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醉龙图-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今次单单以陆逊、庞德和马岱的话恐怕战力不足,这南蛮之兵,应该派遣何人前去为好?”
徐庶补充说道:“其实南蛮大军兵强马壮,而且战将诸多,不必让所有南蛮将领参战。以陆逊为行军军师,庞德、马岱、南蛮王孟获,朵思大王、木鹿大王和兀突骨便可以,至于其他几位可以留守益州把守,以防不测。”
第1171章陆逊交州会士燮
“好,就这么定了。”当即赵煜一拍大腿兴奋道。随后,只见赵煜转向一旁,对着那陆逊等人说道:“陆逊,今次就由为行军军师,庞德、马岱、南蛮王孟获为左右之将,调遣兵马十万。等到朕出兵荆州之时,暗中进攻交州,军中上下,若有违抗军令,直接立斩无赦,无须向朕禀报。”
可以说赵煜将今次出兵交州之事全权交由陆逊管理,而且当众给陆逊戴了一顶高帽,就是斩杀大权。要知道以南蛮等人,新投赵军,有些人难免会不服陆逊等年轻主帅,所以今次赵煜这么一说,无疑是给这些人来了一个下马威。
聪明的陆逊,自然是明白赵煜的良苦用心,当即冲着赵煜拱手一拜道:“请陛下放心,陆逊愿意立下军令状,势必为陛下拿下交州,以及攻破荆州南部的零陵和桂阳两郡。”
正在这时,一旁的郭嘉忽然站出来,开口说道:“陛下,交州一直以来与中原隔绝,交趾太守士燮贵为汉臣,始终对大汉忠心耿耿。如今吴国雄霸一方,士燮为了避免交州起战乱,便对其俯首称在,但从不参与吴国战事。可以说如今的交州,简直是没有战事的桃源,就连中原诸多名士也纷纷逃亡交州避难归隐。臣有一计,可以兵不血刃拿下交州,使得那士燮为陛下所用。”
赵煜一听顿时满脸欣喜,如果能够兵不血刃取下交州,岂不是更妙。当即只见赵煜冲着郭嘉道:“哦?郭嘉有什么妙策,快快言来。”
只听郭嘉缓缓开口道:“到时候陆逊引兵前往,务必不要率领大军进入交州之地,而是先将大军屯守安营扎寨。只引领一干将臣,前往予以拜访的形式去会见士燮,士燮绝对不会闭门不见。见到士燮,绝对不要提陛下之名,和收服交州一事。只是与其尽聊着天下大汉王朝之事,借故诉说魏蜀吴三国趁着大汉千疮百孔之际,分割化地自立为王,乃奸臣叛党所谓。”
“等到士燮为之动容时,搬出禹王刘协,如今在我赵国生活得以安居。只要到合适之时,在痛骂魏蜀吴三军之事,恳请借助交州之地,进攻荆州。不过切记,不要提交州,更不要提陛下想要收服交州。如果郭嘉猜的不错的话,那士燮闻之以后,会毫不犹豫的率领整个交州投靠我赵国。”
“虽然交州一直是由士燮掌管,但是士燮只不过是交趾太守,而吴国步骘才是交州刺史。到时候,陛下就要册封那士燮为交州刺史,以及侯爵,以便安抚之心。”
赵煜顿时悦言道:“好,就按照郭嘉此计形事。”
说完之后,只见赵煜冲着那陆逊再次说道:“倘若那士燮真的能够主动投诚我赵国,你就代替朕奉他为交州刺史,龙编侯,继续由他士燮掌管交州之事,并免去交州一年俸禄。”
陆逊当即拱手拜道:“陆逊谨记陛下和郭嘉大人之言,一定全力办妥此事。”
在徐庶的计谋,赵煜的圣旨,以及得到郭嘉决策下,陆逊接下了计收交州的任务。直到准备就绪时,郭嘉又前来给陆逊一个意见,那就是如果予以计谋说服不了士燮。就毫不犹豫的火速武力拿下交州,就算是掀起一场交州的腥风血雨,也不能手软。
等到陛下赵煜亲率数十万大军出征荆州南郡时,陆逊也开始动身了,不过在动身之前,陆逊先是做了一番安排。那就是陆逊、马岱身在成都,不过早在数天之前,就领庞德,和南蛮王孟获引领八万兵马前往牂牁。不过对外,陆逊则是说,陛下御驾亲征荆州,所以需要严防益州各地,以此避免敌军前来偷袭。
当计算到庞德和孟获行军差不多时,陆逊和马岱,才选一个深夜时,悄悄引着两万骑兵,径直前往牂牁追去。等到陆逊和马岱感到牂牁时,庞德和孟获也早已抵挡牂牁境内,让将士们修整。
按照大司马郭嘉的计策,陆逊遂令大军在牂牁距离交州二十里处的地方安营扎寨,自己则引着庞德、孟获、一同前往交州,予以拜访的名义去见士燮。
当身在交趾的士燮,收到陆逊的拜访信函时,不由得大吃一惊,心中顿时联想到一些事情。如今士燮身为交趾太守,负责执掌整个交州,虽然并不参与中原战事,但也归为吴国附属,这一点可以说天下人人皆知。只不过这赵国陆逊,在明知道这一点,却依旧前来拜访,其用意极其不一般啊。
不过士燮依旧还是要见的,哪怕自己此刻是吴国臣子,但是士燮知道。如果自己拒绝陆逊不见的话,其后果必定会为交州,带来一片腥风血雨。虽然交州一直没有战事,也兵马也不少,但是比之赵国的那些常年在外征战杀戮的军士来说,战斗力可谓是相差甚远。给交州带来战事,这是士燮不愿意看到的,一直安定的交州,可以说根本经不起任何一场大战。表面看起来固若金汤,一旦发生战乱,瞬间就会崩溃,只因为这些人早已经享受惯了那安居乐业的生活。
于是乎,士燮几乎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接见陆逊。如今陆逊的身份乃是赵国九卿之一的少府,其地位可谓是非同一般,而士燮只不过是吴国麾下,交州中的一个小小的交趾太守。两人的身份和地位相差玄乎,为了接见陆逊,士燮连同几位兄弟、孩子,一同出城铺设红毯,予以最高规格迎接陆逊。
在士燮来看,赵国大军一连攻占并州、汉中、益州,蜀魏两国接连战败,如今赵煜又御驾亲征进兵荆州。虽然此刻战事还未开打,可一旦赵煜拿下荆州后,那交州极有可能就要异主了。到时候,吴国恐怕连自保都是问题了,根本就没有能力在去管交州之事,所以士燮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此番陆逊前来,并没有带来多少人马,除了庞德和孟获外,便只有千余人随同。不过可别小看这千余人,乃是马岱可以从数万青龙骑大军之中,挑选的最顶尖的一千名精锐之士,可以说一个抵十绝不夸大。陆逊唯恐带领人马诸多,会给交州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为表诚意,就带领着千余人做护卫。而且陆逊料定士燮能够在管理交州这么多年,使得交州没有战事发生,一定懂得和平相处的道理。绝对不会敢于对自己不利,否则的话,自己身后的十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赵国少府陆逊陆伯言,见过士燮大人。”当陆逊引着人马抵达交趾城门处,见到士燮等人时,陆逊毫不犹豫的下马冲着那前来迎接的士燮,报上了自己的身份和名号。一来,陆逊现行表示自己在赵国的身份,乃是三公九卿,可以说足够有能力代表着整个赵国。二来,也向众人表面,赵国强大并不只是因为军事强大,同样也是礼贤下士、爱好和平的礼仪大国。
由于陆逊突然逆袭主动问候施礼,导致士燮不由得一阵尴尬,慌忙引着众人,冲着陆逊拱手拜去:“久闻赵国八龙各个不凡,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只是没想到陆逊大人,年纪轻轻就担当此赵国重任,真是可喜可贺啊。今次陆逊大人前来拜访我交州,使得我交州蓬荜生辉,士燮引领家族兄弟、子嗣一同前来迎接,若有怠慢之处,还望陆逊大人多多担待才是。”
望着士燮身后的众多人群,陆逊有些笑颜道:“大人真是兴师动众了,如此叫我陆逊如何是好。”
士燮也连忙回应道:“哪里哪里,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大人请进城。”
随着士燮交趾要员的引领,陆逊一行人跟随着进入了城中,直到进到了城里,陆逊看着城中的一幕,不由得甚是熟悉。这城中那和睦的景象,与自己赵国很是相像,真没有想到,在如今乱世纷争的年代。除了自己陛下之外,居然还有人能够将一座州城治理的如此和平安定。怪不得这么多年,交州一直没有战事,也难怪他士燮一直执掌交州,没有人反对,这人倒是真的有些能耐,这一切全部被陆逊记在心里。
在士燮所安排的酒宴上,在场来了许多人,除了交州的一些官员外,还有一些陆逊曾经所听到过的名士。这些人原本都是应该属于中原人士,只不过是因为,为了避免中原战事,而跑到交州前来。索性士燮为人热情,面对这些名士,全部接纳,并给予重用。
当然这些人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能力,在交州开展一片事业,这些中原名士的到来,给交州传入了很多中原文化,处使交州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只不过有些人依旧愿意做个隐士,只是碍于今次交州来了陆逊这么一个重大的人物,所以才不得不前来捧场,以此给士燮撑点场面。
当即陆逊还是一眼认出了一些人,随即在士燮的引荐和介绍下,这些人的名字依依被陆逊记在脑海中。许靖、袁沛、邓小孝、徐元贤、张子云、许慈、刘巴、刘熙、程秉、薛综、袁忠、恒邵。更让陆逊感到惊讶的是,在场之中竟然有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崔钧崔州平三人也在这里。记得之前曾经听闻徐庶说过,这些人其各个身怀才智,与诸葛亮、徐庶为密友。
第1172章陆伯言借道交州
原本在看到许靖、袁沛、许慈、程秉、薛综、恒邵等人,陆逊心中就有一种想法。当在听到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三人后,陆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替陛下,将这些人招募到赵国,为己所用,想必陛下若是得知,一定也会有如此想法。
如今虽然赵国兵强马壮,且人才济济,但是如今赵国正值扩大发展之际,急需大量的人才来发展建国。没想到今日前来交州,一个小小的交州居然隐藏着这么多名人之士,此番前来真是犹如淘金一般啊。
有了这个念想之后,陆逊不由得当众对着那士燮开口说道:“交州在士燮大人的治理下,可谓是祥和太平啊,不知那吴国孙权对士燮大人可好啊?”
却不知陆逊话一出口,顿时引得在场所有人一片惊讶,要知道陆逊那赵国的身份非常明显,此番前来交州也是十分的尴尬。恐怕若不是因为赵煜引领大军进攻东吴的荆州,士燮也不会引领众人,前来接待陆逊等人。
特别是今次,在面临陆逊的这个问题,士燮还真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如果说吴国孙权对自己好的话,就等同主动承认,自己是倾向吴国了。但是如果说不好的话,就等同向陆逊表面,自己对吴国有意见,就显得有些倾向赵国。如何如果赵国没能攻下荆州的话,吴国孙权得知以后,必然会对自己心怀戒心。如此一来,士燮此刻可谓是夹在中间,显得有些左右为难了。
眼看士燮半响都没有回答,陆逊便知道其心怀为难之意,当即陆逊也不急着逼问对方,反倒是换了一个问题说道:“听闻士燮大人在掌管交州之际,交州上下一片祥和,几乎没有任何战事发生,可以说士燮大人就是交州的功臣。吴国建立之后,一连占据了扬州、荆州,还染指了士燮大人的交州。”
“陆逊来之前,就听闻过,交州每年都需要贡献当地的宝物,送给吴国。以此来稳固交州的安定,而且那些宝物的数量之多,足以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若是这样来说,那士燮大人就应该是吴国的每年按时纳税的臣子,吴国理应十分信任士燮大人的。可是为何,那孙权还要让士燮大人的儿子,收至吴国为人质呢?莫不是吴国上下一直在提防着交州,堤防着士燮大人?”
只听士燮,对着陆逊慢慢开口言说道“这……陆逊大人,交州虽然归属吴国,但吴国毕竟只是把我交州当作是附属州郡。因此便效仿,针对附属国一样,予以子嗣为人质,以此向其表面忠心程度。”
在听了士燮的话后,陆逊微微一笑,随即开口道:“在我赵国,无论是乌桓一族,还是南匈奴,南蛮或者是羌族。凡是投诚我赵国麾下,我们陛下皆是将其当做是自己的臣民,绝对不会对其有任何的不置信。”
陆逊的话说的可谓是句句属实,但是听在士燮等人的耳中,却是尤为讽刺。这番话无意之间,便诉说了众人择主不对,选错了吴国。如果归属赵国的话,便不会遭到如此的对待,一时之间士燮等人也不知该如何回应是好。
眼看士燮无话可说,陆逊忽然把目光转向一侧坐在中间靠后位置的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三人道:“久闻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三位先生才华横溢,与那诸葛亮,还有我赵国徐庶大人乃是密友。今次陆逊引领将臣前来拜会交州之时,徐庶大人还托陆逊,带他向三位先生问好,不知三位先生,如今在交州官居何职?”
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毕竟不像士燮那样,只是从中原避难逃至交州,虽然士燮极为看好三人的才能。可是在这交州之地,以士燮的太守官职,也给予不了三人什么职务,只是暂时在其麾下谋取一些闲等职位。今次面临着陆逊的询问,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
眼看尴尬至极,只见崔州平起身冲着陆逊,拱手一拜道:“有劳陆逊和徐庶两位大人挂念,我等三人之能,就算加起来也无法与两位大人相提并论。所以今次前来交州,在士燮大人的关照下,谋取一些小小的职务,以便求生所需。”
听闻崔州平的话后,陆逊毫不犹豫的说道:“今次徐庶大人乃是为当今赵国太子太师,而予以三位之才,若是真的想要一展才华的,恐怕这小小的交州根本无法供应三位施展了。只不过是三位实在太过客气了,倘若三位不嫌弃的话,不如日后有机会,跟随陆逊一同前往去见一见徐庶大人。想必徐庶大人,若是能够见到三位故友的话,一定会激动不已的。而且,如果我们陛下若是得知,三位前来赵国游玩的话,一定会极力欢迎,甚至会予以重要职务诚聘三位就任。”
“这……”见过背后离间计挖人的,但是对于陆逊这种公然,在别人眼皮子底下挖人的还当真没有。殊不知,陆逊这一招,完全是跟陛下赵煜所学的。要知道,当初陆逊前往徐州游玩,遇到赵煜之后,就是被赵煜予以用这种手段,坑蒙拐骗半带威胁的给拉到了自己麾下。
不过,让陆逊感到欣慰的是,赵煜对自己很是不错。不单予以重要职务相聘,还极度的信任,就连自己的婚事都给办的妥妥的,对于这一点让陆逊无话可说。放眼天下,所有各路诸侯,能够做到赵煜这一点的,还当真没有一人。
看着众人没有人吭声,陆逊不由得故作一声哀叹道:“回想我大汉数百年基业,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居然被曹丕、刘备、孙权这三个奸臣家伙给破坏。甚至曹丕和刘备,还想暗中至昔日的汉献帝刘协于死地,若不是我们陛下舍命挺身相救,恐怕刘协当真就要死于两人之手了。”
“那汉献帝如今可好?”石广元听后连忙忍不住出声问道,不管怎么说,众人可是身为汉臣子民。即使逃至交州,也心系汉室,只不过交州距离中原偏远。中间又有蜀魏吴三国间隔,所以汉朝之事,根本无法传至过来,就算是有消息,也多少小道旁听之言。所以,今次众人在听闻了陆逊的话后,顿时露出一连的好奇之色。
陆逊想也不想,回答道:“如今刘协以及其妻子儿女,在被我们陛下救出来以后,便要禅让帝王之位给我们陛下。可是陛下誓死同意,直到曹丕、刘备同时称帝后,我们陛下才答应此事。答应刘协在登记帝王之位后,率领大军,征伐曹丕和刘备。只是没有想到,那孙权也忍耐不住权势的诱惑,居然和曹丕、刘备勾结,在两人的唆使下,进行称帝。现在的刘协,虽然不是汉献帝,但如今却是我赵国的禹王,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每天安居乐业好不快活。”
“几位身为大汉子民,如果能够愿意为我陛下出力,完成汉献帝禅让之前的心愿的话,想必陛下和禹王以及天下百姓都会为之高兴的。难不成诸位出生于汉室,却为了逃避战乱,而心甘情愿偏安一隅,就此孤老终生吗?若是如此的话,恐怕百年之后,后世子孙也会受到他人的耻笑。”
陆逊的话对三人,以及在场的那些从中原流落至此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番砍脸的话。没等陆逊把话说完,几人便纷纷低下了头,似乎显得颇为尴尬,不知是否在为陆逊的那些话而感到羞愧。
看到众人不愿多说,而且颇为难的样子,陆逊也不再说下去,就当是点到为止好了。随见陆逊再次把目光转向那交州的主人公士燮说道:“士燮大人,今次陆逊此番前来,除了是想要拜访交州,结交士燮大人以及在场的诸位。另外,陆逊还有一重要之事,需要士燮大人帮忙,此事事关重大,陆逊乃是深受我赵国陛下,和郭嘉军师所托,要求陆逊务必完成此任务。而且陆逊为了此任务,以及向陛下和军师立下了军令状,若是士燮大人不愿意出手帮我陆逊的话,那陆逊的乌纱帽就不保了。”
陆逊冷不防的一番话,顿时使得士燮和在场众人一片吃惊,真不知这陆逊所说的到底是什么话,居然有如此严重。当即,只见士燮面色凝重地对陆逊开口道:“不知什么事,居然引得陆逊大人如此为难,陆逊大人若有什么事,只管说来便是。只要士燮能够做到的,就一定不会推迟,必将全力以赴,协助大人完成使命。”
却不知陆逊等的就是士燮的这一句话,尤其是让士燮当众说出来,当下只听陆逊,在众人的疑惑之中慢慢开口道:“我家陛下闻之士燮大人虽然投身吴国,但也是无奈之举,只因士燮大人不想使得交州卷入战乱纷争之中。所以今次我家陛下御驾亲征荆州南郡,特命我陆逊,前来拜会士燮大人,希望我陆逊能够引领兵马借助交州之地经过,攻打荆州南部的零陵郡和桂阳郡两地。”
第1173章陆逊奉旨收交州
等到陆逊此话一落,全场顿时一片巨惊,只因陆逊此番话的目的,说的实在是太清楚了,清楚的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却不知道陆逊的此番话,暗藏着许多的玄机,一来陆逊是真的只是想要从交州借道经过。二来这一番也无疑让士燮表面一种态度,那就是在如今的局势下,他士燮究竟是继续选择与吴国孙权为伍,还是决定投靠赵国。
毕竟交州虽然与其他州郡,平时并无太多来往,但是士燮毕竟在迫于吴国孙权的威胁下,而不得不向吴国效忠。但是眼下陆逊却突然说,要借道交州,攻打吴国的荆州两郡。虽然表面说的是,不想要将战乱波及到交州,但陆逊的话中无疑透露着一种兵威。
只是他陆逊把握的很好,整番话中,没有一句表示想要对交州不轨。但是士燮不是傻子,很是清楚的指点,陆逊今次能够敢于千余人就来到吴国下属之地的交州来,必定有着一定的把握和王牌。或许只要自己敢于一句拒绝陆逊借道交州的话,那日后,陆逊绝对会有可能挥兵直入交州,在交州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如果自己予以交州兵马,全力抵挡的话,或许能够抵挡几天时间。可是几天之后,又当如何,今次赵国大军完全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攻不下交州,绝对不会罢休。就算自己一边抵挡,一边派人前往吴国,寻求救援,恐怕也是十分的渺茫。
刚才陆逊已经说过了,赵国陛下赵煜亲率数十万大军,兵进荆州之地,意欲一举拿下整个荆州。当初,就连魏蜀两国,都未能抵挡得住赵国大军的脚步,今次就算吴国又能如何。恐怕面临赵国的大举进攻,能不能自保就是问题,又能拿什么前来支援交州呢。
士燮怕就怕的是,如果自己觉得话,那就是得罪的整个赵国。到时候赵国便可以借此为由,率兵攻打自己的交州,到时候直接大军压境,直接将自己给灭族,随便派遣一人,便可以顶替自己的位置。虽然自己在交州治理数十年,深得交州上下子民爱戴,可一旦出现危机之时,又有谁能够站出来替自己说话呢。恐怕到时候,面对自己交趾太守的位置,不知有多少人惦记着的。
不过士燮也十分担心,那就是自己允许,陆逊借道交州,去攻打荆州南部两郡的话。如果赵国大军攻破荆州的话,那还好说,可是日后赵国大军没能拿下荆州,到时候自己就等同得罪了吴国。以吴国孙权的脾性,是绝对不会放过自己的。
就在士燮为难之际,只听下面坐席上有一人,忽然当众自言自语道:“今次赵国陛下,顺应天理,承接汉献帝禅让,予以仁义征伐魏蜀吴三国。可见赵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所以接连胜仗,饶是强大的蜀魏两国,联手也不能与其力敌。苍天是有意让赵国一统天下之势,今次就算是吴国兵马与蜀魏残兵联合,恐怕也不一定是赵国的敌手,荆州之地,被赵国攻下那是迟早的问题啊。而且魏蜀吴三国,建立帝都,乃是个人贪婪权势,奸臣乱党所谓。而那赵国,乃是深受汉献帝禅让,并保守百姓爱戴,此乃顺天名义。”
虽然此人说话乃是自言自语,并未对他人所说,但是此人的话中,无不向士燮透露一个信息。就是这个信息,足以影响着士燮的决定,那就此人的话,已经向士燮表面,日后之战,赵国必定胜利,从而收服荆州,一统天下之事。如果你士燮能够把握好的话,主动投诚赵国,那将是一件可喜的事,如果你执意跟随孙权的话,其后果和荆州一样。
而在此人把话说完之后,陆逊不由得一阵惊奇,没有想到此人说话,居然如此严明。当即不由得对此人产生了一丝好奇之心,陆逊遂望向那人,连忙开口询问道:“这位大人如此好见解,不知该如何称呼之?”
那人听闻陆逊的问话之后,慌忙故作一副惊慌的样子,对着陆逊便是拱手说道:“哦,在下刘巴,请陆逊大人不要见怪。刚才只不过是在下酒后胡言乱语而已,若是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还望陆逊大人见谅。”
“刘巴?”陆逊顿时不由得一惊,甚至此人才智,绝对不在自己之下。
刘巴字子初,荆州零陵郡蒸阳县人士,三国时期的名士。历史中,刘巴少知名,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刘巴均不应就。曹操征伐荆州,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进入益州。
在益州,刘巴被益州郡所拘留,益州太守想要杀之。主簿闻之连忙劝说道:“此非常人,不可杀之。”随后主簿请自送至州,见益州牧刘璋,璋父焉昔为巴父祥所举孝廉,见巴惊喜,每大事辄以咨访。刘璋本来是亲曹派,派张松去对曹操表明态度。不料因为张松其貌不扬,曹操对他冷冷淡淡,憋了一肚子气回来的张松便劝刘璋和刘备合起来对付曹操。刘璋没什么主见,也就同意了。
入幕刘璋的刘巴,给了刘璋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不要接纳刘备。可是刘璋没有听从,事后刘璋接纳刘备,刘巴又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可是刘璋依旧不听全,从此刘巴闭门称疾,不在参与议事。
可以说思维比较幼稚的刘璋,没听刘巴的逆耳忠言,张松暗通刘备的事情败露后,刘璋才明白刘巴当初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此时大势已去,益州果然很快被刘备收入囊中。
刘备围攻益州时,曾号令三军:“谁敢加害刘巴,就灭他三族。”由此可见刘备及时知道刘巴对自己的态度,可是刘备依旧对刘巴尤为重视,就连蜀国丞相诸葛亮都曾经说过:“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彻远矣。”要知道能够让诸葛亮佩服的人,简直是屈指可数,从刘备和诸葛亮对刘巴的态度不难看出刘巴的能力必然非同凡响。
就在刘巴说出这一番话后,士燮那原本为难的神色,终于舒展开来。当即只听士燮冲着那陆逊拱手言道:“赵国大军,顺天承意,挥军击杀乱党叛军,此乃大义工程之事。若是赵国大军需要的话,士燮将亲自指挥安排疏通道路,任由赵国的兵马从我交州而行。虽然我交州上下并无实权兵力,无法协助赵国大军一同出征,但是我交州上下愿意协助赵国大军,做好一些后方补给,以助于赵国大军取得完胜。”
不得不说士燮还是有些头脑的,不但懂得随机应变,而且还能够在他人提示下,瞬间作出决策和反应,不愧是执掌交州多年的老人。而且士燮今次这一番话,无疑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表面来看,士燮是愿意主动让出通道,让赵国的大军从此经过,这样看起来很是倾向赵国。
但是士燮却说,交州没有实权的兵力,不足以协同赵国大军参战,这样无疑是说明了交州没有能力参与征战。不过交州愿意提供一些物资,以表示自己的诚意,到时候如果赵国大军拿下荆州的话,那他士燮和交州也算是尽了一些绵薄之力。
换句话来说,如果赵国的大军没有攻下荆州,到时候吴国孙权问责起来。他士燮也可以说,赵国兵强马壮,就连魏蜀两国联手都不能力敌,闻之赵国大军来袭,交州一党全部吓得不敢与之为敌。最后为了避免血染交州,所以众人商议,不得不迫于赵国大军的威胁,同意他们从交州通行。不过交州面对赵国大军的邀请参战,却是直接拒绝了,也算是对吴国的一片效忠。
士燮的这点小聪明,丝毫没有逃过陆逊的眼睛,不过陆逊也能明白士燮的苦衷。如果换成是自己的话,无非也就是两种抉择,一种是像士燮那样,表明中立,不参与两国大军交战。另一种,就是选好阵营,直接跟随其中一方,哪怕最后受到牵连。
不过今次在刘巴的提示下,士燮能够做出如此表态,也算是很不容易了。陆逊想了想,不由得对着士燮开口道:“士燮大人,其实在陆逊前来之际,陛下曾经与我认真交谈过有关你们交州一事。”
陆逊话音一落,顿时引得士燮等人一片惊恐,从这番话中,众人当真会联想到那赵煜有谋策交州的打算。随即只听陆逊慢慢开口言道:“当时和陛下对陆逊说,如果士燮大人和交州愿意投诚我赵国,赵国不会派遣将臣,前来霸占这交州的刺史之位。而是由士燮大人,担任着交州的刺史,其他诸位交州官员,各自官升一级。当然也不会像吴国那样,需要诸位将自己的子嗣,送至赵国朝廷之下作为扣押人质。另外,陛下还说,给予交州见面一年的赋税,并在交州免费开设学堂、医馆,以及走通贸易往来,算是送给交州的几份礼物。”
第1174章陆逊的瞒天过海
震惊,绝对是无比的震惊,此番只能用这一个词,来表达士燮等在场所有人的心情。且不说他人,就说士燮,单单只要投诚,就能从交趾太守做到交州刺史这个位置,就足以让士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