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良佐有些迟疑,但还是说道:“按说去年底大伙儿都拿了不少分红,理应对张大人竭力支持才对。可是我辈开门做生意图的就是财,现在咱们是全部身家都投在商会里折成股子,若是赔累了,岂不成了旁人的笑话?”
  姜辰英拍着桌子道:“对,就是这个理。要说对张大人不恭,或是心里有什么不该有的想头,我姜某在这里先起个誓,天打五雷轰!”
  “不必起什么誓。”马化先这时道:“各位对商会最近有什么不满?支借地方给商团招辎兵?”
  岳良佐道:“借地方只是小事,彼此的关系在这里,不过借地方不收分文,在下觉得不妥当,一是一,二是二,账目要算清楚……张大人也说过,凡事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诸位评事,在下说的是不是这个理?”
  各商会的理事一般只有五六个人,评事却有二十几人,岳良佐的话确实说在理上,在场的评事们都是点头。
  马化先沉着脸道:“这倒确实是我们疏忽了,原想借房子地方毕竟不是买卖,不必计算成本收益,所以就没有收费,若是诸位评事这么计较,就按灵丘城的平均房价算账好了,回头我们会交待总务司照办。”
  这一阵算是评事会赢了,不过马化先也隐隐说各人有些小肚鸡肠,更是有不支持和裕升的嫌疑,在场的评事们心里反是有些紧张。
  姜辰英冷哼一声,接着道:“近来咱们最为关注的还是理事会不打招呼就筹急大量物资,还用商会名义招募了大量民夫,具体数额理事会没有公布,不过根据咱们的推算,计有民夫大约招募五千人以上,独轮小车三千以上,大车一千挂,购买各种器械计开销超过三千两,准备盐菜开销一千两,粮食准备了三千多石,还有不少鞋子,布匹,药材……这些林林总总的开销,总计肯定要超过万两,在下想知道,这些帐是算在和裕升头上,还算是商会开销?”
  马化先道:“你们可知道这不是灵丘商会一家的事,还有天成商会和阳和商会新平商会都在这么干?”
  姜辰英道:“正是各地商会都是这般模样,在下等才知道事情不比寻常,各地商会加起来开销都是巨款,在下担心这开销和裕升一家未必能撑的下来,可若是咱们开销,在下就不懂商会为什么要有这一笔支出?”
  李大用冷笑一声,说道:“诸位评事刚刚说房子的事不过是个由头,真正想说的还是这件事吧?”
  岳良佐坦然道:“确实……大伙入会都是想有利可图,不过如果这样大宗的开销也不明不白的,咱们只有退股出会。”
  姜辰英道:“咱们虽是小股,不过张大人照顾,叫咱们也能聚集在一起商讨事情,而且咱们也不必退会,如果各位理事交代不清,张大人的规矩就是咱们能召开会体大会,重新更换理事。”
  “就凭你……”
  李大用刚要怒骂,马化先却是对他道:“说事不要口出恶语,翻了脸以后就难共事了……”
  马化先站起身来道:“各位的担心颇有道理,不过有一些事,此前担心消息泄露,咱们没有公开,既然大家有疑问,那么还是摊开来说的好……”
  李大用点点头,说道:“请司务把李庄侍从司送来的报告取过来……”
  这个报告是侍从司做出来的,主要是李慎明和田季堂在搞,张瀚过目后分发给各个商会。
  报告在此前是绝密件,只有最高等级的理事能看到,对这一点在场的评事们倒是没有意见可提。
  整个报告十分详细,包括筑城的计划,规模,人员配给,梯队往塞外去的安排,后勤的统筹,还有对辎兵营的扩大,军队明年的计划,商队继续东向的利润分析等等。
  这时评事们才知道,所有的计划是这般庞大,甚至庞大到远超他们的预计之外。
  “这倒怪不得事前不给我们知道……”岳良佐看了报告,苦笑着道:“人多嘴杂,咱们毕竟是小股。”
  “倒这不因为这个……”马化先道:“事前朝廷并没有允准,当然只能小范围准备,现在朝廷已经准出塞修筑军台,有了名目就好做事,当然可以叫各位知道。其实今天大伙儿就算不来,咱们也会挑日子召开会议,知会大伙儿的。”
  “如此甚好。”粮商王正健开口道:“知道原委,大伙儿当然是鼎力支持。”
  “你们呢?”李大用看向其余的评事。
  “这还要说!”姜辰英刚刚质疑时最起劲,现在也是跳起来拍着桌子叫道:“当然是全力支持,若是张大人这计划能成功,咱们身家最少翻十倍!”
  ……
  “各地的商会都出现了一些风波……”张瀚手中拿着的是内情局递上来的报告,内情局属侍从司,是从军情和外勤局里调人进来,有了骨架,慢慢加增人员。
  李慎明风尘仆仆,他刚从大同回来,一脸疲惫的道:“这也在预料之中,商人逐利,不要说他们,如果是我不明就里,肯定也要质疑。”
  张瀚道:“当初成立评事会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都是附合咱们的人,其实并不好。”
  “凭白多掣肘而已。”李慎明明显不赞同,不过这个话题他也没有多说。
  孙敬亭道:“遵路兄这话我不赞同,商人逐利,也要讲信义,而且凡事要明明白白,这样有什么不好?而且一旦明白利之所在,效率也是很高,从情报上来看,各地的商会动员之后,招募人手和筹备物资的事明显加快了,这么多准备工作,各地的商会都出动人手和动员人脉来做,不比咱们一家独揽要更有效率?”
  张瀚赞道:“孝征兄说的这话见的明白了,有些事全自己抓在手里,看似高效,未必能如意,有些事,可能做的时候多费些力,日后却是格外省心省力。现在各地的商会已经很能帮上我们的忙了!”
  李慎明翻个白眼,摊手道:“都冲我来了?要不要听大同那边的情形?”
  张瀚陪笑道:“遵路兄辛苦,还是说你那边的事。”
  “嗯……”李慎明满地的哼了一声,接着道:“麻总兵那边应了,他的正兵营已经开向几个要紧险隘军堡,郑巡抚也是要他的抚标营准备,阳和那边,赖同心也拍胸脯说要出兵,他又多养了二百来家丁,加上他的奇兵营能用兵马,两千来人都在戒备。”
  张瀚点头道:“阳和那边总督的意思如何?”
  李慎明道:“有朝廷旨意,郑巡抚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的行事,总督当然不会横生波折。倒是那个王心一,我们总要小心一些。”
  张瀚给总督张晓也是送过银子,除了三节仪金外,只要有事便是奉上一笔,三节的仪金也是额外丰厚,这里头有走私的利润,大家心知肚明,但绝不能明说。
  宣大总督身边的人,包括师爷幕僚和吏员,还有内宅管家一类的家人也有仪金,加上整个大同和宣府官场也都是被张瀚买通了不少,张晓就算要反对也需考虑再三。
  孙敬亭道:“若是我们能成功筑成军台,等若在边墙外拓地,朝廷总会给总督记上一功,张总督不会明着支持,但也绝不会反对。倒是王心一,除了开始表明敌意外,至今并无动作,值得注意。”
  张瀚舒展一下身子,笑着道:“准备动起来吧……万事俱备,剩下的事就是看我们的军队能不能顶住压力,并且按既定的计划,结一张大网,兜住北边的那群狼!”
  李慎明和孙敬亭的脸上都露出悠然神往的色彩,李慎明油然道:“自从跟文澜合作,现在又帮他的手,我想过能到身家巨万,但从来没有想过,咱们一群商人,还能参与到这般的大事中去。”
  孙敬亭的脸上有一抹潮红,也是十分激动的模样,他手都有些颤抖……从北上走私,如老鼠一般窃取利益,到现在大举北上,建立真正的基业,将西部蒙古彻底降伏……
  他轻轻吟道:“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李慎明轻轻一笑,接着道:“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张瀚兴致也被鼓动起来,大笑着道:“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张瀚三人一起大笑,最终高声道:“西北望……射天狼!”


第423章 尖哨
  “下弦月……”李从业操着南音,看向天空那半轮弯月,轻轻说道:“今日是二十三日?”
  “正是。”一个胸甲骑兵牵马站在李从业身侧,朗声而答。
  他们眼前是刚刚挣出土地的绿草尖,微亮的月光之下,如瀚海一般的草原似乎有着灵性,一眼看不到边的草地漫无边际,离的近的地方犹能看出绿意,离远的地方就似乎是大片的黑色地域,令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不知道藏着多少狼群呢……”
  李从业的副手王一骥听着若有若无的狼嚎声,感慨着道。
  “狼群不算什么。”李从业道:“人远比狼危险的多。”
  “是……”王一骥应一声,转头对身后的李贵道:“参谋官,敌情通报如何?”
  李贵道:“咱们现在出动的是天成司和镇虏司两司,加一个辎兵营和五千民夫八千余人,两个司的正兵一千四百人,青城司的主力已经撤入板升城,在那边牵住了不少台吉的兵马,再有朱大勇的骑兵第一司在东边哈喇慎地方活动,把布囊的残部远远撵开,哈喇慎的白洪大台吉向来是与土默特这边交好,那边不仅会放骑兵第一司,朵儿和第二司的人也会尽快赶过去,另外还会放一个步兵司在东路,这边已经接近战争状态,东路的商道却是不能断,和西部蒙古打的是一场整体战,拼的是综合实力,在此期间每一钱银子都是好的。
  再者说,东路绝不能时断时续,这是张瀚对辽东贸易的大宗旨,对土默特的战事不能影响东路贸易,这是铁的原则。
  这样一来,西部这里几乎是以步兵为主,天成司和镇虏两司已经在大黑河以北地方驻防,李从业带着青城司在南岸,辎兵和民夫也在南岸,工兵司正在大黑河岸修造几道浮桥,待浮桥修好后就大队过北岸,在北岸修筑军堡。
  除了军堡外,还要在南岸一直到边墙修筑多个军台和火路墩,在南岸,已经造成了几十个烤砖的窑厂,有足够多的人手在挖土制成砖胚,并且堆好晒干。”
  更多的器物在制造之中,每日李从业经过辎兵营和工场区时,都感觉到人力的浩大与壮观。
  “全军戒备!”
  远处传来隐约的马蹄声响,李从业的副手下令戒备,战兵旗队在最外围组成了一个个小的阵列,火铳旗队紧紧依附在长枪方阵四周,军号吹响,所有人都从休息状态中清醒过来。
  马蹄声时远时近,残月消失,接着启明星也消失了,天空显露出鱼肚白,这时在南方传来车队的车轮辚辚声响,步兵们戒备的更加严密,马蹄声似乎也近了,李从业用望远镜看,发觉敌人大约在五六里外,人数有四五千左右,其中有不少穿着棉甲的正式骑兵,从人数上来说他感觉压力并不大,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补给车队受到骚扰。
  车队每隔两三天就会来一次,运送来大量的粮食和日用品,这一次的车队规模很大,一百多辆大车满载各种物资而来,军令司和参谋司联合下令,沿途的驻守兵马都动员起来,昼夜不息的戒备守护。
  参谋官李贵手中拿着地图,上面标注着红蓝箭头,红色箭头代表着几条主要的补给路线,几乎是和以前的商道重叠,只有一些通往工区的箭头是新开辟的道路。
  蓝色箭头则代表这阵子发现的蒙古骑兵,现在虽然土默特各部并没有正式向张瀚开战,板升城里还有大量的汉商与和裕升的分行和驻军,但双方都明白战争一触即发,大战阴云笼罩在草原上,箭头所标注的就是那些觊觎窥探的骑兵,可能在前一段时间,频繁袭击商道上的车队和补给站点的也是这些人。
  除了红蓝箭头外,就是大片的蓝色区域,这代表着蒙古人的控制区。
  在大片的敌控区南边是代表大明的红色区域,不过距离李贵等人身处的地方已经很远。
  有商团驻军和补给站点,或是开始修筑军台堡垒的地点是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点。
  从地图上来看,一个个圆点现在还是半红色,代表只是刚刚规划和只有人员驻军,防御设施还并没有修筑完成。
  李贵每看一次地图,都是感觉心潮澎湃,他看到那些如蜂窝一般的圆点,由衷地说道:“真是壮观之至!”
  “少废话了……”李从业很喜欢这个雄心勃勃,脑子又快又聪明的小伙子,他笑骂道:“车队已经进入半红区,李参谋官,你是建议部队大部解散,小部轮值警备,还是继续全体警备下去?”
  李贵道:“我的建议是本司全体出击,向河对岸的敌军进行侧翼推进攻击。”
  “很好,说说理由?”
  “敌军对我们窥探的距离是越来越近了……”李贵看着地图上的箭头,朗声道:“三日前他们距离我们最少十里,十日前只是在附近二三十里内出现,派少量哨骑过来哨探,今日他们的哨骑已经快与我们接战,主力也只相隔五六里远……这样的苗头说明他们的主将耐心要耗尽,如果我们主动出击,很有可能造成会战!”
  “会战的话,我们一司六百八十人,只有少量塘马,并无骑兵,可有把握?”
  “有。”
  “把握在哪里?”
  “根据参谋司的记录和推算,我们和北虏的会战,一司兵力可以轻松击败对方五千人的主力,包括甲骑和牧民的结合,现在我们不仅有一司兵力,还有炮组随行……”
  “这种事,不要靠记录和推算……”李从业这一次没有夸李贵,而是板着脸道:“战争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靠记录来推算敌人能不能打的过,而是根据更深入的情报……”
  “是……”李贵低了低头,不过还是又昂首挺胸,正视着李从业。
  “根据哨骑的情报,”李从业眼中显露出赞许之意,他没有再看李贵,而是对在场的军官们道:“敌骑五千,甲兵不到一千五百,由十一个台吉联合领兵,这说明这支军队不是以普通牧民为主的军队,而是以甲兵和精悍牧民为主的精兵……不过我们还是要前推,天成司和镇虏司会配合我们,他们当面也各有两股五六千人的北虏,但以牧民为主,精锐不多,如果会战,我军的胜算极大。”
  李从业吸口气,拔出佩刀指向前方,令道:“全司前进,渡河!”
  ……
  “汉狗渡河了。”
  一个全身穿戴棉甲,头戴铁盔的蒙古哨骑远远看到了灵丘司渡河的场景,现在天光大亮,哨骑又是在一个土丘上,很轻易的就看到河面上如蚁群般的身影。
  这个叫塔布囊的蒙古哨骑三十出头,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披甲精兵,他的本主是素囊,后来被素囊派到他的儿子习令色身边当护兵,素囊死后,习令色和他身边的人都十分愤怒,护兵们都剪掉了自己的胡须,誓言要与和裕升决一死战,现在感觉机会来了,塔布囊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他骑在一匹矮小的灰沙马身上,这匹六岁口的马身量不高,身上都绷满了劲力,训练的好,在塔布囊观察的时候,这马静静等候,但全身都在蓄积着力量。
  在马匹的左腹侧悬挂着铁锤,右侧是斧子和几柄投抢,右后侧是塔布囊的骑弓和装满箭矢的插袋。
  在计算过河军队数量的时候,塔布囊不停的抚摸着自己的弓箭和兵器,感觉自己全身杀意沸腾。
  “我在这里继续看,估计是和裕升商团一个司的兵力,近七百人,有大炮。”另一个哨骑道:“塔布囊你回去禀报,我在这里继续观察。”
  “要小心,”塔布囊道:“汉狗的新火器打的又远又准。”
  “放心。”那个哨骑咧着嘴笑道:“百步距离无事。”
  塔布囊重重一点头,圆脸上的细眼内满是仇恨的光芒,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般仇视这些汉人,其实这两年来汉人不断的送来粮食和布匹,还有大桶的蔬菜……蒙古人最缺的就是菜,他们一天三顿都要喝茶,不然的话刮不下满肚肠的油腻,有蔬菜供应的话,每个人都会感觉舒服很多。牧民们也有了主粮供应,不必在冬末春荒时忍痛杀羊。
  “汉狗就是汉狗……”
  塔布囊用力甩了甩头,似乎是要把自己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给甩掉。
  本阵距离不过六里多,战马急速飞驰,很快就赶到了本阵所在。
  十几柄台吉大纛竖立着,在微风下轻轻飘扬。
  塔布囊直接奔驰到正中,外围的骑兵见是派出的哨骑回来,自动都是让开了道路。
  在内里,更多的甲骑和牧民都坐在地上休息,战马被五六匹一群的系在一起,防止跑散。
  塔布囊仿佛在不少人脸上看到紧张和惶恐的神色,他心里感觉有些憋气,什么时候蒙古人这么胆小和害怕战事了?
  与明国的和平日子已经有近四十年的时间,连塔布囊都是在和平的氛围里长大,草原上除了偶尔的小规模冲突,还有与马贼的战事外,他这一代人确实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了。
  这种发现和感觉叫塔布囊感觉有些羞愧,刚刚充盈的杀气也消失了不少。


第424章 后退
  “是塔布囊回来了。”
  大纛正中是阿成台吉和习令色台吉,另外还有喀喇慎部两位台吉,耿格尔和古鲁思两台吉。
  “汉狗已经渡河。”塔布囊是一个合格的哨骑,并没有带着太多的个人情绪,而是尽可能详细的报告自己所见。
  耿格尔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台吉,在喀喇慎部素有敢战之名,曾经在少年时随俺答汗两围北京,对大明和汉人有根深蒂固的仇恨。
  古鲁思则是哈喇慎各部中的后起之秀,这一次白洪大台吉虽被牵制,也没有如土默特这边公然与张瀚翻脸成仇,还是尽可能的派出了最精良的部下前来助阵。
  听完塔布囊的报告后,耿格尔大声道:“汉狗的另外两部也动了,看来是想和我们会战。习令色台吉,阿成台吉,你们看怎样?”
  习令色蠢蠢欲动,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表态,这支联军的主帅是阿成台吉。
  阿成看向塔布囊,问道:“商团军的士气和状态怎样?”
  塔布囊想了想,想到渡河时汉军甲光耀眼,队列齐整的模样,不知怎地感觉有些丧气,他道:“十分骄横,队列齐整,士气看起来很高。”
  “这一仗不打。”阿成道:“现在是初春,往下去我们的牛羊更肥,草更茂密,战马更加肥壮,这几天我们来回策应窥探,战马已经开始掉膘,这时候打不是好时机。”
  塔布囊以为耿格尔会发脾气,不料这个老台吉不高兴的揪了揪胡须,并没有出声。
  古鲁思道:“退多远?”
  阿成道:“暂时不打算和汉军会战的话,不如退到小黑河畔和二青河一带,放牧战马,等待更好的时机。”
  “这样坐视汉人修筑军台堡垒,似乎也太被动了啊。”
  “当然不能坐视。”阿成的神色还算镇定,不过眉宇间也满是苦恼之色。
  和蒙古人这边就是几个台吉当家的情况不同,张瀚做出大举北上侵吞控扼土默特为主的西部蒙古各部的决断时,几乎是汇集了身边所有人的智慧和经验,和裕升这两年在草原上大举活动,对各部的实力,风土人情,台吉的智慧勇力和威信,还有各部的牧民男丁数字,甲兵数字,地形与河流山川的走向……这些都是做了最详细的调查,这一次和裕升修筑军堡的地方几乎都是最重要的要隘地方,对早有准备的和裕升一方,蒙古一方虽然是主动决裂的一方,但在战术上的准备却是几乎为零,阿成等诸台吉请兵出行,也有一些台吉还在观望,并不愿最早出力,现在还是冬末春初,战马并未养肥,各部的牧民都有很重的活计,在这种时候出动大兵,各部都不是很愿意……
  “要再找机会……”阿成咬着唇想了半天,最终却是这一句话。
  塔布囊眼中的失望之色几乎要藏不住……不过阿成已经向他下令,命他和其余的哨骑继续盯着商团兵的动向,主力和其余一部兵马退向小黑河方向,喀喇慎部落恐怕要退往原兴和守御所地方,甚至再往东退。
  耿格尔就向古鲁思使着眼色,他们应该会退向二龙河和大青河交界的东北地方,距离这里有三百多里地方,是他们自己牧场最北端。
  喀喇慎的牧场南北一百五十余里,东西四百余里,在总体没有决裂的前提下,退向自己的牧场足够保障安全。
  “唉!”
  塔布囊想起刚刚汉人渡河时的骄狂之色,再看看自己这边的人,在阿成下令撤走之后,只有少数人有些失望,更多的人是庆幸与高兴夹杂的神色。
  塔布囊简直是怒发如狂,心中被一种无比窝囊的感觉给压住了,叫他简直要喘不过气来!
  他拼命打着马,风一般的驰骋向前,不一会功夫便又到了刚刚哨探的地方。
  “怎么样,今天打不打?”
  另外几个哨骑围过来,大家已经取了兵器在手,或是拿着弓箭,神色都有些紧张。
  “他们已经后退了。”塔布囊语带讽刺的说着。
  “唉,就知道!”
  几个哨骑都是精锐敢死之士,然而军中士气不振,大家对正面攻击商团兵的阵列都缺乏信心,这也是明显易见之事,但这般退走,真是叫人感觉丧气。
  “啊……”
  一个哨骑怒目看向河边,那里有一些商团兵已经登岸,并且迅速在岸边展开了队列,这个哨骑拉开弓箭,向前猛然一射……当然毫无意义,他们离河岸有一里多路,这一箭完全是射在空气里。
  后队已经开始撤走,相隔五六里,还好对方是纯粹的步兵,不然的话阵前后退,很容易造成混乱,然后被人撵鸭子一样的追着打。
  “明国人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厉害?”一个哨骑满脸不甘心地叫道:“看他们的甲,我记得以前明军边军也多是棉甲,互市时他们的营兵多半无甲无盔,现在这些兵说是商团护卫,怎么个个都有铁甲铁盔!”
  “人家过河都是直接搭桥……”另一个哨骑眼里也喷着火,商团兵在大黑河上不止搭了眼前这一座浮桥,沿河有十余里地,共搭建了七座浮桥,也并不是用名叫浑脱的羊皮伐子来当支撑,而是用更巧妙更坚固的办法来造。
  “不说了,走!”塔布囊冷冷看着眼前的一切,他感觉世界在眼前颠覆,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和紧迫感,他道:“汉狗怎样也是汉狗,光是两条腿怎么和我们打?等入了夏,各家的台吉都愿出兵时,那时候再看我们怎么击败他们,杀死他们,剥下他们的衣甲!”
  ……
  “鞑子撤了!”
  “嗷嗷……”
  坚固的车身顶上站满了人,密密麻麻的如同蚁群,看到鞑子骑兵后退,所有人都是忍不住欢呼起来。
  从新平堡北上的车队中有刚经过简单训练的三百多辎兵,带着大量的随军器械和物资,另外还有两千多北上民夫,都是在新平堡附近的六堡中就近招募的。
  因为担心敌袭,都是日夜兼程的赶路,人们的体能消耗很大,精神也格外紧张。
  眼看着北虏连打一下的勇气也没有,大队的骑兵扬起半天高的烟尘,然而不是进攻却是逃走,这怎能不叫人有扬眉吐气,欢喜之至的感觉。
  卢大富和张春牛两人一起站在车顶,眼睁睁看着大军渡河,又看着蒙古人后撤,还看到一个鞑子的尖哨在河边近处射了一箭,这一箭不射还好,射了更是叫人蔑视他们……打不敢打,却是做这样的泄恨举动,更是叫人觉得对方的色厉内荏。
  “你上司来了。”
  卢大富看到一个叫陶春的局百总骑着一匹杂马,跑的歪歪斜斜的过来,笑着对张春牛道:“春牛,底下你就要带着人挖坑了啊。”
  张春牛从鼻子里哼一声,心里也不大高兴。
  张春牛从车顶上跳下去,向陶春行了个军礼,说道:“辎兵第一营第三局第四旗队旗队长张春牛奉命带队前来,现全部人员及物资带到,请指示。”
  “张春牛你现在不是第一营的人了。”陶春草草回了个军礼,说道:“第一营和第二营在小黑河北岸圈了块地,造了一个联合训练场,早期工作先交给民夫,辎兵训练未满一个月,距离合格军人还差的很远,上头的意思是要继续训练……你是有战斗经验的军官,上头任命你为训练营暂编局的副百总,你狗日算是我的副手,不过要先去报道……赶紧滚蛋吧!”
  张春牛嘴张了嘴,想咧嘴笑,又感觉不太好,陶春性子粗直,张春牛有些害怕他。
  “你娘的……”陶春骂道:“想笑就笑好了,做这副怪样看着真难受。”
  张春牛这才咧嘴一笑,这一次他没行军礼,只抱拳道:“多谢上头提携。”
  “你甭高兴。”陶春闷声道:“虽说是副百总,但辎兵营要扩充到十几二十个营,官阶怎么可能和战兵完全等列?按上头的想法,我估计是在辎兵营里的局百总,到战兵司里肯定要降级使用。”
  “那时候再说那时候的话好了。”张春牛毫不犹豫的道:“官阶先上去,薪饷自然要高不少,就算将来要降级到战兵那边,资历这一块肯定也是考虑的。”
  “对,你小子就是鬼灵精,你他娘的给老子当副手,迟早把老子押箱子的老婆本都骗走。”
  “百总,属下万万不敢……”
  “别你娘的废话了!”
  陶春又骂了一句,催促张春牛赶紧滚蛋。
  张春牛又和卢大富告别,挤眉弄眼了一番,他很快就要把胸口的旗队长标识换成一条银色的横杠……张春牛早打听过了,那横杠真是银子制成,质感摸起来叫人感觉十分舒服。
  卢大富还了个军礼,几乎感觉有些郁闷……当初一个鸟铳旗队的人,李守信很受上头的信重,参谋司孙耀很赏识他,同是灵丘矿工一脉,李守信是一个很被上下看好的军事人才,现在张春牛看来也扶摇直上,自己也不是有功,不知道该走谁的门路才能更进一步?


第425章 列队
  “全体辎兵,列队!”
  陶春带着人开始下令随行辎兵列队,民夫们是陶春带着的人去接管,这些都是老辎兵,经验很丰富,这一次也从和裕升的骡马行里抽出不少人来,这两年车队在草原上辗转万里,车夫们的经验十分丰富,不论是管理还是实际做事的能力都很强……民夫们被下令暂时坐着不动,不能乱营,这些民夫经过几天的跋涉,精神体力都下降的厉害,他们也乐得不动,看着那些穿着短军服的辎兵被人赶鸭子一样的撵在一起。
  辎兵的军装和战兵是有一些细节上的不同,比如身上有两根交叉的背带,从正中胸前交叉到胸后,腰间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