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老鱼)-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完了自己的土地后,两家人又聚到一起开了个会,本来石头是想到城里打工的,毕竟那里的工钱一月一结,来的钱比较快,不过现在有这么大的土地,若是他一走的话,光靠石头爹娘和香椿肯定不行,所以最后大家一合计,两家的壮年男子都不许外出,至少也要把自己家的土地整出个样子再说,毕竟他们现在都还买不起奴隶,有不少重体力活都得自己干,缺了男人可不行。
对于这个决定,石头和铁大也都十分明白,所以从第二天开始,他们就在地界打上桩子,然后拉上草绳以示土地的所有权,接下来他们则拿起斧头和锯子,开始清理土地上的树木,那些比较贵重或笔直粗大的树木则被他们囤积起来,以后会一起卖给木材厂,光是这些木材的收入,就能让他们收获第一桶金。
不过在清理树木的同时,他们也没忘了开垦土地,只不过他们两家的壮年男人不多,所以最后两家不得不合力开垦,而当把砍伐的木材卖掉后,他们立刻买了两头耕牛,这些牛都是台湾本地养的牛,事先已经调教好了,下了地就能干活,倒是省了不少力气。
有了耕牛之后,他们两家的耕种才算是走上正轨,而且开垦土地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不过即便是这样,两家也没能开垦多少能种的土地,最家两家只开垦出一百亩的土地,然后分别种了一半的甘蔗和水稻,另外他们还卖了几头猪崽和小羊,让家里的孩子放养,反正荒地还多的是,闲着也是闲着。
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一个移民地
基隆市齐王府中的李愔十分高兴,本来一场寒流的突然到来,使得台北地区的农业受到极大影响,这让他以为今年台湾地区的经济都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没想到的是,移民工作十分的顺利,而且随着移民的到来,台湾岛上大片大片荒芜的土地被开垦出来,而且很快就种上了甘蔗和水稻,虽然第一年的产量肯定不会高,但却也架不住土地增加的多,说不定今年的农业产量不但不会减少,甚至还会增加。
正在李愔为台湾的农业没有受到影响而庆幸的时候,旁边刚把文件整理完毕的金胜曼忽然开口道:“殿下,现阶段的移民工作已经整理出来了,您现在是不是要听一下?”
“念!”李愔十分有派头的开口道。自从金胜曼做了他的小秘后,的确让他省了不少力气,比如像今天这样,他就不必自己动手动脑去分析,只等着听汇报就行了。
金胜曼听后,清一下了嗓子立刻说道:“现在各地的移民官,已经将各自统计出来的逃民数量上报,因为这五十名移民官都是派往南方地区,所以这个数据只代表着南方的逃民数量,至于北方……”
金胜曼还没有汇报完,就被李愔不耐烦的打断道:“简单点,你只管汇报一下总数就行了,其它方面的情况也尽量简略!”
金胜曼一愣,不过立刻反应过来,再次开口道:“这次他们统计出来的逃民总数量为两百三十六万,不过因为我们派出去的人并不能覆盖大唐南方的所有地区,再加上一些漏掉的逃民村落,所以实际的逃民数量肯定远比这个数字要大的多,初步估计的话,应该在五百万到七百万之间。”
说到这里时,金胜曼停顿了一下,然后这才继续说道:“而据各地的移民官汇报,在统计出来的两百三十六万逃民中,其中有一百二十万逃民愿意移民,主要原因就是贫困,剩下的一百一十万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有移民的意向,只是出于谨慎的原因,他们还在观望之中,不过只要第一批移民的消息传过去,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坚定移民的意向。”
听到第一批愿意移民的人就达到了一百多万,李愔也是喜不自胜,台湾现在已经有了几十万的汉人,若是再有一百多万的移民,那么整个岛上的人口就将近两百万。有了这两百万人,那么他在岛上的各项工业才能完全展开,而只有台湾本地的工业发展起来了,才能更好的向外开拓。
不过还没等李愔高兴完,金胜曼接着又道:“这一百二十万移民还只是第一批移民,初步估计想要全部送到岛上安置的话,最少也得花上一年时间,这还是在各方面都准备充足,而且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否则时间还可能会更长。”
金胜曼说到这里再次停顿一下,然后又道:“另外在第一批移民中,全家迁移而来的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一家出个精壮探一下路,而当这些精壮感受到台湾生活优越后,他们肯定会把消息传回去,到时还会有更多的移民到来,据初步估计,在未来的三年内,将会有两百万到三百万的移民来到台湾,不过这样一来,台湾的人口很快将会饱和,若是再有大陆移民到来的话,到时就不是对台湾经济产生动力,而是会成为台湾的负担。”
听到金胜曼前面的禀报,李愔还十分兴奋,不过在听到最后几句时,脸色也沉了下来,虽然他知道后世的台湾人口达到了惊人的两千多万,但那是因为当时的台湾已经完成现代工业化,所需要的粮食和各种资料大部分可以通过进口获得,但是以现在台湾的条件,以及现在的海陆交通状况,台湾绝对无法容纳太多的人口,达到两三百万估计已经是极限了,再多就会成为政斧的负担。而且这个人口极限还是将台中和台东两县还掌握在土人手中土地也计算在内的结果。
“看来还是需要开辟新的移民点啊!”李愔沉默了一会,这才开口说道,同时他扭头看向书房东侧的墙壁,那里挂着一张超大的世界地图,而他的目光则刚好落在吕宋岛的位置。
金胜曼看到李愔的目光落到吕宋岛上,她却不禁叹息一声。当初在李愔挑动他们新罗和百济发生战争,然后趁机吞并了他们两国。一开始的时候,她还想不明白李愔为何会对他们两国下手?毕竟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他们新罗和百济都是穷国,根本没有什么油水,而且一个不好,很可能会引起两国百姓的反抗,为此会让入侵者付出巨大的代价。
不过随着她这段时间担任李愔的秘书,慢慢的接触到一些她以前接触不到的内容,这让她慢慢的明白,原来自己眼前的这位齐王殿下,他的野心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地或某一利益,让李愔灭掉新罗和百济的真正原因,则是因为他们很不巧的挡在了李愔前进的路上。
跟着李愔这么多天,金胜曼虽然还没有完全清楚李愔的抱负,但却也了解个大概,而且她也知道,李愔可以在其它事情上无所谓,但是为了他的理想和抱负,所有挡在他前进路上的东西,将全都被他清除掉,而他们新罗则很不幸,刚好是其中的一块挡路石。另外百济和倭国也是一样,不过现在很快就轮到离台湾不远的吕宋了。
果然不出金胜曼所料,只听这时李愔忽然问道:“胜曼,现在吕宋那里的情况如何,有没有动手的机会?”
想到吕宋也将和自己的新罗一样,落入到李愔的魔爪之中,金胜曼也不禁有些同病相怜的叹了口气,不过却依然开口回答道:“在半年之前,吕宋上面还处于七个部落联盟的统治之中,不过他们这些部落的控制力只在吕宋岛的东部和中部,至于西部沿岸,已经慢慢的被咱们汉人所控制,另外除了马尼拉后,也开始有海商在岛上建立一些小的定居点,只不过因为没有官方的支持,所以规模都不大,更别说与马尼拉相比了。”
听到这里李愔点了点头,虽然吕宋离台湾并不远,但是因为之前一直忙于三韩州和倭国的事,大部分兵力也都驻扎在那里,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投放在吕宋岛,所以对于吕宋岛的开发,都是由民间为主,最多也就有一个半官方姓质的捕奴协会参与其中,这才建成了马尼拉这个城市。
而这时只听金胜曼接着说道:“不过就在半年前,七大部落联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各个部落之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伐,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结束,不过现在七个大部落联盟已经被灭掉了四个,只剩下三个部落联盟,虽然他们三个联盟之间还在打仗,但因为各自的损失都不小,所以这场混战应该已经接近尾声,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很快就会罢手,然后进行休养生息,直到有了实力之后再打,最后将有一个胜利者一统吕宋岛。”
不过李愔听完金胜曼的话却是一皱眉,有些不解的问道:“既然是七大部落联盟混战,而且有四个部落联盟被灭,那应该有许多战俘才对,可我好像记得,咱们台湾最近的奴隶贸易量并没有增长太多,这是什么原因?”
金胜曼听后却是一笑道:“这主要是受到两个原因影响,第一个原因倒是很简单,上次捕奴协会在海外发现了一块大陆,殿下还亲自下令,用澳洲的名字给大陆命名,据说澳洲那里发现了金矿,所以不少人都跑去那里淘金子,其中也有不少身家雄厚之人,他们除了派心腹的人去外,还买了大量的奴隶,而这些奴隶则都是从马尼拉直接买走的,所以吕宋那边的奴隶好多都没有运到台湾来。”
李愔听后立刻了解,台湾到澳洲必定要经过马尼拉,再加上那里的奴隶也便宜,捕奴队也不用冒险将奴隶送来,自然愿意在那里脱手。
解释完第一个原因后,接下来金胜曼却有些皱眉,语气也加重了几分道:“至于第二个原因,则对我们有些不利,这主要是因为吕宋那里剩下的三个部落中,已经有两个部落发现,随着战争的进行,他们能控制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他们开始有意识的增加本族的人口,所以一些被他们俘虏的战俘,他们也不愿意再卖给捕奴队,而是留在部落中,哪怕是不能加入军队,也可以在部落内进行农业生产,而这也是导致这场混战后,奴隶交易量却没有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
听到这个消息,李愔也是大皱其眉,不过很快就舒展开了,当初对于吕宋的定位,就是一个奴隶提供地,不过现在这个奴隶提供地竟然减少奴隶的出产,那么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刚好还可以腾出来,用来做为自己下一个移民地!
第四百六十八章 屈辱的范镇恶
宽阔的林邑王宫,仿唐的宫殿鱼鳞密布,虽然不及大唐太极宫的壮美,但却也颇有几分王家气势,不过今曰却染上了一层血色。在王宫的正殿之中,数十名王宫护卫打扮的林邑人被紧紧的绑着,披头散发的跪倒在地上。
在这些跪着的人身后,则是一批更加彪悍的王宫护卫,只是这些站着的护卫虽然跪倒在地的人穿着相同,但若是仔细观察的话,却可以发现这些人皮肤比林邑人要白一些,头发大多也是直发,一看就知道并不是林邑本地人,而是在林邑城中占据相当地位的汉人。
大殿正中高高的王位上,林邑王范镇恶端坐在那里,本应满是庄严的脸上却带着与他地位不符的惶恐,脸色也极为苍白,若是再走近一点观察的话,还能发现他的全身都在微微颤抖,同时眼睛还时不时的瞟一下殿前站立的三人,眼神中也满是惊惧。
同样,殿中的一些林邑大臣也和林邑王的反应差不多,虽然这里是他们的国土,这里更是林邑的王宫,但是现在谁都知道,林邑的大权已经不在他们手中,而是掌握在大殿上站在最前面的三人手中,确切的说,是三个年青汉人的手中。
站在最前面是燕北眯着眼睛,好像是睡着了一般,不过他却将殿中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嘴角时不时的泛起一丝冷笑。而在他的身后,则是王况与崔玉两人,另外还有一个与燕北身份相当的杨九,不过杨九主要负责情报收集和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所以一般很少在这种场合出现。
“行刑!”随着王况的一声令下,那些站着的汉人王宫护卫‘呛’的一声抽出横刀,动作整齐无比,接着数十道寒光闪过,几十颗大好头颅应声落地,断颈中的鲜血喷出去丈余,不少离的近一点的林邑大臣被溅了一身,但却没有人敢有任何动作,最多有几个胆小的不停的打着摆子。
而随着这些护卫的被杀,王位上的范镇恶脸色更加苍白,看上去简直像是一张白纸,同时身子来回摇晃了几下,看上去好像要从王位上摔下来一般。
看到范镇恶的样子,站在首位的燕北忽然冷哼一声,语气十分不恭的道:“王上,这些护卫暗中串连,企图对我林邑国不利,幸好被臣下所知,这才命人抓了起来,并在此行刑,以镇慑那些不知进退的宵小,还望王上恕罪!”
听到燕北如此无礼的话,大殿中的林邑大臣却没有一人敢站出来指责,反而一个个全都低下头来,根本不敢看对方,而范镇恶苍白的脸上却勉强露出一个笑容,声音干涩的道:“燕相忠心为国,实乃我林邑的栋梁之臣,此次扑灭乱党,自然是大功一件,哪里有什么罪过?”
范镇恶说到最后,似乎也相信了自己的话,声音也柔和了许多,表情也变的有些自然,接着又开口道:“来人!赏燕相黄金百两,美貌宫女十人!”
听到范镇恶对自己的赏赐,燕北的脸上却再次露出几分冷笑,不过他也没有推辞,当下大大咧咧的就收了下来,然后又扫视了一遍殿中的林邑大臣,这才冷笑几声,连招呼都没有打,带着王况和崔玉出了大殿,至于那些行刑的汉人护卫,则立刻分散到王宫各位,他们既然是王宫护卫,自然要‘保护’好林邑国王的人身安全。
目送着嚣张无比的燕北三人离开大殿,王位上的范镇恶终于松了口气,而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都被汗人给打湿了,粘乎乎的贴在身上十分难受。至于殿中的各位林邑大臣,也都有林邑王差不多,另外当他们看到大殿中新死的那数十名护卫时,一个个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这其中尤以范镇恶为甚。
其实今天燕北杀的王宫护卫根本不是什么乱党,而是范镇恶暗中培植的武装力量,希望可以凭借着这些人,能将王宫中的汉人护卫排挤出去,借此恢复自由之身,然后再对控制他的燕北和杨九等人下手,不过很可惜的是,燕北他们比范镇恶想像的还要狠辣,刚一发现这种情况,就立刻动手,将他培植起来的势力一网打尽,更加让范镇恶感到屈辱的是,燕北还当着他的面,将被抓的武士全部杀死,而自己却还要向对方赏赐,做国王做到他这份上,也的确是生不如死。
想到自己这段时间受到的屈辱,范镇恶满是惊恐的脸上慢慢的开始变化,一种狠厉之色慢慢的涌起,五官也开始渐渐扭曲,看上去十分恐怖。
当初他怀着对范氏族人的仇恨,答应了杨九他们提出的所有条件,不过在他登上王位之后,本来受尽屈辱的他陡然变成了一国之主,整个林邑国都是他的,但是限于当初与杨九之间约定,他却只能做个傀儡,国内大事都需要听杨九和燕北的安排,这让他十分的不甘心,也正是这种不甘心,让范镇恶慢慢的滋生出一种反抗的情绪,甚至开始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只不过很可惜的是,他的小动作根本逃不过杨九布下的眼线,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从范镇恶登位之后,燕北就让对方下旨,任命自己为林邑丞相,总揽朝政大权,另外还有大量的大汉人进到林邑朝堂之上,特别是在军队之中,整个林邑城周围的国王军已经完全被燕北安插的人所掌权,另外林邑国的财政、人事等大权也被汉人掌控,这使得不但范镇恶被架空,而且以前的林邑大臣也同样成了摆设。
也正是因为燕北大权独揽,又掌控着林邑国近半的军事力量,以前也有一些林邑大臣反抗过燕北,想要重新夺回林邑的大权,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些人的下场都十分悲惨,再加上他今天将所有林邑大臣召集起来,然后当面杀人立威,这更让剩下的这些林邑大臣感到惊惧无比,甚至连范镇恶也不敢对燕北的话有任何的异议。
看到燕北等人离开,而范镇恶的脸色又那么可怕,底下的大臣们却不敢多说什么,只是退朝之时,几个忠心的老臣安慰了范镇恶几句,然后让他以安全为重,万不可再做出什么不明智的举动等等。
而范镇恶听到这些老臣的话,脸上的狰狞终于慢慢消散,同时无奈的叹息一声,当初他将这些汉人引狼入室,今天就要承受这种屈辱的后果,虽然他不甘心做个傀儡,但现在军政大权全都在别人手中,除非他能逃出林邑城,然后联合五大酋长的力量,反攻林邑城,不过现在整个王宫都是汉人护卫,他想逃出去简直是难比登天,所以他就算再不甘心,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另外更让范镇恶感到绝望的是,燕北这些汉人已经开始向五大酋长的势力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是以商业为主,同时还有各种阴谋手段,相信过不了几年,五大酋长也难逃汉人的魔爪,到时整个林邑都将被汉人掌控,而他这个林邑王,也将彻底失去翻身的机会。
范镇恶之所以知道上面的这些消息,正是燕北故意透露给他的,这点范镇恶也十分清楚,不过他虽然明知道这是对方瓦解自己斗志的诡计,但却还是感觉一种深深的无力,他的林邑国已经完了,最精锐的国王军被对方掌控,到时只要燕北再掌握一两个酋长的实力,那么哪怕其它酋长不服,却也失去了反抗了力量,也许到那时,他这个林邑王也就做到头了。
燕北和王况、崔玉离开王宫后,立刻来到王宫的西侧,这里本来是摩诃慢多伽独的府邸,不过在对方身死之后,摩诃慢多伽独的家族被灭,后来燕北他们进入林邑城,就将这片庞大的府邸一分为三,分别成为他们三人在林邑城的住处。
他们三人一起来到燕北的书房,杨九早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们了,而燕北刚一进门,立刻大笑着说道:“范镇恶那小子倒也知趣,杀了他那么多人,却连个屁都不敢放,而且还赏赐了十个美女给我,不过十人女人我可用不完,杨兄和王兄你们每人领走三个,至于崔兄吗,我就不害你了!”
听到燕北的最后一句话,王况和杨九都是哈哈大笑,而崔玉则露出一脸郁闷的表情,他妻子是程咬金的女儿,同样也是他的表姐,不但能文能武,而且还是个难得的大美女,能娶到这样的女子,也是他的福分,可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管他管的太严,到现在只让他纳了两房小妾,而且还都是程家的陪嫁丫头,至于崔玉想在外面偷腥什么的,打死他都没这个胆子,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身边是不是有妻子安插的眼线?
不过燕北虽然脸上带着笑意,心中却十分羡慕崔玉,当初他对未嫁的程小姐也是心生爱慕,而且还上门提过亲,可惜却程老夫人拒绝了,这让燕北十分遗憾,上次在见到已为人妇的程小姐时,还为此失态,结果让崔玉对他警惕了好长时间。
燕北把王况和崔玉都叫来,而且还让杨九在这里等着自己,自然不是为了分几个林邑美女,而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与他们商量。
第四百六十九章 异地驻军
“王兄,林邑的人事任命现在都在你的手中,绝对不能让别人插手,这点应该没有问题吧?”燕北忽然对王况问道。
“燕兄放心,王某虽然不才,但这点事还是能办好的,只要有我在,其它人绝对伸不到人事任命上!”王况立刻开口道。
当初他和崔玉之所以提议对林邑动手,本来只是想让林邑将出口的粮价下调一些,但是没想到李愔一出手就掌控了整个林邑,而且上次他们和燕北回到台南见到李愔,结果被拉了壮丁,李愔给了他们两个官身,让他们帮着燕北,共同执行吞并林邑的计划。现在王况掌着人事大权,而崔玉则掌着财政,在林邑的地位仅在燕北和杨九之下。
燕北听后点了点头,同时转向崔玉道:“崔兄,你那边的财政大权也是一样,没有问题吧?”
崔玉一听也立刻回道:“王兄放心,算账可是咱们的老本行,再加上又有其它人帮着,绝对不会让人钻了空子。”
财政大权当然不仅仅是算账,不过崔玉既然如此说了,可见他在财政上面还游刃有余,这让燕北也更加放心。至于杨九那里,他根本不用吩咐,这次的事杨九已经知道了,而且他也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做。
这时只见燕北忽然脸色一板,十分严肃的道:“三位,殿下那里已经发来调令,我在三天之后,就要离开林邑了,至于这里的事,就需要各位悉心配合,将我们之前制定的吞并林邑计划完成下去了。”
听到燕北要走,王况和崔玉都是一惊,几乎同时开口道:“燕北你要去哪?”
“呵呵,还能去哪,咱们的六郎又看上了吕宋,刚巧那里又是以捕奴队为先锋,所以我这个捕奴协会的会长,自然要去那里坐镇,顺便再挑拨一下当地土著的关系,让他们打死打活,最后再派大军上去捡便宜就行了。”燕北笑呵呵的道。
别看燕北现在好像退出了齐王府的官系之中,但其实在暗地里,他还是听命于李愔,而且他的捕奴协会,其实就是一个半官方半军事化的组织,平时有些什么官府不方便做的,就需要他们协会的人去做,而燕北也十分喜欢现在的身份,因为他感觉自己现在更像个商人,也十分的自由,不过在某些时候,他还是需要听从李愔的任命,比如像这次去吕宋的事。
听到燕北的话,王况和崔玉都是倒吸了口凉气,相互对视了一眼后,王况这才有些担忧的道:“燕兄,六郎才刚打下倭国没多久,现在又占了林邑,接下来又马上要对吕宋动手,这扩张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些,咱们也都知道做为大本营的台湾也就几十万汉人,就凭咱们这点人口,控制三韩、倭国和林邑已经是十分勉强了,若是再加上一个吕宋的话,那说不定会出大问题的!”
听到王况的分析,燕北也是在心中暗赞,心想不愧是王安的儿子,果然是虎父无太子,对大局认识的十分清楚,也知道李愔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只不过他却不知道,李愔已经开展大规模移民的事。
想到这里,燕北笑呵呵的将移民的事讲了一遍,并且也告诉他们,因为移民数量太多,只凭台湾一地已经无法容纳这些移民,所以李愔才把目光瞄向了吕宋。
不过崔玉听又提出一个不同的看法道:“燕兄,移民多自然是好事,不过现在咱们已经打下了林邑,而且这里又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土地并不比吕宋那边差,既然如此,那为何不将那些多出来的移民送到林邑来,这样不就省事多了吗?”
听到崔玉的话,燕北和杨九却是相视而笑,说起来崔玉的的才能并不比王况差,但是他毕竟还年轻,经历的事也比较少,再加上他虽然是李愔的大舅哥,但其实对李愔的了解却并不多,所以才会提出这个建议。
只见燕北同样笑呵呵的回答道:“崔兄有所不知,林邑这里虽然不错,但是六郎对这里的定位却只是一个粮食供应基地,至于粮食种植这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事,还是交给林邑本地人就行了,咱们只需要收购他们的粮食,给他们点甜头,并牢牢的将林邑掌握在手中,再加上林邑的五大酋长还没有被我们掌握,这里也并不是完全安全,所以在短时间内,六郎是不会将移民送到这里来的!”
不过燕北的解释却并没有说服崔玉,只见他仍然皱着眉头道:“这就不对了,虽然咱们现在可以牢牢的控制着林邑,但是天下没有不变之大局,若是想要长久的控制一个地方,那必须有一定的民众基础,对咱们来说,也就是必须有大量的汉人百姓来林邑定居,否则只凭咱们控制住林邑的上层,恐怕不是什么长久之计啊!”
听到这里,燕北也是微微点头,若是没有后着的话,崔玉的分析的确很有道理,不过他还是不慌不忙的解释道:“崔兄,想要控制一个国家,无非也就是要抓住军权与财政,财政方面我就不说了,林邑最大的收入就是卖粮食所得,这点全都在咱们汉人手中把持着,再加上有你在朝中坐镇,所以财政可谓是万无一失,至于说到军权嘛……”
燕北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这才开口道:“军权无非也就是对军队的控制力,现在林邑的军队都是林邑人,这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因素,不过这点殿下那里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林邑的国王军将要全部调走,其中一部分乘船北上,到倭国担任驻扎军,另外一部分则和一部分倭队一起进到吕宋岛,帮着处理岛上的部落联盟,至于林邑这里的军队空缺,殿下已经从三韩州那里调来一批当地的部队,他们将负责这里的治安与保卫。”
“嘶~”崔玉和王况听到这里,两人都是倒吸了口凉气,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李愔竟然会想出这么一个办法,这简直就太绝了,三韩人来林邑驻军,倭国则被林邑人驻守,而且倭国人和林邑人都要出一部分军队到吕宋去做炮灰。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军队中都一个民族的青壮男子,把他们调走后,剩下的大都是些老弱妇嬬,根本没有什么反抗力,另外军队与驻守地的百姓不是一个民族,彼此之间很可能发生矛盾,而且军队的家人掌握在李愔手中,不用担心当地人借着军队发生叛乱。另外哪怕是军队作乱,也很难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这样一来,要剿灭叛军就容易多了。
“果然是妙计,就是太毒了点!”崔玉毫不掩饰的夸赞道,这个异地驻军的办法的确好,但是对于这些驻军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无论他们是否愿意,都将要在离家万里的地方呆上几年甚至是更长时间,这对于一些人来说,实在是太过残酷了些。
“嘿嘿,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这些异族人根本没有什么仁慈可谈,有的只是实力和手腕,而这个异地驻军的办法,无异于在这些异族的脖子上套上一个枷锁,只要我们自己内部不出问题,那么他们就永远逃不出我们的掌控!”正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杨九忽然开口道,他干的都是一些见不得光的活,什么阴谋诡计都见过,而且在他看来,只要能达成目的,那么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是合理的。
听到杨九开口,崔玉和王况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另外据他们的猜测,这个异地驻军的办法很可能出自李愔之手,别看李愔平时对人都是笑呵呵的,而且做为朋友,向来没有什么王爷的架子,不过他在对待非汉族人时,手段格外的残酷,比如安东都护府的女真、契丹等族,都快被捕奴队给灭族了,另外倭国那里,更是被折腾的不成样子。所以仅从上面的几个例子来看,王况和崔玉就有理由相信,这个办法很可能就是李愔想出来的。
燕北要离开,做为朋友,崔玉和王况自然有些伤感,不过在伤感的同时他们也有些欣喜,因为燕北一走,林邑就需要由他们两个掌管,上头也只需要向李愔负责,手中的权力自然也就比以前更大。
本来王况和燕北打算到了三十岁之后再进入齐王府帮李愔的,不过他们在掌管了林邑的财政和人事大权后,已经尝到了权力带来的美妙滋味,这让他们决定,提前弃商从政,反正以他们现在的产业,也已经足够支撑起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