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此刻,汉人原本只剩下当初极盛时一半左右的人口,又被张瀚连续迁走了多半,剩下的多半是死硬的忠于蒙古人的汉人,其中大半是白莲教徒,他们仇视大明,当然也会仇视和裕升。
也有一些人是故土难离,板升地不管是掌握在蒙古人手中还是汉人手中,对他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要紧的这里已经是他们的家园,有自己的房舍院落和土地,甚至有几十年的记忆,当战争临头时,这些人还是没有重视,宁愿留在家里躲避着。上一次枪骑兵扫荡板升地时,就有很多这种恋家的人反而被杀死在自己的家门口。
骑队越聚越多,也有军官赶了上来。
军官们普遍不太高兴的样子,今天拉克申和卢步宽等人立功的表现已经被全军看在眼里,人们都夸说枪骑兵军官的武勇和剽悍蛮横,一群穿铁甲步战的军官今天算是彻底扬了名,这导致其余的骑兵军官心中甚是不乐,他们也想着能在这样的战事里使自己威名远扬。
一个连指挥传下令去,决定先派出一个小队去城门附近侦察,近距离侦察城头上的情形。
枪骑兵是没有办法攻城的,他们只能包围和警备,或是歼灭敢于过来援助的蒙古骑兵。
老钟这一队很幸运的接到了指令,所有人开始往城下奔驰而去。
“都打起精神来。”老钟策骑狂奔,嘴里狂喝道:“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板升城里没准有不少残兵,从城头弄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来打咱们。”
守城的器械蒙古人肯定会有一些,比如小型火炮或是巨弩,当初他们有不少汉人工匠打造了相当多的器械,谁知道会在城头留下些什么?
第739章 教徒
板升城是三娘子所居的城池,相比青城还是小很多,方圆不到五里,城墙在三丈高左右,底基只是夯土,外墙包砖,因为年久失修,城墙到处都是有破损的地方,有不少墙面上都是长出了相当长的杂草。
午后的天气已经不再那么暴烈,经过长途骑行后,骑兵和战马都休息了不到半个时辰,体力恢复了不少,一小队的骑兵渐渐加快了速度,战马身上的肌肉剧烈的抖动着,每个人都感觉风在耳边呼啸,人和马融为了一体,前方的景色在快速的拉近……
很快,接近到板升城里半路程,卢四开始时不时的抬头看向城头,城头果然有不少人站在城堞后,这叫他有些担心。
今天的河口之战说明了北虏一旦拼命还是能给商团军带来一定的死伤,板升城和青城都是蒙古草原上难得一见的坚城,如果要强攻的话……
卢四晃了晃脑袋,不再继续想这个叫他脑袋疼的事情。
可能卢四将来真的可能会成为一个军官,就象他的二哥一样,也可能象卢大一样成为一个优秀的军士长,但现在的他还是一个普通的稍微有那么一点优秀的枪骑兵,更多的事情还是交给军官们去考虑吧。
骑兵们越跑越快,并没有想象中的北虏游骑从城墙的另一侧绕出来,在西北方向不远就是青城,根据和裕升的军情司的情报,青城里也聚集了四万左右的披甲人和牧民,这是土默特部剩下的所有力量,估计甲兵只有三千人左右,这四万人全部拉出来,估计也不是枪骑兵团的对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固守城池或是弃城逃走。
军司方面的考虑就是依靠骑兵紧紧咬住对方,扼控住习令色的北逃之路,最少要叫对方感觉出城很危险,这也是军司不顾伤亡并没有绕道,直接在河口强渡,与近三万北虏血战渡河的原因所在。
骑兵们越驰越近了,城头上的人影也变得层次分明起来,叫卢四他们感觉奇怪的就是这一群人似乎并没有几个甲兵,拿兵器的似乎都没有几个,没有弓箭和强弩,更不必提众人所担心的火炮和床弩一类的守城利器了。
“要小心。”老钟警告道:“没准是北虏把甲兵和强弩收起来,一会等咱们再接近时再用。”
“不象。”卢四顶着狂风叫喊道:“应该是我们是飞速奔驰的骑兵,他们要有什么器械也该是留着等步兵来攻城时再用。”
“卢四说的有理。”一个瓦刀脸骑兵叫道:“老钟你狗日的糊涂了吧。”
老钟并不恼,思忖片刻便道:“我们再逼近些,给他们些压力,这帮怂都是吓破了胆,没准就会把压箱底的货给掏换出来。”
“这倒也是。”
“行,有火铳的拿出来,打几响!”
枪骑兵们都是剽悍绝伦,此时已经奔驰到二三百步的距离,这个距离已经很近和有一些危险了,但老钟和卢四还有瓦刀脸们都毫不在意,他们是枪骑兵,光荣的勇武的枪骑兵,枪骑兵有作战任务的时候只会考虑怎么完成,而不是把自身安全放在任务之上。
“操他娘的!”老钟骂道:“怎么城上乱糟糟的?”
距离到百步左右时,骑兵们只顾低头跑,卢四和几个有火铳的骑兵往城头打放火铳,似乎引发一阵惊呼,而想象中的犀利还击,却是始终没有到来。
有火铳的枪骑兵数量并不少,这是军中的传统,就象是铳骑兵喜欢自己额外买一些冷兵器,枪骑兵们也会额外买几支上好的火铳,军中不禁自己买兵器,士兵们薪饷很高,当兵开头几个月甚至一年,士兵们多半会把薪饷攒下来全交给家里人,等成了老兵之后,多半的人会选择自己多买一两样兵器,在战场上,多一柄火铳或是一柄好马刀,很可能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军司只配给必须的装备,铠甲,马铠,长短兵器,火器等等,多余的部份就得自己设法来解决。
卢四还算是新兵,但卢家一门四子全部当兵,家当早就攒了起来,父母那边衣食无忧,还雇了做饭洗衣的老妈子,卢大富在草原上还有大量的分田,放在军司里吃股份分红,卢家已经不缺钱了,所以卢四不仅自己买了一支骑铳,还额外又买了一支手铳。
少年人总是爱新奇玩意,卢四下个月还打算再买一支手铳,这种铳只有正常火铳一半不到的大小,做工十分精致,有皮套子挂在腰间的革带上,走到哪儿都是威风凛凛的感觉。
现在卢四把骑铳打放过了,重新放在插袋里,又拿着手铳向城头方向打了一下,这一次卢四看到子弹打在夯土的城墙面上,那里可能有过包砖,不过都脱落了,只有黄土面的城墙和一从从的杂草,子弹打在城墙上,杂草和大片的泥土都被打的脱落下来。
就算这样城头也是毫无动静,只有一阵阵的惊呼,似乎还有不少女人和孩子的声响。
“军爷不要打啦!”
城头有人喊叫起来,用的是字正腔圆的汉话。
老钟正摸不清头脑,闻言大怒道:“你他娘的说不打就不打,一会拿火铳把你们全他娘的摞倒了。”
城头的人似乎认得这些人是杀神般的枪骑兵,听了老钟的话丝毫不敢怀疑,一阵惊呼和哭叫声之后,开始说话的那个带着哭腔又叫道:“俺们投降了也不中吗?上回大军过来,军爷们不是说投降的不杀?”
“入你们娘的……”老钟听着又下意识的骂人,不过接着就是一愣。
所有骑兵都抬头仔细看城头,果然城上是一帮帮的汉民模样的人,也有少数的蒙古牧民,都是一脸的惊魂未定的落魄凄惨模样。
“这帮怂跑的真快。”老钟认得那些蒙古人是从今天战场上逃离的牧民,仗着精良的骑术,尽管被穿插的骑兵兜住了大半,还是有少数人跑到了这板升城里来。
这些牧民已经吓破了胆,看到老钟等人的视线,赶紧都把两手举起来。
这是和裕升要求对方投降的标准动作,连牧民们都知道了这规矩,手举的特别高,惟恐被下头的骑兵看出来有什么不妥。
老钟心念一动,咧着嘴笑起来,他叫道:“真投降的当然不杀,我们和裕升说话是算话的,要投降的,赶紧开城门!”
板升城并不高,但城墙很厚实,夯土的城墙开着三道城门,城门外都有保护的瓮城,在老钟下令后,城里头没有敢有丝毫延误,城门里传来搬动门栓和拉动城门的声响。
老钟在内的所有人都瞪眼看着城门,所有人都把精气神提到了顶点。
这可是夺城破门之功,一小队枪骑兵就夺了板升城!
在老钟这等不能当军官的军士长来说,这他娘的就是将来吹牛皮的资本,你们什么斩阵夺旗,不要说了,钟老子我可是单枪匹马拿下板升城的人!
至于还有卢四等十来人,这已经被老钟自动过滤掉了。
城门吱呀打开,露出了足可容匹马闯入的缝隙,这时老钟看到有几个人拿着菜刀铁叉一类的东西跑过来,为首的是一个拿铁叉的汉子,那汉子一边跑还一边骂人,左右是宁死也不要开城门的意思。
“白莲教的。”老钟眼一凝,那个汉子的打扮和说的话语里明显透露出其白莲教徒的身份。
跟着铁叉汉子跑过来的还有不少人,应该都是有白莲教的身份。
白莲教徒的成份很复杂,考究起来历史渊源十分久远,这个教很神秘,在历朝历代都是造反的先锋和主力。
宋时的方腊就是白莲教徒,又被称为明教,元末明初的明教大起底也是白莲教大起底。
明朝成祖年间因为靖难之役,这个教似乎又看到机会,拥立女尼唐赛儿在北方造反,在成祖年间还算大明盛世期间就闹下了不小的动静,后来虽然被平定了,但白莲教在大明的活动始终没有停止过,小规模的捣乱和起义一直到明朝末年,天启年间的刘六刘七和徐鸿儒都是白莲教起义。
到了清季乾隆年间,白莲教在北方起义,首领很多,最著名的还是女首领王聪儿。
这个教很神秘也很神奇,唐赛儿,王聪儿都是女首领,似乎他们的男女成见并不强烈,最神秘和神奇的地方就是这个教从唐宋到明清,一直以造反为已任,似乎得了一种不造反不愉快的疾病……
“狗日的,死吧。”老钟哪有功夫想什么白莲教的来源和神秘之处,他只知道这帮家伙想阻碍自己立功受赏,两腿一夹马腹,战马猛向前冲去,老钟手中的长枪一摆,枪势快疾如电一般,当胸“笃”的一声,把那个拿铁叉的汉子捅了个对穿!
对方惨叫着扭动,老钟脸上露出狞笑,手腕一抖,把长枪拔了出来。
铁叉汉子的胸口露出老大的一个血洞,鲜血狂喷,那人脸上和鼻孔眼睛都冒出鲜血,口中更是鲜血狂喷,他很快软倒在地上,一声不吭的死去了。
老钟一脸杀气看着其余的人,那些白莲教的人看到老钟如此凶恶,将菜刀等物丢了一地。
第740章 相识
“杀光!”
老钟长枪一摆,锐利的枪尖刺向一个家伙的脖子,“噗嗤”一声将那人的脖颈刺了个对穿,枪尖带着肉沫血痕,从脖子另一侧穿出来,那人惨叫都叫不出声,只发出“格格”的声响,两眼瞪的要掉出来一样,脖子间的破洞冒着带血的气泡。
所有人都吓的魂飞魄散,人们四散奔逃,然而卢四等人不给他们逃走的机会,大家都深恨这些出来捣乱的教徒,刀斩槊捅,毫不留情,很快就杀掉了好几十人,有人惨叫说自己不是教徒,杀红了眼的骑兵们也丝毫不管。
很快就是血染长街,尸体趴伏了一地都是,这座城并不大,曾经是商贸发达的地方,主干道两侧不象大明那边主要是以钟鼓楼和衙前街为干道,然后是豪门大户的深宅大院组成的大街,然后是道观佛寺和普通的殷实人家的小院,还有商业街,各种铺子,酒楼组成,最多最密集的是贫民区,不过贫民区离城门很远,卢四他们所在之处是最繁华的商业街,当街杀人之后,原本还有不少人的大街上立刻变得空空荡荡,人们要么逃到小巷和民宅中暂避,要么就躲到城头上去了。
十几个杀红了眼的骑兵面前终于没有了站立的活人,一群人都是两眼通红的看向城头。
城头上人潮涌动,城楼附近的人最多,现在这帮人吓的要死,看到老钟和卢四等人的眼光,城头上竟是呼啦啦的跪下来一大片人。
有人壮着胆子叫道:“军爷,那些白莲教的都被军爷杀光了,我们都是一心要投降的顺民了啊。”
老钟听出来这是一开始搭话的那个,他定了定神,对着卢四等人骂道:“你们这帮狗日的,能放不能收,杀起人就停不下手,好的坏的都杀了,大人有令,不准杀俘虐俘,有再敢乱杀的,回去军法从事。”
卢四等人都是喘着粗气不语,他们也知道老钟这是叫给那些城头上的人听的,刚刚大家杀红了眼,确实把一些想出城投降的给杀了,不过杀了也就杀了,安定下城头的人心,把守住城门,这个大功劳就算到手了。
城里的人确实是被杀破了胆,也许是刚刚老钟和卢四一伙杀的太凶,把城头的人吓的更厉害了,就算老钟表示不再杀人,城头上的人多半还是跪着,只有一开始搭话的几个人被老钟叫下来问话,他们脸上都是一脸的土色,甚至是摆出了视死如归的神情。
“入你们娘的。”等那几人一下来,老钟劈头就骂道:“现在知道害怕了,早他娘的干吗去了,真他娘的记吃不记打是不是?这一回把你们操狠了,看你们下次还敢不敢出妖蛾子,要按老子的性子,一把火烧了这鸟城,杀光你们这些鸟厮也只是半天功夫,费这个事还来招揽你们做甚!”
老钟在中国人的眼里算是白的出奇,他是典型的白种人种,不算是那种西域常见的白种和黄种混血的感觉,肤白,大个子,大眼高鼻黄发,眼睛还是蔚蓝色的,看起来是十分帅气的中年男子的形象,但这一张嘴却是骂了别人一头一脸的屎汤子,嘴巴凶,脸上也是一脸戾气,说到怒极之时,手中马刀挥动,把那几个人趴的撅着屁股趴在地上不停叩头,都生怕老钟怒不可遏,下来一刀一个把他们给砍了。
城头上的人都有不少吓的哭出声来,老钟的模样形象实在是太凶狠酷厉,这个军汉说杀光城里所有人,在场的人俱是信了。
底下的人一边碰头一边哭叫道:“军爷饶命,我等现在俱十二分的知道自己错了,大军进城一应开销供给俱由本城商家和百姓包办……”
“放你娘的屁。”老钟一口就啐过去,跺着脚骂道:“我们和裕升差这一点小钱?包办军资,知道和裕升养兵一年要花多少银子,你们包办,把你们剐了看你们能不能办的起。”
说话的人下巴留着三缕长须,长相颇为清秀。从相貌看大约四十不到的年纪,因为常年在蒙古和大明两边行走,处世经验十分丰富,不过过往的经验也是叫他犯了个严重的错误……他把和裕升的军队当成明军了,若是眼前这支军队是明军,什么献上犒赏,包办军资这一类的话一说,将领必定眉开眼笑,再给这队骑兵送上银两,怕是什么风险都一扫而空了。可惜眼前的人是和裕升的人,那可真是再没有比和裕升更加财大气粗的存在了。
中年男子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他只能带着哭腔又道:“小人说错话,请军爷重重责罚。不过小人等也是表明心诚的意思,阖城商家和百姓都愿归顺,从此效忠张大人麾下,再也不敢有什么异心。”
老钟这才点点头,开始询问城中的情形。
原来习令色只想着守住青城这个真正的根基,板升城虽然是他的祖母钟金三娘子所居之所,也是其父素囊和右哨的根基之地,但经过这几年的动荡,板升城原本的活力和财力都远远不及当年,习令色又全面掌握了左右哨,青城才是他们家族奋斗的目标,掌握青城之后,板升城就成了鸡肋,特别是现在土默特部已经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习令色压根就没有守住这个小城的实力,也就没有在此拼命的打算。
城中的汉商和汉民为了自保,早就定下投降的策略,由城中几个大商家出头组建了一支几百人的卫队,在枪骑兵们到来之前就把城头的少量牧民和披甲缴了械,两个负责守城的小台吉见势不妙直接带着卫队跑了,等老钟等人过来时,城中已经没有蒙古人的抵抗力量,只有一群一心想投降的汉人了。
在询问过程中,老钟早就派人通知大队兵马前来,这个时候还是相对危险,万一起了什么变故,这十来人的骑兵小队可是很难守住城门,等听到城外大队骑兵奔驰而来的轰鸣声时,老钟终于松了口气。
“你就是几个大商家家族的一份子了?”老钟松下口气,向着那个中年男子道:“起来说话,把你们反正的各家族都说一下,一会儿我向上头禀报,会给你们记下一功的。”
中年男子见这个一脸戾气的骑兵并不叫自己起来,他也不敢起身,只得将这一次立功的商家名单给报出来,其中还不乏蒙古籍的商人或居民,他们在这城中居住久了,其实和这个中年男子代表的汉商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了。
这时下城头的商家代表越来越多,众人都是老老实实的跪伏在老钟等人的马下,刚下来的人大声的报着自己的名字,还有人想递上自己的名帖,跟着张子铭出去的汉商不少,留下来的也是很多,这些商家都算是在草原上有实力有根基的大商人,然而他们此时只能跪在一小队骑兵的面前,诚惶诚恐,生怕有什么事惹怒了这些人。
黑灰色的城墙下就是这样的一副场景,十几个骑兵长刀染血,有几个横端着火铳,城门外马蹄声如奔雷滚滚而来,而在骑兵的长刀和马蹄之前,却是穿着绸缎长袍的蒙古商人和汉商,他们趴跪在地,额头也碰在地上,说话的声调是那么谨慎小心,在这个时候,很多蒙古人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他们的心中不知道为什么起了一种悲凉之感,不少人都是不知不觉中流下了眼泪。
这个城池虽不如青城重要,也是八大板升地的核心地带,在这里也发生过很多大事,大明册封顺义王和三娘子的使节每次都会先赶赴此城再赴青城,素囊和卜石兔汗争位时,那木儿台吉领十余万人围绕板升城向三娘子示威,最终使得卜石兔汗即位为汗……这都是陈年往事了,在蒙古人哭泣的时候,汉商们的脸色也并不好看,他们同样在这个城市里拥有相当多的回忆,也有过无上的荣光,在板升地极盛时,不仅负担了全土默特部的粮食和蔬菜的供给,还是整个右翼蒙古包括套部和极西地方的商业中心,现在这一切已经烟消云散了……
“你叫赵宾?赵荣的侄子?”老钟听了中年男子自报家门后,脸上露出怪异的神色来。他先扭头看看卢四,又向赵宾道:“你认得一个叫赵文的人不?”
赵宾抬起头来,脸上有些激动和讶异之色,他道:“那是犬子,上回大军进袭,他失踪了,有人说他被杀,也有人说是被俘,小人也不知道确切的消息。”
“啊哈!”老钟大叫一声,从马上跳下来,拍着赵宾的肩膀一把将他扶了起来,他大笑着道:“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喽。”
众人都是看着卢四笑,这时已经有一队队的骑兵冲进城来,大家的精神都很放松,所有人脸上都露出怪笑,卢四的脸瞬间变得通红。
赵宾小心翼翼的道:“军爷认得犬子?”
老钟嘴都笑的咧歪了,他道:“你儿子我不识得,你女婿我却是认得的。”
第741章 进城
老钟不顾卢四的反对,将他一把拽着下马,然后推到赵宾跟前,一五一十的将卢四和赵文的事情说了。
赵宾一开始听说女婿什么的心中还是有些惊恐,乱离之世人不如狗,男子免不得为奴为仆当牛做马,妇人女子的遭遇就更惨了,汉人们久居蒙古之地,那些被掠来的妇人女子是什么下场大家都清楚的很,所以一听之下,赵宾浑身都直打哆嗦,他只有一女莲娘,长的十分俏丽可人,性子娇憨之余又很孝顺,还能识字画画,也懂诗词歌赋,这是赵家一直当大家闺秀来养大的娇小姐,预备将来和汉商中的大户结亲,要是被这群军汉强抢了去,那个结果实在叫人不敢去想。
听了老钟的解释之后,赵宾心里一边高兴儿子赵文平安无事,一边也是骂赵文糊涂。
破船还有三千钉,赵家站错了队,处于朝不保夕的漩涡之中,但赵宾已经说服了顽固的老头子,赵家家主的位子也由赵荣让给了他,这一次献板升城成功,赵宾揣摩过张瀚的性格,感觉赵家的下场不会很惨,甚至将来有复起的机会。一旦复起,赵家的地位虽肯定不如张子铭和傅青铭两家,但在和裕升的体系内也会有一席之地,这样的家族,只要不被抄不被斩杀全部男丁是败落不了的,赵文这糊涂小子,居然把妹妹许配给一个普通的骑兵?
虽然眼前这满脸通红的骑兵小哥看起来也就二十左右,虽是一脸杀气,但长相不差,也算是眉清目秀,从长相来说也配的过赵小妹了……
“老赵,”老钟是什么人,一眼就看的出来赵宾的想法,他拍着赵宾的肩膀,把这个心事重重的中年男子拍的龇牙咧嘴,老钟按着对方肩膀,两眼盯着赵宾,一本正经的道:“我这兄弟现在是普通骑兵不假,可他才二十不到就已经有了两枚勋章,你不是和裕升的人未必明白,但我要告诉你,有这两枚勋章,我这兄弟将来最少能到指挥使这一级。他的二哥已经是指挥一千人的校尉了,封地数千亩,你以为他家世不如你家,那就是他娘的笑话了。”
老钟难得的说了大半截正经话,后面还是不小心蹦出脏话来。
不过这么一说,赵宾心里就乐意了,他也明白和裕升的体系,团指挥是大将,和司官差不多平级,但和军令司孙敬亭和侍从官李慎明还有军训司的王长福这些重要的老资格司官差了一点。和裕升不用大明的授官体系,已经有不少人用将军代指团指挥,领三千多主力战兵的团指挥,也确实有资格被称为将军。在团指挥之下的大队指挥则被称为校尉,连指挥称呼很多,但多半人用指挥来代指连指挥,这样和将军一级的团指挥,校尉级的大队指挥区分开来,至于中队长则被称为把总,小队则直接就是队官了。
这算是从古至今武官职司称呼的杂烩,张瀚知道了也并没有禁止,当然也不会提倡和正式确认。
各级指挥是为了方便称呼和调度军队,但把团练的职司称呼弄成正式的将军或是军职,这样过于明显,在现在来说,张瀚还并不想和大明公开翻脸,和大明翻脸的时间进度最少是张瀚完全掌握草原和宣大乃至延绥甘肃之后,这个时间表还很远。
“我们还要执行军务,今晚有空咱去老兄家里拜访,这兵荒马乱的,我这里找个媒人,早些把这事定下来。”老钟又一次拍了拍赵宾的肩膀,对方又一次被拍的龇牙咧嘴。
赵宾苦笑着,也不好答应,也不好回绝,这帮子军人,做事也太毛躁了,哪有这样就把亲事给办了的。
老钟盯着赵宾,压低了声音道:“老赵,给你面子叫你声老哥,甭把老黄历抱着不放了。现在这时候,就算你归顺了,老子现在顺手杀了你还有你全家,你以为我会受到什么处罚?最多禁闭我七天,拿我七天出不了门换你全家性命,你看这买卖你是亏了还是赚了?这个时候,大军一进城,你们这些人说实话,性命就在别人的一念之间,不趁着机会找个强援护持,你他娘的想什么呢?”
赵宾浑身一震,赶紧抱拳道:“这位兄弟说的极是,今晚我赵家阖家在府里恭候大驾光临,庚帖什么的,也一定先准备好。”
“对喽。”老钟龇牙一笑,转头对着还是满脸通红的卢四道:“小子,我算帮你定下了一门好亲事,你最少得请我喝一年的酒。”
卢四没有出声,他感觉心里很复杂,想拒绝找不到理由,赵家毕竟是第一等的富商家族,娶赵家小姐这样的门第一年前的自己想都不要想,但要是高兴的话,心里总归有些别扭,他想了半天,突然醒悟过来:这他娘的不是强娶民女吗?
……
枪骑兵团的主力陆续赶到,先进来半个大队的兵力控制了城门和要害地方,然后剩下的兵力和铳骑兵第一团往北方戒备,先头哨骑已经被派往青城一带巡哨,监视习令色剩余主力的动向。
傍晚时,经过急行军的步兵第一团和第三团的主力赶到板升城,他们沿着一道山梁和几条官道展开,开始修筑一些简易的防御工事,两个骑兵团继续往北方派出大量的哨骑,到天黑之前,最新的消息传回来,习令色并没有突围的打算,青城中仍然有大量的牧民甲兵和百姓居住,在北方出现了铳骑兵第二团的哨骑,说明战线距离合围青城已经相差不多了。
天黑之后,张瀚骑着一匹青灰色的骏马赶到了板升城。
这个地方他曾经多次到来,当初和卜石兔汗结盟合作,蒙古人从和裕升手中买到了大量的货物,同时和裕升也借此赚取了相当的利润,数年合作之后蒙古一方选择了背盟和对抗,结果一年半的时间后张瀚再次来到此地,而这一次已经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到来了。
“遵路兄,”张瀚沉默了片刻,城门就在前方不远,他转头对李慎明道:“侍从司替我出一份晓谕文告和一份军令,文告是叫城中百姓安心,告诉他们既然选择了投降,过去的是既往不咎,但主其事者的商人家族要受一些惩罚,比如罚银和强制迁徙,具体的方法待定,我不能叫他们不付出一点代价。这个城,他们不献,我们也上唾手可得。军令就是下令各部军人按指点地点驻扎,不准随意进入民居,更不准扰民和杀害城中的汉商和百姓。”
“好,”李慎明立刻调转马头,他道:“这事儿很要紧,我立刻就去办。”
张瀚很满意的点点头,李慎明也不愧是和自己知心多年的好友,同时也是跟随多年的属下,知道自己的想法和心思。
板升城的人并不多,但也有好几千人,这些人将来会有一部份人被迁走散居各地,对他们怎样涉及到以后的名声,也是一个标杆。
在此之前,张瀚是有意纵容枪骑兵进行屠杀,他觉得不行杀戮无以震慑人心,可能是和裕升向来以商业的手段来做事,给人的感觉并不是那么可怕,经过周耀几次大规模大范围的杀戮之后,最少人们明白了和裕升的行事风格和底线。
现在又有猎骑兵们,这支军队已经组建成功,有三个连队被派往北方,在那里应该是更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但在板升城这样的地方,已经纳入和裕升的囊中,将来也绝不可能吐出来,善待城中居民,共实也是为了日后的大局考虑,所以李慎明知道这事特别要紧,立刻带着侍从司文宣局的人,找了一个地方就开始书写印涮晓谕和军令,然后由侍从官和侍从武官分别交给相关的部门去颁布施行。
张瀚没有理会过多的细节,他成立侍从司原本就是要帮自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