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老鱼)-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愔一听就明白过来,这个应该就是和程怀亮订婚的清河公主了,听到要处罚自己未来的夫君才忍不住跳出来,一点都没有女孩子的矜持,看她泼辣胆大的性子,想必程怀亮的后半生肯定十分凄惨。
看到李世民大笑,其它人也都不用辛苦的忍着了,一起放声大笑了起来,清河公主被笑的恼羞成怒,和身边笑的最厉害的几个姐妹打闹起来。不过李愔却感觉十分的别扭,心想这皇宫规矩真让人受不了,就算是亲父子,哭笑也都要看人的脸色。
一直等大家都笑的差不多了,李愔这才说道:“父皇,其实这次儿臣还要感谢程怀亮这个准妹夫。”说到‘准妹夫’这个词时,李愔还特意看了一眼清河,结果引来小姑娘一阵白眼。
“噢?他打伤你,你竟然还要感谢他,这是为什么?”李世民脸上还带着笑意,听到李愔的话转向他问道,犀利的眼神盯着李愔,似乎是观察李愔说这句话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其它人也都好奇的看着李愔,清河这个小丫头睁着一双亮闪闪的大眼睛,上下打量着自己这个六哥,似乎是第一次见到他一般。
“父皇,儿臣这次醒来后,虽然记不起以前的事,但从别人口中还是了解了一些自己以前的劣迹,深感以为耻,下定决心重新做人,坚决要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就算成不了一代贤王,也决不能为我皇家丢脸!”李愔说的大义凛然,把以前上小学时写检查的功力都拿出来了,反正说两句好话又死不了人。
其实李愔说这些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已经不是原来的李愔了,为人处事肯定和之前差别很大,虽然可以用失忆来掩饰,但变化太大还是难免引起别人的怀疑。比如李愔自信自己的品行肯定比以前的那个李愔要好的多,欺男霸女的事肯定做不出来,所以今天就把话先撂在这:本王打算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你们也不要太惊讶!
“呃?”李世民听完也是一愣,不由得上下打量着自己的这个儿子,从刚才开始他就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有点不太对劲,现在终于明白过来,李愔身上没有了以前的浮躁跳脱之气,言行举止也变的彬彬有礼,好似变了个人一般。如果失魂症真的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的话,那他宁愿自己这个儿子的失魂症永远不要好。
周围的皇子公主也都一脸惊异的看着李愔,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同一个想法:看来李愔的脑袋真的让人打坏了,否则怎么会说出这种话?连李恪也都是同样的想法,上次他虽然去看过李愔,但心里一直想着李愔去益州的事,所以没太注意李愔本人的变化。
“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以前的事忘了就忘了,不会写字也没关系,你现在还年轻,从明天开始你就和你的弟弟妹妹们一起去小学,从新开始学习。”李世民仔细观察着李愔的表情,看了半天发现他不像是说谎,心中也有几分欣喜,于是鼓励了几句又对李愔以后的生活进行了安排。所谓的小学和后世的那种小学差不多,最早是唐高祖李渊设立的,里面都是宗室和功臣子弟,一般来说从六岁开始皇子公主就要进入小学学习,到了十岁毕业开始进行中高级教育,所以小学里的学生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屁孩。
周围的兄弟姐妹一听李愔要去小学去学习,立刻哄笑声一片,毕竟李愔已经十四岁了,和一堆小屁孩天天混在一起学习,想想都让人觉得好笑。
“父皇!我都十四岁了……”李愔还想分辩几句,希望能打消老李同志这个不负责任的念头。不过李世民大手一挥打断了李愔的话:“我意已决,明天立刻就去!”
做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身上的帝皇之气可不是盖的,李愔再也没有勇气说什么,只能老老实实的点头称是,惹得身后又是一阵窃笑。
接下来李愔陪着李世民看着众位兄弟姐妹写字,在场的众人中,除了两个刚满一岁的小公主外,就只剩李愔这一个文盲了。说起来这些皇子公主们受到的教育都很严格,每个人的字都写的不错,年龄大的就不说了,连刚刚三岁的晋阳公主都能写字,而且一笔一划像模像样的,让老李同志一顿狠赞。
晋阳公主字名明达,小名叫兕子,是长孙皇后之女,十分的乖巧可爱,深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宠爱。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所以起了个兕子的小名,意思为小母犀牛,希望她能像犀牛一样身体强健,不过很可惜的是,历史上的晋阳公主在十二岁就病死了,为此李世民一个月都吃不下饭,身体赢弱不堪,差一点就挂了,可见这个小公主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小兕子得了夸奖后,十分兴奋的把自己写的字送给了李愔作为感谢,因为多亏了李愔的举荐,才让她母后的病开始好转起来,同时还天真的希望这位六哥多找几个名医,这样她的母后就好的更快一些。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孝心,惹的老李同志父爱爆发,抱着小兕子就不松手,丢下他们这帮儿子女儿不管,径直带着小兕子去见长孙皇后了,估计是想让长孙皇后感受一下亲生女儿的孝心。
李世民离开后,皇子和公主们也都散了,李恪和李愔结伴去看望杨妃,对于这位未曾见面的母亲,李愔心中也十分的好奇,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对于这位前朝公主的记载都极少,来到大唐的这些天,李愔也不断的受到这位母妃的关心,今天终于可以见到那位历史上迷一般的杨妃了。
第七章 去小学读书
太极宫除了建筑在中轴线上的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这三大殿外,两侧也是殿宇众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长孙皇后居住的立政殿,而李愔的生母杨妃居住的望云殿就在立政殿的旁边。私下里李恪告诉李愔,长孙皇后与杨妃的关系极好,平日里杨妃在宫中,也多受长孙皇后的照顾,再加上他们老爹的宠爱,所以杨妃中宫中的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
进到望云殿后,李愔四处打量了一下,发现这座宫殿布置的十分素雅,四处的装饰都十分的普通,但搭配的却十分巧妙,看起来格外的赏心悦目,从这些周围的布置就可以看出,这坐宫殿主人的素质与修养绝对不低。望云殿的后殿是杨妃的卧室,李恪和李愔这两个亲儿子也没什么顾及,不用人通报就闯了进去。
进了大门转过两座屏风,李愔看到一个宫装丽人正半卧在榻上看书,旁边还有着几个宫女服侍,只见榻上的女子容貌绝美,身材欣长苗条,垂首燕尾形的发簪,身着浅绿色的罗衣长裙,全身上下弥漫着淡然自若、清逸脱俗的仙气,犹如不食烟火,天界下凡的仙子一般。
这位如仙子般的美女,肯定就是自己的母亲杨妃了。李愔心中想到,怪不得母妃那么的受李世民宠爱,如此绝世之姿再加上高贵的出身,老李同志还真是艳福不浅。想到这里连李愔都禁不住嫉妒自己的那位老爹。不知道自己的那个未成年未婚妻有没有自己母妃漂亮?
“愔儿,你怎么才来,为娘可等了好长时间了?”李愔和李恪的到来惊动了正在看书的杨妃,当她看到李愔时,立刻从榻上跳下来,一下子抱住李愔慈爱的叫道。刚才那种淡然自若的仙气消失无踪,变身成一位充满溺爱之情的母亲。
“咳咳~,母妃,你快放开孩儿,我快喘不过气来了!”没想到自己这位养尊处优的母妃能有这么大的气力,抱的自己连气都喘不过来。而且李愔的心理年龄也有二十多岁了,忽然被一个刚见面的少妇抱住,这让李愔不由得面红耳赤,急忙找借口让杨妃松开自己。
“哎呀,我都忘了愔儿的伤刚好,快和母妃说说,你现在好的怎么样了?”杨妃一听急忙松开李愔,拉过李愔的头一边找伤口一边问道。
“没事了,儿臣现在好的很,只是以前的事情记不起来了。”李愔几次想挣脱杨妃的手,但却都没有成功,只能任由这位母妃在自己头上乱摸。
“我可怜的孩子,呜~~,都是姓程的那个匹夫不对,杀千刀的……”杨妃虽然早知道李愔失忆的事,但现在听见儿子亲口说出来,不由得心疼的直哭,边哭还边骂老程一家。现在的杨妃别说仙子气质了,估计也就和骂街的泼妇一个级别。但李愔却十分的感动,从这个美丽的杨妃身上,他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母爱。
杨妃骂了几句就再也骂不下去,毕竟她这一生几乎都生活在皇宫里,根本不怎么会骂人,翻来复去也就那么几句。李愔又哄了杨妃几句,终于把杨妃的泪给止住。李恪则在一边看的心中直嫉妒,心想自己这个母妃真是偏心,自己上次骑马受伤也不见她这么心疼。
接下的杨妃拉着李愔说话,谈话的内容当然离不开长孙皇后的病情,为此杨妃还大大的夸奖了李愔一番,说她在宫中多亏长孙皇后的照顾,两人又情同姐妹,看着这个姐姐被病情折磨的不成人样,她背地里不知哭了多少次。现在好了,李愔举荐的那个孙思邈医术高超,长孙皇后的病情已经有了一丝好转,杨妃也能心安了。同时她也十分的欣慰,自己这个小儿子终于长大懂事了!听的李愔是满头大汗,如果杨妃知道眼前的这个儿子已经不是她原来的儿子话,真不知道她会如何处理自己?
之后杨妃又说了些关于李愔的旧事,李恪在旁边也不是的插上两句。不过李愔很快发现,杨妃的话并不可信,因为在她的话中,李愔简直就是一个长着翅膀的小天使,和外界那个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的梁王根本扯不上关系。不过这也难怪,估计在所有溺爱儿子的母亲眼中,儿子的形像都是纯洁无暇的天使。
中午和晚上的饭都是在望云殿陪杨妃吃的,心情大好的杨妃还亲手炖了鸡汤,李愔尝了尝发现味道十分鲜美可口,一口气全都喝了,杨妃在一旁看的眉开眼笑,而李恪却郁闷的只能吃剩下无味的鸡肉。
一直到了宫门快关闭的时候,杨妃才放两兄弟出宫,临走时还送了两人不少东西,特别是两人一身的新衣服,都是杨妃亲手缝制的,针脚细密做工精美,穿在身上特别的合体。这让李愔不禁再次感慨老李同志的好福气,娶老婆就应该娶像杨妃这样的,不但人长的漂亮,而且烹饪女红样样精通,所谓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无过如此。
李恪和李愔的王府在同一方向,所以两人一直到李恪的蜀王府才分别。李愔回到自己的梁王府后,整理了一下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见到了历史上的唐太宗老爹,还有绝色美女的杨妃老娘,虽然李世民对自己的态度不怎么亲密,但总来说还算不错,至少他还知道安排自己这个儿子重新上学。
想到明天就要去皇宫中和一帮小屁孩一起学习,李愔又头疼起来,前世自己好歹也上过十几年的学,怎么算都能算的上一个文化人吧,可没想到到了唐朝这里,竟然可耻的去和一帮小屁孩从头开始学,实在太丢后世天朝教育部门的脸面了!
李愔胡思乱想了半夜,最后才迷迷糊糊的睡着,早上天刚刚亮,文儿和画儿就将他叫醒并服侍他起床,昨天两女得知自己的这位王爷要重新去小学读书时,都一脸想笑又不敢笑的表情,让李愔无比的郁闷,自己身边的侍女都这种表情,那么其它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更不用说了,自己这梁王本来就不多的面子经过这次打击后,估计连一丝也不会剩下了。
迷迷糊糊的被服侍着穿衣洗漱,吃了点不知道什么东西的早餐,然后被人塞进马车进了皇宫,路上李愔几乎都是枕着文儿的大腿睡觉。现在他越来越习惯现在的腐败生活,做什么事都有人伺候,时不时的还可以调戏一下身边的两个小美女,偶尔再指点厨房做几样美食,吃吃喝喝玩玩闹闹的混日子。李愔从来就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什么狗屁理想的人,吃喝玩乐才是他最喜欢的事,前世他只是个升斗小民没有条件。现在自己贵为皇子,又不想争那个累死人的皇位,他人生剩下的时间刚好可以做那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小学位于太极宫东侧的东宫之中,东宫是太子李承乾的住所,不过在东宫还有一处十分重要的场所,那就是位于东宫中的崇文馆,崇文馆就是唐代的贵族学校,有不少皇族、公爵或大臣的后代在这里读书,皇子也不例外。小学就在崇文馆的旁边,中间只隔了一道院墙。
“六郎!六郎!”李愔刚一下马车,就听到有人叫自己,他在皇子中行六,所以也有人习惯叫他六郎。李愔顺着声音回头一看,发现从崇文馆的门口跑来一个人,这个人年纪和他相仿,身着华丽的锦袍,长相俊美,可惜个子有点矮,和李愔差着小半头,不过他们的年纪都还不大,以后还有发展的空间。
“六郎,都等你小半天了,你怎么才来?”这个矮个帅哥跑过来一拳打在李愔胸口,然后开口就埋怨道。
“呃,今天起晚了。”李愔被打的退了一步随口答道,这种感觉十分熟悉,前世里兄弟之间的问候就是这样,但李愔却挠挠头很尴尬的问道,“不知道老弟怎么称呼?你也知道我脑袋受伤了,现在所有人都不认识了。”说着李愔还用手指了指脑袋,一幅很无奈的样子。这个人应该是李愔以前的旧识,看他说话举止这么随意,应该还是和李愔关系很铁的狐朋狗友。
“我靠!你真得了失魂症,我还以为是外面的人瞎传的呢?”这个矮帅哥上下打量着李愔说道,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紧接着脸色转阴,一脸凶狠的再次说道,“程怀亮这混蛋下手太重了,有机会咱们兄弟一定帮你把这个场子找回来!”
“呃?”没想到这个小矮子这么有种,李愔曾向人打听过,毕竟对于打伤自己的程怀亮还是有些好奇的。听说程怀亮和他老爹程咬金极为相似,都是一米九以上的壮汉,身材粗壮的像个狗熊似的,以眼前这个矮个子的小身材,估计就算程怀亮让他双手双脚,只用体重都能压扁他。而且看他说找场子时那幅咬牙切齿的表情,应该是出自内心,这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
李愔失忆,这个矮帅哥只能重新介绍自己,说了半天李愔才终于搞清楚了他的身份。原来这个人名叫李永,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儿子。李孝恭是李世民堂兄,他们的曾祖是亲兄弟,也算是血缘关系比较亲密的宗室。贞观初年的时候,李世民将宗室郡王的爵位降为县公,只有少数几个宗室因功勋得以保留王爵,李孝恭就是其中之一。
要说这个李孝恭可是一个牛人,整个大唐的南方几乎都是他一手平定的,如果说李世民帮他父亲李渊打下了大唐的半个江山,那么剩下的半个江山中大部分都是这个李孝恭打下来的,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不过自从天下平定后,这位河间郡王就变得很低调,整天在家里看歌舞赏美人以自娱,从来不对朝堂上的事发表任何看法。
李永是李孝恭最小的儿子,也是正妻所出的嫡子,可惜他上面还有两个嫡出的哥哥,所以郡王的爵位轮不到他头上,整日里带着一帮恶仆在长安城中横行霸道,是和李愔齐名的纨绔子弟之一。因为是幼子,平时很得李孝恭夫妇的溺爱,所以有什么事都有老爹和上面的哥哥帮他摆平,所以养成了李永无法无天的二百五性格。可能是臭味相投吧,李永和李愔的关系极铁,属于那种有架同打有祸同闯的兄弟。所以当李永看到李愔真的被打的失忆时,才会这么的咬牙切齿。
“九弟,这件事是我有错在先,而且父皇那里也处罚过我了,你也别找程家的麻烦!”李永在家排行第九,除了两个嫡出的哥哥外,还有六个庶出的兄长,号称河间九虎。程怀亮则是兄弟三人,大哥程怀默、三弟程怀弼,人称程氏三熊。用熊这个称号绝对形像,因为三兄弟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个个都是身高一米九以上的壮汉,扔森林里都能让母熊抢去做压寨妇男的那种。再加上家传的武艺,一对三绝对没问题,如果李永这个二百五真带他那帮哥哥打到老程家,那绝对是上门找揍的。
“六郎放心,我知道轻重,不过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迟早得把这口气给出了。”李永恨恨的说道。说起来也巧,李永和李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又是同辈,所以排不出大小,不过李愔认为李永行九而自己行六,自己要比他大,所以一直叫他九弟。但李永这个好强的家伙却死不承认,从来没叫过李愔六哥,平时只称呼他为六郎。
本来李永早就想去看望李愔的,可惜李愔被禁足,太宗又不许别人探望,所以这才没去成。两人又说了会话,到快上课时才分开,对于李愔要去小学重新开始学习的事,李永这个没心没肺的兄弟笑的直抽抽,要不是身边的侍从扶着,估计早就笑爬下了,气的李愔上去对他踹了几脚才解恨。
离开时李永说,中午在城中最大的君子楼摆宴,庆祝李愔恢复自由之身,上午下学他来找李愔一起去,并且他还约了以前的朋友,到时重新为李愔介绍。李愔在府在憋了半个月刚好正闷的慌,而且他也刚好想见识一下长安顶级纨绔子弟的圈子,毕竟他天生就是这个圈子里的人,以后也少不了和这帮人打交道,早点去见识一下总没有错,于是欣然应允。
第八章 雉奴与兕子
小学中人不多,算起来有三十多个学生,加上两个学士和两个校书郞,一共加起来也不到四十人。这里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屁孩,已经十四岁的李愔走在他们中间,还真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周围的小家伙们也都十分好奇的看着这位‘大同学’,有几个调皮的还过来询问李愔是不是走错地方了?搞的李愔郁闷的想撞墙。
小学的教室十分宽大,进了门就是就是一排排单独的矮书桌,学生学习时都要跪坐在书桌后面。李愔找了个角落里的书桌坐下来试了试,发现感觉还行,毕竟这具身体早已经适应这种跪坐。
“六哥,没想到你还挺早吗?母后的事我还没来的及谢谢你呢!”正在李愔想拿起桌上了书看看时,一个八九岁的小正太跑到他旁边坐下道。李愔一看认识,昨天刚见过,这小家伙是他的九弟,也就是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治。
“噢,雉奴啊,母后是我们大家的母后,咱们自家兄弟说什么谢字?”李愔拍了拍他的肩头大义凛然说道,雉奴是李治的小名。不管这个李治以后会不会登上皇位,现在打好关系都是有必要的。
“嘻嘻,还是六哥说的对,那我这块桂花糕就不送给六哥了。”一个小脑袋从李治的背后伸出来说道,圆圆的小脸大大的眼睛满是嬉笑的表情。
“你……你怎么把兕子也带来了?”李愔惊的伸手指着李治说道,李治背后出来的正是才三岁的小兕子,现在正满脸点心渣的啃着手里的最后一块桂花糕。
看着小兕子调皮的样子,李治也不由得苦着脸说道:“六哥,这也不能怪我啊,自从母后生病后,兕子就没有人照顾,平时都是我陪她玩,可我来读书就不能带她来了。昨天父皇让六哥你来这里读书,兕子就闹着也要来,父皇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
我晕!李愔听到兕子是因为他才来这里的,立刻一阵头痛。大唐虽然风气开放,但上层社会对男女大防还是很看重的,女子是不能和男子一起读书的,公主们一般都是由自己的母亲或专门的宫女教育。可现在倒好,他的皇帝老爹竟然同意让兕子来这里上学,这也实在太宠爱这位小公主了吧?
“我要和六哥坐在一起,九哥你坐到我前面!”兕子吃完桂花糕,双手在李治身上擦了擦说道。看的出来李治很宠爱自己这个妹妹,捏了捏她的小脸把位子让给了兕子。
“六哥,你的伤好了吗?”
“六哥,你真的不认识字了吗?”
“六哥,你带我去玩好不好,皇宫里闷死了?”
“六哥……”
小丫头从坐下来就没消停过,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从她的小嘴巴里涌出来,让李愔是疲于应付。幸好这时夫子进来了,小丫头虽然调皮,但却很懂礼节,终于把她那喋喋不休的小嘴巴闭上。
李愔已经打听过了,上面讲学的老夫子姓孔,名叫孔颖学,是山东曲阜孔家的人,和十八学士之一的孔颖达还是堂兄弟,虽然名气没有孔颖达大,但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学究。
小学的课程很简单,上午读书下午练字,刚进学的从千字文开始,然后再学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蔡邕的《劝学篇》等等,一直到十岁毕业,再转到崇文馆或弘文馆进行中高等教育。
这时代的学堂或私塾都是不分班的,所有学生都在一起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都不一样,这也就造成了一个老师带的学生数量有限,李愔他们这里就是这种情况。
孔老夫子先是逐个了解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然后再圈定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先让他们自己熟悉一下,过会他会逐个讲解,最后看到兕子和李愔时,这位老夫子的眉头皱了起来,对于这两位‘特殊’的学生,太宗陛下之前已经通知过他了,现在他正在头痛该如何教他们。
“两位殿下都已识字吧?”孔老夫子手拿戒尺面无表情的走到李愔和兕子的面前问道,他手里的戒尺可不是做做样子的,别看这里坐的都是王公贵族,可谁要是犯了错照打不误,连告状都没地方告去。
“识字,识字!兕子已经认识……”小丫头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发现手指头不够用,干脆双手一张脆声道,“兕子认识好多好多字,连父皇都夸兕子聪明!”小丫头一脸骄傲,皇家贵族子弟在上学之前就由母亲带着认字,等送到小学这里时,几乎已经能读能写了,只不过小兕子才三岁,李愔又号称失忆,所以孔老夫子才会问他们识不识字。
“咳咳~,夫子,你也知道我得了失魂症,现在大部分的字都不太认识,所以……”李愔有些脸红的说道,连个三岁的孩子都比他认字多,再厚的脸皮也扛不住啊!
“嗯,两位殿下都有一些基础,那就从千字文开始吧,边学边识字。现在跟着我念一句你们读一句。”孔老夫子想了一下,然后打定主意道。
千字文每四字一句,而且很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后世出现的百家姓、三字经合称‘三、百、千’,是古代儿童标准的启蒙读物。
可能是怕李愔和兕子记不住,孔老夫子一共教了四句十六个字,嘱咐他们读熟了后再抄写几遍,至于字面的意思他不强求,以后他有时间再讲解。这让李愔十分的无语,看来这位老夫子真把自己当成三岁孩子教了。
别的李愔不敢说,可千字文、百字姓、三字经都是他从小就读烂的,倒背如流可能有点夸张,但正背如流绝对没有问题,这些都还要感谢他前世的爷爷。前世李愔的祖上是地主出身,听说有位老祖宗还考中过进士,李愔的爷爷小时候受到的就是正宗的封建私塾教育。
老爷子平时住在乡下,有一次李愔的父亲带他去看老爷子,那时李愔刚上小学。老爷子看见自己的长房长孙十分高兴,问他上学了没有都学些什么,结果当老爷子听到李愔竟然没学过三、百、千时,立刻大怒。在老人家的思想中,孩子上学哪能不学老祖宗留下来的三百千,这可是最正宗的启蒙教育,为此还把李愔的父亲给批了一顿。
当下老爷子做了一个决定:既然你们学校不教,那我自己教。老人家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翻箱倒柜的找出几本破书,从三字经开始教。结果李愔小学的寒暑假几乎都是在乡下爷爷家度过的,可惜老人家刚把千字文教完身体就不行了,临走前还要李愔背诵刚教完的千字文,老爷子在孙子的诵读声中就这样去了,每每想到这里李愔就感觉鼻子发酸。
老爷子去世后,李愔的学业压力也开始变大,所以对于古文的学习也就荒废了,不过千字文、百字姓、三字经这三本书他可没忘,每当想老爷子时,他都会背上几段,每年清明去看老爷子,也都在他坟前背上一遍,这也算是做孙子的一点孝心吧。
要是当年能和老爷子学学毛笔字就好了,哪怕是打个基础也好啊?李愔不禁感慨道。当时老人家怕耽误李愔正常的学业,除了要求背诵和理解书中的内容含义外,其它的都没有教他,繁体字和毛笔字李愔都不会,要是当年能学一点的话,现在也不至于这么狼狈。
等老夫子走后,李愔翻了翻书,虽然上面的繁体字很陌生,但他早就背的烂熟了,所以猜也能猜出是什么字。千字文是南朝周兴嗣所做,全书一千字无一重复,不过后来听说有人找到有重复的字,对于这点李愔就不是很清楚了。
李愔无聊的读了几句就放弃了,偷偷看了看小兕子,发现这小丫头竟然背的很认真,摇头晃脑的很像那么回事,这让李愔不禁想到后世,那些在沉重的应试教育下匍匐前进的祖国花朵。小小年纪正是玩闹的时候,天天读书岂不是太浪费了?
想到这里李愔灵机一动,看老夫子没注意这边,拿起桌上的纸折了起来,不一会一个漂亮的纸鹤就出现在他的手中,然后轻轻的扔给小丫头。
正读的认真的小丫头先是一愣,当看清精美的纸鹤时,立刻小脸乐开了花,拿起来左看右看,很有些爱不释手,至于书本早就被她给扔了。李愔玩的兴起,纸青蛙、纸戒指、纸百合花等等小东西层出不穷,光纸飞机他都折了六七种,可惜现在不能试飞。
小兕子被李愔手中的各种折纸吸引过来,李愔刚折好一样就立刻被小丫头抢走,每一样都是左看右看舍不得放下,李治这小子也发现了身后的动静,看到兕子手中精美的折纸时,也是好奇不已,想要又不敢要,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第九章 腹黑正太报应快
“兕子,给我一个玩玩!”正在这时,李愔前面坐着的一个小家伙低声叫道,这个小子也是李愔的兄弟,排行老八名叫李贞,母亲是燕德妃,他刚好就坐在李愔的前面,看到李愔给兕子折纸玩,他不敢向李愔要,只能向年幼的兕子要。
“不给,这是六哥给我的,我要带回去给母后,谁也不给!”小丫头两支小胳膊围成圈,把所有折纸都围在怀里,撅着小嘴说道。
“不给?不给我就去告诉夫子,说你不好好读书!”李贞这小子显然十分没品,竟然为这一点小事就威胁自己的亲妹妹。
“八哥,你也太厚脸皮了,兕子的东西你也想抢?”李治也在旁边一脸鄙视的帮腔。
“学堂之上,不得交头接耳!”还没等李愔开口,就听一个严厉苍老的声音吼道,吓的几个小家伙都是一哆嗦,李愔一抬头,就看到孔老夫子正一脸怒气的向这边走来,学堂里的其它学子都被夫子这一声怒吼吸引过来,读书声立刻停了下来。几个小家伙说话的声音都不大,而且周围又都是读书声,这样夫子都能听见,难道这老家伙就是传说中的“课堂搜索雷达型老师”?
“李贞、李治,你们两个回头都说些什么?”老夫子怒气冲冲的问道,刚说完又看到兕子抱着一堆的折纸,立刻怒上加怒再次训道,“公主殿下,你……你怀中抱的是何物?学堂之上,岂能带这些丧志之物?”
“启禀夫子,这件事不怪我,是八哥要抢兕子手中的折纸,我气不过才帮兕子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