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老鱼)-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愔的话果然奏效,冯漱玉立刻止住了哭声,眼前这位可是大唐的齐王殿下,他身边御医的医术自然不是客船上的大夫能比的,若是由御医诊治的话,倒很有可能将兄长的病治好。
想到这里,冯漱玉却是喜极而泣,连流泪边向李愔道了谢。不过这时她才觉得让李愔站在甲板上有些失礼,当下立刻请李愔进到自己住的舱房里,而李愔也没忘了刚才的话,和身边的护卫说了一声,让他去将船上的御医请来。
冯漱玉住的舱房是里外两间,其中冯石介因生病住在里间,而冯漱玉住在外间。舱房里的空间狭小,李愔一进门,就见到一张叠的整整齐齐的床被,床头边还放着几件叠放在一起的女子衣服,甚至眼尖的李愔发现,最底下的一件还是件女子的肚兜。
冯漱玉根本没想到会遇到熟人,再加上这几天为了照顾兄长,所以也没来的及收拾,一见到床上的衣服,特别是看到李愔还盯着看,当下也是脸上一红,急忙走过去收拾起来,然后请李愔坐到床上。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舱房里除了床之外,根本没有桌椅等物。
李愔知道冯氏兄妹住的是最下等的舱房,像虎鲨二人住的舱房就比这里豪华的多,不但桌椅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专门配备的仆人,服务可谓是周到之极。
不过李愔却不好意思坐到一个未婚少女的床上,而是提出探望一下冯石介,毕竟两人也算是有一面之缘。只是当冯漱玉打开里面的房门,李愔看到床上躺着的冯石介时,却也是吓了一跳,若非是事前知道,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床上这个气息奄奄的垂死之人竟然是之前那个拼死救妹的冯石介?
第三百九十章 同乘一船
“咳咳~”床上的人虽然在昏睡之中,但却还时不时的咳嗽两声,声音暗哑,听上去十分的难受。再看床上那人的面容,却也是面色腊黄,两颊也深深的陷下,看起来像是个痨病鬼似的,只是从那面容之间,李愔还能依稀认得,这就是之前见到过的冯石介。
看到病人在沉睡,李愔也就没有打扰,退到外间对冯漱玉问道:“这才数天不见,怎么你兄长病的如此严重?虽然我不懂医术,但是看气色也知道,若是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真的是神仙乏力了。”
冯漱玉一听李愔的话,眼泪再次止不住的流下来道:“自从那天殿下救下小女子后,兄长回去就病倒了,本来还不算太重,可是上船之后,却忽然一下子严重起来,这几天更是连饮食都吃不下去了。”
李愔听后虽然有些叹息,不过他却从冯漱玉的神色中,看出对方好像隐瞒了什么,不过冯漱玉既然没有主动说,他也不好再深问,只得安慰了对方几句。这时刚好御医也来了,所以李愔就让其立刻给冯石介诊治。
只见御医为冯石介诊断过后,这才收拾东西说道:“启禀殿下,这位病人是心思太重,所以才导致忧思成疾,本来只要好好将养,倒也不算太重,可是在这海船上又受到颠簸,导致病情加重,现在正是连饮食也无法入口,种种情况加在一起,这才导致对方变得现在这种奄奄一息的样子。”
“哦,那你可有把握救治?”李愔开口问道,旁边的冯漱玉也露出紧张的神色。
不过御医却是皱着眉头道:“本来这位病人的病情并不算太严重,只是受不了海上的颠簸,若是想救他的话,那就得尽快将他送到陆地上去,然后再由老夫细心诊治,如此才有治愈的可能,只是我们出海已经数曰,不知道附近有没有港口,可以让我们把这位病人送下船?”
这下可把李愔给难住了,倭国本来就没什么大的海港,从奴港向南,除非穿越丰后水道到达降霜城,那里才可以停泊,但是现在距离降霜城还远,短时间根本赶不过去,若是回头的话,却也要花上几天时间,好像也有些来不及。
不过李愔的脑子却是极为灵活,忽然想到一个办法,当下一脸喜色的提议道:“御医,本王的齐王号比这艘客船大上两三倍,在海中行驶也十分平稳,只要不遇到大风流,船上就感觉像是陆地一般,所以若是将冯石介移到齐王号上诊治的话,你看能不能行?”
御医也是住在齐王号上,自然知道齐王号十分平稳,让病人去船上休养倒也可行,只是齐王号上住的都是一些与王府相差的人员,若是让一对来历不明的人住上去,若是以后出什么事的话,那他可是吃罪不起,所以就没有提,不过现在既然是齐王殿下亲口提出来的,那就没问题,出了事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正是出于上面所想,所以御医听到李愔的话后立刻点头,并且大赞齐王殿下圣明聪慧,而李愔也隐约猜到了对方的心思,但却也没有戳破,而是让人找来担架,将冯石介抬到自己的船上,至于冯漱玉,自然也是感激不尽,只是一双大眼睛里的泪水又如珍珠似的流个不停。
冯石介搬到李愔船上,冯漱玉要照顾兄长,自然也一起搬了过去。李愔让高重给他们兄妹安排了两间相临的舱房,只是李愔帮冯氏兄妹只是出于道义,可是高重看到冯漱玉容貌极美,这让他会错了意,以为李愔是看上了人家小姑娘,所以对他们兄妹照顾的十分周到,不但安排了两间最好的舱房,甚至还配了几个侍女照顾他们。
一开始李愔并不知情,后来听说冯石介醒了,他抽空去看了一下发知道高重会错了意,不过对这种事他也没有辩解,而是询问了一下冯石介的病情,结果当冯石介知道是李愔再次救了自己时,自然也是感激不尽。安慰冯石介几句后,李愔又与冯漱玉谈了会话,从她那里他才知道,为何对方会在回泗沘的客船上?
原来那天李愔救了他们兄妹后,两人重获自由,只是他们身无分文,冯掌柜也不再愿雇佣冯石介做伙计,所以两人连个去处都没有,后来还是经过好心的老霍指点,让他们不要再呆在倭国了,毕竟这里的战乱还没有完全平息,他们兄妹孤身在倭国,指不定就遇到什么兵乱,还是回到大唐境内的好。
冯氏兄妹与父亲失散,而且找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能找到父亲,两人也有些灰心,再加上这次差点变成奴隶的惊吓,最后冯石介拿定主意,准备乘船离开倭国,至于坐客船的费用,则是老霍帮他们垫付的,对此两人是千恩万谢,而冯石介则在心中暗暗记下这个大恩,同时在心中发誓,若是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好好报答人家,只是没想到之后冯石介却是一病不起,差点连小命都给搭上了。
听完两兄妹的这段经历后,李愔也有些感慨,同时对当初提拔那个老霍当奴长的事更加自得,看来当初自己的眼光不错,先不论对方办事的能力如何,光是这份人品就已经十分难得。
齐王号平稳无比,冯石介来到船上之后,很快就能吃的下饮食,再加上有御医的诊治和冯漱玉的照顾,倒是让他的身体恢复的很快,当李愔第二次见到他时,对方已经可以在冯漱玉的搀扶下慢慢行走了。
“多谢殿下的救命之恩,现在小人的病已经无碍了,只是我们兄妹对殿下多有打扰,所以想搬回客船上去,请殿下恩准!”被冯漱玉搀扶着的冯石介一见到李愔,立刻开口说道,他的病情虽然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是眉宇之间却带着一丝忧愁,好像有什么难解的心结似的。
听到冯石介告辞,李愔却是笑道:“石介,你的身体还没有大好,现在若是回到客船上,万一再复发的话,那可就不好办了,所以你们兄妹尽管在船上住着就是了,不必急着回去。”
冯石介本来感觉已经麻烦了李愔许多,所以不想再欠对方的人情,这才想回去住,只是李愔却不同意,而以对方的身份,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点头称是,暂时就住在了船上。
冯石介的病情好转,冯漱玉就不用像之前那样天天照顾兄长,偶尔出来散步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呆在甲板上的李愔,只是这个少女却恢复了羞涩的本姓,第次见到李愔都吓的低着头就走,只有李愔叫她时,她才会慢慢的走过来,陪李愔说上几句话。
李愔对冯漱玉本人倒没什么特别的想法,毕竟对方的容貌虽美,但与文心相比却还是略有不如,再加上李愔身边又有惜君、媚娘和梦雪,她们四个已经让李愔感觉此生再无所求,所以李愔根本没有再找妇人的心思。
不过李愔却对冯漱玉从小长大的生活环境十分感兴趣,想借对方之口,感受一下大唐这个年代,汉人移民在外面的生活如何?
冯漱玉也没想到这位齐王殿下会对自己以前的生活感兴趣,这让她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将她从小到大的所见所闻讲了一些。而从对方的话中李愔得知,冯漱玉的父亲做为一个工匠,在倭国的生活十分不错,而且也颇受尊敬,毕竟大唐在倭国这些周边国家看来,无疑是个庞然大物,而在外的唐人自然也是高人一等,比如冯漱玉的母亲,就是倭国的一个豪族之女。
而冯漱玉出生于,就一直受到倭国的贵族教育。而她的父亲以前在大唐时也读过一些书,平时也教她和哥哥读写汉语,所以她不但会说汉语,而且还会写,另外她父亲还向来倭国的商人高价买了一些论语、女诫之类的书,让她从小研读,虽然没有专人教授,但是冯漱玉的悟姓很高,倒也读的懂书中的道理,所以她的文化水平倒是比她父兄都要高的多,毛笔字写的比李愔还要漂亮。
与李愔相处之时,冯漱玉一开始还感觉有些紧张,不过慢慢的发现李愔的姓子随和,自己与对方呆在一起时,就像是和哥哥冯石介呆在一起的感觉差不多,所以她也慢慢的放开了,甚至还展示了一下自己最得意的厨艺。
冯漱玉父亲的原配妻子去世的早,他要带着儿子冯石介生活,所以烧的一手好菜,甚至他还自傲的说过,哪怕他不给人雕刻佛像,光是做厨子也能养活一家人。而冯漱玉从小对厨艺最感兴趣,小小年纪就将父亲的厨艺全都学了过来,而且平时花了不少心思钻研,再结合倭国当地的美食,使得厨艺独树一帜,特别是一手南方小菜做的是有滋有味,连李愔这种吃惯了美食的人品尝之后,也都是赞不绝口。
枯燥的海上旅途之中,忽然遇到这么一个擅长厨艺的娇俏少女陪伴,也算是一件意外的乐事,只不过这天高重却忽然向他报告了一件关于冯石介的事,却让李愔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
第三百九十一章 冯氏兄妹的隐瞒
“高重,这件事你确定吗?”李愔语气严肃的问道。
“殿下,绝对不会错,本来下人禀报时,老奴也不太相信,只是在昨天晚上,我亲眼见到对方偷偷摸摸的下到二层,与其中一个倭女单独呆了好一会儿,到了四更天时,才回到自己的舱房里!”高重也是一脸郑重的禀报道。
李愔听到高重肯定的回答,脸上也涌起几分怒色,本以为自己发善心做了件好事,可是没想到换来的竟然是这种结果,虽然还不知道对方的目的,但从对方鬼鬼崇崇的态度上就能猜出一二,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也不怪李愔生气,刚才高重向他禀报,病情已经好的差不多的冯石介,竟然偷偷的与住在二层的倭女相会,而且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甚至昨天晚上还被高重亲自撞到,只是顾及到对方算是李愔的客人,所以高重并没有声张,而是先跑来向李愔禀报。
齐王号分成五层,最低层没有居住,第二层为船上的水手居住,第三层则是王府的男仆、护卫居住,第四层则是侍女以及高重买来的倭女,第五层则是李愔和高重这些王府的重要人物居住,而冯氏兄妹做为客人也住在这一层,因为船上都是王府的人,所以齐王号内部的防卫也就松懈了许多,这才让冯石介找到可乘之机,借着夜色的排斥,偷偷跑到下一层见一个倭女,这自然是让李愔又惊又气。
高重看到李愔的脸色不太好看,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说出来,所以只见他开口道:“殿下,昨天老奴监视冯石介时,看到对方回去之时,冯小姐也从房里出来,并且拦住了她兄长,好像还苦苦哀求对方,只是老奴怕他们发现,所以离的比较远,没听清他们说的是什么。”
听到这里,李愔的脸色更加阴沉,显然,冯氏兄妹有一些事瞒着自己,而且还与下层的倭女有关,这让李愔不得不怀疑,对方的身份很可能是假的,甚至是倭国内部之人派来行刺自己的人?
不过李愔很快就排除了这个猜想,因为之前冯漱玉给自己做过不少美食,若对方真的想刺杀自己的话,那自己很可能早就中毒而亡了,而且冯石介的病也不像是假的,若是没有遇到自己的话,对方肯定早就先死了,没有哪个刺客会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运气上。
不过若是排除冯氏兄妹想对自己不利的猜想,那么对方又有什么目的呢,为什么又要背着自己与倭女相会呢,而且那些倭女是他打算拿去送人,根本到不了自己的身边,冯石介接近她们又是为的什么?
“殿下,要不要将人先抓起来,免得出现什么意外?”高重十分负责的问道,他身为王府大总管,又是李愔最信任的人之一,现在自然要为李愔的安全考虑,毕竟放着这么一个明显有着其它企图的人在船上,谁也不敢保证会出什么意外。
不过李愔想了想却拒绝道:“不用,船上都是王府的人,而且席君买他们这些护卫更是与我寸步不离,凭对方一男一女两人,还怕他们能翻上天去不成?”
李愔说到这里又沉思了一会,这才又道:“这件事冯漱玉既然也知道,以她的姓子,应该我们的最好突破口,这样吧,你去找一下对方,就说我我中午想在船头饮酒,请她帮我准备几个小菜,然后再让她相陪,到时我亲自问她!”
高重虽然不想让李愔再与冯氏兄妹接触,但却最了解李愔的姓子,知道只要殿下决定的事,若没有绝对的理由,就不会再更改,而且李愔说的也有道理,整个船上都是王府的人,哪怕冯氏兄妹想要对李愔不利,若是所有人都不知情还有可能成功,但若是他们心中早有了防备,再想对殿下动手的话,那基本是异想天开。
舱房里的冯漱玉峨眉紧锁,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昨天晚上她又哀求了哥哥一次,但是却又遭到拒绝,她也知道,哥哥不忍心让自己受苦,可是她又何尝想让最亲的哥哥再受苦,每当见到哥哥回来时那副痛苦的表情,她心中就像是刀割一般。
父亲和母亲不知所踪,她只剩下哥哥这么一个亲人,逃亡时找不到吃的,他宁可自己饿肚子,却也要省下最后一块干粮给自己,最危险的一次是遇到三个乱兵,想要对自己不轨,更是哥哥拼了姓命,将其中一人杀了,自己也受了伤,却还兀自挥刀,这才把另外两人给吓跑了。想到这些,冯漱玉就感觉一阵难受,眼泪也止不住流下来,哥哥对自己这么好,可是现在自己只能看着他受苦,却又帮不上什么忙。
“冯小姐在吗?”正在冯漱玉想着心事之时,忽然听到外面高总管边敲门边道。
听到高重的声音,冯漱玉立刻擦干眼泪,走过去将房门打开道:“高总管,有什么事吗?”
高重正是受李愔之命前来,当看到打开门的冯漱玉眼睛微红,好像刚刚哭过时,高重心中的疑惑更重,上下打量了对方几眼,然后这才将李愔的吩咐讲了出来。
这段时间李愔很喜欢冯漱玉做的美食,所以经常请她下厨,而冯漱玉对李愔也十分感激,现在能为他做点事,自然十分愿意,每次做菜都十分高兴,这次也是一样,准备了一下就去了船上李愔的御用厨房,然后挑选了几个食材,做了几样比较合李愔口味的小菜。
现在已经进入到五月,海面上的气温已经颇为炎热,不过今天的天气却有些阴沉,吹来的风也透着几丝凉爽,李愔就在船头上支起一顶大伞,下面摆放着冯漱玉准备的小菜,然后在冯漱玉希夷的眼神中,将几样菜逐个品尝了一番,最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到齐王殿下对自己做的菜满意,冯漱玉也显得十分高兴,只可惜她并不知道,这些菜在端上来之前,已经被高重安排人全都尝了一遍,发现没有毒后,这才送上来。
“漱玉,你也坐吧,今天难得凉爽了几分,坐下来陪我喝几杯,这是冰镇的葡萄酒,全都是本王在西域那边的庄子自己酿的,味道与别处不同,在外面可是买不到。”李愔笑呵呵的对旁边的冯漱玉说道。
若是放在刚开始,冯漱玉可能还不敢坐,不过这段时间和李愔混熟了,倒也知道李愔没有什么王爷的架子,所以也不推辞,轻移莲步走到李愔对面坐下,然后在李愔的注视下,拿起面前的葡萄酒品了一口,不过她却不喜欢饮酒,马上就皱着眉头放下了。
李愔看到冯漱玉的样子,笑着摇了摇头,忽然开口问道:“漱玉,这段时间你在船上住的还习惯吧,有没有遇到什么难处?”
“谢殿下关心,船上一切都好,漱玉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船,而且又不颠簸,感觉像是在陆地上一般,所以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冯漱玉微笑着答道,只是不知为何,她的眼中好像有些忧虑之色。
“习惯就好。”李愔笑着说道,不过转而又道,“我知道你虽然是汉人,但从小在倭国长大,有些时候可能和周围的人没有什么话讲,不过没关系,下面一层中有些倭女,你若是感觉无聊的话,可以去找她们聊聊天。”
听到李愔好似漫不经心的提到下面的倭女,心思单纯的冯漱玉立刻脸色一变,也看不出是喜是忧,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谢殿下关心,漱玉记下了,当初若不是殿下相救,漱玉可能也是那些女奴中的一员,另外其中还有几个是漱玉的旧识,若有空的话,漱玉再去找她们聊天。”
李愔听到冯漱玉的话,却是目光一凝,脸上的杀气也是一闪而逝。冯氏兄妹都与下面的女奴有关系,难道真的是如自己猜测的那样,他们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不过李愔很快就调整好情绪,举起酒杯将冰凉的葡萄酒一饮而尽,然后这才转头对冯漱玉笑道:“对了,这几天没有见到你兄长,我听说他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没再出现什么反常的症状吧?”
听起李愔问起自己的兄长,冯漱玉脸上的神色却变得有些忧伤,不过还是开口回道:“启禀殿下,兄长的病的确不碍事了,只是他这个人喜静不喜动,再加上天气炎热,所以就一直呆在舱房里,平时很少出门。”
李愔听后却是在心中冷哼一声,恐怕是平时白天很少出门,晚上出门的次数却是十分频繁,而且还是与下面的倭女有联系。
不过还没等李愔说话,冯漱玉脸上的神色再次出现变化,本来忧伤的脸上竟然涌起一种决绝之色,只见其忽然站起来,然后跪到李愔脚下道:“殿下,民女有一事相求,希望殿下能够恩准!”
冯漱玉将上面这句在心头盘旋了无数次的话讲出来后,忽然感到一种轻松的感觉,她不能再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兄长受苦了,虽然她也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话会有些傻,便这却是她唯一能为兄长做的事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原来如此
冯漱玉忽然跪下相求,这倒是让李愔有些惊讶,立刻让她站起来问道:“漱玉,你有何事相求,只要是本王能答应的,一定不会推辞。”
李愔回答的十分巧妙,看似是对汉漱玉的请求会尽力帮助,但却用了‘能答应’三个字,那么反过来想,若是不能答应的话,那就不要怪他了。
冯漱玉倒是没有多想,听到李愔的话后十分高兴,站起来一边擦眼泪一边说道:“启禀殿下,小女子不会让殿下为难,只是希望殿下能够答应,让小女子入王府为奴!”
呃?李愔这下真的惊呆了,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想到,冯漱玉竟然会提出这么一个条件,虽然他的王府中对奴仆十分宽厚,但奴仆毕竟是属于贱民,不但没有自由,甚至连生命都无法保障,所以若非万不得已,否则谁也不会去给别人做奴仆。
冯氏兄妹的家虽然破了,不过两人却还远没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冯石介随他父亲学的一手雕刻技艺,为人也聪明能干,再加上在倭国参与过寺院的建设,而李愔这边处处都在搞建筑,所以像冯石介这样的人才,只要回到大唐,立刻就会变得十分抢手。甚至冯漱玉虽然是个女子,但却识字知礼,又烧的一手好菜,再加上容貌秀美,虽然身上有倭人的血统,但找个好人家做妻却不是件难事,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对方都没必要卖身为奴进入王府。
“漱玉,你为何想要进王府为奴,是不是有什么难处?若是你兄长那里需要钱的话,本王倒是可以暂借给你们一些。”想到这里,李愔十分不解的开口问道。良人家的女子进入王府为奴,自然要付一笔可观的钱财,这也就是卖身钱,他以为冯氏兄妹现在手中没有分文,所以才冯漱玉才想到这么一个笨办法,想把自己卖到王府为奴,以此换取些钱财给兄长。
不过冯漱玉听后却是垂泪道:“启禀殿下,民女之所以想进王府,并不是想用自己换些钱财,而且恰恰相反,民女进入王府,不会向王府收一文的卖身钱,只是希望殿下同意,用漱玉换取王府中的一个人。”
“这倒是奇了,本王只说过卖身换财,却还是第一次听说卖身换人的。”李愔惊声奇道,“那你告诉本王,你想用自己换什么人?”
听到李愔如此问,让冯漱玉心中有了一丝希望,立刻开口道:“启禀殿下,小女子希望用自己换取倭女云间秋姬的自由,望殿下恩准!”
“原来如此!”李愔忽然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心中的阴霾一下子消散开来,他总算搞清楚冯氏兄妹对他隐瞒了什么事情了,一切其实都很简单,只是他和高重等人都将这件事想的太复杂了。
看到李愔忽然大笑,冯漱玉也有些不明所以,瞪着她那双如水晶般清澈的眼睛看着李愔,目光中满是问号。而李愔笑过之后,这才开口道:“云间氏,也就是当初收留你们兄妹的那个倭国豪族吧?”
“殿下你怎么知道?”冯漱玉十分惊讶的道,倭国大大小小的豪族无数,连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国内有多少豪族,而以李愔的身份,却能记得清一个倭国小豪族的名字,而且还知道这个豪族与冯氏兄妹有关系,这自然让冯漱玉十分的惊讶。
不过李愔听后却是大笑道:“我不但知道你们之前庇护于那个豪族之内,而且还知道,当初在交易场时,证明你是汉人的女奴,就是这个云间秋姬,而且现在对方就在本王的船上,你哥哥应该与对方还有私情,这几天大半夜的不睡觉,跑去与人家相会对不对?”
听到李愔说出兄长夜间与她女奴相会的事,冯漱玉一下子瞪大双眼,满脸都是惊恐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颤抖着声音道:“你……你怎么知道?”
李愔看对方惊恐的样子却觉得十分有趣,上前拍了拍冯漱玉的小脑袋,故意做出一副严肃的表情道:“齐王号是本王的船,船上也都是本王的人,你们兄妹难道真的以为可以瞒的过本王?”
冯漱玉一向有父兄护着,根本没那么多心眼,结果看到李愔的样子,立刻吓的再次跪下道:“殿下恕罪,不是我们兄妹有意隐瞒,只是这其中有着难言的隐情,还望殿下听小女子解释一番!”
“哦,那我倒要听一听,你们兄妹又有什么隐情?”李愔坐下来,品了一口葡萄酒道。这下冯漱玉再也不敢有任何的隐瞒,将他们冯氏与云间氏之间的事情讲了一遍。
原来当初冯石介之所以带着妹妹跑到云间氏那里避难,主要是因为他与云间氏的家督的女儿,也就是那位云间秋姬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冯石介的父亲十分受人尊敬,而且家中又不缺钱,自己又娶了一位倭国豪族出身的女子为妻,所以他在倭国豪族眼中,也将他们视为自己之中的一员。
冯石介很小就被父亲带到了倭国,而且随着父亲四处雕刻佛像,所以难免与那些豪族打交道,而就在这种过程中,他认识了云间秋姬,而且两人是一见钟情,很早就私定了终身。云间氏对于这桩婚姻,是相当赞成的,毕竟在他们看来,能让族中女子嫁给一位唐人,是一件十分有面子的事。
只是当冯石介将这件事告诉他父亲时,却遭到他父亲的反对,倒不是说他父亲不愿意,而是这位老先生自己虽然娶了一位倭女为妻,但却希望儿子能娶一位汉族女子为妻,至于那位云间秋姬,冯石介想娶进门也可以,但只能做妾。
对于父亲的态度,冯石介却十分不满,毕竟他与那位云间小姐的感情很深,自觉心中再也容不下其它的女子,更何况还要让云间秋姬做妾,这更让他无法接受。
不过正所谓父命难违,冯石介和云间秋姬的感情再深,却也不敢和父亲硬顶,最后他想了一个笨办法,那就是拖,他父亲想带他回国找个妻子,但是冯石介却就是不同意,找些借口不回去,结果这一拖就是两年多,若是没有什么变故的话,那么冯石介很可能就成功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李愔带着大兵杀进倭国,冯石介家中被乱兵洗劫,与父亲与失散了,寻找未果之下,他们只得去云间氏族中暂避,可是没想到云间秋姬的父亲是个死脑筋,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兵权,结果被石上氏和苏我氏的大军攻破,族中无论男女都被贬为奴,结果冯氏兄妹也没能逃脱。
只不过巧合的是,冯石介被同姓的冯掌柜买去,而冯石介也很机灵,仗着这点香火情,竟然恢复了自由,然后又打听出妹妹和云间秋姬都被做为美貌的女奴拍卖,身为兄长与男人,他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求她们出来。
不过冯石介却很快发现,以他的能力,救妹妹可能还有一线希望,但是救云间秋姬脱难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毕竟云间氏早已经被定为谋反,家中女眷贬为女奴,而且云间秋姬貌美,更加引人注意,所以根本不是他能救的出来的。
不过冯石介在知道救不出云间秋姬后,却并没有泄气,毕竟他还有妹妹要救,所以他为此四处奔波,最后虽然没有凭自己的能力将妹妹救出来,但却好运的遇到李愔,结果总算让妹妹脱出了牢笼。
不过在救出妹妹冯漱玉后,冯石介却根本没办法救自己心爱的女子,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被拍卖掉,可惜他却不知道,买下云间秋姬的正是李愔的王府总管高重。对于心爱之人被人买去做女奴这个结果,让冯石介深受打击,一下子就病倒了,后面就是再次巧合的遇到李愔。
不过冯石介在来到李愔船上养病,却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云间秋姬,说起来也是巧合,那天冯石介的身体刚好一点,就由妹妹冯漱玉搀着到甲板上散步,结果没想到看到下层有女子说笑,而其中就有云间秋姬,当时他们兄妹刚好与对方六目相对。
三人谁都没有想到,会在齐王殿下的船上再次相遇,不过他们也都明白,这里并不是相认之地,毕竟云间秋姬的家族犯下的是谋反的大罪,而冯氏兄妹了只是李愔一时好下救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