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核武皇帝(浪子)-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桦树林里,宋彪看似闲散的行走着,眉头却锁的很紧,他并不担心米哈伊尔。伏龙芝和托洛斯基,虽然这两位都是很高明的军事战略家,他担心的是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将军和亚历山德罗维奇。涅兹纳莫夫将军,这两位对东北军和他都太了解,很清楚中国陆军的作战风格和思想,以及战术上的各种特点。

从近期的空中侦察和情报收集来看,苏俄红军在东线的军队很特别的分开为三个集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二方面军位于前方,第三方面军拖后,三者成品字形布置,相互保持六十公里至八十公里的距离。

宋彪就一直在心里琢磨着苏俄红军这种部署的意图,毫无疑问,这种部署可以有效的防止帝国陆军实施分割围歼的战术,不管帝国陆军准备围歼哪一部,都会同时迎来红军2/3的军力合围与反扑。

不管是宋彪,还是蔡锷、蒋雁行、傅良佐,对此都缺乏很好的对策。

当然,苏俄红军这种军事部署也有一个重大的弊端,那就是只适合守势,一旦挥师进攻,三个方面军之间必然要拉开距离,否则就不能有效保障后勤,假如红军硬扎硬打的三个方面军全线推进,背后就会暴露出大范围的空白地带,以帝国陆军的特点,完全能抓住战机从侧翼插入。

作为应对,苏俄红军必须在进攻中将前线的两个侧翼拉开,扩大覆盖范围,或者是将后面的第三方面军提前,用第三方面军强攻,第一、第二方面军在侧翼进行保护。

不管苏俄红军如何调整部署,只要军事力量在前进过程中有变化,那就会有破绽。

只不过这样的战术部署相比rì军在中rì辛亥战争时期的落后方式,还是有着非常大的进步,至少不会被帝国陆军不断分割和蚕食。

宋彪这两天一直在思考这里面的问题,他开始构思一种新的作战部署,直接集中主力jīng锐击溃一个方面军,迫使苏俄红军从三个方面军的相互呼应,变成两个方面军的一前一后。

击溃一军,插入中间,再围歼前面的一个方面军,最后依靠骑兵的速度冲击第三个方面军。

这是宋彪在近期思考中得出的一个最佳方案。

虽然在战略部署上变化很大,但是在实际的作战过程中,宋彪只需要将手中仅有的两个坦克旅都集中在一个集团军,或者将四个坦克旅抽调出来,组建成一个机械化的集团军,只要苏俄红军的作战意图暴露出来,他就集中一个机械集团军和前线两个集团军中的一支配合,构建成新的jīng锐主力,直接越过鄂毕河击溃其中一个方面军。

宋彪默默的思考着一些细节问题,特别是在弹药、人员、火力等方面,一直不停的反复思索,天生的军事嗅觉让他一直有种不太好的预感,那就是苏俄红军的进攻会非常快,很可能就在近期。

双方主力看似相距四百公里,可能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就会正面主力决战。

苏俄红军其实和帝国zhōngyāng陆军一样,都是以速度和猛攻为最高指导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托洛斯基在苏俄内战时期所建立的方针,由此而影响深远。

在现阶段,得益苏俄内部一些在中国担任过军事顾问的沙俄将领的帮助,苏俄在这种转变上显得更为轻易和从容,并且也采用增加人数的方式来弥补快速作战情况下的火力不足问题。

想清楚这一点,宋彪果断的下定了决心,这就重新返回指挥部召开临时例会,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战术部署上的调整,抽编出四个坦克旅、两个整编步兵师、一个辎重旅、两个骑兵师作为机械化的第三集团军,将这个jīng锐部队压缩在两个集团军的中间,随着配合一个集团军突击敌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221章致命一击

帝国zhōngyāng陆军师承沙俄,而苏俄红军则是沙俄陆军的直接继承者,双方在此时都迎来了一种难以摆脱的宿命,而这场宿命的对决最终将会改写整个人类史,它的意义实际上并不亚于萨拉热窝事件,甚至也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它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二战的格局。

总之,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中苏矛盾都会在未来半个世纪,甚至是一个世纪里主导着整个世界的发展。

苏俄红军是一个很可怕的对手,作为沙俄陆军的继承者,它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沙俄陆军的两个根生蒂固的缺点,一是改变指挥官的僵化和保守,新一批的军事指挥官更为年轻,大多出身于中下层军官,拥有更为灵活多变的战术;二是激发俄军士兵的集体斗志。

虽然苏俄红军的大部分士兵还是缺乏合适的严格训练,但它的战斗力绝对是要高于沙俄陆军的,否则后来也不能轻易的击溃协约国联军和俄国白军。

如果不是后来的大清洗运动,苏联红军在二战初期的表现也不会是那么差,更不会大量缺乏优秀的士兵和基层士官。

宋彪对此有着非常充分的思想准备,所以他采取一种稳妥的战术,也不依赖白军,更不联合白军进攻,而是稳守在新西比利亚地区,积极筹备作战,等待苏俄红军跨距离和帝国陆军决战。

当然。他并不是害怕畏战,他之所以采取这种孤立的守势正是等待一个最好的决战时机。

此时的情形已经非常明显。双方都试图在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中决定胜负,一方坚定的相信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胜。一方坚定的相信中华民族光复革命的必胜,时间对帝国陆军是有利的,对苏俄红军是不利的,所以,苏俄红军必须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进攻态势,提前逼迫帝国陆军决战。

在最为寒冷的2月份抵达之前。苏俄红军在1919年的12月4rì就紧急的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势,果然和宋彪最初的一种预估相似,苏俄红军将一直藏在后侧的第三方面军推向前,但将南侧的第二方面军也推向前。反而是将北侧的第一方面军滞后。

这种进攻态势颇是让人感到奇怪,但也在常理范围内,因为第一方面军滞后的目标就是要保持西伯利亚铁路的控制权,用第二方面军和第三方面军进攻新西伯利亚。

双方首先在科切尼奥沃的这个小镇爆发了前哨战,帝国陆军迅速后撤,作出死守新西伯利亚的态势,诱使苏俄红军继续进攻。

这是一场足以和凡尔登战役相媲美的世界级规模的大战役,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将达到400万的规模。

在六十公里方圆的战场上,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投入规模和密度,这又意味着何等密集的火力。双方都是大炮主义的陆军,苏俄红军为了这场新西伯利亚战役调集了两千五百门火炮,以三英寸露西亚野炮为主,而帝国陆军则调集了3780门身管火炮,以M1912型75mm野炮和M1914型105mm轻榴炮为主,两种火炮都采用了法式的长行程制退器,105mm轻榴炮则全面采用了卡车牵引。

除了缺乏冲锋枪外,苏俄红军从俄军、白军那里继承和缴获的装备水平大致同帝国陆军相当,以轻机枪为主要火力。追求快而猛烈的强攻。

这几乎就是二战中的库尔斯克战役的提前上演。

疯狂的火炮弹雨在阵地上宣泄如注,覆盖着整个战场,纵深式的炮击不断深入到两边阵地的每个角落,由于天气的寒冷,苏俄红军很难在阵地上构建完整的防御工事,但红军也有秘密的办法应对此事,他们大量拆卸了鄂木斯克和周边小镇的建筑物,用废弃的砖块堆砌临时阵地。

用这种粗暴的方式,苏俄红军几乎就像是由无数亡命之徒组成的武装,疯狂向前进攻,根本不惜人力,但他们显然忘记了帝国陆军的前身东北军正是以阵地战的方式成名的,而且随着军事装备的发展,现阶段的阵地战根本不是靠人力就能强攻下来的。

在过去两年的不断构建和强化中,帝国陆军在新西伯利亚和鄂毕河西岸构建了一条漫长而坚固的防线,用三条防御线相互交织,大量建设水泥要塞和半埋式堡垒,在接近六十公里长的防线上,根本不给对手任何机会。

人的生命从未像今天这样的廉价贫贱,以至于帝国陆军的阵地前沿满布尸体,冰冷的尸体很快就被霜冻覆盖,成为后续者的坚固障碍物,当激烈的机枪扫shè而过时,尸体甚至会在shè击中崩碎。

泥泞的雪地上几乎很难看到血迹,大部分的士兵在倒下之前,伤口就被冰冷的严寒冻结起来,双方在迫击炮的使用上都显得过于频繁,依靠这种短程的曲shè炮阻止对方进攻,或者是破坏防线。

机枪在阵地上疯狂的扫shè,帝国陆军开始大规模的使用M1912型汉阳步枪,这种在汉阳兵工厂主产的半自动步枪拥有更快的shè速,并且是和莫辛纳甘步枪相同水准的jīng度、威力、shè程,基于这种步枪制造的M1915型狙击jīng准步枪在每个步兵班都已经列装。

除此之外,双方的武器几乎一致,苏俄红军也使用一些从白军那里缴获的沈阳步枪,这是因为帝国在一战结束后基本就不再生产莫辛纳甘的R型弹,考虑补给完全依赖于帝国,高尔察克部的白军也大量采用了沈阳步枪。

另一个原因是沈阳步枪的CR型步枪弹匹配的轻重机枪更为先进。特别是勃朗宁气冷重机枪要比马克沁机枪轻,在北方严寒地区使用时也很少会有枪管过热的问题。而马克沁水冷机枪在冬天经常会缺乏合适的冷却水,甚至出现冻裂的问题。

在中型机枪和轻机枪领域。新改进的波普宁机枪和勃朗宁机枪都更有特点,不过,俄军的波普宁机枪仍然采用R型弹,双方在主战场上几乎都在大量的使用波普宁中型机枪。

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苏俄红军还是将阵地推进到距离鄂毕河沿岸不足一公里的距离,这样的距离已经足以保证苏俄红军的火炮威胁到帝国陆军的后方阵地。

只是在缺乏空军的情况下。苏俄红军也在顶着整个帝国空军的制空打击和侦察,只能依靠高shè机枪和机炮应对规模庞大的帝国空军。

很难想象,苏俄红军究竟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一路进攻至此,而在后方。随着对这场战役的残酷xìng的认识加深,整个苏俄都在继续加紧抽调兵力,不断从南线战场抽调兵力增援,大约有一百多万的苏俄红军将在一个月内抵达。

12月10rì。

就在双方沉寂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上午的黎明时分,寒霜笼罩大地之时,帝国陆军的空军再次出动,数千架S303Ⅲ型轰炸机在少量的数百架歼击机的陪同下,大规模进攻对俄军阵地后方进行覆盖式攻击。

轰隆的机械声响彻大地,轧过冰雪。咔咔咔的向前推进。

这是帝国T4中型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正式的战场上,总计四个坦克旅,1470辆T4型跨过冰面和放弃伪装,冲向苏俄红军的阵地,跟随在后面的第六、第十、第十四、第十五步兵师紧密采取协同作战,这四个步兵师都是整编主力师,各编配一个坦克团,并且保证每个步兵连都能编配一辆坦克。

新西伯利亚攻势就在这一天里出现了。

这将是划时代的一天,虽然此前在欧洲战场上。英法联军和美军、德军都已经在摸索着尝试了坦步协同作战的战术,但还是第一次出现如此大的规模。

按照传统的炮步协同理论,通常在步兵进攻之前都会有大规模的炮击摧毁防御工事,压制对手的火炮,但是新装备之下就有新的理论,坦步协同作战最忌讳的就是火炮的先前压制,因为这会极大的破坏战场,导致坦克前进困难。

这一阶段,火炮的地位已经毫无疑问的大幅度下降,它们的作用就是压制对手的火炮反击,而压制对手火炮的更多工作则已经交给了福克强击机。

沉寂的炮声,轰鸣的飞机和咔咔的坦克声就是这个黎明攻势的真实写照,帝国陆军的前进速度并不快,甚至是缓慢,但如压路机一般缓缓推进,像水银一般渗透过去,却如海浪那样不可阻碍。

苏俄红军根本无法对这样的战术进行任何反击,零星的反击也是徒劳的,因为帝国陆军此番忽然推出的坦克总量规模太大,而且普遍拥有更强的火炮,以至于苏俄红军的防御工事轻易就被摧垮。

12。7mm的勃朗宁重机枪在阵地上疯狂的肆虐着,蹂躏着所有还要试图阻挡的苏俄红军士兵的血肉之躯,阵地上一片慌乱,那种心理上压迫力和恐惧感令所有士兵都感到绝望。

数量太多,加上四个坦克团,帝国陆军一次xìng的推出了1895辆xìng能占据绝对优势的T4中型坦克和270辆FT…18轻型坦克,T4中型坦克在技术相比英国同期的惠比特A型坦克并无绝对的进步,但在设计和数量上的优势还是足以保证了这一作战计划的巨大威力。

苏俄红军的士兵们开始不可控制的大量的疯狂撤退,根本无法抵挡帝国陆军的钢铁洪流,就在苏俄红军大面积撤出阵地后,帝国陆军两侧的骑兵和机械化步兵师才宣泄而出,对苏俄红军展开追击。

帝国陆军很yīn险的将技术上的优势一直保持在最后阶段才突然拿出来,特别是在等到苏俄红军主力几乎全部倾轧在东线时。

这种致命一击真的是非常的沉痛。

在帝国陆军如洪流cháo水一般向前进攻时。宋彪就坐在地下堡垒的指挥所里,他才是整场战役的帝国最高指挥官。蒋政源以副参谋总长的身份亲自'看书吧:KANSHUBA。ORG'整 理最新的数据和消息,不断在墙壁上的军事图纸中标注出新的变化。

苏俄红军在过去的一周时间已经经历了很严酷的伤亡。宋彪不相信这些士兵都是钢铁铸造的机械人,他们也会害怕,当害怕达到了一定程度,一旦遭遇这种难以阻挡的进攻时,他们就会彻底的崩溃。

军事也是一种心理学的计算。

此时的宋彪和十五年前的他已然不同,更多更深更伤痛的军事阅历让他更为自信。他可以做出其他zhōngyāng陆军将领绝对不敢做出的决定,因为他承 受'TXT小说下载:3uww。'得起失败的代价,而别人不能。

作为最高的军事统帅,宋彪就掐着这样的时间段突然给予苏俄红军前所未有的一次重创。苏俄红军的第二集团军已经被攻陷了一半的阵地,此后就会是一直不停的追击,用骑兵、坦克部队和机械化的六个整编步兵师全线追击,一直追击到鄂木斯克,在四百公里的漫长攻击线上一次追击到底,而空军第101师、112师、113、115师将会负责对铁路和第一集团军的轰炸,截断苏俄红军快速撤退的可能xìng。

在这种大追击中,宋彪要用42个新编团改编的辎重部队和三个zhōngyāng直辖的辎重旅负责维持后勤补给,确保前线部队可以无所顾忌的一路追击下去。

空军甚至临时将第114师改编为空投运输部队,负责紧急向前线部队运输物资。

战争就是这样的残酷。cháo水般的帝国进攻无可遏制,而苏俄红军主力部队的大溃败也无法避免,在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两侧,数十万红军士兵在逃亡和撤退时惨遭歼灭,超过85万的部队集体投降。

帝国陆军只用了七天时间就抢先攻占鄂木斯克,击溃了俄军从南线抽调来的两个军,12月19rì,帝国陆军北方第三集团军继续向西突进,四个骑兵师和两个整编步兵师组建成第四集团军负责协同作战。第二集团军负责占领鄂木斯克和维系中间阵线。

虽然宋彪不喜欢用闪电战这个词,也无意提前在欧亚大陆实施这样的战术构想,但在潜移默化之间,他还是使用了闪电战的理论,用速度和钢铁突破防线,强硬的直接推下去,导致敌军后方阵地完全组织任何有效的防御。

在攻占了车里雅宾斯克和叶卡捷琳堡之后,宋彪下令暂停进军,利用乌拉尔山对俄国形成牵制和威慑,快速修复被破坏的铁路,利用大量的卡车和蒙古马实施快速有效的大规模补给,将陆军前线推进到乌拉尔地区。

宋彪之所以这么做,正因为气候将更加严寒,随着部队深入的越厉害,补给就越艰难。

时间总是对帝国有利的,此时的苏俄根本没有足够的军工业和重工业继续拖延下去,到明年4月份,帝国陆军在东线战场将会继续增加到四千辆坦克,甚至逼近五千辆,卡车的数量也会继续增加。

在这几个月里,帝国还需要从美国和墨西哥进口更多的石油,确保帝国石油工业的运转,确保汽油的供应。

帝国冷冷的等待着情况向着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1月份,在俄国气候最冷的时节里,宋彪抵达叶卡捷琳堡,将前线总指挥所也转移至此,而他就暂时住在伊巴特耶夫宫里。

西伯利亚寒cháo横扫过整个欧亚大陆,伊巴特耶夫宫也是冰冷如寒窟一般的幽冷,正在这里,布什维克们将沙皇一家全部处死。

在抵达伊巴特耶夫宫的这天傍晚,宋彪就站在枪决沙皇家族的墙壁前,仿佛还能看到墙壁和草地上流过的鲜血,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因为他想到了和自己来往颇多的米哈伊尔大公。

多么可怜而悲壮的皇室啊。

宋彪走在墙壁之前,用指尖轻轻触摸冰冷的墙壁,心里感慨良多,此时的他实际上也有着特别的迷茫,他并不想重蹈拿破仑和希特勒的覆辙,只是这场战争最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他心里也没有想清楚。

占领俄国,消灭苏维埃,将整个俄国都纳入帝国保护国的范围内吗?

听起来很漂亮,显然并不符合帝国的长期利益。

永恒的利益当然是切割掉最值得拥有,也最可能永久拥有的领土。

宋彪只是感到有些棘手,十月革命以来,无产阶级运动正如cháo水一般涌向整个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消灭苏俄就可以遏止这一思cháo。

张富田作为最重要的一等内侍官,平静的陪同在皇帝身边,沉默无声,他似乎对于这一切没有任何的喜好,也无激动和悲伤可言。

这时候,担任副参谋总长的蒋政源匆匆的亲自端着电报簿走了过来,躬身敬礼之后将一封新到的电报呈交给宋彪,道:“陛下,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给您发来的电报。”

宋彪微微有些冷笑,心里倒是觉得这封电报未免来的太快。

他将电报拿过来大致的看了一遍,全文大体的意思不过是首先宣扬苏俄和布尔什维克的斗争jīng神,以及事业的正义xìng,然后希望中苏两国达成永久的友好,愿意按照中华帝国此前的要求将新西伯利亚地区永久划归中国所有,承认哈萨克及其他中亚地区的dúlì。

看完这封电报,宋彪稍加思量,随即就和蒋政源吩咐道:“回电给这位人民委员会的主席阁下,告诉他,战争还没有真正的胜利国,如果苏俄想要和谈,那就必须答应帝国的一切和谈条件,而这份条件必然是更加残酷的,对于他的情况,我表示遗憾和同情,对于他的事业,我表示理解和尊重,但是帝国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国力来打赢这一战,原有的那些条件根本不足以让帝国停止前进的步伐。当然,如果苏俄临时共和国答应帝国的一切条件,帝国承诺不再支持白军,并且愿意支持苏俄zhèngfǔ处理一切的国内政务,协助苏俄抵御外国的入侵和干涉,甚至是签署一份为期二十年的中苏友好和平条约,保障双方的和平相处。”

蒋政源微微点头,快速的记下这些电报内容,随即问道:“陛下,那具体的条件要提出来吗?”

宋彪微微摆手,道:“这等我们重新商议之后再说吧,先让苏俄有这样的心里准备即可。”

蒋政源这就答应下来,亲自带着新的电报文离开办理。

此时的宋彪就一个人站在墙壁下,在心里琢磨这场和谈的条件,其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要争取多少利益。

第222章功成身退

帝国在新西伯利亚的闪电般的大规模胜利很快就震惊了整个世界,世界的局势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对英法等国而言,一方面希望帝国消灭苏俄,另一方面也担心帝国从苏俄窃取更大的利益,或者说是独享其利。

在1920年的1月,英法等国就不顾严寒气候在波兰发动入侵苏俄的干涉战争,受恶劣气候的影响,这样的攻势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成效,不过对于中苏之间的和谈倒是更有益处。

宋彪并不想无止境的打下去,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国力继续支撑一场无止境的直至占领整个俄国的世纪之战,他也希望见好就收,但是很难。

战争一旦开启,最难的事情就是如何结束战争。

在正式的开始和苏俄进行二次谈判之时,帝国内阁总理大臣唐绍仪、外相欧阳赓、zhōngyāng军部联席总参谋长蒋方震、zhōngyāng国会议长蔡元培、陆军大臣舒方德都抵达了叶卡捷琳堡,就在伊巴特耶夫宫觐见皇帝,也在这里举行帝国训政会议。

加上北方军部的参谋总长蔡锷、前线副总指挥蒋雁行和内廷秘书局的秘书长陈其美,八个人参加此次训政会议,既然是皇帝训政会议,会议肯定是由内廷秘书局的秘书长主持,轮不到内阁和国会。

陈其美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才,比之汪兆铭,文采不足,心思则更机敏细致。事无巨细都能把握的很有尺度分寸,宋彪对他一贯是很欣赏的。

这一届内阁的任期很快就到了。宋彪已经决定将内廷总署的袁金铠总长安排到jǐng察治安部担任jǐng察大臣,这个职务显然是很重要的。非帝党嫡系心腹不得担任,袁金铠也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这段时间一直在rì美英法等国考察外国的现代jǐng政工作。

袁金铠担任jǐng察大臣之后,宋彪就打算调整内廷总署的格局,不再设置内廷总长职务,而是由秘书局的秘书长直接管理整个内廷总署。

伊巴特耶夫宫是叶卡捷琳堡最为奢华和具有标志xìng的罗曼诺夫皇室宫殿。虽然圣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宫奢华,也不如冬宫大气磅礴,却也有着特殊的属于伊巴特耶夫宫自身的jīng致魅力。

在金碧辉煌而不失优雅的宫殿会议厅里,内阁、军部、内廷、国会的四方代表都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上。周边的地板是用紫檀、乌木等九种名贵木材拼接而成,几乎看不到任何手工拼接的痕迹,工艺璀璨jīng美,浑然天成。

正是在这样的地方才能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拥有古老的皇室工艺。

宋彪坐在会议桌的最高席位上,其余八人分别坐在两侧。

陈其美不紧不慢的阅读着近期的局势总结,大致读完手中的会议稿,他才抬起头看了看诸位大臣,道:“诸位,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苏俄已经开始同帝国和谈,只是帝国本身尚无确定的条件,陛下此番召开训政会议,正是要诸位共同协商,确定我国的和谈条件,以此结束战争。”

听了这番话,所有人都是一阵沉默,不约而同的在心里揣摩着皇帝真正的心意,其实他们的这番揣摩实在毫无意义。因为皇帝若是真有确凿的想法,那也没有必要画蛇添足的在伊巴特耶夫宫召开此次训政会。

这本来就是一场糊涂战争,不过是因为皇帝执意要开战而产生的战争,此前内阁实际上已经很满意于苏俄的条件,如今大获全胜之后,究竟要提出什么样的和谈条件实在是让在座的诸位感到困惑,这种困惑的根源则是帝国迄今为止尚没有这种程度的对欧洲大国的胜利,内心的卑微令人迷惑而不知去向。

见每个人都沉默不语,宋彪这才开口和唐绍仪问道:“你是内阁总理,事已至此,你当要有合适的想法才是!”

唐绍仪心中既喜又忧,道:“回禀陛下,臣下以为中国屡遭外国侵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国民愤而知耻,在我国战胜俄国之后,依此类推,由己度人,未免也觉得不宜和俄国提出过分之要求,以匡卫我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公正立场。故而,臣下以为不适宜要求俄国将新西比利亚地区割让我国,在此前和俄国的谈判基础上,要求俄国赔偿一笔巨额赔款为佳,若是强行割地,恐怕会造成两国长久隐患和民族之间的相互憎恨,以至于rì后终究还是要有新的战争。”

宋彪不置可否。

舒方德却道:“荒唐,我国为此备战两年,军费开支极大,影响国家正常的经济民生,军人死伤严重,难道就靠赔款便能解决问题吗?”

他说的很是气愤,只是孤掌难鸣。

帝国这一届内阁大体都是鸽派,不管是唐绍仪,还是欧阳赓,都是有一定国际正义感的人,没有那种侵略他国的野心,舒方德实际上也是如此,只是身为帝党不得不说罢了。

众人之中,蔡元培恐怕是更深的亲和派,普遍意义上还是追求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都不想过多的咄咄逼人。

这时,蒋方震才正sè的说道:“诸位,虽然我也同情苏俄,不愿意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但是国际世界有国际世界的准则,强权即是公理,我国如此大胜,若是只签署一份这样的合约,恐怕会令国际各国笑话,以为我国好欺负。特别是像英国、rì本这样的国家,断然以为挑战我国有利可图,即便战败,我国也不敢于对它们提出过分的要求。所以,既然已经被逼开战,或者说是我国已是主动开战,那就必须提出对我国极度有利的条款。否则不足以证明我国的国际威严。国威利于严惩对手,以使各国心怀畏惧之心。此乃立国之根本。”

宋彪这才正sè的颔首道:“这才是最正确的想法,明明已经大胜。非要自作多情,甚至是烂矫情的讲究以和为贵,贵到最后只要你的国力一弱,或者是国家稍遇危机,其他各国就会继续肆无忌惮的胁迫我国让出各种利益,甚至是继续霸占我国主权。所以。既然身居高位,为国民和国家服务,就不要烂矫情,要矫情就离开内阁之后慢慢矫情去吧。”

一听如此严厉的批训。从唐绍仪到蔡元培都一阵惊恐,再也不敢多加言语。

此时的华皇不仅在帝国之中手握实际的军政大权,在帝国的声望也是无可匹敌,国民爱戴敬畏,早已无人敢和皇帝说半个不字。

陈其美则在此时乘机说道:“帝国同德奥匈等国签署合约之后,未来三十年内将会有高达370亿中圆的赔款,而从一战至今,包含此次对苏俄战争的帝**费总开支全部加起来也不过46亿中圆,仅相当于法国过去五年总开支的1/7,在这个46亿中圆的总军费中。。帝国zhōngyāng军部截止目前还保留着7。7亿中圆的预留军费,即便帝国挥师攻下莫斯科,这笔预留军费也足够使用。现有的军费总开支中,zhōngyāng和地方的全国财政拨款占55%,军费债务占41%,其余4%来自于国民捐款捐赠。在过去的五年中,帝**费总开支在全国财政总支出中只占26。3%的比例,而英法等国普遍都超过7成,同时。我国全国财政总收入在前年就已经超过了法国,这意味我**费开支还有一定的裕度。考虑对苏战争还在继续,秘书局建议zhōngyāng内阁明年继续保持现有的军费开支比例,以确保军部可以维持17亿中圆规模的充裕军费,以确保通过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