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吏-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夫上个月抽空送老婆孩子去南郡陪母亲时,彦苦着脸,事无巨细地汇报了沛县分店的情况。但黑夫表示无所谓,挣钱不是他的目的,他是要在沛县放长线,钓大鱼……
不对,是一群鱼!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有三个最出名的地域集团,一个是朱元璋的淮西乡党,一个是汉初的丰沛集团,第三个是近代的芙兰。
倒不是说,沛县这地方多么人杰地灵,个个都是能为将相的英才,但也不能说他们全无本领,全靠刘邦一人,鸡犬升天。
在黑夫看来,这是他和陈平聊过的“穷达以时”,人要能成事,除了看能不能赶上时势,还要看能不能遇上对的人。
芝兰生于幽谷,非以无人,嗅而不芳也。天下有芝兰的幽谷不少,但或所遇非人,还没起势就一起完蛋了。而丰沛集团,却一路走到了最后,这是一种凝聚在个人周围的集团式胜利,功成名就后,便给人一种将相之乡的错觉。
这些人里,其实是良莠不齐的,不必一味迷信,黑夫倒没有一铲子全挖走的想法,但其中的宝珠,那几个到了两千年后依旧鼎鼎大名的人物,肯定有其本事……
靠了分店的经营,靠了安陆小伙计们一年来持续不断的线报,黑夫想找的人,差不多都找到了,他现在对沛县啊,真是了如指掌。
于是黑夫咽下嘴里的狗肉,赞道:“果然不俗,别的不说,这狗肉,关东的确要胜于关中。”
一旁的沛县县丞一直没空隙和黑夫说话,这时候立刻瞅准时机,起身敬酒:“少上造,狗肉佐以美酒,味道更佳!”
黑夫却摆了摆手,让县尉坐下,举起酒爵,对到场的所有人道:“南郡乃西楚,泗水郡亦西楚也,这里的歌舞言语,都让我像是回到家一般,多谢县令、丞、尉及诸吏款待!”
省高官向县公务员们敬酒,这可了不得,东席十余人连忙起身,齐声道:“少上造光临沛县,乃是吾等荣幸!”
这一席话,让沛县诸吏觉得,这位胶东郡守并不是典型的秦吏,说的南郡方言,他们也能听得八九不离十,顿时在敬畏之外,多了点亲近,气氛也没有刚才那么严肃了,一时间觥筹交错,共敖为人豪放,开始主动过去和沛吏们拼酒。
秦国是典型的“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民间严禁群饮,可当你爵位级别到了一定程度后,喝酒就跟喝水一样寻常了,聚众饮宴也不算事。尤其是齐楚燕赵之地,这条禁令更松,关东的酒价,比关中、南郡便宜了很多。
而坐于黑夫下首的谋主陈平,也优雅地走到两个位子仅次于县尉的沛吏面前,向他们敬酒,不时大笑,相谈甚欢……
陈平还是老样子,跟着黑夫到一个地方,他喜欢在城门边下车,一个人走走转转,了解风土民情,今日亦然,在开宴前,陈平还来告诉黑夫,他今日遇上了两位有才干的本地官吏,一个叫萧何、一个叫曹参。
这倒巧了,他们都是黑夫让红糖分店重点关注的人。
黑夫在沛县搞的分店,是直接向黑夫负责,陈平不清楚内情,只以为自家主公“所图甚大”。他心眼倒不小,发现了有意思的人才,还会和黑夫说一说,这也是第一幕僚的职责。
“陈平。”
黑夫便喊了陈平一声,将他介绍给沛县令、丞:“此乃我的门客,也是在讨伐匈奴中立下勋劳的功臣,氏陈名平,如今的爵位是公大夫……”
“公大夫!”
沛县三名长吏面面相觑,这个和黑夫一样年轻的士人,居然和尉、丞的爵位相当,难怪能坐在黑夫下首。
“真是失敬,失敬。”
陈平又朝三吏敬酒,一番谦虚,黑夫却看似随意地继续夸道:“不仅如此,他还是将来的胶东郡守长史。”
“嘶,这么年轻就做了长史……”
东席第五位的络腮胡子曹参倒吸一口冷气,郡守长史,相当于郡守身边的文书,一般由最信任的门客担任。虽然才领200石俸禄,和他们差不多,但权力是极大的:郡守管的事情,长史也都能管,地方县令去拜见郡守,还得极力讨好长史,不然很容易被冷遇,郡守外出时,长史可与郡丞一起掌郡中政务。
曹参下午只对黑夫十分羡慕,眼下看来,却是连这小白脸陈平都大为不如。
萧何倒没有太多震惊的表现,只是笑了笑:“难怪陈君出言不俗,原来吾等还要尊称他一句‘上吏’。”
黑夫接着又介绍了共敖等人,众门客一一与沛吏见礼,除了共敖也是公大夫外,那些追随黑夫的宾客,居然无一人是不更以下!
这才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见黑夫不倨傲,介绍了自己的门客,出于礼貌,沛县令自然也开始向黑夫介绍起下属们,虽然他也不指望这位大佬能记住这群小角色的名字。
“此乃主吏掾,萧何。”
萧何起身行礼,举止得体,不卑不亢,黑夫却笑了:“萧何?我听过此名。”
县令诧异道:“郡尉知道萧何?”
萧氏为沛县丰邑乡豪,有宗族数十家,是本地古来的旧族。三年前,沛县令初到此地上任,作为一个魏地人,他人生地不熟,难以施展拳脚,便征辟了大量本地豪长为吏,萧何、曹参都在其中。
萧何作为县令的“文无害”,也就是秘书。其为人谨慎有法,办事干练,长于管理行政,乡里内外,上上下下的关系事务,他都一五一十,打点得井井有条,于是被提拔为主吏掾,相当于后世的县委组织部部长,主持人事进退,业绩考核,位高权重,县令也很器重他。
萧何如此干练,名声在泗水郡官场广为人知,但黑夫一个朝廷要员,封疆大吏居然知道他,却是奇事。
不但县令,连萧何也抬起头,注视着黑夫。
“我当然知道。”
黑夫点着萧何道:“我前日过泗水郡府时,郡守、郡尉、郡丞,监御史四人设宴接待我。我在席上开玩笑说,胶东距关中辽远,我不熟齐地情形,难以治政,泗水郡可有什么干吏,能让我带走作为助力?”
“泗水郡监御史便给我指了沛县,他说,沛县有主吏掾名萧何,前年,监御史巡视各县,评定官吏考绩时,萧何,得全郡第一!”
秦朝对政府官员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由相当于“省纪检委”的监御史主持,年年评定业绩,业绩好的提拔,业绩差的贬斥,萧何以其完美的爰书,优异的业绩,得了秦始皇二十九年,泗水郡几百名官吏里的第一名……
“监御史说,他很欣赏萧何,认为人才难得,准备举荐萧何到咸阳御史府供职,但……萧何却拒绝了,而且,还拒绝了三次!”
这件事,是二十九年的旧闻,当时轰动了沛县,乃至整个泗水郡官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所有人,包括县令在内,都在为萧何感到惋惜,觉得他错过了飞黄腾达的大好机会,去咸阳镀金几年,再外放,起码都是一个县丞……
说到这里,萧何仍然面色平淡,对面的陈平,却深深看了他一眼,重新认识了此人。
黑夫又道:“俗谚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萧何,我亦十分好奇,你为何不愿入咸阳,入御史府?”
萧何终于说话了,他拱手道:“下吏有苦衷……”
这个四十岁的老男人,居然一秒入戏,流泪道:“下吏,家有七旬老母!家母尚在,但年岁已老,身为人子,不敢远游!”
“萧吏掾真是个孝子啊。”
黑夫赞叹,心里却嘿然,萧何可能是真的有此顾虑,但孝,又是对付秦朝征辟调任最佳的理由——法家虽然对三年之丧嗤之以鼻,却也是极力支持在父亲健在时,尽孝道的。
“既然如此,这位萧吏掾,还是在家好好尽孝罢,我也不敢请沛县令割爱了。”
萧何松了口气,恭谨地退回坐席,一抬头,对面的陈平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萧何亦回以笑容,再转过脸,又见好友曹参满脸的惋惜。
如果这机会到了他曹参头上,肯定不会如此拒绝。
县令见黑夫还没开口就被萧何婉拒,怕他生气,连忙道:“萧何有他的苦衷,若是少上造用得上县中其他诸吏,只要郡上允许,可随意调去使用!”
“此言当真?”黑夫笑道:“沛令就不怕我将沛县官府掏空?”
一直想找机会和黑夫说话的沛丞接嘴道:“一到两人,又有何妨?”
“爽快!那我便挑了!”
黑夫一拊掌,起身下堂,直接略过了萧何,停在了他的下首,一直屈于萧何之下,又是钦佩萧何能耐,又是可惜他所放弃机遇的曹参处。
“这位是,曹狱掾?”
“下吏正是曹参!见过少上造!”
曹参三十七八岁年纪,却从没和这么大的官接触过,连忙起身拱手,心中扑通直跳!
黑夫笑道:“我听陈平说,曹狱掾也是位能吏,郡中诸吏考核时,你也是狱掾第一,总的位次,仅次于萧吏掾。自你上任起,沛县的盗贼都销声匿迹,不敢造次,处理的刑狱案件,也人人觉得公平,无人乞鞠。”
夸奖了曹参一通后,黑夫又道:“你家中是否和萧吏掾一样有父母牵挂?若没有,胶东郡正好缺一位能擒贼执法的贼曹右史,我看曹狱掾,大可以去试一试!”
……
PS: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徵何,何固请,得毋行。——《萧相国世家》
第0469章 海大鱼
夜色已深,筵席散去,县令、县尉、县丞簇拥着黑夫去客舍休息,曹参与萧何也回到了家中。
曹参虽然能力不俗,能文能武,但在县中的名望、地位一向位于萧何之下,只能自叹时运不济,今日却遇到了做梦也想不到的机遇。他一高兴,喝了很多酒,满面红光,萧何搀着他到曹宅门边时,曹参却忽然拉住了萧何,满口酒气地说道:
“萧兄,方才席间胶东郡守言语中,有招徕之意,你为何像上次监御史举荐你入咸阳一般,固请拒绝?”
萧何喝酒只是小杯细品,不像曹参,激动起来大杯大杯地向黑夫敬酒,故眼中依然清醒,他说道:“我不是说了么,家有老母……”
“当真?”曹参偏头看向萧何。
“千真万确。”
萧何肃然道:“再者,我乃萧氏族长,全族十余家小宗,数百口人都指望着我,我岂能贸然离开沛县,去往他处?那样的话,谁来庇护他们?”
这个理由倒是说得过去,但曹参心中依然不解,暗道:“萧氏虽大,却也只是一个县豪。若能得胶东郡守器重,像那陈平一般,荣登高位,长远看来,岂不是对宗族更加有利?”
这也是曹参一口应允黑夫招揽的原因,这是个追求功利的年代,人人都想跃上高枝,从厕中鼠变成仓中鼠。萧何是比他更聪明的人,怎么会想不明白这点呢?
酒意再度涌头,曹参晃了晃脑袋,不再想这复杂的事,只在萧何将他交给曹宅仆役,就要回家时,曹参借着酒意,忽然对萧何大声道:“萧兄,待曹参再从胶东归沛时,定不会再亚于你!”
萧何转头,笑道:“自然如此,祝曹兄仕途昌隆。”
曹参觉得方才的话鲁莽,好似他一直不服萧何般,有些尴尬,只能假装真的醉了,又大声道:“替我和刘季说一声,他的婚宴,曹参去不了了!”
“一定!”
等回到萧宅,关上门后,萧何才看着天上的冬月,呼出了一口气。
他一年前拒绝去咸阳做官,此番又婉拒胶东郡守招揽,的确在为老母、宗族考虑,但更主要的原因,却是萧何心中的自悟……
沛县东北百里之外,前往薛郡、济北、临淄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个薛县。薛县的风俗,与邹鲁大异,却和沛县相似,俗间里多暴桀子弟,因为那里是孟尝君家族两代人的封地,孟尝君父子,往薛城招徕了大量游侠。
萧何去过薛县,听过一个故事,说是孟尝君的父亲,靖郭君田婴由于私心,准备加固薛县城墙,让它的高度,能和临淄媲美。这是要与齐国本土决裂的架势,门客们纷纷劝阻,靖郭君却执意如此,严禁门客再言此事,多言者杀!
唯独有个大胆的门客拜见田婴,说:“在下就说三个字,多一个字,甘受烹刑。”
田婴于是见了他,那人快步进来说:“海大鱼!”然后掉头就走。
真是逼死强迫症啊!田婴不明白这是何意,只能将门客留下,答应让他畅所欲言,好歹将这三字解释清楚。
门客便道:“君不闻海中大鱼乎?网抓不住它,钩钓不到它,在海中也没有天敌,可一旦大鱼离开了水,连小小蝼蚁,也能在它身上肆意妄为。齐国,就好比主君的水,你能权重天下,与诸侯伉礼,并非因为薛城坚固,兵甲众多,而是因为,君乃齐相。若君与齐决裂,不再受庇护,就算将薛县城墙筑得如天一般高,难道还挡得住楚、魏的十万大军么?”
田婴恍然大悟,遂停止筑薛。
道理是通的,在萧何看来,自己也是一条海鱼,沛县则是他赖以生存的水域,这里有乡党、宗亲、同僚、朋友,县令对他言听计从,萧何与萧氏,在沛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离开沛县,于他而言,是一种冒险。
鱼若离了熟悉的水域,虽然不至于立死,但从此以后,你的生死,就掌握在用网把你捞走的人手中了……
用得着时,养在缸中尊荣有宠,稍不如意,则有刀俎之灾。
萧何生性谨慎,不想早早离水,将自己的前途性命托付给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
除了这点外,萧何屡拒升职,不去咸阳,亦不去胶东,还因为他心中深深的顾虑……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这是萧何根据自己四十年经历、学识,对这世道做出的判断。
世事变化太快了,六国骤灭,而看似强大不可一世的秦,又能持续多久呢?
萧何身为官吏,许多事情他都默默看在眼中:朝廷强制推行秦法,造成了关东之人的诸多不适,空降而来的秦吏不得民心,伐匈奴,戍边塞,虽不至于民怨沸腾,但沉重的徭役让百姓喘不过气来。关东这几年间,灾异无常,游侠、遗民仍在暗处活动,官府难以控制……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谁说得清楚,未来会发生什么呢?
相比像曹参一样,被眼前之利诱惑,急着升官发财,萧何宁可留在沛县,静观时局之变。
一旦真有大厦将倾,山川沸腾的一天,萧何首要做的,是保全自己,保全宗族……
光靠他自己,一个刀笔吏,显然不够,所以萧何在混白道之余,也与沛县黑道三位人物往来密切。
一个是沛县大户,王陵。一个是丰邑豪强,雍齿。
还有一个,是投身体制的泗水亭长刘季……
在外人看来,三人是没有可比性的:王陵是全县游侠的老大,如今虽不敢公然任侠,但也是大地主。雍齿家富数百金,称雄丰邑,连萧氏也要让其三分。
刘季却只是个小亭长,快四十岁年纪,才走了好运,得了佳妇。
但三人之中,萧何觉得未来一旦有事,最可能帮上自己的,唯有刘季。
年轻时的刘季是浪荡游侠,不为乡中所喜,当了泗水亭亭长后,也完全没有循规蹈矩的趋向,依然是好酒好色,桀骜无礼,狂言妄为。
萧何原本也看不惯此人,但在偶尔的几次同席交谈中,萧何发现刘季表面上虽然傲慢无礼,但是内慧有肚量,哪怕在大醉时,对于有道理的话也能马上醒悟,陈谢请从,断然变成了另一个人。
以萧何的识人之明,渐渐发现了刘季的一些优点,刘季敢作敢为,有事能够担当。下能仗气使人,深入任侠,在身边聚集一帮铁杆哥们。上能折节低首,远从张耳,兄事王陵。入仕以来,在沛县诸吏中,也算不可忽视的一方人物,白道黑道都混得开。
这便是萧何对刘季颇多庇护,赠钱比旁人多两百,今夜还要赶去丰邑,为刘季主婚的缘故……
看出刘季潜力的不止他,还有名士吕公,就算不考虑刘季,光冲着吕家那个厉害的长子吕泽,萧何也要卖一个面子。
说起来,昨夜筵席上,众吏还将这件事当成笑话说给胶东郡守听,听说刘季去吕公家做客,明明是贺钱不过千,当坐于堂下,然而刘季身上不持一钱,却喊出了:“我刘季贺万钱”的大话,结果吕公非但不生气,还招刘季做了女婿……
乘着县令去更衣,县丞低声对黑夫八卦道:“吕公之女美甚,可是连沛县令都欲娶的,吕公拒绝了沛令,却偏喜欢那好大言,少成事的刘季,真是怪哉。”
黑夫听闻此事后,却十分感兴趣,让他们说完了前因后果,顿时哈哈大笑。
“这泗水亭长倒是有趣!我路过沛县,恰逢其婚宴,虽不能往,亦当贺之!”
于是,黑夫便大手一挥,安排个两个门客,明日随萧何去一趟丰邑,他也要“贺万钱!”
“这位胶东郡守,他的所作所为,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啊……”
越是琢磨不透的人,萧何越不敢轻易许身。
如此想着,萧何喝了点醒酒的热汤,迷迷糊糊睡了一觉后,便赶着出门,鸡鸣刚过,便从西门飞驰而走。黑夫的两位门客,也赶着一辆车,载着换得的沉甸甸一万钱,紧随其后……
与此同时,黑夫一行人,已出东门,往薛郡方向而去……
……
秦吏并非私臣,调拨官员有一定的程序,曹参要等待泗水郡的调令,还有几天才能去追赶黑夫。黑夫便留了一个门客等他,还在东门送别时,看似无意地告诉曹参:
“若沛县有什么勇武有力的人才,你可一并带去胶东。”
“勇武有力的人才?”
曹参摸着脑袋想了想,暂时只想起了一个弓手周勃,可惜他已经留在了朔方城做屯卒,这辈子都回不来了。
等沛县被远远甩在后面,同车的陈平才笑道:“郡守时间紧迫,月末必须到胶东上任,却还一路求能吏,访干才,真是思贤若渴。”
黑夫却只是淡淡地说道:“明日便可到薛城了罢?”
陈平肃然:“是,今夜停留在戚县,明日便能至薛。”
黑夫说起了似不相关的事:“在离开咸阳前,妇翁找到了我,与我说了一个关于薛城的故事,叫‘海大鱼’!”
他将海大鱼的故事讲了一遍,笑道:“妇翁的意思很明显,我就像是一条海鱼,大秦的制度是水,在南郡、关西,我背靠秦律,又得陛下信重,同僚配合,故能如鱼得水,尽情施展。”
“可如今去胶东,却是距离咸阳最远的地方。黔首未集,民心未定,诸田豪长林立,我看似近海,实则是条上了岸的鱼。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若不想陷入孤立,干死在浅滩,被蝼蚁宵小所吞,就必须援引些人才,变成手足助力……”
这便是他招揽曹参等人的缘故。
谋有陈平,勇有共敖,再有个擅长内政的萧何,一个能文能武的曹参,手足便齐全了。
可惜和曹参不同,萧何有萧何的打算,聪明人啊,总是心思多。
于是黑夫便来了招欲擒故纵,将一直被亚于萧何的曹参要走,若萧何真的淡薄名利,且看曹参几年后飞黄腾达,锦衣还乡之际,他还什么想法都没有?
至于沛县的其他人,黑夫也不急,他只是个郡守,手下的人并不是越多越好。三顾茅庐?那就太掉价了,省高官,要有省高官的自觉,而不是随便见到个古代名人,不论其现在的身份地位,就迎上去跪舔,骤然提拔,这让陈平、共敖等旧部怎么看?
再说了,这是大秦,不是三国,除非是私人门客,否则官员调任连故吏都不能带走,如此礼贤下士,养望于民间,你想干嘛?
要真学魏无忌,帮看门老汉驾车,寻访市肆狗屠,怕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传到咸阳去,还真让秦始皇觉得他居心不良,所图甚大呢……
黑夫只是顺路,时间紧,捉条大鱼带走,小鱼且先放养着。
门客政治的特点就是,一人得志,便能援引乡党共同投奔。有了曹参这个榜样,一年半载内,他若有能力,得黑夫提携,自然能脱颖而出,到那时,何愁沛县有心求功名的人物,不能入他彀(gòu)中?缓缓图之,还不容易引人注意。
黑夫也很清楚,沛县的人历史上再出名,也只是添头,真正能信任的,还是共敖这些南郡乡党,或者陈平这种早早投资,知根知底的人。
至于那一万钱?
陈平也奇怪,但没敢问。
黑夫却敲打着车栏,他很想知道,大胡子的刘亭长收到这份贺礼时的表情。
“这是试探,是让刘季,这个沛县集团核心人物惴惴不安的投饵。”
黑夫叹了口气,暗道:“也是对他此生没法当大汉高皇帝的补偿吧,毕竟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可惜……历史已经变了。”
一生之敌?黑夫一点都没这想法。
和鞭长莫及的冒顿不同,在黑夫找到他的那一刻,刘邦,这个历史上的位面之子,不管他做出任何的选择,如何挣扎,都已经宣告出局了!
全地图挂对盲视野,发育二十分钟三件套对一级号小草鞋,还打个屁啊!
第0470章 吓死我了
“酒色婚配,今夜之后,我刘季便大不一样了。”
手里端着酒盏,已经从大胡子变成短须汉的刘季洋洋得意,今天是他的大喜日子,各地朋友闻讯赶来,刘季重义气,少不得要一一接待,日头还在正午时,就喝得满脸通红。
老爹刘太公从屋子外路过,换了往常,早就冲进门来,劈头盖脸一顿骂了,但今日,却只是努了努嘴,没管刘季。
他那寡居的大嫂,还有二哥刘喜,过去一向瞧不起刘季,今日却也换上了笑脸,帮着忙里忙外,准备婚宴,虽然暗地里少不得骂一句,将好女儿嫁给刘季的吕家,真是瞎了眼!
也就老妈刘媪进来劝刘季:“季儿,莫要再喝了,昏时还要去迎亲!”
“这不是还早么。”
刘季安慰头发斑白,已过六旬的母亲:“再说了,我的主婚之人萧吏掾还没到!”
“你呀,得此佳妇,要好好过日子,今后可勿要再像从前那般混闹了。”刘媪苦口婆心,但想到刘季的好婚事,就忍不住笑歪了嘴。
本以为儿子要单身到老了,或者哪天带着跟他有染的那个曹寡妇,或者开酒肆的王媪、武负回来凑合过,谁料却能娶得好人家女子!
她最初揣度,那家姑娘肯定很丑,才愿意下嫁刘季,可听从沛县来的人说,吕公的长女,可是十分美丽,连县令都想讨去做妾的……
这真是刘氏祖宗庇佑啊!刘媪并不觉得这是儿子的原因,只能归结于鬼神。
刘季虽然放浪,但心里也有谱,便倒扣了杯盏,守住了底线,没有像在泗水亭里一样,在王媪、武负两家酒肆里一样,喝得不省人事。
他晚上,还有正事要办!想到这,刘季就感觉美滋滋的。
坐在自家院子里烤火醒酒,刘季回忆起这场亲事谈成的经过,还真像是做梦一般……
他的新娘叫吕雉,其父称为吕公,吕公膝下有四个儿女,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三女吕雉,还有个小女儿,才十来岁,刘季也不关心她叫啥。
吕公是单父县人,单父是沛县西边的邻县,属于砀郡。
吕氏在单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只因为长子吕泽在单父任侠,招惹了仇家,为避其祸,便举家迁徙到了沛县。
之所以搬迁到沛县来,是因为吕公与同样来自梁地的沛县令是朋友,相交甚深。
三个月前,吕家搬迁选定宅邸后,大开酒宴,吕公是邻县名士,又是县令老友,于是沛县的头面人物纷纷到场。县令让萧何主持酒会事务,坐席的安排,按照礼金多寡分配,礼多者上席,礼少者下席,不满一千的,在大堂外就坐。
刘季当时正在泗水亭,听闻此事,也去凑热闹。
他兴冲冲来到吕公新宅前,眼见得来客送礼的金额一一写在名册上,又听得负责接待的小吏高声唱说礼钱多少,席位上下。刘季摸了摸自己空荡荡的褡裢,每月的俸粮,他多是换成了钱,再买酒与朋友聚饮,眼下一文钱都没。
但刘季就是刘季,他竟大摇大摆地走向吕府大门,鼻子里哼了一声,大声唱说道:“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一万!”
然后,就不管惊呆了的小吏,径自朝大堂上席而去,一屁股坐在一个好位置上。
一时间,门前堂上,宾客谒者,无不面面相觑,吕公也大吃一惊,从堂上起身,亲自迎到刘季面前,想看看这是何方贵客。
在沛县,为人做庸,一年可得两千钱上下。斗食小吏,一年有九十六石米,换算成铜钱,也不过三千上下。沛县令秩六百石,一月俸禄千余钱。
故每逢婚丧娶嫁,金钱礼数,一般以百钱为单位。贺礼过了一千,便是上客之礼。贺礼以万钱计,已经是郡官卿士级别的往来数字,沛县小地方,鲜少有这样的事发生。
萧何知道刘季家境,肯定是出不起万钱的,便替他打圆场说:“吕公,刘季这个人,爱说大话,成事少,不要当真。”
吕公却不以为怪,笑而不语,细细观察起刘季来。
这老头有一项本领:相面,却见刘季隆准而龙颜,高鼻宽脸,相貌不俗,只是……胡须短了些。
但随即吕公又遗憾地啧啧嘴,暗道:“可惜啊,少了一把美须髯,否则,就真是贵不可言了!”
在吕公眼中,刘季本来不俗的面相,似乎是被某种忽然出现的运势强行影响,大打折扣,但仍是吕公见过的人里最好的。
面相只是第一印象,不一定准确,吕公回到主座,开始观摩刘季的言行举止。
却见刘季虚报了贺礼坐了上席,却毫无自责不安之意,酒席间,意气自若,取笑客人,颐指气使,俨然一副上客主人神情。吕公暗暗称奇,给此人定了一个“胆大包天”的标签。
仅仅如此,仍不足以让吕公嫁女。没想到的是,吕公的长子吕泽居然认识刘季,主动过去,与之说了一些话,二人都当过游侠,好结交朋友,一时相谈甚欢。
吕泽借着更衣的机会告诉父亲,别看刘季穷,只是个小亭长,却在沛县交友广泛,仗义疏财,名声很响亮,他熟悉诸吏,并和豪强雍齿、王陵都有往来,不可小觑也。
他们家是避祸而来,想在沛县立足,光靠同样是外来者的沛令可不行,还需要一个本地豪杰人物做依仗。
但若太强,就成了吕氏依附于其上,所以必须要选择一个目前地位不显赫,但未来可为一方人物的潜力股……
“外黄张耳最初时穷困,后来却显赫为一地豪强的事,父亲忘了么?”
在吕泽看来,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