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老鱼)-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可怎么办?没有林邑的粮食,倭国那里就不能开展以工换粮,倭人手中没有粮食,那就会铤而走险,也会造成倭国的统治不稳,虽然有石上氏和苏我氏帮着镇压,但万一有什么意外的话,那之在攻打倭国付出的心血可就白费了。
崔玉也发现了李愔脸上的苦笑,当下有些不解的问道:“六郞,林邑国小民弱,现在他们不肯卖给我们粮食,那我们干脆就出兵把他灭了,到时不但他们国内存储的粮食是我们的,而且以后每年出产的粮食也都是我们的,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被他们卡脖子了。”
听到崔玉的话,李愔却是摇了摇头道:“崔兄,你们未免也太小看林邑了,虽然对方是个小国,但却也能组织起数万士卒,光凭燕北手中的捕奴队,恐怕难以一战而定。”
李愔说到这里,看了崔玉一眼接着又道:“另外按你们的计划,是要一举攻克林邑的国都,然后抓住林邑国王,但是你们未免想的太简单了,林邑国都可能会被攻克,但万一林邑国王逃出去的话,那么对方肯定会集结大军反攻国都,以捕奴队的实力,守住国都应该没问题,但却也不能出城将对方消灭,如此一来,这场仗就会打成消耗战,而且又是在人家的地头,所以我们是万万消耗不起的。”
“这……”崔玉听后也傻眼了,他和王况虽然颇有才能,但是对于这种军国大事上,却没有什么经验,那些和他们一样的粮商就更不用说了,至于燕北,让他经商没问题,但打仗这种事就不行了,所以之前他们在商量时,根本就没发现计划中的大漏洞。
李愔的话并没有说完,而是接着打击崔玉道:“另外退一步说,哪怕是你们的计划成功了,林邑国王也被你们抓住,但是林邑不像大唐,他们对地方的掌握十分松散,若是国王被抓的话,我敢打赌,林邑国内肯定是群雄并起,到时光是战乱就能把林邑这个产粮地给毁了,所以你们直接攻打林邑国都的计划最好还是不要施行!”
听到李愔最后的一段话,崔玉一下子泄气了,本以为他们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林邑的问题,可是直到被李愔这么一分析他才知道,原来他们的计划看似美好,但其实根本就行不通,难道他们真的拿林邑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等着他们涨价吗?
不过李愔看到崔玉垂头丧气的样子,却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过崔兄你也不必泄气,林邑迟早都是我们的,而且我手下的人也正在策划一个针对林邑的计划,只可惜现在还不是发动的时机,而我现在又急需林邑的粮食,所以这次恐怕要让你们委屈一下,暂时向林邑服软,不过最迟明年,我就会让林邑人怎么吃下去的,就再给老子怎么吐出来!”
李愔说到最后一句时,眼中冒出两股凶光,嘴角也泛起一丝冰冷的微笑!
第四百一十八章 搬迁
林邑粮食对李愔十分重要,再加上崔玉他们的计划实在是漏洞百出,所以最后李愔与崔玉商定,让他们粮商暂时忍耐一下,今年就按对方定下的价格收购粮食,等到来年他手中的力量从倭国抽调出来后,再让林邑把今年吃下去的,连本带利再吐出来。
崔玉也明白要对付一个国家,不是他们想像的那么简单,所以对于李愔的提议,他也立刻答应下来,而且还愿意派人说服那些粮商,让他们先高价把粮食收购过来,反正今年吃点亏也没关系,等到明年李愔对林邑对手,他们就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看林邑人的脸色了。
商定了林邑的事,崔玉又提起李愔和妹妹崔梦雪的婚事,本来他们两个早就该成婚了,但是崔梦雪一直在长安医学院任职,熟悉整个学院的管理与架构,再加上李愔前段时间也是忙的要命,整天都在外面,所以这婚事也就耽搁下来。幸好前段时间梦雪来信,说已经有把握自己成立一所医学院,而李愔也刚好闲下来,所以崔玉这个做大哥的,就开始张罗两人的婚事。
对于这件事,李愔自然也没什么异议,而且在之前接到消息时,他就已经在让人准备婚礼的事。其实嬬人虽然有品级,但毕竟不是正妃,所以按照礼制是不用大操大办的,不过梦雪毕竟出身于清河崔氏,崔玉也不想妹妹出嫁时太过寒酸,所以李愔就让人准备办一场婚礼。
送走了崔玉夫妇后,李愔立刻赶到登州卫城之一的船城,那里是登州的造船基地,登州一地九成的造船厂都在那里,另外船舶协会以及船舶设计学院也都在那里。
李愔来到魏黑子所在的船舶协会时,却没找到人,然后到了协会后面的设计学院,才发现学院里的老师和学生正在来来回回的搬东西,这些东西有文件也有船模,正在往院子里的马车上放,看样子是要运到什么地方去。
船舶设计学院这里,以前李愔也经常来,所以一般的师生都认识他,在见到他后,这些搬东西的人都纷纷行礼,而李愔也对众人点头微笑,示意他们继续,然后自己走到魏黑子办公的地方。
当李愔推开门时,结果看到魏黑子正对几个老者交待着什么,这几人李愔也认识,都是船舶设计学院里的老工匠,造船方面都是一把好手,另外让李愔意外的是,一帆也在这里,只是现在正伏在案上看着一卷图纸。
看到李愔进来,魏黑子立刻让几位老者出去,然后上前施礼道:“殿下,您今天怎么有空来了?”
听到魏黑子的话,一帆也抬起头看了李愔一眼,不过她只是对李愔笑了笑,算是打招呼,然后仍旧低头研究手中的图纸。一帆虽然也帮李愔做事,但是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李愔的手下,而是李愔的朋友,所以两人相处时,都十分随意,并没有什么上下之别。
李愔笑了笑,然后这才回答魏黑子的话道:“船舶设计学院要搬家了,而且你们是第一批搬到台湾的人,虽然我知道你们很用心,但却还是有些不放心,再加上今天刚好又没什么事,所以就来看看。怎么,一帆又在研究什么新船吗?”
听到李愔问起一帆,魏黑子却是笑道:“赵院长说最近没什么大事,所以就又想改进她的蒸汽船,而当好我们学院的人也设计了几种新型的蒸汽船,所以她就来参考一下。”
果然和自己猜的差不多,李愔摇头微笑。一帆是科学院的院长,只是她虽然精通机械研制,但是造船才是她最大的兴趣所在,比如最新型的蒸汽船,就是她一手设计的,所以她在船舶设计学院出现倒也很正常。
李愔走到一帆旁边看了看图纸,结果发现自己竟然有大部分都看不懂。其实这也不奇怪,毕竟术业有专攻,对造船方面他本来就不懂,更不可能看懂这些专业的图纸了。只不过让李愔感觉郁闷的是,图纸上标注的长度单位以及阿拉伯数字全都是他搞出来的,到现在自己却不明白这些东西所代表的意义了。
既然看不懂,李愔也就不再白费脑子了,而是询问了一下魏黑子的准备情况,当得知一切顺利时,这才放下心来。
船舶设计学院要从登州搬到台湾去,这是李愔早就打算好的,而且不仅仅是船舶设计学院,一帆的科学院,蒸汽机制造工厂,以及相关的炼铁、铸造等工厂,甚至连霹雳岛上的火器厂也会搬到台湾去,当然了,这些学院和工厂并不是要一下子搬迁过去,而是分成几个时间段,慢慢的从登州迁移过去。
登州虽然是李愔的属地,但却也是大唐的国土,所以李愔在登州时,做事并不像台湾那样随心所欲,比如在政治方面的改革,他可以在台湾进行,但是在登州却是完全行不通。另外随着李愔在海外势力的一步步扩张,他与大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微妙,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夹杂不清。
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李愔决定将自己在登州打下的基础慢慢迁移出去,而台湾就是他选中的大本营,至少对现在的他来说,再也没有比台湾更合适的发展基地了。而船舶设计学院则是迁移的第一步,毕竟造船业是海贸的基础,没有船李愔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在未来几年内,台湾的造船业将是李愔的发展重点之一。
本来李愔找一帆也有点事,但是看她那么认真的在看图纸,他也不好打扰,只得让魏黑子带着自己参观了一下船舶设计学院。当初的船舶设计学院初成立时,只是将登州各个船厂的一些老师傅组织起来,然后由魏黑子带着,集合众人的智慧,共同设计开发新型船只。
后来随着登州造船业的发展,船舶设计学院开始招收一些学徒,主要是各个船厂选拔出来的优秀年轻人,他们做为学徒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造船技术,另外李愔还请人教他们识字,并学习物理、算学方面的知识,然后结合学到的造船技术,形成科学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正是靠着这些整理出来的资料,船舶设计学院再次做出改革,现在已经开始向外界招生,不再局限于船厂的工人,而且也改变了以前那种师傅带学徒的教学模式,改为后世那种课堂教学,将师资力量发挥到极限。
李愔随意在学院里走了走,发现正在学习的学员并不多,大部分都在帮着搬东西。而据魏黑子的解说,现在整个学院里有学员两百八十人,而且这还是因为学院在搬到台湾,所以今年有一批学员毕业后,就没有再招生,而是准备到台湾那招。否则学院里的学员人数应该在三百五十人左右。
当李愔和魏黑子参观回来时,发现一帆已经看完了图纸,当下李愔开口笑道:“一帆,船舶设计学院要搬走了,你们科学院将是下一个要搬迁的地方,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
一帆早就接到了李愔的通知,所以听后并不意外,而是点了点头道:“搬迁倒是没什么,只是我们科学院需要许多实验用的材料,比如各种钢材、木料等,这些在登州时,都可以十分方便的找到,但若是去台湾的话,恐怕会有些麻烦。”
李愔听后却是笑道:“这个好办,我可以让台湾那边先建好一个大仓库,你们将需要的材料列一个清单,然后先大量采购运到台湾存储起来,若临时需要的一些稀有材料的话,也可以去福州和广州购买,那里离台湾很近,采购起来也不是很麻烦,另外台湾那里也会大力推动工业发展,说不定过几年,你们就不用再向外采购,而是直接采用台湾本地生产的材料了。”
听到李愔的话,一帆点了点头,其实她也是这么想的,只是采购材料需要大笑资金,现在李愔点了头,自然就没什么问题了。
“对了,若是科学院搬过去的话,那么蒸汽机制造石和蒸汽船厂是不是也要一起搬过去?”一帆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道。
李愔听后考虑了一下,这才开口道:“蒸汽船厂本来就是在普通船厂上面改造的,只要有蒸汽机,建造蒸汽船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准备起来也简单,倒是可以和科学院一起搬过去,但是蒸汽机制造厂却牵扯到钢铁、铸造等工厂,所以若是想搬迁的话,至少也要等到将那些基础工厂给建好之后,不过也没关系,台湾的蒸汽船厂需要的蒸汽机可以从登州运过去,肯定不会影响蒸汽船的生产!”
一帆听后也觉得可行,不过紧接着她又皱起眉头,有些犹豫的道:“殿下,科学院若是搬去台湾,我倒是可以去那里呆一段时间,让整个学院走上正轨,但是之后却是要回到登州,所以恐怕不能再担任这个院长之职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崔玉夫妇回长安
听到一帆要辞掉院长之职,李愔吓了一跳,立刻十分不解的道:“这是为何,是不是一帆你对这种枯燥的生活感到厌倦了,所以想要休息一下?”
一帆听后却是苦笑道:“殿下误会了,我对各种器械的研究十分痴迷,也十分喜欢科学院的工作,但若是科学院搬到台湾的话,我父亲却在登州任职,而殿下您也知道,自从我母亲去世后,我父亲就一直没有续弦,只有我们父女二人相依为命,现在父亲的年纪也大了,我这个做女儿的,若是离开他到千里之外的台湾,那简直是太不孝了。”
听到是这个理由时,李愔却是松了口气,当下大笑道:“这个简单,若是一帆你不反对的话,我去与说服你父亲,调他到台湾任职,那里将是我曰后的发展重点,也正需要要赵别驾这样的老成持重之人坐镇!”
“这……这能行吗?”一帆有些不敢确定的问道,他父亲是登州别驾,名义上李愔的属下,但实际上却是大唐朝廷任命的官员,平时虽然听李愔的调遣,但是任免方面却不是李愔可以决定的。
“当然行,我这就去找赵别驾!”李愔笑呵呵的说道。其实与赵复的政治才能相比,一帆在科技上的才能更受李愔的重视,毕竟没有赵复,他还可以用其它人代替,但若是没有一帆的话,那他可就没办法了,哪怕是用自己顶上也没用,毕竟这不是他擅长的。
一帆本来就是担心与父亲分离,现在听到李愔的保证,再也没有任何顾虑,更何况她还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所以也就不再耽搁,催促李愔快点把父亲调到台湾去。
赵复虽然不是李愔的嫡系心腹,但是自从跟着李愔后,一直颇受重用,再加上他对李愔的才能也是心服口服,早就打定主意跟着李愔做一番事业了,所以李愔找到赵复后,将自己打算把他调到台湾为官的事一说,赵复立刻就同意了。
不过赵复却也提出,他现在暂时还不能离开登州别驾这个位置,毕竟现在登州对李愔还十分重要,必须有他在这里看着。对此李愔也深表同意,所以就让赵复说服一帆,让她暂时先去台湾,若是想父亲了,随时可以回来,等过上一两年,台湾发展起来后,李愔对登州的依赖也减小了,到时再将赵复调走也不迟。
就在李愔准备将登州的工业慢慢的向台湾转移时,崔玉夫妇顺着黄河,很快就到达了长安,这第一站自然是程府,毕竟程咬金不但是崔玉的姑丈,同时也是他的岳父,他妻子自从嫁给他后,也就前几年回过两次娘家,这两年随他开拓生意,却也再也没有回过娘家。
“夫君,两年没来长安,没想到变化这般大,你看这朱雀大街两侧,竟然出现这么多的水泥楼房,外面又贴上瓷砖,即坚固又美观,而且还能建的如此高大,同样的土地面积,这种水泥楼却能利用更大的空间,果然是笔不赔的买卖!”崔夫人指点着大街两侧的楼房,一脸惊喜的说道。
崔玉笑呵呵的坐在车内,看着妻子因回到长安而兴奋的样子道:“娘子有所不知,这些水泥楼若不是受到我大唐律的限制,恐怕还会建的更高。”
崔夫人听后先是一愣,然后立刻明白过来,大唐律对百姓房屋的高度也有一定的限制,最起码普通百姓的房屋就不能比太极殿还要高,所以朱雀大街两侧的楼房虽然看起来高大,但实际上却都严格按照大唐律的规定建造的。
想到这些,崔夫人不禁想到台湾,那里就没有这样的规定,房屋你想建多高就建多高,只要你能保证楼房不自塌了就成,另外在房屋的装饰上,也没那么多的讲究,一切都按主人家的心意来,哪怕你在家里建一座龙壁,官府也不会管你。
崔玉看到妻子想的出神,不禁好奇的问道:“娘子,你在想什么呢?”
崔夫人听到丈夫的话,这才醒悟过来,开口叹道:“没什么,只是听到建个房屋还要受限制,所以禁不住和台湾比较一下,结果发现台湾那里虽然不如关中繁华,但却足够的自由。”
崔玉听后也是一愣,想到自从进入到大唐之后,他也感觉有些不太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在各个方面,只是他一直没有细想,现在经妻子这么一提,他才忽然发现,大唐这里的确比台湾少了几分自由与放纵,若是让他选择的话,他还真不太愿意呆在大唐。
崔玉夫妇的车队转过朱雀大街后,又转了几个小弯,这才到达程府。程咬金夫妇早就得到女儿和女婿回来的消息,这时正在门口等着迎接他们,其实按照礼仪,两位长辈是不用出门迎接的,派出程怀亮兄弟就行了,可是程咬金和程夫人思念女儿,一刻也不愿多等,所以这才跑到大门前亲自迎接。
马车上的崔夫人看到父亲和母亲亲自迎接,也是激动的热泪盈眶,还没等马车到大门前呢,她就打开车门,然后从行驶的马车上窜下来,如乳燕投林般扑进母亲的怀里,同时高声叫道:“母亲!”
程夫人看到女儿都这么大的人了,竟然还如此毛糙,在夫君面前还敢从车上跳下来,根本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心中不禁有些生气,不过当女儿扑到她怀里时,那点气立刻烟消云散,心中只剩下对女儿的疼爱。至于程咬金老国公,则是哈哈大笑,同心中十分得意的想,女儿嫁过去好几年了,可是当初自己教的功夫却也没落下,光是从刚才那一跳就能看出来。
崔玉没有妻子那么矫健的身手,只得等马车停下后,这才跳下来跑到程咬金面前,深施一礼道:“女婿拜见岳父大人!”
满脸大胡子的程咬金见到女婿,大笑着拍着对方的肩膀道:“你小子有气魄,偌大的一个清河崔氏不要,竟然跑到海外去做商人,听说还做的不错,不过这终归不是正途,曰后与六郎商量一下,还是出仕为官的好!”
崔玉这小身板哪能禁的起程咬金的熊掌,一拍之下只感觉肩膀像是被压了一座山似的,半个身子都是一麻,强撑着才没软倒在地,而且还得强笑道:“岳父大人言之有理,我也正有此意,等梦雪与六郎成婚后,我就与王况兄一起出仕,先从低层做起,慢慢的积累些为官的经验,以便曰后能多帮六郎一些!”
“哈哈哈~,不错不错,这才是我程咬金的女婿!”程咬金听后心情大畅,粗大的熊掌连拍,结果疼的崔玉都快哭了。
程夫人心疼女婿,看到崔玉那副模样,当下狠狠的瞪了程咬金一眼,然后开口道:“你们夫妻好不容易来一趟,快点随我们回府,府中已经备下家宴,咱们边吃边谈,好好聊聊你们这两年在海外的生活!”
夫人发话,程咬金自然不敢不听,急忙拉着崔玉进到府中,府中的确已经备好家宴,只可惜程咬金三个儿子,老大程怀默在宫中当值,今天回不了家,老二程怀亮和老三程怀弼都在军校学习,平时更不可能出来,所以只有程咬金他们老两口,以及老大程怀默的妻子裴氏相陪。
程夫人关心女儿,刚一坐下就问个不停,特别是对于他们在台湾岛上的生活,更是问的十分详细,虽说他们在岛上也开辟有种植园,但一直是派人去管理,对岛上的情形并不了解,现在女儿和女婿回来,他们自然想听他们亲口讲岛上的事。
回到娘家,崔夫人自然感觉是轻松无比,现在父母又问到岛上的生活,她是口若悬河的讲了起来,特别是讲到她和崔玉名下的那座大种植园时,崔夫人更是兴奋无比,将自己如何经营种植园,以及种植园出产的东西都讲了一遍,特别还点自己园里光奴隶就有近千人。
程夫人掌管着程府的家产,台湾那边的种植园也是她命人去办的,只是她今天才从女儿口中知道,种植园里竟然是这副情形。
程咬金对种植园这种事并不怎么感兴趣,不过听到女儿在种植园旁边还开了个牧场,养了不少牛马,闲来无事时,还可以骑马打猎,而且猎物也与中原不同,这让他感觉十分新奇,想着若是有机会的话,倒是可以去岛上游玩一番。
正当一家人聊的正高兴的时候,忽然崔玉发现,一直住在程府的妹妹却没有出来迎接他们,这让他不禁感觉有些奇怪,当下开口问题:“姑母,怎么没见到梦雪,难道她不在府里吗?”
听到女婿问起梦雪,程夫人不禁气呼呼的道:“唉,还不是因为六郎的事,你说好好一个千金小姐,偏偏要去那个什么医学院当老师,而且每天都忙的要命,前段时间她又接到六郎的一封信,也不知信上说了什么,结果梦雪这几天更忙了,几乎天天不在家,连你们回来都不能迎接!”
第四百二十章 迎娶梦雪
长安城西郊的医学院内,朗朗的读书声不断响起,不过若是细心倾听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学生们读的并不是论语之类的儒家经典,而是黄帝内经之类的医学著作,崔梦雪也正是在这里任教。
不过今天崔梦雪却不在她的那间专用教室内,而是带着几个女学生,另外还有孙思邈带着的几位老大夫,两帮人一起到了医学院的资料室里,将之前早就准备好的备份资料都搬出来,然后让人送到马车上,暂时先运到齐王府,等梦雪离开的时候,再一起带走。
梦雪与李愔马上就要正式成亲了,换句话说,梦雪对医学院的制度等方面也都有了相当的了解,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想要开办一所医学院,还要必须拥有这方面的教材,而长安的医学院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与编写,已经掌握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李愔来信,要求梦雪将这些教材方面的东西整理一下,然后带回去用现成的,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梦雪一直在忙这件事,连大哥大嫂来长安都没有亲自去迎接。
梦雪已经在资料室整理了好几天,今天是最后一批,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了,所以到了下午之时,终于将所有资料都整理完毕,而且亲眼看着它们被送到齐王府。不过这还没算完,梦雪又与孙思邈身边的那几个老大夫商谈了几句,他们都是愿意随梦雪一起到台湾,开办一所新的医学院的大夫,这些老大夫不但医学精湛,而且对医学院的运行也十分了解,以后将会是梦雪最得力的助手。
商谈完后,时间已经到了下午,梦雪这才急急忙忙的往家里赶,结果在见到崔玉夫妇时,少不得又被大哥大嫂埋怨了几句。
梦雪要赶到登州与李愔完婚,这可不是件小事,不少长安的达官显贵知道后,纷纷到程府道贺,甚至崔梦雪还被杨妃召进宫里,嘱咐了她不少事,另外杨妃还准备不少礼物,让梦雪帮她带给李愔。
这些礼物中有不少都是小孩子的用品,比如小衣服、小鞋子之类的东西,这些都是送给新出生的李启的。杨妃在知道李愔有了儿子后,恨不得马上飞到登州去看一看,可惜她的身份实在不好离宫,只能送了些礼物去,这已经是第二批礼物了。
崔玉他们并没有在长安呆矿长时间,因为现在已经是冬季了,黄河上虽然还没有结冰,但随着天气越加寒冷,估计离结冰的曰子也不远了,所以若是不早点走的话,等到黄河一上冻,他们就只能走陆路,或者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再乘船回去。但崔玉却想在今年将妹妹的婚事给办了,所以才决定早点离开。
崔玉夫妇带着梦雪离开之时,不少人都来送行,其中大部分都是看在李愔的面子上。而程夫人才和女儿相聚短短几天,现在却又要分离,这让她这个当娘的是伤心无比,拉着女儿的手说了好半天的话,这才撒泪挥别。
现在已经进入冬天,不过黄河河道上却还没有结冰,而且比平时更加繁忙,因为所有人都想在河道结冰之前,将手中的货物都运出去,毕竟若是等到一结冰,他们就只能走陆路了,虽然现在有了水泥路,速度比水路还要快一些,但是花费却比水路要大的多,所以若非特别赶时间的货物,一般都只走水路。
这几年黄河河道越加的繁忙,而大唐对于这条黄金水道也越加的重要,已经专门成立了一个黄水司,平时不但负责黄河河道上船只运行的管理,而且还负责这条河的治理与发展。对此李愔还特意做出指点,告诉他们保持中上游植被的重要姓,对此黄水司也十分重视,已经请示过李世民,已经立下严禁砍伐黄河沿岸林木的法规。
其实这几年随着水泥与煤的应用,使得在木材在建筑与燃料方面的用处大为减弱,所以黄河中上海的植被破坏速度大为减弱,这也使得黄河水变混浊的速度也开始减慢,现在又立下这个法规,这使得原来遭受到破坏的植被也正在慢慢的恢复中,估计再过个百十年,黄河水很可能就会开始变清,中下洲没有了泥沙沉积,到时水患也就不会再像后世那么严重。
黄河水道经过黄水司的治理,已经越加的规范起来,来往船只各行其是,使得原来那种动不动就会堵塞的情况大为改善,即便是入冬之后,船运量比平时增加了数倍,但却也行驶的十分顺畅。所以崔玉他们一行人离开长安,顺流而下很快就到了登州。
登州城的李愔早就做好了准备,因为成婚之前不能与崔梦雪见面,所以就暂时安排他们住进城外的一所别院,然后又与崔玉商量了一个黄道吉曰,正式迎娶崔梦雪。
李愔已经不是第一次结婚了,而且相比这次,上次与文心大婚时,那种场面与规格比现在还要大。可即便如此,这次迎娶梦雪的时候,还是感觉累的要命。另外齐王府中还备下了盛大的宴会,用以款待前来道贺的登州士绅。
李愔是今年的新郎官,不过他身为齐王,整个登州都再也找不出身份比他高的人,再加上程怀亮那帮狐朋狗友又都不在,所以也没人敢找他灌酒,最多也只有崔玉和赶来的王况、燕北三人拉着他不放,非要与他拼酒,可惜他们三个的酒量都不怎么样,最后不但没灌倒李愔,反而让李愔把他们三个给灌爬下了。
好不容易应付完外面的人,李愔终于走进了自己的洞房,只见红烛之下,梦雪身穿着大红色喜服,头上盖着盖头,看不清她的面容,但是只见梦雪双手绞在一起,想来应该十分紧张。
李愔多喝了几杯,虽然没有大醉,但却也感觉晕乎乎的,现在看到静静的坐在床边的梦雪,却不禁涌起几分激动,拿起早已经准备好的喜秤,然后轻轻的走过去,准备将梦雪的盖头挑开。
只是随着李愔的走近,梦雪却表现的越加紧张,两支手根本不知放在哪里,只是撕扯着手中的一方手帕,看起来好像是和手帕有仇一般。
李愔走到梦雪身边,用喜秤轻轻的将她的盖头挑开,只见伊人肤白如雪,面颊却带着淡淡的羞红,眼睛中流光浮动,想看又不敢看,偶尔抬起眼睛看李愔一眼,却又飞快的低下头,看上去好不动人。
“梦雪,你今天好美!”李愔一手挑着盖头,眼睛中满是赞叹的道。崔梦雪本来就是个绝美的女子,再加上今天出嫁,正是一个女孩最美的时刻,所以李愔一见之下,自然有一种惊艳之感。
听到夫君的赞美,梦雪脸上虽然更加羞涩,但是心中却感觉甜滋滋的。而李愔更是心中一跳,上前抓住梦雪的小手,然后与她并排坐在一起,甚至还得寸进尺的上前亲了亲梦雪的脸蛋,结果这下让梦雪羞的整个脸都是红彤彤的,简直比她身上的喜服还要鲜艳。
“夫……夫君,咱们……咱们的交杯酒还没有喝呢!”梦雪虽然娇羞欲死,但却还是用低不可闻的声音提醒道。
“嘻嘻,多谢娘子提醒,这交杯酒一喝,梦雪你以后就是为夫的人了!”李愔双手抚摸着文心滑嫩的小手,满是笑容的说道。
不过这时梦雪对李愔的调笑已经适应了几分,起身拿起桌子上的酒壶,然后倒了两杯酒,又用彩带相连,这才与李愔一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