中充满了恐惧。

“怎么办;凉拌吴铭率领新二师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战役;打死打伤多少日本鬼子?他们走了;不还有我们吗?临安城里不还有四万余和两万多临安市民吗?”

张发奎重重地一哼;目光中满是坚毅:“当初新二师以一个师硬撼装备齐整的第一一四师团和野战重炮兵第六旅团;在对方拥有海上和空中优势力量配合的情况下全歼对手既然吴铭能做到;我们现在官兵数量三倍于新二师;而对手虽多但加起来也不过就两万多人马;我们一定能成功”

少将高参心中暗暗嘀咕;临安城这些脓包军队能和人家新二师比吗?但他嘴上却道:“司令官说得对”

张发奎举起手中的望远镜;仔细观察一会儿看到日军衣着单薄;冰天雪地里步履蹒跚;显然是在咬牙坚持;当即下达命令:

“传令各部;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在冰天雪地无处避寒;身体热量比我们消耗更多;而我们则躲在屋子里;以逸待劳;再加上全城老百姓的支持;只要我们咬牙坚持下去;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虽然大多数临安市民随着杭州民众向西撤离;但也留下了部分故土难离的市民;为了发动这部分民众一起打退日军的进攻;张发奎开放隶属于军事委员会直辖的临安兵站;将里面储备的枪支分发到市民手上;将他们武装起来成为一支机动部队。虽然这支部队的成员军事素养极差;但在防守中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也起到不少作用。

突然指挥部的大门被人撞开;一个机要员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急火直冲脸庞;匆忙地对张发奎报告:

“司令官;固守西门的卢兴荣带着他的第五十二师逃跑了”

“什么?”

张发奎一愣;大声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机要员重重地喘了一口气;无比艰难地说:“司令官;防守西门的卢兴荣带着部队率先逃跑;紧接着临近西门的暂编第四师跟着逃跑;随后第四十五师、第五十五师、暂编第五师和第六师也开始向西门一带转移;如今仅有第一二八师在与日军作战”

这个消息宛若五雷轰顶;将张发奎给震得外焦里嫩。

卢兴荣所部第五十二师;系中央军旁系部队;由原福建地方武装部队改编而成;张发奎去年担任皖、赣、浙、闽四省边区总指挥时卢兴荣就是他的手下;两人关系不错;所以他才对卢兴荣寄予厚望;谁知道卢兴荣却率先逃跑;张发奎全身精力仿佛一下子抽光似的;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

少将高参暗暗叹息一声;赶紧安慰:“司令官;现在日军攻势正急;仅仅依靠第一二八师显然是无法守住临安城的……我们还是避敌锋芒;西撤淳安以图后计吧”

张发奎将拳头攥得紧紧的;两眼通红;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来:“我一定要将卢兴荣那个王八蛋给五马分尸”

“司令官;随着各部逃跑;我们前面的屏障已经不复存在;钱王阁必将成为日军下一步攻击的重点……我们现在已经回天无力;赶紧撤吧”少将高参急匆匆地建议。

张发奎一把掏出腰间的手枪;龇着牙;满脸都是狰狞之色;冲着司令部的人大声说道:“我早说过;誓与临安城共存亡……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第一二八师不是依然在坚持吗?谁要再提逃跑之类的话;别怪我翻脸无情。”

少将高参一听;讪讪地不敢再说话。

又一名参谋挟着风雪冲进房间内;焦急万分地报告:“司令官;不好了;李松山的五十五师撤到西门附近后;主动放弃阵地;为了抢夺逃生之路;甚至与友军斗殴。”

张发奎一把推开簇拥上来的几名参谋;大步来到靠西边的窗户前;拿起望远镜;查看西门的情况。

随着卢兴荣西逃;临安城里的守军军心大乱;西门处人挤人;枪支弹药丢得到处都是;眼看战局已经无法再维持下去。

局势在很短的时间里演变到这一步;饶是张发奎性格坚韧百折不挠;此刻也心乱如麻。他有些难过地放下望远镜;闭上眼睛思考一会儿;睁开眼大声命令:“马上给新二军的吴铭将军致电;请他暂时留步;接应西逃各部;告诉他;若是见到卢兴荣那个王八蛋;当即将其击毙”

此时日军喊杀声越来越近;看着司令部里面无人色的一众将校;张发奎仰头一声叹息;随后对他的亲信道:“你们赶紧走吧;向西逃若是还有一点儿血性;你们就参加新二军;跟着吴铭将军一起打日本鬼子”

“司令官;你不要我们了?”

一名少校参谋红着眼睛看向张发奎。

张发奎摇头苦笑:“自淞沪会战爆发以来;你们跟着我没日没夜地奔波忙碌;时时刻刻都处在最危险的地方;战功没有捞到;血汗倒是流了不少;是我对不住你们现在临安城破在即;你们赶紧逃命去吧”

“司令官;你难道不跟我们一起走?”少将高参焦急地问道。

张发奎有些沮丧地低下头;自十六岁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并加入同盟会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