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核武皇帝(浪子)-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彪根本不在意亚瑟。贝尔福侯爵的态度,继续不留余地的答道:“香港和xīzàng问题都不想搞清楚,还想等到战后继续以战胜国的姿态雄踞在中国的领土上吗?你可以回去将我的话转告给阿斯奎斯首相,现在就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时机,在所有英国人都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欧洲战争,打败德国的憧憬之下。香港和xīzàng的问题可以很轻松的解决,没有太多人会提出异议,如果一定要拖到战后,你们英国内部吵闹起来,所有问题都只能继续拖延到下一任zhèngfǔ。甚至是拖延到被迫在中英之间开战的程度。不要以为你们有舰队就了不起,我们没有舰队,但我们有陆军,我们可以一路打下缅甸和印度,在印度和中亚同英国打一场足以让你们财政崩溃的消耗战,打上十年那么久。对两国而言。这又是何必呢?”

亚瑟。贝尔福侯爵忍不住的问道:“陛下,难道为了这一点根本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就要和大英帝国发起挑战吗?”

宋彪反问道:“为什么不可以?你以为英国还是20年前的英国吗?你以为中国还是35年前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吗?”

亚瑟。贝尔福侯爵无话可说,他只是真的意识到香港和xīzàng的问题已经是必须要解决了,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同中国直接冲突起来,中国反而加入德奥阵营就将太可怕了。

宋彪也不说话的静默等待着。

过了良久,亚瑟。贝尔福侯爵才回答道:“正如陛下所说,我们或许是该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现在解决起来也并不是很难。”

宋彪答复道:“是的,只要英国决定真的同中国和平相处,不继续抱着这种在中国身上收刮利益的心态,凡事都能和平协商,各退一步,中英完全可以真正的合作。反过来,如果英国为了这样的一丁点的利益就继续咬着不放,中国也并不是没有放弃中法军事同盟的理由,而这也是我坚决将部队留在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地区的原因,如果我认为和英国合作是最愚蠢和最窝囊的决定,而德奥同盟的条件依然不变的话,我就会做一个更有利于中国的决定,等到了那个时候,我想要的目标就应该是印度,而不是香港和xīzàng了。事实上,德奥同盟的条件要比你们预想的好很多,身为华皇,我只是不愿意做一个言而无信的皇帝,也不希望中国成为一个不遵守承诺和盟约的国家而已。我不是用德奥同盟的条件去要挟你们,否则,我早就会告诉你们,而不是一直等到你来为止。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我是一个非常yīn险的皇帝,一直在等待更有利于我国的局面,比如说我一直在用英法的资金和设备扩大军工业的产能,扩大资源的开采,利用这个间隙清剿西北的隐患和回军,打通一条通向中亚的道路,比如说我们将超过两百万的主力大军都集结在北方的中俄边境,只要我们决定加入同盟阵营,我们就可以在半年之内逼迫俄国退出战争,利用远东铁路大范围调动兵力进入德国,并且用俄国的资源增强德国的军备实力。”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所以,我想请光荣的大英帝国原谅,正因为你们喜欢在我们中国身上盘剥利益,占领我们的土地,动不动就发动一次、二次鸦片战争,动不动就来火烧一次圆明园,而德国至少没有干的这么缺德,我们才会在这种时刻还对英国保持不利的军事部署。实际上,你可以转告阿斯奎斯首相和乔治皇帝,和法国结盟是我这一生中最为愚蠢的决定,如果当时德国同意将胶澳租借地归还给中国,目前的国际局势就会是完全不同的,很显然,德皇同样比我更懊恼这件事。”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亚瑟。贝尔福侯爵还能说什么呢?

考虑良久,亚瑟。贝尔福侯爵也只能承认道:“是的,正如您说的那样,中国确实是天生就应该属于德奥同盟阵营,只是俄法的关系约束中国必须和英国合作而已。”

宋彪则道:“世界政治就是这样,我们有时候不仅无法选择敌人,连盟友都无法选择,当然,法俄两国和帝国的友谊是根生蒂固的,我们也不能为了一己的利益就容忍德国侵略法国。即便这场战争结束,我们和法俄还是会保持长期的盟友关系,对于英国,我实在不想说什么,除非中英之间能将旧账都算清楚,而我们也不会将民族的苦难都归罪于外国,否则,中法之间就不会缔结真正的同盟,英国真正要做的就是承认xīzàng是帝国固有的领土,并且主动善意的,以长远的中英两国和民众的友谊为考量,将香港提前归还给中国,这样就足够了。所以,我们应当在承认现实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改善双边关系,在世界政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但也没有永恒的敌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也是最繁荣的贸易之国,而中国是急需发展的国家,只要英国别继续那么贪婪,中国也别过多的将自己的民族责任怪罪于外国,那就完全可以正常的,甚至是非常友好的合作。”

宋彪的这番话既是真心话,也是一番假话,因为中国的工业在1912年之时根本不足以支持和德奥结盟,如果一战能够拖延到1920年爆发的话,情况或许好一点,但中国还是缺乏和rì本对抗的海军,沿海工业很可能会被英rì澳联军打光。

假如中国的工业水平再好一点,海军实力再强一些,那就真的可以同德奥结盟,联合起来先进攻俄国,此后再横扫亚洲,解决欧洲。

宋彪违心的选择和法国结盟,也只能说是将希望都寄托于二战了,希望那时候的中国有足够的实力zìyóu选择盟友,以最有利于自己方式干掉rì本海军,夺取中亚和西亚作为帝国的资源地。

他用这样一种先狠后松,再一直保持敲诈勒索的姿态和英国洽谈,无疑是一种比较失策的办法,即便能将香港和xīzàng问题解决掉,甚至在这一时期取得更多的丰硕收益,一战结束之后,中英之间也会进行长期的对抗。

只是非如此也不可能逼迫大英帝国这种自负傲慢的老牌rì不落帝国对中国做出重大退让,如果仅希望通过正常的谈判从英国手里收回香港,解决xīzàng问题,那基本是最愚蠢的想法,丘吉尔说国,没有通过战争,别想从大英帝国拿走任何东西。

是的,那就通过战争的威胁吧。

考虑一战之后的英国调整姿态,重新实施对法压制和平衡政策,中法之间也肯定还会有长期结盟对抗英国的理由,宋彪实际上也并不担心战后的秩序会任由英国cāo控,以至于中国和法国都严重遭受英国的压制。

第213章国家地位是打出来的!

英国人可以公开的嘲笑中国还是那个愚昧落后的国家,即便现在能生产枪械弹药了,可这些枪械总是粗制滥造的东西,用几年就没有用了,除了廉价之外再无别的优点。

大英帝国的联合zhèngfǔ内阁却必须更为务实的考虑各种问题,因为中国陆军的实力并不差,至少等同奥匈帝国的水平,并且是世界上装备水平最好的陆军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扩兵潜力最大的陆军。

按照中华帝国内阁zhèngfǔ在1914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在这一年的全国实际人口数字是4。37亿,以这一规模推算,中国至少可以在两年内爆发出2000万的陆军。

……

既然摆出了敲诈的姿态以谋取最大的利益,那就不要再顾及颜面了,在皇帝和亚瑟。贝尔福侯爵进行了一次不愉快的谈判之后,帝国内阁在zhōngyāng军部的压力下被迫在次rì(1916年9月2rì)签署了《帝国战时总管制令》,正式加快在全国范围内征调新兵,此前几年陆续退役的老兵全部参加士尉官短期集训,同时从巡防军中大量抽调士尉官,将新编团扩大到650个,zhōngyāng陆军的所有部队也加紧进入全国战争状态,各支部队都将团一级扩编到八个连。

在短短一周时间,帝国总动员了260万新兵,调集全国的铁路工程力量在xīnjiāng至兰州之间抢修简易铁路。不惜一切代价要在半年内修建一条专用于军事物资调运的临时铁路。

此时,英法联军在索姆河战线上已经损失了近七十万的兵力。德国人虽然在整个战役中都处于守势,大量的轻重机枪和冲锋枪确实给英法联军造成了极其恐怖的伤亡。以至于整个协约国阵营都感到无比的灰心。

意识到保守党的那一套僵化和自负的姿态不可能在中华帝国得到任何承诺后,英国陆军大臣劳合。乔治爵士也在9月17rì抵达běijīng,以两国陆军部的名义展开新的会谈。

英国的条件是主动归还香港,承认中国对xīzàng的宗主权和治理权,但要求中国承诺无底线的承担一切战争责任,完全的参加战争。直到同盟国战败。

代表zhōngyāng陆军部洽谈的陆军大臣舒方德则讽刺英国陆军大臣劳合。乔治爵士——用一个对付乞丐的价格去打法中国,还让这个乞丐为你献出一切。

很显然,20世纪初叶的英国就像是21世纪的美国一样,总以为世界必须要围绕自己为中心运转。只要他们施舍出一丁点的残羹剩饭,别的国家就应该像贱狗一样抢食,并对感恩戴德到永远。

中国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继续向中俄边境堆兵,正式派遣部队进入唐努乌梁海地区,抢修xīnjiāng铁路,做出全面进攻中亚的态势,随后南下解放印度。

为此,在zhōngyāng的授意下,担任国会副议长的梁启超公开在《申报》上发表言论。宣称英国应该让印度人dúlì,不应该继续奴役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这是罪恶的象征。

即便如此,zhōngyāng军部实际上还在为进攻同盟国做紧密的总动员。

中国的要求是在中东开设新的战线,从伊朗出兵进攻奥斯曼帝国,逼迫奥斯曼帝国先退出战争,减少俄国的军事压力,使得俄国集中兵力对付德国和奥匈帝国,而中国同时在希腊和塞尔维亚增兵。支援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作战,在中东战线结束后,中国会将主力部队转移到巴尔干半岛消灭奥匈帝国陆军,逼迫奥匈帝国退出战后,最后再从南线挥师北上,同俄法英三国合围德国。

当然,在战胜奥斯曼帝国之后,中国有权继续在中东驻兵,并且保留对占领地区的监管权,作为退让,中国可以完全放弃在非洲的殖民地占据。

如果英国不同意这一点,中国即便不会退出中法同盟,也不会继续增兵支援协约国。

其实在1915年开始,宋彪考虑过以英法控制的伊朗为跳板进攻奥斯曼帝国的可能xìng,为了试探这条路的可能xìng,他派遣第二十五师的回民师长马玉贵为密使在1915年底秘密访问伊朗,此后又派副外相梁敦彦正式出访伊朗,几个月前,他再次派遣马玉贵前往伊朗,和伊朗国王阿罕默德。沙阿做最后秘密洽谈。。

宋彪承诺,只要伊朗保证中国远征军在中亚的物资补给,配合中国作战,中国在战争胜利后会和伊朗缔结军事同盟协议,支持伊朗政治dúlì,不再轻易受到英俄的控制。

在和英国就开辟新中东战线进行谈判之时,不管英国是如何想的,宋彪已经决定就这么干下去了,派遣傅良佐、章亮元、马玉贵、韩chūn麟等人组建中东参谋局,正式负责筹备战争。

只是究竟派谁担任中东战线司令官的问题,宋彪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

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亲自出征,但在名义上继续启用在西北坐镇多年,此时已经很熟悉回教问题的段祺瑞担任司令官。

因为不清楚段祺瑞是否同意,宋彪就将段祺瑞从西北招了过来。

甘肃、陕西的人口在1883年之前的十年出现了大规模的减少,甘肃一省更是从一千五百万人口骤降至六百余万,陕西、宁夏等省因为反复厮杀和互杀,人口减少的同样很厉害。

对于此时的帝国而言,倒是比清中后叶要好治理一些,实施一些安抚政策后,西北在这一段时间里已经rì渐安定,并没有太多事情,段祺瑞的工作也不多。

得到诏令,段祺瑞立刻就乘坐火车赶回京师。此时的他还真不知道后面会有如何离奇的事情即将发生。

段祺瑞回京之时已经是9月下旬,中东参谋局组建成型。各项工作都在紧张的开展中。

从1911年开始,帝国就一直在竭尽所能的支持远东航运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南洋航运公司和虞洽卿的江南航运公司扩充四大航运公司。从美国大量购船的同时也大量自造轮船,迫不及待的发展自造万吨商船的产业链,即便如此,帝国的航运实力也还是不足以支撑帝国在海外大规模的用兵。

远离本土万里之遥在两伊边境开战,而帝国的航运实力又很有限,那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力在伊朗和印度购买物资。减少远洋航运的压力。

这天下午,宋彪就将舒方信和蒋方震、傅良佐等人招到御书房,和他们商议补给的问题。

新华公司这两年里利用中英没收在华资产的契机,通过特殊的渠道和德国协商。将德国禅臣洋行在欧洲的资产也买断经营,再和上海的英籍犹太商人合作,将禅臣洋行在新加坡注册为一家中英合资的洋行,作为壳子在欧洲大肆进行军火贸易生意。

从去年开始,禅臣洋行就扩大了在伊朗和印度的贸易范围,以预防各种意外情况,其中就包括最终在两伊开战的可能xìng。

宋彪和蒋方震、舒方信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派遣到伊朗的部队在六十万规模,整个战争期间,平均每个月都要保证30万吨物资的输送能力。远东航运总公司和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能力是可以满足的,但是非洲远征军和欧洲远征军的物资又如何保证,最后的问题是如果四大公司都抽调出来保障军事物资的运输,国内的海运行业怎么办,所有业务停摆吗?

所以,除了枪械弹药之外,其余能在地方就地购买的物资都最好是就地采购。

几个人正在商量之时,段祺瑞就已经到了宣政园,听说他提前一天就到了。宋彪也是很高兴的,就让他直接进来觐见。

过了一会儿,段祺瑞进入御书房同宋彪躬身行礼道:“臣下段祺瑞见过皇上。”

宋彪笑道:“你来的正好,这就要和你谈几件大事!”

段祺瑞一听这话自然高兴,军人能谈什么大事,尤其是这样的光景里,十之仈jiǔ还是派他出去领兵打仗,虽然他自己觉得能力有限,和新起来的这些年轻人不能比,可只要是同在帝党一派了,他好歹也能讲究一下资历。

他当即答道:“只要皇上下令,臣下必当尽忠尽职,死而不惜。”

宋彪和蒋方震他们一起笑出声,道:“段司令好严肃啊,坐吧,不管是什么事都要坐下来慢慢谈吗!”

说着这番话,宋彪就让韩麟chūn去搬了一个椅子给段祺瑞,等段祺瑞再坐下来,他才说道:“段司令啊,我这一次想让你去中东战场当指挥官,其实我也是要去的,和西北的时候一样,我给你当参谋长。”

听了这话,段祺瑞苦笑道:“皇上,臣下岂敢啊。只是皇上在西北之时说的挺好,臣下也以为要好好动一番手,袖子卷好才知道啥也不用干,真是……真是有点失望啊,毕竟臣下在西北也苦等了好些年,皇上这番轻易就解决了问题,让臣下兴叹不已。”

蒋方震纠正道:“段司令,这足以说明皇上乃是当今圣明贤君,举重若轻,天大的事也能轻易解决,易如反掌。”

段祺瑞也匆忙改口道:“皇上实乃圣明仁君。”

宋彪却道:“那番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咱们就不提了,现在只说中东战线之事。古人说,国虽强而好战必亡,咱们也不是非要打仗,可我总说,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军事。目前帝国统计的新数据证明,帝国可供开发的有效耕地约在20亿亩左右,最高可能达到22亿亩。农业机械化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看美国和德国就能清晰的觉察到这一点,如果我国有这么多的耕地不断机械化,所要消耗的石油资源是非常惊人,咱们这些年的勘探结果表明,中国和欧洲一样都是缺乏石油资源的国家。而据估计,中东的石油资源可能比美国还要多。简而言之,中国的农业要发展。国家要富强,农业机械化是必然之路,这就意味着帝国务必要有稳定的石油资源,我们要不远万里出兵奥斯曼帝国,为的就是石油,所以不管英国能给予多少价码。这个仗是必打无疑。将军一要不打无把握之仗,二要不打无准备之仗,什么时候出兵开战是以后的事,当务之急是要将准备工作做好。”

听了这番话。不管是舒方信,还是蒋方震、段祺瑞,大家都默默点头称是。

既然只有继续出兵进攻同盟国,才能让英国归还香港,才能让帝国稳定西南边陲,那不如就打一个帝国必须要打的地方。

段祺瑞心里有点忐忑,毕竟出兵距离太远,只能靠海洋运输进行补给,补给量又有限,就道:“唯一的问题还是太远。一旦战败,连撤兵都很困难啊。”

宋彪则道:“只要准备的充分,战败的概率还是很低的,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准备的非常充分。奥斯曼帝国对波斯湾海峡还有比较强的控制力,这就进一步决定我们的战争补给是很艰难的。我的意思是尽量调整后勤工作,能在伊朗和印度采购的物资都在当地采购,比如说士兵的帐篷、军粮、毛毯、御寒服等等,难以采购的则能提前运输的就先运输过去,利用洋行和公司做掩护。先运到那边再说吧。”

舒方信道:“回禀皇上,公司这边大体能抽调两百万英镑的经费在印度和伊朗收购军需物资。”

宋彪还是很满意的点头,两百万英镑的开支不算多,但基本够应付前期的一些开销,武器弹药还是要随着士兵一起运输过去。“

蒋方震在俄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皇上,您又要直接去远离之外指挥三军,是不是太危险了一点?”

段祺瑞也觉得这样很冒险,可不知该如何说,毕竟是远在万里之外调度百万大军,别说他段祺瑞根本没有这种能耐,就算是有,身为皇帝也不放心。

纵观国内,其实大家都清楚如果真要打这一仗,恐怕真是非得皇帝御驾亲征。

宋彪道:“没有关系,我想过了,段祺瑞过去当司令员和前线指挥官,傅良佐和章亮元等人给他当参谋长,话是这么说的,我另外化名安排一个参谋官的职务,暂时不公开我的身份,也不对外说明,等战争结束之后再说。”

听他这么说了,大家心里倒是安稳一些。

如果只是去西北御驾亲征,问题也不大,结果到了伊朗那边,谁都担心国内指不定会有些狼鼠之辈乘机惹是生非,毕竟帝国之稳定,如今实际都是依赖皇帝的威信。

段祺瑞也没有意见,他自己的本事,他心里明白的很,真要领兵百万去中东打仗,万一打输了怎么办?他哪里能够承担如此大的罪责和风险啊?

如今这样安排最好,他不过是给皇帝当一个挡箭牌,说是皇帝给他当参谋官,不如说是他给皇帝当副手。若是皇帝打输了,他暂时要背一下黑锅,rì后总有重新启用,甚至是重用之时,若是皇帝打赢了,他就等着进一步升官。

乘着人都在这里,宋彪就和段祺瑞、蒋方震他们一起商议着出兵伊朗的各种细节问题,说一千到一万,归根结底还是要建立一支足以保障运输能力的航运部队,除了本国的商船货轮外,尽可能还是要从国外租借商船,特别是从美国和英国。

基本上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帝国最低限度要保证六十万吨的海运船队规模,差不多要有二十艘万吨货轮和接近百艘的五千吨级左右的普通货轮,以及多艘大型邮轮改装成运兵船,帝国的运兵船只有四艘,也都是从法国租借邮轮改装的,目前都运用于欧洲战场。

此外还要有效的防御奥斯曼帝国的海军。潜艇的问题倒是不大,因为德国的潜艇很难进入地中海,更不可能越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宋彪选择将中国的主力部队集中在中东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要避开德国的潜艇部队。

1916年的下半年,帝国就采取了一种骑墙式的利益外交政策。摆出一副我早已准备好大规模出兵作战的姿态,现在就看你们双方谁给我的利益更多。这个姿态实际上是很令国际世界厌恶和痛恨的。

众所周知,中华帝国到目前为止在协约国中出兵规模倒数第四。仅高于葡萄牙和新西兰等国,在战争中获取的利益却远高于协约国中的任何一国,不仅占领了德国在亚洲和东非的主要殖民地,还从协约国的军火贸易中成为英法最大的债权国。

用英国首相的亨利。阿斯奎斯的话说,我们既不知道这个新帝国还需要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将会为何而战。但如果没有正义,他们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巧妙的威胁对手,阿斯奎斯首相希望在媒体上巧妙的表态,告诫中国如果真的加入了德奥阵营。那就将会失去一切。

可不管怎么说,德国密使一直在新帝国内部活动,在英国人的那种用**和歧视的心情所描绘的漫画中,带着德意志帝国帽子的欧洲人,手里拎着标记有金马克的金币袋子走在紫禁城下,周边还是那些大清帝国时期风格的满清官员。

这说明绝大多数的英国人,或者说是几乎所有的欧洲人都根本不了解中国有过什么样的变革,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在他们心中,中国就是一个可怜的麻风病人的集中营,一个贫穷、落后、愚昧、瘦弱、无知、野蛮的国家。根本不值得尊重,即便这样的国家加入协约国也是光荣的大英帝国和法兰西的耻辱。

不客气的说,连那些国会议员们都不清楚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即便阿斯奎斯首相不断的在国会里强调中国的重要xìng时,议席里都会传来一阵以为他在说脱口秀一般的大笑声。

即便中国陆军在此前的1911年打赢了rì本陆军,只用二十万陆军就遏制了35个奥匈帝国陆军步兵师的进攻,不仅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战争潜力,还是协约国目前最主要的军火工业供应国。

在协约国部队所使用的枪械中,1/4的步枪、1/3的机枪和冲锋枪、1/5的炸药和手雷、1/3的炮弹子弹、1/10的火炮和迫击炮。以及超过1/2的橡胶制品、防毒面具、帐篷、钢盔都来自中国,廉价的物资使得协约国的军费比预期的都要低出30%。

即便在1916年,中国的工业总规模也还只是美国的1/7左右,但在军工业和相关联的基础矿业领域中,在《协约国互保险条约》的扶持下,中国相比美国实际上存在着更多的优势。目前在世界范围的军工业领域就是美国和英法向中国销售机械设备,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国和中国自身供应大量的原材料,在中国生产加工成武器、弹药和其他军需物资。

假如这些物资都从美国购买,包括英法在内的协约国所要支付的都是各国岌岌可危的黄金储备,而不是国债,虽然中国的产品在质量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确实是除了产能和廉价之外再无优点可言,但在这种战争时期的快速消耗阶段,产能和廉价才是最重要的关键问题。

索姆河战役让英法联军遭受重创,普遍意义上的欧洲厌战情绪正在蔓延,情势逼迫英法战时内阁都无法将问题久久的拖延下去。

1916年10月,法国总理白里安抵达běijīng,同帝国内阁总理大臣唐绍仪举行会谈,和英国陆军大臣劳合。乔治爵士一起代表英法和帝国签署了《中东密约》,即英法支持中国自伊朗出兵进攻奥斯曼帝国,以分担俄国在两线作战中的压力,在逼迫奥斯曼帝国退战后,帝国继续转移到巴尔干地区,联合意大利和其他协约国进攻奥匈帝国陆军,迫使奥匈帝国退出战争,实现三面合围德国的战略。

根据这一密约,英法承认中华帝国在中东占领区拥有继续驻兵和保护权,英国将在战争结束之前归还香港,承认帝国对xīzàng拥有领土主权。

但在这一协议中,英国并未同意帝国提出的中印、中缅的划界线协议,也不承认廖内群岛归中国所有,这实际上就意味着战后的中英关系绝对不会很顺利,两国之间的争议要远远大于合作。

和大英帝国一贯的牛气、傲慢不同,法国更加重视中法同盟关系的延续和稳定xìng,在签署《中英法三国中东密约》之外,继续和中华帝国签署了《中南半岛和平协约》,将老挝和柬埔寨的保护权归还给中华帝国,而帝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永久保护权”,并承诺在战后将德国在西非的殖民地“和平友好”的转交给法国保护。

法国当然也是一个坑爹货,它将老挝和柬埔寨的保护权分给中华帝国,等于是进一步激化了中华帝国和英国在中南半岛的竞争态势,可即便是一个法国陷阱,中国也必须吃下去。

中法两国其实在这个时候都很清楚,法国在战争中的损伤太大,别说现在还没有看到战争的胜利,即便胜利之后也是惨胜,法国将会有长达几十年的恢复期,英国将成为欧洲的唯一强者,并继续保持对亚洲和非洲的控制力。

这就意味着不管是战争之间,还是在战后,中法都必须保持更为紧密的合作,至于万一大家都战败了,那就一起喝凉水坐看德国霸占欧洲和亚非吧,中国若是不继续出兵,以后或许还能和德国一起混个盟友关系,一旦继续增兵,那就只能是往死里打了。

虽然以英国人的信用程度,特别是参考英国戏耍意大利的例子,宋彪并不觉得这份《中东密约》就有多少意义,但他还是愿意以此为基础实施新的计划,正式向伊朗派遣部队,着手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动员和备战,争取在明年3月之前对奥斯曼帝国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其实中国在这个时期还是很难的,政治和外交上根本没有大国的地位,军事上也没有这种地位,除了法国是迫不得已要和中国联合外,其他各国,包括俄国都不承认你中国有何等实力可言,甚至连rì本都看不起中国。

归根结底还是海军和长期的历史歧视问题,话说这种歧视也确实是一直到抗美援朝时期才真的被打破,就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破,只能说是让别国承认中国站起来了而已,至于中国站起来之后还是篮球场上的1。5米小个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不仅是欧美世界对中国的歧视,也是盎格鲁…撒克逊种族对整个泛亚种族的歧视,如果不是希特勒让世界意识到这种人种歧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以至于欧美有所反省,这种歧视至少还会持续几百年之久。

如果想要打破这种惯xìng,很简单,就像解放军挑战美军一样,找一个世界公认的强国打一架,哪怕全身流血也要站着死。

强权即公理。

国家的地位永远都是打出来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214章对决奥匈

国家的地位是靠军队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