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核武皇帝(浪子)-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武抢先带着一个营突袭对手的炮兵阵地,目前还未能攻下,但在后续方面,西伯利亚的第4步兵团已经开始上前支援,汇报总结是问题不大。
几乎不用思考太多,宋彪立刻下令,将张亚虎的满洲第2步兵团抽调上来,先派遣两个连队协助塞尚丁斯克步兵团,优先消灭对手在半山岭的步兵大队,后续将工兵团派出一个营,在指挥所外围协助设置防线,主要依靠炮火打击对手的指挥所,步兵则负责阻截对手前来救援。
双方在一条山岭线上进行着激烈的战斗,确切的说是一边猛烈快速的进攻,另一边还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第八十八章日军的诈术
胜利其实并不难。
观察,快速,猛攻。
宋彪的选择是用四倍于对手的兵力在夜间猛烈的快速的突袭,务必要在天亮之前歼灭对手的军部,打掉对手的指挥中心,并且将对手的火炮和辎重联队都废掉。
此后,他要组织更为严密的防御阵地,逼迫对手冲击他选择好的多个高地。
对于军事指挥官而言,越yīn险就是越高明。
在炮兵阵地确定火炮的覆盖范围后,立刻开始对rì军军部指挥所和协防的rì军步兵联队实施轰炸,这和轰炸前线阵地不同,这里没有合适的掩体和沟壕,虽然它需要打击的面更宽,但却可以产生更好的覆盖式轰炸的效果。
天空传出的尖啸声越来越密集,大量的炮弹落入敌军指挥所和周边的联队营区,rì军完全来不及躲避和撤离,周边就已经被塞尚丁斯克第1、2步兵团环形包围,并且有足够的兵力继续围攻rì军在半山岭的步兵大队。
科尔尼洛夫的远东第1步兵团已经在宋彪的眼前提前消灭rì军的一个步兵大队,按照既定战术,迅速拦截住rì军指挥所西北方向的出路,就地设置障碍,开始阻截有可能回来增援的rì军。
连续三轮火炮密集轰击后,冯。艾斯克上校终于发动白刃攻击,两个团加上科尔尼洛夫远东第1步兵团的两个营,全军突击rì军营区阵地。
rì军虽然在这里保留了整编制的一个步兵联队,但在连续的火力打击后,伤亡很大,士气也撑不住这种夜战,更何况宋彪的这些步兵团都经过了专门的步兵夜战训练。从武器装备到技术都有了重新的改进。
按照宋彪的设计,霰弹枪手是冲在最前面。每个枪手另外配备两柄军刀,后面是长矛手,已经常规的步枪兵,每个团专门设有两个连是霰弹枪加两柄军刀的特殊配备,这样的每个连必须有一个排配有哥萨克长矛和常规步枪。
夜里突然冲出一队长矛手的杀伤力是很惊人的,这一点在黑沟台会战中就有明确的例子,特别是遇到rì军士兵采取三三式靠背对拼刺刀时,直接上长矛一刺两个才是真理。
rì军在这种夜间的袭击战中反而极不适应,根本没有了此前jīng擅夜间刺杀攻势的势头,很快就被打的七零八落。枪械根本没有大的用处。十米之外是谁都不知道,就是要靠冷兵器的厮杀,遇到密集对手则直接放霰弹。
整个突袭战的顺利程度很大程度上也超过了宋彪的预想,猝不及防的rì军被压在各处击溃,在凌晨三点之前。rì军军部指挥所和协防步兵联队就被歼灭,而在此后不久,陈武和西伯利亚步兵团方面也歼灭了rì军预备步兵联队,占领炮兵阵地,并由满洲第3步兵团和西伯利亚第5步兵团协作,从左右两侧夹击rì军辎重联队和营房库区所在的白清寨。
黑暗的深夜永远是死神的领区。
在这一夜里究竟死了多少人,在懵懂的睡梦中,在惊悚的迷茫中,在鬼哭狼嚎的惨叫中。在歇斯底里的疯狂中,在怯弱的畏惧中……他们以rì军士兵的身份被杀光殆尽。
除了他们的家人,没有会在乎他们从哪里来,又将向哪里去。
天亮的那一刻,大地嫣红,鲜红的血迹布满了视线所及的每个地方。在树枝上,在泥石上,在墙壁上,在草地上,在旗帜上,到处都是那些已经黑暗的血迹,触目惊心的残忍。
早夏的晨光着落在山林里,四处都是rì军的尸体,和人们印象中早已习惯的那些rì军士兵不同,他们身穿着黑蓝sè军服,但在人群里也不乏开始穿着土黄sèchūn夏季军服的士兵。
他们一批批,一群群的倒在血腥的大地上,身上密布着各种各样的伤口,那些都是霰弹枪造成的,几乎有一半的士兵是死于霰弹枪的攻击,虽然满洲步兵师只列装了三千七百杆霰弹枪,平均每十一个士兵才有一杆,但已经足以让数万名士兵死在凌乱的霰弹中。
他们的伤口是那样的狰狞,很多人在一瞬间被打溃烂了半个身体,全身都是血洞,散发出焦糊的味道。
宋彪冷淡的看着这一切,作为前线指挥官,他为自己率领新满洲步兵师打赢自成立以来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胜利而高兴,看着眼前数千具的rì军、俄军和中国士兵的尸体,他也无所悲伤。
他们是军人,成为军人的那一天,死亡就已经是我们最好的归宿。
军人是一种高贵、神圣的诅咒。
胡大林和马尔托斯中校已经带着规模庞大的工兵团抵达前线阵地,就在后小峪和前小峪的南、北、东三侧修建防御工事,宋彪充分吸取了rì军川村景明大将的教训,将主要阵地集中在一起,特别是在对手已经丧失了主要的火炮力量的前提下。
陈武的满洲第3步兵团和西伯利亚第4步兵团的牺牲最大,前后三次恶战,还没有火炮的支持,甚至连各连队的迫击炮也无法发挥出来,完全硬拼白刃战抢下了三次阵地,歼灭了rì军一个炮兵联队、一个半步兵联队和一个辎重联队,将大量的辎重抢夺下来。
在运输团将辎重抢运走之前,那三个步兵团还要就地防守,防止rì军的第11师团和后备第1师团反攻过来。
rì军第五军的后备第1师团没有**的炮兵联队,所以,第五军也只能组建一个半规模的炮兵联队,所有火炮都集中在后小峪和周边的三个炮兵阵地,全部被一次xìng缴获。
这大概是rì军第五军第二大的损伤,第一大则是军部指挥部被歼灭,rì军第五军川村景明大将和参谋长内山小二郎都死于一枚炮弹,意外击中他们的藏身点。
足球场大的一个指挥部被打了一千多发炮弹,他们被炮弹炸死既是意外。也是必然。
宋彪就在rì军指挥部这里,正在查看缴获的rì军作战地图。确认rì本第五军的各部部署情况,只凭这张地图,加上安德烈。帕金诺夫中校的水平,基本能将rì军各部都轰炸一遍。
他这里有从俄国远东军参谋部抽调过来的jīng通rì语的情报官,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将情报翻译成俄文,此后就要派遣联络员迅速传递给第一集团军的李涅维奇将军。
估计在情报传递出去之前,他们这里就已经要实施炮击了。
负责清扫战场的是满洲第2步兵团,张亚虎兴致冲冲的用担架将川村景明大将的尸体抬过来,笑呵呵给宋彪过目。
宋彪淡漠的看了一眼,发现这个人在rì本人中应该属于身材比较魁梧的老人。今年1月份刚晋升为陆军大将。这就壮烈牺牲了,据说此人是非常关心士兵下属的那种指挥官,无论是在哪一只部队都深获部下爱戴和好评。
可惜了,就是一个rì本军人。
宋彪懒懒的摆了摆手,示意张亚虎找个地方先收拾起来。以后说不定能送还给rì军,让他们送回东京招魂社里祭拜。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击毙rì军大将,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在他心里,总还是不如自己亲手一枪爆头来的有快感。
屠瓦涅尔少校忽然将一份临时翻译成俄文的信件拿给宋彪过目,道:“上校,这是大山岩给川村jīng明大将的一封信,发信的时间只是昨rì。”
“哦?”
宋彪很是惊讶,将这份翻译稿拿出来仔细看一遍。不由得有说不出话来。
这封信的情报价值实在是太高了。
因为和川村景明大将有非常深厚的私交,rì军统帅大山岩大将在这封信里除了强调了rì军第五军的任务外,也意外的谈到了他自己的一些担忧。
大山岩在信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里面的意思是可以推敲出来,只是经过俄文翻译之后反而有点难以推敲。
宋彪这才想起蒋方震是从rì本士官学校留学回来,就匆忙将原稿拿过来。也将蒋方震和舒方德都喊了过来,让他们各看一遍。
蒋方震因为是刚从rì本归国,rì语自然是很好,何况rì语在书写上基本就照抄中文。
这是一个聪明人,对文字上的推敲也有着一定的功底,大致浏览一番就觉察到了里面的特殊情报,当即再细看一番,等了片刻才和宋彪道:“上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rì军根本没有重新抽调后备兵力重建第八师团,他们只是诈称第八师团重建之后部署在辽阳一带。换而言之,rì军现在的大本营应该是完全一片空虚,从辽阳到本溪,根本就没有兵力驻守,大山岩是诈称将兵力重新增加到了30万,实际上可能还不足27万。”
宋彪微微点头,又问舒方德道:“你以为呢?”
舒方德将信拿过来细致看了一遍,道:“禀师座,我回国已久,这几年都在苦学英文,rì文略有疏忘。即便如此,我也能读懂大山岩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忧虑之情,他确实是诈称重组了第五师团和第八师团留作总予备,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兵力在辽阳、本溪,即便有,想必都是临时拼凑的新兵,根本不足一提,至少和rì军正规师团的战力相比是差之深远啊。”
宋彪再次颇为慎重的点头,道:“是啊,你们现在就将川村景明大将和内山小二郎参谋长的所有信函都找出来,系统的分析,说不定能将rì军目前的战略重点和其他军事部署的情报都挖出来,快,越快越好,让蒋雁行和蔡锷都过来帮忙。”
蒋方震道:“是,师座。”
宋彪心里是非常震撼的,一方面他惊叹大山岩和rì军的勇气、谋略,为了胜利甘于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意识到他完全可以改变此前的战术计划,直接奇袭大山岩的指挥部。
他这里到rì本满洲军在辽阳的指挥本部有六十公里的路程,如果是用他的骑兵旅强行突袭,一天之内就能抵达,他的运输团的规模是超编制的,这就保证他也能在两天内抵达,一刀切入辽阳,rì军就会后方大乱,各路主力都将陷入无人统筹指挥的地步,相互之间的情报和信息也无法交换,都变成了战场上的瞎子。
古人说擒贼先擒王,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虽然宋彪还不能立刻肯定rì军的总兵力和部署情况,但他已经强烈预感到自己奇袭辽阳的计划是非常可行的,并在蒋方震等人'看书吧:KANSHUBA。ORG'整 理的情报之时,立刻将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上校请过来商量,让布鲁西洛夫上校迅速调整计划,准备做好带领满洲第1骑兵旅突袭辽阳。
为了确保突袭之后还有足够的弹药和补给支撑数天,宋彪将薛长庆调出来,单独负责带了一个运输大队跟随骑兵旅,如果是非常紧张的情况之下,薛长庆也要带着运输大队的士兵冲上阵。
就在骑兵旅迅速重整,匆匆做着大距离机动作战的准备时,蒋方震等人已经'看书吧:KANSHUBA。ORG'整 理出足够多的信息,得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情报。
原来在第八师团和第五师团连续被重创之后,rì军陆军参谋本部确实有计划快速重建这两个师团,并且大量征调退役士官,但这些士官多数都是甲午战争前后就已经退役的,根本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由于资金和枪支弹药的紧张,士兵征调的难度也很困难。
这个时候,rì本满洲军参谋长儿玉源太郎说服陆军大臣,将在rì本新征士兵和士官的数字夸大一倍,在报纸上大为宣传,一方面振奋自黑沟台会战失败而导致的民心,另一方面也可以欺诈沙俄。
rì军在黑沟台一战损伤惨重,而俄军士气激增之余,战线防御重新调整,增援又多,原定在3月份的决战已经无法举行,随着俄军增援到42万,rì军就继续宣称有三十万兵力,完全可以一战。
实际上,rì军并未能将第八师团重新编起来,只是用预备旅团重建了第五师团,作为第四军的预备兵力,该师团部署位置距离宋彪所在地区尚不足三十公里,因为缺乏整编训练,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使用的。
rì军谎称兵力超过30万,其实还是只有27万左右的兵力,而且有大部分的兵力部署在右翼,最主要的炮兵联队则都茨榆坨和佟二堡之间左右移动,想必是利于快速转向右翼战场。
加上对历史的把握,rì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在宋彪这边已经是呼之yù出,资料情报上只能'看书吧:KANSHUBA。ORG'整 理一半,另一半都是靠推测。
p
第八十九章奇袭辽阳
一个巨大的战机就出现在宋彪面前,他只要一伸手就能抓住,只要他抓住了,他就将是改写rì本国运的人,他最终会实现自己的计划,让rì俄双方陷入一种“rì军无陆军,俄国无海军”的尴尬局面,而这才是对中国最有利的情况。
宋彪立刻将所有将官都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简单的军事会议,多的废话就不用说了,他直接调整所有的作战计划,让布鲁西洛夫上校必须在下午两点之前带领满洲第1骑兵旅出发,薛长庆带着一个运输营和本地的向导陪同奇袭辽阳,目标是鲁山。
鲁山位于辽阳城东北侧,和城区隔着太子河相望,据辽阳本地的士兵称,太子河在鲁山之南被一个类似于江心洲的沙陀子一分为二,南北两条河都不过三十米,最窄的地方甚至只有十来米宽。
在这里,太子河成“Z”字形流动,鲁山就直插城区,正对面就很可能是rì军总指挥部的文庙。
如果rì军防御力量较为薄弱,布鲁西洛夫上校则需要当机立断,直接进攻rì军大本营,在此之后,宋彪将会带着大部队在两天内抵达辽阳,此后就是据守辽阳,继续等待其他的机会。
此外,宋彪再次派出新的联络队,务必在第一时间将情报传递给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让其重新调整部署,集中兵力优先击溃rì军右翼主力,而不是在正面和左翼纠缠。
如果有可能,宋彪会派兵插入柳条寨,将rì军左右两翼分割开,配合俄军围攻rì军右翼的希木乃典第三军。
情报已经是如此明显,谁都知道宋彪此时所作的一切决定都是最为正确的,也极具风险,但如果他抓准了,rì军这一下子就被打的彻底懵了。
在布鲁西洛夫上校抢先出发后,宋彪也于傍晚7点之前,全军撤离三道岭。绕开rì军可能有兵力驻防的柳河子镇,从南线绕到前往辽阳,张亚虎的满洲第2步兵团则在台沟岭负责殿后。
因为辎重数量庞大。对宋彪来说,想要一夜行军六十公里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布鲁西洛夫上校先行带骑兵旅突袭辽阳后,马尔托斯中校带领陈武的满洲第3步兵团和科尔尼洛夫的远东第1步兵团紧随其后。以及急行军的方式务必要求在6月1凌晨4点之前抵达辽阳参战。
之所以要让马尔托斯中校过去,正因为马尔托斯中校是辽阳防线的主要设计者,对整个防线的布置是非常了解的。
宋彪在这时已经基本了解整个战局的变化,按照俄军目前的情况,再过十天左右。沙俄远东军第二集团军就有可能被rì军全面击溃,rì军得以包抄整个沈阳战场,切断俄军主要补给线和后撤路线的作战计划基本可以达成。
宋彪如果继续留在三道岭和rì军第五军决战,实际上对局势并无明显的改善,除非他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和第一集团军南北夹击,连续击溃rì军第五、第四两个军,迫使rì军放弃包抄,转入新一轮的阵地战。
骑兵旅已经先行出击了六个小时。假如一切顺利。可能再等两个小时,骑兵旅就可以对rì本满洲军的指挥总部发起奇袭,在那一带,大山岩自己说“已无兵力可调,亦无余力自守,胜败皆在诸君手中”。想必最多就是一个步兵旅团的兵力。
宋彪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和rì军的小股部队作战。他直接绕过了可能有rì军住房的柳河子和鸡冠山,从中间切了过去。
次rì上午10点钟的时候。他的部队才带着大量的补给和辎重抵达一个叫沙浒镇的地方,距离辽阳县城只剩下最后的十公里远。
远处已经能够听到零星的炮火声,似乎是在龙鼎山一带交战,而正前方的鲁山倒是异常平静。
在前面侦察的李富贵匆匆的骑着马赶了回来,一见到宋彪就迫不及待的跳下马敬礼,道:“师座,薛团长已经和布鲁西洛夫上校夺取了鲁山,rì军猝不及防,一个步兵联队被他们强行消灭,现在rì军又重新组织兵力反攻,阵地都是现成的,布鲁西洛夫上校给我一份详细的汇报,让我转交给您!”
说着这话,他就将布鲁西洛夫上校的回信从口袋里掏出来,交给宋彪。
有详细的汇报当然更好。
宋彪将信打开细细的浏览一遍,这才知道布鲁西洛夫上校抵达鲁山的时候正好是晚上9点钟,现在已经和马尔托斯中校带过去的两个步兵团夺取了鲁山和龙鼎山东侧阵地,并且占据了rì军的辽阳县城东门,双方已经在县城中展开了攻防战。
其实这场突袭战打得极其糊涂,双方都非常糊涂,宋彪这边不知道rì军在辽阳到底有多少兵力,rì军同样不知道俄军有多少兵力,又是什么样的武器装备水平。
布鲁西洛夫上校在抵达辽阳之前,在最后的十几公里也遭遇了rì军的几个搜索排,还打掉了rì军的多个哨岗,但因为是骑军突袭,rì军根本来不及加强防御和戒备,被布鲁西洛夫上校抓住机会发动白刃战将鲁山的南北两个主要阵地都夺取下来,并且就地使用阵地上的炮台对rì军本部连续实施炮击。
大山岩在最初的时候没有直接指挥部队,他一开始还以为是俄军支持的土匪武装,也就是所谓的满洲步兵师之流。
直到布鲁西洛夫上校在半个小时内消灭了一个步兵联队,占领了鲁山的南北两个阵地,大山岩元帅才知道不对劲,也才知道是俄军骑兵,规模在一个旅,可他这个时候还是不清楚布鲁西洛夫上校这个骑兵旅的具体情况。
因为鲁山阵地上有四十多门阵地炮,威力极大,而且是据守辽阳的关键咽喉,rì军只能组织了两个步兵联队强攻,结果就悲剧了。
宋彪设计的这个满洲第1骑兵旅是完全照抄了秋山好古的创意,在突袭辽阳之前还额外增加了大量的机枪和霰弹枪,这个骑兵旅的满员编制是7430人,加上薛长庆的一个骑兵输送营,总计9552人,配备机枪三十五挺。霰弹枪一千四百杆,7。5厘迫击炮55门,每个骑兵正规装备都还有一根哥萨克长矛。
在这一个月的cāo练中。宋彪特别训练这个骑兵旅的白刃战能力,特别是突袭之后强攻敌军阵地,以及插入敌军后方的驻军防守能力。
说穿了,这就练成了一个骑着马机动作战的步兵旅。
宋彪是反猪突冲锋的专家。他在设计迫击炮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同时设计了新的照明弹,布鲁西洛夫上校带的照明弹倒是不多,也就一百五十多枚,平均每门迫击炮三发,省着点用是够用一夜的。
rì军完全没有预料到。
双方实际上都是瞎子打瞎子。
大山岩元帅再聪明。作战经验在丰富也想不到这一点,他将两个步兵联队派出去反攻,不到二十分钟就被照明弹、机枪和霰弹枪的组合屠杀一空。
大山岩这个时候才知道不对劲,但马尔托斯中校一路跑的也非常快,凌晨2点就抵达了辽阳。
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上校和阿图尔。克尔兹诺维克。马尔托斯中校都是沙俄帝国目前最好的一批中高级将领,前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期担任俄军最高指挥官,而后者则是坦能堡战役中担任萨姆索洛夫将军的参谋长,也是俄国在该战役中为数不多的一个亮点。
两个人还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军官。前者是更俄国式的骑兵将领。属于学院派中推崇速苏沃洛夫理论的高级将领,后者的思维和理论更为西欧化。
作为辽阳防线的主要设计者,阿图尔。马尔托斯中校非常清楚这条防线的价值,以及防御的各个重点,他立刻带领两个步兵团乘乱抢下了rì军在龙鼎山防线的东侧阵地,随后派兵炸开辽阳县城东南角。冲进县城抢下一些据点,不断吸引rì军在县城内部作战。而他和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上校则利用迫击炮、阵地炮的优势攻击rì军。
直到这时,大山岩元帅和儿玉源太郎参谋长才知道坏了。这是俄军的主力部队,第一波和第二波的先头部队就有两个旅的规模。
大山岩这个时候还是很糊涂,第一是想不清楚俄军到底从哪里冲过来的,第二是不清楚俄军具体的兵力,第三是不知道这支部队整体特点,更不知道这是宋彪的满洲步兵师。
即便宋彪此前在黑沟台表现的很厉害,大山岩也就觉得这是一个土匪武装,只不过是更勇猛一点,同时不觉得宋彪部队会出现在这里,这一点就要怪他的总情报官青木宣纯。
应该说rì军在海军方面的运气实在是太好,陆军这边吃点亏也是合理的,首先是川村景明大将的运气很不好,在满洲步兵师的第二轮炮袭中就早早丧生,整个rì本满洲军第五军的指挥在后面就是一片混乱,甚至没有派出人去紧急通知本部。
到了这个时候,大山岩还不知道有一个准集团军规模的俄军主力绕道打到了rì军的右后翼,所以想不透俄军到底是从哪里的。
包括大山岩通过前线的情报来看,他也不知道俄军哪里还有一个集团军或者是军级别编制的部队没有参战,以至于能偷袭辽阳。
大山岩从倒幕战争一直打到了今天,前后四十年的军旅生涯让他积累了非常丰厚的战场经验,即便没有任何可参考的情报,他也知道敌军的规模绝对不小,对方过来的两个旅都是没有辎重和后勤部队的,行军帐篷等等都没有带,这就说明后面还有大部队,眼前这些只是先锋部队。
其实大山岩在辽阳的兵力并不少,他原先有三个后备旅团和12个总兵站步兵大队,只是后备第13旅团布防在辽中县,后备第14旅团在灯塔县一带,四个总兵站步兵大队是填补到第五师团,在本溪一带冒充第五师团的编制,在鞍山的粮库中心和转运站保留了两个步兵大队。
即便如此,大山岩在辽阳还是有一个后备第1旅团和6个步兵大队,加上两个近卫步兵大队,以及十多个总务库运输大队,包括本部的参谋军官、通信兵、后勤兵……他在辽阳县城至少有两万兵力可用。
人算不如天算,这一仗打到天亮之前。等大山岩知道对手有两个旅团的规模,而且只是俄军这支主力部队的一部分时,他已经连续折损了四个步兵联队的兵力。
加上主要的阵地炮台都已经丢失。大山岩最好的选择就是撤退,可他没有办法撤退。
辽阳距离rì本满洲军的第一、二、三、四、五军都只有二十公里到六十公里的距离,防线坚固,自然是最佳的物资集中和运输中心。也是本部指挥所在地和情报中心。
辽阳丢了,这仗就没有办法打下去了。
大山岩只能死守,让参谋长儿玉源太郎亲自带队从西侧突击出去,先去将驻守在灯塔铁路站一带的后备第14旅团调回来,此后在通知沙河地区的rì军第四军野津贯道部。着手调整整个大会战的战术。
他们的对手毕竟是布鲁西洛夫上校这种级别,在开始着手巷战的同时,布鲁西洛夫上校就同时派出十多个骑兵连在辽阳县城的北侧和西侧巡逻戒备,抢攻rì军在辽阳县四周的据点,试图组织rì军突围。
儿玉源太郎在遭遇阻截之后,重新抽调了仅有的两个骑兵连又冲击了一次,这才冲了出去,但被俄军的两个骑兵连追着。一路只能向辽中县而去。远离了目标。
包括大山岩派出的其他几股联络部队,实际上也都不太顺利,因为布鲁西洛夫上校又将薛长庆带着两个运输营在北侧和南侧增加封锁,争夺rì军在周边的据点。
对于这些情况,宋彪只能从布鲁西洛夫上校那边知道一部分,他不知道儿玉源太郎已经在天亮之前突出重围。也不知道大山岩还在县城里指挥战斗,以及销毁各种情报资料。
布鲁西洛夫上校也不知道。
战争就是这样。如果没有足够的情报,双方就像是两个瞎子在打架。连对方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通过布鲁西洛夫上校的回信,宋彪知道的信息并不多,但他确信rì军肯定会在最快的时间反攻辽阳。辽阳不仅是rì军的指挥、情报、运输、物资中心,还是rì军二十七万将士的后撤必经之路,一旦辽阳失守,最终还没有夺回来,rì本陆军的这二十七万jīng锐就真的再也无法返回rì本了。
宋彪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rì军的五个军在前线能携带多少物资,多少粮食、弹药、炮弹?辽阳的地理位置、周边防御态势,以及距离前线只有二十到六十公里的特点决定了它就是物资集散中心。
rì军在海军胜利之前难道就能未卜先知吗?
大山岩肯定要预防rì本海军战败的情况发生,他必须大规模囤积足够的军事物资,特别是粮食和弹药,就以军饷为例子,为了吸引rì本最优秀的青年参军,rì本一贯采取非常强势的优军政策,rì军士兵在战时的津贴很高,甚至比俄军还要高出很多,平均每个rì军士兵的战时津贴在rì俄战争时期就有每月45rì圆的标准。
rì本在整个rì俄战争中光是rì军的军饷、津贴等开支就高达两亿rì圆,这里面还不包括rì军的伤残、抚恤津贴,这场仗打完之后,rì本的总军费实际上高达14亿rì元,为此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去还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还清。
宋彪来推断的话,辽阳的rì军总部目前至少有三千多万rì圆的军饷津贴储备,军粮呢,至少要能撑三个月吧,难道一战打败的话,后面就要全部缴械投降吗,就不吃粮食了吗?
按照rì军每个士兵正常的每月13。5公斤米粮计算,光是粮食就要有1100万公斤的储备,否则这仗是没法打的,这么多粮食不可能是士兵都背在身上,各军在前线储备量也有限,至少有一半的粮食还是在辽阳和鞍山一带。
所以rì军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夺回辽阳,他们丢不起,这一丢就直接等死了。
既然想清楚了这一点,后面还有什么可疑虑的?
事已至此,如今之计唯有和rì军在辽阳城决一死战,以四万之力抵挡rì军一到两个军的强攻,再多也不可能,rì军毕竟要挡着俄军的反扑,难道真当俄国远东军的那四十万持枪农民是吃干饭的吗?
简而言之,宋彪虽然还不清楚辽阳之地到底都是什么样的情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