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6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战之后,草原上不会再有敌人。
“泰西那边太过遥远,陆路不可能,海路耗费太大,所以只能是慢慢的磨,那么此战可谓是大明最后的一次大战。”
张辅举起酒杯,缓缓的道:“倾国之战,这是最后一次,以后不会再有。”
“怎么弄?”
有人说道:“现在连对方多少兵力都不知道,咱们说什么都没用啊!”
“最少十万!”
孟瑛分析道:“他们需要考虑补给,所以这就是当初修建南北水泥道时本候万分坚持的原因。路好,补给才能到位。”
大家越说越兴奋,等发现方醒一直没来时,就打发人去问。
“宫中有人召了老爷。”
众人一阵唏嘘,徐景昌说道:“徐某若是有这般圣宠,那还担心什么儿孙啊!”
“儿孙自有儿孙福!”
张辅说这话有些不要脸,因为他对张懋的教导简直是细致入微,恨不能连笑容都管教起来。
……
宫中的气氛不错,见到的人大多喜气洋洋。
方醒问了带自己进去的太监。
“兴和伯,太后娘娘刚下了懿旨,宫中每人两套新衣呢!”
太后的心情不错,这算是个好消息。
等到了乾清宫,见到便衣的朱瞻基时,方醒笑道:“出游?”
朱瞻基点点头,说道:“黑刺回来了。”
方醒心中一振。
“被救出来的那些人多有伤病,朕就令他们在边墙一带继续查探,今日回京。”
……
京城的初夏微热,阳光照得人眼睛睁不开。
一队骑兵在官道上疾驰着。
哪怕是在京城附近,可这些骑兵依旧是披甲。
官道上的行人车马纷纷避开,被那煞气逼得不敢直视。
“好大的煞气!”
黑刺的煞气确实是比较重,在路过太原府时还剿灭了一个土匪窝,把山上所有的土匪全都斩杀殆尽,脑袋被挂在树上,导致至今当地百姓都不敢进那座山了。
当军营就在前方时,王琰看到了一百余人在外面等候。
“憋气!”
王琰打马过去,想起黑刺被追兵追击的这一路,就不禁对当初的方案有些不满。
可当他见到站在最前面的那两人时,所有的想法都消散了,满面红晕的勒马停下。
“下马!”
黑刺展示了惊人的马术,整整齐齐的下马。
朱瞻基稳步过来,王琰单膝跪下,说道:“臣等见过陛下!”
朱瞻基看到黑刺的人马少了些,就知道此行的艰难。
他说道:“都辛苦了。”
王琰想起这一路的艰辛,哪怕他见惯了生死,可依旧微微抬头,大声的道:“陛下,臣部此行撒马尔罕,幸而不辱使命。”
他想起了被火焰包裹着的蔡虎,还有那个有些呆傻的马松。
小股部队的特种作战,需要克服的最大问题就是孤独。
孤立无援的滋味不好受。
朱瞻基俯瞰着这些将士,说道:“此战你等扬威异域,当赏!”
这些将士们本是木然的在听着皇帝的话,当听到当赏时,不禁人人抬头,神色渐渐活泛起来。
这些都是老兵,最精锐的老兵。
他们早就忽略了生死,杀人的手段炉火纯青。
能让他们动容的,大抵只有亲情和钱财。
朱瞻基微微不悦,方醒在他的身后低声道:“都是老兵,麻木了。”
朱瞻基微微点头,说道:“朕在此迎接你等,营中酒菜都已经准备好了,这是你们应得的,去享用吧。”
“陛下万岁!”
黑刺缓缓进营,武川在看着,然后去找到了王琰。
“大人,怎么少了那么多?”
王琰一直站在营门外,闻言他淡淡的道:“一路被追杀。”
五个字,却道尽了血腥。
武川脸上的刀疤颤动了一下,说道:“大人,这一战打的不对。”
“不该把黑刺用在这种方向,至少接应晚了。”
朱瞻基渐渐的明悟了自己当初决断的错误,可这种话他也只能对方醒说。
“这就是战争。”
方醒却很冷静的道:“除去黑刺之外,谁还能在撒马尔罕城中救出那些俘虏?至于接应,那边并无潜伏的地方,一旦被发现,联军就会倾巢出动,那是送死。”
第2554章 什么是名将
初夏的郊外生机勃勃,但在方醒的眼中还不如方家庄的庄稼。
他和朱瞻基在前面,后面是两辆马车,十余名便衣侍卫在贾全和沈石头的带领下警惕的盯着四周。
绿草茵茵,马车里传来了端端的声音。
“姑姑,我们去烤肉吃吧。”
“不。”
“姑姑,他们说您烤肉好吃。”
“不好吃。”
“……”
端端的声音欢快,而婉婉的声音有些迟疑。
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朱瞻基的眉间多了一抹轻松,低声道:“联军很厉害,朝中的武将们都在雀跃,这是轻敌,不可取。”
“这是憋的。”
大明自从朱棣驾崩后,大规模的战事就再也没了。
那些武勋们驻守各地,留在京城的不是皇帝信重的大将,就是废物。
不管是大将还是废物,都希望能有立功的机会。
而按照大家的判断,此次大战必定是倾国之战,弄不好皇帝会亲征。
这种时候立功是最容易的,哪怕只是跟着去打酱油,回头只要是胜了,叙功时也不会少。
朱瞻基当然知道这种情绪,但却引而不发。
“这是大战,没有什么奇兵可用,必须要按部就班的推行。”
方醒在给朱瞻基介绍大战的紧要处,免得他面对那些宿将时会不知所措。
“大明是不缺粮草,只是需要转运,先把粮草转运到边墙,至于地点……我倾向于在哈密卫。”
朱瞻基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哈密卫的周边,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联军会在亦力把里和大明决战吗?”
方醒想起了黑刺的禀告,就点点头。
先前王琰说肉迷人不断在集结进入撒马尔罕,哈烈人不可能会白白养活他们,所以必然在准备动手。
“亦力把里的话,联军和我们的距离相当,不过大明有个弱势的地方,那就是转运。”
朱瞻基在盘算着从北方调运粮草去哈密的损耗。
“这几年南方的大米囤积了不少,是时候运过来了,否则会霉变。”
帝王的职责就是用人和统筹,而大明目前的根基极厚,粮草消耗很快就不在朱瞻基的考虑范围。
“大军云集,首要就是指挥,要保证军心士气。”
“就这些?”
朱瞻基觉得方醒现在越发的有名将的风范了,可依旧觉得这三条太简单了。
方醒笑道:“有粮食吃,指挥顺畅,士气高昂,剩下的就是临敌变化,还有什么?”
朱瞻基仔细一想,然后也笑了。
所谓的名将,大抵就是能保证这些条件,然后临阵指挥不出差错,那么吃败仗的几率就不大。
“朕……恐怕要你先去那边打前站,别人朕都信不过。”
朱瞻基不去看方醒,仿佛有些内疚。
“此战乃国战,此战之后,大明再无对手,纵横四海当其时也!所以朕不想一处出错。”
皇帝就是孤家寡人,乃至于在倾国之战前,竟然发现武将中只有方醒才可完全信任。
这是悲哀吗?
朱瞻基微笑道:“还早,等联军的消息传来之后,朕再做处置。”
哈烈的第一任老王在永乐年间的那次东征就耗费了不少时间,最终还遇到了冰雪,死在半道上。
所以大战从来都不会急切。
“倾国之战,一败就输了国运。大明可以修生养息,再次卷土重来,可联军却不行。他们一旦败了,那就是山崩地裂,再无起来的余地。”
方醒在给朱瞻基解压,也是在给自己解压。
马车已经往右边去了,那里比较安静,不用担心被行人看到。
方醒和朱瞻基策马缓缓跟着。
他在看着远方。
同时在想念着那位帝王。
而朱瞻基也在想念着自己的祖父。
若是朱棣在,那么大明上下都不会慌乱。每个人都会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这就是无敌统帅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而哈烈人和肉迷人敢于在此刻和大明决战,一是绝望。
当今世界的局势很奇妙,肉迷的生死大敌泰西被大明揍的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可肉迷却没有丝毫喜悦。
从根本利益出发,肉迷并不想向此刻的大明开战,他们更想向西边扩张,趁机打断泰西人的脊梁骨。
可哈烈人却怕了。
而他们惧怕的就是大明不断在亦力把里活动的游骑。
这是大明的态度。
我们随时都有可能突击哈烈。
大明的这个态度让哈烈上下都忐忑不安,篾儿干更是恨之入骨。
可他能怎么办?
无视的话他不敢,谁都不敢。
可要是一直坚持这么和大明磨下去,哈烈也支撑不了多久。
亦力把里就像是个大磨盘,已经磨掉了联军不少精锐,再继续下去,连肉迷人都会心疼。
进不可,退亦不可。
进退两难之际,一直认为哈烈人是废物的肉迷人就忍不住了。
他们可以撤走,可哈烈被大明拿下的代价他们承受不起。
腹背受敌他们更是承受不起。
而且他们对大明的整体国力了解的并不多,只是从哈烈人的口中得知很厉害。
直至泰西联军在大海上全军覆没后,肉迷人才开始重视大明。
可那是水师啊!
经过蛰伏和重振之后,肉迷人重新自信满满。
大明很强大吗?
可我们不和他们在海上交手啊!
泰西人已经给出了不少好处,其中之一就是答应在海上拖住大明水师。
所以肉迷人准备拖上哈烈这个倒霉鬼,一起去看看大明的实力。
假如朱棣还在,篾儿干绝对不敢东顾。
所以这也是对朱瞻基的轻视。
“朕想会会他们,这一战……让大明再无敌手。”
朱瞻基知道自己没有祖父的能力,可他却有了更为强大的大明。
“青龙卫和白虎卫要抓紧。”
新组建的两个火器卫所已经成型了,但是缺乏实战的机会。
方醒想了想,“要不大家一起来操练吧,对抗。”
聚宝山卫,朱雀卫,玄武卫,青龙卫,白虎卫,加上神机营,大明如今火器部队加起来有三万多人。
“对抗?”
朱瞻基有些不解。
“是的,几个卫所之间互相演练对抗攻防,再拉些骑兵来配合,尽量贴近实战。”
第2555章 第二个出海的宗室
此时的青草高低正合适,人走在上面宛如走在地毯上。
婉婉带着端端走在草地上,裙摆上沾染了些许草汁,不时回头看看。
这丫头还是恐惧啊!
方醒和朱瞻基站在树下,胡善祥带着玉米蹲在那里,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朱瞻基也看到了婉婉略显惶然的神色,眼神微黯。
“慢慢来,会好的。”
方醒觉得这只是心理作用而已,就像是强迫症。
强迫症会不断的提醒自己,你有什么什么麻烦,或是某处有问题……
朱瞻基微微摇头,他和太后探讨过,觉得婉婉是从文皇帝驾崩后就有些闷。等仁皇帝去了之后,她就更加的孤僻了。
“我们过去。”
朱瞻基压下对朱瞻墉的怒意,决定暂时搁置。
……
朱瞻墉觉得自己此生就是个悲剧。
从小时候开始,他和朱瞻墡就活在自家大哥的阴影之下。
小孩子的好胜心都很强,而他的好胜心更强。
那一次他觉得自己是鬼使神差,完全没有什么阴谋的想法,也不可能会有。
小孩子的世界如今看来很可笑,可导致的后果却不好笑。
从被禁足开始,他就在等待着。
他已经没喝酒了。
从刚开始得知消息的那一天喝的差点醉死之后,他就把酒坛砸了,然后像个疯子般的打碎了整个屋子里的东西。
然后他就此沉寂,甚至还有兴趣研究围棋。
学围棋最艰难的就是获取棋谱。
没有棋谱,那就是闭门造车,棋力的增长缓慢。
朱瞻墉这里自然是不会缺这个。
他从刚开始自己和自己下,到现在缓缓的打谱,仿佛是在消耗时间。
郡王的王府自然赶不上亲王的王府,而且皇帝说宗室的各等府邸最好要简约些,不要奢靡无度,于是就更加的简单了。
作为标配,水榭肯定是有的,下面的确实是水,但却是死水。
一潭死水的上面就是水榭,朱瞻墉在水榭里打谱。
扁圆的棋子轻轻拍打在木制的棋盘上,发出略微清脆的声音。
声音很悦耳,朱瞻墉好似倦了,就一手拿着棋谱,一手拿着一枚黑子,歪着脑袋发了一下呆,好似在回想着刚才那清脆的声音。
然后他就听到了脚步声。
他微微皱眉,没抬头道:“不是说过不许来打扰吗?”
脚步声没有停止,直至他的身后。
朱瞻墉放下棋谱,木然的看着前方。
“最好是毒酒。”
他把那枚黑子扔了下去。
水面荡起微微波澜,来人坐在了侧面。
“黑棋的局势不大妙啊!”
方醒坐了下来,看了看棋局,说道:“右上角白棋攻势凌厉,黑棋明明可以下托寻求变化,可却退缩了,可见性格柔弱,犹豫不决。”
说着他把右上角的棋子拿光,从头摆了一次,最后在白棋小飞封住黑棋的时候开始变化。
“下面托一手,白棋若是不应,那黑棋不但能做活,还能刺穿出去,盘面大优。”
朱瞻墉拿起一枚白棋,直接板住了黑气二路托的头,说道:“板住之后,黑棋再无机会。”
方醒笑了笑,抬头和他对视一眼,说道:“棋从断处生,明白吗?”
他拿起一枚黑子,轻巧的在外围断掉了白棋。
“有理无理不要紧,等外围的局势变化时,这就是坑,给白棋挖的坑。”
方醒连续演示了几个变化,朱瞻墉恍然大悟,然后自己琢磨着这些变化。
方醒放下棋子,起身走到边上,看着水潭里欲开的荷花出神。
“果然是变化无穷。”
朱瞻墉很是兴奋的道:“此道穷极一生也难以精通啊!”
他看着棋局,兴奋之情渐渐散去,然后伸手拂乱棋盘,问道:“难道还能不死?”
方醒觉得但凡不是太子的皇子,他们的脑袋都有些问题。
“你很想死吗?”
在他看不到的身后,朱瞻墉面色惨白,苦笑道:“此生我什么都不后悔,只是婉婉……”
他低下头,看着纷乱的棋盘,心中酸楚。
“我不想死,可又觉得活着太累,最好就是什么都不管,万事无忧,对啊!小无忧真让人羡慕……”
方醒回身,眼神中多了凌厉。
而朱瞻墉把这个凌厉看作了杀意。
“你果然是宠爱女儿,只是我当年……”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皇。
仁皇帝自然是仁慈的,可他的仁慈却更多的给了婉婉。
“父皇一心就想成为帝王,而皇兄就是他的威胁。”
朱瞻墉很冷静的说出了皇室内部的事。
他以为方醒会喝止或是离开。
可方醒只是双手抱臂靠在柱子上,冷冷的看着他。
“我和瞻墡只是陪衬,那时候觉得不平,可现在想来,那时候是最好的日子,无忧无虑。”
朱瞻墉摇头自嘲道:“那时候傻,后来才明白,许多东西不能争,争了就是错。”
方醒依旧是冷冷的看着他。
朱瞻墉觉得一股郁气冲了上来,不禁说道:“婉婉好了,我知道的,否则现在来的就是太监,而不是你。”
“你做事情非得要转几个弯吗?累不累?”
方醒的神色冷肃,朱瞻墉觉得嗓子眼发干,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已经变冷的茶水。
外面伺候的人已经走了,在方醒进来时就被赶走了。
“不转弯……”
朱瞻墉突然问道:“可是要我追随着汉王叔出海吗?”
他的双手撑住棋盘,盯住了方醒。
方醒微微点头道:“如你所愿。”
朱瞻墉的身体一松,问道:“婉婉呢?她怎么样了?”
方醒讥诮的道:“你先问了自己的事,可见在你的心中,依旧是自己优先。”
朱瞻墉准备辩解,方醒摇头道:“好吧,婉婉已经恢复了清醒,可却愈发的孤僻了,让人惆怅。”
他转身往水榭外走去。
朱瞻墉起身道:“请转告皇兄,随便去哪都行。”
方醒说道:“你并无谋略,武力不彰,除非是想让你去送死,否则陛下不会把你扔到靠近泰西人的地方,比如说你所说的鼍龙湾。”
他走出水榭,不远处站着一个俊美的男子,却是叶落雪。
这是代表皇帝来的,若是刚才他的话出了岔子……
可已经出了岔子。
想起自己先问了去向和生死,然后才问了婉婉的情况。
若是方醒想弄他,只需轻飘飘的一句‘薄恩寡义’,叶落雪就会出来处置他。
“大哥……皇兄真准备处死我吗?”
他觉得应该不会,因为太后还在。
作为母亲,太后对子女们多有慈爱,总是舍不得下重手。
方醒摇摇头道:“别高看了自己,别低估了陛下。”
帝王无情!
当他走过去时,叶落雪问道:“他怎么样?”
方醒摇摇头道:“他没什么怨气。”
海外封地不能乱,否则平定时劳师远征,耗费太大。
若是朱瞻墉表现的太差,大抵此生就得呆在这里了。
终生幽禁!
第2556章 政事堂新来的刺头
“新乡郡王走了?”
杨荣悚然而惊,黄淮点点头道:“昨日兴和伯去见了他一面,今日一大早就带着家小出了城,三十余辆大车,全是财帛。”
胡濙作为新人现在需要的就是融入政事堂,这个话题再好不过了。
他微笑道:“太后怜子之情陛下也不能置喙,此事倒是正好做了个了结。”
杜谦看了胡濙一眼,淡淡的道:“陛下也没有动新乡郡王的意思,只是恨其不争罢了。”
杨溥看了两人一眼,心中冷笑着。
从辅政学士出缺后,大家都在揣测会是谁来接替。
胡濙几乎是众望所归,而杜谦却就像是一匹黑马突然杀了出来。
按理他作为后进,在政事堂少说得低调半年以上。
可刚才胡濙才说话,他就用更激烈的方式来了个亮相。
朱瞻墉当年的事对于政事堂的人来说不是什么秘闻,只是皇家的事大家不掺和罢了。
但杜谦直接把朱瞻基抬出来,就是在告诉大家:本官是陛下的人,陛下最信重的人。
众人愕然。
官场上有许多规则,更多的却是讲资历。
这位也太彪悍了吧!
杨溥的嘴角微微翘起,不知道是讥讽还是诧异。
黄淮讶然的看着杜谦,以前哪怕是金幼孜在,可大家都会保持一个基调。
——不脱离这个群体!
杨荣淡淡的道:“此事涉及后宫,我等需谨言慎行。”
胡濙微微一笑,说道:“正是,本官方才却是孟浪了。”
杨溥的身体微微后仰,看着眼前这两人。
杜谦悍然拉出自己的后台来亮相,而且还是接了胡濙的话头,直接就来了一巴掌。
他以为胡濙会忍下去,就算是要较劲,也会直截了当。
孟浪了。
我孟浪了,你杜谦呢?
两人之间一个回合之后看似不分胜负,可胡濙的从容无疑获得了老人们的好感。
至于杜谦……
杜谦点点头:“是了,本官一时恍惚,倒是忘记了这里是政事堂。”
这话把老人们都得罪了,可杜谦依旧是认真的模样,好似傻子。
可傻子做不得高官啊!
大家心中都在想着他的路数,然后再决定以后相处的态度。
可杜谦却恍然未觉的道:“一位皇叔,一位皇弟,剩下的还有谁?”
杨荣沉声道:“士绅之事才将平息一些,哈烈肉迷联军虎视眈眈,值此之际,此事不可急切,更不可在陛下面前提及。”
胡濙点点头,微笑着应了。
杜谦微微眯眼看着杨荣,气氛有些紧张。
两位新人来了一次交锋,这是老人们所乐意见到的。
你们内部不和最好,免得大家一天就记挂着这里有两位是皇帝的人。
而杨荣的话就是试探。
我是首辅,我的话你们听不听?
要是不听,那么此后政事堂就要乱了。
杨荣看着杜谦,目光冷淡。
你要是敢不听,本官有的是法子让你苦不堪言。
他是多年的首辅,积威甚重,要真是翻脸的话,他连皇帝的旨意都敢驳回。
可作为首辅,他首先就是要团结大家。若是不能,那么就是失职。
杜谦板着脸,目光缓缓在同僚们的脸上转过。
黄淮微微皱眉,若是杜谦不低头,他是忍不得了。
杜谦渐渐的微笑起来,然后说道:“杨大人所言甚是,本官倒是疏忽了。”
气氛一下就松了下去,人人都露出了笑意。
杨溥干咳一声道:“今日第一天,下衙后是否去喝一杯。”
杨荣的眸色微黯,说道:“好,本官去请见陛下,顺带说说此事,提早下衙。”
这时外面有小吏说道:“诸位大人,兴和伯求见。”
杨荣笑骂道:“兴和伯是何等人,我等何许人,下次再说求见,屁股打烂。”
杜谦微笑着,知道这是杨荣的警告。
管你是不是皇帝的亲信,一旦越矩,那就别怪本官弄你。
方醒一进来就觉得气氛不大对,他扫了一眼两位新人,然后说道:“往哈密卫输送粮草的事开始了没有?”
杨溥讶然道:“此事当去问户部吧。”
方醒看了他一眼,冷冷的道:“户部没有夏大人,本伯一时不习惯。”
杨溥尴尬的别过头去。
杨荣说道:“昨日陛下就让户部开始筹集,公文已经往南方去了,那些囤积许久的粮草都会顺着运河和水泥道运过来。”
方醒皱眉问道:“水泥道还没通。”
杨荣说道:“先试试,看看可好用。若是好用,以后多修几条也使得。”
方醒点点头,然后说道:“都督府和兵部在吵架,只为了哪一部先去哈密。但不管是哪一部,粮草都必须得跟上。若是军中断粮,本伯在此说一句,谁犯的错,谁掉脑袋!”
说完他微微颔首,然后出了政事堂
“好大的火气!”
黄淮有些不渝的道:“这些事咱们都知道,用不着他来提醒。”
杨溥微微一笑,说道:“若是联军果真倾巢出动,那么就是倾国之战,陛下弄不好就会亲征。而兴和伯就是陛下的代表,着紧军务也是有的。”
杨荣说道:“咱们在这里就是为陛下分忧,大战之前,各种事务千头万绪,万万不可轻慢,诸位,都盯着些吧,有事要马上纠正,否则不等陛下动怒,本官却是要先忍不得了。”
先前还在讲团结的杨荣竟然露出了狠色,大家想想也没意外。
此战之后就是修生养息,而杨荣的年纪也不小了,这就是他最后的荣耀时刻,谁要是敢捅娄子,他肯定不会罢休。
而此刻的兵部已经炒成了一锅粥。
老迈的张本仿佛下一刻就要倒下,可依旧站的笔直,指着孟瑛喝骂道:“兵部调兵这是铁律,什么时候轮到都督府来指手画脚了?保定候,今日要是说不清楚,本官必定要弹劾你!”
孟瑛把儒雅的模样丢的无影无踪,挽着袖子,就和个兵痞般的骂道:“张本,兵部可知道亦力把里目前的情况?可知道联军精锐游骑的实力?可知道用哪个卫所更能适应那里?”
一连三个问题看似凶狠,可张本只是梗着脖子道:“别扯淡!哈密目前主要是防御,顺带要查探联军的动向。按照你等的说法,那就是想提前开始大战,这话可敢去御前说?你若是敢,本官还敬佩你保定候是条汉子!”
“去就去!”
孟瑛嘴硬的道,可张辅却干咳一声,然后说道:“此事……陛下要我等一起商议,然后把结果报与陛下。”
张本气得指着张辅说道:“你英国公也是静极思动吗?那便去求陛下让你统御前锋,别来这里胡搅蛮缠。”
张辅有些火气了,说道:“张某哪里胡搅蛮缠了?”
“好热闹!”
方醒也没打招呼就进了大堂,见三人都像是斗鸡般的模样,不禁就乐了。
第2557章 懒洋洋的校阅
张本见到方醒就如同是见到了救兵,拉着他过来说道:“兴和伯来评评理,大早上英国公和保定候就来和本官纠缠,只为了把他们的人最先派去哈密,这等事本官可能答应?”
方醒愕然道:“此事本伯倒是不知,不过若是能的话,本伯也想把聚宝山卫给先弄过去。”
孟瑛和张辅都笑了。
张本气得骂道:“都是不讲理的,那就随本官去面圣吧。”
方醒将他面色微红,就担心他的身体,于是说道:“那边主要是坚守和哨探,坚守自然是步卒,哨探需要不少骑兵,以此为准。”
他说的很自然,却没看到三人都有些怪异的在看着自己。
“联军不敢错过哈密卫而深入,所以那里就是最前方,先期去的一定要精悍,还有火炮也得弄些过去……”
这人竟然有了武人首领的自觉了吗?
在火器渐渐成为决定性的力量之后,原先的指挥体系和方法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而方醒是大规模把火器用在正面战场,并作为决定性力量使用的先驱。这些年下来更是战无不胜,灭国不少。
有人说他是大明第一名将,可方醒却从不喜欢这个头衔。
“火炮不怕被联军弄到吗?”
张本的问题在方醒看来就是个笑话。
“不怕,此刻他们就算是能把火枪弄了去也不怕。”
方醒平静的道:“他们开了头,那什么时候结束这场大战就由不得他们。大明此次将会犁庭扫穴,奠定世间第一国的基础。他们抢了去,最终也会被夺回来,不会留给他们模仿打造的机会。”
自信!
方醒的语气淡然,却有不容置疑的自信。
而且他站在了战略的高度看待此事,显得格外的从容,让孟瑛和张辅不禁有些颓然。
张本抚须笑道:“兴和伯高瞻远瞩,本官佩服。”
方醒笑道:“本伯倒是忘记了自己来的事。张大人,陛下令咱们去青龙卫和白虎卫看看,若是不好,现场要说法。”
张本一怔,问道:“本官也去?”
方醒点头道:“陛下的意思是发现问题,马上现场解决。解决不了的,马上报上去。”
这话里带着浓浓的硝烟味,让人心头一紧。
……
宽大的校场上,青龙卫和白虎卫整齐列阵。
方醒就坐在那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