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核武皇帝(浪子)-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整个帝国内部基层都很普遍的不公平现状。

这一点不管是阎锡山在抗rì前期推行的mínzhǔ试点,而是共和国在改革开放后推行的农村mínzhǔ选举改革,最后都普遍xìng的落入这个深坑中。

至于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确切的说,顾维钧和宋教仁其实都是束手无策,只是相互打一打嘴炮罢了。

这个问题同样让宋彪皇帝为之困扰。

陈瑾曾经有一个提议,那就通过出台法律进行限制,以“为国家培养青年的地方行政官员”的名义,严格限定乡镇的地方长官竞选人年龄不得超过40岁,鼓励年轻大学生回乡参加mínzhǔ竞选,鼓励他们从政,通过提高素质和限制年龄层次来制约这种情况。虽然不是一种能够治本,也未必就能治标的办法,但又是当前可能来说唯一的好办法。

除此之外。肯定还是要通过加强镇一级的司法机构的权力和执法空间,对农村地区的各乡村普遍问题实施更为严格的法治管理。

宋教仁将这个问题拿出来进攻光复党,宋彪皇帝实际上没有任何感觉,因为他对这个问题的调研结果还是很清楚的。

当然。宋彪也没有说什么闲话,政党都是这样,总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攻击对手。

他稍加思量之后就决定绕开这个话题。同宋教仁继续问道:“其他的问题呢?”

宋教仁原本倒是想在这个问题上大肆攻击一番,感觉皇帝并不想在这件事上质询下去,就只好转个话题答道:“其次还是公田的问题,公田制度肯定是有问题的,首先在执政方,zhèngfǔ管则权力过于集中在zhèngfǔ内部,容易出现贪污舞弊现象。社会机构管,给地方乡镇的农合会,又容易被乡镇本土恶势力cāo控,不管是采取哪个政策,地方在公田问题上的表现都不佳。随着帝国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工商业的发展。我们现在更应该让土地zìyóu流通,允许土地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扩大兼并规模。”

宋彪有点不耐烦了,很干脆的说道:“有问题就先想办法进行改良,如果因为麻烦而废除,是否会有超过数千万的农户失去土地,沦为佃农?这是什么时代了,难道还一定要有地主存在吗?”

宋教仁则道:“陛下,保证人人有田种的理想确实伟大,但这样的政策是不合理的,维持这种政策的社会成本太高了,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种不公平的问题层出不穷。在南方的很多县,公田甚至能占一个县的耕地数量的1/2,但这些耕地基本都被当地大宗大姓的农户瓜分。在帝国工业化进程如此迅猛的今天,我们的工业还是缺乏大量的劳动力,农民需要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宋彪指责道:“你这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逃避问题。帝国现在有1。7亿人口是农民,不是每个农户家庭都擅长种地,都擅长经营,你不能让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帝国泛滥,让自然去淘汰他们。人类的文明在进步,我们有责任照顾弱势的群体。你说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但我们初衷是好的,只是办法上不对,那我们就应该改变办法,只要我们努力,总能找到合适的办法。你不能抓着这个问题当作政治议题去炒作,是的,这个问题炒作起来确实有利于mínzhǔ党,但真的将公田体制废除掉,那就真的有利于所有农民的生存吗?”

宋教仁沉默不语。

他和宋彪皇帝确实是有多年未曾接触了,所以,对于皇帝目前的政治偏向是缺乏了解的,作为一个政党的领袖,他非常想执政,想以自己的力量去改善中国,而且,他也坚持很多自己和政党的理念,他和mínzhǔ党现在一个最为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尽可能的保障社会的公平。

帝国的公田制度是农业税改革政策的遗留问题,因为当年强制规定耕地持有量超过一定限额是要额外征收巨额的税款,国家同时有权回收超额的耕地,通过这样的政策,欧阳赓内阁时期大量回收了全国超过1/4的耕地。

按照最初的设想,欧阳赓首相是考虑逐步将这些公田出售给耕地数量较少的农户,但到了顾维钧内阁时期,顾维钧就改变这个设想,转而采取廉价租赁的政策,以强制xìng的政策保证人人有田种的政治承诺。

这个政策某种程度上是顾维钧能够连任两届的根基,但在过去的十年中,公租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大量不公平的现象,农村大宗大姓宗族以各种名义霸占公田的事情非常普遍。

比如一个李家村,他们一个宗室有百余户人,在村里占2/3的数量,他们就可以cāo控本村的农合会,cāo控村长的选举,然后采取各种手段将公田都霸占下来,只有李姓能够拿到公田,逼迫其他农户家庭离开。

现在国内有一种政治议cháo,那就是取缔村长选举,或者限制村长权力,改变传统的农村自治惯xìng,在各村都建立普遍的jǐng察所机构,由jǐng察所机构维持地方秩序,而公田的分配执行一概由县一级的zhèngfǔ机构控制,或者是由县zhèngfǔ委托农业协会负责,这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限制农村大姓的影响。

这个说法普遍遭到了比较大的反对,如果光复党坚持这么搞,它很可能要损失上千万张选票,甚至更多。

现在帝国总计有合法选民1。35亿,全国各乡镇的农协控制着大约三千万张选票,所以说,这还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大票仓,轻易是不能得罪的。

顾维钧迟迟不敢搞这件事,很大程度上还就是忌惮mínzhǔ党在这个问题上反复,当然,mínzhǔ党目前的倡议和主导政策要比光复党还激烈一些,他们的态度就是直接取缔,但这个倡议还真的很吸引人。

宋彪的观点是取缔本身是不对的,不负责任的,而且在取缔过程中的不公平和渎职现象会更加严重。

这天下午,宋彪和宋教仁就最近比较热的一些政治议题都讨论了一番,说实话还是比较失望的,mínzhǔ党已经不是他喜欢的那个mínzhǔ党了,做为一个更jīng明的政客,宋教仁也不是过去那个宋教仁了。

晚上举行皇家御宴招待了宋教仁夫妇后,宋彪让裕华皇储亲自送宋教仁夫妇离开,他则去了御书房,单独给陈瑾打了电话,让陈瑾到御书房见他。

此时此刻,宋彪唯一还能继续寄予厚望的只剩下陈瑾了。

就这些年而言,陈瑾这个女婿在很多问题上同宋彪皇帝的态度还是非常接近的,不管是对外政策,还是国内治理的主导思维,他们都有极大的相似xìng。(未完待续。)

第323章不精彩的高明

()陈瑾接到了电话就立刻赶往宫内,进了御书房,见到正在批阅公文的宋彪皇帝,他很是得体的上前躬身行礼,宋彪皇帝也随即安排他坐下来,将手中这份zhōngyāng调查总局关于李树澄一案的初步审查结果交给陈瑾,让陈瑾先看了再说。

自李树澄一案被揭露以来,此案就一直存在多个疑点,各种传言的版本皆有,因为李树澄曾经担任过顾维钧的秘书,又是顾维钧重点栽培的亲信,故而使得顾维钧的声望和支持率也大受打击。。。

此事说法极多,据说李树澄在成为顾维钧的秘书之前就已经是青帮成员,被与青帮来往甚密的官员引荐给唐绍仪,此后才在顾维钧身边担任秘书。

mínzhǔ党的一些议员则坚称李树澄长期馈礼给顾维钧,所以,顾维钧也是分赃之人,甚至是为李树澄提供保护之人,大有一番要弹劾顾维钧,并且将整个zhōngyāng内阁官员都清查一番的驾驶。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李树澄长期受青帮社团的资助,也受社团的多次要挟,而李树澄本人则坚称是长期受到社团要挟,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案件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谜团,即便zhèngfǔ给予最终的调查报告,社会上也会继续存在各种猜疑,特别是当地多名检查官员被暗杀一事,更是惹出了无数猜想。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受zhōngyāngzhèngfǔ管辖的zhōngyāng调查总局就是唯一有足够公信力,可以查办此案,并且也有能力一查到底的机构。。。

宋彪皇帝对此案也是高度关注,委任裕华皇储为zhōngyāng调查总局的副总长,亲自以皇储身份督办此案,真正在背后负责此案的则是zhōngyāng调查总局的总长陈明仁。

陈明仁是陆军中将军衔,曾任zhōngyāng保密局副总长一职。长期担任章骏的副手,负责保密和反间谍工作,可以说是远东陆军士官学校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情报官员。

经过这两个月的全面调查。陈明仁已经基本得出了此案的结论,大部分的涉案人员都已经认罪。

这份初步的调查报告也是昨天才送到宋彪皇帝的手中,正好陈瑾过来了,宋彪就将这份调查报告给他过目。也想听听陈瑾的意见。

陈瑾现在毕竟是第一副财政大臣兼zhōngyāng经济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这些年历经外务部、审计总署、zhōngyāng储备局、财政部的多个职务的锻炼,比之年轻时肯定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

当然。此时的陈瑾依然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人。

毕竟才35岁啊。

陈瑾将zhōngyāng调查总局的这份报告仔细研读一番,不由得也是一声感叹,同宋彪皇帝答道:“此案暴露的问题极多,非法社团已经到了必须严打的阶段,光复党内也要严厉整顿,全面清查自检方能自保。”

宋彪微微颔首。

他倚靠在椅背之上,整个人还是陷在一种沉思之中。过了片刻才继续和陈瑾说道:“我今天下午见了宋教仁,还是比较失望的,mínzhǔ党的政策有点不成熟。”

陈瑾也思量片刻,答道:“在野党,不耸人听闻何来支持?如今正是民情激愤之时。他们的口号极端一些才有人支持,可以理解,真正等他们上台之后,当初喊的那些承诺怕是没有多少能够兑现。”

宋彪嗯了一声,又问陈瑾:“李树澄一案,你如今又是如何看法?”

陈瑾简单的答道:“依法办理即可,既然确实没有涉及首相,我以为真正办理下去就不能算是大事,只是zhèngfǔ务必拿出铁腕整治非法社团。”

宋彪颔首。

李树澄一案的整个经过还是比较复杂的,正如人们较多的猜测之一,李树澄在学生时代就已经秘密加入社团,考取zhōngyāng帝大之后,投身政治,期间确实是有唐绍仪派系的亲戚相助,一直留在顾维钧身边任职。

直到李树澄回长沙竞选市议员开始,他和社团方面的联系都不是很多,但在他成为湖南省的农业水利厅长后,双方来往就开始密切起来,期间倒也确实有社团挟持李树澄的情况,可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双方都是密切配合作案。

在整个过程中,李树澄和其他同社团有关系的官员,以及自身心腹又在湖南组建了一个特殊的关系网,这帮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手段隐蔽,特别是李树澄,犯罪智商极高,多次躲过了zhōngyāng调查总局的财务审查。

宋彪同陈瑾说道:“事情到了今天这一步,那就必须严加清查和打击社团,zhōngyāng调查总局会在近期于湖南省高级法院提起全面的刑事诉讼,越快结案越好,以免影响选情。”

陈瑾则道:“早rì给国民一个交代,此事才能早一rì平息。”

宋彪沉默的想了想,忽然问陈瑾道:“你认为帝国目前内政之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陈瑾不假思索的答道:“光复党大限将至。”

宋彪很诧异的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陈瑾答道:“光复革命的理念已经不在像过去那样吸引人了,党内一盘散沙,汪兆铭、顾维钧、杨兆麟各有一派嫡系,甚至连唐绍仪、张康年迄今还留有旧部。政客之中,父子承袭者极多,长而久往,党而非党,沦为各家之党,所谓光复党不过近乎是一群乌合之众,唯有执政党之利益而已。”

宋彪问道:“那你以为该如何处理?”

陈瑾道:“另起炉灶,重新建立思想凝固之政党,我以为任何政党都有其固定的寿命,有的党长一些,有的党短一些,此皆与社会cháo流有关,光复党之理念已经难以跟上时代之步伐,被淘汰是理所当然。国内未来党派之争,三十年后多半是以社民党和mínzhǔ党为主,两党一左一右,各有拥趸。”

对于陈瑾的这个判断,宋彪也不能说不正确。

当然。宋彪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因为社民党、mínzhǔ党都不是他特别喜欢的政党风格。

他继续鼓励陈瑾道:“你再说说看吧。”

陈瑾思量了一会儿,谨慎的答道:“我觉得应该联合光复党内一部分帝党和中间派坚固的成员。重新建立新党,只是要有新的政治思想和主张,能够适应时代的大cháo流,摆脱光复党的包袱。继承光复党的一部分遗产。就现阶段而言,这还是有机会的,如果发展的比较快。应该有可能避免帝国社会的左右之争。”

世界mínzhǔ政治中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欧洲大部分的国家在政党之争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左右翼之争,而英国、美国则是典型的zìyóu主义和保守zìyóu主义之争。

帝国的情况比较复杂,光复党属于特征不明显的政党,大体属于保守zìyóu主义政党,整体上既有右翼政策的特点,也有左翼政策的特点。但要说到国家的特殊情况,光复党的政策又确实更贴近于国情。

政党这种问题,本来就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

宋彪不太喜欢陈瑾这个舍弃光复党的提议,他不否认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如果没有明确的新策略。新政党终究还是会沦落腐朽。

总体而言,光复党的贪污**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毕竟有反对党和媒体的牵制,最后还有zhōngyāng调查总局这么一个闸门,像李树澄这种通过专业会计师、律师和十几家内幕公司的协助交叉行贿贪污的案例也是极端个例,某种程度上,正因为zhōngyāng调查总局、zhōngyāng廉政局这一系列的机构和制度的存在,才使得**官员必须采取极其高明的手段躲避监察。

对于一般的官员,他们还真的没有这种本事和离奇的关系网络。

光复党的问题就在于内部思想上的混乱,党员们已经缺乏真正的统一思维,聚集在党内只是为了追求统一的执政利益而已。

见宋彪皇帝为之沉默,陈瑾则继续劝说道:“当前内政就这个党派的问题而已,越是竞争激烈,越需要一个清晰的执政思想,用一种贯彻的思维和认知去统一政党,如果另立新党比较困难,光复党内部的主流派系如能达成一致意见,也可以重新整顿,关键在于务必要使得光复党重新焕发青chūn,能够再次凝聚青年人的志向,而不是坐在功劳簿上只追求执政党的利益。”

宋彪皇帝点头承认这一点,但他同时也觉得更多还是陈瑾自己想要另立门户。

在现有的光复党内,汪兆铭、顾维钧都各有一大派系,虽然这两大派系可能不会,也不敢明着阻止陈瑾的上位,但却未必会被陈瑾所掌控。

特别是对陈瑾来说,超脱这两个人的影响另外建立新党是最有利于他的局面,而不是单纯靠着皇室的支持做一个没有党内控制力的首相。

不管怎么说,陈瑾的态度代表了一大批青年党员的态度,这也就意味着光复党的分裂是迟早的事。

宋彪虽然不支持这样的事,但他也意识到自己还是应该尽早作出选择,在他看来,对中国最为有利的政治局面是应该是zhōngyāng长期稳定统一,地方则存在一定规模的mínzhǔ竞争,也就是目前的这种情况继续维持下去,只是党派的理念层次更为现代,mínzhǔ竞争的方式更为公开和规范。

这天晚上,宋彪和陈瑾就光复党内部的问题交谈了很长时间。

至于未来究竟该如何选择,他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对于陈瑾的意见,他则是既认同,又有比较大的保留。

李树澄一案对zhōngyāng内阁和光复党的打击是很厉害的,但还不至于会让顾维钧败选,只能说是地方省份中,mínzhǔ党和社民党夺取的席位肯定会更多,包括在国会的席位上,mínzhǔ党、社民党也会占据更多的席位。

这将意味着顾维钧在他的第三届内阁任期中可能会遭遇很多新的麻烦,一些想要通过的新法案会遭受更多的苛责和非议。

这些都很正常。

mínzhǔ社会有其运行的规则。

其实在1940年的这一年,宋彪皇帝对于中国政治制度和mínzhǔ体制是很迷惘的,他并不觉得mínzhǔ体制就是最好的体制,只是就目前而言,确实没有比它更好的一种方式而已,它依然存在着很多缺点。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在一些国家,它的缺点相对小一些,在另外一些国家。它的缺点就相对会更大一些,总体来说,国家越复杂,mínzhǔ体制的缺陷就越大。

李树澄案对顾维钧的冲击是最大的。他也被迫采取更为激进的改革政策,并且承诺进一步加强反贪反非法社团的法律,在他的第三届首相任期内。他承诺会集中一切力量打击非法社团。

顾维钧倒不一定会在最后时刻败选,他毕竟还是有皇帝的支持,这也是宋彪皇帝让裕华皇储亲自负责调查的原因,随着直接隶属内廷和皇帝的zhōngyāng调查总局将案件调查情况逐步公布,撇清顾维钧同李树澄的关系,并将罪责主要集中在非法社团这个问题上,对于顾维钧来说。他想要再次连任首相一职的难度就很低了。

在今天的人类世界,中华帝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国家,但它的内部确实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这也是不可避免。更无可争议之事。

对于每一届的帝国首相而言,他们也总是有无数处理不尽的事情要做,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宋彪皇帝和zhōngyāng军部在此时此刻是非常需要顾维钧的,帝国也需要一个非常稳定的zhōngyāngzhèngfǔ保证军费的开支,以及对外政策和军事政策上的稳定,这一点是事实,宋彪皇帝不动声sè的为顾维钧处理掉李树澄一案,继续给予顾维钧更多的支持,而顾维钧首相也只能给予zhōngyāng军部足够的支持。

如果帝国陆军能在对苏作战期间创造绝佳的战绩,迅速结束这场突然发生的新战争,并且为帝国带来无可估量的辉煌战利和收获,顾维钧的zhōngyāng内阁和他个人的政治声望、民调、支持率肯定会重新再创高峰。

mínzhǔ政治就是这样。

首相的民调支持率一贯是过山车般的存在。

就在李树澄案的这件事即将成为过去,但还未完全结束的时候,1940年10月11rì,北方联军的总司令官赵庭柱上将确信此时就是最佳的时刻,在苏联红军还未能在东线重新组织起大规模的防线之前,即便帝国空军的回援还未能及时的全部按计划抵达,赵庭柱就指挥北方联军突然向苏联发起快速进攻。

这是一场真正的闪电战。

闪电战这个词在理论上依然是由纳粹德国的第六装甲集团军所缔造的奇迹,但是,德国在大机械化变革、空地一体化的变革上都远不如帝国国防军,相对帝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赵庭柱和卫立煌所制定的策略也是极其特别的,他们绕过了苏联重兵防卫的车里雅宾斯克和叶卡捷琳堡,这两个地方都有苏联耗费二十年时间修建的坚固要塞群,强攻要塞并非是帝国陆军所擅长之事,所以,北方联军直接从南线出击,夺取哈萨克北方的铁路枢纽库斯塔奈城,以此为据点继续南下,绕过车里雅宾斯克和乌拉尔山脉进攻奥伦堡和里海北部的阿特苏,分兵两路进逼苏德正在鏖战的斯大林格勒。

这个选择绝对是让苏联和纳粹德国都大吃一惊,但在战略上,这确实是一个极佳而极端其妙的选择,北方联军四十四个机械师分兵两路,南线的第五、第六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后方阵地,北线的部队是从朝鲜战场抽调回来的第二集团军挥师进攻伏尔加河上游的萨马拉,为继续进攻喀山做铺垫。

赵庭柱同时在库斯塔奈和鄂木斯克保留两个集团军,用于牵制苏联在东线的部队,分兵多路一贯是兵家大忌,但作出这个战略规划的卫立煌有他自己的观点,在他的判断中,苏联红军的实力同样更为分散,他将兵力散开牵制苏联红军的同时,集中主力的第二集团军、第五集团军直接攻击喀山。

一旦让他夺取喀山,苏联在东线的两个方面军就将不战而溃。

这两个方面军围绕着车里雅宾斯克、哈萨克北部地区和大量的要塞群防御作战,想要硬吃下来是很艰难的,最好的策略就是派遣主力孤军深入,迫使苏联抽调这两个方面军回撤支援喀山。

只要苏联的这两个东线方面军一撤。卫立煌所指挥的第七、第八集团军就能充分发挥速度优势,在这两个方面军回到喀山之前将他们歼灭在野外,即便苏联的这两个方面军不撤。一旦丢失喀山地区,苏联也将彻底被切割成两半,任由中德波三国陆军围歼各部。

最终,北方联军将会以四个集团军的兵力围攻喀山。用一个集团军南下同纳粹德国抢占高加索和里海北部地区的控制权,一旦让帝国抢下苏联的伏尔加河流域的石油区,纳粹德国就等于是一场空。

卫立煌考虑的非常远。如果中德最终还有一战,而且这一战还是他和赵庭柱老总指挥的话,他希望尽可能的提前夺取斯大林格勒,同纳粹德国隔河相望。

他提出的这个作战计划确实是比较冒险,但也很聪明,立足长远,所以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赵庭柱总司令官的鼎力支持。此后也陆续得到了zhōngyāng军部和宋彪皇帝的认可。

苏联红军在这样的大攻势中,完全是慢了三拍也不止,北方联军快如闪电一般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和萨马拉,跨度是1300公里的大跃进,前后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北方联军到斯大林格勒东岸的时候。距离苏军防线只有60公里的时候,苏军才知道对方有一个集团军的兵力突然攻了过来,这时,萨马拉城已经失守。

苏联此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有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顿河方面军、西南方面军,统一归属朱可夫陆军大将指挥,有趣的是这还真的是赵庭柱和朱可夫的第二次较量,而且两人此时都在前线。

真论才华,赵庭柱肯定不如朱可夫,但是赵庭柱手里的牌是很漂亮的,他两个集团军六十万军兵力进攻朱可夫的大后方,两军相距只有六十公里,朱可夫才知道对方是两个集团军,至于这两个集团军的装备水平和人员状况,朱可夫是完全不清楚。

本来和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鏖战就很艰难,突然连中国国防军都加入进来,朱可夫这个仗还能怎么打?

朱可夫确实是现代战争中的天才指挥大师和军事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后撤,试图同顿河方面军会合,等于是将德军的阵地暴露给中国陆军,他先撤回去同顿河方面军汇合,然后用三个方面军在顿河和奇尔河之间的鲁斯伯平卡斯亚地区进行防守作战。

这么一来,他可以有效的利用顿河的优势削弱对手的装甲及坦克部队的优势。

问题是他一个方面军想要从战场上迅速撤离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此,他也确实是丢弃了大量辎重,幸运的是赵庭柱并不打算同朱可夫的三个方面军决战,他的战略目标是夺取斯大林格勒的东侧阵地,和纳粹德军隔河相望。

夺取斯大林格勒东侧阵地后,赵庭柱只保留一个集团军配合德军攻势将对手的三个方面军牵制住,而zhōngyāng第五集团军则作为主力部队配合黄百韬的zhōngyāng第二集团军一路北上进攻喀山,苏联准备不足,第二集团军一路攻城夺寨,在第五集团军的配合下于11月3rì攻占喀山。

从战略上,帝国国防军是基本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战略任务,只是消灭的苏联红军数量并不多,对于这场战役而言,结果比过程重要,因为苏联此时的军事工业中心基本都集中在喀山至萨马拉,以及车里雅宾斯克至奥伦堡地区,而苏联的战争补给资源则主要来自哈萨克和高加索地区。

看似不jīng彩的战役,实际上恰恰是最为高明的决策。

如果苏联红军不在短时间内重新作出重大的调整,不对帝国国防军所占领的地区发动全面反击,苏联的国运在这场战争中就走到了尽头,大约两个月后,苏联红军就会因为失去后援物资、补给而无法继续同德军作战。

如果苏联红军决定反击,那就正好踏入帝国围城打援的计划中,因为帝国的大机械化作战最擅长的就是以快制动,只要对手的部队开始调动起来,帝国就能迅速予以快速的歼灭、截断,其次才是攻防战、围歼战。(未完待续。)

第324章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

()现代战争的军事进攻中首先要坚持两个原则,首先是维持后方补给的可靠xìng和有效xìng,即对能够威胁本方后勤补给的敌军军事单位予以歼灭,以保证本方能够实时有效的实质控制和占领;其次才是歼灭敌军。

卫立煌所谋划的这场雷霆作战显然是反常规的,苏联在东线保留了三个方面军,分别是乌拉尔方面军、喀山方面军和哈萨克方面军,乌拉尔方面军驻防在叶卡捷琳堡至车里雅宾斯克地区,属于苏联红军的主力jīng锐部队,装备jīng良,依托整个乌拉尔山脉建有庞大而坚固的乌拉尔防御工事,号称能够抵御数百万军队的进攻。。。

喀山方面军部署在从喀山、乌法到萨马拉地区,这一带是苏联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军事工业制造区域,譬如著名的乌法火炮兵工厂、喀山飞机联合工厂、萨马拉红星机械联合工厂,特别是乌法地区的卡车、火炮制造业对苏联而言是极为关键的。

哈萨克方面军的驻防面积最大,从秋明至库斯塔奈,最南端的驻守区更到达了巴尔喀什地区,主要作用是保护苏联在中亚的物资供应,在这一地区,苏联有着大量的矿产资源产地,包括钨矿、锰矿、石油。

按照卫立煌所谋划的这场雷霆作战计划,帝国北方联军分成两个部分,主力在北方集中,南线部队组建成中亚集团军和西北集团军,从塔什干、阿拉木图进入哈萨克斯坦地区。。。

中亚集团军的主力实际上是以陈武在伊朗筹建的伊朗zhōngyāng集团军为主体,其余从亚盟的中亚地区抽调了多支中国驻防师、旅,以阿拉木图军区、兰州军区的多支主力部队组建西北集团军,两个集团军的总兵力约75万人,这是解放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力量,负责歼灭哈萨克方面军。

北方联军的主力是新西伯利亚集团军、克孜勒集团军、蒙古阿尔泰集团军、zhōngyāng第二集团军、zhōngyāng第五集团军、zhōngyāng第六集团军、zhōngyāng第七集团军、zhōngyāng第八集团军。总兵力280万人。

蒙古阿尔泰集团军部署在巴尔喀什北部的塞金地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