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口!”
  朱杰脸色一变,怒声斥道:“我与马督师以及诸位勋贵之间,不过是一己私怨,如今国难当前,大家却是为了公义,如何能够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秦牧风脸色一愕,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擦了,上位之前,咱们还轮番着虐待马士英呢,现在好了,都要登基了,反而要放他们一马?这是何道理?想想哪一个皇帝在权力斗争中,不是血流成河?
  朱杰上前一步,看向了马士英等人,沉声道:“马督师,如今可正是我们勠力同心,一雪国耻的时候,不管我们恩怨如何,现在不是我们厘清恩怨的时候,前仇旧恨,一笔勾销,诸位勋臣同样如此,自今日起,只要你们不在作奸犯科,不在鱼肉百姓,仗势欺人,我绝对不会寻找事端!”
  马士英与诸位勋贵闻言,心头稍稍安定一些,如今朱杰登基,已经不可阻挡,愿赌服输了,只要朱杰不在针对自己这些人,相安无事,那就是邀天之幸了,至于跟皇帝挣权甚至是借机生事,他们还没有那个胆子!
  如今国事艰难,一切仪式从简,朱杰仅仅是稍作准备,就在众人的拥戴之下,告祭太庙,举办了登基大典,接受了众臣的跪拜。
  新皇登基,正值一年伊始,改好建元元年,行黄帝历四千三百二十年,尊崇祯皇帝为庄烈帝,庙号烈宗,奉林青儿为皇后。
  新皇登基,自然是要加封百官,大赦天下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重组内阁,蒋德璟、孙传庭、候恂、毕懋康、宋应星入阁辅政,成为新一任的阁相;
  第二件事情,就是改革勋爵制度,改公侯伯三级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级十五等爵位;
  第三件事情,改吏兵户刑工礼六部,改设吏部、兵部、户部、工部、刑部、礼部、税部、商部、监察部、情报部十部制,分掌朝政,蒋德璟作为先帝的辅臣,威望卓著,而且颇有政绩,自然是被公推为内阁首辅了,同时兼任吏部尚书;孙传庭作为朱杰最为看重的盟友,进身为次辅,兼任兵部尚书,负责全国军务;候恂当年在户部之时政绩颇佳,是历年来,朝廷国库最为丰盈的时候,出任户部尚书,入内阁办事;史可法为人刚正耿直,封为监察部尚书,毕懋康起用为工部尚书,高杰出任情报部尚书,李岩为税部尚书,高弘图出任商部尚书,杨廷枢出任刑部尚书,钱谦益出任礼部尚书,各部各司其事。
  钱谦益不过是用来安抚南京权贵阶层的信号而已,如今新君刚刚册立,将反对的人全部打入冷宫,无疑,会引起巨大的纷争的,朱杰自然没有那么傻,总也要贴张安民告示吧,除去钱谦益,还有马士英,同样也保留了庐凤总督的位子,只不过,黄得功的庐州镇却是不能留给他了,让他掌握着一镇的精锐,而且在京畿地带,未免有些危险。至于各家勋贵们,虽然没有得到什么菜头,却也相安无事,只要能够保住各自的爵位,依旧是荣华富贵,可以享之不尽的。
  不过,最令人惊诧的是,朱杰竟然下旨直接取消了限制勋贵入阁参政的限制,准许勋贵入阁议政,准许勋贵子弟参加科考,勋贵之中,只要有才能卓越者,可以任职地方,处理一方政务,甚至业绩突出者,调任中枢,也是可以的,消息一出,朝野一片哗然,本来勋贵们以为要倒大霉了,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一张口就给了一个巨大的馅饼啊,可以参与国家机务了,这是皇上天大的恩典啊!当然,有高兴的,自然就有愤怒的,文臣们对于皇上如此做法,颇为不满,好不容易,在朝堂上方才将勋贵给压制下去了,皇上竟然一开口,就要打破固有的格局,这如何可以?
  旨意一出,自然引起了文臣们的反弹,不过,建元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哪里还会给文臣们反对的机会?朱杰如今大权在握,对整个朝局控制的死死的,反对无效,再三反对,依旧无效!
  不过,这个时候,朱杰却是又起了另外一个主意,取消所有勋贵的丹书铁券,一应爵位,每世递减,一直降到末等男爵为止,也就是说从国公,到男爵,一共五级十五等,哪怕是一等国公,十五代之后,也就成为白丁了,没有了丹书铁卷的特权,没有了世袭罔替的爵位,代之而起的却是可以自由参政,不在设限。
  朱杰的意图很清楚,崇祯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思路,从根本就是错误的,将这些文官集团都给惯坏了,惯得不成样子了,必须要给他们带上紧箍咒,这个关键的时候,绝对不允许他们给捣乱!同时放开限制,也能够从勋贵集团之中发现一些人才出来,当然,非但是给勋贵集团解除了限制,连带着,皇室一族也都全部解除限制,但凡皇族子弟,失去爵位者,尽皆可以参加科举,特么的,不能再白养活这些人了,必须要让他们自食其力!
  朝廷中央枢纽的架构搭建起来了,接下来就是下面各种机构的官员了:裁撤巡抚职务,全面恢复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同时加入传道受业司,各自负责一省政务、监察、军务与教育,四者各不干涉;黄宗羲出任应天府府尹,专司应天府京畿政务;顾炎武出任浙江布政使,朱舜水出任河南布政使;其余各地官员,除巡抚、兵备道官员回调京师外,个安原职。


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皇登基,改天换日(二)
  地方政务动静不大,军务上却是作了大手笔的调整!
  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裁撤卫所官兵,凡是在卫所军籍者,全部解除军籍,挑选其中精壮进入各镇,由朝廷补充军饷,成为募兵;年老体弱者,赐予田地成为农民,免除五年税赋;即日起,各省卫所将领分批召回兵部考核,考核合格者,另行委用,分散至各军镇之中任职,考核不合格者,免去本兼个职,不得再次录用,裁汰出局。
  各省防务交由指挥使与总兵共同管辖,云、贵、闽、粤、桂、赣各部署一镇兵力于要冲,宁靖地方;四川、湖广、浙江、陕西各两镇兵力,南直隶两镇兵力,应天府四镇兵力,除开南京三镇之外,在筹建一镇,组建京军,一共二十镇兵力,二十位总兵官,一镇兵力省份,都指挥使由总兵兼任;两镇兵力以上省份者,设立总督,统领一省军务,每镇兵力核定员额一万八千人,南京四镇作为京军,每镇配置两千火枪军,组建火枪步骑营,如果再算上中原的五镇天威军,总兵力,也要接近五十万兵力了,其余的多一个不要!
  除了陆地的二十五镇之外,设立大明皇家海军福建水师、江浙水师两镇水师,福建水师总兵郑芝龙、江浙水师总兵郑浩天。徐一帆以兵部左侍郎总督天威军,负责河南军务,统筹中原所有战事,秦牧风任京军总督,负责江淮军务;李定国总督陕西军务,率兵北上,防御山西的清军南下;黄得功总督湖广军务,负责防范四川的张献忠,以免张献忠再次杀出四川;
  在军务上,朱杰自然是行家里手,一言而决,即便是孙传庭都不会过多置喙,孙传庭甘拜下风,自愧不如的,皇上制定方略,自己照着执行就是,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岔子!
  部署好军务,紧接着,朱杰再次掷出了大手笔——成立皇家科学院,负责全国勘探、天文、立法、从事各种器械、军械的研究事务;宋应星成为科学院第一任院长。
  单单是成立皇家科学院,倒是还不至于引起一片哗然,要命的是,朱杰为皇家科学院送上的大礼——第一件事情就是封宋应星为文运候,自宋应星起,之后每一届皇家科学院院长全部得文运候侯爵,永不更易;凡是入选皇家科学院的学者,一律赐子爵爵位,有突出贡献者,甚至可以晋升为男爵、甚至伯爵!
  消息一出,整个朝野都沸腾了,就是一些泥瓦匠,木匠,就可以得爵位?擦了,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天理?非但是军方将领,即便是文臣们也大都不满,极为不满,众多朝臣为国操劳数十年,可都从来没有得过爵位啊,大明朝向来晋升易,得爵男,有非军功不得封爵的律例,即便是刘伯温那么大的功劳,也不过得了一个诚意伯而已,太难了!
  但是,朱杰毫不为其所动,一句话,所有皇家科学院的学者,必须授予爵位,当然了,想要进入皇家科学院,那可是有着绝对严厉的要求的,必须经过三位皇家科学院的学者联名举荐,交由皇家学院审议,考核,方才可以进入,同时还要在科学院中试用一年,考核通过,方才能够留在皇家科学院,而且,皇家科学院每年只有十个汉人名额,五个番邦名额,这可是真正的殊荣,要知道整个大明朝,即便是尚书,都有十多位呢!
  朱杰非但授予这些人爵位,皇家学院设立皇家恪物奖赏规制,第一等赐金牌,赏银万两;第二等赐银牌,赏银五千两;第三等赐铜牌,赏银三千两,未来哪一个人能够研究出足够的成果,皇家绝不吝惜赏赐,除了这个每年评议的奖赏制度外,还对有所发明创造、研究成果的人进行表彰,只要其成果在皇家科学院通过审核,那就可以领取一定的奖励,最高者,奖赏高达一千两纹银!
  刚刚设立了规制,朱杰就将第一等恪物金牌赐给了宋应星,表彰宋应星写出的《天空开物》这不皇皇巨著,第二等恪物银牌赐给了茅元仪,表彰茅元仪写出的《军备图说》;第三等恪物铜牌赐给了毕懋康,表彰其研制出了大明第一杆燧发火枪,实打实的赏赐啊,皇上御赐,还有大笔的赏银,都超过了他们一年,甚至三年的俸禄!
  连孙传庭都有些红眼睛了,这个皇上要玩哪样?这大明朝,著作等身的大学者,数不胜数,江南更是人才辈出,但是没有这些硕学大儒什么事情,奖赏都给了这些研究旁门左道的人!这叫什么事?难道现在孔孟门生不值钱了,孔孟之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
  “皇上,臣以为此事不妥啊,大大的不妥啊!”
  孙传庭白日在朝堂上,不便于公开驳斥皇上,毕竟是新皇刚刚登基,必须要维护他的权威才行,不得不等到深夜,方才入宫求见,向着朱杰再次提出了反对意见。
  “你倒是说说,有什么不妥?”
  朱杰笑道。
  孙传庭沉声道:“皇上,从古至今,孔孟之道就是内圣外王的国家根基,不容动摇,朝堂之上,所有官员几乎都是圣人门生,如今您将恪物之学捧起老高,却将儒教贬低的一文不名,势必会引起朝中官员非议的,官员心中有所不满,无心政事甚至尸位其上,对于朝政有百害而无一利啊……”
  朱杰站起身来,常常的叹了一口气,方才答道:“孙大人,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远古先秦或者汉唐的时代了,这个时代,将会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大明的长治久安甚至未来数百年甚至千年国祚不断,就要全部靠这些人了,儒教可以保证我大明道德昌盛,却无法保证我泱泱中华兵甲之利,儒教可以保证我大明知书明理,却无法保证我泱泱中华掌握天地运行之至礼,儒教不可废,然则,这恪物之学,却也不能偏废,知道为什么朕将毕懋康与宋应星超擢进入内阁吗?因为他们两个人乃是个中翘楚,争衡未来的世界,靠的是火枪、火炮,不是这些刀枪剑戟,世道要变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战之前
  吴三桂一直以来都很不服气,不是不服气别人,正是不服气朱杰,非常的不服气。
  两个人可以说都是少年得志,吴三桂弱冠之年,就担任了辽东的总兵官,勇冠三军,麾下的关宁铁骑,更是天下第一等一的劲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多年来与满洲鞑子交战的中坚力量,没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只怕辽东的局势早就糜烂不堪了;本来吴三桂以为,未来大明朝第一名将,非自己莫属的,不管是孙传庭还是洪承畴,年齿都比自己要大上二十余岁,两个人一旦年华老去,大明名将凋零,自己将士大明朝最坚固的那根顶梁柱。
  偏偏这个节骨眼上,朱杰出现了,横空出世,竟然如同流星一般迅速崛起,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就成为了大明朝最耀眼的那颗将星,将所有将领、统帅的光芒全部黯淡无光,连孙传庭都要规避锋芒,就不要说他吴三桂了,二十岁,仅仅二十岁,就成了总兵,紧接着封侯,在紧接着又率兵独抗李自成,将李自成二十余万大军全部歼灭在河南境内,连同张献忠麾下最善战的悍将李定国都被他给降服了,两年之后,仅仅两年的时间,朱杰就成为了大明朝皇族之外,最年轻的国公——镇国公,总督南直隶军政事务,将自己这个大帅给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凭什么?他很能打吗?他善战,我吴三桂同样勇冠三军!他的天威军战力强悍,我的关宁铁骑更是关内无双,他比自己好的就是运气罢了,人走狗屎运了,拦都拦不住,谁也拦不住啊,那么多的大臣们群起攻击,都被皇上帮他给挡下来了,还能说什么?如果自己也有他这样的运气,率领大军进攻李自成,只怕李自成趴下的更快!
  吴三桂就是不服气,一直就像在战场上正面领教一下朱杰的厉害,领教一下天威军的厉害!
  这一次,吴三桂终于有机会,与天威军正面在战场上相对了,虽然如今朱杰远在南京,没有坐镇天威军,但是却有朱杰麾下的第一爱将徐一帆,而且天威军主力尽在,正是与天威军一较高下的最佳时机!
  如今吴三桂手下的兵力,可不仅仅是只有关宁铁骑,山海关的五万兵力全部随他出征,除此之外,还有保定府收编的明军驻军以及一部分京营,兵力竟然已经逼近六万人,后面,还有豫亲王多铎的四个旗的兵力,单单是四个旗的兵力,就已经超过六万人了!加在一起,总兵力超过十万,吴三桂相信,自己没有理由失败,看看随军的十门红衣大炮,黑洞洞的炮口,正宣示着他的凶悍!
  多铎已经传来了命令,叫自己不要贸然进攻,先行搞清楚大名府的虚实,吴三桂已经派出去了几十个斥候了,前往大名府侦探敌情,陆陆续续已经回来了十多个人。
  “天威军的四镇兵力,再加上通州镇的兵力,总兵力超过八万人,驻守大名府,这天威军两年间扩充的还真的是够快的……”
  吴三桂喃喃说道。
  “立即派人给豫亲王送信,将大名府的虚实一一呈报,等待豫亲王定夺!传令三军,不管其他的,全力行军一定要在明日午时之前抵达大名府!”
  因为大炮的存在是的关宁铁骑行军的速度慢了下来,从河间府到大名府不过两百里路程,大军竟然需要走上三四天的时间。
  大名府,如今的徐一帆坐在大名府的知府衙门,脸色凝重,一封封情报送了回来,现在关宁铁骑距离大名府已经不足五十里了,后面的八旗精锐,也在一步步的向前推进,最迟后天就可以抵达大名府。到时候,满洲鞑子十万大军云集大名府,这大名府二十万百姓可是要遭殃了,徐一帆数代定居大名府,在大名府生活都已经超过了两百年,真的不忍心看着这一方父老百姓遭难!
  “一帆,你说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死守大名府?”
  杨承祖沉声问道。
  邓九如与萧挺坐在另一侧,也静静的看着徐一帆,虽然这几个人,徐一帆的年龄最小,但是不得不说,徐一帆就是他们的主心骨,论到行军打仗,指挥若定,这几个人都不如徐一帆远甚。
  徐一帆眉头紧皱,仅仅盯着墙上的地图,沉声道:“死守?大名府虽然城墙高大,非一时三刻能够攻破,然则鞑子此番前来,确实有十余万之众,甚至还携带了不少火炮,真的被动防守的话,整个大名府城都要玉石俱焚了?”
  三个人吓了一跳,惊声道:“怎么,一帆,难道你还要主动出战?”
  徐一帆瞥了三个人一眼,淡淡答道:“怎么,有何不可?可惜了,如今牧风与定国两个人都不在,这一仗明日只能我亲自出战了,吴三桂勇冠三军,号称大明第一悍将,哼哼,我正要领教领教他的战力!”
  “一帆!”
  邓九如急声道:“你可是三军统帅,如何能够轻动?万一有点闪失,那可是要挫动三军锐气的!”
  “失败?”
  徐一帆淡然笑道:“查栓那个小子三千对四千,都能够将满洲精骑给击溃,我坐拥天威军精锐,还会怕了他吴三桂?这一站,我就是要战而胜之,将吴三桂的士气给打下去,让他们知道知道,天威军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你们三个出战,虽然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没有人能够挡得住吴三桂的,我屡次听大人说起过他,虽然这个家伙人品低劣,但是一身本事可不是假的,骁勇至极,你们只管守住三面城防,明日一战,就看我的了!”
  徐一帆自然有傲气的资本,如果说秦牧风是悍勇无双,让人望而生畏的话,那徐一帆就如同朱杰一般,令人永远都看不透深浅,谁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到底蕴藏着多强的力量,反正是不管秦牧风还是查栓,每一个骁将,都自愧不如,徐一帆在的时候,他们只有听命的份儿!
  徐一帆眼中闪烁着精芒,这一战,终于要来临了!


第五百七十三章 月黑风急夜,夜袭关宁军
  夜幕降临,吴三桂距离大名府依旧还有着小三十里的距离,连夜赶路,在这个时候可是很不明智的,吴三桂经验丰富,知道徐一帆自由生长在大名府对这里一草一木熟悉无比,连夜行军的话,如果被徐一帆打一个伏击的话,那可就惨了,如今满洲大军主动权在握,吴三桂没有必要冒那个风险。
  吴三桂下令就地驻扎,准备明日一早再向着大名府突进。
  不过,很显然,徐一帆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了,这一次徐一帆亲自出马,将天威军第一镇与通州镇两镇之中的精锐骑兵全部带了出来,单单是火枪兵,就抽调了近四百人,依旧是三千精骑,从两镇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骑!
  吴三桂预料的不错,徐一帆对大名府的一草一木熟悉无比,哪怕是闭着眼睛都不会摸错道路,当初跟着卢象升学艺的时候,卢象升更是以大名府的地形为模板,为徐一帆演示了多种作战的策略,可以说,如果徐一帆不能在这里打好这一战的话,即便是换朱杰来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徐一帆瞄准的不是吴三桂的前锋精锐骑兵,关宁铁骑训练有素,大多都是久经大敌的老兵,是最不好惹的存在,现在就是要避实就虚,向着吴三桂最薄弱的地带下手,给吴三桂迎头一记凶狠的闷棍,即便是不能敲晕吴三桂,也要让吴三桂吐口血!
  目标——后军步兵答应!
  也就是徐一帆有这样的胆魄,放过关宁铁骑的精锐不打,去打后军一旦失利,让前面的关宁铁骑给围上来,那天威军就会被围在这里了,但是,徐一帆偏偏就是这个打法,不怕你来围我,只要你吴三桂有这个本事,那你们就只管来!
  时间刚刚来到丑时,吴三桂的大军经过了长时间的行军,刚刚休息,徐一帆率领着骑兵就到了,当徐一帆的精骑一路提进到了距离后军不过六七百步,突然开始加速,向着吴三桂的后军飞速的冲了起来!
  仅仅六七百步而已,对于精骑而言,不过是眨眼间,就可以冲到对手的营盘的,吴三桂的后军被一阵阵闷雷般的马蹄声给彻底惊醒,和衣而卧的士兵们使劲揉着眼睛,刚刚爬起来,就看到了远处一队队骑兵汹汹而来!
  “敌袭,敌袭!”
  吴三桂麾下的步兵开始凄厉的吼叫起来,不过,这个时候再发出示警,已经晚了,骑兵已经开始冲入距离营盘不足百步的距离了,天威军精骑纷纷挥起手中的马刀,直接闯入了大营!
  徐一帆手持亮银枪,一马当先,向着敌军展开了突击,手中的亮银枪不断地向前突击着,一个个士兵被徐一帆直接给挑了起来,面对着三千精骑的强力突击,整个后军大营全部都乱了套,吴三桂的士兵一个个如同没头苍蝇一般,纷纷四处逃窜,不过,如何能够逃得过骑兵的追杀?
  大批的骑兵冲击起来,一片片的士兵淹没在了天威军精骑的铁蹄之下,吴军死伤惨重,整个吴军后军全部乱套了,惨叫声将宁寂的夜空完全撕裂!
  吴三桂从睡梦中被凄厉的惨叫声与战马狂嘶生给彻底惊醒,吴三桂一跃而起,几步就窜出了自己的军帐,原本吴三桂以为即便是对手偷袭,也是直接偷袭自己的前军的,没有想到,对手没有偷袭前军,而是迂回到了后面,偷袭自己的后军!
  啊……
  吴三桂气的暴跳如雷,怒吼道:“传令,传令,调集右翼骑兵向着北方立即驰援后军,将敌军给我逼住,命令左翼骑兵向着对手后方迂回,老子要将他们彻底包围在这里,将其一口给吃掉!”
  吴三桂虽然恼怒,但是心头也很清楚,对方偷袭,兵力不会很多,自己坐拥六万大军,只需要稳住阵脚,来一个反包围,那完全有机会反败为胜,将这支敌军给歼灭在这里!
  不过,如今正是深夜,关宁铁骑本来都在休息之中,六万大军绵延数里的距离,即便是从左右两翼到后军,也有一段距离呢,非但是如此,大军还需要整军出发呢,哪里是短时间内能够赶到后军的?
  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整个后军都已经变得一片狼藉了,吴军死伤遍地,血流成河,天威军精骑的战力可不是盖的,攻其不备,三千人马在阵地肆无忌惮的来回冲击,已经将有不下数千人伤亡在天威军精骑的突击之下了,吴军亡魂皆冒!
  不过,关宁铁骑也绝对不会给天威军精骑太长的时间,左右两翼的关宁铁骑仅仅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开始从后方包围上来,企图从两侧夹击天威军精骑,大军缓缓的压上,一步步的压缩着天威军精骑的空间!
  一旦两翼的关宁铁骑合围,天威军就彻底陷入重围了,想要脱身,可没有那么容易。
  徐一帆眼中冒着冷冽的精光,长枪一举,怒喝道:“传令,大军立即整队,箭矢阵型,向着正南方向,突击!”
  正南方向,那是吴三桂的中军所在,是关宁铁骑的精华战力所在,虽然兵力不多,但是绝对是不逊于满洲八旗的战力!
  天威军精骑毫不犹豫,当即向着正南方向发动了凶猛的突击,根本就不理会从两侧包抄上来的关宁铁骑!
  远处,吴三桂的眉头一扬,心头惊异无比,这天威军干什么?竟然还要从后方直接冲击自己的中军?这胆子未免也太大了吧,不要说你们仅仅几千人,即便是上万精锐,也休想轻易突破我的中军阵地!
  “传令,中军准备出击!”
  吴三桂高声喝道。
  中军战力虽然已经准备好了迎战,但是对于天威军的进攻赶到了茫然与不解,还有这样打仗的,大军合围在即,天威军想要逃跑,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撕开左右两翼关宁铁骑的合围圈,趁着关宁铁骑的合围还没有彻底完成,一举杀出去!谁能够想得到,这支天威军竟然如此大胆,反其道而行之?不要说下面的将士,连吴三桂都没有想到!
  猝然之下,中军有些慌张了,天威军精骑气势如虹,猛扑中军,打的节节败退,苦不堪言!
  吴三桂大怒,厉吼一声,手中绰起青龙刀,带领着一支亲军向着天威军扑了上来,一定要顶住天威军的冲锋!


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枪之威,杀人放火
  如今天威军气势如虹,将士们已经完全打疯了,势不可挡,如果再不能压制住天威军的气势,那想要留住天威军就更加困哪了,被对手在后军大营杀了一个三进三出,紧接着又让人家给从正面直接杀出去,那关宁铁骑可就颜面尽失了!
  五百亲军,这是吴三桂手下最为精锐的家族力量,也是吴三桂最强大的屏障,战力非凡,为了能够阻止住天威军,吴三桂也不得不拼出一头去了,将自己手中最锋利的匕首亮了出来!
  不过,既然徐一帆敢反其道而行之,直冲吴三桂的中军,那自然是有所凭仗,徐一帆可不仅仅想秦牧风哪样胆子大,最重要的还心细如发,知道吴三桂中军铁骑厉害,还要正面冲锋,自然是准备好了杀手锏了!
  “砰砰砰!”
  两支精锐距离已经不足百步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骑兵肩头左右一分,将后面的骑兵漏了出来,两百骑兵,后面两白旗并几乎一字排开,抬起手中的燧发火枪,同时开火!
  仅仅不到百步距离,这么近的距离,再加上燧发火枪的强大威力,可想而知会给关宁铁骑带来多么大的破坏!
  吴三桂亲自率领着亲军阻击,本来想着跟徐一帆一较高下,只需要挡住他们须臾时间,后面的骑兵就能够将天威军团团围住,厮杀,就是要用惨烈的厮杀,来警告天威军,关宁铁骑也不是好惹的!
  但是做好了进身搏杀准备的吴军却没有想到,天威军的肩头竟然突然分开,后面的火枪兵出手了,面对着密集的火枪,五百亲军被打的措手不及,如今正在以密集阵型前进,想要躲闪都不可能!
  啊……
  一声声的惨叫从吴三桂的亲军中传了出来,亲军将士纷纷中枪,翻身落马,燧发火枪有效射程足足有两百米,在两百步之外都能够致伤甚至致命,如今距离不足百步,那就更不在话下,即便是穿着铠甲都不足以防御住强大的贯穿力!
  刹那之间,吴三桂的亲军就有着七八十人被子弹击中,正前方的振兴被清空了一片,死伤狼藉,连吴三桂都应对不及,被流弹击中左臂,鲜血直流,疼的直咧嘴。
  几乎所有的亲军都惊呆了,好威猛的火力,这么多火枪!这么大的威力啊,一口气就让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亲军趴下了接近五分之一!如果再来一波的话,那就直接打残了啊,吴三桂对于胳膊上的伤势倒是没有在意,但是他在意的是自己亲军的死伤,一下子近百最精锐的战力消失,这对于吴三桂来说,是绝对难以接受的!吴三桂宁愿拿着三千普通士兵来换这百十人的亲军,这可是自己最忠诚最骁勇的家族力量!
  “不!不!”
  吴三桂怒吼着,“传令,全军突击,不惜任何代价,必须将他们全部歼灭在这里!”
  光吴三桂愤怒又有什么用?现在最要命的是,面对着如此威猛的火器,亲军已经被打懵了,彻底懵了,根本无法保持原来冲击的振兴,溃散开来!
  没有了五百亲军的正面阻击,天威军精锐战力无双,又有火枪助阵,竟然在吴三桂的中军大营之中,硬生生的冲出了一条血路,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天威军已经连踹后军跟中军两座大营了!
  “徐一帆!”
  吴三桂包扎了胳膊上的伤口,一眼就看到了远处的徐一帆,那杆长枪太显眼了,银蛇乱舞,如同梨花一般绚烂,手底下根本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