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大唐(老鱼)-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偌由现堑募际跷薹ㄓ胛颐谴筇葡啾龋员吧吵堑某乔讲⒉辉趺醇崾担舱蛭绱耍呕岜煌趵辖帽仆哺ǹ还源游颐谴筇普季菡饫锖螅投员吧吵堑某乔讲鸬糁亟ǎ渲惺褂昧舜罅康乃嘁约吧绞晌绞羌峁涛薇龋兰凭退闶怯么罅康幕鹨┱ǎ膊皇嵌淌奔淠苷ǹ模 
听到李永的解释,程怀亮等人都是连连点头,火药的威力虽然不错,但也只能对付高句丽这种小国筑成的城墙,若是用来对付长安那种大城的话,恐怕效果会大打折扣,而眼前的卑沙城虽然比不上长安,但若论城墙的坚固度,却也相差无几,甚至可能还要强上一筹,毕竟这里是专门建造的战争要塞,与长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这里是卑沙城下的一个军用码头,所有从长安来的军校学员都从这里下了船,然后进到卑沙城中休息一晚,第二天这些学员就分成了数十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单独考查卑沙城的地形,然后制作出一份攻打卑沙城的作战计划,这也是他们外出实习的作业之一。
这些学校学员都要到李愔手下实习的,本来卑沙城离新罗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之所以从这里下船,就是因为按学校的安排,他们要从这里一路行军到新罗去,路上遇到类似卑沙城这样的要塞时,都要对当地进行勘察,然后做出作战计划,以此来增加他们的实地作战经验,毕竟在书本上学来的都是死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中,才算是真正的融会贯通。
程怀亮他们在卑沙城呆了几天,完成在此地的作战计划后再次上路,虽然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寒冷无比的辽东大地可谓是滴水成冰,路上更是少有行人,但是程怀亮他们这些军校学员却全都徒步前进,厚实的棉衣棉鞋帮他们挡住了凛冽的寒风,身上带着的各种军用口粮虽然味道不佳,但却可以提供大量的热量和营养,让他们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这一路行来虽然十分的艰苦,不过程怀亮他们却也是收获颇丰,不但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地形与城池,使得自己学到的东西可以得到实用,另外也欣赏了沿途的风景,虽然冬天的安东都护府看起来十分的荒凉,不过在沿路之上,到处都是关中移民开办的农牧场和矿场。
这些农牧场和矿场的主人对于这些到来的军校学员也都十分欢迎,不但帮他们安排住处,甚至还联合起来举办盛大的篝火晚会,一群人围着火堆吃着烤肉,可谓是痛快之极,而主人们则向他们打听关中的近况,毕竟他们也好长时间没回去了,能与这些老乡们在此地相见,自然十分难得。可惜这种情况并不多,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在枯燥的赶路中度过,否则他们还真想就这么一辈子走下去。
经过近一个月走走停停的行军,这批军校学员总算是进入到新罗境内,而在路过平壤时,自然是受到张俭的热情款待,只不过李永这位张俭的老部下却有些倒霉,被张俭和一帮手下给灌的大醉,第二天差点没起来床。
接下来由李永做向导,带着学校学员参观了一下当初与高句丽大军最后一战的战场,并将当时残酷的生死之战详细的解说了一遍,他是那场大战的参与者,而且还负了伤,手下的兄弟也有战死在这里,因此李永对这场大战记忆十分深刻。
离开平壤之后,这批军校学员立刻向着新罗金城的方向前进,对于新罗这个小国,他们其实还是十分好奇的,这主要是因为新罗婢的存在,比如程怀亮这些贵族子弟,哪个家里没有新罗婢的存在?另外他们也知道,由李愔送回长安的那位思唐小公主,也和新罗有着扯不清的关系,再加上李愔又娶了现任的新罗女王,所以他们也一直想来看看,新罗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国家?
只不过当学员们进到新罗之后,却是有些吃惊的发现,这一路上他们见到最多的,竟然是在平壤与新罗之间往来不停的大唐商人,这些商人或运输各种物资,或带着从新罗招来的工人,在平壤与金城之间往来不断,就算是在这种寒冬时节,却也让这条路丝毫不感觉萧索,反而还有一种热火朝天的气氛。
另外程怀亮他们还发现,在他们路过的一些城市,特别是靠近平壤的边界城市中,正有许多工厂正在建设之中,甚至有些已经建好的工厂里,已经在开始进行生产了,只不过这些工厂里大都是一些新罗女人在做工,男人则十分少见。
其实经过一年的战争,新罗各方面都遭到极大的破坏,最严重的就是人口方面,男女比例出现极大的不平衡,再加上无良的大唐商人在新罗大量招收男人外出做工,这更让新罗国内男少女多的情况再次加重,甚至除了老人和孩子外,百里之内都很难找到一个壮年男人。
所以程怀亮他们来到这里后,简直是以为来到女儿国一般,特别是一些胆大的新罗少女,她们都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可却无人可嫁,幸好现在因为李愔的到来,不但带来了大唐的军队,还有不少大唐的商人,只不过相比斤斤计较的商人,这些威武的大唐士卒更受新罗少女的欢迎,比如程怀亮他们,这一路上就受到不少新罗少女火辣辣的目光,这倒是让所有人都感觉十分的新奇,甚至若不是军令在身的话,他们还真敢纳上几房新罗小妾。
只可惜现在时机不对,对于那些新罗少女的款款深情,他们只得摇了摇头转过身去,继续向金城进发,只不过大部分人都在心中暗暗发誓,若是这次回去不那么急的话,一定得带回去几个!
带着这种遗憾的情绪,这一千多军校学员终于赶到了金城,而李愔也早就接到他们到来的消息,不但亲自出城迎接,而且更摆下盛大的宴会,来为这些自己等了好久的助力接风。
而在这场接风宴后,李愔又以私人的身份,将程怀亮、李永、李敬业等人全都请了过来,另外薛仁贵以及当初李愔的老部下苏定方自然也全都来了,说起来苏定方现在依然是李愔的属下,只不过暂时在军校中学习,等毕业之后,还是会回来到李愔手下效力。
与这些老朋友欢饮一场后,李愔立刻将到来的学校学员编入到自己从登州带来的军队之中,由他们担任各级中低级将官,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考验,毕竟军校里学到的都是一些基础理论,要想真正的成长起来,必须在血与火之间拼杀一番,而新罗和百济这个并不太激烈的战场,刚好可以做为他们成长起来的第一步。
军校的这批学员被编入到军队之后,立刻开始紧张的磨合训练,毕竟相对原来的军队来说,他们都是一群外来者,想要真正的指挥手中的士卒,必须拿出相应的本事来,所以现在李愔给他们时间,等到这些学校学员被整个军队完全认可之时,才是这支军队能发挥最大战力的时刻。
另外李愔本人也没有闲着,既然要对百济动手,光有军队可不行,打仗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后勤,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新罗与登州之间的船队来往不断,无数粮草以及军用物资从登州运往新罗,同时新罗各地的军队也是调集频繁,可以说在李愔的催动下,整个新罗再次运转起来,开始了全力备战,只不过这次战争的主角却变成了李愔与百济。

第三百二十三章 泗枇城之议

百济国都泗枇城,这里是一处佛教的盛地,相比新罗与大唐,百济国内的佛教更加兴盛,当然在规模上自然无法与大唐相比,毕竟国力上有着巨大的差距。不过当初在南梁之时,百济就曾与南梁有过交集,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百济的佛教发展更快,甚至连新罗和高句丽都受到百济佛教文化的影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百济国内除了佛教之外,连中国本土的道教在这里也有所发展,虽然无法与佛教相比,但却也极大的影响了百济人的生活,也许正是因为中华道教的影响,使得百济的佛教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百济佛教的佛像都是微笑相对,表情十分的优雅祥和,这也正是百济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
泗枇城做为百济的国都,城中的佛道文化自然十分兴盛,寺院与道观随处可见,低沉的吟唱声与钟鸣声笼罩着这座古城,使之看起来一片祥和。不过坐落在城南的百济王宫中,却发生着一件与这种祥和气氛格格不入的事。
“武王殿下,难道你以为将我们交给那个齐王,就可以避免这次战争吗?”王宫的大殿之上,两个被绳子紧紧的绑着,只不过前面那个身材颀长的中年人却十分愤怒的高声吼道。
百济武王扶余璋端坐在王位之上,王子义慈坐在下面的第一位,其它百济文武分坐两边,一切都与唐制十分相像。武王早已经步入迟暮之年,头发胡子都是花白一片,精神也十分萎靡,虽然身上的王服十分的威武,但却丝毫无法增加他身上的气势,反而让别人看到一具更加苍老的躯体。
听到被捆绑中年人的话,武王咳嗽两声,抚了抚花白的胡子,抬起昏花的老眼看了看下面的人,用苍老的声音开口道:“金庚信,都是因为你们反叛,使得大唐的齐王殿下震怒,现在新罗国内上下都在备战之中,只有将你们这两个罪人送到新罗,才能暂时平息齐王殿下的怒火!”
殿上被捆的两人正是金春秋和金庚信,他们在一些旧部的帮助下,总算顺利逃到了百济,不过百济对金庚信两人的到来却态度暧昧,一方面将他们在百济的消息封锁,另一方面也派人好生安顿他们,可是却没有任何的表示,直到现在李安在新罗大肆备战的消息传来,才让百济忽然翻脸,以宴请为名将他们请过来,然后忽然将他们抓住,准备交给新罗处置,希望以此来换取李愔的罢兵。
听到武王将新罗备战的原因扯到他们两人身上,金庚信再次冷笑一声道:“都说百济武王雄才大略,可是现在看来,却也不过如此!”
金庚信如此毫不客气的话,立刻引得百济群臣大声呵斥,甚至连武王也是老脸微变,昏花的老眼中射出两缕难得的精光,仔细打量了金庚信这个以前的老对手几眼,声音低沉的说道:“金庚信,别以为我不敢杀你,反正齐王殿下这次只针对你们,到时我把你们的人头送过去也是一样!”
“哈哈哈~”没想到武王的话却引得金庚信一阵大笑,紧接着他脸色一变,声音低沉的对着百济文武吼道,“你们太天真了,那齐王李愔自从与金胜曼联姻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将新罗和百济当成了囊中之物,现在新罗已经尽入他手,那么接下来就轮到百济了,无论有没有我们这件事,他都会对你们动手,可笑你们竟然还妄想用我们的性命来换取苟活,实在让人感到不齿!”
金庚信如此狂妄的表现,自然引得不少新罗臣子再次呵斥,不过却也有不少人沉思下来,毕竟他们也都不傻,对李愔的野心也有一些察觉。而年老的武王也和王子义慈对视一眼,然后两人同时沉默下来。
看到百济文武大臣的表现,特别是武王父子的表情时,金庚信心中大定,再次加了把劲道:“武王殿下,我知道以您的英明,肯定早就看穿了李愔的野心,只不过心中抱着万一的希望,想用我们来拖延这场战争的到来,不过在这里我可以断言,哪怕百济把我们交出去,最后依然无法阻止这场战争!”
“没……没错,这次李愔是铁了心要灭掉我们两国,我听说现在我国的男子都快被他们抓光了,而百济肯定也难逃李愔的毒手!”正在这时,刚才还吓的全身发抖的金春秋也强打精神为自己争辩道,为些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将大唐在新罗境内的招工与捕奴混为一谈。
其实百济的武王也不是个简单人物,当初正是他周旋于前隋与高句丽之间,借他们之手将新罗打的大败,而且还夺得不少新罗的城池,现在虽然年老,而且身体也不好,但脑子却还清楚,知道李愔此次从大唐来到新罗,绝对不会仅仅止步于新罗,肯定也不会放过他们百济,只不过经过一年的征战,百济的国力也早已经枯竭,实在无力应对李愔的攻击,所以才想将金庚信两人交出去,希望可以借此拖延一下时间。
“父王,也许金将军说的不错,那李愔的野心决不止新罗,现在与其将金将军交出去,还不如我们两方联合,以金将军之能,说不定能帮我们百济拖住一部分唐军的攻击。”正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子义慈忽然站起来开口道。
其实从一开始,义慈就不太赞成将金庚信两人交出去,只不过朝中文武有不少人提议,这才让他不得不保持沉默。另外在上次灭高句丽时,他就在平壤城下见过李愔,以他的了解,这位大唐的皇子绝对是个人雄,小小一个新罗肯定无法满足他的胃口,甚至他还隐隐觉得,这次不但他们百济难保,恐怕连海外的倭国都无法独善其身。
听到王子义慈如此明确的表态,朝中的文武也都是议论纷纷,对于李愔备战这件事,已经把他们吓的慌了手脚,而且他们也明白,以百济现在的国力,根本无力抵挡李愔的兵锋,所以他们才会如此不顾一切的想要阻止这次战争的爆发,哪怕有一丝的希望都不想放过,可是现在却被金庚信毫不留情的给戳破。
而殿上的武王听到儿子的话后,一时间也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抬起头用昏花的老眼看了看金庚信两人,然后开口道:“金庚信,我可以暂时不把你们交出去,不过你们两人就暂时住在王宫里吧,至于你手下的那三千花道郎,还希望你能下道命令,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呆着,千万不要惹事!”
听到武王要将他们软禁,金庚信和金春秋总算松了口气,毕竟没有自由总比没有命要强的多,至于约束花道郎的事,自然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他们现在的生死全都在百济人手中,一切自然都得小心行事。
让人将金庚信两人带下去后,殿上的百济君臣并没有散去,反而所有人都是相对而坐,却是没有一个人说话,在这各沉默之中,使得大殿上的气氛都有些诡异。
最终,还是年老的武王开口打破了沉默道:“各位,大家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对于这次李愔的进攻,我们百济可有何防卫之法?”
可惜对于武王的这个问题,下面的百济群臣却都是低下了头,自家的情况他们自然都知道,百济的国力比之新罗还要弱一些,两国打了这么长时间,使得百济国内已经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不但粮食不够吃,而且各地的**不断,若是再不解决目前这种情况,恐怕根本不用那位齐王殿下发兵,他们自己就得先崩溃了。
看到所有人都不说话,武王也不禁有些生气,当下怒声道:“现在我国正处于内忧外困之局,各位都是我百济的国之重臣,难道就没人有一点救国办法吗?”
武王的怒斥,却只是让更多的人低下了头,依然没有人敢出来搭腔,最后还是王子义慈开口道:“父王,为今之计,恐怕只有再次向倭国求援,借他们之力,来抵挡李愔的兵锋了。”
“王子不可!”义慈的话刚出口,立刻引来一位大臣的反对,只见其义正言辞的说道,“倭国之人残暴狠毒,上次借来的一万倭人,虽然帮我们打下几座新罗城池,可是现在却全都被他们屠戮一空,根本没有任何的价值,反而还激起了新罗军民的同仇敌忾之气,使得我们对新罗的作战更加困难,而且现在倭人盘踞在那几座城中,根本不肯离开,显然是想占为已有,如此狼子野心之辈,若是再将其引来,恐怕会未伤敌先伤已!”
这位大臣的话,立刻引得不少人的附和,上次他们无奈之下请来一万倭军,可没想到这些倭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但新罗人对其十分愤恨,连百济人也对这些倭人十分不喜,都想把这些倭人尽快赶回来。
看到自己的提议引得如此多的反对,义慈也是连连苦笑,同时心中对倭人的坏名声也感到有些无奈,而殿上的武王这时却叹了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封奏折道:“你们都看看吧,我们就算是想请倭人派兵,恐怕也来不及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封锁对马海峡

一望无际的蔚蓝色大海上,一支中等规模的船队正自西向东而行,船队中的船只虽然不少,但是船却都不大,而且看这些船的造型,与大唐的船只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相比较而言,这些小海船建造的也更加简陋,若是让魏黑子那样的造船大师见到的话,肯定会不屑的冷哼一声,反问一句这也叫船?
在这支简陋船队的最前方,是一船与其它船只完全不同的船,不但体积要大上数倍,而且造型也更加优美坚固,有见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只船是大唐建造的福船,而在这只福船的甲板上,一个身着淡青色冠服的矮小身影站在那里,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这是倭国派往百济的一支船队,只不过他们已经到达了百济,现在正在回倭国的途中,船上装的都是派往百济那一万军队的战利品。船头上站着的人名叫苏我起中,是倭国政权实际掌控者,苏我家族的一员。
“苏我大人,我们当初能平安的通过这条海峡,现在自然也能平安的回去,大人您不要太担心了!”看着苏我起中担心的样子,旁边一位家臣开口安慰道。
不过苏我起中听后却还是叹了口气道:“但愿如此吧,不过儋罗和对马全都已经落入到大唐的手中,而且还驻扎有大量的战船,若是他们想要封锁海峡的话,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苏我起中的话中充满了忧虑,在他们去百济之时,大唐还仅仅只是控制了一个儋罗,可是在他们准备在回国时,却听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对马岛也被大唐占据,如此一来,倭国与百济之间的对马海峡已经落入到大唐之手,再加上现在大唐的齐王李愔正在积极备战,随时都可能与百济发生战争,而他们倭国做为百济的同盟,很可能会遭到大唐战舰的攻击。
想到大唐那恐怖的实力,苏我起中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们倭国孤悬海外,国内总有一种自大的情绪,甚至对于强大的中原王朝,都不怎么放在眼里,最多也只是把对方当成一个平等的国家对待,当初还是大隋时,他们在对大隋的国书上就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的内容,从字面上将自己国主与中原皇帝提到了同一地位。
不过苏我起中却是个明白人,当初也曾到中原游学,知道倭国与大唐之间巨大的差距,甚至别说是大唐的大军了,哪怕是现在大唐皇帝的一个儿子,也就是那位齐王殿下发兵,恐怕联合他们倭国和百济的所有兵力都很难阻挡。
“船!有大船!”
就在苏我起中沉思之时,忽然听到身边有人惊恐的喊道。而当他抬起头来时,却看到远处的海面上,正有一群如乌云般的大船向他们这边压来。本来他脚下的这艘福船就是在大唐订购的,算是国内少有的大船,可是和正在冲过来的大船相比,他这艘船却要小上两倍不止。
看到冲过来的这支大船队,苏我起中心头一寒,在这片海域,能够造出如此庞大的战船的,除了大唐再无别人,而且看对方的样子,正是冲他们来的。
“大人,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准备反抗?”苏我起中身边的一位家将抽出仿制的唐刀,一脸决然的开口道。
苏我起中听后却是一脸苦笑,他们这支船队的规模虽然不小,但大部分都是运输的各种战利品,船上的武装人员并不多,而且这是在海上,打起来最主要是看双方战船的性能,而看看对方那些巨舰,别说战斗了,光是撞都能把他们撞到海底。
“放弃抵抗,我们倭国与大唐毕竟还没有交战,想必他们也不敢拿我们怎么样!”苏我起中无奈的吩咐道。这时他已经看清对方来的船只,几乎清一色全都是大型战船,上面的巨弩和投石机全都准备完毕,若是他们敢反抗的话,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得全军覆没。
船上的倭国武士虽然有些不服气,但是看到对面船上那手臂粗的巨型弩箭时,也感觉心中发寒,一个个将武器全都放回原处,然后站直身子怒视着压过来的巨船。苏我起中站在船头,仰起头看向行驶过来的一艘巨舰,艘船明显比其它战船要大一些,桅杆上飘扬着一面巨大的旗子,上面写着一个‘齐’字,显然这正是那位大唐齐王殿下的战船。
到来的大唐战船显然没把这支倭国的船队当做威胁,最前方的帅船几乎都快与苏我起中的福船撞到一起才停了下来,然后一个年青的将领走到船头,探出身子向下观看,粗犷的脸上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用有些懒洋洋的声音道:“你们是从百济归来的倭国船队?”
看着对方傲慢的样子,不少倭国武士都是心头火起,刚想出口呵斥,却被苏我起中制止,只见他上前躬身一礼道:“启禀将军,我们正是倭国的船队,不知将军为何阻拦我等?”
听到对方承认,长相粗犷的将军眼睛一亮,笑眯眯的开口道:“奉齐王府陆将军令,你们跟我走一趟吧!”
苏我起中听到对方果然是冲自己来的,心中立刻一惊,不过脸上还是不动声色的道:“将军,这里并不是大唐的海域,而且我们都是天皇陛下派往百济的使者,若是将军扣留我们的话,恐怕会引起两国邦交之争!”
苏我起中的话软中带硬,点明自己的身份,希望对方会有所顾及。不过眼前这位粗犷的大唐将军显然也不是个善茬,苏我起中的话刚一说完,对方的脸色立刻一变,厉声吼道:“大胆,撮尔小国竟敢妄自称皇,简直不把我大唐放在眼中,来人,全都给我抓起来!”
粗犷将军的话音刚落,就见他身边的女墙上涌出一排排的弓箭手,寒光闪烁的箭尖全都冲着下面的倭国船只,这让倭国船上的人员立刻一片大乱,毕竟船上的人员大部分都只是普通的船工,根本没见过这种阵势。
而苏我起中也没想到对方说翻脸就翻脸,自己这边还没有任何的准备,就已经全都被对方制住。而且对方显然是早有准备,上面的弓箭手一出现,立刻就从对方的船上抛下一条条钩索,然后身着轻甲的跳帮手就顺着绳索跳到自己一方的船上,眨眼之间就已经控制住了自己这条船。
而这时后面的大唐战船也开始行动,如一群恶狼般把他们的船队给围了起来,期间有几艘船想要逃跑,可是对方的船虽大,但是速度却比他们的小船还要快,所以很快就追了上去,然后如乌云压城一般,将倭国的小船给压到了海水里,更有甚者,有些唐军的战船还用巨弩和投石机攻击小船,眨眼间就有几艘逃跑的船被砸成碎片。面对这种结果,所有倭国船只都放弃了逃跑的打算,乖乖着跟着这支大唐的船队前行。
粗犷将军名叫朱冲,也就是当初跟在陆青身边去儋罗的那个年轻将军,这次是他第一次带领大军单独行动,自然是十分兴奋,只不过让他遗憾的是,这些倭国人的小船太没有挑战性了,几下就让对方变得十分老实,让他学到的海战经验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将苏我起中船上的人全都绑起来关到自己的战船上之后,朱冲兴致勃勃的冲到对方的船上。其实他们早就盯上了这支船队,知道苏我起中是到百济运输战利品回国,所以才特意拦截他们,想要得到这笔意外之财。
“这……这就是他娘的战利品?”冲到船舱里的朱冲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景象,打死他都没有想到,这些倭国人竟然什么都抢,所谓的战利品除了几箱金银和铜钱还能看过眼外,其它的竟然是一堆堆的衣物、粮食、佛像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连做饭用的铁锅都有,这些东西乱糟糟的堆在一起,看上去简直像个垃圾堆一般。
“将军,这倭国人是不是穷疯了,怎么连这东西也抢?”随着朱冲的话音刚落,旁边一位大唐士卒从一堆衣服里用手指捏起一件衣物,这是个红色的小肚兜,不过才两个巴掌大小,看起来应该是给小孩子穿的,不过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是,这个肚兜上竟然有一团暗红色的血迹。
看着这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朱冲也是相当的无语,不过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让人去其它船上查看,结果发现情况还不如他们所在这艘福船呢,除了少量的金银和铜钱外,另外也就是一些饰品值点钱,至于其它的衣服、粮食之类的,根本值不了几个钱。
“他娘的真晦气,看来传言果然不虚,倭国还真是个穷的叮噹响的小国,真不知道殿下怎么会看中那里?估计打下来也是个赔钱货。”朱冲一脸不满的咕哝道。
不过无论朱冲再怎么不满,这支倭国船队也不可能放回去,他的战船夹着这支船队,乘风破浪开始向新打下来的对马岛驶去。而在同一时间,大唐封锁对马海峡的消息也正式宣布出去!

第三百二十五章 偷袭泗沘城

大唐贞观十四年一月,准备充足的李愔终于从新罗对百济发起了进攻,两万五千唐军再加上数万新罗仆从军,越过两国的边境,如猛虎一般扑向百济各城。而面对唐军如此凶猛的攻击,早已经国力疲惫的百济根本没有任何的抵挡之力,军队也是一败再败,很快就丢失了大量了土地,眼看就有亡国之危。
而在这种情况下,驻扎在百济境内的那一万倭国援军再次被派上战场,可惜这支残暴的军队却没能延续上次的光荣,先是被唐军用火药与骑兵冲散了队伍,然后又被新罗仆从军包围,新罗人对这些烧杀抢掠的倭国军队早就恨之入骨,所以在包围这支倭国军队后,所有新罗人都像是发疯了一般,见到倭国人就杀,最后这一万军队终于被复仇的新罗人屠戮一空。
当这个消息传到倭国之后,在李愔封锁对马海峡后一直选择隐忍的倭国绝对忍不住了,权倾倭国的苏我家族召集大军,准备正式介入李愔与百济的这场战争,不过这却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打破李愔对海峡的封锁,只可惜这件事的难度太大了,倭国低劣的造船技术使得他们在海上根本无法与大唐的海军相对抗。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自从倭国统一之后,他们国内有许多人无法清醒的认识自己与大唐的差距,所以在多方面的作用之下,倭国最后还是组织起一支四万人的水军,一千多条战船,准备以数量取胜,毕竟以他们得到的消息,封锁海峡的大唐海军才一万多人,以多欺少之下,他们未尝没有取胜的可能。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当四万多人的倭国水军直扑对马和儋罗时,却忽然间发现,这两座岛屿竟然全都是空的,原来驻扎在这里的大唐海军竟然消失不见了。这个结果让倭国人精神一震,认为这是大唐怯战的表现,而当这个消息传到倭国国内时,更是引得无数倭国贵族狂欢,同时更加坚定了他们倭国已经有了和大唐相抗衡的实力。
大唐的避战让倭国人精神振奋,不过倭国水军统帅上市田冿却并没有放松警惕,也没有急着运输军队到百济,而是四处寻找大唐舰队的踪迹,想先把大唐海军消灭之后,去除这个海上隐患再运兵不迟。
百济国都泗沘城,这座城市依坐落于锦江流域的下流,西边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也正是因为如此,泗沘城也是一座比较重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