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大唐(老鱼)-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我并没有说谎,齐王殿下的命相我的确看不懂!”袁天罡苦笑一声,连连摇头道,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什么,这……这竟然是真的?”李淳风也吓了一跳,一向稳重的手微一抖动,几点茶水撒落在桌面上。
“嗯,齐王殿下的面相处处透着古代,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个富贵王爷,但是若仔细看,却又处处都是贵不可言之相,而且我还在他的身上看到一种东西!”袁天罡苦笑道,正是李愔身上的那种东西,让他这段时间是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决定留在登州,随时观察李愔命相上的变化。
“袁师,齐王殿下身上有什么东西?”李淳风好奇的问道。
“九五之气!”袁天罡忽然脸色一整,说出一个让李淳风目瞪口呆的名字。
“这……这怎么可能?”李淳风被这个名字惊的站在那里好半天,最后忽然腿一软,一下子跌坐在凳子上,脸上仍然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所谓九五之气,这是一种相术上的说法,解释起来很复杂,不过简单的来说,整个大唐拥有这种气势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当今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另外一个则是他的接班人,也就是下一任的大唐皇帝。按说李愔是李世民的儿子,身上出现这种九五之气也很正常,毕竟他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之一,极有可能继承皇位。不过李淳风之所以如此震惊,自然是有他的原因。
“师尊,上次你不是说过,当今具有九五之气的,除了陛下之外,另外一个就是晋王殿下,可是现在为何在齐王殿下也出现了九五之气,难道皇帝之位竟然出现了两个继承人吗?”李淳风震惊过后,急忙一脸焦急的问道,这可是事关天下命运的大事,半点也疏忽不得。
“这个我也不清楚!”袁天罡一脸的苦笑,“这段时间我一直苦思这件事的原因,可是想来想去,最后只想出两个可能,第一个可能就是我的相术出问题了,另外一个就是我的相术没错,但这个后果太可怕了,我宁愿自己的相术出错!”袁天罡说到这里,一脸痛苦的表情。
“袁师,你的意思是说……”李淳风也是个聪明人,立刻想到袁天罡话中的意思,不过一想到那种后果,他也不由得打了个冷战,难道我华夏大地刚太平几年,就要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吗?
其实袁天罡话中的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若是他的相术没错,那么以他和李淳风看来,唯一的可能就是李愔和李治以后都做上皇帝,但是大唐的皇位只有一个,怎么可能出现两个皇帝呢?出现这种情况的唯一解释就是将一个皇位变成两个,也就是大唐分裂成两个国家,李愔和李治各自在自己的国家坐上皇位,但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为了争夺正统,两国肯定会征战不休,到时这天下不知会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再现当初隋末时的惨状。
“咦,不对!”正沉浸在沉痛之中的李淳风忽然想到一件事情,立刻惊醒过来说道,“袁师,以我对大唐国运的推算,百年内,我大唐国运只会越来越强,似乎没有分裂之兆啊?”

第四十五章 李世民的秘信

听到李淳风的话,袁天罡也是精神一震,一脸严肃的问道:“淳风,你确定自己的推算没有错误?”
“袁师,我的推算之术你是知道的,肯定不会出现问题,而且从前段时间的天象上来看,也和我的推算相合,只不过现在我大唐的国运似乎也被一层迷雾遮盖,我也只能推算出后百年内的国运,再向后推算的话,就会生成一些不可知的变化,根本无法推算。”李淳风一脸肯定的说道,和袁天罡相信自己的相术不会出错一样,他也相信自己的推算之术绝对正确。
“好好好!如此甚好,你的推算之术对于国运这种大事最是准确不过,只要我华夏大地太平无事,百姓不再受那战火之苦,其它都不过是小事而已。”袁天罡一脸轻松的说道。国家分裂的猜测一直如同一块巨石般,重重的压在他的心头,现在知道大唐国运强盛,百年内无分裂之象,这让他心头的巨石立刻化解。
“可若是我大唐不分裂,那为何会有两个继承人出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袁天罡虽然轻松了,但是李淳风却又开始为这个问题苦恼,他这个人比较较真,什么问题都想搞个明白才行,这也是数学家的通病。
不过可能是受限于眼界与见识,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一起参详了一夜,可以没找出什么合理的解释,无奈只能将这个秘密藏到心底,毕竟这种事也只有他们师徒私下里谈谈,和其它人是万万不能透露的,就算是一帆也不行。也正是这个原因,在送行时,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精神不佳的样子。
送走了李淳风后,李愔扳着手指头算了算,发现最近好像没什么太重要的事,登州的渔、盐、食品加工和造船等几个行业,自己都已经搭好了框架,其它自然有人去完善,现在缺的就是发展的时间罢了。
想到终于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李愔立刻兴奋起来,来到登州大半年,他一直忙于政事,对文心她们几人都不禁冷落了几分,幸好她们都是通情达理的女子,对李愔也十分的支持,对他从来没有过怨言,这让李愔心中更加的愧疚,刚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多陪她们一下。
李愔打算的倒是不错,可是他还没陪文心几天,王府上忽然有人来拜访,而且这人的身份很不简单,李愔也不得不见。
齐王府大殿,李愔端坐在殿上,皱着眉头看着来拜访的人,过了一会才缓缓的问道:“周昆,你的伤势如何了,今天来找本王可有什么要事吗?”
下面坐着的人正是上次的那个神秘细作周昆,不过与上次那种奄奄一息的模样不同,眼前的周昆一身的商人打扮,气色也很不错,正一脸笑眯眯的品着茶,若是不知底细的人,肯定会认为对方是个普通的商人。
“谢殿下关心,小人的伤势已经痊愈了,这次来见殿下,是有一封秘信要亲手交给殿下。”周昆急忙站起来躬身道。
“秘信?”李愔眉头紧皱,按武媚娘的猜测,这个周昆所属的部门,很可能属于他老爹手中掌握的一支秘密力量,这种隐秘的势力应该和自己没什么交集吧?
就在李愔猜测的时候,周昆从身上拿出一封信,上前几步呈给李愔。李愔拿过来看了看,发现上面的火漆十分完整,然后这才将信打开看了看,不过一见上面的字迹,立刻吓了他一跳,这竟然是他那位皇帝老爹给他的信。
李愔一脸郑重的将信看了一遍,却是越看越激动,李世民的信上并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只是交待了他做一件事情,不过以李愔的聪慧,自然从这件事中看到其中的含义。准备了这么长时间,终于等到了要收获的这一天了。
“周昆,最近高句丽那边可有什么最新情报?”李愔把信看完之后,直接点火将信销毁掉了,这才一脸兴奋的转过头对周昆问道。
“启禀殿下,因为小人上次得到那个情报后,渊家担心事情泄密,因此现在已经加紧了准备,估计很可能会提前发动,毕竟他们与荣留王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根本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周昆一脸平静的说道,这些情报本来是绝对不能对外人讲的,不过李愔身份特殊,对高句丽的事情也需要他的帮助,因此经过李世民的特许,高句丽的情报对李愔全部开放。
“很好,你下去吧,若是以后有什么事要本王帮助,千万不要客气!”李愔兴奋的在殿上连转了几个圈,这才对周昆说道。
“是,小人告退!”周昆感激的答应一声,这才转身离开。他这次除了给李愔送信外,身上还负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任务,因此才做商人打扮。李愔也猜到这一点,却自始至终都没有问过他一句,只是给他一个帮助的承诺,这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支持和默契,才是让周昆最为感动,毕竟他他这种行走在黑暗中的人,随时都可能遇到危险,多一分帮助就多一分活命的保障。
让周昆退下后,李愔不但不对文心说了抱歉,毕竟李世民交待的事情太过重大,他不得不亲自去办。不过文心却没有任何怨言,只是将自己和惜君她们一起亲手做的外衣给李愔穿上,同时叮嘱他天气转凉,在外面忙可以,但一定要注意身体。其实对文心来说,只要每天晚上李愔能回来陪自己一会,她就已经很满足了,并不一定要他天天守在自己身边。
从第二天开始,李愔立刻开始忙碌起来,先是让刘仁轨组织大量建筑用的工匠,然后李愔又在赵复的陪同下,几乎将整个登州地界转了个遍,终于选定了一个十分理想的位置,准备大兴土木建造一座十分重要的场所。
按照这个场所的功能,第一要素就是保密,因此要么建造在一个十分隐秘的地方,要么建造在一个保卫森严的地方,想要找隐秘的地方倒是容易,登州多山,隐秘的山谷不计其数,不过最后却都被李愔给放弃了,因为这些山谷现在虽然隐秘,但若是工程建好后,再想保持隐瞒的状态可就难了。
因此李愔选来选去,最后还是决定不把这个场所建在陆上,而是在大海上寻一个小岛。登州城外的海面上小岛多如牛毛,大部分都是无人住的荒岛,当然这个岛也不能随便选,最后李愔在登州水军军港外十里处,发现一个不错的小岛,这个小岛的不但面积大,而且岛上三面都是悬崖,只要在有海滩的那一面上修筑一座高大坚固的城墙,再派一队士兵守卫,就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绝佳据点。
这座岛无论是面积还是位置,都十分符合李愔的要求,第一面积大,可以建造那个重要的场所,而且也能容纳足够的人和物资。另外位置也好,离登州水军只有十里,到时可以派一队战船守卫,安全和保密的问题也解决了。
地方选好之后,李愔立刻将刘仁轨准备的工匠都送到岛上,同时建筑用的水泥、木材等也源源不断的送过去,并且由刘仁轨这个主薄亲自到岛上监督,每三天向李愔报告一下工程进度,最好能在一个月能将大体完工。
而就在小岛上开始建造的同时,李愔也开始向登州的商人发布大肆收购硝石和硫磺的信息,因为李愔发明了烟花和火药,因此朝廷对硝石的采购量很大,因此李愔很快就收购了不少的硝石,至于硫磺则比较麻烦,毕竟中原大地的硫磺出产不多,而且质量也不好,因此收购有些困难。
不过这也难不倒李愔,他告诉那些海商们,东北方向的倭国的火山遍地,硫磺矿十分丰富,而且品质也极佳,可以到那里去收购。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有不少商人激动不已,若是以前也就罢了,现在新航线已通,可以从登州直达新罗,至于倭国也就是转个弯的事,加上采购的时间,最多十几天就能跑个回来,而且运来的硫磺由登州府收购,价格上也有保障,这种好生意自然人人愿做。
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商人开始行动起来,将大唐出产的丝绸、香水、镜子等奢侈品装上船,然后通过新航线运到倭国出售,换来大量的金银等贵重金属,然后再用极为低廉的价格收购硫磺,运回登州又是一笔赚头。
在这种运作下,硫磺的问题也很快解决了。而就在小岛上的工程马上就要完工时,几支大小不一的船队也陆续到了登州,这些船队表面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不过若是有心人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上面的货物比较少,乘船的人却比较多。
每当这些船队一靠岸,船上的人立刻进入登州,然后很快就消失在登州那庞大的流动人口中,而就在最后一只船队靠岸后,船队中的一个人被李愔接到府上,同时府中早已经备下了酒宴,为这个人接风洗尘。

第四十六章 大唐备战

“宇文兄,长安一别,本以为只有我回到长安才能再次相见,没想到你竟然被派到登州,来来来,小弟敬你一杯!”李愔端着酒杯,一脸兴奋的笑道。
“是啊,没想到在这离长安千里的登州,还能与故人相聚,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实在是可喜可贺,今天咱们三人一定要不醉不归!”旁边陪坐的燕北也执酒狂笑道。
“哈哈,我这次来,可是给六郎你打下手的,以后与燕兄同病相怜,因此这第一杯酒,该是我来敬二位才是。”与李愔对坐的宇文护也端起酒杯笑道。然后三人互相虚敬一下,同时一饮而尽,接着又是一阵畅快的大笑。
上次李愔接到李世民的信,就是命令他在登州建一坐制造火药的霹雳院分院,就近生产火药,以备将来攻打高句丽之用,宇文护做为长安霹雳院大匠,这次带着工匠来到登州,马上就要开始火药的生产。
李愔和宇文护是故交,燕北也与对方有过几面之缘,因此今天在登州一重逢,三人自然都生出他乡遇故知之感,此乃人生一大喜事,当然要大肆庆祝一番才行。
几杯酒下肚,宇文收四处看了一眼,然后疑惑的问道:“六郎,为何没有见到九弟?”说起来也巧,宇文护的妻子正是李永的嫡亲姐姐,来的时候他受岳父、岳母和妻子所托,要看看李永在登州过的如何,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姐夫来了,小舅子却没有出面。
“啊?这个……”李愔一脸的尴尬,他自然知道宇文护和李永的关系。只是当初李永跟着自己来到登州,现在却成了王府亲卫中的一个小兵,现在人家姐夫来了,这让他怎么说的出口?
其实本来李永也是要来的,到时李愔打算让李永亲口向宇文护解释,但没想到的是,今天忽然换班,刚好轮到他值守,再加上军规极严,想请假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才没有出席。
“这个……宇文兄,九郎的事有点复杂!”李愔不好说出口,只得猛向燕北使眼色,希望让燕北帮自己说,可是燕北也不助人为乐的活雷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可不愿意做,而且能看到李愔尴尬,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此端起酒杯小口的品着,对李愔的眼色是视而不见。
遇到燕北这种最佳损友,李愔气的鼻子都歪了,可是在宇文护炯炯的目光下,他又不得不硬起头皮说道:“宇文兄,你也知道,九弟现在是王府亲卫,身受军规管辖,再加上王府司马苏定方统军极严,因此他有时候不得自由,这才无法出席今天的宴会。”
李愔本来都已经被逼到墙角,不过忽然灵光一闪,十分狡猾的只说李永身在军中,今天无法脱身,却没点明李永已经由当初的典军变成了一个小兵。
“噢,原来如此,那我改天再见九弟好了。”宇文护虽然也发现了李愔和燕北的异常,不过今天三人重逢,也不好深问,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再说以李愔和李永的关系,也不用担心他出什么事。
李愔暂时把李永的事糊弄过去后,然后三人是把酒言欢,离开长安这么长时间,虽然有王子豪传递消息,不过因为鸽子能带的信息有限,因此长安有许多事都没传到李愔这边,刚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向宇文护打探一下,燕北差不多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思。
酒过三巡之后,三人边吃边谈,一开始还只是聊些长安城中发生的趣事,比如哪个王公纳了小妾,结果身体不行差点死在床上,哪家的公子哥儿调戏女子,结果对方竟然是他未过门的嫂子等等,反正都是些花边新闻。不过三人聊着聊着,慢慢的就把话题转到了高句丽的身上。
“宇文兄,这次对于高句丽一事,父皇除了派你来登州建霹雳院外,肯定还有其它的布置吧,可否给小弟透露一下?”李愔笑呵呵的问道。宇文护这次是秘密来到登州,为了保密,酒宴上连个伺候的侍女和仆人都没有,因此倒也不怕被人偷听,而燕北也露出一幅十分感兴趣的表情。
“呵呵,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不过就在我动身前,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陛下已经任命吴国公牛进达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准备率领江、淮、岭、峡四州兵马4万人和在长安、洛阳召募的3000士兵,战舰500艘,从莱州渡海直逼平壤;另外以太子詹事、左卫率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兵6万及兰、河二州降胡进逼辽东,水陆两军分进合击高句丽,估计现在他们都已经秘密到达了各自的位置,正在暗中加紧准备,只要高句丽内乱一起,我大唐立刻就会以雷霆一击,将整个高句丽捣成粉碎!”
宇文护说话时一脸的兴奋,同时还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得意,若是以前他还是那个悠闲的将作监大匠,肯定无法得知如此重要的机密,而现在则不同,霹雳院可是直属太宗陛下管辖,他这个大匠虽然依旧是从三品,但是地位却水涨船高,不但可以参与政事,甚至有些机密之事也要经过他才行。
听到李世民已经定下水陆并进的策略,而且执行的人也已经到位准备,李愔和燕北兴奋的相视大笑,现在只靠新罗那边的奴隶已经不足以填充各个矿场的巨大需求,特别是上次他们放开登州的捕奴业后,长安城里的各家都准备了捕奴队到登州,可是如此一来,就显得僧多粥少,好多捕奴队出海月余,却还是捕捉不到足够的奴隶,现在已经让不少人都起了怨言。
不过对于这种状况,李愔和燕北早有准备,只要高句丽战争一起,那到时光战俘就足够那些捕奴队吃上一段时间,再加上高句丽人口众多,虽然其中有不少是汉民,但是其它民族也不在少数,汉民倒也罢了,可以登记进入大唐户籍,可其它民族却可以做为新奴隶的来源。
比如后世女真人的祖先靺鞨族,现在就是高句丽的附属。另外打通了辽东之后,东北地带的契丹等一些民族也会暴露出来,这些民族做为后世汉人的大敌,李愔自然不会放任他们发展,甚至为了扫除后患,他已经决定用捕奴的方式,将这几个民族彻底的斩草除根。也正是这些原因,李愔比任何人都想让这场战争早点到来。
当天晚上,李愔、燕北和宇文护三人都是喝的大醉,因为太过高兴,连一向酒品不错的李愔也发起了酒疯,三人最后抱在一起又唱又跳,一直闹到半夜才醉倒在地,最后由高重带着几个心腹家人,将李愔抬回内宅休息,燕北和宇文护自然安置到客房。
不过第二天一早,宇文护却一脸苦笑的找到李愔,后面跟着穿着护卫服的李永。今天早上李永得空,所以来看宇文护这个姐夫,顺便再问问家里的情况,不过他这身打扮立刻泄露了自己的身份。
对于李永这件事,李愔虽然自认没错,但是心中却也有几分愧疚。不过幸好李永倒是觉得自己过的很好,帮着李愔解释了半天,又将之前他和苏定方打赌的事说起来,总算说服了宇文护,同时也让他答应,暂时不把这件事告诉李孝恭。
登州霹雳院分院的那个小岛,已经被李愔正式命名为霹雳岛,随宇文护一起来的工匠也都被秘密送到岛上,同时前段时间收购的硫磺、硝石等等其它一些火药武器需要的材料在存储在岛上,做好的成品则被放在水军大营中新建的火药库里,这里不但安全,若是作战时,也可以直接由水军运到前线。
就在大唐为了高句丽的内乱而暗暗做着准备的时候,高句丽都城平壤城中,秋风已经开始肆虐,树叶纷纷变黄脱落,路上的行人抵挡不住寒冷,夹着脖子在街道上匆匆而过。
平壤虽然号称是高句丽的王城,不过与高大恢宏的长安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甚至连李愔所在的登州城都比不过,不过在高句丽和新罗、百济这三国当中,却也算是少有的坚城,毕竟高句丽离大唐最近,而且国内也有不少的汉人,各个方面的技术都向大唐学习,因此建筑上虽然比不上大唐,但也算是不错了。
现在的平壤城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平静,但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在这平静之下,却是暗流涌动,支持荣留王的文臣和渊氏为首的武将们正斗的不可开交,再加上前段时间,文臣一方忽然有几个官员被人刺杀身亡,凶手到现在也没能抓到,虽然渊氏极力否认,但是整个平壤城都认为是他们做的,因此现在形势极为紧张,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一场大冲突。
而在平壤城中心一座占地面积极大,建筑也颇为恢宏的府邸中,正有三个人进行着一场十分隐密的谈话。

第四十七章 渊氏之谋

“兄长,事情明明不是我们做的,可是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我们做的,现在外面的风头对我们十分的不利,虽然我们渊家不在乎这些,但毕竟不是一个好事啊!”一个高大而肥胖的家伙说道,这人正是那个追杀周昆到卑沙城中的渊净武。
“三弟,不过是一些流言蜚语,只要我们渊家手中握有军队,其它的一些小节不必在意。”与渊净武并列而立的那个白净青年毫不在乎的说道。这人名叫渊净土,在渊氏兄弟中排行第二,为人虽然有些自傲,不过却也是个难缠的人物。
听到两个兄弟的话,坐在正座上的那个高大身影沉吟不语,这人看上去有三十多岁,长相威猛满脸虬髯,外表看上去像个鲁莽的武将一般,不过此人的眼神阴冷中透着一股睿智,全身笼罩着一种上位者的霸气,整个高句丽能有这种气质的人,自然只有那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渊盖苏文了。
听着两个弟弟的讨论,渊盖苏文却是沉吟不语,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忽然开口说道:“王上和那些文臣根本不足为虑,至于什么流言蜚语,我渊盖苏文更是不在乎,现在我担心的,却是那股故意挑拔我们高句丽内斗的势力。”
听到大哥的话,渊净土和渊净武也都沉默起来,从去年开始,他们就感觉有一股来历不明的势力,一直在挑拔他们渊氏和荣留王及那些文臣之间的关系,一开始他们还不清楚对方的来历,猜测可能是高句丽的世仇新罗派来的,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他们忽然发现,这股势力所拥有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恐怖,绝对不可能是新罗那个小国,而周边有实力有理由这么做的,除了一个大唐再无其它可能。
“大唐不但在挑拔我们和王上的关系,而且还派兵在我国境内不停的劫掠,这一年多以来,使得我高句丽的税赋足足少了两成还多,边境不少百姓都是食不果腹,其中不少辽东的汉民更是纷纷越过边境,逃到大唐的境内,如此双管齐下,显然所图不小!”渊净土也冷哼一声说道。
“兄长,你在担心若是我们与王上动手,会引得大唐提兵攻击我高句丽?”渊净武的智谋也不在两个兄长之下,立刻明白了渊盖苏文话中的意思。
“不错,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不过我有八成的把握,大唐肯定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只要我们与王上的冲突一起,唐军立刻就会大兵压境。”渊盖苏文斩钉截铁的说道,虽然他没有见过那位大唐皇帝,不过以他从其它方面收集起来的情报可以肯定,对方早已经将高句丽做为必征之国,能遇到好机会自然最好,若是没有机会,那么他就会创造一个机会,反正是不灭高句丽誓不罢休。
“兄长,大唐的国力雄厚,唐军更是战力无双,以我们高句丽的国力,似乎很难抵挡对方倾国来攻。”渊净土虽然高傲,不过却有极有自知之明,对于大唐这个庞然大物,心中更是心存敬畏,因此才会如此说。
“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要暂缓一下对付王上和那些文臣的计划,毕竟对方的实力虽弱,但想彻底铲除的话,肯定会引起国内动乱,若是这时大唐来攻,我们更加难以抵挡啊!”渊净武也有些担心的说道。
“哼,上次你让那个人给跑了,虽然对方很可能是大唐的细作,但以大唐的险恶用心,他们很可能会把我们的计划泄露给王上,这点可以从这段时间那些文臣的表现上看出一二,因此就算是我们不想发动,可你认为那些文臣也会像我们这样顾全大局吗?”渊盖苏文冷哼一声,瞪着渊净武斥道。上次渊净武让那个细作跑了,若不是看在他是自己亲弟弟的份上,早就被自己一刀给砍了。
“兄长说的不错,现在我们两方都是箭在弦上,根本容不得任何一方退缩,想必这种形势也是大唐刻意搞出来的,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最后都要经过一场生死之战。”渊净土白净的脸上也露出几分苦笑,大唐已经将阴谋转化为阳谋,因此无论他们如何选择,高句丽的一场内乱绝对是难以避免了。
二弟渊净土能想到的,渊盖苏文自然也早已经想到,而且对于这个问题,他已经苦苦思索了几天,最后终于让他想到一个破解之法,只是这个办法风险极大,他也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用,可是现在看来,这也许是他们渊家和高句丽的唯一出路了。
想到这里渊盖苏文呼的一声站起来,转身对渊净土说道:“二弟,你立刻召集各位将军,计划不能等到过年时再执行了,现在已经是九月份,最迟在这个月底必须执行!”
“大哥,这也太仓促了吧,我们根本来不及准备啊!”渊净土渊净武两人一听,都是大吃一惊,若在这种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动手,恐怕会引起国内更大的动乱,而且按大哥的猜测,境外的唐军早已经做好准备,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来不及准备就不必准备,以我们掌握的兵力,还怕他们翻上天去?”渊盖苏文厉声说道,脸上带着一种决然之色。
渊净土和渊净武两人对他们大哥的脾气十分清楚,看到他脸上的神色时,知道这是大哥已经下定决心,任何人都无法再改变他的想法。不过这件事实在太过重大,不但关系到本国的国运,还关系着他们渊氏家族的命运,半点马虎不得,因此无论如何也要问个清楚。
想到这里,两人对视一眼,一脸肃穆的上前一步跪下道:“大哥,您是一家之主,做出的决定自然不容质疑,只是小弟驽钝,不明白大哥此举的用意所在,请大哥为小弟解惑!”
看到两个弟弟的表现,一向独断专行的渊盖苏文心头一怒,刚想发脾气刚他们臭骂一顿,不过转而又想到,他们也是为了渊氏着想,当下火气也就消解了一些,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沉着脸说道:“你们都起来吧!”
渊净土两人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大哥平静的话语,心中都有些疑惑,忐忑不安的站起来看了看渊盖苏文的脸,发现他虽然脸色阴沉,但却没有发火的迹象,这才放下心来。
“你们可知我高句丽和大唐相比,有何优势吗?”渊盖苏文沉声问道。
听到大哥的问话,渊净土两人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问出这个问题来?
“哼!影响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无非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方面,人和就不用说了,我高句丽在这方面已经输了,可是我国境内多山,筑城技术虽然不如大唐,但大部分城池都建在极为险要之处,唐军想要攻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此这地利方面我们算是赢了一筹。”
听到渊盖苏文的话,渊净土两兄弟也是连连点头,对于这些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刚才情急之下,一时没有想到罢了。
“地利和人和虽然重要,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天时,特别是对于我们高句丽来说。”渊盖苏文终于说到自己想到的最关键之处,脸上泛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