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老鱼)-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窗户纸,就不会有以上的问题了,不但明亮,而且还可以防灰尘,开不开窗都没有任何影响。”王子豪十分兴奋的介绍道。
用玻璃做窗户的好处人人都能明白,但之前却一直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毕竟在他们心里,玻璃还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就算是现在到处都是廉价的玻璃瓶,但这种观念却不是一两天就能扭转过来的。
“我发现咱们好像掉进六郎的圈套里了,怎么感觉这玻璃和当初的石炭那么像呢?”秦怀玉忽然一脸苦笑着说道,当初石炭也是这样,一开始只是用于水泥这种工厂,但后来也是李愔发明了蜂窝煤,这才开始在民间推广开来。现在这个玻璃的推广过程简直就是石炭的翻版啊。
“没错,这已经是六郎的老办法了,可是却屡试不爽,就算明知道是个坑,但相信还是有许多人心甘情愿的跳下去。”李恪也一脸苦笑的说道。在场的虽然有不少和他们一样的聪明人,不过他们却丝毫不介意被李愔算计,和其它人一样,纷纷为这个窗户的创意叫好。
“呵呵,相比这个窗户,另外齐王殿下还有一个个更大的手笔。”等众人安静下来后,王子豪再次说道,“这个东西叫玻璃大棚,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但据殿下的来信说,这是用于冬季种植蔬菜的,想必大家对于冬季新鲜蔬菜的珍贵,肯定都是深有体会!”
其实在大唐时,冬季已经有了蔬菜种植技术,不过用却要依靠温泉水灌溉,因此受到的局限很大,产量也不高,每年都要进贡到宫里,偶而李世民才会赏赐给大臣一些,因此显得格外珍贵。
“竟然还有这种东西?”所有人听后都是一愣,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虽然李愔的信誉是有保证的,但这个玻璃大棚竟然能冬天种菜,实在有些不可思议,因此都有些疑虑起来。
“子豪,你能不能具体讲一下,对于这个玻璃大棚,虽然听起来不错,但没见到实物之前,我们也不好做出判断。”程怀亮高声叫道,其它人也是纷纷点头,现在说什么都是猜测,还是亲眼见一见一为好。
“程公子,这个实在的抱歉,因为现在登州派来的工匠还在路上,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最多半月,工匠就能到达长安,到时我们就清楚了。”王子豪无奈的说道,登州到长安的路程太远了些,他都收到信好长时间了,可工匠还是没到。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一下,等人来了再说。”李恪大手一挥做出决定道,其它人也纷纷点头同意。
“那好,下面我们就说一说从去年就开始准备的纺织之事,虽然今年的棉花能拿到咱们手中的不多,但听殿下的意思,这个行业可是以后的重中之重,大家也都有所了解,现在就由我来开始,通报一下自己的准备情况如何?”说起纺织,王子豪立刻兴奋起来,去年棉花都被工部给收走了,不过今年年初时,工部却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他们各家都种了不少,虽然这些棉花大部分都要上缴,但也能留下一些,刚好可以为以后做技术积累。
第四十二章 捕鲸船
“我们齐王府去年派人开垦了千亩荒地,今年年初都种上棉花,不过按着当初与工部定下的协议,其中八成都要被工部收购,剩下的两成归我们自己支配,如此算下来,估计能有万斤的棉花,另外我们还买了三百名新罗妇女,经过工部纺织工匠的培训后,现在已经可以熟练进行纺纱和织布等工作,只要今年的棉花一下来,立刻就会进行棉花的纺织工作,赚不赚钱倒是其次,主要是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经验。”王子豪侃侃而谈,将齐王府为纺织做的准备讲了一遍。
“嗯,我府上和六郎府上的准备是一样,而且都由子豪派人代为管理。”李恪听完,第一个接住话头说道。
“我们程府也差不多,不过女工没有准备那么多,只准备了一百名。”程怀亮也接着说道,然后是秦怀玉、李敬业、李景恒等人分别对自己府上的情况做了介绍,大部分都和程怀亮说的差不多。
听完众人的话后,王子豪虽然表面上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却微微有些叹息,当初齐王在长安时,已经将纺织的重要性和程怀亮他们说的十分清楚,而且要求每家一定要多做准备,特别是熟练的纺织工方面,最少也要有一百名达到一定程度的女工,但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只准备了一百名女工,显然是对纺织这件事的重视度还不够。
王子豪虽然心中明白,但以他的身份,也不好说什么,只不过他也在暗暗冷笑,等到明年棉花下来时,若纺织业真如殿下所说,开始显现出真正的巨大威力,到时他们的人手不够时,那就干看着两个王府发财吧!
“钱兄,你府上准备的如何?”问完程怀亮这些贵族之弟后,终于轮到那几个商人,其中第一个就是那个送袁天罡师徒去登州的钱贵。
“启禀子豪兄,小弟府上也准备了三百名女工,同时还和不少农户签下协议,除了上缴工部的棉花外,都要卖给小弟!”钱贵一听叫到自己,立刻一个激灵站起来答道。煤矿和玻璃制造这两个行业他根本没资格沾,不过水泥、蜂窝煤、罐头厂等几个行业,他是个个都有份,而且投下的资金还不少,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被邀请到这里。
听到钱贵的回答,王子豪心中很是满意,不过脸上却不动声色,又问了一下其它几个商人,发现他们也都做了不少准备,比如女工最少也准备了两百人。
钱贵这些人虽然有钱,但是却无权无势,因此有很多行业都无法参与进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发财,这次好不容易得到王子豪的指点,而且听说还是齐王殿下亲口吩咐下来的,因此都十分卖力,而且相比于程怀亮他们这些熟人,钱贵这些与李愔素未谋面的人反而对他更为信服。
知道了各家准备的状况,王子豪心中对于明年的纺织业有了大概的估算,特别是最关键的熟练工人,各家加在一起大概也有上万,到了真正开始发展纺织业的时候,以这些熟练工人带那些生手,很快就能组织一支庞大的纺织队伍。
就在王子豪在长安忠心的执行着李愔的命令时,在登州东北方面的黄海海面上,也有一艘正在为李愔卖命的大船,这艘船看起来好像是条渔船,但是体型却比普通的商船还要大,而且船首那里空出一块巨大的甲板,船的四周还支着许多奇怪的武器,若是有登州人在这里的话,肯定可以认出,这艘就是齐王府派出去的那艘捕鲸船。
虽然天刚刚亮,不过船上的船员们却一直在忙碌,操船这种事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人,因此船上的船员都是两班倒,昨天值夜的船员刚刚被替换下去休息,新上来的船员虽然休息了一夜,但精神却不怎么好。昨天晚上起风,整艘船都是摇摇晃晃的,即便是睡在吊床上,可也时不时被晃的摔下来,最后有人索性把自己绑在吊床上,可是一晚上下来,全身都被勒的酸痛,精神萎靡也是很正常的。
老窝子提着一桶珍贵的淡水和墩布,十分认真的清洗甲板,今天早上风小了,不过甲板上却被海水浸泡过,现在必须用淡水清洗干净,否则这甲板会被腐蚀掉的。
老窝子其实并不老,才不过刚三十出头,只是常年在海上打鱼,被海风吹的满脸皱纹,倒是显得十分苍老,再加上他为人木讷,因此得到了这么一个外号。他本来是黄县人,以前也是以打渔为生,可是自从各家大户都用大船加拖网捕鱼后,一下子使鱼产量增加了好几倍,本来就贱的鱼价更是降了又降,老窝子上有老娘下有五个光屁股的娃,另外他弟弟去年出海死了,留下老婆和三个孩子,平时也要靠老窝子接济。
家里没有一点存粮,光靠自己打渔又根本养不活全家,那段时间把老窝子急的,差点就找根绳子一死百了,幸好当时齐王殿下在各县开了些罐头厂,而且还找女工,他老婆和弟媳都是穷苦人,也没那么多讲究,为了这一家子,都进厂做了工人,两人每月的工钱加在一起,比他以前出海的收入都高,接下来各个捕鱼大户都招人捕鱼,老窝子也到本县黄大户的捕捞队里干活,结果一家子三人干活,收入一下子比以前高了几倍,家里的孩子和老娘也总算吃上几顿饱饭。
但是好景不长,家里已经七十高龄的老娘在看八个孩子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一下子伤到骨头,每天疼的直哼哼。老窝子是个孝子,为了老娘看病,不但花光了前段时间的积蓄,而且还欠了好多外债。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因为老娘这一病,这中就得分出个人看孩子,弟媳家里没男人,全家都靠她一人的收入,自然是不能辞工,无奈只能让自己老婆辞了工,结果家里一下子少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更加显得入不敷出,因此他一听到齐王府组织捕鲸船,而且待遇一下子提高三倍,立刻就毫不犹豫的报了名,为了家里的老婆孩子和老娘,别说是鲸鱼了,就算是海神,老子也敢给他来一渔炮。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今天早饭有羊肉,谁他娘的要是敢偷懒,都给我去喝海风去!”正在这时,船中间的船长室中走出一个年青人,一脸严肃的对无精打采的众人呵斥道。
老窝子一见这个年轻人,立刻低下头专心做事,再也不敢乱想家里的事。出来的这个人名叫周鱼,别看人家年青,但却是这艘捕鲸船的船长。听说这位周鱼的身份可不简单,以前可是整个齐王府捕捞队的管事,这次是因为捕鲸船第一次出海,因此他才自告奋勇暂代船长之职,估计等那个副船长刘大胡子得到肯定后,人家还会回去做捕捞队的管事。
看着所有精神一震,开始专心干活的船员,周鱼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之所以自告奋勇的跑到捕鲸船上做船长,并不是为了那三倍的工钱,毕竟以他捕捞队管事的工钱,不但不愁吃穿,而且提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他娘亲自挑选了一个十里八村最漂亮的姑娘定下亲事,等到了年底就成婚。而他之所以冒险到捕鲸船上,主要还是看出齐王殿下对这件事很重视,他做为刚进到齐王府核心的新人,自然要表现一翻,否则以后想站稳脚根都难。
周鱼信步走到船头,手扶栏杆向四周的海面望去,但是肉眼所及之处,没有丝毫的异常,这下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焦急。他们出海已经六天了,再找不到鲸鱼的踪迹的话,那只能回去补充一下给养再出海,虽然这种情况他早就有预料,但这毕竟是捕鲸船第一次出海,若是就这么空手而归的话,那他的面子上也不太好看。
“开饭喽!”正在这时,几个负责做饭的船员抬着一个大圆桶,一边走一边高喊,而旁边或认真或假装干活的船员们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一个个跑过去拿了碗筷,领了自己的早饭开始狂吞。今天的早饭是大米粥,里面混有切碎的羊肉,另外还有两个馒头和一条鲜鱼,不过大多数人只拿馒头,愿意吃鱼的却是寥寥。他们出海六天,船上的给养也用的差不多了,今天的羊肉已经是最后的一批罐头了,以后估计只能喝白粥或者去吃鱼了。
周鱼已经在舱中吃过早餐,现在是每天例行的搜寻时间,他将脖子上的一个皮套子打开,将里面的望远镜拿出来,开始仔细的搜查远处的海面。他脖子上一共有两个皮套子,一个装的是望远镜,另外一个则是航海罗盘,这两样东西是航海重要的仪器,不过因为产量有限,现在除了齐王府的船只外,其它船上都还没有准备。另外这两样东西也是船长身份的象征,除了他之外,船上的任何船员都无权碰触,否则就会受到严惩。
“咦?这里怎么会有船?”正在周鱼转动镜头向四周观察的时候,忽然,他从镜头中看到北方有一截从海平面上冒来的桅杆,看来应该是有船经过。不过他们现在远离登州,而且又身处黄海之上,平时根本没有船敢从这里通过,而他们若不是有航海罗盘的话,也绝对不敢跑到这里来。
第四十三章 勋章与航海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鱼镜头中的桅杆越来越高,露出的桅杆上挂满了白帆,正鼓足了风力向他们这边驶来。
“原来是他们,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周鱼一脸喜色的放下望远镜道,虽然还没看到船身,但在整个大唐及周边挂那种白色软帆的,就只有上次被派去寻找新航道的陆青那帮人,当时周鱼还亲自到港口送过他们,对于那两艘新船自然也十分熟悉。
当远处的船只驶近,果然如周鱼所猜,正是陆青他们驾驶的那两条新船,虽然已经离港多日,但这两艘船仍然和当初一样,看上去像是崭新的一般。看到这两艘船,捕鲸船上的船员们也都十分好奇,有些船员家离登州城比较远,因此不知道这两船的来历,比如老窝子,不过登州本地的船员却和周鱼一样,立刻认出了对方,纷纷一脸卖弄的对老窝子这些土鳖高声讲起当初这两艘船离港时的盛况。
而与此同时,周鱼也从望远镜中发现,对方那艘名叫盖伦船的船头,也正有一个人手持望远镜,向自己这边张望,看那身形样貌,正是那位深受齐王殿下器重的陆青。
“陆先生,好久不见,这一路可顺利否?”当两船临近,周鱼立刻热情的向对方招呼道。陆青他们的船高,因此他说话都得仰着头。
“哈哈,一切顺利,这位小兄弟看着眼熟,你们应该是齐王府的人吧?”船头上的陆青也在奇怪,竟然会在远离海岸的地方遇到船只?不过看到对方船头的年轻人时,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再加上对方手持望远镜,整个登州能用上这东西的,除了齐王府就没有别人了,因此才会如此问道。
“陆先生好眼力,小人正是齐王府捕捞队的管事周鱼,这次奉殿下之命,带领着这艘捕鲸船,准备猎杀海中的鲸鱼。”周鱼虽然是个渔家小子出身,不过这段时间跟着王府里的人,也学了不少的礼节,说话举止十分得体,尽显齐王府下人的风范。
“捕鲸?”陆青听后也是吓了一跳,他在海上纵横多年,却还是第一次听说如此胆大包天的事,不过想想那位齐王的行事一向大胆,倒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喂,小子,那你们捕到鲸没有啊?”正在这时,陆青身边忽然探出一个庞大的身躯,几乎将天上的太阳都给遮挡住了。
“呵呵,原来是虎壮士!”因为逆光的关系,周鱼看不清对方长相,不过只凭这种大块头就能猜到,对方肯定是那个又高又壮的虎力,于是拱手笑道,“小人这捕鲸船也是第一次出海,而且也才出海没几天,一直没找到鲸鱼的踪迹,因此还没有打到鲸鱼。”
上面的虎力一听对方根本没打到鲸鱼,脸上不禁露出一丝不屑,要知道以鲸鱼那种庞然大物,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抗拒的,就算他天生神力,可是在面对巨鲸时,也显得是微不足道。
周鱼倒没注意到虎力脸上的神情,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殿下上次去高句丽要人时,在回来的路上时,亲自用床弩射杀了一条,长有四五丈,算是比较少见的巨鲸了。”
“呃~”听到李愔竟然射杀了一头巨鲸,虎力和陆青都是吃了一惊,想起那个对他们一向笑眯眯的齐王,实在是很难相信他有胆子射杀巨鲸。
“周管事,若你们想找鲸鱼的踪迹,我们倒是刚才在路上见过几只,就在北方不远处嬉戏,你们可以赶过去看看还在不在?”不过现在不是惊讶的时候,既然对方想找鲸鱼,他们刚好遇到过几只。
“真的!那太谢谢陆先生了!”一听北方不远就有鲸鱼,不但周鱼十分兴奋,船上的船工们也都高兴的欢呼起来,经过几天寻鱼的折磨,船上的人对于鲸鱼的敬畏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他们想的只是想早点打到鲸鱼,然后就可以提前回去了。
“不客气,不过鲸鱼体型巨大,力量更是无穷,你们也要一切小心才是!”陆青感觉这个年轻的周管事人不错,于是好心的提醒道。
“多谢陆先生关心,小人这就告辞了!”周鱼退开几步,对陆青和虎力一躬到地道。而陆青也拱手还礼,接着周鱼命令一声,整艘船以最大的速度向北方冲去。
看着远去的捕鲸船,陆青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小伙子不错,胆气毅力样样不缺,若是悉心培养一下,也是个难得的人材。
“大哥,看来这个齐王真如姐夫所言,的确有让人敬佩的地方。”虎力看着周鱼他们离开后,这才开始说道,一脸横肉的脸上难得露出几分敬意来。
“那是自然,大哥和嫂子看中的人,怎么可能会差?”陆青抬头看着登州的方向,口中自言自语道。
又经过两天的航行,陆青他们终于再次回到登州,还没有靠岸时,就已经派人将消息告诉了李愔。结果李愔一听到这个喜讯,立刻让人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同时让人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而他和文心乘车到了码头,准备亲自迎接陆青他们的归来。
和为陆青他们送行时相同,听到探索新航线的陆青等人归来,无数登州或外地的商人纷纷赶到码头,想亲眼见证一下这个历史时刻的到来。
“轰~轰~轰~”在礼花的轰隆声中,陆青他们乘坐的两艘新式船只缓缓的靠岸。李愔携着萧文心的手,一起走到船边。
陆青、虎力和周龙三人一看到李愔和萧文心亲自迎接,立刻是又惊又喜,特别是看到文心时,脸上都微微泛起一丝激动,还没等船停稳,三人就身手矫健的从船上跳了下来,快走几步到了李愔和文心面前,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口中恭敬的说道:“草民参见齐王殿下、参见齐王妃!”
“呵呵,三位不必行此大礼,今日你们成功归来,就是我大唐的大英雄,快快请起!”李愔急忙弯腰搀扶,文心也是虽然不明白陆青三人此举的意义,不过看夫君兴奋的模样,脸上也是笑吟吟的让三人起来。
“谢殿下,王妃!”对于李愔的搀扶,三人却没有马上起来,反而借着这个机会,郑重的向李愔,特别是文心行了个重礼,他们是以前文心父亲的部下,现在文心父亲已死,只留下她这一支血脉,再加上他们也多年未见过文心,因此第一次见面自然要郑重行礼。
对于三人有些奇怪的表现,李愔只顾着高兴了,根本没有留意,而是将三人搀扶起来后,又让人上酒,与三人对饮了三杯,这对于一介草民来说,可是无上的荣誉。码头上的登州百姓看到此情此景,不少人也被刺激的热血沸腾。
“把勋章拿来!”饮过酒之后,李愔话音刚落,立刻有人端着一个托盘上来,托盘上放着一金两银三枚做工极其精致的勋章。陆青他们包括周围看热闹的百姓,都不明白这是做什么用,一时间都一脸疑惑的看向李愔。
而李愔却一脸严肃的将那枚金制勋章拿起来,然后郑重的对陆青说道:“陆青,这次你不但完成了新船的试航任务,另外还帮登州开拓了一条新航线,可谓是劳苦功高,因此本王现在授于你金制开拓勋章一枚,以滋奖励!”
李愔说完,亲手将勋章别在了陆青的胸口,然后又拿起银制勋章道:“虎力、周龙,你们二人协助陆青完成此次任务,本王现在授于你们银制勋章各一枚,以滋奖励!”
新航线的开拓,其中的意义之大,可以说是开创一个新时代,而做为开启这个时代的实际执行人之一,陆青他们的功劳自然是不可抹杀的,对于这种有功之人,李愔自然要想办法奖赏,但是人家并不缺财物,只给物质上的奖励显得没有诚意,给爵位李愔又没这个权力,因此他就想这个勋章奖励,这种勋章不但是一种荣誉的代表,而且还有着相应的物质奖励。
比如陆青的那个金质开拓勋章,只要他佩戴在身上,就可以随时到齐王府拜见李愔,而且在登州地界也有一些特权,比如见官不拜、获罪不刑等等,而且拥有这个勋章,只要是齐王府或与齐王府合作的产业,出产的产品都可以对拥有者打八折优惠销售,可以说是个名利双收的好东西,而银质勋章则在各种特权和优惠上差一些,另外还有一种铜质开拓勋章,准备颁发给所有的船员,这种勋章则几乎没什么太大的特权,只保留了一个购物优惠的物质奖励,而且优惠的幅度也很小。
当李愔旁边的刘仁轨,高声将各种勋章的好处缓缓的讲解了一遍后,不但陆青他们惊喜莫名,连码头上的观众也是一片哗然,随即看向陆青他们的目光时,露出一种羡慕中又带着几分嫉妒的神色,虽然现在勋章的使用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谁不知道齐王殿下是陛下最宠爱的儿子之一,若是以后禀明陛下将勋章推广,那绝对能成为一种仅将于勋爵的荣誉。
看着码头上众人的表现,李愔心中暗暗得意,他造海船、罗盘;研究蒸汽机和六分仪,最终目地就是为了将大航海时代提前到来,虽然现在航海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但李愔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的推动下去,就算自己做不到,但他还有儿子、孙子,总有一天能达到后世欧洲那种全球殖民的黄金时代,而到了那时,整个世界将是炎黄子孙的天下,绝对不会如后世那样,被白种人将生存空间死死的压缩在东亚的范围内。
第四十四章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陆青他们的归来,给登州地界带了一场风暴,所有准备去新罗、百济或倭国的商人,都纷纷找到陆青他们,希望可以和他们组队,毕竟若是从新航线走的话,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成本也会降低几近一倍,如此划算的生意,自然是有人抢着去做。
不过很可惜的是,按照当初的协议,这条新航线是归齐王府管理的,因此航线的海图已经交给了李愔,所有想走这条新航线商家都要到王府报名,然后统一划分,再由陆青他们派出协助的人领航,当然了,商家报名时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的,毕竟为了开拓这条新航线,李愔可以付出了两条新型船只的代价,不想办法收回成本可不是他的性格。
除了航线之外,两家官办造船厂也出奇的火爆起来。经过试航之后,陆青他们虽然发现两船新船上一些小缺点,不过这并不能掩盖两种船船的巨大优点,因为这两种船都是尖底船,再加上设计合理,因此重心都在水面之下,这样一来,这两种船虽然吃水深了一些,但是却更加的平稳,抗风浪性也更强,探索航线的过程中,他们就多次遇到大风浪,但却都安全的驶了过去。除了平稳安全之外,这两艘船的速度、操作等也都比以前的船只更强,因此随着陆青他们的传播,这两种新船渐渐得到不少海商的认可,纷纷跑到官办船厂订购,为了满足这些疯狂的订单,不但民船厂开始扩建,连军船厂也分出一部分工匠,开始建造接订单建造两种新船。
而趁着这个机会,李愔干脆把登州的造船业也整合起来,成立了船舶工业协会,所有想得到新船建造专利的船厂,都要加入到这个协会中来,对所有造船厂进行统一归化分配,而经过这一轮整合,将登州所有的造船工人和资源都发挥到最大功能,也使得登州的造船业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爆发,短短几个月内就生产出几十艘大小不一的各种盖伦船、福船。
本来这个船舶工业协会的会长是想让一帆担任的,不过她忙着试制蒸汽机,而且时不时的也要帮袁天罡和李淳风做些试验和验算,因此忙的不可开交,连自己名下的那个民船厂都没时间打理,更不用说处理船舶工业协会的事了。
最后无奈之下,船舶工业协会的会长交给了魏黑子,经过两种新船的设计工作,魏黑子已经慢慢在登州造船业中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再加上李愔的支持,他也网罗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造船工匠,而且经过李愔的授意,成立了一个船舶设计院,专门研究、改进新船型,其中两种新船的专利就挂在这个设计院的名下,因此登州各个大小船厂都与其有紧密的联系,由他担任船舶工业协会的会长也是众望所归。
另外由魏黑子担任会长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他本来就是李愔王府上的官员,由他担任的话,也便于李愔对整个船舶业的掌控,毕竟造船业在李愔的计划中,占有一个关键性的地位,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更好的利用起来。
等到登州的商队将新航线走熟之后,陆青他们却向李愔告辞,说是要回南方办点事情。他们本来就是南方来的商人,现在回去也很正常,因此李愔也没有阻拦,在王府摆酒为他们送行。酒席上陆青等人表示,他们回去把事情办完之后,马上就会回来,以后很可能常驻登州,这倒是个意外之喜,李愔也早就希望将陆青他们收为已用,因此自然是万分欢迎。
送走了陆青他们之后,李淳风却也要告辞,夏天马上就要过去了,他的假期也用的差不多了,自然要早早准备回长安。六分仪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袁天罡和赵一帆的帮助下,他们已经整理出一套利用天体计算经纬度的方法,而且也将整个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了许多,然而想用李愔提供的那几样东西做成六分仪,然后将计算过程和六分仪的使用结合起来,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事。
因此李淳风这次回到长安后,不但要将上次早就说好的天文台建起来,另外还要设计六分仪的工作原理,任务十分艰巨,幸好长安城中也有不少精通天文算学的人才,李淳风倒不用担心没有帮手,而且他也向李愔保证,这个六分仪的研制虽然有困难,但只要给他一段时间,他就有信心研制出来。
对于李淳风的保证,李愔自然是万分欣喜,只要能搞出来就行,至于时间,反正他今年才十五岁,有的是时间可以等。
今天就是李淳风离开的日子,李愔便装打扮,身边只带了几个护卫为他送行,袁天罡和赵一帆自然也在送行之列。只是不知为何,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精神不佳,好像昨天没有睡好的样子。
李愔三人与李淳风共同举杯,喝过送行酒后,然后李淳风大步走上船头,回身拱手道:“各位请回,淳风就此告辞!”
李愔三人也是拱手回礼,口中连说:‘珍重珍重!’
而李淳风也是连连挥手,直到看着码头上的三人越来越小,最后连整个登州港都慢慢的消失在海平面之后,他才叹了口气,虽然海风很大,不过他却没有进到船舱里,而是看着海面上的飞鸟,想起昨天晚上袁师找到自己所谈的事。
“淳风,还记得我们与齐王殿下初次见面时,殿下让我给他相面之事吗?”烛光下的袁天罡紧皱眉头,似乎想到什么不可解的难题一般。明天就是李淳风离开之日,今天晚上袁天罡准备和李淳风促膝而谈,同时也想将这些天他一直想不明白一个难题告诉对方,让他帮自己推算一番。
“嗯,袁师,那次我也有些奇怪,以您对相术的造诣,这世上怎么会有看不透的面相,想必当时袁师是有什么话不好开口吧?”李淳风坐在旁边,一边给沏茶一边问道。
“其实我并没有说谎,齐王殿下的命相我的确看不懂!”袁天罡苦笑一声,连连摇头道,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