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骑(阿菩)-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有几个家丁来合力将挡在门口的屏风移开,露出厅内情景一这却是一个偏厅,占地不大,一眼望去更无剩余,此时门内只有曹氏父子以及慕容、康、阎、李登重臣,并无甲士。

曹议金道:“大都护,你可放心了吧

张迈一笑,命石拔在外等候。自与孙踏步入内,问道:“令公,这么急召唤我来,不知有何吩咐。”

“吩咐如何敢当?。曹议金淡淡一笑,说:“大都护耳目众多,难道真不知道老夫请大都护来所谓何事么?。

说着向曹元忠点了点头,曹元忠便将那封加急军情战报呈给张迈,张迈看了一眼,战报中的描述果然与张中谋所说完全一致,便道:“原来是秋银反边,却不知令公准备如何应对此事。”

曹议金淡淡道:“刚才我招人商议。却是有人建议我割了大都护的级送过去,好让秋银息怒退兵。”

张迈非但不惧,反而哈哈一笑,孙微为凛然,厉声道:“曹令公。莫非你有此打算么?”

却见曹议金猛地怒道:“孙兄。你这是什么话!我曹议金如何能做这等卖友之事?哼,秋银竟然说出这等话来,可将曹家人看得小了!”

孙暗暗松了口气,道:“这么说来,曹令公是有准备与秋银兵戎相见了?”

曹议金淡淡道:“秋银欺我老迈。但我归义军百年基业,难道就真的会怕了他不成?哼,他既然不愿以和为贵,那咱们就打上一场,好叫秋银知道我沙州非无英雄!”说到这里须飘扬,豪气逼人,转头望向张迈,道:“眼下请张大都护来。就是要商议如何解晋昌之围

昨日爆得有点伤了,状态差点缓不过来,想想别人一天码个一万五千字有如玩儿一般,阿菩真是惭愧。

今天这一章虽然只有四千字。但真是用心了,光是那篇祭文就花了三个小时琢磨,只有几百字,却比写十倍的情节文还难。回头看看,自己也还满意

昨天真是很感谢大家的戮力支持,不过还是弱弱地问一句:还有月票没?有的话继续支持一下,距离没拉开,后面就快追上来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五十五章借刀

议金道!“秋银如此欺我迂家丹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引练儿泛意与他周旋到底!眼下甘肃两州为乱,西北结盟之事只得暂缓,张大都护,敦煌如今已非待客之所,不过伊州之路也不安全,就请你走蒲昌海回龟兹吧,恕老夫不远送了。你与福安的婚事,只好待事情平息以后我再行操办。孙兄这边却得屈驾在我敦煌暂歇,待老夫破了秋银回来,打通了通往凉州的道路,再送孙兄归去。”

张迈一听马上就道:“曹令公这算什么话!安西与归义本属同盟,秋银既犯令公,与犯我何异?他既来到我自当与曹令公并肩作战!更何况此战可以说是由我而起,我更没有置身事外的道理了

慕容归盈暗中拿眼瞧着张迈。听他这么说心道:“张大都护也是个,明白人,心里不糊涂。”

孙也道:“不错,虽然西北之盟并未正式饰结,但我等均已有意抟为一体,秋银犯沙州,亦等如犯凉州!孙麾下虽无兵马,亦愿与令公同生死、共存亡!”

曹议金喜道:“张大都护与孙兄果然都乃忠义之人,好罢,秋银要来就让他来,且看看我们汉家将士,手段又如何!”因传令曹元深、康隆去整顿兵马:“一个月后会于长城脚下,五月初出兵常乐,以解晋昌之围。”

孙惊道:“救兵如救火!如何等得到一个月后?”

张迈亦眉头微皱。

曹议金苦笑道:“孙兄有所不知,当日我归义军响应安西进军伊州。精锐尽皆北上,此次景琼既去,我便已料到秋银可能会有动作,所以又命他率领从孔雀河带回来的兵将开赴晋昌增防。只是没想到秋银的的动作竟然这么大,还是将晋昌围困住了。如今敦煌实是外强中干,我必须一边点集农兵,一边从伊州调回军马,否则实在是无兵可用!”

孙道:“可是兵势如火,如果晋昌久等援军不至必然恐慌,若然瓜件沦陷,伊州隔绝,那么沙州只怕就危殆了!”

曹议金道:“我已有计较:我将命四子元忠引兵轻骑,突至晋昌城下,使城内军民知道沙州已经在设法营救,晋昌墙坚粮足,只要城内军民一心守城抗敌,那么支持一两个月应该没问题。

孙惊道:“敌军多达五万,四公子若是以千骑突入,只怕”只怕很危险啊”。

曹议金道:“大都护曾道,大丈夫若生则当扫平胡虏,若死则当马革裹尸!我儿虽不肖,却也愿学一学张大都护的英雄气概!”

张迈自知无法再沉默,踏上一步道:“令公!元忠将军能够奋不顾身,难道我张迈就是只会说、不会做的人么?秋银是冲着我来的,就让我领兵东进,与他决一胜负吧!”

归义军的大臣康隆、阎肃等一听都惊喜道:“安西精锐甲于西北,若有张大都护出手,必能马到功成!”

曹议金却摇头道:“大都护。你毕竟是客。秋银此来气势汹汹,大都护麾下却只有三千兵马,如何是他敌手?还是先让忠儿先往报信,我这边点兵点将,待兵力大集之后再与秋银决战,大都护如是有心,到时亦可前来回师。”

张迈道:“此去高昌,路途不近,一来一回早将战机全耽误了!曹令公,张迈一生征战从来不落人后。尤其在面对胡儿时更是如此!秋银虽然号称有五万大军,依我看最多有三万人马便算不错了,就算真有五万人马,其精锐也不会过万人。我以三千人前往与晋昌城内守军里应外合,纵然不胜,料来也不至一败涂地。此番张迈自请为先锋,还望令公准许”。

曹议金道:“使不得”。再三不许,张迈再三坚持,曹议金才道:“好吧!既然张大都护心意已决,老夫若再推辞,那反而见外了。”当下命曹元忠领一千人为向导。与张迈的三千精锐凑成四千人。作为大军前锋。“犬都护到了前线之后却与秋银周旋,待我大军集结完毕,再来与秋银决战”。

孙在旁,忽然想到了什么似地,眼神中显露出几分不安来。

张迈带了石拔回府,路上遇到郭漳、卫飞,跟着又遇到杨易,众人见到了他都松了一口气,问他详情张迈却也不说。

回到住处,张迈才将与曹议金见面的经过详为述说。

灵俊一听惊道:“大都护,这前锋你如何争得,这恐怕是曹令公借刀杀人之计!”

张迈一笑,道:“我不是没有这个顾虑,只是当时的局势,只要我气势稍有不足,回头传将出去人人都要笑我言行不一了。”

灵俊道:“大都护言辞便给。难道当时就想不出一句托词么?就算被无知之徒讪笑两句,也总好过以三十骑去冲五万大军!”

张迈摇头道:“托词,托词,嘿!巧言金色,终究无法瞒得过天下人。再说,我也不屑做这等事!”

杨易也道:“不错,天下英雄不是傻子,任你如何饰词,不敢去就是不敢去!今日大都护若是沉默推托。明日便会有各种难听言语流传出来。一旦河西汉民对大都护的言行生疑,我们之前种种努力都将化为乌有

张迈问李脑道:“军师以为如何?。

李腴筹算良久,才道:“甘州回讫动兵不会全无征兆,晋昌虽然被围。曹议金却必定早有准备,我料瓜州短期内必无危险。西北地势开阔。最利骑兵驰骋,咱们带来的三千人都是精骑,放开马蹄之际,就算敌人有十倍兵力也未必能够留难。大都护此去,前方与秋银明刀明枪地打仗,就算不敌也不至于大溃。但来自后方的暗算就难当了。若是归义军给我们来个前后夹击,那大都护可就危险了。”

张中谋一直在一边旁听,这时也插口道:“对,大都护,你可千万不能去,曹氏诡计多端,这次一定是设下了陷阱在等着你!”

张迈沉吟不决,问石拔道:小石头,你看怎么样?”

石拔哈哈笑道:“要我说,去就去。怕什么!就算有陷阱又怎么样!半尺深的陷阱困不住猛虎,百步强弓伤不了万丈高空中的雄鹰一咱们也不管他有计没计,就帮晋昌解围何妨?如果曹议金想斗阴的一有李司马在,我们未必玩不过他们!归义军如果真的在我们背后使坏。那我们不网好可以堂堂正正地打回来么?如果打不下沙州又赢不了秋银,那我们就往北,打到伊州去!只要马屁股后面绑着十来斤肉干我们的骑兵就能一口气走出七八百里我倒要看看谁拦得住我们”。

张迈听得精神一振,也跟着哈哈大笑,再问杨易,杨易道:“小石头说的不错,我们这三千人乃是精锐中的精锐,正面迎敌或许斗不过人多。但如果只求逃跑可不见得有人能拦得住我们!如今正值暮春,青草正长,这事来得突然,曹议金也没能清野,很多地方都可以因地就食,沙瓜两地路途通达,就算曹议音前后夹击我们。也未必能困得死我险可以雹,一八心不可失!”

张迈见杨、李、石三人都与自己所料暗合,便决意出兵,李脑道:“此去不求有功,但求无祸。我且留在教煌为大都护周旋。”因要张迈留下泣血拨文,以防不测。

文武两班商议既定,张迈反而安下心来,到黄昏时节,门子忽报孙,求见,张迈急忙迎出府来,这个凉州留后的身份与经历其实有些像郭师道、杨定国等新碎叶城老一辈的人,为人质朴实诚,但数十年处在胡人的包围圈里,又历练出了一种岁月所赋予的精明。

孙进来后水也不喝一口,就请张迈屏退余人,才说道:“大都护。老孙乃是个粗人,刚才在曹令公跟前一时激动,说了许多急愤的话。但我回到住处后再想想,忽然觉得这里头只怕有阴谋,大都护你可的小心了!”

张迈本来觉得在孙日间的表现竟有些帮腔的嫌疑,听他这么说心中释了疑云,笑道:“多谢孙令公提醒。不过我想曹令公不至于会与胡人一起来对付我。”

孙道:“此处无人,大都护还叫我令公,那就还是疑我了?也罢。大都护你放心,我来之前早已向曹令公请了令做你的副手,此行若有意外,便叫孙给大都护陪葬吧。”

张迈听得一愕,心想这个孤城老将性子真是纯真中带着直冲,不知道为何看着孙竟让他想到剁师道,心中一阵感动,忙改口叫他“孙老。”

孙一喜,又道:“大都护。你的小心,我怀疑曹议金这一番是要借刀杀人!”

张迈听他点破了这一层,更无怀疑。说道:“这一层我不是没想过。但我既以保汉驱胡为己任,秋银来时我自非冲到最前线不可,就算真有人要用这一点来陷害我,我也不会因此退缩,更不会因此而自失立场!如果我是这样容易动摇的人。那还配作为安西数十万军民的领袖么?在灵图寺,在敦煌城外,在张义潮公的衣冠冢前面,我张迈所说的那些话都是算数的!永远算数!”

孙听得一怔,看着张迈长长一叹,道:“大都护,你有这样的心胸,上天一定会庇佑你的,此去一定逢凶化吉,不过老孙却有一个主意。或可牵制得归义军这边不敢妄动。”

张迈忙向他请教,孙道:“我与曹令公见面这虽然是第一次,但闻得他名却多年了,对他的性子也料到了几分,深知他有好名之癖,对自己的羽毛十分爱惜,等闲不肯玷弃。大都护可利用这一点,在出兵之前。就以壮我军威之名义,向于阅以及兰、河、廓、都四州诸侯借兵。于阅不说,这些小侯都是有名无实之辈。此来并不曾带多少兵马来。那也无妨,大都护就向他们借旗,同时向每一路诸侯借他两三个人做旗手,再加上老孙做你的副将,曹元忠做你的偏师,则我们这支军队虽只四千人,却已是代表了整个西北大唐的一支联军,那样一来曹议金就算要使诡计,至少也得顾虑一下千秋万世之后被人骂死了。”

张迈大喜,连道:“孙老,有你给我出这个主意,至少便为我减去七成的后顾之忧!”

孙走后他将这个主意跟李脑等一说,李脑等也都觉得不错,张迈当即派嘉陵去知会曹议金并向于阅以及四州诸侯借旗。

李从德一听道:“我这就去蒲昌海调兵过来!”嘉陵道:“那哪里来得及?只要借出太子旗号便可。”李从德有些担心,道:“可我听说秋银那边有五万大军啊!姐夫只有四千兵马,能打得赢吗?”

嘉陵笑道:“太子明鉴一只要无人从中作梗,大都护就算赢不了。自保也是不成问题的。”

李从德出于阅行走了这上万里路。近来又亲身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眼界已经渐渐打开,人也慢慢懂的用心思,这时并未问嘉陵谁会“从中作梗”只道:“嘉陵师父,请你转告姐夫,无论生什么事情。我们于阅都一定会站在他这一边的!”

四州诸侯那边也都没兵可惜。只能借出两三个人来意思意思,又分别将旗号借出。张迈此举堂堂正正,曹议金倒也不加阻挠。

此行乃是救急,张迈第二天便引兵出,出城后曹元忠引兵来会合。他麾下一千人兵强马壮,杨易是何等眼光,一瞥之下便知是归义军的精锐,心中暗暗喝彩。

送行之际,嘉陵私下对李脑道:“曹令公不但派儿子随大都护出征。更派出了精锐部队,这样的部队可不比寻常部伍,虽只一千人也十分难得的,我看这次他或许真没有陷阱。”

李脑嗤的一一笑,道:“如无香饵,如何钓得灵鳌?我们虽不必怕他们,却也万万大意不得!”

要出行时,只听城门有人高呼:“大都护,等等,等等!”

拥出许多百姓来,原来敦煌的市民这时多已听到消息,闻说甘州回讫来犯,携幼扶老,纷纷赶出城外前来相送。

数千人都是自来的,有的带了包子,有的带了炒肉,分头走近四千兵将,几个父老带了一壶酒、一碟肉来到张迈马前,呈上酒肉,张迈慌忙翻身下马相扶,最老的老者道:“张大都护,我们听说甘州秋银来犯。大都护二话不说就要赶去救援晋昌、驱逐胡虏,敦煌城内无论男女老幼没有不感动的,因此昨晚夜里彼此通传,到今早起来,杀鸡的杀鸡。宰羊的宰羊,连夜做了这些面饼肉食来搞军,甘州的那帮回讫素来瞧不起我们,以为我们懦弱可欺。大都护此去一定要帮我们汉人争口气!老朽们年纪大了,没法随大都护上阵,只能在这里敬上一杯薄酒,预祝大都护旗开得胜!”

张迈心道:“曹令公的心思深浅难测,但沙州百姓对我的感情却是真的!”心头忍不住便被触动了,眼睛竟有些湿润,接过了酒一饮而尽。翻身上马,大声道:“兄弟们。将士们!谁说我们在河西是客人了?看看,看看这些都是我们的亲人啊!大唐父老,哪个不是乡亲?大着故土,何处不是家乡!河西不是客地,这里也是我们要保护的家园!”

数千兵将齐声应和,许多人声腔也都带着哽咽,张迈又对鞍前的父老道:“诸位叔伯请放心,有我张迈在一日,便断断不容秋银放肆!这口气,我张迈替大家争定了!”

太丢脸了,在新浪开了个微博。居然只有十几个人关注,,我现在的人气就这么扑街么,,

有微博的兄弟们,或者上新浪的朋友的,帮忙去顶一下,微博的名字是“阿菩甲”那里头会有很多的八卦的。我希望那里也可以成为阿菩与《唐骑》的书友们交流的园地。



第五十六章主动胡化

姓搞宗军以后。慕容归磊代曹议金送张迈到十里长亭点时慕容归盈叹道:“但愿河西早致太平。”

张迈听他的语气与康隆、阎肃等不大一样,暗中有些呐喊,慕容归盈又道:“晋昌城内,二公子是深明大义的人,犬子慕容腾虽然不是什么栋梁之才,但亦有为国之心,他们如今都被秋银所困,就有劳大都护设法救援了。四公子亦是忠勇之人。缓急之际他也必能帮到大都护张迈听了更觉得他似乎话中有话。

道别之后,走出数里,郭漳上前道:“大都护,刚才慕容归盈的孙子悄悄过来,趁着无人递给我一个包裹,让我当面呈交大都护。”说着便将包裹呈上,张迈就在马上打开一看。却是一副瓜州的地图,另有十数页手稿,均是蝇头小字写成,张迈先大略一翻,手稿所述却分为三部分。一曰《瓜州民情之要》,二曰《瓜州地理要冲》,三曰《就食之地》,最后一页为《其余》。

张迈只看了几眼便欣喜若狂,来与杨易商量,杨易道:“若这些情报都是真的,那这位老慕容显然就是有意向我们靠拢了!”

马上无法细看,张迈当即且将手稿收好,这一日走到长城旧址之下时天色已晚,张迈下令安营歇息,却密与杨易、石拔商议进军方略。他们先将慕容归盈的《瓜州地理要冲》与张毅所献的河西十一州地理图谱相互比对,现山”河流方面大致相符合,人为设施上则有所更易

这却也是自然之事。

此次穆迈走出征与秋银作战,但慕容归盈所赠手稿之中却无独立的“破敌之要。篇章,只用一句“瓜州之役在内不在外”就带过去了。又说:“晋昌必无大危,破敌之要,先得瓜民以自强。”第三句话说:“瓜州之役,为政也,非止于为战也。”竟已挑明瓜州一战其实乃是一政治行动而非纯粹的军事行动,这句话更是深得张迈之心。

杨易颌道:“现在看来这位慕容老将军不但对我们甚有诚心,而且见识卓越。若此战真的只是突至晋昌城下报信,又何必大都护出马?由小石头率领一府将兵前往就绰绰有余了。”他从“老慕容。改口为“慕容老将军”显然心中已生敬意。

慕容家镇守瓜州数十年,于瓜州民情的了解举世无出其右。慕容归盈年纪虽已不但思路仍然清晰,他的这份手稿虽只聊聊数页,但撮繁为简,让张迈很快就对瓜州的情况有了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瓜州与沙州不同,如果说沙州由于大量来自东部的河西汉民的迁入。将这片土地开成了一个农、工、商、学、宗教全面展的综合性的国邦,那么瓜州所负责的便更多是军事上的功能。

沙州南北均是高山,西面是辽远的荒漠,虽然荒漠地区并非不能通行,但龟兹焉者走到敦煌有近千里之遥,于阅到这里自然更远,所以沙州的北部、南部、西部都有天然屏障,基本都是安全的,归义军最大的两个威胁高昌回讫与甘州回讫要进入沙州都必须经过东面的瓜州。所以瓜州也就成了沙州与胡虏的一大缓冲。

瓜州之战略定位是如此,而其经济文化之展状况亦远不如沙州,而在中国境内,经济文化的展水平通常又与胡汉人口比例息息相关,凡汉人多的地方,一般经济文化就较繁荣,而经济文化较为落后者,通常也是胡蛮人口比例较高的地方一这种关系虽不是百分之百正确,却也是**不离十,至于原因为何,读者心中亦自有谱。如果说沙州胡汉之比例约为汉八胡二的话,那么瓜州就差不多是汉六胡四,且胡人割悍善战,若其助守则对瓜州的防御大有帮助,若其为乱则会使瓜州陷入内忧外患之中。所以治瓜之要就是如何处理瓜州境内的胡汉关系。

瓜州之版图为一上宽下窄的不规则梯形,且南北长、东西短,这里地处内陆,降水稀少,主要是靠南部源于祁连山山脉的河流作为这个地区的生命源泉,瓜州境内最大的内陆河流冥河在旧玉门关附近汇入到一个,叫瓜州大泽的内陆湖泊,此湖即瓜州南北胡汉的分界点。南都有灌溉农田,晋昌城便处在这个地区,也是汉民的聚居点,越北则越荒漠,汉民渐少而胡人渐多。

慕容归盈在手稿中道:“大泽以南为我汉民之土,大泽以北有两部。一曰百帐部,百帐部更往北,则为豹文山部。百帐、豹文止。皆非族名。乃因地而命名其人也

这份手稿告诉张迈,百帐与豹文山这两个地方原先是大唐在瓜州境内所设立的两个军队戍守之地一百帐守捉与豹文让;守捉,安史之乱后河西生大变,瓜州的社会秩序也完全崩溃,在社会大动乱时期越是中心地区所受冲击越大,反而是偏僻的区能够得保安宁,边远地区的百姓与部落纷纷据地自守,原来居住在大泽南部的汉民大量涌入泽北避难。并依附百帐守捉与豹文山守捉的成军聚集起来,因这里的地理形势不利于展汉民所熟悉的农业手工业经济,所以流入这里的汉民便被迫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改为以游牧甚至渔猎为生,数十年过去,竟然形成了以游牧为主的百帐部与以游猎为主的豹文山部,这两全部落的语言仍然使用唐言,但已经混杂了胡语。在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上是退化了。而在民族习俗上则胡化了,这是特殊时期汉人化为胡人的例子一但在历史上却绝非仅此一例。

到曹议金平定沙瓜,百帐部的部民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自甘为胡了,而曹议金行的是因循之政,只想尽量维持现状,并没有足够的魄力去化胡为汉,所以对百帐部只是加以笼络,每年由泽南地区运去谷米若干“赐。给他们。实际上是以此买的百帐部的归顺。

杨易看到这里便想起了新碎叶城。叹道:“这百帐部与豹文山部,与我们新碎叶城的命运是何其相似!”石拔亦有同感,说道:“他们和我们藏碑谷的人也一样

不过张迈却道:“不,不一样。都不一样”。

是的,不一样的。

流入车帐部的汉民大多是下层百姓,自身缺乏强大的讪…百帐守捉虽有成军,但品级大低,根本没法与安西略出不族纹种高层将官相比,军官的文化水平离普通百姓的距离也不遥远,所以说胡化就胡化,没法像新碎叶城那样做长期的坚持。但他们又和藏碑谷民不同,因这里的汉人势力毕竟远较夷播海附近为大,所以百帐部也就没有像藏碑谷遗民一般受到周边胡人的奴役,而是在大自然的威迫之下自主地胡化了。

张迈读到这里,在昏黄的夕色中望望那已经变成景观的长城,忽然想起:“汉朝的时候好像就曾将漠南漠北地区的匈奴杀得七零八落。但后来中原一有动荡,过得没多久漠南漠北的游牧民族人口就忽然多了起来,又好像清朝女真部的崛起。也好像有一段时间人口忽然就多了很多。会不会漠北、漠南乃至东北的这些胡人有一部分都是逃过去的汉人变成的?”

他只是忽然有这个感想,因为历史知识比较匿乏,脑子里头没有具体的史料所以也没法确定此事,但心中已经涌起了一股冲动:“这些人虽然变成了胡民,但都是被大形势逼迫的。但既然当初大形势能够将他们化汉为胡,那今天有没有可能将他们化胡为汉呢?”

而就在这股卑动产生之际,石拔已经激动地叫道:“迈哥!我们去找他们吧!”

他没有说去找他们做什么,但张迈却很明白他眼神中所流露出来的热切含义!

杨易翻开一页,只见慕容归盈写的竟是:“曹令公无力回天,然以大都护之才,或能征服其众。使之重归母族,河西所谓“胡民,者,如百帐部之因天作孽而忘祖宗者甚多,若大都护能拨乱反正,化胡为汉,此重光华夏之莫大伟业也。”

张迈看到这里对心中的那个想法又多了一层信心:“看来边远地区的胡人,就血统而言很可能有许多人的祖先都是从中原逃难逃到这里的汉家百姓。”

在大腿上一拍,说:“好!这次除了要设法给晋昌解围之外,咱们也可想办法见见这百帐部的领。”

当晚营盘安扎完毕以后,张迈便召集包括曹元忠在内的诸将商议进兵对策,曹元忠说道:“咱们兵少。秋银兵多,四千对五万断断不可能取胜,我以为此战我们只要拖住秋银,给晋昌军民打打士气,让他们有信心守下去就行了。

至于决胜之事,还是得等沙州大军集结之后才可有可能。”

张迈道:“四公子,我们乃是客军。地理与军情都不如四公子熟悉。此战还是得由四公子来做主导。不知你可有对敌之策。”

这一捧在别人说出来也就算了。张迈在西北如今已建立了赫赫威名。说到风头之劲,便曹议金、李圣天、秋银等皆有所不如,伽与萨图克更是他的手下败将,曹元忠在沙州虽然小有名头,却如何能与声名在外的张迈相比,听得张迈言语之中如此推重内心大感满足,他年纪其实比杨易还要大两岁,但是顺境中长成的人,心理年龄来说比杨易小多了。年轻气盛之下也不向张迈谦逊。就道:“晋昌乃是一座坚城,当初我归义军在此驻扎重兵的初衷就是要北防伽,东抚秋银,城内百姓也都有这样的心理预备,现在虽然因为抽调了部分兵力北上伊州又骤然被围。但我认为应该不会那么轻易就被攻陷。所以此战我认为不用着急。大可谋定而后夺。”

张迈听他不急不躁、头脑清晰。心想这曹元忠果然是个人才,但同时对曹议金的用意则感到有些扑簌难解了。心想他若真的包藏祸心,为什么却将这样一个儿子、这样一支劲旅派到自己身边来,要知像曹元忠这样的人决不是用来使阴招的良选。

杨易见张迈沉吟,接口问道:“四公子心中可已经有定谋了?”

“定谋不敢当”曹元忠小小谦虚了一句后,就说:“不过我认为应该先进军常乐,常乐乃是瓜州两大粮仓之一,只要让晋昌军民知道我们已经抵达常乐,他们一定就会有勇气守备下去,秋银兵马众多又出征在外,耗费必大,我们兵少,却可和他拖着。”

杨易道:“只是一味拖着,只怕有怯战之嫌。”

孙道:“敌众我寡,我们以四千兵马击十倍之众,哪能冒进?”

这一次的会议张迈没表自己的意见,便按照众人的决议,定下“急行军,缓破敌”的战略。

曹元忠自请为先锋,从长城旧址出,轻骑一天一夜连走三百五十里。掉队者十停中占了六停,四百人一举扑到常乐城下,那常乐城位于晋昌之西九十里,城内只有守军一千二百人,民户六千多人,此外又有无数难民,曹元深一见回讫势大,马上派了慕容腾引数百人前来接掌。所以至今尚未陷落,但城内军民却已经因为秋银的攻势已是人心惶惶。望见曹元忠来喜出望外,急忙出城迎接。

曹元忠还未进城,却听背后尘土飞扬,常乐城驻防兵将大惊慕容腾叫道:“四公子快进城!只怕是回讫人来了!”

曹元忠望后一望,见来军是从西面而至,道:“不用担心,是援军。”

过了一会数百人马开近,果然是张迈,曹元忠心道:“他们的脚程好快。”便邀张迈进城。

这次安西唐军出动的三千人全部都是飞骑,虽然让曹元忠做了先锋。但他们在后跟着也没被抛离多远,曹元忠破晓时入城,没到黄昏安西唐军便全部到齐。曹元忠心中感慨。心想:“说到长途奔袭,在归义军中没有比我这一部人马更快的了。但现在看来只怕还比不上张大都护麾下这三千人。安西唐军能够称雄西北,果然有过人之能。”

嗯,精力稍稍恢复过来啦。

奋斗奋斗!这是第一更,今天一定保证三更,有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