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大回来了。”张唐氏走过来,眼中已经有了泪水,虽然只是四十来岁的妇人,近来的容貌却明显见老,脸上多了不少道皱纹,妇人伸着手在儿子脸上抚摸着,流着泪道:“你回来就好,当兵有什么好的,和裕升老是打仗,你就跟你爹学着做生意吧。我每常做梦,就梦到你和人打仗吃了亏,受了伤躲在草地里……”
张彦升一边被母亲的这种神色感动着,也有一些愧疚的感觉,但一个十八岁不到的半大男子,哪能真体会到母亲的深沉的爱和担心,他很快升起一股羞恼的情绪,直筒筒的对母亲道:“没有和裕升,爹还能做什么生意,北虏不得又把咱们欺负死?”
“还不是还有别人当兵去……”
“大家都指着别人,就没有人出头,咱们汉人在草原上被人欺负死,不就是各人都想着自保,不愿为别人出头!”
“儿子说的很对。”张子铭叹口气,拦了一下还要说话的妻子,叫她赶紧去做些好吃的。
妇人想起儿子多日没吃到自己做的饭,而且明显变瘦了……眼中又是滚下泪珠来。
其实张彦升比起以前还壮实的多,只是在母亲眼里,多日不见的儿子定然是瘦了,那是毫无疑问的板上钉钉的事实。
“你小子出息了。”张子铭拿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儿子道:“想起当年张大人往辽东去,先抵青城,你当时可是说了不少难听的话啊。”
张彦升羞恼道:“爹你能不能不要和娘学,这些事就不要提了好么。”
“行了,”张子铭道:“闲话不说,你回来总不是真的来探我们,你不是在张大人那里当亲兵护卫吗?”
张彦升道:“我是奉命前来的……”
“你先别说。”张子铭竖起手掌,对儿子道:“事机不秘遭殃的是自己,你当亲兵不是军情司的人,但凡事还是要小心谨慎为要。”
“是,爹教训的很对。”
爷儿俩一前一后的走进小院,走到书房里去,张彦升的两个弟弟也知道兄长回来了,原奔飞扑着出来见面,这会子见到这般情形,两兄弟都停了脚步不敢近前,在他们眼里,哥哥的仪表神态,和他们见过的大人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
“你们哥哥长大了。”张彦升的母亲正好从厨房探出头来,她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看着昂首挺胸和丈夫走进书房的儿子,再看看两个半大小子般的老二和老三,在这一刻,如果不是害怕兵凶战危,妇人真恨不得这两小子也去到商团兵里锤炼一番才好。
……
“诸位,又要打仗了。”张子铭神色平淡的说着,对面的几个蒙古人都是面色异常难看,他们感觉受辱,也感觉受到了欺骗。
当初商会解散之时,张子铭曾经委婉的向张瀚提出,草原这边不比长城之内,人心刚刚归附不久,不宜大动干戈,他的建议就是以前商会的核心份子可以算在和裕升公司之内,但青城商会还是保留下来,这样的话不易产生大的变动,同时还是团结了很多没有资格加入公司,或是暂时不打算加入公司的中立势力。
至于赵荣等原本跟着蒙古人走的汉商,因为其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破坏,自保也是人之常情,过于追究的话不仅显得不大度,还会寒了很多中间派的心……这些事都是张子铭在张瀚还在集宁堡的时候就秘密上陈过,张瀚也表示同意,同时也准许了青城汉商继续做生间买卖,在当时来说,这是无比正确的决断。
第685章 迁移
不管怎么样,和裕升可以不和北虏的土默特部贸易,可以承受这个损失,可是青城汉商真的承受不起,整个蒙古部落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定居点和牧场,还有那些大汗台吉们修筑的无数“城池”,真正称的上是城市和有正经的商业基础的,无非就是青城和围绕着青城四周的那些个板升地,而最盛时的近十万汉人其中,又有相当基数的汉商,这些汉商可能全部本钱也就是几百上千两,甚至有大量的货郎一样的小商人,就凭几匹马带着几十两本钱的货物在草原上四处奔波,拿着从马市上贸易过来的货物和蒙古人换牛羊马匹和各种皮货,一来一去赚一些辛苦钱,要是把所有的贸易渠道都关闭了,北虏固然受创严重,汉商们的生计也就彻底没了保障。
经过几个月的贸易,板升地算是恢复了元气和生机,当然主要的居民还是原本没有跟着和裕升走的汉商和汉人,张子铭回到原本的住处居住也是迫不得已,这边有很多事情要他第一时间料理,要不然的话凭张子铭现在的财力和身份,断然不至于还住那幢只有两进的小院……
听到张子铭的话,被召集来会议的汉商们顿时就是炸了锅。
“又要打了?”
“这样和和美美的一起做生意不是挺好?”
“不能贪得无厌啊……”
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事情要糟,这几个月来,留在板升地的汉商和汉人们日子都过的不错,汉人们不再受到逼迫,汉商和蒙古人做生意也是平买平卖,加上物资十分短缺,北虏对货物的要求却是增多,物价无形中高了不少上来,而汉商们手头有多少货就出多少,利润十分可观,一听说要打仗,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十分激烈。
“诸位,”张子铭神色不动,脸上甚至多了一抹微笑,他道:“这段时间各位拿货是在和裕升那里拿的吧?如果不是背后的和裕升,买卖有这么好做么?如果不是有和裕升,北虏会想方设法的拿现银或是皮货来贸易?”
“这话说的也是……”
一番话说的众商人哑口无言,张子铭正色道:“做人应该知道感恩,不能升米恩,斗米仇。没有和裕升,我们恐怕还是过当年的日子。现在和裕升提前知会我们,也是张大人一番好意,各位还是提前做好准备吧。”
一个商人站起来,大声道:“入他娘,既然这样,我搬去小黑河堡,打完了仗再看在哪里安身。”
“在下打算去集宁堡。”
傅青铭和张子铭交换了一下眼色,傅青铭站起身来道:“光是自个走可不成,货物,伙计,人脉,最好带上一些,赤手空拳到各个军堡,各位站在和裕升的角度想一下,人家凭什么收容咱?打起来就去避难,事平了回来发财,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吗?”
众人面面相觑,这时他们才隐隐明白,和裕升方面是有意要把板升地这里挖空,不仅要剩下的汉商们全部离开,还要他们带着除了宅院外的全部身家和相关的人脉离开,这么一来,八大板升地,恐怕以前几十年的辉煌就要彻底结束了。
傅青铭又道:“各个军堡都有商业街,是给咱们这些商人做买卖用的,现在价格还低,等于半卖半送,长期租下来也成,堡里也有安排好的生活区域,各位有不少曾经住过的,相想来也是知道其情形如何,是不是宜居。安全,卫生,这些不必谈,和裕升收容咱们,是各堡之间也会有大量的迁移过来垦荒种地和开矿的百姓,现在已经有好几万人,咱们可以和那些不打仗的北虏做买卖,也能把买卖做到新移过来的汉人身上,他们可是比北虏要有钱的多,咱们买入卖出,这买卖一样做的过。”
这一番话,算是把众人的心气都抬起来了。
这里头固然是有去年一直没离开板升地的汉商,可也是有不少和赵子铭一样在军堡里避过难的,那里头什么情形众人记忆犹新,和裕升在修堡的时候就考虑过做成小型的中心镇,所以军堡的规模都要略微超出了纯粹的军事堡垒的规模,现在已经有不少移民到草原上,军司规划的时候,大规模的垦荒区一划一大片,然后就是小规模的定居点,在定居点中间会有一些小型的商业区域,然后在各个居住区域的中间,正好就是一个个的军堡相连……这样的做法就是能把草原这一盘棋盘活,光考虑移民种地是不行的,那和汉唐时的屯田没啥区别了……
张子铭继续道:“等彻底打服了北虏,和裕升当然得大头,你们也可以参股其中,自己还能做自己的买卖,和裕升吃肉,不会叫大家连汤也喝不上的。而且日后草原归和裕升管制,咱们出入边墙就方便许多……”
在场的人,除了一些白莲教徒是主动逃亡外,其余出逃到塞外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得已的苦衷,有些是因为避祸,有些是祖上被强掠过来的,也有一些是躲避皇差役赋,比如当年张瀚被先为行头,如果不是有蒲州张家的势力帮手,恐怕他也很可能逃亡到草原上,有时候,苛政猛于虎可不是说着玩的,是血淋淋的事实。
不论如何,众人逃出来后总是心怀故土,现在大同府张瀚几乎是一手遮天,如果能荫庇在和裕升的大旗之下,就算是大摇大摆的回乡,恐怕也没有人敢说什么了。
眼前就是现成的例子,张子铭就是斗伤人命逃亡出来,前一阵不也是堂而皇之的回家乡祭祀祖先去了?
“大家赶紧准备吧。”张子铭提醒道:“这一次未必很快能回来,能带的都带上,普通的百姓咱们能带的也带上,各军堡处都缺人,给和裕升种地总好过给北虏种菜,是不是这个理?”
“赵老爷子那里……”有个汉商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要不要知会他一下?”
“是可以。”张子铭笑道:“就怕他还是铁了心要跟着北虏走。”
“那也随他。”傅青铭一挥手,赶苍蝇一样的道:“他老了也糊涂了,咱们也不为难他,也不必管他,就当他死了罢。”
张子铭微微点头,在场的汉商多半神色怪异,赵荣曾经是和俺答汗来往甚密的汉商,在营造青城和各板升地的事情上出了不少力,在北虏上层也是颇为知名的汉商首领,结果时异势迁,现在居然就是被人“就当他死了罢”,想起来赵荣当年的煊赫威风,也就只能叫人暗中砸吧嘴了。
……
数日之后,各板升地又一次兴起了迁移的浪潮。
和上次迁移时各处的凄惶情形不同,这一次人们多半是有所准备,各家各户都是早就把一些贵重物品和不宜行动的老人孩子提前送走了,壮年男子和妇人留在家里准备,和裕升这一次提供的车马也足够多,足够让各家消消停停的搬运走所有家当跟着一起走了。
这也是张瀚的大战略之一,板升地的这几万汉人绝不会留给北虏,就算将来轻松拿下青城,青城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中心,经济地位一定要剥离开去,几万一直生活在北方的汉人,不管是种地还是牧马放羊都是一把好手,可以做很多用处,现成的大量汉商可以立刻把和裕升在北方控制的广大地域的经济给盘活,这一盘大棋下好了,要节省不少拿来慢慢经营发展的时间……
蒙古人都是默默的看着……这个时候是战马刚刚从冬春时最疲瘦的状态才恢复的时候,任何稍有智识的台吉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想着用兵,而且草原上的饥荒还没有过去,去年一直绵延到冬季的战事把很多部落的牧民都熬靠的快活不下去,回首冬季时,不知道有多少人不寒而栗,那日子真是过的太过艰难困苦,因为打仗,打的干草不足,所有人想方设法也只能叫牧畜吃个半饱,到了春天时,奶制品不足,储存的粮食耗光,人们都在忍饥挨饿,不仅是战马疲瘦,牧人们都是饿的发慌,这个时候不管是谁说要用兵,准定会引发一场爆乱。
况且汉人和汉商们撤走也是因为此前的协议……张子铭等人回来之前,各部的台吉因为普遍的储备不足而心慌意乱,这个时候张子铭代表原本的板升地汉商伸回了橄榄枝,只要台吉们答应在再次开战前任由汉人和汉商自行离开,绝不加以阻拦,汉商们就能回来贸易,至于板升地种地的汉民,则是以自愿的原则,愿意的不得强留,不愿走的和裕升一方当然也不能诱骗或是强行把人带走。
现在看来,台吉们以为的汉民的忠诚值不过一张草纸,九成九的汉民选择了离开,毕竟经过去年的一场大战,汉民们对力量的对比不再盲目,在此之前,谁能想象的到,和裕升居然是获胜的一方?
第686章 访客
张子铭这几天一直在负责汉民和迁移,诸多乱七八糟的麻烦事一桩接着一桩,汉民们穷苦惯了,破破烂烂的没用物事也是想一起带着,为着叫各处的汉民尽量轻装简行,张子铭这几天的嗓子都喊哑了……就算这样,每辆车上都装着许多不必要带走的物事,车夫们脸上都满是无奈,好在汉民们苦惯了,又没有什么老人和孩子,他们都是跟着车走,没有人坐在车上,有需要的话叫他们搬抬推运也不会说二话,这样保持了车队以最快的速度迁移着大量的汉民,如果站在高处,一辆辆大车就象是大只的蝼蛄,随行的人们就象是一只只的小蚂蚁,这种场面弥足壮观,只是在蒙古一方的立场将这场景看在眼里,心中泛起的肯定不是感慨着和裕升强悍的运输和组织能力,而是一样别样的酸楚与凄惶吧?
赵荣就是一脸的凄惶……他比去年显老的多,满头的头发几乎都白透了,上下找不着一根黑毛,这个汉商首领曾经十分风光,在史册上也有留下姓名的资格,当年俺答汗时,他是汉商的首领,也是板升地近十万汉人中的有头有脸的人物,俺答汗曾经多次召见他,他也曾经说过很多要忠于大汗和蒙古人的话,算是汉人和北虏间的“亲善大使”,从三十年前时就有人说他背祖求荣,不是块好料子,不过赵荣对此嗤之以鼻……都已经他娘的逃到北虏地界了,还说祖宗的事做什么?
原本赵荣以为这一生就这么安稳平淡的过去了,俺答汗受封顺义王,大明和蒙古握手言和,草原上也因为互市的关系慢慢变得富足,汉商们赚的比以前多很多,虽然要交不少给大汗和台吉们,但平心而论,日子到底还是过的下去,只要躲开那些心情不好故意跑过来打汉人的牧民,生活也就没有什么叫人不放心和不满意的地方了。
至于担心明军会攻上草原,赵荣在和裕升出现之前,从来没有过这种担心。
赵荣万万没想到世事会变成眼下这样……他不停的发出叹息声,感觉世间一切都变了个样子,叫自己感觉无比陌生,他已经分不清眼前的这场景是自己的噩梦还是现实,就感觉自己的身心一直在往下坠落再坠落,把他的腰背都压的垂了下去,再也直不起来。
三天前,赵荣斩钉截铁的回绝了傅青铭劝他离开的请求,傅青铭等人的心思赵荣完全明白,不管怎样,赵荣是在朝廷里也挂过号的人物,在民间的名声虽不太好,但在商界毕竟曾经是一个指向标识般的人物,如果能顺利的把赵老头弄到和裕升的地盘,甭管他自己怎么想或是曾经的名声怎么样,最少也是代表一种态度,就是连这个曾经忠心耿耿忠于北虏的老牌子的大汉商,现在也是认可了和裕升的实力,倾心归诚,自愿到和裕升控制的地盘上来了!
赵荣脸上露出冷漠的微笑来……不管怎样,土默特部还有十万以上的丁口,披甲还是过万,仍然是西部蒙古各部的共主,仍然拥有强悍的实力,只要过了这个坎,未必和裕升就能得意多久,笑到最后的当然还是蒙古人!
赵荣身后只有寥寥无已的几个汉商,他们和赵荣的关系密切,向来跟着这个老东主共进退,此时眼看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各人脸上都满是忧虑之色。
“后生们到底见识太浅!”赵荣突然回头,正色道:“安心留在板升地,蒙古人骑射无敌,只要他们屏弃门户之见,三十四万丁口集结在一起,连人带马,和裕升那几千人,真真是马踏也踏死光了,现在走掉的人,将来准定会后悔,你们,把心放肚子里头吧!”
……
赵荣的话,没隔多久就传到了张子铭等人的耳朵里,不过他们没空理会这个已经大半截身子入土的糊涂老头子,就算在这老头子的鼓动下,颇有一些汉商和汉民选择了留下来,但相对于离开的人,留下的人数只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倒是刚刚叫人来约定了晚上见面时间的访客,十分有趣,张子铭约了傅青铭一起来见。
“见过台吉。”
一见到巴图台吉,两个汉商都是远远抱拳,礼数十分周全。
巴图还是忍不住哼了一声,以前若是以自己的身份,这两个汉商应该远远的就跪下行礼,现在真是局面倒转了。
但巴图没有吭声,又走近一些后,张子铭和傅青铭两人都是愕然,在巴图身后,是习令色的身影。
“见过台吉。”
这一次两人抱拳的神色更加隆重一些,他们的神色都有些凝重,因为很明显,没有重要的事情习令色不会赶过来这里。
“两位不必客气了。”习令色神色十分憔悴,等在上首位置坐下之后,习令色没有绕圈子,而是和蒙古人谈事情时惯有的习惯一样,劈头就道:“两位是大汉商,我知道你们也是和裕升的理事,还是青城商会的理事,听说现在内地的商会都取消了,青城商会能保留,也可以看的出来张瀚对你们的重视……我只想说一句,和裕升是不是能保有现在的地盘就满足,只要他们不继续攻伐我们,蒙古人可以和他们会盟结好,大家彼此过安生日子,不必厮杀下去了。”
两个汉商都没有出声,习令色主动来求和,这绝对是一个极为劲爆的大消息,他们没有办法承诺,甚至连话也不能随意说。
张子铭等了一会,见习令色没有继续说下去,立刻抱拳道:“回台吉,此事我等无法回答,只能将台吉的话,一字不易的报回去。”
“嗯。”习令色点头道:“最近数月,我们蒙古人内部并不安稳,和诸位贸易数月之后,族中不少人都感觉还是这样做买卖更好。至于和裕升占去的牧场土地,我们希望能归还距离青城最近的小黑河和大黑堡地方,其余地方都可以归和裕升所有。”
这一次张子铭一个字也没有回答,只是略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习令色的话。
习令色两手按在膝上,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如果张瀚咄咄逼人,我蒙古自有二十万大军等着他,就是这样了。”
“是,我等一定把话转达到。”
习令色站起身来,脸上露出笑容来,他看了看张子铭,说道:“我看张瀚还是喜欢做买卖,你可以告诉他,日后不仅我土默特,我还可以保证他在套部和瓦刺各部那边都打开局面,漠北三部更不是问题,只要能赚银子,又何必决裂呢。”
两个汉商默默点头,众人出门之后,习令色突然转头道:“以和裕升的信誉,我放在你们商行的货物,出脱之后,是不是还能如数付款?”
“这是自然。”张子铭先是愕然,接着十分肯定的道:“我和裕升就是这样的规矩。”
“哦……”习令色长长答应了一声,不过他没有再接着说什么,而是在一个侍卫的扶掖下,骑上战马策骑离开。
“台吉手头还有十几万张皮子,货色都十分上等……”巴图台吉没有急着走,他转身对张子铭和傅青铭道:“两位报个价,我们先把货送来吧?”
两个汉商相顾愕然。
……
“习令色这个蠢货……”托博克用银质的小刀切着滚烂的羊肉,他盘膝坐着,四周还有五六个台吉一起围坐,大家面前都摆放着木质的托盘,带着膻味的羊肉煮的满锅都是,不停的有牧民将煮的滚烂的羊肉端在这些台吉的面前,众人手中小刀翻飞,大快朵颐,吃的不亦乐乎。
这样的场面,实在是叫人馋的慌,此时的草原十分贫困,牧民们有限的羊群都要用来维持生计,不论是羊毛还是皮货都是硬通货,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喜事或是过节,普通的牧人是不能如台吉贵族们这样,尽情的享用这些刚宰杀出来的新鲜羊羔肉的。
托博克嘴里塞满羊肉,不过不妨碍他继续痛骂习令色:“听说习令色这个蠢货和另外亲近他的台吉把手里的皮货都送到张瀚那里去了,真是蠢到家了。”
一个台吉闻言愕然道:“我也有不少货给了和裕升,托博克台吉的意思是张瀚靠不住?”
“这倒不是。”托博克满胡子都是羊肉汤汁,他抹了一把后道:“眼看要打起来,真打起来之后皮货肯定价格飞涨,那时候再出手不是更好。”
“可那时候我们在和张瀚打仗啊。”
“哼。”托博克冷哼一声道:“难道现在张瀚就算我们的盟好吗?大家还不是一样暗中和他做生意。”
“唉,银锭走对了一步棋,这小子下半辈子不愁了啊。”一个台吉放下小刀,愁眉苦脸的道:“听说张瀚给了银锭大片的牧场,还帮他收拢牧民,他以前只有几百丁的部下,现在都有好几千丁了。你们说,张瀚不会扶他当我们的大汗吧?”
第687章 枪骑
“不会!”托博克断然道:“银锭没那资格,张瀚不会这么糊涂!”
托博克亲眼看到阿成和塔布囊杀害了卜石兔汗,惊惧之下他率部逃走,后来整个漠南漠北蒙古都传遍了阿成弑汗的消息,习令色也被托博克说在内,名声大损,原本阿成保留了相当的实力,在习令色惨败后收拢了相当多的败兵,后来阿成弑杀大汗之事败露,自己也被塔布囊刺杀,追随阿成的势力立刻烟消云散。
但人们也没有去追随习令色,这个现在兼管左右哨的实权台吉等于是大汗,但他毕竟不是大汗,他有高贵的血脉却没有丝毫的本事,虽然其实俺答汗的子孙都是一路货色,但毕竟卜石兔汗并没有象习令色那样惨败,而且大汗已经过世,很多忠于卜石兔汗的台吉又重新聚集到了一起,等托博克回来后,这帮人算是抱成了团,一起和习令色的势力对抗。
除了托博克和习令色还,还有很多台吉两不相帮,态度中立。
这种情形已经是等于内部分裂,如果不是有强大的外敌,底下应该就是内战,直到有一方获胜为止,但因为有和裕升的存在,所以托博克和习令色两边都选择了隐忍……另外就是他们都没有获得大部份台吉的支持,就算真打起来,也是一场小规模的内战,定然有大多数台吉选择看热闹,这也使得两边都没有心气去打,打赢了也不一定能叫整个部落上下心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台吉,不好了!”众人正谈的兴起时,一个牧人飞奔入帐,大声禀报道:“商军来袭!”
草原上已经不把和裕升当成一个普通的商行,而是当成一个敌对的大势力,甚至实力还在大明王朝之上,至于商团兵的称呼也是正式称为商军,不管是哪一派的蒙古势力都是一样。
“什么?”托博克塞了一嘴的羊肉,整个人腾地一下子站起来,他大叫道:“张瀚什么意思啊,为什么不去打习令色,却是先来攻我们?”
“不是啊台吉。”牧人道:“商军从西南路过来,不管是套部还是我们还是习令色台吉的人,见人就杀,见毡包就烧,见牧群就抢啊。”
牧人哭泣道:“那些商军太残暴,太野蛮了……”
“周耀!”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每个人的脸色都很难看。
托博克原本脾气就不好,这时更是怒道:“这个该死的汉人,他的手上沾满了我们蒙古人的鲜血,要是军人厮杀也罢了,他杀人专挑最弱的地方下手,真是该死。”
“通知习令色吧。”一个台吉道:“请他和巴图、白音等台吉也兴兵,不能叫这个周耀再和去年一样折腾一回了。”
去年因为蒙古人集结大军打算强攻集宁堡,各地的守备防御都十分空虚,结果叫周耀抓到空子,从几百人的马贼组成的骑兵,硬是生生杀出了一片天地,后来更是装备新制铁甲,成为一支战力极强的铁骑兵,而张瀚以欧洲在其后二百年间发展的新式骑兵法训练他们,更是使周耀部战力极速提升,其后又大量补充骑兵军官和骑兵,现在的周耀部已经发展到整整一个团三千多人的规模,蒙古人知道的不多,但他们明白这些骑兵不好惹,刚刚这个台吉的态度就十分明显了:单独对敌,眼前这些台吉已经毫无把握!
托博克捏着自己的指节,一直捏到指节发白,在场的五六个台吉能聚集起最少三万人的牧民,披甲也有三千人以上,可是对三千人的明国骑兵他们已经不敢迎战了,这是很伤自尊毫无尊严的态度,然而托博克更加生气的就是赫然发觉,自己的想法和眼前的这些没用的废物是一样的!
“派人去青城吧。”托博克颓然坐下,又昂首道:“赶紧集结骑兵,就算给周耀一些威胁也好,不能叫他们随意烧杀抢掠了。”
……
“派三大队的第九连和十连迎敌。”周耀骑在马上,十分平静的下令道。
地平线上出现了大队的骑兵,眼前有熊熊烈火在燃烧,大片的毡包被骑兵们用火把点燃,地上到处是尸体,有一些牛羊和马匹在刚刚的屠杀中也被无辜殃及,人们不关注那些尸体,反而看着牛羊和马匹的尸体而感觉惋惜,这种心理其实有些病态了,但在军队中叫人感觉十分正常。
更远的地方还有更多的毡包和牛羊,不少牧民在四散奔逃,儿童和妇人和老人们也在忙碌着,牛羊群和马群四处乱跑,一时半会他们根本收拾不好。
头顶是蓝天和白云,脚底下是绿意十足的毯子一般的青草地,一眼根本看不到边。
这样的美景之下,人们想的却是杀戮!
可能一个屠戮成性的人对杀人毫无负担,但他可能会很疼爱战马,看到战马死伤会觉得痛心,甚至会暴跳如雷。
周耀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人,他的脸上毫无表情,可以说是没有情绪波动,也可以说是残忍已经深入他的骨子里头去了。
“团指挥,”一个参谋军官大着胆子对周耀道:“九连和十连八成以上是新兵,军官也多半是加入骑兵不久。”
周耀扭头看了这个军官一眼,他并没有发怒,也没有要把这个军官怎样,但这个后生立刻扭过头去,不敢和他对视。
周耀很满意这样的效果……他的内心未必以残忍为荣,天性也不是残酷好杀的人,但现在他已经被贴上了这个标签,而且效果很好,不论是北虏还是自己人都在害怕他……其实这是张瀚替他打造的形象,周耀明白上头的要求就是这样,他也必须保持这样的形象。
“大明和北虏打了二百来年,不知道我汉人有多少战死疆场,勇气和血气是打出来的,不是训练出来的,祖先为了保有疆土死了多少人,今日我们和裕升的新军,为了击虏而牺牲又能如何?”周耀态度平淡的道:“百战之后,活下来的,便是精锐。”
……
卢四,也就是卢大荣骑在战马之上,眼睛死死盯向前方。
大约有两三千人的北虏游骑在前方数里外游荡,他们就是看看商团军这里是怎么反应的,如果大军前袭他们就远远跑开,以北虏的骑术一心逃跑,如果没有合适的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