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大唐(老鱼)-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水泥造出来后就自动解职了。
李愔欣然领命,然后李世民就将他和李恪就赶出大殿,并且吩咐他马上去将作监上任,尽量早点将水泥制造出来。
刚一走出大殿,李恪就一把拉住李愔,脸色焦急的问道:“六弟,你真有把握造出水泥?我们平时胡闹一些倒不打紧,可是在这些军国大事上,可千万不能胡来啊!”
“呵呵,三哥放心,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水泥吗,你看我之前不是制了新式茶叶还有蒸馏酒?”李愔一脸微笑的说道,“别的小弟不敢保证,可要论到制作这些新奇物品上,我敢说整个大唐,绝对没人能比我强。”
对于发明这方面来讲,李愔绝对是自信满满,他可是来自后世,比大唐人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再加上后世四处打工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发明点新东西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李恪还是有些迟疑,毕竟这可不是小事,万一李愔办不成,到时被有心人抓住不放的话,对李愔可是十分的不利。
“三哥,要不然你就一直跟着我,看小弟哪里做的不对,帮我指点一下?”李愔看李恪还是不信,只能无奈的说道。
“如此也好,将作监那里我倒有个熟人,可以帮你介绍一下。”李恪忽然眼睛一亮,想起了一个人,当下十分高兴的说道。李愔则是心中大汗,没想到李恪还真是交流广阔,什么地方都能有认识的人。
现在才刚过中午,六月里白天也长,所以时间还早,李恪和李愔就一起赶往将作监。将作监就位于皇城之内,出太极宫过承天门右转,紧挨着宫墙边上就是将作监。将作监主管掌土木营造之事,设有大匠二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下,监中还设有左校、右校、中校、甄官等署,署中设有署令两人、署丞一人。
等他们来到将作监的时候,就见将作监的人已经在等候他们了,估计是已经接到李世民的旨意,倒是省了李愔再解释。
“将作监大匠宇文护,见过蜀王殿下、梁王殿下!”为首的那个年轻的黑脸官员带着人行礼道。
“哈哈~,宇文兄,你我之间就不要玩这些虚礼了!”李愔刚要还礼,却没想到李恪却是上去打了宇文护一拳,神态亲密的笑道。
李愔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恪认识的熟人竟然是将作监的大匠,怪不得李恪非要为自己介绍,有这位宇文兄协助,他的确能轻松许多。
“六郞快来,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好兄弟宇文护,他的祖父就是前朝建造大师宇文恺,宇文兄家学渊源,在建造上造诣极深,已深得宇文前辈的真传。”李恪招手拉过李愔,拍着宇文护的肩膀为他介绍道。
李恪口中的宇文恺可是一个牛人,他出生于武将功臣世家,自幼博览群书,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亲手设计了许多大城的建造,比如长安、洛阳这两个世界闻名的大城,都是出自他之手,而且还参加京杭大运河的设计,可以说在隋炀帝时期的大型工程,几乎都有宇文恺的身影在其中。
“呵呵,早就听三哥提起宇文兄的大名,可惜一直无缘相见,想不到今日竟然会因为公事相见,改天一定要与宇文兄大醉一场。”李愔也急忙上来套交情,反正李恪又不会揭穿他。
“梁王殿下客气了,下官对于殿下才真的是慕名已久,现在整个长安城中,谁不知道李六郞的大名?”宇文护也十分客气,他与李恪虽然有些交情,但面对初次相见的李愔时,却仍然不敢太过放肆。
李愔最喜欢别人夸赞自己,当下对宇文护的印像大好。两人又相互吹捧了几句,这才转入正题。
“宇文兄,此次父皇派我来烧制水泥,其它事情都好办,但选派的人手一定要能做到保密,小弟对于将作监不熟悉,所以这点就要有劳宇文兄了。”李愔可不想自己刚搞出水泥的烧制方法,就立刻让人泄露出去,他还指望着这个挣钱呢。
“殿下放心,下官一定亲自挑选信的过的人手!”宇文护拍着胸脯保证,不过很快又皱着眉头问道,“不过水泥这种东西我们都没见过,不知道殿下都需要哪方面的人手和材料,下官也好去准备?”
李愔微微思索了一下,这才开口说道:“嗯~,不知将作监可有烧制石灰或陶瓷的工匠?水泥的烧制其实很简单,会烧制石灰或陶瓷的人应该都可以。”
“呵呵,这两种工匠监内有许多,分别属于将作监的右校署和甄官署,下官马上就能将人找来。”宇文护听后松了口气道,他本来还担心李愔要求的工匠太难找,没想到水泥的烧制竟然要求这么低?
“好,另外还请宇文兄准备一些石灰石、粘土、铁矿渣和石膏,这些都是烧制水泥的材料。”李愔接着再次吩咐道。
“殿下放心,下官这就去准备,请两位殿下到厅中稍候!”宇文护不愧是搞技术的出身,典型的一个行动派,听完李愔的吩咐后立刻动身离开,将李愔和李恪留在他官署的大厅。
“呵呵,这个宇文兄还是老样子,做什么事情都是风风火火,一刻也不耽搁。”李恪早就了解宇文护的性格,笑着向李愔说道。
“宇文兄是个做实事的人,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胜任将作监大匠的位置。”李愔倒是对宇文护十分欣赏,这将作监里的工匠种类可比他府上要多的多,以后他要做什么新东西的话,估计少不了和宇文护打交道。
两人在厅中坐了一会,感觉有些无聊,李恪是个闲不住的性子,站起来在厅中转了几圈,然后很熟练的走到大厅一角,打开一个隐蔽的小门向李愔招手道:“六弟,快来看看将作监制作的新奇玩意,这里面可有不少的好东西!”

第三十四章 烧制水泥(中)

李愔好奇的随李恪进入小门,发现里面竟然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一个类似库房的房间,不过面积却不大,除了两排摆放物品的木头架子外,基本没什么其它的摆设。
李愔上前仔细看了看架子上摆放的物品,发现这些东西或精巧或笨拙,有些还是半成品,估计这些都是将作监里匠人制作的东西。忽然李愔的目光被一组陶器吸引,这组陶器是由仕女、马和骆驼组成,而且这些陶器都是彩色的,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都是生动逼真、色泽艳丽,李愔之所以会注意到它们,是因为前世看过一套唐三彩的图片,而这组陶器则和图片上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就是传说中的唐三彩吧,果然名不虚传!”李愔满脸痴迷的自言自语道,唐三彩可是后世古董收藏大热闹,价格更是高的离谱,甚至能拍出上千万的高价,如果将这组唐三彩一起拿到后世拍卖,估计绝对是以亿计的天价。
“六弟,你老盯着那堆冥器看什么,也不嫌晦气?快来看看为兄找到的好东西!”正在李愔的口气都快要流出来的时候,李愔在架子旁边举着一个圆柱状的物体叫道。
听到‘冥器’这两个字,李愔立刻一阵丧气,唐三彩的确是用来陪葬用的冥器,而且现在也不值钱,亏他刚才还YY了半天,不过李愔很快又被李恪手中的东西转移了注意力。
“这……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烟花吧?”李愔上下打量着手中手臂粗细的竹筒,刚才李恪找到的就是这东西,这个竹筒的上下两个竹节都保留着,里面也不知放了什么东西,使的竹筒很重,在上面竹节的中间,钻有一个小孔,一根绳子状的东西从小孔中穿过,李愔越看越眼熟,这东西和后世过年玩的烟花几乎没什么两样。
“没错,这就是将作监研制的烟花,不知道效果如何,干脆我们去放一支看看?”李恪兴致一上来,谁也拦不住。说完也不管李愔同不同意,抱着几支烟花就到了前厅。
“嗤~”随着李恪点燃了引线,然后飞快后退,不一会的功夫,就见竹筒烟花中先是冒出一阵青烟,紧接着一股红绿色的火花喷出,大约持续了一分钟左右的样子,里面的火药燃尽之后,这才停了下来。
“嗯,果然不错,比去年的烟花要艳丽许多,而且持续的时间也长了些,看来将作监还是下了不少的功夫。”李恪十分满意的点头道。
旁边的李愔却撇了撇嘴,眼前这种烟花放在后世,估计连小孩子都不愿意玩,甚至在李愔看来,这根本就不算是真正的烟花,他印像中的烟花,应该是那种用礼炮打上天,然后爆炸开来铺满半个天空的焰火,那才是真正的烟花。
虽然眼前的烟花不值一提,不过也提醒了李愔,火药可是早在晋朝就出现了,但直到唐朝还只是用在造烟花上,甚至连鞭炮都还没有出现,更别提应用到战场上了。火药的出现可是标志着热武器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然后一步步代替了冷兵器,直接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形式,这种好东西如果只用来造烟花,那也太败家了!
看来有机会得把火药改良一下了。李愔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现在的火药只能用在造烟花,估计还是配方有问题,达不到火药的最佳配比,所以威力很小,这点对于李愔倒不是难事,托后世天朝教育系统的福,上中学时李愔就学过火药的最佳配比。
正在李愔想着火药的事,宇文护从厅外走了进来,看到李恪燃放的烟花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殿下好兴致,这种改进的烟花刚送到我这里,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等做好了一定送给你府上一些。”
“那就多谢宇文兄了!”李恪也不客气,大方的还礼道。
宇文护微微一笑,然后又转头对李愔说道:“殿下,人手和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请殿下移步!”
“宇文兄客气了,以后你就和我三哥一样,叫我六郞即可,叫殿下实在太生分了。”李愔走上来笑道。
“这……”宇文护微微一愣,他的出身可比不上李永、程怀亮那些人,而且与李愔又是第一次见面,叫他六郞实在有些交浅言深。
“宇文兄你就不要推辞了,六郞和我又不是外人,以后打交道的地方还多的是,整天叫殿下殿下的,你不烦我和六郞也都烦了。”李恪也笑着劝解道。
“呵呵,即如此,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宇文护看李恪和李愔都是一脸真诚,也就不再推辞,“那就请六郞与恪兄随我来,检查一下人手与材料,若是没有问题,那就马上开始炼制,也好让六郞尽快交差。”
“好,宇文兄前面带路!”李恪和李愔同时说道。
三人一行穿过了几院子,一直走到将作监最西边,紧挨着城墙边的一个院子。刚一进到这里,李愔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石灰味,而在院子的墙边,立着几个土窑,看样子这个院子以前是用来烧制石灰的。
“参见两位殿下!”三人刚一进院子,就见到一个身着浅青色官服的九品小官带着帮匠人跪下迎接。看唐朝官员的品级,只从官服上就能分辨的出来,其中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都起来吧!”李恪一挥手,很亲切的让他们起来,众人急忙谢恩。
宇文护上前指着那个四五十岁的九品小官介绍道:“恪兄、六郞,这位是右校丞白清,炼制石灰一直是由他来负责,白署丞在将作监干了有二十多年了,为人忠实可靠,所以这次水泥的炼制工作,主要由他带人协助六郞,后面的这些人除了原来石灰匠人外,还有从其它署调来的烧瓷匠人,都是技艺精湛诚实可靠之人。”
“下官白清,参见两位殿下!”白清很有眼色,听宇文护向李愔介绍自己,立刻上前再次行礼。他这九品小官已经做了有二十多年了,一直也没得到升迁,这次是宇文护抬举他,将这次天大的机会给了他,如果能协助李愔办成水泥这件事,功劳绝对少不了他一份,到时说不定他的品级也能往上升一升,所以打定主意一定要抱住李愔这个梁王的大腿。
李愔打量了一下白清,发现这人虽面色黝黑手脚粗大,如果去掉身上的官服,其实和他身后的那些匠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满是皱纹的脸上长着一双精明的小眼睛,不时灵活的眨上两下,显然是个灵活机巧的性子。
“嗯,以后就有劳白署丞了!”李愔对这人很满意,看他的样子就能猜到是个匠人出身,人也很聪明,这种人做起事才不仅踏实,而且懂的变通,是个可造之才。
看到李愔对自己如此和颜悦色,白清很是诚惶诚恐,嘴里连说不敢。他一个九品的小官,出身又低,在将作监里的地位也只比普通的匠人高一些,哪里受到过如此礼遇?
“白署丞,你现在指挥匠人,将石灰石、粘土、矿渣和石膏都磨成粉,然后将石灰石和粘土按5:1的比例混合好,再加上少量的矿渣粉!”李愔看了看宇文护准备的材料,发现都很不错,于是对身后跟着的白清吩咐道。
“是,小人这就去办!”白清听到李愔吩咐,立刻行动起来,指挥着匠人跑前跑后,看样子是想在李愔面前好好表现一下。
材料的粉碎是水泥烧制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扬起的粉尘对人体的伤害极大。李愔又不能离开,结果三人被呛的咳嗽连连,白清很知机的送上三条湿毛巾,让他们捂住口鼻,这让李恪和李愔对白清好感大增。
不一会的功夫,材料都被磨制成粉,然后在白清的指挥下,将石灰石、矿渣和粘土按李愔说的比例混合好,石膏粉则放在一边备用,然后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到石灰窖里煅烧,这道工序根本不用李愔指挥,那些匠人都是经常玩火的,煅烧起来比李愔要要熟练的多。再加上煅烧的时间比较长,李愔和李恪也不能在这里等着,所以下面的工作就要由白清来负责管理和监督了,这就是当官的好处,大部分事都不用亲力亲为,自然有手下人去干。
李愔在走之前,又向白清交待了几点注意事项,白清都用笔一一记下,这种认真的态度让李愔十分满意。三人出了烧水泥的院子来到大厅,李愔看了看天色说道:“宇文兄,现在天色还早,今天又多亏你帮忙,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喝上一场如何?”
一听说要喝酒,李恪当然不会反对,极力撺掇着宇文护去,但宇文护却有些迟疑,一脸难色的推辞道:“按说六郎相请,为兄当然要去,但这几天与我共同掌管将作监的周大人有事不在,整个将作监都靠为兄一人管理,实在是走不开。”
宇文护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然后笑着指着李愔和李恪又道:“而且今天也实在不是请客吃饭的好时机,别的不说,你们且看一下自己身上,哪里还像是一个亲王?”
李恪和李愔经宇文护这么一提,这才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他们上午在酒楼打了一架到现在还没来的及换衣服,而且还故意撕开了几个大口子,再加上刚才被粉尘飘的满身都是,连头发上都是灰扑扑的,如果不是熟悉的人,还真不敢相信他们是身份尊贵的皇子。
“哈哈哈~,要不是宇文兄的提醒,我倒没发现自己竟然如此狼狈,这个样子估计就是进了酒楼,也会被人当成乞丐赶出来!”李恪看看自己又看看李愔,再后两人一起大笑起来。
“即如此,那就不打扰宇文兄了,等来日水泥造好,一定要与宇文兄不醉不归!”李愔也开口笑道。
“呵呵,能得六郎相请,为兄可是求之不得,早就听闻梁王府美酒佳肴无双,只是一直无缘品尝,到时一定要喝个痛快。”宇文护笑着说道。别看他身着紫服是从三品的大员,但一来家族实力不显,二来主持的将作监又不是什么重要的部门,所以上次的五王宴他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好,到时小弟一定准备好酒菜,在府中恭候宇文兄。”李愔说完一拱手,这才和李恪结伴离开。

第三十五章 烧制水泥(下)

第二天上午,李愔刚吃过早饭,白清就跑到梁王府上求见,李愔急忙召他进来。
不过一会的功夫,只见满身灰尘的白清从厅外小跑进来,顶着两只红通通的眼睛当头就拜:“下官白清,参见梁王殿下。”
“嗯,起来吧!”李愔品了品茶笑道,“看你来的如此急迫,想必是昨天的水泥已经煅烧好了吧?”
“殿下英明,昨天我和匠人们忙了一夜,终于将水泥煅烧完毕,果然如殿下所说,得到的是一种灰色的粉末,正想请殿下前去一观!”白清十分兴奋的回答。
“好!”李愔一拍桌子,站起来就跟白清去了将作监,在路上时还特意让他与自己同乘,结果把年近半百的白清感动的热泪盈眶,一路上不停的诉说着自己的感激与仰慕之情,日后一定唯李愔的马首是瞻。
还是昨天的烧石灰的院子,只不过在院子中间的一块席子上,却堆着一堆十分不起眼的灰色粉末。李愔快步走上前去,伸手抓起一点搓了搓:嗯,手感不错,和后世的水泥基本没什么区别。
“殿下,这水泥煅烧的是否可用?”旁边的白清一脸紧张的问道,虽然烧出来的水泥和李愔描述的基本一样,但他心里还是没底,生怕哪里疏忽了导致水泥不能用。
“嗯,干的不错,这水泥煅烧的极好!”李愔看白清和周围的匠人都是一脸紧张的样子,不禁失声笑道,看来他们把水泥想的太复杂了,其实这东西贱的很,随便找个人告诉他制造的方法,就能搞出能用的水泥来,更别说这些经验丰富的匠人了?
听到李愔的夸奖,白清等人这才松了口气,这可是李世民亲自交待下来的事,虽然做不成有李愔顶着,但他们这些主要办事的匠人也免不了受牵连,最少也会罚上半个月的俸禄。
其实这还不算是真正的水泥,因为还差最后一道工序。李愔让人将昨天磨好的石膏粉取来,然后按比例加入大概有百分之三的石膏粉调均,加石膏主要是为了延缓水泥的硬化速度,以便于之后的施工。直到这时大唐第一批水泥才算是真正的制成功。
“白清,你让人去准备水、沙子和碎石,地面上再挖一个五尺见方的池子,深度不要超过半尺。”水泥虽然制好了,但还不是献给自己老爹的时候,最少也要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至少要做到心中有底。
白清听到李愔的吩咐,立刻带人行动起来,挖坑的挖坑、挑水的挑水,不一会的功夫,就全都准备好了。白清和那些匠人都只是接到上头的命令,要协助李愔烧制水泥,但至于是水泥是干什么用的,他们却根本就不知道,昨天李愔来的时候也没说,他们当然也不敢问。现在看李愔的架势,肯定是要试验一下水泥的效果,所以这些工匠一个个伸长了脑袋等着看,毕竟好奇心人人都有。
李愔指挥着匠人,将沙石和水泥用水调全成浆,然后倾倒进地面上的方坑内,为了增加制成的混凝土强度,李愔还特意减少了沙石的比例,要不是水泥太少,李愔甚至都想不加沙石,直接做成纯水泥板。
水泥浆倒进坑里后,李愔让人用木板将上面压平,然后又铺上一层稻草,并叮嘱白清要不时撒水,这样做出来的混凝土才不会开裂,白清依然十分认真一一用笔记下。
等这混凝土真正干了通用,估计最少也要一个星期,这七天也不能让匠人们干等着。于是李愔吩咐白清,让匠人这几天全力烧制石灰,并且还交给他一个比较挑战耐心的任务,那就是让他将水泥与沙石按不同的比例混合,然后像他刚才那种做成混凝土板,做出个比较,找到一个最佳配比。
白清自然是欣然领命,李愔能将如此重要的事交给他,足见对自己的信任,而且这事也没什么难度,只要花费点心思,任何人都能做了,显然是李愔白送给他的功劳,想通了这一点,更让白清对李愔感激莫名。
交待完事情后,就没李愔的什么事了。不过既然已经进了皇城,李愔也没急着回府,先去找到李世民禀报了一下水泥制作的进度,听到水泥已经制成,现在正在试验效果,李世民大喜,拍着李愔的肩膀直叫好,若不是李愔拦着,估计李世民现在就会跑去欣赏那池烂泥般的水泥浆。
搞定了老爹之后,李愔又去望云殿看望杨妃,结果这次是自投罗网,杨妃对李愔在五王宴上,对萧文心当众‘表白’的事十分不满,拎着他的耳朵教训了半天,最后好不容易才找到个机会逃出来。
七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这七天里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吐蕃大使出言侮及皇家,被金吾卫抓住,本应处以极刑,但念在两国交好,所以只杀了吐蕃大使的几个随从,至于大使禄东赞本人,则被判重打五十大板,并囚禁两年以示惩戒。而且太宗李世民还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给吐蕃赞普,语气十分强硬的训斥了他一顿。同时又派大将牛进达,率精兵三万进入剑南道,严密监控吐蕃人的一举一动。
第二件事就是李愔和李道宗、李孝恭等五人合次开办的酿酒作坊,已经正式开工酿酒了。本来酿酒作坊最快也要到月底才能开工,但李愔既然把水泥搞出来了,所以他就让作坊里的建设一切从简,房屋道路之类的暂时将就一下,等水泥出来了全换成水泥的,那可比砖石土木结构要结实的多。
将作监那个烧水泥的院子,正式被宇文护划出来做水泥作坊,由白清全权负责,白清每天早上都会到李愔府上,禀报水泥作坊的一切事宜,当然水泥的凝结情况更是汇报的重点,今天天还没亮呢,白清就来禀报说,那些水泥终于凝结成坚固耐用的混凝土了。
李愔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从床上崩了起来,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到前厅找到白清,两一起来到了将作监。
水泥作坊的院子里,除了李愔亲自监制的那块水泥板外,还有后来白清指挥人制作的水泥板,其中有几块也都差不多干了。其中第一块水泥板前已经围满了工匠,众人不时用手摸着水泥板,小声的讨论着什么。
“快点让开,殿下来了!”这些工匠的注意力被身下的水泥板吸引,竟然都没有注意到李愔和白清的到来,直接白清出口提醒,这让赶紧让开了一条道路。
李愔对众工匠笑着点了点头,这才快步走到水泥板前,上面的稻草已经被人清扫干净,露出一块十分平整的水泥板。李愔用脚踩了踩,发现果然已经凝结。
“来人,把水泥板挖出来!”李愔兴奋的命令道。立刻有早就准备好的工匠上前挖掘,不一会的功夫,一块半尺厚的水泥板被挖了出来,并被工匠们用棍子支撑着立了起来。
“殿下,这水泥真是一件奇物,谁能想到,只是用几样常见的材料煅烧后,竟然能将碎石和沙子粘合起来,而且坚硬无比,就算比不上大理石,估计也相差无几。”白清用手指敲着水泥板,一脸赞叹的说道。
“嗯,坚不坚硬,还要试过才知道,去拿把大铁锤来!”李愔可不会被这水泥板的表象迷惑,他相信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知道水泥板是不是坚固?很简单,用铁锤砸几下就知道了。
不一会的功夫,一个工匠就拿来一把大锤,锤头足足有半个西瓜大小,李愔拿过来试试了,感觉还行,然后抡起来狠狠的砸到水泥板上。
“呯~”随着一声闷响,李愔只感觉双手震的发麻,手臂也是隐隐作痛,再看被砸的水泥板,却只是飞出几片碎屑,砸出一个浅浅的凹痕而已。
“嘶~,竟然如此坚固!”周围的匠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同声赞叹道。
李愔接着又砸了几下,最后震的自己双臂都没有知觉了,这才停了下来,水泥板上虽然留下被砸的痕迹,但对于厚达半尺水泥板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呵呵,质量不错!”李愔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块水泥板的质量,几乎和后世通用水泥制成的板子也差不了多少,当然这主要是匠人们把材料打磨的都很细,从煅烧到之后的硬化都十分用心,如果以后要大规模生产的话,没有后世机械的帮助,估计质量会下降一些,但也足够满足大唐现阶段的需要了。
“这全都是大人指挥有方,才能制出水泥这种奇物!”白清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拍李愔马屁的机会,看李愔如此高兴,立刻凑趣上来奉承道。
“哈哈哈~,我只是动动嘴,若没有白清你和众位匠人的帮助,哪里能造的出水泥?你们都在这里等着,我现在就去请父皇来一观,并顺便帮大家请功!”李愔笑着拍了拍白清的肩膀夸赞道。
白清和身后的匠人听了李愔的话,个个高兴的脸都快笑出花了,白清本想还谦虚几句,李愔却已经转身准备离开,不过他刚走到门口,忽然又转身对白清说道:“别忘了把宇文兄请来,这里的功劳也有他一份。”
白清心中一惊,立刻答应一声,看着李愔离开后,他立刻小跑着去请宇文护,同时心中也在庆幸,若不是李愔提醒,他还真忘了请宇文护,宇文护可是白清的顶头上司,而且他们这些人也都是宇文护挑选的,所以论功劳当然也少不了他一份。

第三十六章 巧遇牛人

李愔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太极殿,现在天刚刚亮,正是李世民上朝的时候,到了太极殿后,李愔本想直接闯进去,却被守门的千牛卫拦了下来,领头的中郎将是个精悍干瘦的中年人,无论李愔怎么说,就是黑着脸死活不让进,李愔没办法,只能让人先进去禀报,自己在外面等李世民召见。
估计里面正在议什么重要的事,禀报的人一直没见出来。李愔在外面等的无聊,和那个千牛卫中郎将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李愔忽然发现对方有点意思,面对自己这个亲王竟然毫无惧色,又看他面生,于是开口问道:“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启禀殿下,末将乃千牛卫中郎将苏定方,若是殿下不满,可去大将军那里告某一状!”苏定方硬梆梆的说道,他以为李愔对自己拦着他不让进殿的事心生怨恨,想问清楚自己的姓名,以便日后报复,所以才会如此回答。
“呵呵,苏将军误会了……”李愔看对方误解了自己的意思,笑着开口解释,但忽然间脑子中灵光闪现,‘苏定方’这三个字如同彗星般从脑海中划过,让他一下子想起了一个初唐大名鼎鼎的人物,李愔一激动,上前抓住对方的双手问道:“苏定方?可是那个率两百骑,马踏颉利可汗大营的苏定方?”
苏定方也是一愣,没想到李愔听到自己的名字后,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而且竟然还知道自己最得意的那一战,当下脸色转为缓和说道:“启禀殿下,正是末将。”
“哎呀~,失敬失敬,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定方兄,不知定方兄家住哪里,改日小弟一定登门拜访?”李愔一幅挖到宝的表情,十分亲热的和苏定方套近乎。
这位苏定方可不简单,别看现在只是一个小小中郎将,可是在李治登基后,苏定方这颗明珠终于洗脱沙尘,开始大放异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其先后灭三国、擒三主的非凡战绩,而且更让人惊叹的事,那时的苏定方竟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以花甲之年还能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了。当然同一时期还有另外一个和他经历十分相似的牛人,也是在六十岁后开始发迹,不过那人是文官出身,现在估计还在做小史。
“呃~,殿下……”苏定方被李愔的热情搞的浑身不自在,张着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同时心中也有些愧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