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6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钟对科学也自学了许久,闻言点头道:“我信,千年以降,只要是好的,能在百姓中间扎根的东西,永远都断不了,只会越来越昌盛!”
  ……
  深秋的金陵多了几分寒意,落叶打着旋落下来,就像是一个少女穿着长裙在旋转着。
  “……我们要什么?我们要的不是什么免税,也不是什么出来就能做官!我们要的是什么?”
  一家客栈的门外,杨士奇正在疾呼着。
  他弯着腰,一身布衣,满脸的皱纹就像是一个乡下小老头。
  可他的眼睛却在发光,他的声音依旧铿锵有力。
  他的前方密密麻麻的站着无数人,大多数是读书人。
  军士们在边上维持秩序,哪怕前方那位老人因为儿子而丑闻缠身,可他们依旧尊敬着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杨士奇大声疾呼道:“可拿了田地,免了赋税,你们还怎么为百姓说话?!”
  轰!
  人群瞬间被引爆了,嘈杂瞬间淹没了杨士奇后面的话。
  “老狗!我们走!”
  人群一阵混乱,有人茫然无措;有人大声喝骂着已经下野的杨士奇;有人低头沉思;有人开始往外出去……
  杨士奇的话活生生的撕开了这些人心中的遮羞布,瞬间无数人离开了现场。
  杨士奇站在秋风中却没有发抖,他在等着。
  当人潮渐渐平静后,他欣喜的发现只走了三成人。
  “为民疾呼,这是先贤的教诲。老夫此生大半无愧,可依旧教子无方,晚节不保……”
  杨士奇先是揭开了士绅们的遮羞布,然后又撕开了自己心口的伤疤。
  人人动容!
  一阵秋风卷起落叶吹来,老人的斑白头发在脸上扑打着。
  “老夫老了,自然可以回家躲羞,可老夫在出京前却得了故金大人的书信,和他相比,老夫惭愧。所以老夫要来告诉你等,告诉你等老夫等人临死前的觉悟,那就是无愧于心。”
  杨士奇的眼睛里仿佛在燃烧着什么,他的声音渐渐嘶哑。
  “自束发受教以来,老夫知道的都是圣贤学问。可圣贤学问学了怎么用?”
  “不会用,那就是白学。胡乱去用,贪腐横行,一心谋私,这是败类。可老夫如今看来啊!这等败类还多,有很多!”
  人群默然,在这个老人的坦荡面前,那些阴私都无所遁形。
  “学以致用,老夫希望你等去乡间多走走,多看看。去尝尝百姓的饭菜,去看看他们的家里有没有余粮,有没有余钱,若是没有,那么是谁的罪责。若是有,那是谁的功绩。去看,然后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人,去做事。”
  杨士奇已经是彻底的大彻大悟了,思路顺畅。
  “别想着多给儿孙留些好处,别想着自己多安逸享受,今日你等贪图享受,那就是埋下祸根,一旦大明板荡……想想那些历史吧,那便是你等今日种下的祸根!”
  “要反省!要反思!”
  杨士奇喊道:“想做生意就做生意,圣人也要吃饭,圣人的弟子也有商人。”
  杨士奇已经完全摒弃了那些陈规陋矩,挥舞着手臂喊道:“要实务,先贤的学问是从实务中来,那么你们就该到实务中去领悟、去学习先贤的学问。”
  说到这里时,他忍不住咳嗽起来。
  老人弯着腰,痛苦的在咳嗽着。
  那些人在看着。
  渐渐的有人为之动容。
  “他这是为了什么?”
  一个年轻人走了出来,说道:“在下举人陈贲,在下以为这些年说的太多,做的却太少。今日听了士奇公之言,在下倍感羞愧。”
  杨士奇欣慰的站直了身体,年轻人走过来扶住他,说道:“士奇公,若是有心自然会听,若是无心,百遍也无用。学生扶你去歇息吧。”
  杨士奇看着那些人,失望的道:“他们呢?”
  “他们呢?”
  年轻人回身看了一眼,看到了犹豫。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事啊!
  “士奇公,儒学要革新!”
  人群中有人喊道。
  杨士奇的眼睛亮了,说道:“对,要革新,可怎么革新?”
  “要务实!没有务实就是纸上谈兵!”
  杨士奇说道:“学问自百姓日用中来,要革新,必须要知道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懂不懂?”
  他老了,无法持续去领导一场需要耗费无数精力的学问革新。所以他希望这些人能明白革新的初衷,而不是为了革新而革新。
  人群沉默了一下,然后有人点头。
  渐渐的,点头的人多了起来……
  杨士奇兴奋的哽咽起来,对年轻人说道:“这便是根,这便是我儒学的种子啊!”


第2588章 一定会好的
  杨士奇返乡的速度奇慢无比,每到一地必定是要停留下来一两天,然后宣讲一番儒学和儒家如今的状况,以及革新的必要性。
  因为他的行程慢,所以还没到达下一个地方时,就有许多人提前在等候。
  甚至还有胆大的,趁着现在巡检司对路引检查的不严的机会远迎。
  越往南方走,杨士奇带来的影响就越大。那些士绅们正聚集起来,开始根据他的话展开各种讨论。
  气氛很热烈,以至于有官员上奏章,担心杨士奇这一路会引发些不可预测之事。
  可朱瞻基对此却是嗤之以鼻。
  “说的厉害,喊的高亢,可愿意去做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人都是在跟着起哄。”
  朱瞻基说道:“此事无需管,最近武学已经组建了千户所,你可去看过了?”
  “没有。”
  方醒说道:“土豆就在里面,我若是去了,怕会生出些波澜来。”
  朱瞻基瞥了他一眼,心中微微一动:“那要不就留下来吧。”
  方醒摇摇头道:“武学千户所不是第一阵列,若是这样还要临战退缩,土豆此生再难有直面沙场的勇气。”
  朱瞻基问道:“沙场凶险,朕当年差点就被瓦剌人……若非是你,当年朕怕是就危险了。”
  两人都想起了他们第一次参加北征时的情景,暖阁内静了一瞬。
  朱瞻基终究还年轻,马上从回忆中走出来,说道:“看看今年的雪怎么样,还有道路,若是好,那就春天出发。”
  方醒没有问具体的,他点点头道:“按照行程来说,联军会先于我军到达亦力把里,甚至会提前半年以上。不过咱们不着急,他们若是等不及了,那就攻打坚城吧,必要时放弃哈密城也不是什么事。”
  朱瞻基赞同的道:“哈密卫只是一个点,联军拿下就拿下吧。”
  这是他的表态,方醒算是心中有底了。
  稍后他就去了文华殿授课。
  照例授课完毕之后,玉米却没有离开,而是提出了问题。
  “先生,能不打仗吗?”
  那黝黑的眼睛里全是真诚,但方醒却摇摇头道:“你要记住一点,战争永不可能终止,只是大小而已。”
  那张脸上全是失望,“先生,那要怎么才能打赢他们呢?”
  这个孩子依旧懵懂,不过却不乏主动精神。
  方醒轻声道:“压下去!”
  “压下去?”
  “对。”
  “怎么压?”
  方醒看着那双满是求知欲的眼睛,忍不住又摸摸他的头顶,说道:“强大的大明会通过各种手段把未知的威胁压下去,只要有一丝可能就把那些对手按下去。”
  玉米就像是个好奇宝宝般的追问道:“他们要是不听话呢?”
  “呃!”
  方醒忍住了掐一把他的脸蛋的想法,可是手都伸出去了,真一在边上瞪着眼睛,用力的干咳了一声。
  这是太子,不是你家孩子!
  方醒看了她一眼,然后说道:“他们若是不听话,那么大明就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收拾他们,比如说孤立他们。世界很大,我们的力量足以让他们成为荒岛。”
  “荒岛……”
  玉米突然兴奋了起来,说道:“先生,你说过的那个荒岛吗?那个人在岛上真好玩。”
  “那是绝望的求生啊!”
  方醒不知道孩子的脑回路是怎么一回事,不过他用了更大的耐心在陪着玉米把话题圈回去。
  “记住了,帝王除去管理大明之外,更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去发现大明的敌人,要及早的发现他们,在他们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去击败他们。”
  玉米一脸懵逼,看着很可爱。
  方醒笑着说道:“就是感觉大明被威胁了,以后可能会被人欺负了,那就提早动手,明白吗?”
  ……
  “他还小,这些话并无多大的用处。几年之后他会忘记的干干净净的。”
  朱瞻基今天有空,所以在外面旁听了一堂课。
  对于课后的一些解释他觉得是无用功。
  两人走在宫中,方醒稍微落后一些。
  他看着前方皇帝的背影,觉得他此刻的心态大抵是矛盾的。
  太子不要成长的太快,至少在皇帝的身体和精神还处于巅峰期的时候,你需要的是默默的学习,别太锋芒毕露。
  可玉米才多大?
  但朱瞻基依旧在方醒的面前把自己潜意识里的东西吐露了出来。
  他大抵也察觉到了,难得的不好意思。
  “你教你的,朕不干涉。”
  方醒莞尔道:“许多事总得要说的,至于以后……咱们终究会老去,我希望你以后能在老去前退下来……”
  朱瞻基沉默了。
  跟着的太监没敢跟的太紧,否则听到这话之后,他们回去就可以找根绳子自我了断了。
  方醒却没觉得这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以往他说的比这更直接。
  “你估摸着还能有三十年吧,三十年足够把大明全盘稳住,并定下未来的方向。”
  朱瞻基突然问道:“以后呢?”
  他幽幽的道:“权利使人着迷,朕午夜梦回时,时常觉得自己就该万寿无疆,然后永远统御大明。”
  他笑了笑:“朕也知道这是痴心妄想。可无数帝王都曾经这样痴心妄想,他们和朕一般的想长久坐在那上面,俯瞰世人,最紧要的却是握着千万人的命运,这让人永不厌倦。”
  “我知道。”
  方醒当然知道这种感觉。
  “当年我第一次领军时,只觉得不枉此生,临战时更是激动的觉得那就是人生巅峰……我当时觉得最好一生都在征战之中,直至最后一战死于最后一个敌人之手。”
  稍后方醒还没出宫就被拦截了。
  “兴和伯,娘娘最近吃不下东西,御医开了药,可娘娘却不愿吃……”
  到了宁寿宫时,小黑出迎。
  方醒知道自己不是御医,更知道太后不会找自己来看病。
  所以当他看到婉婉时不禁就笑了。
  “公主看来恢复的不错。”
  小黑和小方在边上打闹着,婉婉就站在边上劝架,神色轻松。
  见到方醒进来,婉婉的脸上多了红晕,然后就走到了太后的身侧,微微低头。
  太后笑眯眯的道:“听闻此次又要西征了,若是西征,谁来教导太子?”
  方醒没想到居然是这个问题,但程序他是知道的,就说道:“娘娘,大军出征之后,留下的重臣会辅佐着殿下监国。至于学习,杜大人还在。”
  太后看了婉婉一眼,轻笑道:“端端也该来了,就怕小孩子家家的顽皮,婉婉去看看。”
  婉婉福身出去,方醒目不斜视的站在那里。
  “婉婉最近的心情好了些,只是却让本宫觉着少了鲜活,兴和伯以为如何?”
  方醒说道:“娘娘,这还是孤独引发的毛病。”
  太后的眸色平静,说道:“是孤独,可谁能陪着她?孩子们?端端倒是好,可终究……本宫老了。”
  方醒低头道:“公主纯良,没人敢欺负她。”
  太后看了他一眼,叹道:“罢了,你去吧。”
  方醒转身,然后又回身道:“娘娘,您胃口不好的话,还是要多走动,每日清晨走小半个时辰,对身体极好。”
  太后点点头,“你有心了。”
  方醒默然拱手。沉吟了一下后说道:“娘娘,会好的。”
  他迟疑了一下,然后认真的道:“一定会好的。”


第2589章 如此,大明应战
  冬季的大明京城被大雪覆盖着,紫禁城中也是一样,于是就苦了那些太监们。
  “最新的消息,泰西船队在试探。”
  早朝时,孟瑛出班介绍了最新的情况。
  “他们出了哪里?”
  有人把地图摆在了前方,能让皇帝和那些重臣们看清。
  孟瑛走到地图前,指着一个地方说道:“他们出了鼍龙湾,可我水师一直有小船队在附近游弋,当即就发现了他们。”
  “然后呢?”
  杨荣面色严肃的问道。
  他担心泰西人会从水路袭扰大明,甚至是发动进攻,然后哈烈和肉迷联军会趁机夹击大明。
  “水陆并进啊!”
  杨溥觉得大明此次有麻烦了。
  方醒却说道:“别高看了泰西人,他们只是丛林里的野兽。野兽从无感情,他们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去做决定。而大明……”
  他看着文武百官,然后指着外面说道:“大明可以同时应对水路和陆路的两个大敌,并能击败对手!”
  他的语气坚定,让人不禁心中一振。
  孟瑛点头道:“正是这样,我大明水师只是小股船队在附近,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们依旧敢于发动进攻,而且……”
  他骄傲的道:“他们击退了泰西人的试探,鼍龙湾以外依旧是大明的海疆!”
  “好!”
  杨荣忍不住挥拳叫好。
  孟瑛微微颔首,代表着武人们接受了这份夸赞。
  “得了消息之后,我等判定泰西人只是作态而已。他们出来就是给联军打气,可却不敢再进。”
  有文官问道:“保定侯,若是他们真敢呢?一旦大明海疆被袭……而且那时多半大军正在西征途中,引发了混乱了怎么办?”
  方醒出班说道:“麻六甲那边有水师的主力轮换驻守,扼守住了那里,大明海疆就高枕无忧!”
  孟瑛在地图上把那一道岛链用手指头勾勒了一下,方醒说道:“这也是当年水师非要拿住那道海峡的原因。”
  有些人不自在的转过脸去,不想看方醒那张平静的脸。
  当年方醒一力鼓吹大明需要控制那道海峡,并做好长期移民和驻守的打算,被不少人诟病为疯狂。
  那时候不少人用前唐拼命扩张,最后穷兵黩武亡国的例子来反驳方醒,却被他一一驳倒。
  现在的局势证明了方醒当年的高瞻远瞩,而他们自然就是鼠目寸光。
  杨溥却有另一番想法,他觉得这些年来方醒一直在推动着大明在某些方面不断走出去。
  比如说对外移民,以及藩王分封海外……
  这些举措如今联系在一起看,就会发现一脉相承的恐惧。
  是的,杨溥看向方醒的目光中带着恐惧。
  这人竟然在十多年前就预测到了这样的局面吗?
  在朱瞻墉出海之后,又有三家藩王走了。
  据说车马一眼看不到头,可见那些藩王聚集了多少钱财。
  而且哭声一路不断。
  没有人愿意去海外,这一路就是他们的流放路。
  无数人在咒骂着皇帝和方醒,可他们依旧无恙。
  “……泰西人的举动反而是个好消息。”
  方醒在分析着局势,分心的杨溥渐渐的回过神来仔细听着。
  “他们的举动告诉我们,他们给了联军不少支持,并答应要从水路来牵制大明。而时机很重要……也就是说,联军肯定已经出发了。”
  他看着皇帝,说道:“要开始了。”
  群臣的心中一紧,都看向了皇帝。
  他们中间有人曾经幻想过此战能够避免,可在听了方醒的分析之后,幻想破灭。
  朱瞻基一直在看着地图沉思,闻言点头道:“是啊!要开始了。”
  皇帝表态了,孟瑛马上就大声的道:“陛下,臣愿领军前去。”
  大军出发很麻烦,所以就需要前锋去哨探,去迎敌。
  “陛下,臣愿为前锋。”
  武人这边都空了,全部出班请缨。
  文官们目光复杂的看着这些武人,知道文武之争又将要放下一段时日,对武人的打压也得消停了。
  外面有冷风吹进来,文官们打个寒颤,而武人们却神采奕奕。
  朱瞻基把这些都看在了眼里,说道:“朕知道有人会说穷兵黩武,现在不说,等朕去了之后也会说。”
  “陛下万岁!”
  对付这等唏嘘,万岁是最好的回应。
  可朱瞻基却没有半分欢喜,他起身道:“这个世界很大,却也很小。说它大,那是因为许多地方我们依旧无知。说它小……因为朕依旧看到了夕阳!”
  大家有些不解,方醒却了然,并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朱瞻基指着外面,厉声道:“朕要看到太阳在大明的土地上不停的转动,永不坠落!谁能帮朕?”
  从科学开始传播后,大家都知道了一个概念。
  ——太阳会不停的转动,这里是白天,那边就是黑夜!
  日不落啊!
  “陛下,臣愿为大明征伐!”
  “陛下,臣……”
  武人们沸腾了,人人面色涨红,哪怕张辅也是一样。
  文官们大多面色沉凝,对于他们来说,世界不再是一个飘忽的概念。
  通过水师的不断探索,大家都知道了所谓的中央之国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可要让他们赞同大明向外不断进取,没几个会赞同。
  汉唐之后,儒家的进取心就荡然无存。
  他们更愿意抱残守缺,只求一个安稳。
  朱瞻基朗声道:“中央之国从来都不是地理位置所决定的,那么它是怎么来的?”
  无人回答,朱瞻基神色凛然,喝道:“那是打出来的!”
  群臣肃然,文皇帝当年北征的硝烟还未散尽,追亡逐北的热血依旧在武人的身体里燃烧着。
  方醒看了一眼那些鼻息咻咻的武人,再对杨荣点点头,然后出班道:“陛下,臣请率前锋出征。”
  杨荣看向了皇帝。
  朱瞻基微微点头,说道:“哈烈和肉迷联手,外加泰西人的试探,这个世界在向大明发出挑战,而朕唯一能回应的只有刀枪。”
  皇帝终于决定了出征!
  大殿内的气氛有些灼热,和以前文皇帝一人拖着整个大明去北征不同,现在的大明少了许多目光狭隘的官员,哪怕是反对,可他们依旧知道这次西征的重要性。
  “大明从不畏惧什么,以前不会,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皇帝的目光锐利,从文官那边扫过来,最后在武将这边停住。
  “此战大明必胜,而在此之前,朕需要众卿齐心协力,可否?”
  武人们率先齐声说道:“愿为陛下效死!”
  杨荣当先说道:“臣等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等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战当前,首要的是人心。
  朱瞻基伸开双手,微微上抬,说道:“如此,大明应战!”


第2590章 出征
  冬天出征不是什么好主意,可从京城到哈密遥远,少则四五个月,多则半年以上的行程让人头皮发麻。
  而武学里,千户所的编制已经满了,那些想报名而不得的学员们把官司打到了御前,可依旧只能接受留守武学的结局。
  商辉很满意,作为一名并未上过战场的伯爵以及武学后进,他期待着在沙场上重新展现亡父的武勇和忠诚。
  每日操练之余,许多学员都得了假期,然后回家去团聚几天。
  土豆刚请了假出来,见商辉在等着自己,就问道:“可是有事?”
  商辉看看左右,低声问道:“前锋是兴和伯,那咱们能不能跟着一起去?”
  土豆摇摇头,“武学一切都要听从陛下的旨意。”
  他拱拱手就走了,心中对商辉颇为不以为然。
  而这个不以为然在到家后就消散了。
  内院里,三个女人加上无忧在帮方醒收拾行囊,神色却不见担忧。
  对方醒的崇拜让她们压根就没考虑过失败的可能。
  “你父亲在前院书房。”
  张淑慧不担心丈夫,却担心儿子。但是此刻她却不能把这种担心表露出来,以免影响到即将出征的方醒。
  “贫僧要回去了。”
  明心的那双眼睛里多了平和,还多了几分恬静。
  “有些高僧的模样了,怎么,这是想在金陵发展?”
  方醒并没有出征前的紧张情绪,很是放松。
  明心平静的道:“贫僧这几年虔心修炼,自觉颇有些灵觉,兴和伯,此行珍重。”
  方醒点头道:“你也一路顺风,希望我下次去金陵时,咱们能饮茶游湖。”
  明心点点头,然后告辞。
  方醒把他送出去,却看到了杨荣。
  把人迎进来后,正好土豆从后宅出来,就担当了接待的事务。
  方醒从他的手中接过茶杯,然后问道:“请了几日的假?”
  土豆把另一杯茶放在杨荣那边,然后说道:“武学说父亲即将出征,武学稍后也会跟着陛下出发,父子同在军中,当是一顿佳话,所以给了五日假期。”
  方醒的目光中多了些慈爱,然后问杨荣:“杨大人来找方某是私事?”
  杨荣看了一眼土豆,见方醒没有让他离开的意思,就说道:“士奇那边……”
  这话倒是直接。
  方醒说道:“方某说过多次,是骡子是马就拉出来溜溜,而不是光说不练。而且大战在即,革新儒学也好,改良儒家也罢,都要服从于这个大局,否则哪怕陛下不在京城,可京城自然有能做主的人,到时候血流漂杵……方某到时候杀回来,杨大人,那时候不会再有什么儒家。”
  杨荣面色铁青的道:“若是老夫留守,自然会盯着这些。”
  方醒的眼中全是杀机,“方某知道在许多人的眼中,国战只是玩闹,和他们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很多人巴不得重新换个主子。这些人都是乱臣贼子,一旦发动起来,西征大军哪怕停战回师也要把这等人斩杀殆尽!族诛!”
  杨荣知道方醒所言不虚,那些人并没有什么国家的概念,换个统治者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事。
  “老夫知道。”
  不能辩驳的郁闷让杨荣想吐血。
  但是得了方醒不使坏的应允之后,他也能回去压住那帮子热血沸腾的家伙了。
  马苏没有回来,他上了一份奏章,言辞激烈的请求皇帝减免苏松地区的粮税,并举例说明了在这种高粮税的情况下,苏松地区百姓的煎熬。
  苏松赋税半天下,这是夸张的说法,但那一块鱼米之乡的出产在以前就是大明的粮仓。
  马苏到任的时间不短了,在这个时候建言,肯定是分析了各种利弊。
  可苏松的高赋税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一是那块地方肥沃,二是当年苏松等地区支持张士诚,算是报复。
  皇帝不会答应吧?
  可皇帝并没有犹豫,马上就答应了,并减免了历年来苏松地区欠下的粮税。
  那可是上千万石的粮税啊!
  可皇帝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应允了。
  这是什么意思?
  皇帝既然早有打算,为何不自己主动提出来,反而要让马苏赢取名声和资本?
  随后皇帝就下了一道旨意,允许私人在大明各地开办兴科学的书院或是私塾,地方不得阻拦和刁难,否则严加处置!
  这道旨意一出,顷刻就引发了轩然大波。
  无数人在疯狂的问为什么!
  消息被飞快的传出去,疯狂在蔓延。
  这是决绝的一击!
  这代表着皇帝彻底靠向科学一脉的一步棋!
  走出这一步之后,皇帝再无后悔的可能。
  所以这便是宣战!
  而第二天就是方醒出征的日子。
  夜里北方呼啸,就像是鬼神在嚎哭。
  方醒此刻却在宫中。
  “你又撇开我独自去和他们争斗,这样不好。”
  方醒有些无奈的看着朱瞻基,觉得自己当年应当多教他些无耻之道。
  两人站在外面,身边有太监端着盘子,里面是刚热好的酒。
  朱瞻基取了一杯酒喝了,然后看着夜空说道:“终归是要去做的,你做的不算,要朕做了,他们才知道这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争斗,而是在大明之下的一次争斗,事关大明兴衰,所以没有意气之争!”
  朱瞻基把酒杯放回去,然后拿起一块肉干,叹道:“汉王叔那边来了信,说是辟地千里,很是快活。可朕知道他心中憋屈。至于其他藩王,从明日开始迁徙,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迁徙就按照递减来处置。”
  他看着方醒,突然笑了起来,很自在的笑。
  “德华兄,要保重。”
  方醒一怔,然后说道:“好,我在那边等着你。”
  朱瞻基点头道:“大明必胜!”
  方醒自信的道:“肯定!”
  ……
  第二天,城外三万大军云集。
  聚宝山卫,朱雀卫,还有两万骑兵。
  祭祀活动已经结束了。
  方醒就在边上,三个女人在马车里,四个孩子都在他的身前。
  土豆说道:“父亲保重,孩儿稍晚就跟着陛下大军前去。”
  方醒点点头,然后看着平安说道:“看好家。”
  平安的眼睛有些热,他吸吸鼻子道:“爹,要平安回来。”
  方醒点点头。
  欢欢说道:“爹,下次孩儿也去西征!”
  方醒摸摸他的头顶,笑道:“小子有胆色,好,下次你去!但是现在记得要照看好你娘。”
  最后就是无忧。
  她的眼睛有些红肿,看着方醒,没一会儿眼中又装满了泪水。
  方醒笑道:“我闺女这是舍不得爹了吗?”
  这句话让无忧的嘴一瘪,然后扑进方醒的怀里哭了起来。
  “爹!”
  方醒的胸中堆满了不舍,他摸摸无忧的头顶,说道:“在家要听你娘的话。”
  “殿下来了。”
  一辆马车在一群骑兵的护卫下来了。
  方醒赶紧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马车在阵列前停住,有人拿来了凳子,然后玉米就现身了。
  他走到方醒的身前,仰头说道:“先生,咱们一定能赢。”
  方醒浑身的盔甲,大声的道:“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三万人的欢呼让玉米微微皱眉。
  他点点头,退后了些,然后板着小脸说道:“哈烈和肉迷在觊觎大明,诸将士,灭此朝食!”
  “大明万胜!”
  大明的继承人并不是软蛋,这个发现让大家的心气一下就提振起来了。
  欢呼声中,方醒颔首道:“请陛下放心,请殿下放心,臣定然会挫敌锋锐,扬我大明威风。”
  玉米点点头,小家伙突然低声道:“先生,我等你回来。”
  方醒心中一暖,同样低声道:“好。”
  “说话算数。”
  玉米伸出右手。
  方醒莞尔,然后伸手过去。
  两只手,一大一小。
  击掌为誓!


第2591章 联军出现
  哈密的春天很美。
  万物复苏的季节,哈密处处都是春天的景象和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