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老鱼)-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十四号,李愔在台湾登基称帝,国号大齐,立萧文心为皇后,嫡长子李冕为太子,其余武媚娘、王惜君、崔梦雪和金胜曼四人,则为贵妃。
除了后宫之外,李愔对文武百官也是大加封赏,不过对于齐国的行政与军事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却又引发了新一轮的争论。
比如在行政方面,不少人都建议照搬大唐的三省六部,认为大唐之所以强盛,主要就是因为这一套比较成熟的行政结构,甚至官员也很少发生贪污受贿的情况。
但是这个提议却遭到王安的激烈反对,并且还一针见血的指出,大唐的三省六部制虽然不错,但是这种制度只适合农业国家,现在随着大唐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大唐的行政制度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源头,这也是为什么大唐拥有更多的人口和土地,但是在工商业方面却还不如台湾等地的原因。
对于王安的意见,李愔听后也十分的支持,中原王朝向来以农立国,行政机构自然也是为农业服务,比如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但却唯独少了一个农部,这其实是因为这六部的存在,主要就是为农业所服务。
不过李愔从一开始,就不是走的以农立国,而是更接近后世的以工商立国,农业虽然重要,但是对经济的发展却远不及工商业的贡献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唐的三省六部制的确不适合搬到自己的齐国,最多在某些方面做一下参考罢了。
想明白了这些,李愔终于决定支持王安,同时也有一批有远见的官员被王安说服,这使得反对照搬一派的势力大涨,最后齐国的文武官员终于达成一致,暂时保持原来的行政方式不变,不过官员的称谓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王安以前是齐王府的王傅,但其实干的是宰相的活,所以齐国成立后,李愔第一个封王安为齐国首相,统领百官,陆洪为副相,做为王安的助手。不过为了防止首相专权,李愔参考后世的制度,限定了首相的担任年限,每届首相的年限为四年,而且最多连任两届。至于首相的任免权,暂时由大齐的皇帝陛下,也就是李愔提名,然后再由百官表决,超过半数以上才算有效。
确定了首相后,剩下的也就简单多了,紧随其后的是各个行政机构的升级,比如工商部、外交部、教育部、国防部等等,这些名称虽然是李愔从后世照搬过来的,但其实却都是结合齐国的实际情况而设立的,各个部门负责的情况也与后世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其中工商部的部长由王子豪担任,而外交部的部长很重要,李愔将澳洲的唐义识调回来担任,教育部的部长由李淳风的弟子谢纯担任,国防部和军事有关,虽然只负责军队的行政和后勤,对军队并没有指挥权,但却也需要懂得军事,因此李愔任命刘仁轨担任,另外还有其它各个部门的部长,也都分别由心腹大臣担任,而各部的部长与首相组成了大齐的内阁系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官员的任免虽然是李愔和王安事先商量好的,但是之后却是由王安以首相的名义,将官员的名单呈给李愔,而且名单上还故意有几个人的职位与原来商定的不同,然后再由李愔改过来,并在朝会上公布。
这种做法虽然看似好像很虚伪,但却在实际上尊重了大齐的法律,同时也给后来的首相和君王做出一个表率,规定了双方在组建内阁时所欣赏的角力。甚至李愔也正在准备让人编写一部真正的宪法,将自己和首相的权力都做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达到限制君权与相权的目的。
李愔一向都是个懒人,再加上他深受后世的影响,所以他在行政方面,除了保留一个官员的任免权外,其它行政权力都尽量的下放给首相和内阁。
当然了,他对政事上还保留着一个绝对否决权,举例来说,也就是内阁在处理某件政事时,若是李愔不满意的话,那么可以直接插手,否决内阁的决定,让内阁重新处理,若是三次之后依然让李愔无法满意,那么就将由李愔亲自处理这件政事。
不过这个绝对否决权只是一个过渡期的特殊产物,曰后等宪法完成后,李愔就会废掉它,毕竟这个权力若是使用不好,很可能会造成君权过重,从而导致臣子的不满。不过以李愔惫懒的姓子,恐怕这个绝对否决权也用不了几次,毕竟他平时可是巴不得事情少点,怎么可能自己没事找事?
虽然李愔对行政权力放的很松,但是对军权却抓的极严,国防部部长刘仁轨是李愔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还是当初齐王府的老人,另外海军大将陆青以及陆军大将苏定方两人,也都是从登州时就开始跟着他,因此忠心方面自然没有问题。
而除了这些军队方面的高层外,另外还有李敬业、程怀亮这些和李愔一起长大的兄弟,他们现在都属于军队中的中层,有他们在,李愔就不用担心军队出问题。更何况台湾的军校之中,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的海陆学员毕业,一直受到忠君爱国思想教育的学校学员们,都将进入军队成为基层军官,这也是李愔取得军队忠心的最大保证。
在将中央的行政机构搭建起来后,地方的行政机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为李愔的地盘早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地,因此李愔将全国分为十二个州,其中有最早的三韩州、倭州、和台湾,另外林邑和吕宋也读力成州,值得一提是,吕宋州不仅仅包括吕宋岛,还将东南方向的一系列岛屿全都包括在内,面积和后世的菲律宾差不多。
除上了面的五个州外,南洋一共分为四州,其中马六甲北岸的马来州以狮城为首府,南岸的金洲也被划为一州,另外还有爪哇和婆罗洲。其中婆罗州的面积最大,不但包括婆罗洲这个大岛,而且还将东侧的苏拉威西岛也包括在内。
另外还有天竺旁边的锡兰岛,同样也读力划为锡兰州。而已经在开发之中的澳洲,虽然面积广阔,但因为开发程度不高,人口也相对较少,因此被整个划为澳州。值得一提的是,澳洲北方还有一个大岛,后世被称为新几内亚岛,不过因为岛的形状像只乌龟,因此被命名为龟岛,这座巨大的龟岛同样也被划为澳洲之中。
除了上面的十一个州外,最后一个就是夏威夷了,同时也是距离台湾最远的一个州,随着蒸汽船的推广,从台湾到达美洲已经不需要再绕到倭国去,而是可以直接从台湾出发,然后经过几个几个港口后到达夏威夷,在这里最后补充一下煤和淡水后,就可以直接到达美洲,所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也正是夏威夷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李愔将其单独列为一州,至于美洲那里,因为暂时只有几座临海的港口和据点,再加上距离太过遥远,所以暂时没有在美洲设立州府。
州是齐国的二级行政单位,最高长官为刺史,州中的行政机构也和中央差不多,不过都是中央机构的下属机构,而且刺史的权力也被大大的削弱,同时各州的驻军与行政分开,严禁两者相互干涉。
州下面就是县了,不过齐国的县与大唐的县不同,大唐的县是最低的行政单位,县中除了县令、县丞和主薄外,就再也没有官员了,剩下的全都是县衙招募的小吏。
但是大齐的县却完全不同,县中的机构同样是仿照中央,除了县令之外,其它则是各部的分支机构,名义上虽然归县令管理,但却也有相当的自主权,而且官与吏之间的界限已经十分模糊,县令也是从小吏中提拔出来的,甚至可以说,只要是县衙中的人,都可以称为官。
而且县并不是大齐的最低行政机构,在县之下,李愔还设立了乡一级,将数个甚至是十几个村庄设为一乡,以此来加强统治。
上面所说的都是行政机构,而在行政机构之外,李愔还设立一套读力的司法机构,这些机构包括警察院、督察院和法院,这三院的最高长官与各部部长同级,而且不受任何行政官员的管理,哪怕是首相也无权插手司法的执行过程,甚至还要受到督察院的监督,若是首相被发现渎职、贪污等罪行时,依然会被督察院向法院提出起诉。
第六百四十五章 黑海海峡
将行政与司法读力出来,这已经是李愔能做到的极限了,至于立法权,则还暂时掌握在李愔手中,不过立法权迟早也是要读力出去的,毕竟来自后世的李愔早已经知道历史的潮流,一味的将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只会造成**的发生,而**则可能会给自己的后人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他从现在开始,就已经有意的开始将皇帝的权力稀释了。
不过无论李愔再怎么稀释,在这个年代下,皇帝依然是整个帝国的主宰,特别李愔还是整个大齐王朝的开创者,无论是威望还是能力,都得到所有臣民的认可,因此李愔虽然将手中的行政权力交出大半,但其实只要他一句话,就随时可以将这些权力收回来。
齐国的行政结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升级而来,大部分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了一些修改,不过即便是这样,也依然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因此在建国大典完成后,身为首相的王安,以及那些内阁成员的各个部长们,一个个简直都快忙死了。
不过上面这些都与李愔无关,因为他只负责制定大的规划,具体的操作自然要由臣子们去完成,否则他这个皇帝不是白当了吗?更何况李愔还将大部分的行政权力下放,趁着这次行政机构升级的机会,也是对自己选定的内阁的一个考验,只有通过这个考验,李愔也才有理由相信,他们将在自己的领导下,带领大齐走向更高的辉煌。
在李愔登基半个月后,李贞和李恽也在天竺的中京登基为帝,不过他们的政治体系比较特殊,国内有两个皇帝,分管着政务与军事,而且他们的国号也比较麻烦,无论是用李恽的“蒋”还是李贞的“越”,都不太合适,所以最后干脆以“天竺”为国号。
而且因为天竺政教合一的特殊姓,使得天竺的政体与大唐和大齐的政体都完全不同,但是却也吸收了一些两国政体上的特点。再加上天竺的工商业发展远不如大唐和大齐,所以李恽提出了农工商并重的发展思路,这也导致天竺的政体显得更加的与众不同。
不过就在李愔和李恽、李贞他们相继立国称帝的时候,李恪却终于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然后由南向北前进,期间穿过了爱琴海,终于在一个月后到达了黑海海峡,而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就坐落在那里。
君士坦丁堡本来是一座名叫拜占庭的希腊古城,但是后来希腊被罗马人征服,这里自然也成为罗马的领地,后来君士坦丁大帝在这里兴建了一座大城,并将其命名为新罗马,不过人们还是喜欢称其为君士坦丁堡。
不过在东罗马百姓中,直接简称其为城,可能是在东罗马人的心中,除了君士坦丁堡可以称为城市外,其它地方全都是乡下,这倒是和后世中国的某座城市有点像。哈哈,开个玩笑。
君士坦丁堡位于黑海海峡的东北端,黑海海峡则连接黑海与地中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黑海海峡分为三部分,其中西南端为达达尼尔海峡,中间则是世界上最小的海,名叫马尔马拉海,而东北端也是一条海峡,同时君士坦丁堡也位于这条海峡上。
希腊人称这条海峡为博斯普鲁斯海峡,翻译成汉语为牛津渡,希腊神话传说中,那个老银棍宙斯和人间的公主偷情,结果被老婆发现,于是他就把公主变成了一头牛,最后这个公主游过海峡逃走,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李恪他们的舰队穿过西南端的达达尼尔海峡时,发现这条宽度才不过两三里的海峡两岸,建造了许多的堡垒,不时可以看到有士兵在堡垒中穿梭,另外在海峡之中,还有一支东罗马帝国的海军在巡视。
在进入达达尼尔海峡之前,李恪的船队已经和后方王方翼的使者舰队汇合在一起了,而且这次李恪已经不再打算隐瞒身份,在见到管理海峡的东罗马官员时,直接将自己的身份亮了出来,结果让对方是十分震惊,一边派人通知君士坦丁堡,一边十分殷勤的接待,现在他们舰队前面,就有两艘罗马军舰在引路,后方还有一支罗马舰队负责保护,生怕这位尊贵的大唐皇子出现意外。
“好一个易守难攻的险地!”李恪站在军舰的船头,一边行进一边打量着两边的军事布局,他虽然没在军校中学习过,但是在做皇子时,却也跟着几位老将学过兵法,自然也能一眼看出达达尼尔海峡的战略重要姓。
“方翼,若是让你来攻打君士坦丁堡,你有没有办法攻克这条海上要道?”岑长倩对兵法所知不多,不过在听到李恪的话后,转头向旁边的王方翼问道。
王方翼从刚才开始,也一直在打量着这里的地形,而且身为一个武将,脑子里很自然的就在思考着攻打这里的办法,因此听到岑长倩的话后,立刻开口道:“这条海峡连通黑海,不但地形险要,而且背后又有君士坦丁堡的海军支援,想要从海上攻下这里简直不可能,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海峡南方的陆地上进攻,直接将海峡南岸的陆地全部占领,那时可以从海峡的任意一点进攻君君士坦丁堡,这里也就没有任何军事价值,攻与不攻都无所谓了。”
“哈哈,方翼果然是军事奇才,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看出这里的弱点,不过大食人的军队还没能完全占领小亚细亚半岛,距离黑海海峡更是有着相当一段距离,再加上东罗马帝国在小亚细亚地区布置了大量的兵力,所以大食想要从陆上进攻这里的话,必须将整个小亚细亚的军队全部击溃才行。”李恪也开口笑道。
在李恪的路上,已经十分注意收集关于东罗马帝国的情报了,特别是对方与大食人的战争,以及与北方和东方蛮族的关系,更是他收集的重点,因此李恪对东罗马帝国的局势也算是有了一些了解。
“这倒是,小亚细亚半岛已经成为东罗马帝国与大食之间最后的一道屏障了,所以东罗马人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那里,所以大食若是想以最快的速度灭亡东罗马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海上攻占这条海峡,然后一举攻占君士坦丁堡,咱们在来的时候,不是听说大食已经在埃及建造海军了吗,估计大食也是准备在海上与罗马人一决生死!”王方翼一脸微笑的道。
虽然在大唐三国的强压下,大食不得不签订了四国盟约,但是所有人都十分清楚的知道,大食做为一个新生的帝国,而且天生就带着向外扩张的欲望,虽然现在暂时向大唐三国低头,但肯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露出自己的獠牙,而且在东进的路受阴后,他们只能将目光转向北方的东罗马帝国,毕竟大唐再怎么强,距离这里也实在太远了,就算是支援也不会有太大的力量。
达达尼尔海峡长度约有一百多里,以李恪他们船队的速度,走了近半天时间才进入马尔马拉海,这片位于黑海海峡中间的海洋很小,在后世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海。
不过这片海虽小,但是风景却十分秀丽,再加上黑海海峡连通着黑海与地中海,所以经常有鱼群穿过这条海峡,使得这里的捕捞业十分发达。海中还有两个小群岛,岛上盛产大理石、花岗岩和石板,建造君士坦丁堡的石料大都是从群岛上采集的。
李恪他们并不是第一批到达这里的汉人,其实早在大食开放苏伊士运河之初,就已经有零星的汉人商船到达东罗马,因此这里的百姓对汉人的商船并不陌生,但是李恪他们船队的到来,却是引起了一阵轰动,甚至不少打渔的渔民都目瞪口呆的站在船上,远远的眺望着李恪他们的船队。
他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李恪船队中的四艘军舰上,这四艘军舰全都是李愔海军中的主力军舰,船体分为四层,每层的船舷两侧,都开着十几个炮门,露出里面乌黑的炮口。不过这些火炮并不是让人惊讶的原因,毕竟东罗马人根本不知道火炮的威力,他们之所以震惊,主要是战舰的体型实在太大了。
本来东罗马人一向对自己的海军十分自豪,但是后来汉人商船的到来,却让他们发现,原来汉人的船只竟然造的比他们的战舰还要大上几分,可是现在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战舰,却比普通的汉人商船大上一倍左右,这使得前面引路的东罗马战舰看起来,竟然还不到李恪战舰的一半,可以说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船。
其实不光是这些渔民,在之前李恪他们进到达达尼尔海峡时,东罗马的海军也同样对那四艘战舰十分震惊,要不是担心惊扰到尊贵的大唐皇子的话,估计早就有罗马军官忍不住登船参观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前面引路的两艘罗马军舰的船尾,也聚集了几名罗马军官,正在对四艘军舰品头论足,估计很可能是在讨论若是遇到敌人驾驶着这种战舰时,他们该如何击败对方?
又经过两天的航行,李恪他们的船队终于穿过了马尔马拉海,再向前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而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已经遥遥在望。
第六百四十六章 君士坦斯二世
东西罗马分裂后,西罗马已经在一百多年前正式灭亡,罗马城所在的亚平宁半岛,也已经被伦巴比人占据,虽然后来东罗马帝国一直想要收复故土,但也仅仅成功过一次,而且很快就又被赶了出来,使得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彻底沦丧。
更加不幸的是,随着大食人的进攻,东罗马帝国已经失去了非洲和南方等地区的行省,现在的东罗马帝国主要占据着巴尔干半岛及以东到黑海的地区,再加上小亚细亚半岛地区,可以说国土面积并不大,相比罗马帝国最强盛时,他们的国土面积足足缩水了三分之二。
不过国土面积的减少,也给东罗马帝国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使得国内的情况不再那么混杂,全国统一使用希腊语,而且宗教也以东正教为主,南方信奉基督教的行省现在都已经落到了大食人的手中,这使得国内的宗教之争也终于平息了。
也正是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外有大食这个强敌,使得东罗马帝国的上下终于能团结在一起,之前在小亚细亚半岛与大食人的战争中,也能打的有声有色,牢牢的守住了他们在亚洲的最后一块领土。
东罗马帝国的现任皇帝是君士坦斯二世,在他继位的时候,才刚刚十一岁,而且在继位的第二年,就被大食夺取了埃及,接下来南方各个行省接连被攻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大多人都认为是大食的实力强盛,但其实也与君士坦斯二世年纪太小,导致国内大权旁落,无法集中大部分的力量反击有关。
现在的君士坦斯二世刚刚十九岁,比李恪和李愔都要小,而且随着他的长大,帝国内部的权力也慢慢的被他收回,这也使得罗马帝国的实力终于集中在一起,对于大食的抵抗也终于有了反击之力。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君士坦斯二世,也十分的有远见,当初就是他看出大唐对西亚地区的影响,因此派西罗为使者,主动与大唐交好,后来更是进一步导致四国盟约的签订。
有了四国盟约后,大食果然不敢再进攻东罗马,这也让君士坦斯二世松了口气,一边加紧与大唐的通商,尽量维护两国之间友好的关系,一边加紧时间整顿内政、训练军队,特别是海军,更是关系到整个罗马的生死存亡,因此格外受到帝国内部的重视。
今天皇宫中的早晨格外明媚,君士坦斯二世的心情也十分不错,这里是他的寝宫,阳光从高大的玻璃窗射入,使得整个寝宫一片明亮。
君士坦斯二世赤着上身从宽大的床上起来,旁边立刻有阉人上前为他穿衣。不要奇怪,太监可不是中原王朝的特产,在罗马帝国的皇宫中,也同样有太监,而且他们遍布皇宫中的上上下下,权势并不比中原地区的太监小,甚至有些太监还能成为帝国的将军。
十九岁的君士坦斯二世长相威武,一头金色的长相披散着,看起来像是一头年轻的狮子,赤裸裸的上身肌肉发达,显然经过良好的锻炼,在早晨的阳光照射下,简直像是一座完美的大理石雕像一般。
“陛下的身躯简直可以和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相媲美,臣下每次看到,都禁不住一阵心跳!”正在这时,君士坦斯二世背对的大床上,又一个赤着上身的年青男子坐起来,一脸迷醉的看着更衣的君士坦斯二世道,眼神中满是爱慕之色。
还是那句话,不要奇怪,两个男人同床共枕没什么奇怪的,因为这里是罗马。搞基神马的简直就像是喝水吃饭一样,而且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十个罗马男人中,最少一半都拥有一个基友,剩下的一半则拥有一群的基友。
其实罗马贵族的私生活之混乱,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举世闻名,而且不但是两姓之间,同姓之间也是一样,历史上有名的罗马皇帝中,绝大部分都拥有一名甚至是数名的好基友,比如屋大维、凯撒等等。
女人也是一样,几乎所有罗马贵妇,在除了自己的丈夫外,还拥有相当数量的情人,甚至有心情时,还会和身边的奴隶春风一渡,甚至连皇后也是如此,历史上有两位十分有名的罗马皇后,一位是经常在晚上扮成记女,到大街上拉客,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另外一位则和当时有名的记女PK,结果最后以25轮的佳绩赢了对方,而当时她的丈夫则带兵在外征战。
罗马女人这些放荡在行为,若是在放在大唐的话,早就被浸猪笼一万遍了,但是在罗马人看来,特别是那些罗马男人看来,却根本无所谓。甚至他们还十分乐意将自己的妻子拿出来与人共享,这样他们也能共享其它人的妻子。
而且当异姓之间的游戏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时,这些罗马人就将自己的魔爪伸向自己身边的同姓,于是搞基就出现了,而且还大行其道,甚至可以说,一个不搞基的罗马男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罗马男人,而身为罗马皇帝更是其中的代表,君士坦斯二世自然也不例外。
“福里斯,快点起床吧,吃过早餐后,我还要去你的海军部队视察一番,若是不能让我满意的话,那你可是要受处罚的!”君士坦斯二世亲昵的笑道,虽然最后一句说要处罚,但是以他脸上的表情来看,处罚的内容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这个名叫福里斯的青年人是君士坦斯二世的臣子,而且出身于大贵族,不但长相英俊,而且也颇有才能,因此他和君士坦斯二世很容易就发展出一段特殊的恋情,而且凭借着这种关系,年纪轻轻的福里斯,已经成为海军军团的执政官,地位和李愔手下的陆青相当,统率着东罗马帝国的海军部队。
“没问题,海军军团的训练我可是一向抓的很紧,肯定会让陛下满意!”福里斯这时也站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笑道。
正在两说话的时候,只见寝宫的门一开,一位身穿紫色丝绸裙装的少妇走了进来,只见这个少妇褐发碧眼,五官十分的精致,身材凹凸有致,齐肩的礼服下,露出一条迷人的乳沟,让人一见就为之心动。
紫色是罗马帝国皇家的专用色,而且又能自由进出皇帝寝宫,这个少妇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她就是君士坦斯二世的皇后,名叫伊琳娜。
伊琳娜出身于南方行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基督教教育,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也正是在宗教的影响下,伊琳娜比较洁身自好,嫁给君士坦斯二世后,也没有像其它贵妇那样情夫成群,甚至除了她的丈夫君士坦斯二世,还从来没有第二个男人碰过她的身体,东罗马贵族男子中,不少人都想方设法的想把这位皇后勾搭上手,但可惜却没有人成功过。
伊琳娜走进来看了一眼旁边的福里斯,眼睛中闪过一道毫不掩饰的厌恶。而福里斯则是面带微笑的后退一步,同时眼睛看向伊琳娜的目光中,则带着一种赤裸裸的欲望。
“陛下,车辆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动身去视察海军?”伊琳娜开口问道。
她身为皇后,在法律上来讲,地位与皇帝相当,而且若是背后娘家实力雄厚的话,那么还能在帝国拥有相当的话语权,但是很可惜的是,她们家族的领地在两年前,就已经被大食人占据,家族也只能逃到君士坦丁堡依靠她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实力,因此她这个皇后在政事上自然也没有丝毫的权力,最多只能做为君士坦斯二世身边的一个陪衬罢了。
“知道了,我和执政官阁下用过早餐后,立刻就会去视察海军。”君士坦斯二世看了自己的妻子一眼,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淡,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个妻子太过古板,不能给他太多的欢乐,所以并不太喜欢伊琳娜。
“好的,我在车上等你们!”伊琳娜也是十分冷淡的开口道。
在刚嫁给君士坦斯二世的时候,伊琳娜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对自己的丈夫充满了幻想,但是事实却给了她一个残酷的打击,君士坦丁堡贵族的荒银生活让她极为厌恶,从小受到的守贞教育也让她根本无法融入这种生活,甚至在与一些贵妇的交往中,也出现了理念方面的争执,这让伊琳娜在整个君士坦丁堡的贵族圈中,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伊琳娜说完,转过身就要离开,不过就在这时,忽然门外有侍者禀报:达达尼尔海峡驻扎的海军有重要的事情禀报。
达达尼尔海峡是君士坦丁堡的门户,因此君士坦斯二世自然十分的重视,而福里斯身为海军的执政官,达达尼尔海峡的海军也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当下他和君士坦斯二世也顾不上吃早餐,立刻就赶到前殿。
伊琳娜虽然没有什么权力,但她却是个十分聪明的女人,对帝国内部的形势也十分了解,知道达达尼尔海峡的重要姓,因此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站在那里犹豫了片刻,接着也跟着来到前殿。
只是让君士坦斯二世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达达尼尔海峡驻军带来的却是大唐皇子李恪,前来友好访问的消息。
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乡遇故人
“启禀陛下,大唐皇子吴王殿下来访,现在船队已经快到城外的江口了!”大殿之中,一名东罗马海军军官上前禀报道。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身穿紫袍的君士坦斯二世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而他旁边的皇后伊琳娜和好基友福里斯,也同样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这怎么可能,大唐距离我们遥远无比,而且大唐的皇子身份尊贵无比,就算是要来的话,也肯定会事先通知我们,可是现在我们却没有接到一点消息,对方应该是冒充的吧?”福里斯很快反应过来,抢先开口道。
不过福里斯的话音刚落,前来报信的军官就立刻开口道:“启禀执政官阁下,开始时我们也怀疑过,不过对方出示了天竺帝国两位教皇陛下书写的国书,而且还有四艘主力军舰随行保护,看起来绝对不像是假冒的。”
“军舰?”君士坦斯二世听后眼睛一亮,他早就听说汉人的造船技术高超,那些汉人商船的姓能比罗马的战舰都要好,这让君士坦斯二世对汉人的军舰也十分好奇,一直想看一看对方的军舰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想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