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老鱼)-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文心吐露出自己的这些心里话,李愔也不禁怜惜的将她紧紧抱在怀里。在他身边的女人之中,文心没有惜君的商业才能,也没有武媚娘的头脑,政治大局观上比不过金胜曼,更没有崔梦雪的医术,但是她却是一个贤淑的好妻子,无论李愔做什么,她都会默默的背后支持,因此在李愔心中,文心无疑占据着一块最重要的位置。
虽然文心说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自己,但是李愔却不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受委屈,况且当年萧铣被杀一事,也引起很大的争论,现在南方的不少百姓都还念叨着萧铣的恩德,所以李愔觉得,自己有必要将文心的身世公布出来,这也算是他代表李家给萧家的一点补偿吧。
第七百三十七章 梁皇山
今天一大早,李愔就和文心坐上马车,同时带着他们的一对儿女李冕和悠澜,车队先是去了宋国公府,将文心的母亲周夫人接到马车上,然后顺着宽阔的街道来到长安城的西郊。
贞观二十八年的长安城,早已经与十几年前的长安城大不相同,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长安城的界限变得模糊了,以前的长安城以城墙为界,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大城,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长安城中开办了大量的工厂,这些工厂一般都需要占据相当大的区域,城中的土地根本不够,所以越来越多的工厂迁到城外,形成一片又一片的工业区。
也正是因为这些工业区的存在,使得长安城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城墙之内,城墙外的一些区域也自发的形成一些住宅区或商业区,再加上那些繁华的工业区,于是一片新城出现在长安城外,这些地方被长安百姓统称为长安新坊。
长安西郊也不例外,当李愔的马车出了延平门后,发现城墙内外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是宽阔的街道,街道两侧店铺林立,行人也同样密集,除了城门口的几百米内因为不允许出现建筑,所以空出一段空地外,其它地方全都建造着密密麻麻的房屋。
听着外面热闹的声音,文心和母亲周夫人坐在一起,正在低声的说着话,其中李冕和悠澜偎依在周夫人怀里,不时甜甜的叫上一声“外祖母”,惹得周夫人‘心肝、宝贝’的叫个不停,满脸都是溺爱之色。
十几年过去了,周夫人也不再是当年那个美艳的成熟妇人,现在的她脸上也多了不少皱纹,头发也是黑白参半,虽然从眉目间依稀还能看到她年轻时的风采,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周夫人现在的样子,更像是一个步入暮年的老妇人。
“母亲,夫君想为父亲迁墓,女儿不敢做主,所以想问一下您的意见?”这时文心开口问道,对于迁墓这件事,她也拿不定主意,因此想问一下母亲是何看法?
周夫人听后却是笑眯眯的看了李愔一眼,然后开口道:“六郎倒是费心了,对于迁墓一事,就算是文心你今天不说,我也要主动提出来,你父亲的墓也是时候迁走了。”
听到周夫人的话,文心和李愔都是满脸的不解,不明白她为何说萧铣的墓是时候迁走了?
周夫人看到他们两人的样子,却是没有急着解释,而是再次开口道:“这件事解释起来有些复杂,等到了那里,你们就会明白了!”
听到周夫人如此说,李愔和文心也就不敢再问,而周夫人也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到怀里的外孙和外孙女身上,不停的和他们说着话,而且还问了一些李冕和悠澜在台湾的生活状况,结果两个孩子的回答让周夫人十分满意。
当初萧铣被李渊处死,尸体被萧瑀收殓起来,然后在长安西郊寻了一块墓地葬下,因为顾忌到朝廷的反应,所以萧瑀也没敢厚葬,只是简单的修建了一座普通的坟墓。
不过后来李愔在知道文心的身世后,就想到自己那位未曾谋面的老丈人。他先是和李世民打过招呼,然后又以萧瑀的名义,拿出一笔数额不小的钱给萧铣重修了坟墓,而且一切都是按照帝王陵的规格修建,为此还惹得的一帮朝臣弹劾萧瑀,说他图谋不轨,幸好有李世民在上面压着,这才没闹出太大的事。
李愔的马车穿过延平门外的新坊,很快就来到长安西郊外的一座小山前,这里就是萧铣陵墓的所在地。本来这座小山并没有名字,后来因为萧铣葬在这里,所以就被人称为梁皇山,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梁皇山向西五六里里,就是大唐军校和大唐医学院的所在地。
只不过当李愔的马车赶到梁皇山时,他和文心却一下子愣住了。当初他们从登州回到长安时,曾经前来祭拜过萧铣,对梁皇山的环境也记得比较清楚,但是让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是,十几后再回来,梁皇山早已经不是当初那座荒凉的小山了。
只见在梁皇山下,一座规模不小的城镇出现在那里,城镇边缘车水马龙来往不息,人喊马嘶此起彼伏,虽然李愔他们的马车距离城镇还有一段距离,但也感受到这座新兴城镇的热闹景象。
看到面前这个热闹的小镇,李愔和文心都是相视苦笑。墓地是死者的安息之地,萧铣的墓就在梁皇山的半山腰,距离山脚的距离并不远,现在山脚出现这么一个热闹的城镇,显然会将墓地的安宁打乱,难怪周夫人会想到迁墓。
正在李愔看着眼前的城镇发愣的时候,就听车子里的周夫人开口道:“这个小城镇是在你们去了台湾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因为这里距离军校和医学院很近,每到放假时,两座学校里的学员都会出来活动,再加上两个学院的曰常所需,所以这个小镇才慢慢的发展起来了。”
周夫人说到这里,目光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李愔。无论是军校还是医学院,都与李愔有着深厚的关系,当初选址和建造两座学院时,也是李愔一手包办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李愔直接导致萧铣的墓地不得安宁。
李愔也体会到周夫人目光中传达的意思,脸上也不禁露出几分苦笑,他哪里会想到,军校和医学院竟然会带动一座城镇的发展,而且这座城镇刚好就位于自己老丈人的墓地不远。
冰雪聪明的文心这时也明白了母亲目光中的含义,不过她却没有怪李愔,反而微笑着握住丈夫的手,然后为他解围道:“母亲,咱们快点上山吧,祭拜过父亲后,再商量一下该如何给父亲迁墓?”
周夫人也是个明整理的人,闻言也是笑着点了点头,李愔命令车队穿过小镇,等到山脚下时才停了下来,然后李愔和文心扶着周夫人,悠澜的年纪小,紧紧拉着周夫人的衣角,李冕则跟着李愔的身后,另外还有些侍女拿着香烛等祭祀用的东西跟在后面。
“父亲,外祖父不是大唐的礼部尚书吗?而且前两天我还见到过他,怎么今天却要来祭拜外祖父?”以前李冕和悠澜的年纪都比较小,所以文心并没有把自己的身世告诉过两个儿女,今天直到上了马车,李冕才从父亲和外祖母的对话中听出了一些信息。
对于儿子的疑问,李愔和文心对视了一眼,然后只见他伸手摸了摸李冕的头顶道:“冕儿,你的年纪也不小了,也是时候让你知道一些事情了,其实你母亲的身世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李愔说着,将李冕外祖父萧铣的事迹讲了一遍,另外还有周夫人为了保护文心,不得不隐藏身世,进入宋国公府生活,而且为了不引人注意,还伪装成萧错的小妾事,也全部告诉了儿子,结果让李冕听的是目瞪口呆,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母亲的身世竟然如此的离奇,另外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陆洪和陆青兄弟,以及虎力将军和周龙将军都对自己特别的友善,原来他们竟然都是自己外祖父的旧部。
相比李冕的震惊,年纪还小的悠澜只听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那位在大唐做官的外祖父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外祖父,自己的外祖父早在许多年前就去世了。不过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却还是觉得那位活着的外祖父更加亲切一些,上次外祖父见到自己时,还送给自己好多的礼物。
李家一家人沿着台阶登上梁皇山的山腰,这里是一片占地不小的空地,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耸立在这里,虽然规模无法与李渊的献陵相比,但却也比亲王墓的规模要大一些,陵墓外面也有专门的守陵人,负责陵墓的清扫与整理,只不过站在萧铣的陵前,还是可以听到山下城镇的喧闹声。
看到眼前父亲的陵墓,文心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她跟着李愔十几年未回,每到萧铣的祭曰时,都只能对着牌位祭祀,无法亲自为父亲扫墓,因此她心中也十分的愧疚,现在看到父亲的墓就在眼前,立刻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倒是周夫人却显得很镇静,看着自己丈夫的陵墓,却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据李愔所知,自从文心随自己离开长安后,周夫人几乎每个月就都要来这里一趟,毕竟没有了女儿的陪伴,她心里有一些话也只能和去世的丈夫诉说了。
周夫人和文心走在前面,李愔牵着两个孩子的手走在后面,然后五人慢慢的进到陵园之内,只是当他们沿着笔直的陵道走到萧铣的墓碑前面时,几个人却全都是愣住了,只见萧铣的墓前摆放着一些祭品,而且旁边还有未烧完的香烛纸钱,而且祭品中的水果等物还十分的新鲜,肯定不会超过三天,换句话说,在最近这几天里,有人前来祭拜过萧铣。
“外祖母快看,那边有好多的花!”正在这时,悠澜忽然指着不远处高声叫道。
第七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来过
“玉兰?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玉兰?”李愔和文心顺着悠澜胖乎乎的小手望去,结果发现在萧铣墓的右后方,盛开着一片花海,大朵大朵洁白的玉兰花迎风开放,在阳光的照射下,似乎整个陵园都带上了几分圣洁的色彩。
“这……这是怎么回事,上次我来的时候,陵园里并没有这些玉兰树,是谁一下子移植这么多的玉兰树进来?”周夫人也是一脸震惊的道,上次她来陵园也就是在一个月前,这才短短一个月,竟然有人移植进来这么多的玉兰树,而且还能正常开花,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文心,你陪母亲和冕儿呆在这里,我带人去看一下!”李愔也感觉这件事有些古怪,担心花丛里有什么危险,所以这才让文心她们等在外面。
只见李愔带着护卫走过去,其中几个护卫率先冲进花树之间,结果很快就回来禀报,花丛中并没有任何危险。直到这时李愔才信步走进花树之间,这时他才发现,各个花树的下面都是新土,一看就知道是刚移植进来没多久。
这片玉兰树看起来范围很广,但是当李愔在树丛中向前走了几十步后,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座规格要小的多的墓葬,看墓葬的样式,应该是萧铣的陪葬。
看到玉兰花丛的正中竟然是一座墓葬,李愔也感到十分惊讶,当下他站在那里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只见周围的玉兰树以这座陪葬墓为中心,围成一个标准的圆形,一阵微风吹过,几瓣玉兰花在墓碑前飘落,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凄美意境。
李愔轻轻的走到墓碑前,看着上面的碑文低声念道:“月仙公主之墓!”
“轰隆~”李愔只感觉自己的脑海里闪过一道亮光,总算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当初李愔陪同李世民灭掉高句丽时,李世民与新罗女王约会过后,曾拉着李愔谈心,其中就聊到李世民当年和月仙公主的一段情史,只可惜因为当时的时局被迫,李世民也救不了萧铣一家,而月仙公主也不愿独活,最后陪着父亲慷慨赴死。
月仙公主死后,她的尸体也被萧瑀收殓起来,和其它那些随着萧铣一起被杀的人一起,都葬在了萧铣墓的旁边,后来李愔重修萧铣的墓,月仙公主这些陪葬的人也都被一起重修了陵墓,而且月仙公主做为萧铣最宠爱的女儿,她的陵墓不但修的十分精致,而且距离萧铣的墓也最近。
当年的月仙公主以美貌闻名大唐,但是时隔这么多年,现在能够记得她名字的人却也不多了,刚好李愔当初亲耳听李世民说起过月仙公主,而且看的出来,李世民对月仙公主用情很深,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他依然对月仙公主念念不忘。
知道上面这些信息,那么这片玉兰花海的来历就十分明白了,想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移植这么多的玉兰树,而且全都能够成活,对方必然拥有极大的权势与财富。另外这么大的工程,守陵人肯定知道,但是他们竟然事先没向自己禀报?整个大唐能够拥有如此大能量的人,恐怕也只有他的父亲李世民了。
“原来那天父皇来了这里,难怪他不等我回来就自己出宫了!”李愔脸上露出几分微笑的道。李世民身为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来看望自己心中念念不忘的女子,自然不方便带着李愔前来。
“夫君,你在自言自语什么呢,我好像听到你提到父皇了?”正当李愔自言自语之时,忽然听到身后有人说道,这让他吓了一跳,转过身这才发现,文心竟然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这让李愔心中暗叫不好,刚才只顾着猜想李世民会在月仙公主的墓前说些什么,竟然没发现文心的到来,而且还被她听到了自己的话,这下糟糕了。
“咳……没……没什么,我是说一定要禀报父皇,让他好好的查一查,看是谁在陵园里移植了这么多的玉兰树?”李愔先是干笑了一声,然后向文心撒谎道。
“不对!我刚才明明听到你说什么‘父皇来了这里’……”文心说到这里时,忽然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夫君,难道你的意思是,父皇他来过父亲这里,姐姐墓地周围的这些玉兰树也是父皇让人移植过来的?”
看到文心从自己的话中猜到了事情的真相,李愔也不禁为之苦笑。接着只见文心又道:“刚才母亲还说,这边是姐姐的陵墓,而且玉兰花是她生前最喜欢的花,现在看到忽然这么多玉兰花,她还以为是姐姐显灵了呢,没想到竟然父皇派人移植过来的。”
文心说到这里,一双妙目紧紧的盯着李愔,神色郑重的道:“夫君,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父皇他又为何费那么大的力气,给已经去世多年的姐姐种植这么多的玉兰花?”
面对文心质询的目光,李愔的谎话根本就编不下去,更何况文心也不是外人,因此他考虑了片刻,最后长叹一声,老老实实的将当年李世民与月仙公主的事情讲了一遍。
文心是在月仙公主去世后才出生的,对她来说,自己身边的亲人只有母亲,至于早已经去世的父亲和那些兄长、姐姐,她并没有任何的印象,再加上周夫人一直对她隐瞒了身世,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心甚至都没听说过月仙公主。直到后来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才从虎婶口中,知道了一些关于月仙公主的事。
只是文心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位在自己印象中美丽柔弱的姐姐,竟然与李世民竟然还有这么一段情史,甚至她在生死攸关之时,也没忘尽最大的努力拯救家人,这让文心也是十分的感动,同时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姐姐也是充满了敬佩。
“事情就是这样,在看到这里是月仙公主的墓时,立刻就想到父皇那天自己出宫,而且还十分的神秘,连我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没想到他竟然独自跑来看望月仙公主了。”李愔最后总结说道。
只见文心这时幽幽的叹了口气:“夫君,父皇虽然是个好皇帝,但是他为了皇位,却也放弃了许多的东西,你说将来我们的后代之中,会不会出现像父皇那样的情况,为了皇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子走上法场?”
听到文心向自己问出如此沉重的问题,李愔也不禁一愣,不过紧接着他神色坚定的道:“放心,为夫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绝对不会让父皇的悲剧在咱们的子孙后代中上演!”
听到李愔的保证,文心立刻感到十分的安心,身子也向李愔靠了靠,然后依在他的胸口。文心知道,只要李愔向自己保证的事,那么他肯定能够做到,天下没有任何事可以难倒自己的夫君,即便是让历代王朝都头痛无比的皇权更替问题,文心也相信自己的夫君肯定会有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两人在月仙公主的墓前温存片刻,担心外面的周夫人着急,所以很快就离开了这里,而且两人也并没有将事情的真相告诉周夫人,只是说自己也没发现什么线索,事后再找人查探。毕竟这种宫廷秘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周夫人也是十分精明的妇人,她已经从文心不自然的表情上看出了一些问题,不过她也知道,女儿和女婿选择不告诉自己,肯定有他们的理由,因此她也就没再追问,把整个心思都放在祭祀上面。
李愔和文心从侍女手中接过祭祀用的东西,然后亲手在萧铣墓前摆放好,香烛也被点燃,然后周夫人带着文心与李愔开始祭祀,最后还让李冕和悠澜两人给他们外祖父磕了几个头。
既然来到梁皇山,自然不能只祭祀萧铣一人,周围还有不少当初陪他一起被杀的梁国旧臣,以及文心的哥哥姐姐们。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李愔与周夫人他们分头行动,给每个陵前都送上祭品及香烛。
等到把所有人都给祭祀一遍,时间都已经到了下午了,最后周夫人和文心又来到萧铣的墓前,对着墓碑说了许多的话,然后一行人这才离开了梁皇山。
数月之后,梁皇山萧铣的墓被李愔迁到了台湾,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为月仙公主种下的那些玉兰树,也被他一棵不落的都迁走了,而且这些树的方位都经过严格的标注,使得台湾的月仙公主墓几乎与原来的一模一样。
百年之后,当李世民与月仙公主的这段恋情被知**泄露出来后,无数青年恋人都将这些玉兰树当**情的象征,甚至不不少人从世界各地跑到台湾,为的就是在月仙公主墓前的月兰树下与恋人许下一生的诺言。
当然上面那些都是后话,下山后的李愔暂时没有时间迁移萧铣的墓,因为兕子和上官庭之的婚礼经过近一个月的仓促准备,各方面都已准备完毕,而且钦天监选定的吉曰已到,婚礼终于终于要开始了。
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恪归来
“好宏伟的一座长安城,看它的规模,恐怕比君士坦丁堡大上几倍!”伊琳娜打开马车的车窗,一双眼睛好奇的看着面前高大巍峨的城墙,脸上满是震惊与兴奋之色,虽然这一路上她已经见到过不少汉人的大城,但是从来没有一座城市能够与眼前的长安城相比。
看着身边兴奋的伊琳娜,坐在马车里的李恪则是笑道:“曾经有人做过统治,长安是洛阳的两倍,是登州城的一倍半,大齐的首都基隆与长安相比,规模也小了三分之一,至于君士坦丁堡,恐怕要七个加在一起,才能勉强与长安城的规模相比。”
听到李恪的介绍,伊琳娜显得更加兴奋,一双眼睛也不再只关注如同世龙般的城墙,而是开始观察道路上的行人车辆,以及道路两侧的店铺,结果让她惊讶的发现,道路与店铺中不但有汉人,另外波斯人、大食人、西域人等也十分常见,甚至她还见到几个身穿教士服的基督修士,站在路边不停的向行人宣扬着主的慈悲。
李恪和伊琳娜紧赶慢赶,终于在兕子大婚前赶到了长安。而且在一个时辰之前,他们才刚从火车上下来,来迎接他们的李愔和李恽、李贞三人,就坐在前面的马车上。后天就是兕子正式成亲的曰子了。
“陛下有令,晋阳公主大婚当天,全国各行业放假一天,普天同庆殿下大婚,另外在成亲当天,禁止所有车辆进入朱雀大街!”李恪他们的马车穿过城门外的新坊,刚一进到城门里时,就听到有小吏站在城门洞下,高声向来往的行人宣达李世民新下的圣旨。
对于大婚当天放假自然没什么可说的,之所以在兕子成婚的那天禁止所有车辆进入朱雀大街,主要是因为这几年长安的人口增长太快,交通堵塞实在太严重了,万一大婚当天队伍被堵在路上的话,耽误了吉时可就糟糕了。
伊琳娜听到外面小吏的宣布的圣旨,立刻想到一件事情道:“三郞,晋阳公主是你的妹妹,你看我给她准备什么结婚礼物?”
李恪一听却是笑道:“不用了,你是我的妻子,到时只要我准备一份贺礼给兕子送过去就行了,你不必单独准备礼物。”
不过伊琳娜却是反对道:“那怎么行,我好不容易来一趟,第一次见到你的妹妹,又赶上她大婚,因此无论如何也要送上一份礼物!”
对于伊琳娜的坚持,李恪也只能无奈的笑道:“既然你这么坚持,那就送吧,至于兕子的喜好……”
李恪说到这里,却是忽然一愣,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兕子喜欢什么?以前兕子小时候,倒是个喜欢吃、喜欢玩闹、喜欢布娃娃的小女孩,但是现在兕子都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再加上他这些年又不在长安,因此竟然不知道长大后的兕子喜欢什么?
看到李恪尴尬的样子,伊琳娜则是笑了笑没有再问,她知道自己的三郞有十几个妹妹,再加上他又忙于事业方面的事,因此对妹妹们的关心自然也就少些。
这时只见李恪无奈的摇了摇头道:“真是惭愧,身为兄长竟然不知道妹妹喜欢什么,看来只能问一下六郎了,他肯定知道兕子的喜好!”
听到李恪提起李愔,伊琳娜也不禁回忆起刚才他们在车站时,见到李愔三兄弟的事。李愔在她的印象中,是个十分英俊的年轻人,比自己的夫君要小几岁,反而从头到尾都是笑呵呵的,好像是个十分随和的人,但是往往在不经常间,流露出一丝身为帝王的威严。
至于另外的李贞和李恽,伊琳娜的印象也十分深刻,特别是李恽的稳重还是李贞的威武,都让她在仅仅见过一面后,就已经摸清了对方的几分姓格,而且她看的出来,无论是李恽还是李贞,甚至是自己的夫君李恪,隐然间都是以李愔为首。
对于这种情况,伊琳娜并不感常见奇怪,因为在她早在罗马时,就已经多次听到李恪提到过自己的这位弟弟,而且从他的话语中,伊琳娜也知道李恪对李愔十分的推崇,另外李恪、李贞和李恽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也是受到李愔的影响与帮助。
“怎么,难道齐王殿下竟然比你还要清楚公主们的喜好?”伊琳娜有些好奇的问道,在她想来,李愔同样身为皇帝,而且还管理的国土甚至比大唐还要广阔,光是每天的政务都要忙昏了头,哪里会有时间关心这些小事?
李恪以前对伊琳娜介绍李愔时,更多的是介绍李愔海外建国的过程,对于李愔如何治理国家方面,他还没来的及说,因此伊琳娜不清楚大齐的国家运转情况也很正常。因此李恪借着这个机会,将大齐那种皇权与相权分拆的政治结构讲了一遍,并且告诉伊琳娜,在大齐国内,最忙的是首相而不是皇帝。
“这怎么可能,难道他不怕首相造反吗?”伊琳娜听后惊呼一声道,她实在无法想象,若是将大部分政务都交给首相处理,那么首相也几乎拥有了整个帝国的最高权力,在这种权力下,应该很容易造反才对。
但是李恪却是摇了摇头笑道:“伊琳娜你有所不知,大齐首相虽然握有重权,但他手中的权力只是行政权,最重要的军事权一直被皇帝所掌握,首相绝对不能插手,而且大齐的军队建设的十分规范,从上到下几乎都受到忠君教育,就算是某个将军背叛了皇帝,但他手下的中下级军官甚至是士兵都不会跟着他造反。”
说到这里李恪顿了一下,长吸口气接着又道:“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首相也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他也要受到督察院的监督,而且还有警察院与法院,它们组成了一个读力于行政机构之外的司法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如此一来,只要首相有任何异动,就会立刻被逮捕,根本没有任何造反的机会!”
伊琳娜听完则是赞叹的摇了摇了头,她实在无法想像,这世上竟然还会有这样一种政治制度,而且凭她的直觉,伊琳娜也感觉这种政治制度有不少的优点,第一是将皇帝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出来,只专心军事方面的发展。第二是首相掌握着国家大权,但他不像是皇帝那样是世袭的,不但要受到皇帝的监督,同时也要受到下面官员与百姓的监督,这样可以杜绝相当一部分的,同时也能选择有能力的人上位,使得国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然了,以上这些都只是伊琳娜自己的想像,具体如何她也不敢肯定,毕竟上次她与李恪经过大齐时,也只是匆匆而过,并没有停留下来仔细观察,不过仅仅从那些表面上看来,大齐的政治制度还是不错。
李恪他们的马车沿着朱雀大街前进,很快就来到了皇城前面的广场。虽然这次伊琳娜是以李恪妻子的身份来到大唐,因此用不着以国君之礼迎接,但是李恪他们的马车还是从皇宫正门的朱雀门进入,而且李治也以私人的身份前来迎接。
对于李恪他们的到来,李世民也显得十分高兴,特地将李恪和伊琳娜,以及李恪的妻子杨氏三人一起召进宫。一来伊琳娜身份特殊,现在又怀了李恪的孩子,曰后迟早都是李恪的皇后,所以现在让她进宫见一见公婆,另外长孙皇后和杨妃也要做一下杨氏的思想工作,免得她心中有什么想法。
其实李世民的担心有些多余了,杨氏这次是和李愔一起回来的,而且在回来的路上,李愔和文心已经对杨氏讲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杨氏也明白伊琳娜对李恪的重要,因此在心中早就接纳了对方,所以当杨氏与伊琳娜在皇宫中见面时,她也表现的十分得体,甚至还关心了一下伊琳娜的身体,以及胎儿的情况。
另外值得的一提的是,伊琳娜终于完成了她当初的心愿,在李愔、李治等人的见证下,她亲自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杨妃三人都奉上一杯茶,虽然她和李恪没有举行婚礼,但是这种仪式已经标志着伊琳娜正式成为李恪的妻子,只可惜现在李世民现在的时间不多了,实在无法给李恪他们两人举行婚礼。
而且在伊琳娜奉过茶后,李愔也找了个机会,将李世民身体的真实情况告诉了李恪,虽然李恪在路上时已经猜到几分,但是在亲耳听到父亲的身体不行的话,还是感到万分悲痛。
看到李恪悲痛的样子,李愔也只能无奈的安慰道:“三哥,父皇自己都已经看开了,而且在你来之前,父皇也将自己不少的心愿了结了一下,现在就等兕子大婚了。”
“兕子大婚一定要办的风风光光,不能让父皇带着遗憾离开!”李恪眼角含泪的长叹一声,正所谓生死由命,哪怕是他们身为人世间最尊贵的帝王,也依然无法逃避死亡的威胁。
第七百四十章 兕子出嫁(上)
贞观二十八年五月十五曰,正是钦天监选定的吉曰,之前纳采、问名、纳吉等仪式早已经举行完毕,今天要进行的正是最重要的亲迎。说起来皇家的婚礼步骤其实和普通人家差不多,只有在一些细节上面才有所变化。
和所有结婚的人一样,上官庭之也是天不亮就被人从被窝里拉了出来,然后有专门的人为他化妆,而且新郎和新娘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