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返大隋(木子)-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石要给钱,武家兄弟不肯要,推让一翻,最后黄石也就不再客气,又说了些酒宴之事,便先告辞离开了。婚事虽然提前,但要找人操办酒宴并不困难,怀荒城里有许多酒楼,随便找一家订席甚至找厨子去。都可以。但他却来找开豆腐店的武家兄弟,其实也是有些原因的。正如武家兄弟特意结交黄石,看中他是武将,同时也是曾在易风面前侍卫原因。黄石其实也是有意要交好这武家兄弟。因为知道易风对这武家兄弟不错。
这武家兄弟本是河东人,家里早先跟他黄家差不多,武家兄弟四人。在河东老家种田,佃人田地耕种。后来。武四郎开始做豆腐卖,走村串户卖豆腐。四兄弟努力数年,也积累下了一些本钱。之前听本乡的木材商人说起怀荒如今的商机,便也典了家当,想来怀荒博一把,贩些怀荒的好酒回河东甚至去河南卖。他们来到怀荒,可本钱太少,参加不了拍卖会,后来用高价从同乡手里买进了一些怀荒烈酒,结果回河东的时候,一入关,就被巡逻的隋军守兵查抄了那些酒,血本无归。兄弟俩只好又回到怀荒,结果落魄之时,竟然时来运转,一次在易帅面前说上了话。也不知道怎么的,易帅听武家兄弟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竟然拿出了一百贯钱给兄弟四个,还帮他们在城里开了一家铺子,让他们重营本业卖豆腐。
重做老本行的武家兄弟豆腐铺子经营的很不错,特别是易风亲自来这店里坐过几次,还给出了好几条富贵经营意见后,武家铺子的生意更是越来越红火。
黄石并不清楚易帅为何对这武家兄弟如此关照,可他也懒得去细想,既然易帅如此关照武家兄弟,那么他有机会也就跟武家兄弟搞好点关系,总是没错的。
黄石永远不知道的是,易风如此照顾武家兄弟,只是因为第一次见武家兄弟时,听到武四郎自报姓名叫做武士彟。易风与武家兄弟交谈后,已经确定武四郎就是那个武士彟,那个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不过此时,武四郎还只是一个卖豆腐的年青人,历史上,武士彟先是卖豆腐起家,后来做起了木材生意,赚了不少钱,然后结识了大贵族李渊,后来更是投了军当了小队头,为李渊出过不少力,唐朝立国后,武士彟也得到不错的回报,论功行赏,获爵得官,后来一路做到应国公、利州都督等高职,而且还娶了隋朝皇族之女为续弦,也算是个十分了得的商人。但这个官宦之后,父辈之时早已经家道中落,年少时种田卖豆腐的武士彟不但凭着自己的本事从农民到国公,娶宗女,后来他的女儿更是曾为了历史上的一代女皇,武氏家族也曾经建立了武周政权。
易风资助武家兄弟,倒没有太多其它的念头。只是对武家父女两个历史上的经历都十分惊叹。如今突然见到了还没发迹时的武四郎,便也顺手拉了他一把。而且易风也承认,历史上曾被武则天追封为大周孝明高皇帝的武士彟,做豆腐的本事确实厉害。他对他的豆腐铺子提了几点建议,武士彟就马上改进,把这豆腐铺子做的有声有色,易风对这武家铺子的各种豆制食品,也是非常喜欢。
有时他坐在铺子里,看着武士彟毕恭毕敬的奉上豆浆,那心里确实有股子酸爽的感觉。
不过,历史上,武士彟得在二十多年后才会迎娶那时已经四十多岁的隋朝观王杨达弟弟的女儿,然后在距此二十六年后才生下武则天。还很遥远,而且如今武士彟的人生轨迹已经改变了,恐怕他没机会遇上杨氏,一代女皇武则天可能也没机会来到这个时代了。他有时喝着豆浆,会突然的想,因为自己,中国唯一的女皇也许将不会出现在历史之中了。
历史,有时似乎很容易就被改变!开皇十八年的武士彟,只是一个在怀荒城里开豆腐铺子卖豆腐的小买卖人罢了,若这时易风告诉他,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大富商,会成为一个国公,成为和他此时职位类似的州都督,甚至将来他能娶如今大隋皇族宗室女,将来他的女儿不但会成为一国皇后,甚至建立一个朝代,登基称帝,为一代女皇,估计武士彟只会以为他疯了!
第185章破镜重圆
(两章合发,谢谢头疼也不行、老公羊两位支持。(顶—点)小说WWW。23WX。COM)
陈婤在凌云的面前席地而坐,一双明亮的眼睛打量着分隔了六年之久的未婚夫。
在柔和的烛光映照下,这家怀荒中城里有名的茶楼兰亭轩充分的表现出一股子江南华族的高雅品味,四面厅的建筑布局,周遭高墙隔起来的小园林内的高大老槐树,西面堆起的秀丽夏山,东边峭拔的秋山,以及北面清池小亭,通过四面大型的花格檀窗,隐隐透入书轩,让人仿佛置身在四季的景色之中。置身于此,不但让人一时淡化了地处寒冬时的塞外,更有加如处于江南时节的晋时华美悠闲之感。
兰亭轩中陈设名贵的紫檀、红木等珍贵家具,且所有家具制式上皆依魏晋之风,如今怀荒市面上极为红火的各种新式胡风家具,在这里看不到分毫。小雅厢里,地上铺设着席子,并没有桌椅,易风和陈婤在堂心的棋桌两边席地而坐。陈婤优雅正坐,易风却有些自然闲适的模样,他没有如陈婤那般的双膝前跪席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易风有些随意的屁股坐地,两腿盘坐着。陈婤如柳细眉不可察觉的微微挑了挑,对于易风这种失礼的坐姿有些不适。
汉人自殷周起,便形成了双膝前跪,臀部坐在脚后跟上的跪坐形式,后来也成为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而直接臀部坐地,两腿前双的箕坐。或者是两腿盘起的盘坐,以及垂脚高坐均被视为不敬的忌讳行为。虽然自汉末以后,胡汉杂处。尤其是经历了五胡乱华,经过数百年的南北朝时代后,垂脚高坐椅子的胡坐又或箕坐等已经在汉人间广为传播,甚至如今北方各地,床椅凳等各种充满胡风的家具流行,可在陈婤的眼中,易风这种胡坐依然是不敬和没有文化修养的表现。
她不由的想起了六年前。那个时候的大郎不是这样的,在她心中保存的记忆之中,大郎是个知礼儒雅的儒家士子。虽然他们一起居于塞北草原胡族之地,可在父亲的教诲下,他们行事举止,却依然处处保留遵守着江南华族的礼仪。
凌云并不知道此时面前的这个女郎在想的是他的坐姿失礼的事情。他随意的坐在那里。手里拈着一枚白子,等着执黑的女郎先行。
他在等着这个姑娘先开口,面对这个突然找上门来的姑娘,易风虽然对两岁到十二岁之间的那十年记忆毫不知情,可他直觉却觉得这个女子应当就是知情者。
不过他并没有把这女子直接带回帅府家中,也没有赶走她,而是请她来了这家怀荒城中由一位江南商人所开的茶楼里,他直觉这个女子知道很多事情。可到底如何,还得让她先开口。
“奴姓陈。名婤。”
二楼的上等茶包厢里安静静谧,许久之后,女子终于开口了,她一开口就自报家门。
报出名字的时候,陈婤目光注视着元昊,如今他叫易风了。可惜的是,从始至终,易风听到她报出名字之时,也没有半点神情变化。她真的不记得自己了,想到这里,她不由的充满苦涩。自小的青梅竹马,懂事起就一直照顾着她,陪伴着她的昊哥哥,完全不记得当初的婤妹妹了。
“你以前姓元,名昊!”她缓缓又道。
“说说我从前的事情,就是我叫元昊时的事情。”易风端起桌上的热茶,轻抿了一口。刚泡开的龙舌茶清香中带着丝苦涩,苦涩在舌尖打着转后又有种甘甜之味升起。这家茶楼的老板本就是曾经在江南扬州经营高档茶馆的,如今跑到这怀荒来开了这么一家茶馆,可依然保持着他们的高雅品味。他们用的是龙舌茶,这龙舌茶自易风炒制出来后,如今名义上依然是高家产业,可实际上却早已经由杨广接手了。凭杨广的能力和影响力,龙舌茶和炒茶法比预料中更加快速的传遍并风靡了天下,特别是在江南华族当道的南方,这种新的炒茶法,新的茶叶,新的饮茶法,更是风靡。听说现在已经有很多花庄开始也使用炒茶之法制茶,虽然炒茶的技术壁垒并不强,但新炒出来的茶,却很难跟早已经在炒茶中占据首位的龙舌争锋,龙舌茶如今早已经奠定了其在绿茶品牌中的高档茶的地位。
陈婤也端起茶杯浅偿,这种茶叶连她在契丹的时候,都已经偿过。在契丹首领们的手里,这种如今在中原最富名气的炒茶,一銙就要换十匹马,而所谓一銙,只有小小一点,用银盒装盛,一銙只能泡十杯茶左右。泡一杯茶的量,价值一匹马。而以往头人们买的中原好茶,也不过是一饼茶换只羊而已,一斤茶却足有十二饼。
细细的品味着舌尖的中原名茶,陈婤开始将一段往往娓娓讲来,记忆里,年少之时,她许多次和元昊一起围着父亲面前听他讲起这往事。如今,再度与元昊重逢,他却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
陈婤却不会忘记,到现在,她也将父亲讲的那些事情记得一清二楚。
其实,徐先生也并非她的父亲,徐先生其实是她的姑父,徐陈氏是她父亲的妹妹。而元昊也不是他们的儿子,不过元昊的真正身份究竟是什么,姑父却从没有告诉过陈婤。
“十六年前,姑父在长安野外捡到一个弃婴,那是一个只有两岁左右的孩子,姑父救了那个孩子,并带回了江南。”陈婤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哦,对了,姑父那个时候还有一个身份,是大陈太子舍人,出使北朝之前,刚刚迎娶了大陈皇帝的妹妹乐昌公主。。。”
凌云听到这里,眉头扬了扬。大陈应当就是南陈了,北朝自然就是隋国。乐昌公主的丈夫是她姑父,那乐昌公主自然也就是她的姑姑了。乐昌公主是南陈皇帝的妹妹,是公主,那这女子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这女孩子要么是南陈皇帝之女,要么就是南陈的亲王甚至是郡王的女儿。再一推算那时是在开皇二年,南陈还没有灭国,这个时候南陈的皇帝就是南陈最后一任皇帝陈后主陈叔宝。
接下来陈婤所讲的事情。也基本上证实了凌云的推测。
陈婤的姑姑是南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她嫁的是南陈的太子舍人才子徐德言。徐德言是南陈大诗人、尚书仆射徐陵之孙。父亲也是南陈的大将,徐家是南陈的名门华族。娶了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后,开皇二年,他受命出使隋朝长安。回来时带回了两岁的元昊。回到金陵时,正逢陈后主的妃子生下一女,也就是陈婤了。七年之后,大隋以晋王杨广为元帅,三路大军共计九十余位总管,统领着五十多万大军全面攻陈,因陈后主的昏庸,南陈被一战而灭。
亡国之后。隋朝的宗室和诸多官员都被迁往长安,南陈的国都金陵城被推为平地。
做为南陈的公主。乐昌公主的命运和很多陈朝公主一样,被杨坚收入宫中,或者赏赐给功臣皇子。其中乐昌公主就被赐给了伐陈有功的杨素,另有一个姐妹赏赐给了另一个伐陈功臣贺若弼,还有两位姐妹宁远公主和临川公主被送入了掖庭宫中。甚至后主女儿中年长的四女广德公主赐给了晋王杨广,五女临成公主赐给了伐陈时担任三路大军中一路元帅的秦王杨俊。
陈婤是陈叔宝的第六女,不过她却逃过了这一劫。
金陵城破时,许多公主自杀,也有许多路上病死,还有一些充入宫庭或者赏赐功臣,还有一些则失踪了。陈婤就是在那个时候失去了踪影,他被徐德言救走了,却没能救走自己的妻儿。只是得以将一面铜镜一分为二,约定将来破镜重圆。
那个时候,徐德言带着才七岁尚未有封号的陈婤以及已经九岁的元昊逃过了搜捕,后来徐德言带着两个孩子一路追到了长安,并得知了妻子已经被赐给了杨素。
凌云这时也终于记起了一则叫做破镜重圆的故事,故事里乐昌公主被赐给杨素后,杨素十分喜欢这位南陈公主,特别为她营造中国别院,甚至当这位公主以死相逼不肯让杨素碰她的身子,也没有强逼。乐昌公主拿出那半面镜子,让一个老仆在长安的街市上出售,最终引得了找到长安来的徐德言的注意。他拿出了另半面破镜,并在镜上是题诗一首交给仆人带回。乐昌公主得镜后,见诗,悲怆流泪,因不能饮食。杨素后来得知,把徐德言请到府中将陈氏还给了他,并送了一笔盘缠。这件事情,在当时还被长安百姓当成一桩美谈,纷纷称赞杨素为人宽惠。
当然,那只是故事,据陈婤所讲,其实是徐德言到了长安之后,听得妻子已经被赐给杨素,便每日到杨府外面售卖铜镜,最终让府中的乐昌公主得知了消息,然后两人联络上,徐德言在一个夜黑风高之夜,潜入了杨府,救出了妻子,然后带着元昊和陈婤远走高飞。不过杨素发现此事后十分暴怒,派出了侍卫追捕,徐德言击退追捕杨府侍卫,但自己也受了伤。后恰逢自大兴返回契丹的契丹纥便部首领咄罗所救。就跟着咄罗,藏在契丹人的队伍之中,成功的避过了后续的追捕拦截,一路到了关外的草原之上隐居。
后来,他们就在契丹定居下来,徐德言成了咄罗的汉人老师以及谋士,陈婤和元昊则被徐德言和乐昌公主收做义子女,后来又将陈婤许给元昊。结果六年前,元昊却在一次突厥人的袭击中失踪了。
凌云深吸了一口气,端起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
“你不相信?”
“我相信。”他毫不犹豫的道。易风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是一个穿越者。但他也对这副身体的过往知道不少,基本已经确定了,他这副身躯原来是杨广和太子妃的私生子,两岁时。被得知了实情的太子愤怒的杀了。不过当时死的并不是他,而是被人李代桃僵,然后隔了十年之后。他出现在了燕山,被慕容恪收为义子,直到如今。中间有十年的记忆缺失,无人知道。
直到现在,陈婤把这十年缺失的经历给他补充了。一切都合情合理,虽然徐德言当年是怎么捡到他的,还应当有些隐情。但这并无关系。不管到底是谁破坏了太子的计划,救出了他,然后他又怎么的被徐德言给捡到了。总之,两岁前的杨林,两岁到十二岁时的元昊,十二岁到十八岁时的易风。直到如今的易凌云。应当是同一个人。
只是他有些意外的是,这份经历也正是太曲折了。
出生后到两岁时他都生活在长安,两岁时失踪后,是被徐德言救走了,在南陈生活了七年,然后又在契丹生活了三年。这也充分的说明了他六年前为何出现在了燕山,当时他被袭击契丹营地的突厥人掳走,后来怎么的逃了出来。还与一头白虎博斗,杀伤受伤后恰遇慕容恪救下。
不得不说。易风的经历太传奇了,运气也很好,无数次得到救助,两岁时徐德言救了他,十二岁时慕容恪救了他,等他十八岁时中箭死了,甚至他凌云又穿越附身活过来了。
“当年你失踪后,所有人都说你已经死了,可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你死了。我一直相信你还活着,果然,我终于又见到了你。”
陈婤脸上带着泪,可却面露笑容。
这是真掣的感情,易风能感觉到。“你是怎么找到我的?”隔了六年,陈婤又找了过来,这确实有些奇怪。
“说起这事,也是恰巧,冥冥之中定有天意。”陈婤笑道。
事情确实很巧,拔野固人南下,契丹纥便部莫贺弗大贺咄罗很快接到北面的契丹部落求救,咄罗带着一千五百部族战士赶去救援,结果等他们赶到时,那个部族已经被击败了,他们救之不急,反被拔野固人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数百人马,不得不败回。自北面败回之后,纥便部便向东面撤退,向其它契丹部落靠拢求援,同时咄罗又与部下商议,准备派人去怀荒求隋朝救兵。他已经通过商队得知,如今隋边境的怀荒一带,已经新设立了总管府,甚至那位曾经在坝上很有名气的猛虎盟绿林好汉易风,现在就是武州的总管,而且据说这位易风是当今太子遗落民间的王子,如今和皇家重新相认,因此得以重任,甚至还说等以后,还要回朝去封王等等。
过去咄罗对这些消息倒是半信半疑,不过此时纥便部遇袭兵败,打不过来势汹汹的拔野固人,便想要找隋朝援助,而这武州总管易风距离最近,自然把希望放到他的身上。
只是咄罗虽然与怀荒有些商业往来,可却依然没有信心能从怀荒借到救兵。正为难之际,徐德言说他有五成把握能借到救兵。
徐德言其实在前些时候听到怀荒改设武州,新任武州总管竟然有传闻是皇孙之时,心里就已经有了些起疑,特别是听到这位武州总管就是易风之后,他这段时间更是仔细搜集了易风的资料。当他发现这位皇孙是在六年前突然出现在燕山,后来被慕容恪救下,再算算年纪,六年前慕容恪收易风为养子时十来岁,如今也不过二十不到的样子,徐德言就已经差不多相信,这个易风,就是六年前失踪的元昊了。六年前的元昊,虽然才十二,但已经在他的教授下,能文允武,特别是经常跟随自己去打虎,因此很是勇猛。慕容恪见易风时,他刚博杀一头白虎,这越发让他认定了易风就是元昊,特别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当年元昊的身上有一块玉佩,是他拾到易风时他就随身带着的,而那块玉佩上正好就有易风二字。
只是这些年来,契丹和怀荒隔的很远,易风之前虽然在怀荒一带小有名气,可更多的时候他的名号是白马银枪易三郎,直呼易风的少。这使他从没有想到,原来当年失踪的元昊并没有死,他一直没有回来,只是因为他竟然受伤失忆了。这是徐德言从没有想到过的,也是一直到如今才发现元昊还活着,而且就在怀荒坝上的原因。
当陈婤听说元昊还活着,而且就在坝上怀荒时,终于再也忍不住,悄悄收拾了行李,趁人不注意时,给徐德言留下一封信,就策马赶来了怀荒。当陈婤见到元昊的第一眼,她就确定,父亲说的没错,易风就是元昊,元昊就是易风。
凌云眉头挑动,摇了摇头叹气,他本以为拔野固人这么嚣张的一路抢劫南下,说不定契丹人能够击败拔野固人,省的他出手了。却不料,连契丹十部中最强大的纥结部都已经败了。看来,怀荒出兵的时候已经到了。
第186章坐山观虎斗
和陈婤的第一次见面还是很愉快的,兰亭轩交谈了半天之后,易风亲自把她安排到了白马客栈休息,并没有带她回帅府。安置好了陈婤,易风告辞离开,分别之时,陈婤望着易风有几分难分难舍,似有更多的话语藏在心里没有说出口。兰亭轩里,她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了他,她们早已经订下了婚约,而她这些年也一直在寻找等待着他,从未放弃。易风并非感觉不到她目光里的含意,只是他一时无法回应。
他要如何回应?易风的内心直觉告诉自己,陈婤和她所说的事情,都应当是真的。可就算如此,那又如何呢?
他已经有了浅雪和蔷薇两个即将为他生下孩子的妻妾,另外眼下帅府里的青莲和木兰两个丫头也已经跟了他,甚至季瑶到现在都还没有安排好,这个时候又出来一个未婚妻,他怎么说?
从白马客栈返回帅府的一路上,到处都是一队队的迎亲的队伍。
白马、花轿,红绸,鼓吹的乐手们!
军刚下发了一笔数十万贯的大赏,紧接着又下达了即将出征的命令,在这个情况下,先前通过相亲大会等已经定下婚事的怀荒军士们有上万之多。有小部份已经举行婚礼迎亲过门,不过还有许多本来是准备等发下赏赐后,再到年前左右完婚。不过眼下赏赐已经发下来,又出征在即,许多将士们便都急忙抢着完婚。
出征前完婚。这也算是一种古来习俗。毕竟刀枪无眼,谁也不能知道出征之后能否回来。此时完婚,就算真有个万一。若能留下点骨血也是好的。
对于将士们的这种想法,易风也是能够理解的。
“帅府可有给成婚将士发赏?”
跟着易风马侧的尉迟敬德回道:“仓曹已经按父帅的吩咐,给每个成亲的将士送去绢十匹,钱八千。对于军士以上的军官,还有增添。”
这两天无数的将士都抢着迎亲成婚,仓曹那边也是打开仓库,将一车车的钱帛拉出去分发赏赐。一下子就是十几万贯的钱帛给发下去,空了好几个仓库。不过易风对于这笔钱倒不心疼。一来怀荒眼下并不是太缺钱,二来给成亲将士们赐赏,这也是必要的。士气军心和忠诚,可不是凭白无故就能得来的。易风对这些看的很清楚,虽然说忠诚不一定能用钱收买,但如果没有钱,别人也不一定就要忠诚于你。每个成亲的将士,帅府赐下绢十匹,钱八千,这加起来有十几贯,一万个将士就得十几万贯。而且一发下去,以后就会成为定例。不过易风觉得值。一个士兵一辈子也不过成一次婚罢了,但得到这笔赏赐的将士们肯定会十分感激。
“讲武堂这次结业的学员也有好多选在这两天成亲,还都送来了请帖。”程咬金骑的是一匹枣红马。这匹宝肩高不到五尺,可速度极快,不但爆发力不错,而且耐性也极好,在怀荒举行的几次马赛之,这匹马曾经只用了一个时辰。跑了两百十里,相当了得。后来被易风赐给了程咬金。尉迟恭他们眼下的坐骑,也几乎都是易风所赐,皆是草原马,与丝绸和茶叶与胡人交换而来,然后在怀荒的牧场里进行精选细选出最精良者,再培训为战马。胡马本来极贵,战马甚至卖到百贯以上,不过怀荒边市建立起来后,易风在草原和原之间做着转口贸易,两边的交易数量大大增加,这价钱也是直线下降。
如今怀荒的马市,用茶叶换马,以十斤茶为一篦,上马换十二篦,马换篦,下马换七篦。而如果用绢换,上马四十匹绢,马三十五匹,下马二十五匹绢。按这个价格,其实上马的价格也已经降到了差不多十贯一匹。不过训练有素的战马,却依然是价格居高不下,一般也是有价无市,怀荒也基本上是由自己培训,一匹训练有素的战马,是普通上马的十倍价格不止。怀荒现在的军马场有许多战马,多数是缴获而来的,这些马本就是上等马,好多也是骑乘作战之用,拿过来派了些驯马之人再驯养一段时间后,已经越发的出色。如今骑兵营不但人人有马,且个个配双马外,军战马还有富余,连尉迟恭和程咬金等小将也是人人配备优良战马。
讲武堂眼下第一期培训已经结束,都队班和伍伙长轮训班都已经结束,因为易风担任着讲武堂的山正,因此这些学员也可以算是他的弟子。学员们成亲,基本上都按礼仪亲自到帅府送请帖。
“给伍伙长班的成亲学员们一人送二十饼茶叶,再送两瓶红酒,红绸二匹。都队级的成亲学员,每人二十饼茶叶、两瓶红酒和二匹红绸外,再加送一匹蜀锦,一对青瓷瓶。”易风想了想后道,对于这些名义上是他弟子的学员们,他很看重,也有意通过这种赐物的举动,拉近与他们的关系,并且在将士们心,营造出讲武堂学员们的亲信地位。
黄昏天的街道上,一片喜庆神色。
算算日子,浅雪和蔷薇差不多也要到了。若不是两人身子重,估计早已经到了。
“去请魏先生、高伯、张叔、高小娘子。。。。他们过来。”一进帅府,易风立即报出一连串的名字,让程咬金等去请人。
白虎堂议事才结束没多久,凌云这边又来请来,魏征等人都不敢怠慢,全都又骑马赶了过来。
“发生了什么事情?”魏征一进书房就连忙问道。
易风如今的大将军幕府是在原先的仪同幕府基础上重组的,魏征如今在大将军幕府担任的是谘议参军一职,这个职务相当于参谋长一职。如今易风执掌一州总管十几军镇数万人马,且侧重军事,因此他也有意增加参谋制度,不过这个时代其实也有些参谋,不过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如谘议参军事,其实职责就是匡正幕府,谘谋庶事。易风对于幕府的各个官职没有什么改动,不过对于他们的职务作了些修正。大将军幕府,易风这个大将军之下,是长史、司马这两个官职,长史是协助管理事务,主管事,类似丞相这样的职务,而司马则是协助大将军管事武事。因为这个职务的重要性,易风把司马这个职务分为左右司马,分别协助他统领兵马。
长史和司马之后,就是谘议、录事、记室三参军事,这三个参军事被易风各予重任,谘议参军事,相当于他的幕府参谋长,录事参军事则有些类似于纪委书记或者说是军的政治部主任,记室参军事,则相当于办公厅主任。三参军室下面则是曹参军事,再下面则是行参军、参军等职。原来的谘议参军虽也负责参谋,但下面没有职事的参谋团,因此易风现在增强了这部份,大将军府新设了一批专职参谋,归由谘议参军负责,甚至就是在军各级也都设立了参谋机构,由各级谘议参军事统领。
在这个调整下,如今武州以大将军幕府为最高决策指挥机构,武州总管府的部门设置和人员安排,其实就是大将军幕府多了一块牌子而已。
魏征是谘议参军事,负责整个怀荒的参议军机,在幕府,已经奠定了他与长史和左右司马四巨头的地位。
“拔野固人和契丹人打起来了。”
易风把陈婤告诉他的最新情报说了出来,不过没有把陈婤的事情说出来。
魏征捏着下巴沉思,片刻后出声道:“若真是如此,那我建议暂停出兵计划,先派人去契丹联络纥结部大贺咄罗。”
这个提议说的委婉,但真实的意思其实是让易风坐山观虎斗,等到拔野固和纥便两败俱伤之后,怀荒再出手不迟。相比于魏征的委婉,曾经的猛虎盟副盟主,如今担任着大将军府左司马的裴增却是毫不掩饰的道:“原来还就怕他们不会打起来,现在好了,既然契丹人吃了个亏,拔野固又这么的嚣张,那就让他们打好了。咱们也不急着北上,就算纥便输了,契丹不是还有好些个部落嘛,契丹输了,也还有奚啊。这拔野固想一路顺畅下来,却也不会那么容易。咱们只要派些人先过去跟契丹人打打气,表示我们随时会出兵支援,壮一壮他们胆子就好。最近婚宴酒席可是很多呢,那么多的好酒老头子我还没喝够呢。”
身为长史的高伯这个时候也是点头同意,拔野固人并不是最让怀荒担忧的。拔野固人再凶悍,可以如今怀荒的兵马也不惧怕他们。不过眼下怀荒担忧的还是西面的突厥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突厥人就会出动,万一跟拔野固人打起来时,突厥人突然背后来一下子,可就有些受不了。现在好了,拔野固人这么嚣张,那就让契丹跟他们打。“可以先派一支骑兵北上,也不需要多,关键是表明咱们对契丹人的支持就好,让他们放手去跟拔野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