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骑(阿菩)-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跟着洛甫也请郑济带上自己的儿子。如此一拖三,三拖九,拖来拖去。到郑济出时,竟形成了一个几千人的大商队,这几千人里自然有私兵和保镖,也有挑夫和伙夫主体是几个大商族的结合体,外围则有许多消息灵通的小商贩,甚至一些完全弄不明白怎么回事,只是靠着直觉认为跟着郑家总没错的蒙混者。
郑济用大马车装了货物,向安守敬要到了特别通行的文书。而其他家族和商户则大多用骖驻。
因高昌这时候尚未完全打通,所以唐军还布置了一定的军力维持着这条迂回的通道以确保沙州与渠离之间的通信。郑济一行过渠离之后。在楼兰古城停一停,经过一段极其艰险困苦的沙漠旅行之后,这批人便抵达了沙州。
李脑听说郑济西来,而且还准备往东方去,心中一喜,寻思:“这些是我们的人,到了东边不但能繁荣商道。而且会对我们的东拓事业有大帮助。”便特别拟了文书,让沿途驻军予以照顾。
沙州的大族听说了郑济乃是郑渭的兄长,又见李脑如此款待,无不赶来结交,其中更有一部分派遣了子弟与之结伴东行。张、宋、李三家更取出千金,入伙了郑济的商号。
郑济在沙州也未久留,很快就进入瓜州,跟着转入酒泉,进入张掖。
酒泉与张掖的荒凉让许多没眼光的随行商人都感失望,唯郑济却暗中手舞足蹈,此时河西寺庙已开始传诵张迈功德,提出佛教要拥戴张特使接掌黄河以西所有夫唐故土的主张。郑济听到消息心中暗喜:“看来一切都与我所料甚是相同。”
张迈本来已打算前往凉州的了。听说郑济赶到特为他停留一日,又见他带来了这么庞大的一个商团来。欢喜道:“郑济兄,我东进以来,身边能谈打仗的人才不少,能谈经济的人才却不多,有许多事情想找郑渭商量,他一时半会却还过不来,既见到了你,往后身边可就多了一个。能商议大事的人了。”
郑济到沙州后便已对张迈的称呼改口,呵呵笑道:“大将军,多承你看得起,不过我这一次来,是来赚钱的啊。”
张迈笑道:“你赚钱,我高兴,因你赚得一分,周围百姓便因你而的益十分。再说,这河西要尽快恢复。需得农商并举,农为国本,商是财源,两者不可偏废。我如今已命非精锐部队于肃州、甘州各地屯田。又在两州招募新民,屯垦公田。编户的工作也陆续在进行,道路已渐肃清,治安也有了好转,但张掖、酒泉荒废得太久,我自己看着也觉得难受,正需要像你这样大有力量的人来带动带动,才能给这些地方注入生机呢。”
郑济道:“大将军跟郑济说笑了。大将军胸中分明早有经纶,至于说为甘肃注入生机,天底下唯大将军能办到,我这点小能耐如何有这本事。”
张迈哈哈一笑,屏退旁人,对郑济道:“对别人,军政机密不能轻易外泄,但郑济兄的身份与别人不同。我不瞒你说,我这次正打算攻略凉州。高昌那边,杨易刚刚传来消息,说本月之内高昌就能打通,他又向我保证能够力保中段无事一杨易的为人我是很放心的,只要他出了口,我便没有后顾之忧。凉州这边不过一些小小土豪,要解决也不是什么难事二千百年来,凉州一直都是河西之府,一旦攻下也将成为我军东部重镇,但我听孙说。凉州之破落比甘州、肃州还要来得严重。要知我们一旦将凉州立为重镇,那可就不只是有粮草供应就行,各种配套也都需要。但凉州这样荒凉。我怕它是否能有资格成为我军的东枢。”
郑济见张迈如此开诚布公,也就不再说场面话了,道:“大将军,要让一个地方迅繁荣起来,史上也曾有过,秦始皇、汉高祖都曾干过。”
张迈愕然道:“你是说,”
郑济道:“迁天下富户,以实关中一这是强干弱枝的办法。”
张迈沉吟着“迁天下富户,迁天下富户,”又道:“但我们却往哪里迁人来!”
郑济道:“沙州啊!天下定则中枢大兴,天下乱则安于边角。长安为天下之根本,凉州则是河西之枢纽,沙州本来就是因为凉州大乱,承继了这边的人口与财富,这才繁荣起来,如今若要凉州重新繁荣最好就是让沙州反哺。”
张迈道:“只是河西初定,若就强制沙州百姓东迁,我怕会引起动乱。”
郑济道:“是否动乱,要看怎么做。其实如今明眼人谁都知道,沙州已将逐渐成为边缘。这次我路过沙州时,见那里的农田都已经开辟将尽,我又跟沙州大族打听过那边的地价,现所有农田的价钱都甚高昂,许多农夫不得不另辟荒田。但新辟的荒田往往又离灌溉水源较远。不似凉州,应该会有大量的荒废良田,地贱而田肥,所以沙州的人口往这边涌是必然之事,只是人情贪惰厌劳,既然生长于斯,除非有大利益或者大迫害大部分人便不想动弹。大将军如今要做的,也只是设法推动一下他们而已。”
张迈道:“我却嫌沙州百姓的志气有些惰了,凉州土豪家中,蓄着许多汉家农奴,我想若将他们解放出来,也足以作为凉州垦殖农田的新民了。凉州自古以来就是良马产地。有着大片的牧场,近河处听说又有灌溉良田,开垦了以后可以养三十万军民,正因为城外能牧养出好马来,所种粮食又足以自给自足。民风又劲,所以这个地方才能在过去千年中成为我华夏精锐骑兵的重要出处!”
郑济一听,对张迈的战略规划又猜到了几分,说道:“若大将军做这样的考虑,那就要先迁徙工匠了。”他停了停,道:“西北有好马的地方多,但未必能够建立起一支强军来,关键还在于军事练与武器配备跟不上。军事练上,我插不上嘴。但武器配备上,却在于匠工体系之完善,百工至,百具随,只要凉州城内能打造出精铁与兵器,再配合城外的马群,则这个地方想都不成为河西强镇都不行了。”
生病了一个星期,月票若一下子落后了不少,亲爱的书友们,如果手头还有月票的话,拜托砸一下,将《唐骑》重新顶上去吧。我会继续努力的!谢谢,谢谢!
第一二零章凉州蕃
昔日的凉州,北阻沙漠,南傍雪山。马城河从祁连山山脉流下,向北注入休屠泽,汉武帝驱逐匈奴。亡其焉支山,使其妇女无颜色,长城绕着这片膏腴之地,与南部那西北一东南走向的群山一起,构成了一片三角形的西北沃野,自汉至唐,这里有着河西最大的灌溉农田区域,同时也有着广袤的牧场,故汉武帝一占凉州,便断匈奴一臂!西汉之兴盛。实与凉州之开拓有着莫大关系。
可如今这片沃野却被切割成了数十块,作为一道之府,凉州城却荒芜得不成样子,城墙还保持着坚硬冰冷,但这座大城却只剩下一个壳。里头早已丧失了市井的繁荣。城墙之内本来的手工业区与商业区杂草丛生,许多地方甚至变成了农田乃至草场。
凉州城外,汉蕃混血的土豪与佛教相结合,控制了城外的大部分土地与牧场,强者为尊,弱者受尽欺凌。农奴与牧奴没有人身权利,必须依靠着土豪或者寺庙才能过活,从吐蕃高原下来的土豪们在占据了这片土地后,部分人过起了定居的农事生活,然而他们只管收成,不管水利,农业技术退化到汉朝之前,放牧的手段也产生了变化,凉州与漠北不同,这里的部分牧养本来已经进步到精牧,但如今却又退化为粗放散养,羊和猪满山遍野地乱跑,生产水平变得十分低下。
类似的情况,遍布凉、部、兰、廓诸州,方圆数千里的尖地上,通常是几个大族拱卫着一座寺庙,或者几座寺庙拱卫着一个家族,折通氏是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一支,
番禾,永昌寺。
一个满脸肥肉的中年领主向一个老和尚行了叩拜大礼,这个土豪就是折遁璜,而老和尚就是永昌寺的主持,折通璜的师父,受周围七大部族供养的蒙布哈。
“上师”折通璜长得又矮又胖,说话的声音却十分洪亮:“张迈要来凉州了!怎么办,我们要兵阻截他吗?若等他到了凉州,各族族长和各寺主持都向他参拜,那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兵阻截?你认为自己的兵力与才能,可以胜得过秋银、曹议金吗?。蒙布哈老和尚的声音十分缓慢。却带着一种高原佛教特有的韵律。
“这
折遁璜低了头,他再怎么夜郎自大,也不会在张迈以战争击败秋银、收取归义军以后还认为自己能正面与之对抗。
“但这里毕竟是我们的地安!”折通璜说:“难道要我们就拱手让给他不成?”
寺钟响了起来,蒙布哈不顾折通璜的焦急。聆听着群山的回响,等到所有声音都停歇了,才说道:“这位张大将军,从西北一路打来,横行万里,没有一个人能是他的敌手,你,也绝不是他的对手
折遁璜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尽管他知道上师说的是事实,但当面被人这么说心里还是不痛快。
蒙布哈继续说:“三日之前,我刚刚收到甘州、肃州、沙州、瓜州、伊州五州佛门的联名帖,要佛教诸寺,共戴张大将军做沙门的教外护法,拥护他接掌黄河以西的大唐故土”
折通璜惊道:“什么!上师,那你答应了他没有?”
蒙布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却道:“据我所知,河西六百四十六寺,甘、肃、沙、瓜、伊二百七十三寺都已同意,凉州境内大寺亦皆有奉行之意,这法帖不止已通行凉州。而且还在向部、兰、廓、河诸州去。这几十年间,西北诸州大小豪族争斗不休,大唐昔年所立法纪荡然无存。而张大将军所到之处,无不立法化俗,既能爱民敬佛,又能怜惜弱可以想见,佛门高僧听到消息。定然拥护者多,反对者少。河西四百四十六寺,只要有四百寺以上奉戴张大将军,他就将大得佛民之崇信,此后施号令。谁敢不从?若你再敢反抗于他,他只要出一道敕令,派出一支骑兵。就能将你折通氏数十年基业一夕抹杀!你那番禾的石头城就算再怎么坚固,在被河西孤立的情况下,也是不能久守的。
折通璜更是大惊:“上师,那”那可如何是好!上师,请你救我啊!”
西斜的阳光笼罩住凉州的群山。昔日凉州作为西北地区第一大都市的时候,农贸工商同时都有展,诗人可以骑射,骑士可以吟诗,寺庙淳淳然既有华夏风采,又有塞北豪情,而如今蒙布哈放眼望去,如果没人特地指明的话,眼前的情人误会以为众里是叶蕃高刚刚跨讲文明门槛的邮女罂土。
相对于全盛的大唐,眼前的这一切乃是一种退化,但蒙布哈却安于这种退化,当然,在他心中这是一种吐蕃化,这才是蒙布哈能够接受的世界,这才是蒙布哈能够接受的生活。一个进位于华夏的凉州,对蒙布哈来讲是一种堕落。
“张迈并不是真的崇信佛教蒙布哈说:“他虽然骗过了所有人。但他骗不过我。现在他需要佛门。所以利用我们,但等他真正掌握了政权,那时候就要限佛了。这些汉人的把戏,我清楚得很
“对啊,上师!所以我们要赶紧揭破他的把戏!”
“那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为什么?”
蒙布哈说:“因为张迈最大的力量。还不在于他的军力,而在于他一路来对属地的治理
尽管蒙布哈也不得不承认,张迈在他所经过的所有地方都重建起了一套秩序,而这套秩序,是西北其他豪杰所未能做到的。
对许多僧侣来讲,也许张迈的政策并非最符合佛门要求的,但蒙布哈也不得不承认,河西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建立起来更好的秩序了。
过去的几十年中,伽、曹议金、秋银以及他们的先辈,都未能建立起来这样的政治秩序,更别说折通璜之流了。
然而,一旦让这套秩序入侵凉州,那么在一帮人得益的同时,也将会有一大批人利益受损。蒙布哈似乎看到了一个随时将会重新汉化的凉州,那却是他所无法忍受的。“来自雪原的圣洁佛法,不能为世俗所玷污蒙布哈道:“折通赞普,你要真想对抗张迈,就要知道自己的立场。同时还要寻找一种能够对抗他的力量。要不然,你是没法得到河西诸侯的拥护的。”
“对抗张迈的力量,上师的意思。是吐蕃?”
蒙布哈却颓然地摇了摇头:“我们的根基确实是在吐蕃,可是如今我们力量的来源崇高的雪原已经四分五裂,目前来说,唯一有可能压制张迈的,只有”蒙布哈指着东南:“中原!”
“中原?。
“对!中原”。蒙布哈道:“虽然凉兰诸州游离于中土王朝已经很久。但中原作为万国宗主的印象却还是存在于天下人心中,张迈的风头这么劲,我想中原的皇帝也不会乐意见到
折通璜道:“上师的意思,是要向长安借兵?”
“要中原出兵,那是不可能的!你想要和张迈对抗,也是不可能的。”蒙布哈道:“你要求的,不是兵,而是秩序赶在张迈之前。请中原的皇帝定下整个河西的秩序!一套束缚张迈无法任意行动的秩序”。
折遁璜从永昌寺走出来后,脚步也轻快了些,他回到家中,叫来族弟折通琰,将蒙布哈的筹划交待给了他。
“什么?。折遁模有些惊悚:“耍我去,中原朝见皇帝?”
那可不是一条好走的路。
“不错,而且得赶紧起行!”折遁璜道:“你还必须赶在河西东部诸州的主要寺院作出决定之前回来,要不咱们番禾可就全完了”。
折遁碘面有难色:“但是从番禾到洛阳,一路何止万里,进入渭州以后还好,毕竟那里已经是沙陀唐朝的夭下,只要洛阳的皇帝愿意见我们就没问题。
但是进入渭州以前,一路上可都不是闹着玩的,兰州,会州。都有我们的对头,很难过去啊
折遁璜怒道:“难过去也得给我过去。你就乔装改扮,我任你到农奴牧奴里头挑选最出色的人才。你偷过去也好,闯过去也好,总之两个月内一定要见到中原的皇帝,然后将消息带回来,如果你办不到就别回来了!”
折遁碘想了想,说:“好吧,那你把那七个勇士让我带着,如果有那七个人在的话,我就去
“去吧折遁璜道:“你要什么人,尽管选去,我会再给你拨足马匹,选好武器,同时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呈给中原皇帝的大礼。你口才不错,见到皇帝之后,记得按照上师的吩咐行事。我们能否保住番禾。就看你的了!”
月票告急!被人爆了!
怒!明天加更!
请各位书友月票支持,一定要保住分类前六!
呻!却!
第一二二章李从珂
折逍模领了折嫡璜的命令,便在农奴中挑选强健者,凉心士豪。本身是没有常备的正规军的,平时只是各自忙各自的农活、牧活,一旦有事就召集起来或劫掠或打仗。因本身也没有非常明确的科层级别。其治下勇士但以勇武者闻名而已。
其中又有牧奴、农奴七人最为凶悍。为的叫丁浩,其次者叫王安。都是汉蕃混血,折遁琪将七人都召集起来,又选了健者五十人,快马八十匹,要往中原。
丁浩因老婆临盆在即,不愿意去。折通琰道:“别忘了你老婆也是我哥哥赏赐给你的”。丁浩说:“可我儿子是我自己弄出来的啊,我要等我儿子
折遁模大怒,一鞭子就扫了过来。打了丁浩脸上皮肉都绽开了,怒道:“我这就去把你老婆的肚子踢烂!看你等!”
丁浩本来愤怒,差点就要动刀子,但一听这话害怕起来,跪下磕头,求折通琰开恩,折通模这才,亨了一声,说:“这次赞普是要让你去办件大事,如果办成了重重有赏,如果办不成你全家都得死!你老婆在这里自然有人照顾,你担心个什么!”
赞普在吐蕃本为王者之称,吐蕃乱后各地割据土豪酋长自尊自大,有一些也自称赞普起来。
王安也来相劝,丁浩想了想说:“事情要是办成了,会有什么赏赐?”
折遁碘说:“如果这次的事情能够力成,我会请赞普赏赐你一条牛。再让你三年之内,所种粮食留下一半。”
丁浩大喜:“让我留下一半?”旁边王安等人也都替他欢喜,又甚羡慕,丁浩是个义气的人,回顾了一下其他人,问道:“那他们呢?”
折通碘说:“他们,留下四成。此外我还会请永昌寺的少师不收你们麦子,就为你们祈福一次。”
众农奴欢天喜地,丁浩说:“好,我就跟你去!”回屋准备了刀子。又和妻子告别,他的妻子不舍的。丁浩把折通碘的承诺说了,他的妻子一听也高兴起来,说:“那你尽管去吧,有王安的妹妹照顾我呢。”
丁浩摸摸老婆的肚子,别了出去,带上众勇士,拥簇了折逍棋,离开了番禾。
凉州的这些土豪、牧民,比之中原乡下的族长、村夫又愚鲁了几分。大多数人毫无大局观可言,折通号称凉州一霸,但他的威令也走不出百里之外,过了神乌,关系一疏,沿途的土豪杂虏谁还管你是谁的使者。一路之上。或也有些村庄,或也有些帐篷,胡汉掺杂,到了夜里便有人来偷袭,不一定是动刀子,只是趁夜摸东西而已,因此五十多人必须将牲畜围定,立下帐篷并派人轮值守夜。若是遇到寺庙那便谢天谢地,可以安心睡个好觉。
到了白天,有的牧民望见他们人多似乎又带有财物,就拦道抢劫。好几次靠着丁浩等拼命死战。这才战脱。
从凉州到渭州,一路都有大唐官道,道路并不难走,之所以被隔绝主要是因为治安原因。从神乌走了七日,来到乌逆水上游,丁浩在这里有个交好的朋友,是一个族群占着这条河讨生活,用几十个木筏将人马一起运了,顺流而下,到了中游是另外一个族群,到了下游又是一个族群,一条河被切割成了三段,幸好中下游的两个族群都和丁浩的那个朋友有交情,因此只缴纳了三回路费,便得以平安到达黄河。
王安不停向折通碘夸口,说:“如果不是我们丁大哥的交情,这条路要是走陆路,就得走一个月!”
“行了行了”折遁琰说:“回到番禾,我许下你们的赏赐不会打折扣的。”
乌逆河汇入黄河处离兰州的府金城即今兰州市已经不远,那里却被一群党项占领着,他们也不入城。沿着官道南下,沿途又与来剪径的杂虏桑了四回,七勇士死了两个,五十多人的部队只剩下四十二人,三天之内走到秋道,这里已经有着一个汉人的碉堡,周围数十里治安环境较好。
折通腆便入内攀谈,说自己是代表凉州要进中原朝贡的,堡主一听心中欢喜,好吃好住地款待了他们一夜,第二天便送了他们上路。再往西便进入渭州地界,已是后唐王朝的统治地区了。
折遁模入了官邸,递交了由永昌寺僧侣所拟的文书,渭州属官不敢怠慢,连忙上报,并派人送他们一路东行。沿途疮疾满目,丁浩虽然没多少见识,却也看得出这里不久前才打过仗。
他们晓行夜宿,直取东都,丁浩见沿途居然没遇到一个盗贼,心中暗暗纳罕,而且沿途阵陌相连,尽是农庄田亩,对王安说:“这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平宁富庶的地方,咱们一定是前世不修,也没生在这里。”
王安说:“要不然怎么大家都说中原好呢。”其实如今的中原,比之汉唐全盛时实属衰世,但和西凉相比自然仍如天堂一般。
丁浩长长叹道:“要是能活在这里,便短十年命也值了。”
他们是使团,沿途不能乱走,只是在规定地方行宿,西都长安弈旬书晒细凹口混姗不一样的体蛤凶个止进,不久进入洛阳地区。到了东都城下。望见那如铁略刀四减墙。看见那高耸入云的城楼,吓得随行几个农奴都跪下膜拜,以为是一座大寺庙,遇庙而拜也是他们的传统。周围的东都市民看见无不窃笑。
后唐王朝有司将他们安排在驿馆。跟着便拿了他们的文书层层递交。
其时已是后唐清泰元年,新皇帝李从阿刚刚从凤翔起兵,一路杀到东都,逐杀了闰帝李从厚,夺取了江山,听说凉州有朝贡入朝,枢密使韩昭胤心中欢喜,想着皇帝新立,就有藩属来朝,正可借自作篇不大不小的喜庆文章。
他当下便召来折通模,问询细节,问其源流派系,不问还好,一问之下不由得大惊失色!
原来后唐之大患,历来都在北方契丹,河西安西过去只是一盘散沙。后唐虽力不能及,却也不担心会成大患,所以对西北关注不多。从去年开始,闰帝李从厚就开始削藩的行动,跟着李从阿惧诛造反,后唐内部便生了内战,李从何君臣一心只想着如何进入东都,进入东都之后又为如何搞赏士卒费心劳力。数年来全国上下的精力都集中在内部争斗上,西北方向纵然有一些流言飞语传到边鄙,他们却哪里会用心注意?更别说像鲁嘉陵那样,一早就通过佛教寺庙的渠道多方侦探中原的消息,甚至逐步派人东进,以作间谍了。
折遁碘的朝贡韩昭胤本来只是当作门面功夫来对待,这时听说了安西军崛起的经过后再也不敢小视,心想:“这事必须在意,可别一个不小心酿成了大祸!”赶紧来见李从河。
后宫偏殿,年近五十的后唐皇帝李从阿躺在翡翠床上,并书记宦官给他读奏章。李从河虽已步入老年,但久在沙场的他,精力仍然显得十分旺盛。
这一年中,他才刚网从凤翔起兵。登上帝位还不到几个月,国家内无余财,边镇隐藏大患,因此这个皇帝做的并不舒服。今早才网起身。就接到了韩昭胤的奏章,这份奏章甚长,因蒙布哈为了使后唐朝廷重视张迈这个威胁,特地将他所知道的关于西北唐军的情况尽量详细地记录下来,而韩昭胤的奏章之中。除了添上自己的观点之外,对蒙布哈的描述基本上是照搬。
这其实也多亏了《安西唐军长征变文》的传播,否则蒙布哈也没法的到那样脉络详尽的情报。也正因有《安西唐军长征变文》的故事脉络打底,所以韩昭胤的这篇奏常不但内容翔实,而且故事曲折,有种听变文的愉快感,长虽是长,却不像其它奏章一听就让人生厌。李从河一开始也没将一个小小凉州土豪入朝的事情当回事,听着书记宦官读奏章,就当是早上起来听个故事醒醒脑。他作为皇帝虽未能名震青夹,本身却是后唐两大名将之一,与石敬瑭同为乃父李嗣源的左膀右臂,对军伍之事十分通达,见微知著,奏章中的故事虽只描述安西唐军起兵之大略,李从河却能见微知著、明辨真伪。
听到张迈的初出茅庐第一功一火烧新碎叶城时,本来还未全醒的李从阿暗暗点头,赞道:“此子头脑灵活,乃是可造之才。”
及听唐军外托和议,实行夜袭,又赞:“这个郭师道,于大事上倒也不糊涂。”再听到昭山夜战,李从何愕然道:“西北亦有如是勇猛者?”
此后迂绕沙漠,死战灯上城,李从河听得在床上坐起身子来,妃子挨过白嫩嫩的身子来也被他推开。及听灯上城大捷,李从河喝道:“其势成了!其势成了!”
之后唐军取桓罗斯俱兰城,逼退萨图克,骗过库巴,千里袭取疏勒。李从坷竟听碍手心出汗,掌膳宦官上前劝吃早餐被他一脚踢了出去。跟着是疏勒攻防,及听得张迈击退诸国联军,李从河已是危坐不动。旁边妃子、宦官看见他这样子都吓得不敢动弹,读奏章的书记宦官喉音也变得不自然了,只是不敢稍停。
韩昭胤的这篇奏章文辞一般,但奏章自不可能与变文般敷衍铺陈,不久便已经说到张迈如何入沙州夺取归义军之事,听说慕容归盈建议夹击伽,李从何大叫:“慕容归盈误国,慕容归盈误国!此老贼该杀!”及听到安西军击败秋银,吞并沙瓜,李从河竟怔了好久,猛地扯住:“这个张迈,是哪朝哪代的英雄?怎么以前从未听说。”
书记太监吓得哭了:“陛下”奴婢哪里晓得。不过看这奏章”后面有写着”好像近年的事情,这个张迈,如今已经打到凉州了。”
李从河脸色一变,呆了良久。急呼:“传韩昭胤,李专美,刘延朗,薛文遇,还有审虔、房嵩,不得迟延,火入宫议事!”
月票大告急!今晚还有一更,请大家尽量砸几张月票,将《唐骑》顶上去。拜托了!
第一二三章群龙动
心唐朝廷之上。虽然还有冯道、李愚等宰制大臣。但斑引尔心。却就是此刻偏殿上的这六个,人一
枢密使韩昭胤、枢密副使刘延朗、枢密直学士李专美以及皇城使宋审虔、宣徽北院使房嵩五人是李从河在凤翔起兵时的亲信,李从何能够下定决心“清君侧”夺帝位,多出这五个人的谋划,至于枢密直学士薛文遇在起兵过程中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韩卿家的奏章,大家都读过了。”李从河道:“西北忽然崛起的这伙人,兴起得好生奇特,若不重视。将来只怕会变成大患,诸位卿家可有妥善处置的办法?”
房富上前奏道:“启禀陛下,东都近日,来一胡僧,所为颇有灵异。善知过去未来,今日忽有西北之事。或者就将应在这个胡僧身上,待臣散班之后细加探访,或者能从中得到神启。”
李从河的这几个老参谋中,房暑独以鬼神之事见长,李从河在凤翔起兵之初,城池被围,他心中惊恐。是房暑用江湖术士请神上身,口作神语,对李从河说:“大王兵少,所以上天特从东方调遣兵马来助大王。”李从阿心中稍安,城中士气因此稍稳,这才继续用兵用计,后来果有一部来攻大军背叛了李从厚。投降了李从河,因此李从河对鬼神之事颇怀信仰。房嵩善用鬼神之道,对稳定君心军心、打击政敌阵敌都曾起到很大的作用。
“善”李从河道:“但鬼神之事。只能祈望,如何处置,却还要仰赖诸位的谋。据那折通某所奏,张迈既得了安西、河西,如今大军至少十余万,如此大患不在契丹之下,若让他吞并了凉兰诸州,那便与我大唐接壤了。”
他记住了张迈的名字,挥通璜却不记得,只是以“某”代名。
“其实陛下无需过分忧虑”枢密直学士薛文遇道:“韩枢密所奏。全凭凉州折通氏片面之言,那张迈是否真有如此神勇,也未可知。
至于说大军十余万,或许也言过其实。”
李从坷却摇头道:“那张迈起兵的经历,听奏章所表军政计谋,不似作假。他若并了安西、河西,拥兵十余万也不在话下。”
“纵然如此,陛下也无需过虑。”薛文遇道:“自古从无以安西而进窥天下者。如今我大唐之患,内在水旱兵祸,使百姓贫苦无依,藩镇强横,使国家财货枯竭,外则契丹窥伺。北疆难安,西北纵有变故。也不过手足之患,会当先心腹,后手足,方为务本之道。”
六人之中,宋审虔较知兵事,说道:“不可掉以轻心,自古陇右之兵最为强盛,西北民风刻悍,若让那个张迈占据了凉、兰,尽收河西之众,进而窥我灵武、凤翔、定难。只恐西北之祸,将不在契丹之下。”
韩昭胤也道:“薛学士所言心腹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