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勤供给和板升城的治理,还有进入青城之后的治理事宜,包括接收财物,逮捕一些台吉,治罪,是否没收财产,对各台吉的奴隶的处置,申明军律军纪,划定驻军地点等等,事情很多,张瀚和众人一起商量意见,这些事情孙敬亭等人已经是十分熟捻,毕竟众人已经在一起搭伙计这么多年,张瀚对他们言传身教,把自己做事的办法全部传授了下去,现在和裕升上下做事的流程和风格,已经和张瀚熟知的后世水平相差不多,就算张瀚以前是个商人而不是政客,但耳孺目染,最少也知道政治是怎么回事,加上这么多年的锻炼下来,这些军政事务所有人都处理的十分快捷迅速,没有丁点滞碍,在这样熟悉的环境和顺畅的政务处断中,时间不知不觉就耗过去了,张瀚有些不悦的心情,也是渐渐轻松起来。
  ……
  “商团军的兵锋,已经抵达望亭了。”
  习令色盘腿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那是空悬的汗位右手边第一个位置。
  这个位置,习令色父子两代已经想了很久,在扯力克汗时,素囊争位失败,只能隐忍龟缩在板升城里,后来素囊又和卜石兔汗争位,同样失败,父子几代人心心念念的就是习令色身后的那张代表大汗之位的椅子,然而现在那椅子就在习令色身后,他只要转身迈上一步就能坐得上去,现在的他却对那张椅子毫无兴趣了。
  听了那个台吉的话,习令色象是被火烫了一下,他猛然一惊,说道:“他们昨天才得板升城,一场大战之后还没有休整,这就要向青城进发了?”
  “没错。”另一个台吉大声道:“济农你一直躲在宫殿里不管事,你不知道商团兵进军有多快。早晨他们还在六十里外的白庙子,过了中午前锋就已经抵达望亭一带,一个上午他们就走了四十多里!”


第748章 上城
  “不只是前锋吗?”另一个台吉不敢相信的询问道。
  “前锋也是步兵!”先头说话的是白音台吉,他带着满腔怒气,也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我一路都放着零散的哨骑,虽然他们的枪骑兵和哨骑驱赶,好歹也带回了不少有用的消息。我的哨骑说,他们的步兵没有穿甲,重甲等物用大车拉着,步兵只随身携带兵器赶路,几百上千人走路象一条长蛇,只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军旗的引领下奋步疾行。我们都知道明军一天未必走二十里,这商团军一个上午就走了四十里,我看到天黑之前,他们的大军就会把青城合围了!”
  习令色咽一口唾沫,问道:“北边,北边的情形有谁知道?”
  白音台吉冷冷的道:“漠北三汗并没有派兵前来的意思,济农你可以死心了。”
  “我是说退路。”习令色道:“北边有没有和裕升的兵马?”
  “也有,”白音台吉道:“神山到赤儿山一带都早就发现了和裕升的骑兵,巴特尔老台吉战死后,北边的五路部落也不要指望了,他们的人损失殆尽了,要么死了,要么就被俘了。”
  河口一战,算是把土默特五部的力量打光了,土默特一共分十二部,现在习令色说是掌握全部的左右哨,现在全部的力量也就只有四万丁不到,其中还有相当人数的老弱。
  “套部,套部不知道会不会来……”习令色现在就象溺水的人,恨不得把任何一个希望当成救命的稻草。
  喀喇沁和漠北肯定是不会来了,现在习令色的全部希望就放在套部的火落赤和鄂尔多斯的额璘臣济农身上。
  一个台吉坐在角落,幽幽的道:“要是大汗还在,喀喇沁肯定会出兵,漠北也会出兵,火落赤汗和额璘臣也不会坐视不管!”
  另一台吉冷笑道:“当年扯力克汗西征,火落赤汗率部民十余万人来随,扯力克汗一心要在西边拓展疆土,结果素囊台吉和他争位,在后方惹出诸多麻烦来,三娘子又和大明交好,大明担心西部疆域的安全,怂恿三娘子在后方做乱,结果扯力克汗只能无奈退兵,这一退,算是把套部给卖了。打那之后,套部就不再听咱们汗庭的指挥,这一次大难临头,就指望人家来救命,难哪!”
  “说的正是。白洪大台吉和卜石兔汗也是至交好友,土谢图汗一向对卜石兔汗全力支持,结果大汗死了,这两家当然对咱们的事置之不理了。”
  “哼,大汗的位子就是这么好坐的?没有这个本事,只是害死大家而已。”
  习令色的脸被众台吉说的一阵红一阵白,现在城中就这几万人,台吉有近四十人,各人都有自己的甲兵和牧民丁口,谁也不服习令色这个济农,当面说说难听话也算了,就怕人们心中不服,一旦闹到火拼的地步,那就什么都完了。
  “好了。”巴图台吉听着不象话,替习令色辩解道:“济农也从未想过要坐大汗的位子。那是阿成台吉那个该死的东西害死大汗,他倒好了,现在一死了之,却把这烂摊子留给咱们来收拾。”
  这话果然成功的转移了火力,阿成早就身败名裂,后来在北边收拢了不少败兵恢复了实力,结果又突然被塔克囊给刺杀,这一下算是被踩在了泥地里头,还踏上了一万只马腿,再也翻不了身。
  人们开始咒骂阿成,大殿里头不象是正经的朝堂会议,反而象是一群喇虎混混开香堂,混乱不堪。
  几个有实力的台吉都是大为皱眉,对眼前的场面,十分不满。
  习令色一心等救援,也舍不得青城的这家当,各人也是一样舍不得,所以一直没有北逃或西窜,现在和裕升大军将至,再跑也不现实,守城是唯一选择,好在各人依仗的就是青城当初修筑时没有惜工本,城墙修的高大坚固,而因为蒙古人毕竟财力和人力物力不足,就算是俺答汗一代雄主,国力不足这弊病却也是他没有办法解决的,归化城中有八座高楼,议事和居住用的银殿,还有多座佛寺,但周长不超过六里,而且只开有南北两门,并不象汉人城池那样开四门甚至是更多的城门。
  城中的居民也是以贵人和其佣仆牧民,喇嘛,汉商等有身份的人为主,极盛时可能有两三万人在城中居住,平常时住在城里的人并不多,毕竟各个台吉都有各自的牧场驻地,很难一年到头住在青城,就算这座城池是蒙古人最大的骄傲,也是整个右翼蒙古最为繁华的地界所在。
  自从风声渐紧,各台吉的牧场都受到了和裕升骑兵的骚扰,大伙儿就全都躲进了青城,不大的城池里塞满了人,到处都是在大夏天还穿着皮袄子的牧民,还有披着简单皮甲或绵甲的甲兵,再加上原本的住民和喇嘛们,走在大街上都是人挤人的水泄不通的感觉。
  人一多,胆气也壮了,各家台吉在守城的事上都没有什么私心,也不敢留手,都是把最精强的披甲兵和胆大力壮的牧民挑出来,轮流在城头上值守。
  还有俺答汗当年极盛时缴获的明军的那些火器,找着了一些会摆弄的人,得空打放几炮,也算是给自己人壮胆。再加上一些弩箭,蒙古人这一次又可以居高临下据城放箭,说是以这四万人守不住城池,各个台吉倒是没有这么想过。
  城中的存粮也多,历年板升地的粮食收成都是收在青城里头,城中也有井,只要外有救兵,各家台吉都有信心能守上一年半载,可若是城中的权贵们要是内斗起来,那就什么也别提了。
  “算了,诸位不要再吵了。”巴图台吉道:“再怎么样我们也得先守好青城,这是咱们的根本。”
  “济农的事以后再说,”白音台吉也道:“现在得和衷共济,去年和裕升守军堡,守的咱们没脾气,今年咱们用汉人的话说,照方子抓药,也给他们来一回。”
  “就是。”一个台吉鼓起兴来,说道:“咱们野战怕他们,未必守城还守不住。儿郎们万箭齐发,管教他敢爬城的人立刻变成刺猬。”
  “他那大炮咱也不怕,青城牢固的很。”
  “济农!”一个台吉转向习令色,大声道:“这个当口,你可得打起精神来,蛇无头不行,好歹你也是大伙承认的掌事人。”
  习令色勉强站起身来,说道:“既然这样,从今日起各台吉都需率精锐披甲上城,我亲自居中指挥,白音和巴图两台吉分别镇守南北二门。”
  各台吉眼中都有掩饰不住的失望之色,素囊父子争位多年,素囊好歹还算是一个有算计,有担当胆气的台吉,他的这个儿子就是差劲的很了,到这个时候不敢说上城头指挥,却把责任推给下面的台吉,实在是叫人失望的很。
  待众台吉出门之后,突然有人道:“大汗诸子,俄木布洪最为年长,已经过了十岁,不知道现在下落在何处。”
  “我听人说过,俄木布洪似乎在和裕升那边,张瀚以子侄辈教养之。”
  “嘿嘿,这张瀚怕是不安好心啊。”
  有人冷笑,有人却是在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不管怎样,俄木布洪是已故大汗的嫡长子,从血统来说是当之无愧的大汗汗位的继承人,习令色的表现又是这样差劲,也是难免会叫人起了异样心思。
  ……
  傍晚时分,各怀心事的蒙古台吉们约定了时间上城,习令色也是从汗宫里出来,到临近城门的佛寺等候消息。
  人们尽管感觉到情况紧急,甚至大战近在眼前,但多年的散漫生活叫他们缺乏真正的警惕,也没有真正的战场上的感觉。甚至公允来说,现在的蒙古人不论是贵族还是披甲人,或是普通的牧民,他们从根本上已经不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战争是怎么打的,他们就是一群披甲或不披甲的平民,和汉人平民的唯一区别就是汉人平民种地,蒙古人的牧民放羊牧马又能射箭,也就是多了这么一点游牧民族的加成而已。
  相较而言,西边的套部常和大明开战,东边的蒙古部族在此前和大明连年征战,现在又和女真人发生战事,战斗经验相比右翼蒙古来说要丰富很多。
  俺答汗和明朝的互市虽然使部族免于征战,结果也是使上下都失去了战斗的欲望和血气,这也是林丹汗西迁之后,右翼蒙古溃不成军,根本不是对手的根本原因。
  而当皇太极征伐林丹汗时,女真人只不管几千战兵的主力,却能从东至西驰骋万里无有敌手,右翼蒙古的战斗力之低下,也就可想而知。
  城头上的守兵也是甲兵和牧民掺半,这个时候正是用晚饭的光景,城头上十分嘈杂,牧民和甲兵们一边说笑,一边啃着自己带上城头的各种吃食。
  哪怕是在这种时候,由于传统习惯和积习难改,这些守城的牧民和甲兵也是不被提供吃食的,蒙古人向来没有军饷和提供膳食的传统,每个骑兵自己带着马,甚至是赶着自家牧群千里迢迢的征战,获得的报酬就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抢掠战败者一方的财富,不论是金银钱帛还是牛羊人丁,只要能抢的就尽可以下手。就算是蒙元时得了天下,派往各方的达鲁花赤也是酬劳赏功,尽可以把属地的百姓当成牛羊犬马,尽情的压榨一番。


第749章 潮水
  此时城头上一片喧闹,牧民和甲兵们都在吃饭,大体上都是吃的差不多的东西,多半是凝固的奶酪,这东西营养价值高,来的也容易,谁家都有几十只羊几头牛,不论是羊奶还是牛奶都很容易制成奶酪,营养高,顶饿,大半的人都在吃这玩意。
  除了奶酪之外,就是少量的麦饼或杂粮饼子,近年来种地的汉人越来越少,跑走的汉人越来越多,马市先停了,接着又是与和裕升翻脸成仇,粮食越来越少,麦饼和杂粮饼子都成了稀罕物,吃的人很少了。
  只有少数地位较高,家境不错,待遇也不错的甲兵在啃着肉干,一块拳头大的肉干,足可顶一天的饿,再配上低度的上好的羊奶酒,足可令人感觉全身都是力气。
  只是有资格吃肉的人毕竟极少,百中无一。倒是各家台吉上城楼时,几个早在城头的台吉和一众将领都坐在城楼上吃烤肉,极大的烤架上串着一头烤制成金黄色的烤羊,羊肉的香味顺风飘香,整个城楼都能闻得着。
  蒙古人中的等级观念极重,虽然自家吃着干饼或是黑乎乎的奶酪,上头却是烤肉喝酒不亦乐乎,倒也没有什么人表达不满,只是有些馋鬼不免多嗅几下香味,就当是给自己加餐了。
  白音台吉负责守南门,他上城楼时十几个台吉跟着一起上来,原本在烤肉喝酒的台吉们也迎过来,青城的城墙和大明的没有什么区别,三丈来高的底基,城楼也是三层的小楼,最高一层上站着人往远方眺望,以便极早发现敌情。
  白音台吉心中沉重,哪有心思和人喝酒吃肉,城头上到处湿漉漉的积了不少水,吃完了晚饭的人群到处在说话和走动,到处都是乱糟糟的。
  白音台吉的心情突然变得很糟糕……这样的城头象是能守住的模样?今早在殿里议论时,各人都是简单的从人数来说话,全然不考虑士兵的训练和装备。
  守城的有四万人是不假,可城头上已经是挑选过的人手,还是有不少满脸风霜的老年牧民和尚未真正成年的半大娃子,他们穿着皮袄子,身上背负着软弓,这种弓射的急也射的准,但白音台吉知道,真正面对和裕升的兵马时,这些箭矢屁用都不顶,完全没有任何的用处。
  可能射出一万箭,能伤得几十个和裕升的军人,未必射死一人。
  城头上人太多了,加上吃食的味道和雨后的腥味,白音台吉好歹是贵人,被熏的直皱眉。
  其余的贵人们都不怎么在意,他们在城楼上盘腿坐着,乐陶陶的喝着酒吃着羊肉,有人还在讨论今年那达幕大会的事情,白音听的一阵无语。
  一个小台吉手中拿着一大袋羊奶酒,乐呵呵的走到白音身前,笑着道:“白音台吉不要想太多啦,城外虽然有和裕升的哨骑,不过他们大队兵马从五六十里路赶过来,今天是断然到不了的,少说,也得三天功夫。”
  这个小台吉还不满二十岁,圆脸上的胡须也没长多长,去年的大战他没有参加,一直呆在青城里头,今年的战事也没捞着上前线,对和裕升没有那么多的畏惧,满心还指着在战场杀敌,扬一扬自己的威名。
  小台吉举着酒袋,颇有醉意的道:“来,白音台吉,先喝酒吧,这羊奶酒做的最好,为着这酒我可是打死过好几个牧奴……”
  白音心中厌烦,却又不好拂人好意,毕竟台吉都是相同的身份,各有各的牧场和牧民,在这种时候要紧的是和衷共济,而不是自生龃龉。
  可若是习令色这个身份高出台吉一筹的济农振作,此时在城头严明法纪,又怎么会是这样乱糟糟的模样?
  白音台吉叹着气,伸手去接那酒袋,羊奶酒确实是蒙古人的最爱,和马奶酒不同,羊奶酒的制作工艺复杂,要保持相当好的工艺才会有上佳的口感。白音台吉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和矮壮的蒙古人不同,他身形挺拔,脸颊瘦削,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质,这是一个很杰出的蒙古贵族,如果他的出身高贵一些,比如土默特的大汗的直系子孙们,或是如鄂尔多斯万户济农额璘臣那样,是堂而皇之的成吉思汗的第二十代孙,正儿八经的黄金家族的成员,白音台吉恐怕也不止眼下的地位。可惜他的祖上只是跟随成吉思汗打江山的诸兄弟中的一员,传到他这辈,已经完全谈不上血脉高贵了……
  在白音台吉伸手之后,对面的小台吉却是停住了动作,脸上的表情也跟见了鬼一样。
  “咋了……”
  白音台吉先下意识的问了一声,接着便是醒过神来,立刻也把视线投向城墙的南侧。
  地平线上好象突然出现了灰黑色的潮水,蒙古人当然没有见过大海,但他们有不少人见过瀚海是什么样的,也见过集宁海子和白海子,当海子里的潮水涌上来时,大约也就是眼前这样的情形。
  潮水几乎是一眼看不到边,城头上所有人都惊呆了,白音台吉脸上的表情也凝固了,城头上所有人的表现都差不多,都是维持着发现潮水前的那种姿态。
  在此前众人也发觉了少量的和裕升的哨骑,但哨骑并没有给人太大的威胁,当此时潮水袭来时,这些蒙古人才发觉战争的威胁不知不觉就降临到头上,而不是如他们想象的那样,敌人还要过好几天才能到来。
  地平线上的军队整齐划一,并没有发出嘈杂的声响,这是一支沉默着前行的军队,只有过万人行走时整齐的涮涮声,蒙古人没有养过蚕,否则他们会想起春蚕食桑叶时的声响。
  只有沉闷的,隔着好几息才发出一次的鼓声打破了这种沉寂,鼓声似乎是在调和指挥着军队的脚步,一声鼓响就是好几步出去,一步不多,一步也不少。
  灰黑色的潮水中是无数面红色的军旗,迎风招展,在夕阳之下熠熠生辉。
  接着是兵器的亮光,黑潮中有无数亮色,象是夜晚的繁星,只是比星光要霸道的多,炽热的多,这些光芒刺痛了人的眼睛,使城头上的人们如同冬天不小心跌入了海子里,冰水瞬间把人淹没,纵然是夏天,在对面的军阵刺激之下,蒙古人也是感觉浑身冰冷,甚至生出了绝望之感。
  轰隆隆的鼓声中,商团军一直推进到城外三里到五里处,三个步兵团的主力形成了半包围圈,两翼是两个骑兵团,将北边的地域占领了大半,只有往大青山的道路还有一些空隙,然而蒙古人只要不蠢到家就会明白,往北逃还有重兵守着,这条路,看似是通道,其实更是死路一条。
  五个团一万六千余人,加上炮兵团和十几个辎兵大队,抵近城下的军队已经超过三万人。
  在他们身后则是更多的辎兵和中军所在,张瀚已经在路上,并且很快就到赶到了。
  “青城!”
  相隔数里,传说中的城池就在眼前。人们好象不约而同的一起怒吼起来。
  暂时还没有将领下令扎营,只是命令军队就地戒备,所有人用立正姿态站着,眼中的灼灼光华,全部落在眼前的这座城池之上。
  城楼,城墙,还有城中佛寺的金碧辉煌的塔尖。
  一切都是和传闻中的模样相同,觊觎了一年多,动员了一年多,甚至有不少士兵在李庄训练时就知道了军司对青城的渴望,知道了张瀚要进入青城,掌握这一片土地的全局。这些朴实的汉子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拿下这座城池,然后送给张大人,叫他将这座俺答汗建起来的城池,踏在脚下!
  “青城!”
  “杀!”
  不知道是谁吼了一声,所有的战兵也是跟着怒吼起来。
  吼声如闷雷一般,滚滚侵向前方,象征着意志,决心,渴望,以及一切与男儿情怀有关的东西。
  这一刻,三军齐声怒吼,不管是军官,骑兵,步兵,战兵,枪手,铳手,辎兵,炊兵,还有少量跟随来的民壮,所有人都是目视着这座城池,怒声而吼。
  “这就是商团军?”手里还提着羊奶酒的圆脸小台吉似乎有要哭出声来的感觉,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军队,见到这样的阵势,第一次感受到如山般的压力,眼前的军阵,如山之高,如海之深,叫人一见之后就生出一种无比绝望的感觉,没有人敢想着以骑阵冲向对面的军队,虽然看起来围城的军队和守城的军队人数相差不多,甚至守城的蒙古人还要多一些,而且全部是骑兵,可是在这种时候,连这个刚刚傲气十足,对汉人和汉军很是瞧不上的高贵台吉,在这样的军队面前,也是变得胆战心惊,整张脸上,充满了畏怯之感。
  “就是他们。”白音台吉还记得去年时自己的那一场惨败,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他带着几万人去接应习令色,结果被三千商团军半道而击,车营,炮阵,齐发的火铳,那些尖啸着打过来的铅制弹丸,几乎是短短一瞬间,几万人的骑队就那么崩溃了,没有人敢立于这支可怕的军队当面,哪怕人数在对方数倍以上。
  这是何等惨痛的回忆,白音台吉现在提起来还是记忆犹新,一念及此便是脸色惨白。而眼前的军队,又是十倍于当初伏击的商团军,从这一点来说,青城守军不要说不敢主动出击来打压商团军的气势,就算是龟缩守城,恐怕也是十分危险的事。
  “请济农来吧。”白音台吉深吸口气,说道:“不管怎样,这事儿得他直面应对。到底是彻底封门,还是趁敌人立足未稳先打一场,由他说了算!”


第750章 围城
  周耀眯着眼,看向青城北门的方向,若有所思的道:“不怕他出来,就怕他不出来。”
  傍晚的草原不似中午时阳光那么炽热,象是把人放在烤架上烤那般炎热,太阳已经快成了一个大火球的形态,从周耀等人所在的地方看向城池,只能看到城墙上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似乎在城堞之间还有一些架设好炮台的火器,对这些火器众人没怎么放在心上,这些老火器估计是俺答汗当年弄到手的,年纪怕是比在场所有人都要大的多,最少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这些老掉牙的玩意,也亏蒙古人擦了又擦,堂而皇之的郑重其事的搬到城头上头,当宝贝一样供奉起来。
  周耀的话没有人立刻回答,军官们都是各有各的位置,军政官聂磊在战事上不发声,军法官也不过问打仗的事儿,只有团参谋官和几个年轻的参谋一直跟在中军里头,随时好拾遗补缺,可眼前的事情再简单不过,不是一就是二,蒙古人出来不出来,随机性很强。
  参谋官王蔷想了想,半晌过后给了一个模糊的回答:“这得看习令色的心气高不高,是躺下挨捶呢,还是垂死挣扎一番。”
  周耀轻轻点头,说道:“和朵儿指挥那边知会一声,两团随时准备配合,也准备支应南边的中央战场。”
  “铳骑兵也就是吓唬人还行。”一个军官大大咧咧的道:“叫他们帮咱们照看着左右两翼,防着被北虏突袭也就是了。突骑冲刺,摧锋破阵,还得看咱们枪骑兵的。”
  这话说的叫所有军官都是赞同,连军政官聂磊也只是眼瞟了这个军官一眼,并没有劝阻或是斥责。
  军种之间别苗头争高低由来也非一日,枪骑兵们自视甚高,难道铳骑兵们就是善男信女?只要不影响彼此的配合,私底下说一两句满带傲气的话,并不为过。
  周耀没有理会,继续用望远镜观察着城上的情形。
  蒙古人如果真的有心气,很应该在这个时候出城来打一场了。骑兵是破除敌人包围的最佳利器,但需得有收有放,不能把本钱一古脑的赔上来。
  就象当年的沈阳之战,明军坐拥坚城,但为了不使敌军顺利合围,总兵贺世贤还是带着精锐骑兵出城邀战,但贺总兵勇则勇矣,亲手杀死了二十多个建虏骑兵,其中不乏最精锐的白甲,可想而知贺总兵的个人武力有多高。可身为守城的主将,把精锐全带出来浪战,最终自己被包了饺子,死在城外,这导致守城兵马大败,诸将无主,自己一团混乱下又被潜藏的奸细打开城门,一座无比坚固,耗费巨资修成的坚城,就这么被女真人轻松拿了下来。
  守城的蒙古贵族如果有经验,应该在此时率精骑出战,驱离距离过近的商团军哨骑,两军前锋交一交手,给商团军一些压力,不使其过份迫近城防,无法距离过近的布下营防,对城池形成真正的合围态势。
  古来争战,不管是攻城还是守城都有一定之规,大家都有相当的经验,可惜从城头的动静来看,北虏是不会出来送死了。
  “准备扎营吧。”眼看太阳从一团光果真变成了大火球,周耀神色不动,并没有明显的失望之色,反正攻城之战,不太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
  张瀚是天黑前赶到的,簇拥他前来的中军将士已经准备点燃火把照亮,还好大营在望,营中灯火通明,人们松了口气,等对了口令,营门大开,诸将迎着张瀚进入大营。
  大营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民夫,辎兵们要准备很多事情,安营时的苦力活是不少临时征调来的民夫们在做。
  张瀚进营时,全营将士欢声如雷动,民夫们也多半见过他,但人们还是很好奇,不少人盯着张瀚看。
  马是一匹大青马,张瀚本人身高也很高壮,但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种身高九尺的昂然如天神般的神态,表面一看,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代北青年的模样。
  张瀚身边的人很容易忽视他的年龄,然而第一次见到他的人,毫无例外的被张瀚的年龄所惊,不管怎样,看起来就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的模样,高壮,相貌中人之上,并没有太出奇的地方。
  只有张瀚左顾右盼时,两眼凛然若有神光,人们才会稍有敬服,不少人情不自禁的把身子躬了下去。
  人们对张瀚的崇拜和敬畏是发自内心,甚至是烙在了骨子里头。
  除了他,没有谁敢相信眼前的奇迹是别人能做到的,大明九边八十九万边军,哪个边帅敢拍着胸脯说能够深入草原,彻底打败北虏,并且拿下青城?
  就在去年,套虏还深入延绥镇,击败了当时的延绥总兵杜文焕,拿下了三座边城,杜文焕因此灰头土脸,要不是朝廷在辽东败的更惨,不想在西边节外生枝,恐怕杜总兵也没有办法成功移镇到大同,早就被朝廷派来的锦衣卫给捉到京师下诏狱去了。
  就是眼前这个高大普通的青年做成了这么大的功业,而此时穿着一身普通的灰袍,连个标识也没有,但全军上下这般穿戴的也就是张瀚一人,这种普通反而成了最大的不普通,等张瀚正式进了营门,将领们簇拥过来时,民夫们才渐渐散去,而他们的眼中还是不乏崇敬之色,很多人虽然粗鲁不文,可是他们也明白,自己置身在一个浩大的历史场面之中,以后编出戏文来,自己回到村里,在庄上和一群闲上也很可以吹嘘几句,张大人下青城时,俺可就在他身边看着哩!
  “明日还有三个团二十一个辎兵大队赶过来。”孙耀见了张瀚立刻就汇报道:“这样全军超过六万人,连民夫八万人,相比守城的北虏,估计应该有一倍以上的人数优势了。”
  张瀚一时没有说话,借着一点点的落日余辉,他在打量着这座城池。
  青城,归化城,大板升城,不管这城池叫啥名,最终都是要落到和裕升的手中了。辛苦数年,这是最早的一颗果实,现在终于熟透了。
  往下去还有更多的挑战,更头疼难办的事,敌人会一个比一个强大,但眼前这座城池代表了俺答汗和他的四十万部下的最高成就,也是全体蒙古人的骄傲,现在这座城池就在张瀚眼前,似乎他伸手一摘,便可以落入手中。
  “城体以青砖全包,果然怪不得叫青城。”
  尽管在此前已经多次到过这个城池,张瀚似乎还是头一回见到一样,仔仔细细的打量起这座城池来。
  方圆不大,也就是内地一个小州或县城的大小,但在四野皆是草地的一望无际的草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