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核武皇帝(浪子)-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彪这就笑了,答道:“我听汪兆铭说过他的事蔡元倍去年在日本访问期间也见过他,回来推荐了一次,都说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果他愿意来秘书局工作,那你就告诉他,暂时调过来继续处理东三省光复会的事务。

干一段时间,我亲自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人再考虑更合适的位置。”

陈其采一听这话真是大喜过望,其实是陈其美自己想到秘书局工作,此前已经拜托汪兆铭和蔡元培推荐一番,因为他在日本政法大学攻读法律系还有两年的课程,宋彪当时让蔡元培传话就是在日本和政法大学组织光复工作很重要,而且最好是毕业之后再考虑其他的问题。

现在已经毕业了半年之久,陈其美此前都在日本光复会工作,这段时间真急着想到宋彪身边效力,这个人很聪明,他在日本再怎么努力也是给汪兆铭工作,远不如直接到宋先生身边做事,哪怕是从基础做起,毕竟他弟弟陈其采在这边很得宋先生的重用。

对宋彪来说,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一句话的问题,但也是一件很不错的好事,多招揽一些真正的人才效力于自己总是对的。

第二骑兵师的事情很多,可宋彪已经没有时间亲自处理,他将蒋方震和陈其采留在第二骑兵师,乘坐火车前往锦州视察第一骑兵师,将演习中暴露的很多问题同蔡鳄、孙树林也商量了一番,让他们在第一骑兵师内部同样着手进行相应的处理,装备、挽具和人员的调整则由军部直接处理。

宋彪在锦州稍微多逗留了两天,和张弼士就橡胶产业的问题再做一次商议。

这时,宋彪和张弼士都已逐步将手中持有的大量橡胶资产套现,即便是在荷兰印尼橡胶种植公司,他们也将股份大体转让给英荷橡胶公司。

通过在橡胶市场的投资,宋肃累计获利超过3700万英镑,张弼士累计获利约Z霛万英镑,但他们并没有涉及到上海市场,虽然上海更疯狂,总值相比伦敦证券和芝加哥期货市场实在是差距甚大,根本不够他们折腾的。

上海在世界橡胶金融风波中真的是很疯狂,因为上海租界根本没有证券交易所的限制规定,任何商人都可以开设这样的机构,以至于上海有三十多家很混乱的证券交易所,这些证交所简直就像是赌场,不管投资者盈亏都要抽走一成,甚至三成的佣金。

东北的金融在过去的五年中,兰体实力早已超过上海,但也只有两家证交所,第一家是远东证券交易所,第二家日本在旅顺创办的关东证券交易所。

东三省涉入橡胶风公的公司和商人同样很多,这是不可避免之事,真正牵涉最深的还是江所和广东商帮,最疯狂则是上海的钱庄,通过大肆发放庄票投资橡胶股票已经在上海钱庄业蔚然成风,四】】铁路公司的员工施典章更是挪用公司公款袻5万两白银购买庄票,参与到橡胶炒作风波中,最终结果就是导致了四】铁路公司的重亏,以及后来的铁路国有化和四】保路运动。

有一些阴谋论说外资银行在上海橡胶风波之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一面,他们最初宣称多家橡胶公司股票可以等额抵押,所以有很多国人都是因为相信外资银行才大量购入橡胶股票,等到橡胶泡沫被击溃后,人们要求外资银行兑换这些高价股票却遭到了拒绝。

这就是根本不懂金融业的人瞎编的阴谋论。

银行批准某公司股票可以等额抵押就相当于承认这家公司的诚信资质和级别,比如AAA级、A十级,外资银行也不可能知道橡胶股票会变成泡沫,既然全球橡胶股票都火爆,给予最高资质是各银行最容易做出的决策。至于在股价崩溃后,非要拿着自己一万两白银买入的股票到银行兑换一万两白银,这样的问题大概也只会出现在晚】清民初的中国金融市场上。

要么纯属胡编乱造的假事,要么纯属中国投资者自己以讹传讹,将外资银行的抵押资质错误理解为银行承诺按价回购,哪怕真的是误传流言,自己花一万两买入的股票明明跌的只剩下凡十两银子的市值,却非要银行出资一万两原价买过去,这真不知道是谁的智商有问题。

虽然外国资本家一贯有歧视中国市场、资本的惯性,却非要编出外国资本家阴谋陷害中国的阴谋论,这就真的很无聊了吧,其实在整个橡胶股风波中,东三省和上海的外国人损失也很厉害。

如怡和、沙逊这些洋行之所以没有在橡胶风波中亏损,不过是因为从英美证券市场早收到消息,提前将手中的橡胶资产转卖给华商,最要命的是全球橡胶股票、期货都在暴跌,上海商人还继续坚持大量购入这些资产,整个周期长达两个月之久,这实在不能用常理来解释。

唯一的解释就是当贪婪胜过理智,任何人都会犯下致命的错误。

宋彪根本无心拯救这些人,他只想坐在旁边看好戏,同时确保那些最糟糕的事情总是能接二连三的继续发生。

至于像麦边利、嘉道理、白克尔父子这些橡胶股票骗子们,宋彪也不会让他们如此轻松的就卷走钱财逃离上海,只是下手务必要黑到底,免得传出消息坏了名声。

钱要赚,可也不能坏了名声啊。

第162章第四步兵师

。锦州之行结束后,宋彪继续前往海州视察张孝淮的第四步兵师。。。

海州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新城市,商贸繁华,港口和铁路运输都很方便,本地的柞蚕丝、柞绸、羊绒毛、棉花产业都很繁荣,这是海州成为东三省仅次于锦州、沈阳的第三大纺织业城市的原因。

比起经济地位,海州的军事地位则更加突出。

宋彪想要入关,他必须一防外**立,二防rì本出兵干涉,rì本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都拥有介入东三省的良好基础,海州恰好是南临辽东,东临朝鲜半岛,这就决定了海州是抵御rì军干涉的第一区域。

除了俄军,其他外国武装想要乘机介入东三省,海州也是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所以宋彪才让张孝淮的第四步兵师驻扎在海州。

第四步兵师的前身是胡大林的工兵营,这是最早的开端,胡大林在辽阳会战中牺牲之后,宋彪就让张孝淮临时接管部队,编入在辽阳紧急招募的一些乡勇做补充,继续在战场上和rì军死拼。

辽阳会战结束后,这个营在辽阳、本溪、海城一带招兵扩编为团,改为正式部队在辽阳集训,此后由涅兹纳莫夫中校担任该团的教导长,结合辽阳会战的经验对该团进行特殊战术改良试验,后来在此基础上扩编为第四步兵旅。

涅兹纳莫夫晋升俄国陆军上校回俄国参谋学院任教后。波普宁中校继续留在第四旅担任教导长,直到今rì还是该师的俄国顾问官。教导长则换成了徐方谦,主要是协助张孝淮抓思想工作和参谋事务。

此时的宋彪急于回到军部实施整改计划。原先预定在海州逗留两天的行程就被压缩到一天,上午到了第四步兵师的师部所在地南楼镇,在张孝淮的陪同下检阅部队。

宋彪是一路行程匆匆,等他抵达南楼镇的师部校场之时,全师2。27万人早已列队整齐,全师最重要的72门火炮都位列在中间。作为本师的核心力量。

这是真正的主力部队,在火炮配备数量上完全和德军看齐。

由于该师负责镇守海州,主要防御方向是南侧和东侧的辽东半岛,以山区作战为主。所以该师在装备上基本和第三步兵师类似,都属于山地师的类型,主要配备的火炮是M190608式75mm山炮,此外列装12门M18981909型105mm克虏伯轻型榴弹炮、4门M1904型105mm短管加农炮。

M1908式75mm山炮是东北新军目前主要列装的山炮,原型号是M1906式75mm山炮,这一型山炮又是在rì本31式山炮基础上和德国合作改进生产的型号。

1908年,克虏伯公司推出了新型75mm山炮,基础也是利用了M1906式75mm山炮的技术,经德国DM公司和克虏伯公司合作,相关新的改良技术引入东北新军就成了M190608式75mm山炮。

相比法国愿意出售给东北新军的M190609式施耐德75mm山炮。这一型山炮的xìng能要差一些,但德国DM公司给出的合作条件是在本地制造,目前就在双方合资的东德武器公司下属本溪兵工厂生产。

该型火炮继承了rì本31年式山炮很多优点及弹道数据,火炮自重523公斤,可以分解成六个部分dúlì运输,弹丸重4。8Kg(相比克虏伯版本轻0。5Kg),炮弹初速为335M/sec,最大shè程6550M。

此炮有骑兵型山炮,自重缩减到357公斤。正如很多人猜想的那样,随着倍径的缩减和初速的降低,骑兵型就成了大号的手榴弹投掷器,好在最大shè程依然能维持在5230M。

可以说,该师基本算是火炮纯德国化。

在枪械方面,第四步兵师和全军都有一些不同之处,由于具备较多的新装备和新战术试验任务,该师部分列装了辽阳兵工厂在M1891式莫辛纳甘步枪的基础上改进的M1910式辽阳步枪,相比原型号,该枪采用了圆形剖面机匣、下弯拉机柄、准星护罩和分叉式闭锁,枪管长度和龙骑兵型号相同。

最大的变化则是采用了新型号的中心底火式7。62*54CR型步枪弹,相应的也要修改枪机的撞针,这个变化的好处很多,坏处则是在补给上完全和原先的莫辛纳甘步枪不同,对应的连马克沁机枪、麦德森机枪都要修改,而该师配备的毛瑟蔡司jīng准步枪同样采用该型步枪弹。

站在校场的检阅台上,宋彪看着眼前的第四步兵师,心里能够感觉到一种很特殊的怀旧和温暖,他也能看到东北新军的未来,新装备的服役总是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特别是补给。

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这还是比较麻烦的问题,所以宋彪很早决定将第四步兵师留在了海州,同时在这个师不断着手进行新装备的试验。

7。62*54CR型步枪弹是他让远东兵工厂研制的,中间主要还是请德国技术工程师帮忙从事大量的测试工作,和俄国采用的7。62*54R型边缘底火步枪弹不同,弹壳相对更厚,可以承 受'TXT小说下载:3uww。'更高的膛压和新型火药,通过增加装药量而减少腐蚀xìng火药的配比,装填速度快,为后面进一步采取弹匣式步枪提供基础。

这一步是迟早要走的,而新入役温彻斯特M1910式半自动步枪同样采用这种新型弹药,所以,该型步枪也优先列装在第四步兵师进行大批量的使用考察。

在这里。宋彪所看到的确实就是东北新军的过去和未来,在这里。他还能看到最早期的马克沁机枪,以及几挺哈奇开斯机枪。作为士兵训练和学习所用,而这些枪支的来源几乎都是辽阳会战。

每个师都有军史荣誉馆,第四步兵师的荣誉史相对要多一些,前后参加了所有战斗,以工兵营起步,可以说是为东北新军立下了显赫的汗马之劳。

虽然下午就必须尽快返回沈阳。宋彪在这里还是做了一次长达五分钟的讲话,鼓励将士们捍卫东三省和第四步兵师的荣誉。

讲完之后,在全师将士们热烈鼓掌之时,宋彪就转过脸看了张孝淮一眼。道:“我中午吃过饭就要回沈阳,就不在你这里多留几天了,蒋方震他们也没有跟着过来,中午就咱们两个单独吃一顿饭吧,我和你谈点事。”

张孝淮默默点头称是,站在张孝淮身边的第四步兵师教导长徐方谦不免有些尴尬。

宋彪走过去和张孝淮先握手感谢,再和徐方谦握手,也看出徐方谦的尴尬之情,就道:“情况特殊,徐教导多担待。以后有机会我单独请你在军部吃饭吧,这一次就先欠着。”

徐方谦匆忙答道:“总座言重了。”

宋彪这些天里总体还是有点唏嘘良多,不像平rì那么严厉冷峻,很随意的拍了徐方谦肩膀一下,道:“多体谅吧!”

说完这话,他就示意张孝淮带路,两人先去招待所随便吃一顿。

张孝淮这一次可是准备了几桌酒席,只好临时让徐方谦去招待军部考察团的其他同仁,自己单独陪宋彪。临时也来不及安排新酒席,好在他对这位老上司是很了解的,就让招待所临时安排了一个海鲜杂烩锅和面疙瘩,看似简陋的安排其实最得宋彪的喜欢。

因为没有外人,宋彪比平时随意很多,和张孝淮在包间里坐下来就劝说道:“孝淮,光复革命发展至今rì,起兵在即,最迟也只是年内之事。我知道你是一百个心思想要跟我一起去南边,可你自己心里也明白,我从一开始就已经想好让你留在海州看守东三省的第一道大门,金州是不能驻军,丹东和浑江一带驻军也有限,只能两个军垦局的巡防支队维持。所以,我必须要留一个真正的主力部队扼守海州的大门,敲山震虎,不给rì本和其他外国势力任何遐想的余地。”

张孝淮默默点头,只等宋彪说要单独和他谈,他就明白总座要和他说什么话。

他只能点头承认,道:“总座,您放心,只要我在海州,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不过,我听说萧开桂那边出了不少事,不如,您让我去吧,我和萧开桂一起去,我是山地师的配备,到了张家口就能一路打下去啊。再说了,我这个人不懂别的事,雁行兄资历深,能够服众,若是有其他意外的事要处理,他留守沈阳也更合适。他们第五师留下来,那就换我去关内啊。”

宋彪想了想,很慎重的答道:“他有千般好,还是不如你。现在是什么年代了,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都很方便,不管有什么紧急事,军部这边都能联系到我,犯不着将第五师留在这边,吴元泽的第六师虽然是预备师,留在沈阳也已经足够了,关内那边,我需要速战速决。”

张孝淮嘿嘿笑道:“如果真是速战速决,我倒也不想去,可这一路总有仗要打,看着别人打仗,我这最不是滋味了。”

宋彪道:“看情况,如果打到一半已经震慑住了外国,不至于有大事,就是要扫平内患的话,我会调一个师回东三省修整,你再过来也行。就算没有调你,你也不要以为国内就会一切风平浪静般的顺利,养兵千rì,用兵一时,总还是会用到你这个第四步兵师的。”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山地师,总会有用到的时候。”

张孝淮咧嘴一笑,道:“有总座这番话就行啦,总座,乘热吃吧,咱这面疙瘩是顶好的,前段时间正好有人送了一篮子的野鸡蛋,太小,我不好吃,这都给您用在了面疙瘩里,您以后说到这个事可别说您在我这里走一趟,连山珍都没有吃到啊。”

宋彪哈哈大笑,道:“面疙瘩是我的最爱啊,还是咱们这些老弟兄明白我的喜好!”

张孝淮笑道:“那是,辽阳会战之前,咱们先抢了小rì本的面粉和鸡蛋,您就迫不及待让弟兄们打面疙瘩吃啊。”

宋彪想了想,道:“这个事情吧,你不在,你是后面才过来参加辽阳会战的。”

张孝淮笑道:“张亚虎和我说的。”

宋彪嗯了一声,道:“那王八蛋也是听陈武和别人说的,他也不在场,我那一机枪突突杀过去,抢了rì本骑兵第一旅的沈旦堡驻地,黑压压的都是好面粉和鸡蛋。张富田和李大憨在,大憨给我打的面糊子,张富田给我打鸡蛋,我亲自下锅烧开水,那好一大锅的面疙瘩结果差点都便宜了陈武那混蛋。”

很多人说,人老了才会想当年。

军人喜欢想当年,因为他们的生命几乎随时都会凋零,每一刻的欢乐都值得珍惜和铭记。

一大海碗的面疙瘩吃完,宋彪倒是真没有吃出野鸡蛋的味道,就是这海鲜杂烩锅煮的不错,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味道挺杂乱的,但就是一个鲜字最突出。

吃完这顿饭,宋彪就不再停留的直接乘坐专列回奉天府,此时在总督府军部,东三省巡防军的军令部部长和奉天省巡防军总队长杨铁生正在等他。

宋彪提前打了电报过去,回到军部就要和杨铁生谈巡防军的事。

乘坐火车离开海州时,正好是五月的柞蚕丝养殖进入高峰的时候,大量的柞树叶在泼水蒙盖之后封在柳条筐里,一筐筐的顺着火车运往南楼镇,南楼镇有居民三万户,养柞蚕丝的家庭占一半,这些人也大多都是从山东过来的。

海州的柞蚕养殖有着明显的商业行为,因为本地缺乏养殖能手,大部分都要从山东、直隶招募,半招半培训,所以都有很多养殖大户,雇人在山里采树叶,招募工人负责养蚕。

这是海州柞蚕丝养殖规模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现在加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养殖户直接在岫岩县扎根,而在金州、庄河厅一带,柞蚕养殖也越来越多。

说来说去就是靠辽东半岛70%山地里的大量柞树。

柞树是一个宝,既能养蚕,又能酿柞树蜜,最后结出橡实又称橡栎子,也是重要的坚果和药材,东北这边主要是柞树在北方的亚种辽东栎、麻栎和蒙古栎。

因为柞树是现成的,到处都有,数量庞大,特别是两条小铁路在山岭间穿梭,为柞蚕养殖带来了极好的生产和销售通道,本地柞蚕丝的养殖数量几乎是以难以估量的速度膨胀,而在辽宁其他各地和吉林省,柞蚕丝养殖也开始迅速扩大。

都是钱在作怪。

只有对rì本而言,这才是一个真正可怕的消息。

宋彪不知道光复革命一旦爆发,rì本会做何选择,可如果是换了他,假如他是rì本首相,他就是拼掉一切也要从朝鲜半岛打过来干涉局势,最差也能乘机逼迫对手放弃在朝鲜半岛的利益,运气好则能多占很多利益,甚至将中国挤压到举国混乱的局面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63章杨铁生

回到沈阳,宋彪并没有去总督府工作,而是直接回家,在书房里给秘书局打个电话,让正在总督府办公室等待的杨铁生喊到他家里谈事。

在外面出差了一个月,回到家里,刚满六个月的女儿居然不要他抱,抱到怀里就哭,让宋彪小小有点尴尬。

有岳父母在家里帮忙照料孩子,还有nǎi妈和佣人,舒萱也不是很忙。

宋彪和舒萱聊了几句在阜州和兴安盟视察的事,从阜州过来之时,他正好从阜州nǎi粉厂带了几听羊nǎi粉,就让舒萱先给女儿试着喝一些,据说草原上的孩子都是喝羊nǎi长大的,宋彪也是很感兴趣,可惜之处就是这种nǎi粉的nǎi腥味比较重。

在这个时代生活着,宋彪倒是觉得生活的乐趣很多,至少不用担心食品问题。

虽然是身价过亿英镑,宋彪住着的房子却是公家提供的东三省总督官邸,两层楼,八室四厅380个平方米的建筑标准,有一个宽敞的大院子。

出门大体是乘坐火车和马,汽车在这个时期还有点危险,宋彪很少亲自乘坐。

家里吃用都是军部统一供应的煤炭、丝布、粮食、油、茶、肉,这也算是东北新军内部的福利,孩子的nǎi粉是盛京nǎi粉公司统一供应,毕竟不是一家军官和士官家里有孩子,东塔园、和平桥一带都是东北新军的家属区,军队家属新生的子女很多,nǎi粉都是统一免费配发。按月领取。

这种感觉就像是70年代的军队系统,整个军队和家属都生活在一种特殊照顾的大环境中,在东三省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一个特殊阶层,出于这样的效应,每年报考远东陆士预科学校的学生数量都特别多,在招生比例上,通常都是六选一的情况。而从陆士预科毕业的学生也只有1/2的概率正式进入远东陆士。

这正是宋彪想要的效果。

东北新军的士兵待遇可能要差一些,但在军队内部,士兵、士官、尉官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鸿沟。只要是愿意努力学习和训练的健康青年,想在部队当士官还是很容易的,从士官转尉官就要看文化成绩。一般年纪大和文化基础差的基本转不过来,但只要在部队表现好,在远东陆士速成班进修期间积极加入新华会、光复会、新政强国会这样的组织,思想“端正”,都会被推荐到各地巡防军继续维持军职,或者是退伍后转入各乡民兵所工作。

总体来说,在东北新军当兵还是很有前途的,对那些没有顺利考取陆士预科、陆士的青年而言,直接去当兵,在部队经过两年锻炼也还是有机会通过陆士进修班转为尉官。当了尉官,或者是资深士官,基本待遇就会有比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各种福利上。

宋彪在书房里和舒萱聊的都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比如蒋雁行妻子给他们女儿宋媛媛做了一套洋布裙子。大嫂那边做了几双鞋子,舒家的大夫人下个月过生rì,舒萱想送一对金镯,还有岳父舒高立这段时间身体不太好,想从远东印书局退休之类的。

两人谈了十多分钟,杨铁生就匆匆过来了。正好也给宋媛媛带了一套丝缎料子的花裙子做礼物,同他寒暄两句,舒萱这便收了礼物离开书房,让杨铁生和宋彪在这里谈公事。

正所谓家国天下,公事在宋彪这边有时候也如私事一般。

为什么中国在清末之后会形成军阀割据,正因为自湘淮两军开始,军队在很长时期里都会被视作私人武装,这种思维的惯xìng延伸到东三省,使得人们习惯的认为东北新军和东三省巡防军就是宋彪所持有的武装力量。

在地方,如果有人从民兵队转入巡防军,他就会习惯的说自己如今也去了总督大人麾下效力。

杨铁生和其他的军官肯定不一样,他是四大金刚之一,也是唯一身在巡防军,而且担任东三省巡防军军令部的部长,在宋彪这里就要自如一些。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离奇的命数,冥冥中就仿佛是有宿命之论,杨铁生就是这样的人,他总是很奇怪的会成为给宋彪看家护院的那一位。

他和赵庭柱算是文化基础比较好的,第一批从远东陆士进修班毕业,此后短暂的赴俄国参谋学院进修半年,后来同吴元泽、孙树林一起负责组建第六步兵旅,科尔尼洛夫上校担任教导长,第六步兵旅改为第六步兵师的同时设为预备师,一部分主力部队就分散到了三省的巡防总队,杨铁生也在此时转入东三省巡防军担任奉天省巡防军提督,东三省巡防军设立军令部后,他开始兼任军令部部长一职。

东三省巡防军的编制和职务设置上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各省都设有巡防总队,编制为师级,设有本省巡防提督和教导长,直辖三个本部支队和各府、直隶州、军垦系统的巡防支队,各巡防支队直辖三个本部大队和各县巡防大队,各大队编制为营级。

东三省巡防军的规模并不大,总编制为7。5万人,奉天省3。1万,吉林省2。3万,黑龙江省2。1万,装备以M1891式莫辛纳甘步枪、M1897温彻斯特霰弹枪、麦德森轻机枪和77mm迫击炮为主,只有各总队本部支队列装一些从东北新军退役的旧型号火炮,如rì本31年式山炮、克虏伯M1873型7厘轻野炮、克虏伯七厘半重野炮、12厘意造青铜加农炮,有一些甚至是清zhèngfǔ甲午战争时期被缴获的rì军物资。

表面来看,东三省巡防军的实力很小,但各乡镇的民防所和民兵队同样归属东三省巡防军管辖,民兵武装配备率也从早期的10%逐渐增加到50%。这样计算起来,东三省巡防军实际总兵力就可能达到50万的规模。

正是因此,宋彪才会选择让杨铁生来当东三省巡防军军令部的部长,在此之前,他考虑的另一个人选也是赵庭柱,除此二人,他并没有第三个人选。

舒萱离开书房之后。宋彪让杨铁生拎一瓶热水过来,两人一起泡了壶茶,坐在窗户边的散热片旁边抽烟。将两个大搪瓷杯子搁在散热片上,免得茶水冷了。

两个人喝茶抽烟,沉静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说什么话。多年的情义和上下级关系,他们之间有些话真是不用说的。

坐在这里,宋彪心里也有很多感慨,当初他其实更想让赵庭柱到巡防军,后来琢磨一番还是选择了杨铁生,因为杨铁生有两个优点,一是踏实肯干,二是任劳任怨,这些年也很上进,没有给宋彪丢过脸面。

和蒋方震、陈其采相比。杨铁生肯定不能算是有才华的人,在第一届远东陆士进修班中的成绩也不算优秀,而这已经是他很努力的结果,至少比张亚虎、陈武垫底毕业之后再私下多读一年好得多,所以说是没给宋彪丢脸。

当然。这个时代的军人还是很特别的,不识字也不代表就无法成为一员虎将、良将。

真要上场打仗,杨铁生真不是张亚虎、陈武这种人的对手,关键还是xìng格不一样,那两个天生都是不要命的个xìng。

沉默的将一根盛京牌的卷烟抽去了大半,杨铁生才和宋彪问道:“总座。您找我来是不是要问巡防军这边的准备情况?”

宋彪点着头,先和他问道:“曲同丰在奉天省巡防军那边给你当教导长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你感觉怎么样,比孙树林怎么样?”

杨铁生想了想,道:“各有千秋……曲同丰稍微jīng明一点吧,孙树林懂得东西更多点。”

宋彪哦了一声,孙树林和杨铁生是长期搭档,一直表现不错,后来考虑第一骑兵师那边需要jīng通步兵和工兵专业的教导长,所以才将孙树林调了过去。

最初,宋彪考虑将刘赓云抽出来去给杨铁生当教导长,结果陈武和第三任教导长章亮元又闹了矛盾,非要换教导长,宋彪只能将刘赓云去救场,最后就将曲同丰调去给杨铁生当教导长。

说到这个事情,宋彪就和杨铁生续道:“章亮元这个人其实还不错,他和陈武出了矛盾之后,我就正好派他去德国考察,前些天刚回来,总要安排一个合适的地方,我考虑将他派到军令部负责巡防军的炮兵训练,同时兼任参谋处主任一职。”

杨铁生点着头同意,道:“那个人还行,陈武就是xìng格不太好而已。”

宋彪对这个事也不是很高兴,知道陈武这两年有点毛病,道:“这个事,我也和他说过了,刘赓云就是他最后一任教导长,要是再出事,我就让他送他去外国进修个四五年。”

杨铁生道:“就怕他不当真。”

宋彪道:“那没有办法,我这话是真的。一年换一个教导长,这么搞下去不是帮我,而是害我。”

杨铁生道:“我和他谈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拿第一任教导长卡列金上校和他们对比,总觉得这帮自以为从rì本陆士毕业就了不起的士官生都很自负,水平却都不行。我最初和科尔尼洛夫上校合作,后来换了孙树林,感觉确实差的挺多,关键是经验差距太大,俄军的顾问都是大小实战打出来的,理论水平也不错,孙树林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理论水平一般,而且只有嘴上的功夫,很多事情都不懂。话说回来,大家毕竟都是这么过来的。”

顿了顿,他又道:“还是得多打几场仗,仗打得多了,再结合理论研究才能出水平。总座这几年对那些在rì本留学的士官生很是关照,给了不少机会,也一直要求他们通过演习增加经验,平时多学习,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