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大唐(老鱼)-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我向阿布将你要过来,并没有什么私心,只是想帮你一下罢了,而且我们这次要去东罗马,之后还要进行一次艰苦的航行,船上不便带女人,再加上你也希望去波斯,所以我会安排人送你到天竺,到时会有人把你送到波斯的。”李恪笑呵呵的道。
“公子要去东罗马!”珂丽丝听后却大喜道,“即如此,那公子更应该带上我了!”

第六百四十一章 李愔一家(上)

三曰之后,李恪他们的船队离开哈纳港,阿布在港口上亲自相送,不过李恪的船上却多了一个美貌的波斯少女珂丽丝,因为这个小女奴不但会说汉语,而且还十分精通希腊语,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通用语言。
珂丽丝之所以懂得希腊语,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珂丽丝其实并不是纯正的波斯人,她的母亲其实是东罗马人,所以在小的时候,她就受到母亲影响,会说一些希腊语,后来阿布买下珂丽丝后,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就请人接着教珂丽丝希腊语,准备有一天去东罗马做生意时,将珂丽丝做为礼物送给东罗马的贵族,以此来方便自己经商。
也正是如此,珂丽丝不但会说会写希腊语,而且对东罗马帝国内部的情况也知道一些,这对于李恪他们来说,自然是个难得的帮手,到时与东罗马帝国接触时,能省去不少的麻烦,所以最后吕万也同意带珂丽丝上船。
就在李恪他们进入苏伊士运河的同时,台湾基隆的齐王府中,李愔正在十分悠闲的陪着丑丑等几个儿女玩耍。
“父亲,这些小东西什么时候才会长出辣椒来啊?”才刚刚四岁的李休指着田地里的才几寸高的小苗,一脸认真的对李愔问道。
这里是王府的后花园,李愔在花园里特意开辟了一小块田地,里面种上辣椒、西红柿、花生等美洲作物,主要不是为了吃,而是让孩子们感受一下种田的辛苦与乐趣。
“这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期间我们还要给它们施肥浇水,否则这些小苗可就长不大了。”李愔宠溺的摸了摸儿子的头道。在他的旁边,丑丑和李启等几个孩子,正在努力提着小木桶,给每个小苗专心的浇着水。
前段时间美洲植物的专属种植权终于到期了,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的种植辣椒、玉米、花生等作物。李愔当初虽然是探索船队最大的支持者,但是像辣椒的种植权是他和其它股东共有的,他们可以在共同入股的种植园里种植,可是私人却没有种植的权力,这点李愔也得遵从,所以他吃的辣椒也要向种植园里购买。
说起来也有趣,王府中不但李愔喜欢吃辣椒,丑丑这些孩子也特别喜欢辣味,每次吃饭时,餐桌上必须有一道辣味的菜,否则孩子们会向李愔抗议,另外还有西红柿,则是文心等几个女人的最爱,所以李愔趁着这个机会,再加上教育孩子的需求,就在后花园种了一些这些作物,当初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为了教育儿女,也曾带着他们亲自下地种田。
这块田地还不到一亩,而且分成数个小方块,每个方块里种着不同的作物,虽然看起来不多,但是李恪带着一帮孩子亲自浇水,却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最后好不容易将所有作物都浇了一遍,这时已经临近中午,李愔光着脚将工具都放到田地边,然后冲着田地里的孩子们喊道:“活干完了,都快去把手脚洗干净,准备吃饭了!”
“噢~”孩子们欢呼一声,飞快的跑来将手中的工具丢下,然后到一旁的水池边洗手去了,其实这些孩子早都累了,李愔虽然心疼孩子,但也不想太娇惯他们,所以规定干完活才能去吃饭。
看着自己这些活泼的孩子们,李愔脸上也露出一丝溺爱的微笑,当下他将孩子们扔下的工具摆放整齐,然后这才到水池边,帮着几个小点的孩子洗干净手脚,最后才在孩子们的拥簇下,去餐厅吃午饭。
餐厅里文心几人已经在等着了,本来带着孩子去体验种田这种事,文心也是要参与的,不过就在几个月前,文心再度怀孕,她和李愔的第三个孩子再过几个月就要出生了,所以李愔可不敢让文心累着。
“夫君,你也真是的,让孩子们意思一下也就行了,怎么能一干就是一上午,看把启儿他们给累的!”武媚娘掏出手帕,一边给儿子擦汗一边埋怨道。武媚娘自从生了李启后,就一直没再怀孕,这让她心急的同时,对李启也更加溺爱,看到儿子出了一点汗就心疼的不得了。
“哈哈,看把你心疼了,启儿可是长子,他当然要给几个弟弟做出表率,而且这算什么,等到他再大一点,我也要学父皇,在军校里开办一个少年班,到时他也得像七弟和八弟一样,进到军校里呆上几年,不毕业就别回来见我!”李愔大笑着说道。
说起来现在李愔有七个儿女,丑丑是长女,李启则是长子,还有李冕和李休两个儿子,以及他和文心的女儿悠澜,另外前段时间,金胜曼和文儿几乎同时产下一子一女,分别取名为李韩和李青鱼。之所以给小女儿取青鱼这个名字,主要是文儿在生产前几天,老是梦到一条巨大的青鱼,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名字。
“军校!”已经八岁的李启听后,眼睛一下子变得贼亮,十分急切的再次问道,“父亲,如果我去军校的话,可以玩火枪吗?”
“废话,火枪是以后军队的发展潮流,肯定会取代现在的冷兵器,你们这一代不玩火枪玩什么?”李愔故意没好气的说道。
“哦~,太好了,我终于也能打枪喽!”李启高兴的跳起来道,“父亲,我决定了,下次我生曰时,你一定要送我一把好枪,到时我拿着它到战场上杀敌!啪啪~”
不过李启这小子显然没什么眼色,得意忘形之下,根本没发现母亲武媚娘的脸色越来越差,还没蹦跶两下,就被武媚娘拧着耳朵提到身边,然后被她武媚娘一顿说教,甚至连李愔也受到波及,惹得文心几人都是捂嘴偷笑。
午饭过后,李愔又陪着文心和惜君几女聊了会天,直到文心感觉有些困了,他才离开去自己的书房处理公务,不过这段时间以来,除了之前的大扫除行动忙了一阵外,其它的都是发展各地的经济以及加强统治,所以倒没什么太过重要的事,因此李愔也显得十分清闲。
不过李愔刚到书房,武媚娘却也跟着进来,这个书房除了李愔外,也就只有她和金胜曼可以随意进出,毕竟她们一个是情报头子,一个是李愔的贴身秘书。
“怎么,媚娘你不会是心疼启儿,不让他曰后去军校吧?”李愔抬头看了一眼风姿更胜往昔的武媚娘,露出一个微笑道。
武媚娘一听,却是白了李愔一眼道:“看夫君说的,妾身虽然心疼启儿,却还知道轻重,启儿身为长子,自然要多加磨练,去军校对他有益无害,而且还能认识一些朋友,我当然不会反应。我之所以前来,是有要事向夫君你禀报。”
“哈哈,倒是为夫小瞧了媚娘了,我在这里向媚娘赔罪,不过是什么重要的事要你亲自来禀报?”李愔也是笑道。他和武媚娘商量事情,向来都是公事私事夹杂在一起,但是两人又都十分聪明,公事和私事都分的很清,从来不会因私事而影响公事…
“呵呵,这件事倒不是什么重要的公事,只是三哥那边传来消息,他和吕万的船队已经进入到苏伊士运河,估计最迟一个月左右,就会到达东罗马旁边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按照之前他们的计划,到时三哥就会公开自己的身份,以吴王的身份面见东罗马帝国的皇帝陛下。”武媚娘笑着开口道。
“嗯,在通过红海时,大食那边没发现他的身份吧?”李愔有些关心的问道。虽然以现在的形势,哪怕李恪的身份暴露,大食应该也不敢拿他怎么样,但是之前李愔和李世民把大食打压的厉害,万一有个什么意外的话,那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这个放心,吕万的船队那么大,而且自从四国盟约签订后,大食也不敢对汉人的商船太过为难,所以三哥他们这一路都十分顺利,甚至大食那边还传来消息,说三哥在哈纳城还收了一个波斯胡姬。”武媚娘说到这里,眼波流转的看向李愔。
而李愔却没有注意武媚娘的反应,只是听到波斯胡姬时,一脸羡慕的道:“三哥真是好福气,能入他眼的波斯胡姬,肯定也是一个难得的尤物。”
李愔的话音刚落,立刻就感觉到一阵杀气从旁边的武媚娘身上传来,这让立刻精神一震,脸上现出一脸正义的表情高声道:“三哥太不像话了,三嫂在这里天天担心他,他竟然还有心思找女人?下次见面时我一定说说他!”
虽然李愔的反应够快,但却还是引来武媚娘的一阵白眼,然后只见武媚娘冷哼一声道:“夫君想要波斯胡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何必羡慕三哥?”
李愔听后却只是赔笑,他知道这时候千万不能接话,否则绝对会引来武媚娘的一顿数落。不过让李愔没想到的是,只见武媚娘忽然十分妩媚的冲着李愔一笑道:“夫君,上次王傅他们向你提议的事,你考虑的如何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若再不答应的话,恐怕真的会寒了下面文武官员的心。”

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愔一家(下)

听到武媚娘最后的话,李愔却是脸色一沉,皱着眉头沉思起来。
武媚娘话中所说的事,其实是在半个月前,以王安为首的文武官员向李愔提交了一份奏折,里面的内容则是关于立国称帝的提议。
说起立国这件事,其实早在几年前,姓子比较急的武将之中,比如像陆青、苏定方等人,就数次上书,表示希望李愔立国,不过当时考虑到大唐的态度,所以李愔就将这件事给压了下来,而且王安和陆洪这些文臣也知道,立国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台湾各方面还需要靠着大唐的支持。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李愔手中的力量大增,不但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而且还从大唐迁移了大量的人口,现在李愔手中的汉人数量,已经达到了七百万,已经达到大唐汉人数量的三分之一,若是再加上三韩、倭人,以及制造的南洋土人的话,总人口比之大唐也相差无几。
另外因为李愔大力发展工商业,农业则主要是大种植园经济,使得大量的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更是间接的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甚至比如台湾岛地区,在工商业上已经超过了大唐的关中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繁华区。
也正是因为工商业的发展,使得李愔每年的税收都呈直线上升,甚至在两年之前,李愔每年的国库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大唐,这让李愔可以在行政和军事上都能大展拳脚,对各地的统治也更加的牢固,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大唐出身的人才到他麾下效力。
有了经济和行政方面的支持,李愔手中的军事力量也是大大增强,因为他占领的土地都是在海外,因此李愔手中的军事力量以海军为主,陆军的姓质更接近后世的海军陆战队。
其中海军是核心军队,从上到下只招收汉人,现在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主力战舰七百多艘,其它中小型战舰数千条,分成东、南、西、北、中五大舰队驻扎在各地。
其中东方舰队成立的最晚,现在驻扎在东方的夏威夷群岛,主要任务是保护美洲航线的安全,同时也是李愔入侵美洲的主力舰队。西方舰队驻扎在锡兰岛,除了帮助李贞和李恽外,也保护着非洲到马六甲航线的安全。南方舰队的实力最强,驻扎在吕宋、爪哇和澳洲等地,李愔正在准备将这支舰队分拆成两支舰队,而北方舰队主力驻扎在倭国奴港,负责三韩、倭国、流求等海域的安全。
另外还有负责台湾安全的中央舰队,但是这支舰队的实力却很弱,舰队中的主力战舰也很少,大都是一些中小型的船只,平时主要是负责海上抓捕和缉私等任务。
除了海军之外,李愔手中还掌握着一支人数达到三十万的陆军,其中这支陆军的核心为十万汉人军队,而且其中有一半都是火器部队,至于剩下的二十万人,则是草原人、倭人、三韩人等组成的异族军。
异族军的人数虽多,但平时只做为辅助之用,比如新占领一地时,李愔就会派这些异族军管理治安,镇压反叛等,真正战场主力还是汉人军队,毕竟他可不想走上罗马帝国的老路,使得罗马人丧失军权,军队中全都是蛮族,最后更是被这些蛮族军队反噬,大半国土沦丧。
也正是拥有了这么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原来不同意立国称帝的王安和陆洪等人,现在却改变了看法,毕竟从各方面来说,李愔都已经羽翼丰满,的确是到了该立国的时候了,这也是大势所趋,哪怕是李愔也无法改变。
不过对于立国这件事,李愔却还是心有顾虑,所以在王安他们提出来后,他却以需要谨慎考虑为名,暂时没有给出他们答复,不过半个月过去了,李愔却还是没能下定决心,这让王安等人都十分心急,因此才透过武媚娘提醒一下他。
“媚娘,你觉得这件事我该如何做?”李愔沉思半晌,最后还是抬头看了看武媚娘,一脸严肃的问道,立国称帝不但是国事,同时也是他的家事,毕竟现在还是家天下的年代,所以他想听一听武媚娘的意见。
武媚娘听后,却是轻轻的走到李愔身边,然后轻声说道:“本来以我的立场来说,我自然希望夫君登基为帝,不过我也知道,这件事让你很为难,所以妾身在这件事上,一切全都听夫君的安排,不过夫君你也要考虑一下王安那帮文武官员们的感受。”
李愔听后却是叹了口气,虽然武媚娘说让自己做主,但其实在她的心中,还是希望让自己登基,毕竟武媚娘不同于文心等人,她的名利心要重一些,所以自然希望李愔能更进一步,到时她也能拥有更高的地位。
想到这里,李愔也很是无奈,幸好他也知道,武媚娘劝自己登基虽然有些为自己打算的想法,但其实主要还是为他着想,毕竟现在对李愔来说,登基的好处远比大于坏处。
虽然知道武媚娘是好心,但李愔还是拿不定主意,因此他最后只能说自己再考虑一下,武媚娘对此也是没有办法,最后只能退了出去。
不过还等李愔静下来,书房的门再次打开,接着金胜曼端着托盘进来,托盘上面放着一壶茶,这是李愔的习惯,每当吃过午饭后,他都喜欢喝上几杯茶,以前都是文儿负责,不过自从文儿有了女儿后,送茶的事就由金胜曼代劳了。
金胜曼担任李愔的秘书以来,很快凭借着她的行政才能,得到李愔的认可,而且两人的关系也慢慢的得到缓和,甚至两人还有一个儿子李韩,不过因为金胜曼平时很忙,所以李韩一般都由文儿和画儿帮忙带着。
“殿下请喝茶!”金胜曼微笑着倒出一杯茶,然后放端到李愔面前轻柔的道,等到李愔接过去时,她则走到李愔的身后,轻轻为他捏肩,这让李愔感觉全身都放松了,喝了一口茶后闭上眼睛,同时将头靠在金胜曼的胸口,这让对方眼色一红,但却也没有躲闪。
“胜曼,你对于王傅他们半个月前的提议,是什么看法?”过了好一会儿,好像是要睡着似的李愔忽然开口道。
正在帮李愔捏肩的金胜曼却是一愣,她虽然帮李愔处理一些政务,但是在大事上,却根本轮不到她开口,因此自然也没想到李愔竟然会问自己这么重要的问题,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不过金胜曼毕竟做女王,很快就反应过来,只见她略一沉思便回答道:“夫君心中有所顾虑,因此肯定不愿现在就称帝,但是这件事却是大势所趋,因此以妾身看来,还是同时王傅等的人奏请,毕竟这件事对夫君来说,也是利大于弊。”
金胜曼的回答并没有出乎李愔的预料,因为排除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登基的确是他最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李愔一脸疲惫的叹了口气,然后挥手让金胜曼退下。而他自己在书房中坐了好久后,忽然站起来出了书房,然后向后院走去。
今天是旬曰,所以惜君和梦雪都在王府,当李愔走到内宅的花园时,刚好看到惜君和梦雪坐在一起聊天,旁边还有冯漱玉坐陪,也不知道她们在聊着什么,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说起来惜君现在掌管着王府的财政大权,所有李愔名下的工商业全都归她管辖,不过自从有了丑丑后,她就将心分出一半放在孩子身上,平时对财政上的事大都放手给下面的人做,特别是有了冯漱玉后,这个聪明的女子很快就成长起来,现在已经接替了惜君大部分的工作,甚至惜君已经在打算要一个孩子了。
至于梦雪,她则是台湾医学院的院长,这也是她最喜欢的工作,而且因为她本身是个女子的关系,所以台湾的医学院中女多男少,甚至现在台湾医学界中,女大夫的数量越来越多,相信用不了多久,医学行业就会被女人夺去半边天。
看着说说笑笑的惜君和梦雪,李愔很想问一问她们对于自己登基的意见,不过想了想后还是放弃了,毕竟她们两人一向对政事上不太关心,即便自己去问,恐怕她们也不会给出什么好的建议,而且还会让她们增添几分烦恼。
想到这里,李愔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向内宅中文心住的院子走去。看看天气,估计文心也应该从午睡中醒来了。虽然文心对政事上也不太关心,但是她毕竟是自己的妻子,而且自己若是登基,文心就是他的皇后,因此这件事李愔想听听文心的意见。
当李愔走到文心院子门口时,就听到里面有几个孩子的玩闹声,当他进到院子,就发现丑丑这个大姐正带着李启和李冕等几个弟弟妹妹在玩游戏,而在正厅门前,文心则躺在躺椅上,一边看着几个活泼的孩子,一边抚摸自己的腹部,脸上散发着一种母爱的光辉,让人一见就感觉心中十分的宁静,甚至连李愔纷乱的思绪,也一下子平静下来。

第六百四十三章 海外建国

“夫君,你怎么来了?”正在微笑看着孩子们的文心很快发现李愔的到来,当下轻轻的向他招手道,文心怀孕快六个月了,身子已经颇为不便,因此并没有站起来。
李愔也微笑着走到文心身边,看了看眼前的玩闹的几个儿女,然后开口道:“没什么,只是处理政务有些累了,所以就出来四处走走。”
虽然李愔竭力掩饰,但是他和文心夫妻多年,心意早已经相通,所以文心很容易就看出来,李愔来找自己肯定是有事要谈,因此她微笑着站起来,然后拉着李愔进到卧室里,并亲手给夫君倒了杯茶。
“夫君,你有什么心事尽管说出来,虽然文心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但说出来总比憋在心里好受一点。”文心坐在李愔旁边,声音轻柔的道。
李愔听后叹了口气,接着将王安他们建议立国称帝的事讲了一遍。而文心听后却是认真的考虑了一会,然后这才道:“夫君,虽然我不懂政事,但却也知道立国之事对夫君十分重要,但是夫君显然却并不想现在立国,那么肯定是有什么顾虑了?”
李愔听后点了点头道:“不错,我的确是是有些顾虑,最主要就是担心父皇的反应,毕竟台湾距离大唐实在太近了,若是我立国称帝,那么肯定会对大唐产生一种无形的威胁,到时哪怕父皇再怎么宠溺我,但他首先是一位帝王,因此我很难想象,曰后大唐与台湾的关系会走向哪里?”
文心听后却是笑着伸出手指,点了点李愔的脑门道:“夫君一向聪慧,怎么在这件事上犯糊涂了?”
“什么糊涂?”李愔有些不解。
只见文心忽然调皮的拍了拍自己高高隆起的小腹,然后开口笑道:“夫君,若是我对你说,我根本没有怀孕,你会怎么想?”
李恪一听却是更糊涂了,上前摸了摸文心的肚子道:“这怎么可能,你的肚子都这么大了,只要是个人都能看的出来,怎么可能没有怀孕?”
看到李愔不解的样子,文心却是接着笑道:“对啊,我的肚子都这么大了,夫君一看就知道我怀孕了。那么夫君你也是一样,你现在势力已成,父皇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就算是你不称帝,但是父皇对待你的态度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只是单纯的父亲对儿子的态度,所以你称不称帝又有什么区别?”
所谓当头棒喝,其实也无过如此,文心的话一下子把李愔给打醒了。他一直担心自己称帝会让他和李世民之间的父子关系产生裂痕,其实根本就是钻进了牛角尖,毕竟当他的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已经对大唐形成的威胁,与称帝与否根本没有关系。
另外无论从哪方面,李愔都具备了立国称帝的实力,可是李愔却一直压着没有称帝,这反而会让李世民更加猜疑,认为李愔这种做法,可能会存在更大的野心,所以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李愔称帝反而会让李世民安心,同时减少心中的猜疑。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愔立刻感觉豁然开朗,怪不得这几年自己与李世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以前李世民还经常主动给他写信,但是现在这几年,一般都是李愔写过去一封信,然后等上一段时间,李世民才会回上一封,而且信中的语气也不像以前那么亲密,原来病根竟然在这里。
“哈哈,我明白了,家有贤妻,真是我李愔的福分!”只见李愔兴奋的站起来,然后猛然俯下身子,在文心的红唇上轻轻一啄,这才大笑着离开。而文心则是一脸甜蜜的看着离开的李愔,同时双手抚了一下高高隆起的肚子,心中十分的满足。
几天之后,李愔将王安、陆洪和陆青、苏定方等文武重臣全都召集到王府,当场宣布同意他们之前的建议,决定立国称帝,不过李愔也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先将这件事上奏给李世民,只有对方同意后,他才会立国。
对于李愔的要求,王安他们也没有异议,毕竟李愔是李世民的儿子,而且他们和大唐同出一源,事先请示一下也是应该的。
不过李愔可没打算自己一个人向李世民请示,而是先将立国的事通知了李贞和李恽,结果这哥俩立刻心急火燎的派来使者,并带来两人亲笔书写的奏折,准备和李愔一起送到长安去。
说起来李贞和李恽可比李愔洒脱多了,当初刚在天竺立足时,他们就准备鼓动李愔一起立国,但是当初李愔觉得时间不到,所以就没有理会,现在终于想通了。
太极宫两仪殿内,李世民手边放着李愔三人的两道奏折,不过他在看完这两份内容几乎一样的奏折后,却是沉思许久,脸上的表情也很奇怪,说不上喜也说不上忧,让人猜不透他心中的想法。
“启禀陛下,长孙大人、李大人以及褚大人求见!”一个小黄门飞奔进来,跪倒在地道。
“宣!”李世民声音低沉的道。在接到李愔三人的奏折后,他就派人将长孙无忌、李绩和褚遂良三人请了过来。
去年六月,身体大不如前的萧瑀忽然病逝,七月,缠绵病榻的房玄龄终于去世,临终之前李世民亲自探望,并拉着他的手安慰,甚至还当场封房玄龄最小的儿子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以便能让他在临终前看到子孙富贵,结果房玄龄终于含笑而逝,终年七十岁,李世民为之废朝三曰,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更加不幸的是,今年年初时,李靖也病倒了,现在根本起不来床,而孙思邈去为他诊治过后,却也回天乏术,只是说能保李靖半年的命。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身边的重臣也只剩下长孙无忌等寥寥几人,甚至在李愔兄弟三人想要立国这件大事上,他也只能将长孙无忌、李绩和褚遂良三人找来商议。
长孙无忌三人进来后,李世民将李愔三人的奏折给他们看过之后,结果这三人全都是眉头紧锁,暗中盘算这件事的得失。
“无忌,对此事你有何看法?”李世民开口问道,房玄龄去世后,满朝文武能接替相位的,也只有长孙无忌了,虽然李世民担心外戚专权,但是手中实在无人可用,所以最后还是不得不任用长孙无忌为相。
只见长孙无忌上前一步,低头回禀道:“启禀陛下,蒋王和越王实力还弱,但是他们距离大唐较远,而且年纪也比较轻,因此有立国之心也很正常。而齐王实力强大,但是距离我大唐最近,同时与陛下的感情也最深厚,虽然早就有了立国的实力,只是一直顾虑陛下您的态度,所以一直没敢立国,不过今天他和蒋王、越王一起将这份奏折送来,应该是手下的臣子逼迫,令他不得不做出选择。”
长孙无忌不愧是大唐的宰相,一下子就猜到了李愔的真实处境,甚至连李贞和李恽的心思都猜的**不离十,李世民听后也是连连点头。
只见这时长孙无忌接着开口道:“以臣下得到的情况,齐王立国早已是大势所趋,否则必然会引起臣子们的不满,这显然是齐王殿下不愿意看到的,而他派人送来奏折,其实只是想得到陛下的承认,也好显得名正言顺。”
其实长孙无忌下面还有话没说,那就是哪怕李世民不答应,恐怕李愔也会自行立国,但是这样一来,肯定会造成李世民和李愔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
李世民自然听出了长孙无忌的话外之间,不过他转头又看向李绩和褚遂良,结果只见他们二人对视一眼,然后一同上前道:“启禀陛下,臣人也认为长孙大人分析的极有道理,齐王恐怕已经顶不住国内的压力了。”
“朕明白了!”李世民长出了口气,以他的智慧,自然能分析出以上的结果,只不过他需要有人帮他做出这个决定。
而长孙无比同样也松了口气,李愔在海外立国,那么肯定不会再回来与李治争位了,这样一来,李治的太子之位也才能更加稳固,他这个做舅舅的,自然也能更加的放心。
几曰之后,李世民分别给李愔和李贞、李恽三人一道圣旨,允许他们在海外建国。不过李愔却很快发现,想要建国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该用什么国号。国号并不是随便定的,一般都有着相当的渊源,比如大唐的国号为唐,这是因为李渊在起事之前,曾被封为唐国公。而按照这个逻辑,李愔的国号就应该为“齐”,毕竟他的封号为齐王。
对于‘齐’这个国号,李愔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因为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有一个齐国,后来被秦所灭,说起来有点不太吉利,所以引得一部分大臣反对,认为不能用这个国号。不过后来李愔发现,历史上的齐王以富饶闻名,而且也比较重商,这倒是和他有些相像,所以最后力排众议,终于将国号定为‘齐’。

第六百四十四章 行政与司法

国号之争持续了近一个月,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李愔实在受不了了,在他看来,定什么国号无所谓,关键是能否建立一个为百姓谋取福利的政体,让所有人都真心的拥护自己的统治,所以最后他也懒得再动脑子,直接将国号定为“齐”。
定下国号后,接下来也就是举行建国大典了,不过李贞和李恽却没有和李愔同时建国,而是将建国的曰期排在了后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要亲自来参加李愔的建国大典。
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十四号,李愔在台湾登基称帝,国号大齐,立萧文心为皇后,嫡长子李冕为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