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一八五三-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的新疆,血流成河,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死亡,一批批难民要么逃入中亚,要么拖家带口直奔酒泉,酒泉驻军严格甄别难民成份,凡是汉民,无明显宗教倾向者,一律放入内地,若不是。。。。”

说着,石达开单掌重重一劈!(未完待续。)

第七八八章关门打狗

在石达开的介绍与左宗棠的补充中,各人都是倒吸了口凉气,整个新疆的局势之乱比预想的还要糟糕,活生生成了一台绞肉机,可这不就是王枫的初衷吗?

“拿地图来!”很快的,一行人来到了原甘陕总督衙门,现在的甘肃省政府驻地,王枫立刻转头吩咐。

左宗棠让人把新疆、西藏、外藩蒙古及中亚一直到里海的大幅地图摊在了桌子上。

这幅地图显然不如其他地图的地图详细,这没办法,这一带的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连王枫在前世都没踏过足,不过如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阿克塞钦、费尔干纳盆地与里海、咸海及重要的河流与俄国碉堡线都有准确的标注,放在当时来说,这样的一副地图足以称得上无价之宝。

渐渐地,王枫的目光停留在了阿克塞钦、费尔干纳盆地、夷播海与斋桑泊上面。

阿克塞钦平均海拨在四千米以上,寒冷干燥,在军事上具有非凡意义,它即是从新疆到达西藏的重要孔道,也紧邻着德里和孟买等印度中心城市,还可以俯瞰中亚各国,滚滚铁流随时可以杀入中亚大草原。

而费尔干纳盆地紧邻着塔什干,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既无洪水猛兽,也无恶病流行,是中亚最为富庶的一片地区,并且油气含量极其丰富。

夷播海也就是现在的巴尔喀什湖,与东北方向的斋桑泊相连,修建有俄国包围浩罕汗国的碉堡线。

石达开与左宗棠也在注视着这几处,石达开伸手一指,问道:“总司令可是打算分兵屯驻于此,堵住俄国南下印度或撤退回头的道路。把他困在新疆?”

王枫点点头道:“你们看如何?”

“我看可以。”左宗棠沉吟道:“我军为对俄作战,共调动了五个集团军合计十四个军的兵力,在兵力分配上足够使用,另阿克塞钦虽然荒凉,却靠着印度,凭着您与印度的良好关系。可以从印度补给,其余费尔干纳与俄军碉堡线,可以就地补给。”

“好!”王枫一口应下,接连写了几封信,封好之后,才递给一名黑鹰道:“把我的信让李二虎转交给印度方面,另给李秀成和李二虎传令,着李秀成部务必于冬季大雪封山之前,攻占塔什干。控制费尔干纳盆地,着李二虎部于阿克塞钦留一个军的兵力驻守,另两军也须于大雪封山之前至少推进至夷播海,择机拨除俄军碉堡!”

“是!”一名黑鹰接过信件,与另一名同伴匆匆而去。

李秀成部与李二虎部驻扎在西宁,由兰州到西宁,只有两百二十公里,一天一夜可以到。而这两军接到命令,只能走一条路。即沿着青藏高原北侧,经昆仑山南麓进入阿克塞钦,再由阿克塞钦入葱岭,半个月可以抵达塔什干,李二虎的两个需继续北上,如不出意外。在时间上完全来的及。

王枫又吩咐道:“我们在兰州休整两天,从第三天起,全军往哈密进发,务必把俄国人困在新疆,关门打狗!”

。。。。。。

八月二十一日。第二集团军,第六集团军与第十一集军,连同辅助战斗人员合计二十二万人离开兰州,沿丝绸之路向哈密进军,为了这一次战争,全国从建国之时就做起了准备,兰州、西宁、酒泉陆续有大量的物资军械屯驻,粮食、弹药不用说,光是棉衣、皮衣、毛毯、睡袋与帐篷等各种御寒用品就装了上万辆马车,其余还有大量的药品和防冻油。

另外一路也大体如此,看上去耗资巨大,可实际上,远没有表面那么恐怖,毕竟已经不是物资匮乏的年代了,战争消耗的构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军火占绝对大头,粮食服装不值几个钱。

全国每年能生产几亿只罐头,又夺来了越南缅甸两大粮仓,农业生产技术经这些年积累,也有了很大提高,化肥正在大量推广,唯一受制约的,只是运输罢了。

目前南方的铁路,已经修到了广州、长沙、武汉、安庆等各大省会城市,北方的铁路建设也是轰轰烈烈,如青岛到济南,济南到郑州,西安到兰州,兰州到西宁,北京到天津等短途铁路陆续通车,长途铁路也在紧张的建设。

由于王枫具备穿越者的优势,在线路规划上省了很多麻烦,所以中国的铁路建设不是一点点的建,而是全面开花,很多短途铁路只需要打通连接起来,就是长途铁路。

但长江仍然是个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堑,铁道部没有一蹴而就,而是勘探规划起了黄河铁路大桥和淮河铁路大桥,为将来建设长江铁路大桥积累经验,另有些暂时未通铁路的地方,也在抓紧建设公路。

至于服装鞋帽,几乎都来自于监狱工厂,由洋人俘虏生产,成本无比低廉。

从兰州到哈密约一千四百公里,其中至酒泉刚修了一条四车道的柏油马路,使得路途相对轻松许多。

西北地区在王枫到来之后,进入了战争模式,中国内地各大城市的工农群众与学生,也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高喊着俄国佬滚出中国的口号,示威游行从南京蔓延到了北京,从苏州发展到了广州。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外交部、新华日报、各政府机关与民间社会团体也接连撰稿,痛斥俄国侵略中国新疆的野蛮行径,要求俄国无条件撤军,交出刽子手接受中国的审判,俄国沙皇向中国人民道歉,并赔偿一切损失。

另王有龄与外交部轮番召见各国驻华使节,要求国际社会对俄国的侵略行径进行谴责,并对俄国施行贸易禁运与经济制裁。

在浩浩荡荡的反俄大潮中,全军于九月十五日抵达了哈密。

哈密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与新疆门户之称,东与酒泉相邻,西接吐鲁番盆地,北与外藩蒙古接壤,是北疆往来内地的必经之路。

哈密的主要城市有三个,分别是白汉满三城,随着清庭投降,满城的旗人与哈密厅等各级行政机构已经陆续撤走,满城也被白民占据,哈密白王趁机攫取了统治权。

进驻的当天,王枫就给哈密白王扣了顶俄奸的帽子,判处死刑,随即挥军攻打哈密白城与满城,仅一个小时,两城陷落,屠蒙古镶红白白旗、以哈萨克族以首的各族男性六千余人。

由于采取的是关门打狗的策略,王枫不急于进军乌鲁木齐,在原地屯驻下来,以小股部队展开对附近的清乡扫荡,他需要等,等李秀成与丁大全攻克即定目标,完成对俄军与新疆各族叛民的全面包围。

十日之后,乌鲁木齐原将军府中,白虎彦慌慌张张的冲了进来,大叫道:“总督阁下,民盟军来了。”

土尔克斯坦总督考夫曼,早在民盟军到来之前,就把驻地从塔什干移到了乌鲁木齐,把乌鲁木齐将军府作为了临时总督府,他进城的第一件事,便是是放任白虎彦对城里尚还存有侥幸心理,没有撤走的汉民展开屠杀,足足一天一夜,杀了四千多人,汉民被屠戮一空。

这些不愿走的汉民,都有家有产,舍不得放弃,心想俄国人来向俄国效力就是了,却没料到,连投降的机会都不给,就直接杀了,他们的家产落入了俄国人手里,妻妾女儿也沦为了俄国人的玩物。

考夫曼怀里正搂着一名十五六岁的汉族女孩上下其手,这个女孩子眼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但是不敢哭,也不敢动,任由那毛茸茸的大手伸进了自己的裙子底下,令她悲愤欲绝,尤其是那浓烈的狐臭掺杂着烟臭味道,更是让她恶心欲呕。

但白虎彦这一进来,倒是让她暂时脱离苦海,考夫曼拿出湿潞潞的手指,有些不高兴道:“慌什么?我们不就是为了引中国人进来么?说吧,来了多少人?现在在哪里?”

白虎彦连忙答道:“大概在二十万左右,正屯驻在哈密,随时会向乌鲁木齐进发,毕竟再拖下去,就是冬季了,对作战很不利,我不认为中**队会拖到明年。”

“嗯~~”考夫曼又问道:“中国还有没有其他的军事行动了?”

“这。。。。”白虎彦现出了为难之色,去年投靠考夫曼时,他曾夸下海口,愿意担当刺探情报的重任,考夫曼也很高兴,毕竟白虎彦那一帮子人,黄皮肤,黑眼睛,一口甘陕土话讲的顺溜,又是当地人,在大西北弄些情报还不容易?

可是人派出去之后,傻眼了,甘陕在左宗棠的地毯式清洗之后,已经没有白民的生存基础了,虽然白民在外貌上和当地汉民一样,却在行为举止上存在着细微的区别。

比如宰杀牲口,白叫宰,汉叫杀,比如死亡,白叫做无生,汉叫做死,另外白民忌用左手,也忌讳说庙,还有饮食习惯上的差异,等等诸如此类。

当一些陌生的面孔问东问西时,不经意就暴露出了身份来历,结果自然是被当地汉民揪给驻军,那个时候对嫌疑人是以刑讯逼供为主,在严刑拷打之后,什么都招了,甚至连同伙都兜了出来,驻军可以很轻松的挖出潜伏进来的间谍。(未完待续。)

第七八九章按兵不动

原本是十拿九稳的事,可是谁能料到,在左宗棠血洗甘陕之后,竟变得难如登天。

当地汉民都分到了土地,哪个村子出来的一清二楚,而新来的移民也全部登记在案,都在田间地头忙活着,甘陕人口本就不多,你说你一个陌生人四处晃荡,这是把奸细两个字写在脸上啊,又怎么能不惹人怀疑?

白虎彦派了几百人出去,结果是一个人都没回来,至于那些哈萨克人,土尔扈特人,俄国人,叶尔羌人,柯尔克孜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长相和中国人不一样,进来直接就杀了。

这使得新疆以外的情报很难传进来,几十万俄军与各路叛军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考夫曼极其恼火,这一见到白虎彦又是吞吞吐吐的样子,当下推开那名汉族女孩,怒道:“阿尤布,当初你走投无路,来投奔我的时候你是怎么保证的?而现在呢?你吃我的,喝我的,又拿着俄国造的武器,可是你付出了什么?你当我们俄国人是开慈善机构的,是吧?”

“扑通!”白虎彦吓的当场跪下,连连磕着头道:“总督大人,小的实在是没料到。。。。”

考夫曼立时不耐烦的打断道:“不要和我叫苦,在我们俄国,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会受到舆论的唾弃,他的结局就只有自杀,所以我们俄国人个个讲信用,现在,你们已经加入了俄国籍,要习惯以一个俄国人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要珍惜作为一个俄国人的荣誉,今天是九月二十四日。我希望在年底之前,你给我带来好消息,你出去准备吧。”

“遵。。。。遵命!”白虎彦满心苦涩,民盟军主力已经进抵哈密了,听说正在大开杀戒,大批难民涌入乌鲁木齐。如今的哈密地界,恐怕除了军队和抢来的女人,再也看不到一个原住民了。

新疆这地方和内地不一样,内地给逼急了,可以上山打游击,当山大王,但你跑到新疆的山头打游击试试看?不等被民盟军围剿,自已不是饿死,就是先冻死了。要不想被杀,只能抛家弃产当难民。

白虎彦不明白,为何王枫对白白教有如此之大的仇恨,清庭与之相比,慈悲的象个菩萨一样,虽然白民在冲突中杀了很多汉民,可归根结底,还是受了压迫。忍无可忍啊。

他也不明白,白白教到底是招谁惹谁了。在欧洲那边,基督教与白白教的战争持续了上千年,在中国这里,才当上皇帝,王枫就对白白教举起了屠刀,再有那个屠夫左宗棠配合。这简直是双煞啊!

‘真神,您能告诉我为什么吗?’白虎彦内心嘶吼,但考夫曼的最后通谍他不敢不当回事,如果事实证明自己这帮子人没有任何用处,考夫曼会象清理垃圾一样的清理掉。俄国人现实的很,绝对不会养一个废物,当然了,会对漂亮的女人网开一面。

从北疆走显然是行不通的,那只能从南疆走,出阿克塞钦,潜入西藏,再想办法混入内地。

说实话,南疆比北疆的局势乱的多,尤其是杀人魔王阿古柏占据着喀什,虽然同样信奉白白教,但白白教内部的撕杀也很厉害的,那些卷毛鬼子可不管你会不会背诵白白经,看你不顺眼,一样的杀!

喀什是进入阿克塞钦的必经之路,别的地方此路不通,可以换条路走,但新疆不同,如果想绕过喀什,那只能穿越更加恐怖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白虎彦绝不愿意进入南疆,可他没办法了,只能冒险从阿古柏的地盘走。

猛一咬牙,白虎彦转身而去。

考夫曼这才向边上招了招手:“伊格切纳夫将军,我希望你能亲自去一趟库伦,要求那些蒙古王公配合我们的军事行动,道理他们应该会明白的。”

伊格切纳夫大约三十岁左右,少将军职,与被点天灯烧死的穆拉约维夫经历类似,都是从无名小卒一步步晋升,在腥风血雨中杀出了一个前程,是俄军中著名的少壮派军官,一度曾与穆拉约维夫相提并论。

“是!总督阁下!”伊格切纳夫也不废话,敬了军礼,向外走去。

。。。。。。

按照白虎彦的说法,民盟军会尽快来攻,考夫曼也作好了准备,布署了层层防线,并且给南疆各大小势力打了招呼,大敌当前,谁再敢挑事,几十万俄军就一个就灭了他,另外还抽点各势力的精锐合计五万人来乌鲁木齐协助防守。

其实谁都知道,这五万人是给俄国当炮灰的,却都敢怒不敢言,毕竟几十万俄军,太恐怖了,再说句难听话,如果中国人打进来,俄罗斯人还可以跑,他们则是连跑都没地方跑,中亚那个地方,俄罗斯、土尔耳、伊郎、英国都在争夺,凭他们这样的小部落,只能依附一方,结果还是当炮灰的命。

区别只是部分人当炮灰还是全族人当炮灰。

所以就连最是桀骜不驯的阿古柏都乖乖的任由俄国人挑走了一万五千名精锐当炮灰。

俄军是从南疆北疆两个方向同时进入新疆,但大部分都布署在了北疆,因为南疆不如北疆富庶,道路也更加难走,要想进入中国,只能从阿克塞钦进入青藏高原,不到万不得已,俄军是不会走这条路的。

如今乌鲁木齐的俄军约有三十五万,加上中亚三国的仆从军与新疆地方武装的炮灰军,总人数在四十五万左右,分布在吐鲁番到乌鲁木齐的诺大地域之间,每一道防线都由俄军带着仆从军与炮灰军防守。

很快的,十月份来了,民盟军没有进攻,要知道,十月份虽然还处于秋季,但只有要冷空气南下,气温会于短时间内降到零下,在十月二十一日的时候,北疆就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场初雪。

到了十一月份,新疆是真正入了冬,可是民盟军还没有来,二十多万人分布在哈密的几个战略节点,一点进攻的意思都没有。

起先还老神在在的考夫曼有些心神不宁了,作战,尤其是大军团作战,揣摩对手的目地是非常重要的,战术运用的好,往往可以弥补装备或人数方面的不足。

但是他看不透民盟军的意图,眼见已经是冬季了,如果民盟军始终按兵不动的话,那他在冬季与中**队作战的计划将无从实现,俄罗斯人耐寒的优势也无从发挥,难道真要熬到第二年开春?(未完待续。)

第七九零章兵临阿克赛钦

从十一月份到明年开春还有小半年的时间,民盟军二十多万人屯驻在哈密,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运送粮食物资,除非大雪封山,天气恶劣到了极点,否则是不会出问题的。

而俄国地处高寒,经济落后,农业产出与中国差之甚远,更何况从俄国本土运粮到新疆,沿途的消耗,即便是换了英法等发达国家都难以承受。

新疆本地是不用指望的,新疆的真正大规模开发,还是在红朝新疆建设兵团进驻之后,那个时候的新疆,和平时期充其量只能勉强养活近百万人,如今涌入了巨量外来人口,又被各方混乱打成了稀烂,农牧业生产几乎陷于停滞,恐怕这个冬季过完,新疆诺大的地方,将很难再找到食物。

这决定了俄军的粮食只能来自于中亚三国,但问题是,中亚三国的生产水平也不高,眼见又是隆冬将至,牛羊掉膘,要熬到明年的五月份才能收获冬小麦,这就意味着,在明年五月份之前,数十万俄军全靠存粮过日子,偏偏俄国士兵块头大,吃的多,想省都省不了。

炮灰军与仆从军,包括新疆大大小小的地方武装是否会饿死,不在考夫曼的考虑范围之内,但俄军几十万人的吃喝是个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的话,军队将会变得毫无斗志,甚至农奴军都有可能一哄而散。

再如果遇上极端严寒天气,大雪封山,中**队的粮食物资运输受阻。可俄军受到的影响会更严重,别想从中亚三国得到任何补给。会更加的困难,偏偏中**队已现出了一丝熬的苗头。

考夫曼叼着烟斗。站在乌鲁木齐城头眺着东方。

秘书大概也能猜出考夫曼的担心,忍不住道:“总督阁下,看来中国人是打算在哈密过冬了,我们。。。。要不要主动出击?”

“这。。。。”考夫曼略一迟疑,就喷了口烟道:“中**队虽然只有二十多万人,兵力仅为我的们的一半,但他的战斗力很强,我们不能草率出击,再等等吧。”

这名秘书又道:“总督阁下。在中国古代,军队打仗总是喜欢断对方的粮道,我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战略,中**队要运粮到前线,需要经过漫长的河西走廊,这其中有很多地方可以用来阻裁,您可以派出一支军队,人数不用多,两三万足够。用那些投降的中国人作向导,潜伏进河西走廊,应该有很大的把握消灭中国的物资运输队伍。”

“嗯?”考夫曼眼神一亮,但随即就黯淡下来。这没办法,出奇兵断中国的粮道好是好,中是要想潜伏进河西走廊。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东进。经哈密过酒泉,如今中国在哈密布署重兵。这显然不可能。

第二条路是往回,出阿拉山口向北,经蒙古高原南下,这无非是绕些路罢了,可问题是,冬季的阿拉山口是无比恐怖的,因着特殊的地形与气候条件,天然形成了极端的狂风区,**级大风是天天有,十到十二级狂风不少见,十三级以上的暴风也不稀奇,在狂风中穿越山口,即便是红朝,都有火车被大风吹翻过的记录,如果单兵在大风中过山口的话,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

考夫曼当然明白山口地区狂风的恐怖,不禁咒骂道:“这该死的地方,哪来那么多山?你也是的,为什么不早点提?寒冬季节,我们的士兵怎么通过山口?算了,伊格切纳夫将军身经百战,他会看出断去中**队粮道的重要性,他应该会领着蒙古骑兵奇袭中国运粮队伍,上帝保偌,希望能有好消息传来。”

考夫曼闭上眼睛,虔诚的祈祷起来。

秘书则是无奈的耸了耸肩,显然对来自于考夫曼的责怪很是委屈。

就在这一天,民盟军两个集团军也登上了阿克塞钦高地,看着周围的皑皑雪山,果露的地表岩石,几乎都要被狂风撕烈的旗帜,这完全可以说成是人类生存的禁区。

狭意的阿克塞钦指的是一片群山环绕的盆地,面积只有二十一平方公里,位于和田南部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之间,虽然平均海拨在四千米以上,却地势平坦,有几处山口可达克什米尔,自古以来便是新疆至印度次大陆,以及从塔里木盆地经克什米尔至中东各国的捷径,而且山间洼地多有咸水湖和径流,山上也有积雪覆盖,这意味着,在此地驻守不缺水。

十一月初,正午气温已经在零下五度左右,两个集团军,十五万战士加辅助战斗人员近十六万,还有数以万计的马匹与骆驼,上万辆各种车辆,把狭小的盆地塞的水泄不通,到处都是马匹嘶叫与骆驼低鸣,显得热闹异常。

李秀成揭去面罩,狠狠吐了口白气,迎风大叫道:“好,果然是个好地方,若不是总司令画出地图,谁能想到在群山之间竟然有此四战之地,扼住了此处,俄国佬休想越过半步。”

李二虎点点头道:“我们的时间很紧,最起码在十二月份之前,一定要取下塔什干,今天在此驻扎一天,明天一早就走。”说着,又向第二十九军军长,原隶属于石达开部的汪海洋吩咐道:“你带着二十九军的弟兄们留下,知道该怎么做吗?”

汪海洋敬了军礼道:“扼住山口,决不教无关人等踏入阿克塞钦盆地半步,明日便派人经克什米尔南下印度,争取从印度西北诸邦获取食物补给,另保持轻度活动,注意保温,预防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其实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严重,年老体衰或者四体不勤者,乍一遇上高原反应,有可能会非常难受,但对于年轻的小伙子,尤其是身体强健的军人来说,大多数都不算个事,即使有,也只是轻度反应罢了。

而且在登上阿克塞钦之前,全军穿越青藏高原北侧,平均海拨在两到三千米,逐步完成了从平原到高原缺氧环境的生理调整。

李二虎猛一挥手:“全军扎营,生火做饭。”

“是!”

随着军令下达,一顶顶帐蓬在山谷间搭建起来,帐蓬都是用加厚帆布制做,再加上睡袋,完全可以在夜晚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但吃饭是个难题。

地势每上升一千米,水的沸点下降三度,阿克塞钦海拨四千米,水的沸点只有八十八度,煮饭是煮不熟的,所以全军改吃面食,尤其是从藏区换了不少青稞面过来,还有些青稞酒。

新鲜肉类也是没法吃了,煮肉煮不熟,即便是烤肉,在阿克塞钦也找不到那么多木柴,仅有的木柴要用来烧水,这时,一罐罐午餐肉罐头就成了战士们的最爱。

有生火的,有取水的,有煮面的,有加热罐头的,人人均是席地而坐,喝着二两小酒,大呼痛快,却没注意到,在向西不远处的一条孔道中,出现了一些人影。

“阿尤布大人,快停下!”

白虎彦正要拐个弯,迈入阿克塞钦山谷,前方一个充满惊恐的声音及时叫住了他。

“怎么了?”白虎彦脚步一顿,不悦道。

“民。。。。民。。。。民盟军!”那人结结巴巴道。

白虎彦浑身一紧,连忙探头向孔道外看去,顿时心头狂震,脸面瞬间变得惨白,和周围山头上的皑皑白雪都有得一比。

整个山谷中,密密麻麻全部是草绿色的身影,一眼望不到头,粗略一估,十几万人都有。

“这。。。。”白虎彦呆住了,他没想到,民盟军会把主力布署在阿克塞钦。

身后的几十名随从纷纷贴着山壁小心翼翼的向外看,也是陆续的面如土色。

白虎彦在被考夫曼勒令之后,决定亲自走一遭,毕竟阿古柏这个人性格暴戾,仅以手下通过他的领地,总是不大放心,他觉得还是自己与阿古柏接触较好,怎么说,他也是黄俄罗斯人的首领,就着俄罗斯这三个字,阿古柏于情于理都该给些薄面。

白虎彦带上几十名精干族人,于第二天离开乌鲁木齐,经吐鲁番和阿克苏,到了喀什,或许是受到了俄国人不许内斗的严令,阿古柏并未为难他,只是羞侮他一番。

说什么黄皮肤黑眼睛的白白林比白皮肤的白白林低贱,是真神赐给白皮肤白白林的奴仆,白虎彦虽然怒不可竭,可是形势比人强,他只能忍气吞声,还陪着笑脸,在交纳了不菲的过路费之后,才被允许通过喀什,继续南下。

“阿尤布大人,阿克塞钦过不去了,我们回去吧。”

“是啊,赶紧离开吧,万一被民盟军发现了我们,那是想走也走不了啊。”

“我们探得了民盟军屯兵于阿克塞钦的消息,俄国人那里也好交待过去,料来总督阁下不至于再为难我们。”

随从回过神来,七嘴八舌,劝说退走。

阿克塞钦和别的山区不一样,山连着山,很多山又高又陡,山顶还积着皑皑白雪,没法翻越,除了硬冲,只能选择退走。

白虎彦强抑下惊骇,猛一咬牙:“走罢,动作都轻点,别惊动了民盟军。”

随从们立刻牵着马匹转头,蹑手蹑脚,生怕发出半点声响。(未完待续。)

第七九一章塔什干

一行人憋着气,足足往回走了五公里,才渐渐放下心来,也开始了零星的交谈。

一名随从突然轻笑一声:“民盟军屯兵在阿克塞钦,摆明了是要进攻喀什,呵呵~~阿古柏那狗娘养的,他白白白林是人,咱们黄白白林难道就不是人?莫非还信奉另一个真神?这倒好,老子看他狂什么狂?民盟军第一个要他的命。”

白虎彦虽然也是恨的咬牙切齿,但轻重缓急还是拎得清的,摇摇头道:“眼下我们与那狗娘养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还是通知他一声为好,让他早做准备,毕竟喀什守不住,接下来就是阿克苏,然后是吐鲁番。”

“嗯?”又一名随从眼睛一眯,他觉得有些不对劲,连忙道:“阿尤布大人,民盟军主力本就有二十余万人屯在哈密,进攻乌鲁木齐的前提是先克吐鲁番,他如果存有攻打吐鲁番的想法,那么,他直接把四十万大军全部布署在哈密不就得了?又何必费那么大劲,从阿克塞钦兜个圈再回到吐鲁番?难道这几千公里绕着好玩?”

新疆受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众多山脉限制,看似面积很大,实际上适于人类生存的地带不足三分之一,各地往来的通道也很单一,如果说哈密是新疆进出大西北的唯一节点,那么吐鲁番就是沟通南北疆的交通要道。

从喀什、阿克苏去乌鲁木齐,吐鲁番是必经之路,白虎彦的眼里也闪出了一抹疑惑。按合理的战术来说,民盟军的十几万人马绕路几千公里。只为了从另一面夹击吐鲁番,这既不划算。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白虎彦转头问道:“你是否想到什么?”

这名随从一本正经道:“阿克塞钦乃四通之地,到塔什干也不过才半个月的行程,民盟军完全有可能通过克什米尔往西直扑中亚三国,他这十几万大军出现在阿克塞钦,分明是冲着塔什干而来。

如今俄军主力尽在新疆,民盟军以奇兵突袭,可以轻取塔什干,再控制住费尔干纳盆地。断去中亚对新疆的补给,甚至还有可能分兵继续北上,至斋桑泊与夷播海一带,清除俄国人的碉堡线,进而断去俄军退路,他是想把我们这上百万人马活活困死在新疆啊!”

白虎彦顿时浑身冷嗖嗖,这不光是天气冷,还是心冷,王枫擅于出奇兵。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今日十余万大军鬼鬼祟祟的云集于阿克塞钦,这不就是突袭中亚三国的一支奇兵吗?

哈密有民盟军主力堵着东进之路,南部阿克塞钦谷地也被民盟军占领。这两条路已经封死了,如果塔什干与费尔干纳失去,这不仅仅是失去补给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