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素囊犹豫和迟疑的时候,明军的步阵移动的再慢,也是终于突进到了素囊和他的护卫之前。
一双狂热的眼睛盯住了素囊,这个战兵并不认得素囊,但他认得素囊跨下的战马,这是一匹异常神骏的大青马,四到五岁口,刚进入青壮,身躯体长都异常高大,这个战兵身体高大,体格超出常人,他对自己的坐骑向来不怎么满意,但想在蒙古马中挑选出一匹神驹来实在太难,在上一次的战事中,这个战兵亲手牵过一匹高大的战马,不过那是被长官挑好的俘获,现在,混在战兵队中的骑兵旗队长李轩,要替自己赢得一匹真正的良驹。
战兵小队开始向前,他们彼此配合的十分默契,不管是真正的战兵还是下马的骑兵,小队战术是最早的训练课程,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位置,他们或是折挡,或是举起盾牌格挡敌人的挥击,或是利用长枪和刀牌配合,收割敌人的性命,一切都是做的十分自然。
素囊看到了明人的眼神,他下意识的挥舞手中的铁矛,向着对方戳刺过去。他的护卫这时都被别的小队成员或长枪手缠住,素囊看到明国人的长枪刺的又快又狠,他的护卫甲兵们纷纷被刺中落马,鲜血迸出,人们发出骇人的叫喊,有一个骑士圆睁双目,他的肋下中了一枪,这个蒙古汉子拼力拉住这支长枪,然而四周没有帮助他的人,一个明军战兵如披了铁甲的猛兽一般,用手中的腰刀向那个骑兵的脖间砍去,尽管以步对骑,刀锋一闪,还是斩中了那个骑士的脖间,一颗头颅飞了出去,鲜血在半空四溅开来。
素囊身边有一个老护卫大声叫喊,呼吁骑士们下马步战,利用佩刀和铁矛与明国人死斗,在马上阵形混乱遇着整齐的步兵阵列,这样打下去就是送死,明国的长枪兵和战兵越走越快,他们手中的兵器不断出手,血水流了满地,到处都是被刺死的战马和人,人和马的尸体混杂在一处,慢慢堆成了小山,商团兵们越过这样的障碍,继续出手挥击,这些兵都是老卒,体力充沛,并没有丝毫疲惫,精神上也十分亢奋,想逃跑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战场上声音太混杂了,马的嘶叫和悲鸣声,箭矢破空声,炮声,鸟铳声,人倒地时的哀叹,马蹄和人的脚步踩踏在大地上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鲜血的刺鼻腥味,远方的小丘上有一群狼群在窥探着这边,很快也被这样的情形给吓跑了。
素囊的挥刺没有刺中那个高大的明国人,对方头戴铁盔,眼下是铁面罩,身上是厚实的铁鳞甲,一层叠一层,还有护胫,护膊,铁靴,但这么沉重的装备并没有影响到这个人的动作,他的动作仍然十分矫捷,铁矛一刺,对方就扭动腰身让了开去,接着便是左腿发力,整个人做了横切的动作,素囊看看身体左侧,先是看到了自己的腿部已经少了半截,然后才看到鲜血狂喷,接着他才感觉到疼痛。
似乎有人在喊叫着要来护卫台吉,但那个明国人没有停止动作,他用左手的盾牌挡开了一记铁矛的戳刺,然后右手再猛力一挥,素囊感觉自己脖间一凉一痛,接着天地都在旋转,他这时才明白过来,自己已经被斩首,头颅在半空飞行,接下来便是两眼中只有血红之色,再下来便是一团漆黑,紧接着他失去了所有的意识,一切都完了。
李轩拎起素囊的首级,开始兴奋的大声吼叫。
北虏们也看到了素囊被杀,他们惊叹,哀伤,吼叫,很多人揪着胡须大叫着,满脸悲痛,素囊不是一个普通的台吉,他是达延汗和俺答汗的后人,是两位赫赫有名的蒙古大汉的嫡系子孙,是黄金家族的传人,这样一位尊贵的大台吉死在一个明国商人的卫队手中,连正式的明军都不算,这是不折不扣的侮辱和羞耻,然而人们哭泣着,离开那些如山堆般尸体和鲜血横流的战场,开始纵骑狂奔,他们多半又投奔了布囊,因为在这个时候,这些人心中茫然,感觉无处可去了。
这时炮组停止了轰击,算算一共打响了九轮,再下去就算是铜炮也有炸裂的危险,炮管已经烫的根本不能靠近,清膛手每一次清膛都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旦炸膛,别人不一定怎样,他是肯定第一个完蛋,接到停止炮击的命令后,清膛手把手中的毛涮一丢,整个人趴在了草皮上。
祝万龄也如释重负,但他喝止部下们有样学样,只下令各人原地盘腿坐下,不准离开队伍随意行动。
他的亲兵递来一个水囊,祝万龄大口喝了两口,打到现在,他感觉嘴唇干的裂了口,嘴唇皮肤上迸出鲜血,整张嘴粘了起来,感觉说话都困难。
喝了两口后祝万龄下令传递水囊,给那些盘腿坐着等候命令的部下。
大家传递着水囊,一起看对面的战场,天地之间,草野之上,似乎到处是伏尸,大量的战马成了无主的马匹,低头在尸体和鲜血之间,在泥泞的战场之上啃食着青草。
祝万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第375章 背影
“操!”
女真人骂人的词汇里似乎没有这个简单的字眼,况且谭泰也是用的汉话,似乎不这样就无法宣泄自己现在的情绪。
舒穆向来阴沉的脸也变扭曲了,他的嘴张大着,两眼也瞪的老大,一溜口水顺着下巴流下来他都不知道。
四周的女真人都好不到哪去,他们已经奉命结集,每人都等着奋战一场,就算是身经百战的白甲也有些紧张,打起来总会有死伤,就算死几个人也可能是自己,身经百战的勇士也没有办法确保自己在一场战事之后活下来,眼前是打北虏,不是抢掠明国,没有财富也没有包衣阿哈收入,人们的战斗欲望并不强,女真人是嗜血敢战,但并不是疯子。
不过眼前的场面已经是五千多骑兵被三百人打的惨败,战场上遗留下大量的战马和伏尸,布囊已经带着残余的人从战场一侧策马逃走了,现在他们只能看到败逃蒙古人的背影。
“就算是知道现在蒙古人已经不行了,可我真没有想到,明国人也能打的这么好?”如果是三百白甲对五千牧民,打赢了谭泰也不觉得奇怪,可眼前是三百多明国人,向来被蒙古人和女真人一起认为是孱弱者代表的明国人!
或许明国边军也有一些能厮杀的汉子,但人数太少了,明国人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而又是一个农耕民族,这个民族毫无疑问是低武力值的,懦弱的,很多男子都毫无血性,或是根本没有战斗技巧,明国人不象蒙古人和女真人,他们才是天生的战士,会走路就开始学习射猎,十来岁就能骑马射箭,并且百发百中,三个民族中明国一方毫无疑问处于国力最强人口最多而武力值最低的一方,被崇尚武力的另外两方鄙视也是理所当然。
蒙古和女真对汉人的心理优势就是建立在暴力上,比别的他们当然远不是对手,可现在在谭泰眼中却是完全颠覆性的结果,三百个明国商人的卫队,以步对骑,打跑了五千蒙古骑兵!
四周蒙古人的脸都阴的能挤出水来了,宰赛等人先也是震惊和不敢相信,现在各人的脸色都难看的很。
不管怎样,布囊和素囊都是蒙古人中的台吉,是高高在上的贵族,他们彼此声气相连,蒙古人现在的内斗也温和的多,很少有杀害贵族的情形发生,现在眼睁睁的看着几千自己人被明国人打成狗一样,这也算了,素囊这个血脉高贵的台吉还被人砍下了首级,这个结果,无论如何也是宰赛等人不愿看到的。
“我们上前去迎接吧。”谭泰不是蒙古人,他也假装看不到蒙古人死了亲爹一样的难看脸色,笑呵呵的对宰赛建议。
“好吧,商道要紧。”
宰赛一脸不悦,不过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从谭泰的建议。
宰赛深知女真人的厉害,他认为全蒙古加起来也不是努儿哈赤的对手,女真兵太狠了。现在他又有些困惑,明国人的武力也能到达这样的地步吗?
如果眼前这样水准的军队不是三百人,而是三千人呢,或是三万人?
宰赛摇了摇头,不敢再想下去了。
骑兵们开始缓向前,杨泗孙他们也发觉了,和裕升一方很谨慎的没有迎上去,虽然对面的骑兵打的是内喀尔喀的旗号。
士兵们没有能脱下汗湿的甲衣,每人都盘腿坐在地上,脸上都露出疲惫的表情,从车阵中出来一些工兵和车夫,他们带来了最后残存的清水,水囊在战兵们的手中传递着,大家都小口小口的喝着,没有人会大口痛饮,大家都知道存水不多。
士兵们把兵器放置在自己手旁,沾血的长枪,崩了口的戚刀,打放后火药味十足的鸟铳,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武器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对面的骑兵看旗号是自己人,可万一是敌人假扮的,这些战士也能随时再次进入战斗。
有一些火器旗队的士兵跑了出去,他们奉命先收拢战马。
大约有二百到三百匹没有受伤的战马在原地游荡,他们的主人要么重伤,要么已经死了,鸟铳旗队的人一边把战马逐一牵引到一起,一边顺手补刀,把那些重伤垂死的人杀死,也算是给他们一个解脱。
在阵后,火炮手们都脱了衣袍,他们的前胸后背都在不断的滴落汗水,九月的草原虽然已经进入深秋,随时可能因为一场雪而进入隆冬,但时近中午,火炮手们又是进行着十分紧张的体力劳动,早就汗透重衣。
在阵前是大片的尸体,时不时的还传过来重伤者的呻吟,鸟铳手们在不慌不忙的给这些重伤者补刀,偶尔有几个狡猾的轻伤者被发现,也毫无例外的被杀死。
商队是把这些蒙古人当强盗来看,并不是正经的敌人,而商队遇着强盗,要么是强盗死光,要么商人们肯定也是下场凄惨,哪怕是赶过来的张子铭等正经的商人,也不觉得杀死这些家伙有什么不对。
随军有三个正式军医,五个学徒,他们开始替自己的伤者治伤。
杨泗孙第一时间叫军政司的随员统计好了死伤者,共有战死者七人,重伤者十一人,轻伤者三十余人。
相对于打死近四百北虏的战绩,战死七人是完全可接受的结果,不过杨泗孙还是阴着脸,站在一旁看着军政司的人统计战死者的籍贯和姓名,详细的记录下来之后,这几个战死的士兵就要进行战场火葬,然后把骨灰带回家乡。
军医在优先治疗重伤者,轻伤的只能先尽量忍一下。
人们看着军医用娴熟的技巧给重伤的士兵止血,清创,然后敷药,对骨折的将士还要打上固定的夹板,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这些军医无视士兵的惨叫和哀嚎,两手仍然十分稳定。
张春牛的脸颊被一支轻箭擦过,脸上破了老大的一条口子,他摸了摸,伤口不浅,估计以后要破相了,张春牛原本一脸沮丧,不过当他看到一个腿被受了重伤的战兵被几个军医按着锯子锯下小腿的时候,他的脸上只留下庆幸之色了。
人们开始抽烟,各人从随身带的小烟袋里取出烟丝,然后放在铜烟锅里,鸟铳手们抽烟很方便,不用火石打火,他们的火种罐里还有残留的明火,点起来,各人开始吧嗒嘴,青色的烟雾在战场上袅绕着。
现在军中已经很流行抽烟,这也是一种军人福利,北方吸烟的人群基数原本就不小,张瀚也觉得烟草能平息军人在战场上的紧张情绪……副作用当然有,不过还是先顾眼前吧。
宰赛等人很明智的选择在军阵的百步开外就停止了行进,宰赛原本想叫这支军队的指挥官过来见自己,不过当他看到那些明国人的眼神后,还是放弃了这种打算。
几个台吉和几十个贵族将领一起下马,徒步向明国人这边的战场行进。
谭泰和舒穆等人也下了马,与蒙古人一起向前走。
越是向前,大家就越是心怀敬意……眼前是大片的被马蹄踩成泥地的草皮,到处是一摊摊的血水和尸体,宰赛等人注意到不少尸体是被炮弹打中的,死状十分可怖,蒙古人因此变得胆战心惊,他们有物伤其类的感觉,对眼前的一切都感觉有些伤心,心中也油然而生一种恐惧之感。
女真人们没有太多的感伤,他们更注重观察战场的细节。
火炮的着弹点,准确率,鸟铳的杀伤力范围和距离,蒙古人的冲击战术为什么失败……谭泰和舒穆开始用女真话窃窃私语,眼前这一仗可值得注意的东西太多了。
杨泗孙没有出来迎接,他在阵列中抚慰一些重伤的兄弟,同时关注军医们的救治。
这也是和裕升指挥官们的惯例,无论如何,战后除了防止敌人反扑外,救治自己的伤患是第一位的。
每一个老兵都是军中最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受过伤的老兵,他们可能变得更强大,坚韧,富有经验,他们比什么都珍贵。
“哈,是老杨嘛,你这一仗打的漂亮!”
谭泰一眼就看到了“老熟人”,脸上露出亲热和惊喜交加的表情。
杨泗孙“哼”了一声,大步走了过来,歪着头对谭泰道:“狗日的谭泰,你跑这里来做什么来了?”
谭泰一点不介意杨泗孙的措词……他们在辽东这样互相对骂也不知道多少回了。不过谭泰现在自矜身份……他是最有前途的牛录额真之一,当下笑呵呵的道:“这你还猜不到?”
“是你们四贝勒派过来,接应我们车队的吧?”杨泗孙又哼了一声,脸色神色好看了很多。
心底里把女真人当大敌是一回事,当着谭泰这种真正的熟人又是另一回事了。
好在杨泗孙可以把冷脸摆给舒穆看,这厮在辽东时就和大伙过不去,成天摆出一副死人脸来,现在还是阴着个脸,杨泗孙心情不是很好,也阴着脸瞪眼看舒穆。
两人互相瞪眼,谭泰冷汗都要下来了,舒穆却突然道:“杨泗孙你这一仗打的真好,我很佩服,嗯,我是说真的,不是嘲讽。”
第376章 光线
杨泗孙眼珠子都要瞪下来了,谭泰在一边也张大了嘴……舒穆是标准的女真至上者,自大的连本族人有时都看不过去,汉人在他眼里就全部是包衣,别的屁也不算,汉人除了拿来奴役,叫他们做农活,耕地,养牛羊,包衣们也只能做这些事,别的事他们哪行?
“打的真好?”谭泰的夸赞杨泗孙听听也就算了,彼此是熟人,算不得好友,一两句话只当恭维,舒穆这厮说话的,杨泗孙才是认真对待了。
“打的好就是打的好。”舒穆脸上的生动表情一下子就消失了,他还是阴着脸道:“不过三百人打败五千蒙古人,我们三百白甲也能做到。”
“哼。”
杨泗孙冷哼一声,懒得理舒穆了。
宰赛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两帮人打交道,现在他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些汉人商队的人早就去过辽东,并且在女真人那里有深厚的关系了。
人们的目光渐渐被那群军医给吸引了,几个正式的军医都是外科圣手,并且全部参加过和裕升此前的几次大规模的战事,战场救护的经验十分丰富。
有人被锯了小腿,用了麻药之后小锯子很快把小半截腿给锯了下来,接着清创,止血,缝合。
宰赛和谭泰等人都张大了嘴,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情。
宰赛忍不住道:“这样能救下来人?”
杨泗孙对这个蒙古台吉有几分客气,他点点头,看了看昏迷中的伤兵,说道:“问题不大,他就是小腿保不住了,被马踩成了粉碎性骨折,咱们不锯掉他的腿这腿也好不了。锯掉了,底下只要不弄出大出血来,最多发几天烧,一定会活下来。”
“你们这是从老天手里夺命啊。”谭泰啧啧赞叹,他的眼中满是惊奇之色。
宰赛等人的神色也是一样,眼前这些明国人,不论是战斗力还是战场救治的能力,两者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力,如果说明国人打的好还是因为甲胄坚固,器械精良,又勇猛敢战,这些都在宰赛的理解范围以内,就算学不会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可眼前的这些军医后阵的那几门青铜炮,就远远超过了宰赛的想象力的范围,叫他学都不知道怎么学。
“这些医士,”宰赛眼珠一转,说道:“真是厉害,不知道贵商号有没有更多的医生,我们也可以聘请一些。”
“这事我做不了主,”杨泗孙道:“不过我能代为向我家大人禀报。”
“好,好。”宰赛笑眯眯的道:“这七八个军医,一个月花多少银子?”
“二百来两就够了吧。”杨泗孙无所谓的道:“一年三千两银子,准够。”
宰赛没有吭声,他没想到是这个数字,就算他贵为一部台吉,一年也没有几千两银子的进帐……北虏各部都穷的要死,特别是左翼这里更穷,不抢明国就没有财富,抢来的也会慢慢消耗掉。
养几个军医就要几千两,宰赛不知道是那张瀚疯了,还是自己疯了,又或是这个世界疯了。
“还要预备他们用的器物,专门的军医院,加上药材等物,嗯,五千两差不多吧。”
宰赛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他把目光投向阵后的那几门青铜炮。
谭泰和舒穆的眼光也盯着后阵,那一群炮兵已经把衣服穿上了,当着外人,军姿军纪十分重要,祝万龄自己也穿好了衣服,见这群鞑子盯过来,他便也狠狠盯回去,一边回瞪,一边喝道:“都他娘的打起精神来,不要叫鞑子们给小瞧了。”
谭泰隐隐听到叫喊,笑着道:“这打炮的还真是凶,不过不凶也不得打的这般好炮。”
宰赛也赞道:“适才我们在掠阵,亲眼看到贵方这边的火炮打的又快又急,还很准,这边的死伤多半是火炮带来的,我心里着实佩服。”
宰赛这一次学乖了,没有直接问火炮的价格,一则是他觉得很贵,二来宰赛觉得火炮是重器,恐怕人家不会出售。
“火炮算上前期研发成本的话,五千两左右一门吧。”杨泗孙道:“价格是很贵。”
何止很贵……女真人和蒙古人都喘起粗气来。
四门炮就是两万两,还不算炮手在内的各种费用,而眼前这些鸟铳手们手里拿着的鸟铳也是明显的制作精良,鸟铳价格宰赛和谭泰都大抵知道些,知道价在十几两银子左右,光是这些鸟铳就值得千两以上,加上那人人都有的铁甲锁甲皮甲,各种兵器和随身器物,贴身的军袍也是精心缝纫的,还有军靴等物,宰赛和谭泰突然对视一眼,两人都感觉隐隐有了些答案。
眼前这支明国的军队,毫无疑问就是用银子堆出来的!
舒穆这时皱了皱眉,说道:“有一支骑兵在接近。”
众人都是一凝神,谭泰点点头,说道:“确实有骑兵过来。”
宰赛的一个亲兵趴在地上,听了好一阵之后起身道:“二百到三百骑。”
各人都是用蒙话说话,除了杨泗孙的蒙语交流无障碍外,在场的商团军官和士兵都是多半懂得蒙语或女真语。
从山西往辽东这三千里路程,不学点蒙语或女真话就太困难了。
蒙古人和女真人都翻身上马,杨泗孙做了一个手式,军旗展动,三百余名正在休息的士兵全部站了起来,重新列阵完毕。
谭泰和舒穆的脸上都显露出凝重之色……眼前这些士兵真的是难得的精锐,也是真正的虎狼之士。
听闻可能有敌袭,无人慌乱和紧张,脸上都是从容之色,虽然刚刚经历苦战,但无人抱怨,也没有过分激动,各人脸上还是那副模样,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都在听从指令,毫无犹豫……这样的兵才是真正的好兵,听话,有战斗技能和技巧,情绪稳定……没有在战场上打过多次,经历过多少次生死的老兵是做不到这样的。
谭泰只是有些奇怪,和裕升只是一个商行,张瀚只是一个商人,虽说在草原上要自保,要面对一些小规模的战事,张瀚又是怎么练出这些精兵来的?
马蹄声渐渐响了起来,一股股骑兵出现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开始远方的灌木和草从还比骑兵高出一些,后来骑兵渐渐显露出身影来,一看到对面的场景,宰赛等人面无人色,谭泰和舒穆也变得异常紧张,他们的部下也赶了来,这几人顾不上说话,赶紧策马回到自己阵中。
远方的骑兵简直是云端里走下来的一样!
光线扭曲了,大地似乎在颤动。
大量的光,耀眼的光芒,刺目夺人,整个地平线都被光给充满了,似乎天地之间,只有这一群骑兵和太阳的光辉在互相辉映着。
这是何等壮观的景像!
很多人都看呆了,杨泗孙等人一开始也十分紧张,接着所有和裕升一方的军官脸上都露出笑容。
当然杨泗孙等人没有下令停止戒备,在确定之前,一切都要小心谨慎。
蒙古人都在大呼小叫起来,宰赛带的人虽然是精锐,但在远方骑兵的威压之下,不少人都开始惊叫起来。
这一片草原原本就是蒙古人的地盘,现在他们被搞迷糊了,这里到底是谁的地方?
“是我们的骑兵!”
祝万龄站在小丘上,脚底下是一个小马扎,这是他平时带炮队训练时坐着休息的爱物,这时他站的高,两手搭成凉棚,最终也是他先确定下来。
“我们的骑兵来了!”张春牛等人率先欢呼起来。
李守信没有出声,不过向来沉稳质朴的脸上也满是高兴之色。
李轩的神色有些惊异,他没想到先赶来的是骑兵,和裕升的骑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合用的记录,都是打散了在训练,不过李轩也知道骑兵新战术合练到了最后关头,现在看来是训的差不多了,上头调了一部份过来?
李轩的疑惑没有维持太久,不管怎样来的骑兵肯定是从李庄过来,这是毫无疑问的。
也就是李庄那边能打造出那么多完全一致的胸甲,并且全部经过抛光处理,然后整齐划一的穿在骑兵们的身上,然后才能造成眼下的这种效果!
二百来骑,硬是叫这边的蒙古人和女真人都吓了个半死!
人们就看着骑兵越驰越近,他们也远远看到了抛开车营的步阵,骑兵没有直接过来,而是迂回了一大圈子,直接到了谭泰和宰赛等人的右手侧翼。
只要杨泗孙等人打一个暗号,那边的骑兵就可以直接冲锋!
冲锋,开火,迂回,装填,再冲锋!
“是我们的胸甲骑兵!”李轩用最大的热情,大声吼叫了出来。
……
率领龙骑兵的是朱大勇,他这一次带来了两个局的胸甲骑兵。
这是用完全的欧式骑兵练法训练出来的胸甲骑兵,包括下马使用火器,骑兵用密集的阵形用尖剑或直刀冲锋等等,欧洲的骑兵在火器时代曾经沉沦过一阵子,传统的闷罐子骑士被火枪打的丢盔弃甲,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后来的骑兵复兴是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这人的传记张瀚看过,承认这个欧洲君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事天才,这个普鲁士国王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欧洲军事变革,还影响了其后很多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包括现代的军事后勤制度,参谋制度,训练,精械等各方面的提升,这个腓特烈大帝都有很大的贡献,甚至是其后的天才拿破仑也是一样跟他学了不少。
第377章 轻忽
张瀚在这事上是半瓶子醋……甚至半瓶子醋也不算,只看过一些简单的传纪体的书籍,就敢自称半瓶子醋?如果他真的懂,以张瀚对骑兵的重视程度,恐怕这些胸甲骑兵早就训练出来了。
眼前这支骑兵在本时代已经是超前了,一百年后,法国人和西班牙人都大规模使用胸甲骑兵手持火器冲锋,用这种骑兵来对付长枪兵方阵,压制方阵火力,利用机动性不断的破坏方阵的后勤补给和彼此的配合,最终法国人胜利了,他们用骑兵解决了西班牙人的方阵,在最终的战事中,法国人死伤四千人,西班牙人死伤一万五千人,西班牙方阵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西班牙也从帝国变成了二流国家。
除了张瀚本人外,和裕升体系内的军人们也对胸甲骑兵寄予厚望。
在浩瀚如海的草原上,纯粹的步兵阵实在太吃亏了,虽然打一次赢一次,但没有一次是主动出击,都是在等着不知何时出现的敌人来袭击,然后把敌人打跑,但几乎没有办法追击……以步兵追击骑兵,除非是多路大军出击,扫其草场驻地,迫其交战,或是有不间断的后勤补给,多路推进,交叉扫荡,否则的话,以现在和裕升在草原上的兵力配给,实在是太困难了一些。
“我们来了。”朱大勇对李轩和杨泗孙点点头,笑道:“这两个局全装配铁甲和燧发骑枪!”
“燧发枪定型了?”杨泗孙眼一亮,面露惊喜。
朱大勇笑道:“嗯,骑枪先定,步枪还要等,不过也快了。”
杨泗孙急道:“快给我一支看看!”
朱大勇哈哈一笑,将自己手中的骑枪递给了杨泗孙。
“重五斤……”杨泗孙先掂了一下枪的重量,然后横在肩膀上,感受枪身的流线,他抚摸着枪柄,枪托,看着扳机和火门等物,看着金属件散发着光泽。
“打放一枪看看吧。”朱大勇看杨泗孙实在喜欢,将自己身上的引药瓶和射药子弹都递了过去。
朱大勇又道:“燧发步枪重七斤,枪管较骑枪长,配件稍大,射程也远出不少。”
“已经很轻了。”李轩道:“最早的鸟铳可是加长加厚,重八斤,打放时实在吃力。”
杨泗孙已经在装填,闻言道:“听大人说泰西可是有重十几斤的火绳枪,那可是真重,打放起来要加叉棍。”
李轩道:“咱们大明又不是没有,太笨重了,不如用小炮。”
当时欧洲虽然已经在使用燧发枪,但主流还是火绳枪,甚至近百年之后,火绳枪还在小范围使用。
此时威力最大的火绳枪穆斯特克也是西班牙人弄出来的,重十几斤,有效射程二百米以上,可以射穿骑兵穿着的重甲,每次打放都要在枪身下放置叉棍支撑,否则人无法承受它强大的后座力。
李庄的火器局没有走这一条路,火绳枪无论怎么加大威力,总有其固定的无法回避的缺点,张瀚坚定的走燧发枪这一条道路,没有在火绳枪上用太多的金钱和精力,现在燧发枪终于定型成功,也是叫杨泗孙等人大大松了口气,并且十分欣喜。
谭泰等人已经又慢慢返回,他们看到杨泗孙在装填,并且没有点燃火绳,各人眼中都有诧异之色。
杨泗孙手中的是标准的燧发滑膛火枪,杨泗孙先拉开龙头,感觉簧力较为沉重,拉开时需要加大手力,在龙头前方是火门盖,拉开之后,露出铁质的小孔,他将引药罐的尖头注入火门池,倾倒了一些引药后,再把火门盖放下,龙头正对着方形的小铁片,在此之前他已经把射药和弹丸用搠条压实,这时他将火枪瞄向后方。
几乎所有人都在看着杨泗孙的动作,特别是鸟铳旗队的人们,他们的目光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