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枪兵疯狂的从后面射击,倒霉的满洲精骑如同下饺子一般被击中掉下了坐骑,死伤大片。
  济尔哈朗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撤退,早一刻撤退,就多一刻的安全,晚上一刻钟,那可能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集结了所有的骑兵,济尔哈朗向着东方撤退了下去。
  不过,孙传庭如何能够让济尔哈朗如此轻易的脱身?挥动令旗,麾下的三镇大军从后面就追了下来!
  济尔哈朗倒是没有将孙传庭的大军放在心上,自己都是清一色的骑兵,速度快,孙传庭仅仅不过数千骑兵,兵力太少,不足威胁到自己,其他的都是步兵,又追不上自己,这一次,自己逃出生天,没有任何的难度,反正天威军第四镇如今距离自己还远着呢。
  但是,济尔哈朗这一次算计失误了,他忘记了,人家孙传庭手下的数千骑兵可是修整了两日的精锐,战马的耐力、速度都比满洲精骑的要高上一筹,完全可以贴住满洲骑兵死死不放,最重要的一点,他忘记了,天威军第四镇也是有骑兵的,而且是三千精骑。
  早在清晨的时候,距离济尔哈朗的大军就已经不足五十里了,如今天色已经接近黄昏,以骑兵的速度,大半天的时间,跑出五十里,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之所以这支骑兵没有出现在战场之上,不是人家没到,而是人家转而跑向了东侧,就在距离战场不足二十里的地方,凤林山!
  济尔哈朗带着一万多人的残兵败将向着东方仓惶的撤退,刚刚跑出来不过二十里路程,就被一支骑兵给拦住了去路——天威军第四镇精骑!
  副总兵邱清泉亲自率领着精骑在凤林山脚下拦住了满洲精骑的去路,李定国不是傻子,很清楚,一旦济尔哈朗得到绿营兵被完全击溃全军覆没的消息,绝对不会停留在太原沁州一带等待自己的第四镇围攻上来的,那样的话,自己跟孙传庭加在一起,兵力超过八万人,面对济尔哈朗精骑两万六七千人,将会占据绝对的优势,济尔哈朗只有败亡一个结局。
  济尔哈朗作为一代宿将,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退兵,是他唯一的出路,继续向北挺进太原已经失去了意义,而且也过不去,那就只有一个方向了,就是前往真定府,孙传庭击败济尔哈朗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想要留住济尔哈朗的两万骑兵,是不可能的,满洲精骑的战力不是盖的,孙传庭手下没有天威军,可是无法完成这样的重任。
  李定国给邱清泉的命令就是,一定要切断济尔哈朗东进的退路,凤林山则是通往真定府官道上的咽喉要道。
  济尔哈朗看到天威军的精骑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心头登时凉了半截,这一次可是真的要命了啊,前面有天威军第四镇精骑拦路,后面则是孙传庭数万大军的追击,如果不尽快突破天威军第四镇的防线,那凤林山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啊!
  “传令,全军突击,一定要杀过去!”
  济尔哈朗厉声吼道,一声令下,亲自率领着精骑向着天威军精骑发动了猛攻!
  邱清泉则是指挥着天威军精骑进行着疯狂的射击,五百多火枪兵全力开火,其他的骑兵则是严阵以待,死死的守住了山脚前的一个不高的山丘,哪怕是不高,居高临下,也有十几丈的高度,满洲精骑面对着疯狂的射击,还要发动仰攻,自然是艰难无比,一队队骑兵被火枪压制的无法冲击起来,只能在山丘中间位置缓缓地推进。
  济尔哈朗两眼喷火,不断催促着大军突击,满洲精骑再次疯狂的突击起来,困兽犹斗,鱼死网破,现在正是拼命的时候!
  五百支火枪面对着一万多骑兵的突击,疯狂突击的时候,终究还是火力不足,无法将骑兵完全压制下来,不过,邱清泉到也不担心,手中的长枪一举,两千多精骑从山丘之上,直接发动了冲锋,借着地势之利,雷霆万钧,向着满洲精骑砍了下来!


第九百五十九章 决战凤林山(二)
  济尔哈朗心里清清楚楚,如果不击溃眼前的这股天威军精骑,自己将永远的留在这里了,想要绕道都不可能,自己面对的可是天威军的骑兵,不是刚才孙传庭手下的骑兵,天威军骑兵哪怕是最弱的,都可以与自己的精骑抗衡,最强的第二镇精骑甚至还要远胜自己的两红旗或者两蓝旗骑兵,一旦自己绕行,天威军骑兵攻击自己的侧翼,那自己必败无疑!
  可是,想要击溃眼前的天威军第四镇,有哪里是什么简单的事情?眼前的天威军显然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修整,体力与精力恢复的差不多了,而且两侧还有数百骑兵手中握着火枪,用火枪压制自己大军的冲锋,然后用精骑冲击自己的前锋,这样的招数明军使用的可不是一次两次了,每一次都会给满洲精骑带来巨大的麻烦!
  这一次同样如此,倒霉的满洲精骑本来就是连续厮杀数日,已经够辛苦的了,陡然间听到陷入困境,要向着东方逃窜的时候,军心动荡,那是必然的,现在又遇到了天威军精骑拦路,自然是更加的慌乱,战力离着巅峰时期差了何止一个档次?
  不要说冲击天威军精骑在山丘上的防线,单单是天威军精骑自上而下的冲击,就足以让满洲精骑叫苦不迭了,巨大的冲击力,使得满洲精骑的前锋根本无从抵挡,向来都是满洲精骑依靠骑兵强大的突击力去冲击别人的防线,这一次,轮到满洲精骑自食恶果了,一队队的天威军骑兵疯狂的向着山丘下面发动着冲击,两侧的骑兵则是向着满洲精骑的肋部发动着射击,满洲精骑空自拥有雄厚的兵力,这个时候根本发挥不出来!
  “传令,骑兵分成三路,同时向着山丘发动围攻,我倒是要看看他们能够撑得住多久!全力进攻,不留任何余力!”
  济尔哈朗拼命了,近两万骑兵三面围攻天威军精骑,将天威军精骑的防线压制的越来越紧,毕竟天威军第四镇仅仅三千精骑,兵力不过满洲精骑的六分之一,巨大的兵力差距使得天威军精骑防守起来捉襟见肘,可以在局部获得优势,但是一旦发动围攻,天威军精骑的优势瞬间荡然无存,只能陷入苦战。
  好在,孙传庭的骑兵没有让天威军第四镇精骑等待太久时间,仅仅过了片刻功夫,南京两镇的骑兵就从后面追击了上来,又是数千骑兵,虽然战力不如天威军精骑,但是足以抵消部分满洲精骑拥有的优势兵力了,高杰与钟岳两个人率领着骑兵从背后向着济尔哈朗的骑兵就下了家伙,数千骑兵汹汹而来,直扑济尔哈朗的身后。
  此时,济尔哈朗的大军几乎全部都压了上去,连济尔哈朗都已经投入到了战斗之中,在亲卫的簇拥之下,来到了山丘的半山腰位置,南京骑兵闪电般的扑了上来,让满洲精骑根本没有应战的时间,在南京骑兵的冲击之下,济尔哈朗从正面进攻的骑兵,瞬间崩溃,整个队伍都被冲散了!
  惊慌失措的济尔哈朗再想调动大军回防已经是不可能了,崩溃的骑兵四处乱窜,完全乱了建制,想要指挥作战,都变得困难重重,一个个骑兵因为背后南京骑兵的促下杀手,身首异处,山丘之下,惨叫连连!
  “该死的!他们怎么上来的这么快!”
  济尔哈朗气急败坏的怒吼道。
  一旁的石廷柱急声道:“王爷,现在我们没有时间进攻山丘了,再要是拖延下去,两支骑兵一前一后,将我们纠缠在这里,没有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我们根本分不出胜负来,但是,用不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孙传庭的大军以及天威军的步兵主力就会扑上来了啊!”
  济尔哈朗绝望的闭上了眼睛,一旦按照石廷柱所言行事,那自己的这小两万骑兵能够一半活着离开凤林山都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就这样不管不顾的,拼命逃窜,任凭六七千明军骑兵拦截追击,其中还有大量的火枪手,其中的惨状,不用想,也能够知道啊。
  可是不按照石廷柱所言,自己只能是结局更惨,一旦孙传庭跟天威军第四镇的主力扑上来,那自己就是要全军覆没了,即便是按照石廷柱所言,立即放弃进攻,全力撤退,也未必能够甩得开眼前的骑兵啊!
  “石廷柱,传令下去,命令祖大寿率领五千骑兵断后,全力阻击对手,其余的兵力,全部随我撤退,这是祖大寿唯一能够活命的机会了!”
  济尔哈朗狠声说道。
  石廷柱连忙向着祖大寿传令,五千骑兵断后,祖大寿心头一沉,五千骑兵,郑亲王给自己的兵力绝对不少啊,这是等于在救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了,可是,即便是五千骑兵,一旦被孙传庭的主力给包围了,自己也是插翅难飞!
  也罢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了!
  “宽儿,给我听清楚了,一会儿,我们父子率军断后,我在前面顶住天威军与南京各镇的进攻,你一有机会,就率领我们祖家的嫡系全力突击,向着真定府突击,一定要跑出去!”
  祖宽登时就急了,叫道:“父亲,你这是什么话,您在这里死战,让儿子逃命?那我以后还如何有脸活在世上!”
  “你给老子闭嘴!这是我们祖家唯一一个能够生存下去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失利,导致整个西路军都全军覆没,这样的责任足够多尔衮将我们满门都给斩尽杀绝了,难道你想让我们祖家从此烟消云散吗?你不是为了一个人活着,是整个家族!给老子记住,必须保住祖家的最后一点根基!不然的话,你爹我到了阎罗殿也不放过你!记住了没有!”
  祖大寿当然不愿意死,但是他不死,整个家族都得陪葬,现在只有拿着自己的命去搏儿子跟家族的前途命运了,大丈夫,当断则断,不断,那就必受其乱!


第九百六十章 兵取太原城
  济尔哈朗的算盘打得着实不错,利用祖家满门的生死来要挟祖大寿,使得祖大寿不得不死战到底,从而为满洲精骑的主力逃脱创造机会。
  不过,现在的满洲精骑想要脱离战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天威军第四镇的精骑与南京两镇的精骑同时发动进攻,一前一后,将正面的满洲精骑给死死的纠缠住了,想要脱离战场,首先就得击退两支骑兵的纠缠。
  祖大寿率领着精锐力量不断地四处突击,企图将明军骑兵给冲开,济尔哈朗则是率领着左右两翼的骑兵开始向着远方逃遁,邱清泉高杰与钟岳,同样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高杰与钟岳从后面突击,邱清泉则是率领着三千精骑直接冲下了土丘,将济尔哈朗的骑兵再次纠缠住,双方的将士都已经杀红了眼睛,一个急于逃命,另一个则是发誓要将对手全歼在凤林山一带。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孙传庭与李定国的大军先后抵达了战场周围,一个从后面突击,另一个则是向着东面迂回,再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四个镇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六万人,特别是,此次行动,李定国将第四镇的所有炮兵都给带了上来,从外围开始了猛烈的炮击!
  满洲精骑彻底的蒙圈了,在一通通火炮的轰击之下,四处乱窜,再也无法保持战斗的阵型,巨大的压力之下,彻底崩溃了!
  济尔哈朗绝望了,这样巨大的包围圈,如何突围而出?如何突围而出?
  双方在凤林山脚下一直激战到了夜色降临,就在济尔哈朗绝望的时候,西北方向,突然传来了一阵喊杀声,一支兵力从斜刺里杀了出来,直扑天威军第四镇!
  天威军第四镇准备不足,侧翼的阵地产生了一丝紊乱,李定国心头一惊,连忙命令邱清泉率军稳住阵脚,只是,仅仅是这么一个狭小的漏洞,也被济尔哈朗敏锐的捕捉到了,指挥着身边的一支精骑发动了迅猛的冲锋,终于在漏洞被堵起来之前,从中间冲了出去!
  啊!
  李定国气的暴跳如雷,跑了济尔哈朗,即便是将包围圈中的这些残兵败将给一举全歼,都没有多大的用处啊!
  “邱清泉,给我追击,追!一定要追上济尔哈朗!”
  李定国咆哮道,“他妈的,到底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又杀出了一支鞑子的军队!”
  只是,这个时候在发脾气,已经没有用处了,脱离了包围圈的济尔哈朗哪里还敢停留?率领着骑兵拼命的逃窜,邱清泉这个时候再想追赶上去,将其一举全歼,已经是来不及了。
  济尔哈朗跑了,顺便还带走了两三千人的精锐骑兵,剩余的这些人全部都傻眼了,想跑也跑不了,连第二天清晨都没有支撑到,就被明军彻底围歼,甚至连后来驰援济尔哈朗的那支兵力都没有能够逃离战场,全部被歼!
  “督师大人,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突然又冒出了一支鞑子的军队!”
  李定国看到了孙传庭,依旧是愤愤不平,急声问道。
  孙传庭苦笑道:“宁宇老弟,实在是对不住了,这是从太原方向出来的一支兵力,济尔哈朗的精骑太强悍了,为了对付这两三万精骑,本督几乎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了沁州,太原方向仅仅留下了不到五千兵力,而且还不是精锐力量,这支太原的守军就是一口气突破了我们的兵力牵制,一路从北面杀了过来,人算不如天算啊,终究还是让济尔哈朗给跑了……”
  李定国闻言,长长叹了一口气,倒也怨不得孙传庭,济尔哈朗的精骑太强悍了,加上祖大寿带回来的败兵,差不多三万精骑,而孙传庭麾下能够与满洲精骑正面抗衡的仅仅有南京前镇,不管是南京后镇还是凤阳镇都远不是满洲精骑的对手,能怎么办?孙传庭在沁州能够给济尔哈朗带来沉重的打击,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毕竟济尔哈朗可不是庸手,也是一代名将了。
  “宁宇老弟,你们连日赶路,需要暂时休整一番,进兵真定府的事情,暂时缓上两天,本督率兵前往真定,留下太原府交给你了,先收复太原,然后在前往真定与我会师,如何?”
  孙传庭问道。
  李定国摇摇头,答道:“督师大人,现在即便是进兵真定府,也已经是来不及了,济尔哈朗都是骑兵,我们想要将其追上已经是不可能了,等到您的主力赶到真定府,济尔哈朗早就做好准备了,甚至连多铎都会全力回援,与其如此,还不如我们先收拾了太原府,然后一同赶往真定呢,也不过两三天的时间,耽误不了什么事情!”
  孙传庭转念一想,李定国说的也不无道理,答应下来,将凤林山的战场草草收拾一下,调动兵力开始围攻太原府。
  如今的太原府,剩下的兵力,已经不足两千人了,面对着五六万明军,单单是明军的火炮就足以将太原守军给吓破胆子了——四个军镇,近八十门火炮,而且都是清一色的红衣火炮,这样的火力,哪怕是太原府这个省城,也绝对挡不住!
  孙传庭一声令下,百炮齐发,向着太原城的南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一队队的火枪兵进行着射击,步兵们同时向着南城冲了上来!
  炮声隆隆,一发发炮弹呼啸着划过天空,先后落在了太原城的城墙之上,将城墙砸的弹痕累累,甚至还有不多的开花弹落在城头之上,将城墙的墙砖都给炸飞了,城内的房屋都被直接砸塌了不少,攻势太猛烈了,不要说两千守军,即便是两万守军都未必能够守得住太原城!
  仅仅大半天的时间,太原城的满洲守军就丢下了太原望风而逃,还守个屁?再守下去,一个人都活不成啊,玉石俱焚!
  孙传庭率领着四镇兵力,兵不血刃,拿下了太原,大军进入城中,整个山西陷入了巨大的震动之中!


第九百六十一章 蒙古借兵
  拿下了太原城,孙传庭与李定国的大军仅仅在太原城修整了两天时间,留下了红娘子与她手下的凤阳镇留守太原,震慑整个山西,孙传庭带领着李定国、钟岳、高杰三大总兵直奔真定府,从太原城到真定府,距离不算太远,却也不近了,四百里路程,数万步骑全力行军,也需要七八天的时间,再加上在太原耽搁的时间,抵达真定府,也是凤林山大战之后半个月的事情了。
  但是,凤林山战败的消息,在短短的数日之内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山西与直隶。
  济尔哈朗率领着残兵败将,一路东逃,日夜不停,到了第三天,终于进入了真定府,这个时候,麾下的兵力已经不足四千人了,祖大寿与石廷柱尽皆死于乱军之中,其余的逃脱出来的也仅仅有祖宽、耿精忠等数名将领而已。
  济尔哈朗心头总算是踏实了一些,有了真定府在手中,就再也不用担心小命不保了,不过,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孙传庭与李定国就会大军兵临城下,那个时候,仅仅凭借着现在自己手里的兵力,再加上真定府的兵力,不足一万人,来抗衡孙传庭李定国麾下数万兵力,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可能的,毕竟现在的真定府经过了前者秦牧风的一场大战,城防都已经破败不堪了,坍塌的城墙甚至只是用一些青砖甚至碎石块草草的搭了起来,一旦重炮拉上来,一通猛轰,用不了一两天的时间,这些城墙还得重新坍塌掉。
  这个时候,济尔哈朗能够守住真定府多长时间,心头半点底儿都没有。
  “来人,立即给朝廷送上六百里加急文书,向皇上跟摄政王请罪,请求朝廷早做准备,还有立即给豫亲王送信,请求豫亲王调动兵力,准备加强真定府的防御!”
  济尔哈朗的紧急奏章,仅仅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被送到了北京城之中。
  得到消息的多尔衮心头登时凉了半截,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啊,孟津渡口沦陷,泽州沦陷,沁州沦陷、太原沦陷,整个西路军六万余人,几乎全军覆没,全军覆没!
  自己刚刚搞定了福建的郑芝龙啊,紧接着朱杰就又给了自己一记重拳,又特么的白忙活了,济尔哈朗这个笨蛋,六万人,竟然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就让人家给打的落花流水,连三万满洲精骑都彻底完蛋了!
  不过,现在自己要考虑的不是济尔哈朗笨蛋不笨蛋了,而是接下来要怎么善后,一旦中原战局出现巨变,那接下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将会眼中影响到大清与大明的实力对比,难道郑芝龙真的是真心实意的接受了自己的招安?鬼才信呢,一旦势头不对,谁知道他会不会再次倒戈?当初祖大寿可是连续倒戈好几次呢。
  “王爷,现在这局面可是被动的很啊……”
  一旁的苏克萨哈低声道,“现在太原城已经沦陷了,孙传庭与李定国四个军镇随时会调兵东进,直扑真定府,一旦真定府在沦陷,那大名府的豫亲王与京城的联系将会被完全隔断,到时候,要么孙传庭率师北上,直扑京城,要么南下与徐一帆围攻大名府,我们都将束手无策!”
  “我知道!”
  多尔衮没好气答道,“现在看来,当初让任由阿济格南下进攻南直隶是我们的一个失策啊,阿济格现在都已经到了淮安府,一口气带走了六七万精锐,使得我们中原战局中的兵力不足,阿济格更是远在千里之外,想要回援都成了问题,也许这正是朱杰诱敌深入的策略啊……”
  多尔衮现在很是后悔,不过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命令阿济格撤兵?且不说这个时候人家朱杰会全力纠缠住阿济格,即便是不纠缠住阿济格,一来一回,阿济格起码也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方才能够赶回大名府、东昌府一线,更何况朱杰这个时候绝对不会阿济格回援的机会了。
  “那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请豫亲王立即从大名府撤兵,退守真定府,只要守住了真定府,那整个直隶就依旧会在我们的掌握之下!豫亲王如今手下依旧有七八万人的兵力,而且都是满洲的精锐力量,固守真定府,哪怕是孙传庭与徐一帆兵力远胜我们,也绝对拿不下真定府!”
  甲喇章京图赖沉声说道。
  多尔衮喝道:“糊涂!撤军到真定府?那整个山东还要不要了?阿济格的六七万大军怎么办?双方远隔一千多里,一旦山东被明廷夺回,阿济格的退路就完全被切断了,到时候孤军在外,那就是死路一条!如今我们哪里还经受得起如此巨大的伤亡损失?”
  图赖脸色一红,不再说话,图赖不过是一个武将,哪里有多尔衮如此长远的战略眼光。
  宁完我低声道:“启奏摄政王,现在我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即便是不让豫亲王撤兵,也需要增兵真定府才行,而且要快,不要给孙传庭留下任何机会,不然的话,一旦真定府被围,我们想要增援,都会变得被动异常了……”
  “增兵?你说的简单!”
  多尔衮恨声道:“宁大人,现在我们京城哪里还有兵可派?北京城如今绿营兵加上满洲精骑都不过三万人,而且大多都是刚刚筹建不就的绿营兵,战力有限的很,一旦在旷野之上遭遇到了天威军,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一触即溃!再说了,这三万人我们布防北京城都尚嫌兵力不足,我们怎么增兵真定府?”
  “那就掉阿巴泰与岳乐率领两黄旗回援真定府!”
  宁完我急声道:“现在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现在暂时稳住真定府的局势再说,豫亲王手中尚有数万兵力,只要真定府在朝廷的手中,豫亲王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可是一旦真定府丢了,那豫亲王可就真的危险了!”
  多尔衮缓缓点点头,宁完我的主意虽然称不上高明,却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多尔衮答道:“传旨准备厚礼,命苏克萨哈为特使前往察哈尔与鄂尔多斯,请求蒙古诸部出兵中原,告诉阿布奈跟隆达科,一个月之内,必须筹齐三万蒙古骑兵南下,从宣府进入中原助战,击败了明廷,大清答应将整个山西都赐给蒙古诸部当马场,如果违误了旨意,我要他们的脑袋!”


第九百六十二章 郑家的分歧
  其实不用多尔衮下旨,从真定府到大名府,两者距离不过两三百里,比到北京城近了一半的距离,多尔衮还没有接到急报,多铎就已经得到济尔哈朗求援的书信了。
  多铎差点给气死啊,祖大寿无能,丢了孟津渡口,你济尔哈朗更无能,率领着近三万满洲精骑竟然让人家明军给包了饺子,差点连自己的小命都给扔在了沁州,废物至极啊,老子都感觉替你丢人啊!
  可是恼火归恼火,现在自己可是不能见死不救,整个西路军都已经全部覆亡了,一旦孙传庭率领数万大军围攻真定府,断了自己的后路,那自己可就陷入绝境了,比之上次秦牧风攻陷真定府要严重的多,毕竟上一次秦牧风攻陷真定府,仅仅不过数千人而已,只是中断了京城对大名府的供给,但是无力向着大名府发动进攻,这一次不一样了,一旦孙传庭拿下真定府,手上兵力数万,完全可以向着大名府发动进攻了,到时候与徐一帆一南一北,围攻大名府,单单是火炮只怕都不下百门,大名府绝对支撑不住的!
  “阿巴泰,这一次只怕又要辛苦你了!”
  多铎沉声道。
  阿巴泰自然明白多铎的意思,自己离开京城本来就是为了抢回真定府,保证京城与多铎的联系的,只是前线战事吃紧,方才留在了大名府,如今真定府有危险,自己责无旁贷,必须要回援的。
  “多铎,真定府就交给我吧,有两万两黄旗在手里,孙传庭奈何不了我们!”
  阿巴泰沉声道。
  多铎直接命阿巴泰率领着两黄旗的精锐再次出动驰援真定府。
  整个中原再次风云翻涌,决战随时有可能爆发,一旦爆发,那就是决定命运的一战!
  当这个时候,南方的局势也没有停下来,越发的紧张,不过,紧张之余,却也多了一丝丝的变动。
  福州,靖南候府。
  郑成功被困在府中,寸步都不能离开,愁苦至极,郑芝龙已经在福州准备誓师了,连大明的旗帜都已经放倒了,福州镇五万兵力都已经集结,在郑芝豹与郑兴的统领下,随时准备北上,连郑芝龙都跃跃欲试,可是现在郑成功被困在府中,哪里都去不了,只能在这方圆不足数丈的空间里来回打转。
  “四爷,您回来了!”
  “参见四爷!”
  正在郑成功焦急万分的时候,门外传来了家丁问候的声音。
  四爷?
  郑成功精神一振,四爷是谁?自然是自己的四叔,老四郑芝彪,如今的武进士郑鸿奎了,如果说郑芝龙是郑氏家族的领袖,那郑成功与郑鸿奎就是郑氏家族的门面,两个人一个就读于国子监,求学于钱谦益与史可法等人;一个早在数年前就考中了武进士,甚至被崇祯帝加官晋爵放在了镇江担任总兵,镇海将军,武进士,虽然算不得什么特别耀眼的名分,起码也不是海贼出身了。
  郑鸿奎在郑芝龙弟兄之中年纪最小,比之郑成功也不过大上七八岁,成人之时,郑芝龙已经投降了朝廷了,是以成功利用武进士的身份彻底洗白,并且位高权重,成为郑氏家族仅次于郑成功的领袖人物。而且因为,年纪相差不多,郑鸿奎跟郑成功感情最好,特别是郑成功在江南游学之际,多次到镇江探望自己的四叔。
  真的是四叔来了!
  太好了!
  当郑成功看到郑鸿奎的身影的时候,不禁高喊起来:“四叔,四叔,你可算回来了!”
  郑鸿奎沿着声音望去,只见郑成功正在左侧的厢房向自己招着手。
  “森儿?”
  郑鸿奎略略赶到有些诧异,几步走了过来,问道:“你何时回到福州来了?国子监的学业完成了?”
  郑成功连忙打开门,将郑鸿奎迎了进来,向着郑鸿奎使个眼色。
  郑鸿逵会意,回身喝道:“你们几个都退下去,大公子跟我有话说!”
  “这个……”
  几个家奴互相望了一眼,低声道:“四爷,侯爷有话,让我们看好了大公子,不许他离开厢房,侯爷的脾气您知道的……”
  “混账,难道我的脾气你们不知道?滚一边去,一会儿你们再过来,我不让你们公子离开就是!滚!”
  郑鸿奎脸色一沉,怒声喝道。
  几个家丁吓了一跳,想想也是,四爷的脾气更大,反正四爷说了不会让公子离开这里就是,自己哥几个也乐的歇歇,人家弟兄父子之间能有什么仇什么恨?自己这些下人夹在中间掺和,搞不好就要倒霉的。
  家丁们退到了大门口,郑鸿奎走了进来,问道:“森儿,怎么回事,被你爹关了禁闭?”
  “四叔!”
  郑成功急声道:“你可算是回来了啊,我爹、我爹他真的投降了满洲鞑子,要想朝廷反戈一击啊,如此不忠不孝之事,如何做的?您可不能坐视不理啊!现在也只有您能够劝得动他了!”
  “什么!”
  郑鸿逵又惊又怒,本来他也听到了一些风声,甚至这一次回来都是郑芝龙用家族的密令将他召回来的,郑鸿逵本来就有些诧异,想要见到郑芝龙之后,好好地盘问一通,到底军火丢失一事与郑家有没有直接关系!
  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