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6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揉揉眉心道:“那个蠢货还以为那边能翻身呢!那就让他去做梦吧。”
  小太监未曾想到俞佳居然会给自己说这些机密的事,不禁心中欢喜,就谄媚的道:“公公英明,那王振可不就是个傻子吗。”
  俞佳摇摇头有些昏沉的脑袋,眼中有利芒闪过。
  “你很好,去吧。”
  小太监得了夸赞,就欢天喜地的走了,居然还蹦跳了几下。
  俞佳招招手,身后来了个太监。
  他指指前方,低声道:“鲁青好似生病了,咱家看像是不好治的模样。”
  太监微微低头,“公公放心,奴婢看鲁青像是得了绝症,大概是活不过中午了。”
  俞佳打个哈欠,转身进了大殿。
  就在进去的一瞬,他喃喃的道:“要管住自己的嘴啊!”
  大殿里,朱瞻基说道:“吏部考功清吏司的主事马苏,这几年做事兢兢业业,苏州知府刚好出缺,让他去。”
  吏部终于走了一个瘟神。
  蹇义心中一松的同时,就出班问道:“陛下,是几品?”
  马苏现在是六品,知府却是正四品。
  连升四级吗?
  这个也太过分了吧!
  若是在明初或是永乐朝,连升四级也不算事。
  可现在是宣德朝。
  太平盛世哪能任由君王随意提拔废黜官员?
  朱瞻基淡淡的道:“从四品。”
  那就是低配。
  蹇义无话可说,在场的官员也无话可说。
  方醒的这两个得意学生已经沉寂的太久了,而且考成时都是上等,今日一朝官升三级,那也是理所应当。
  马苏升官,但却是外放。
  李二毛得等一阵子吧。
  朱瞻基继续说道:“李二毛在都察院和詹士府做事兢兢业业,有胸怀,顺天府少了个治中,让他去。”
  蹇义心中叹息着,他感受了一下袖口里的那份名册,然后退了回去。
  这一下大抵就是借风使帆,接着国子监的叩阙理亏,一下就提了马苏和李二毛。
  但是这远远不够,皇帝肯定还会要其它东西。
  果然,朱瞻基继续说道:“各地污蔑科学子弟之事都有回报,这等事朕不会容忍,所以已经令人把犯官全家拿下。”
  这个是应有之意。
  群臣没意见,也没脸皮有意见。
  不要脸那是对付同僚和下属,你对皇帝不要脸试试。


第2527章 那只鸡(感谢书友:“前尘旧事怎么”成为本书新盟主)
  国子监的学生冲着皇帝不要脸,皇帝当时忍了,于是当时有些人觉得皇帝软弱可欺,也想跟着不要脸。
  但是后面皇帝悍然出手,直接让国子监上下瞠目结舌,悔不当初。
  国子监已经成了一个废物,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不想进去。
  堂堂大明官办的最高学府,就这么没落了。
  谁的错?
  官员们都很清楚,可没人会说,也没人会承认。
  那些犯官被拿下也没人同情。
  这就是炮灰。
  做了炮灰就得有炮灰的觉悟。
  御座上的皇帝感受到了这股漠然的情绪,嘴角就微微下撇,却是讥讽。
  皇帝和臣子从不是朋友,永远都不是!
  这是朱棣当年的教导。
  ——皇帝和臣子在更多时候是对手,是敌人!
  ——怎么去压制这些敌人?
  而能压制住这些敌人的帝王几乎都是雄主。
  太祖高皇帝!
  文皇帝!
  现在……
  朱瞻基微微眯眼,说道:“致残的十余人,给予补偿,家中的子弟可以递补一人,以五年为限,不合格就退回去。”
  这还是应有之意!
  见群臣没意见,朱瞻基继续说道:“其余的若是查明无事,下一次提升就是他们了。”
  蹇义只觉得身体一软,差点就站不稳了。
  身前身后都是轻松的叹息声。
  人人都在欢喜着。
  朱瞻基看到了这些欢喜。
  他说道:“凡事有规矩,朕亦不敢越矩,诸卿可知为何吗?”
  没人回答。
  朱瞻基说道:“第一次越矩很艰难,但第二次、第三次……当你习惯了跨过规矩时,再也无法回头,而且那些规矩再也不是障碍。”
  规矩本就是拿来让人遵守的,当有人不断去破坏这些规矩时,规矩实际上就成了空谈。
  “朕不想种因,也希望你等不要去种因。”
  朱瞻基点点头道:“散了吧。”
  群臣沉默着出了大殿,心中的滋味大抵只有自己才知道。
  皇帝越发的成熟了。
  刚才他的一番话直接就点在了这几年的矛盾点上。
  规矩!
  立下了规矩只想让皇帝去遵守,而臣子们却在肆意破坏着这些规矩。
  “让人脸红啊!”
  一个官员嘀咕着,却没引来共鸣。
  而鲁青此刻就在脸红着。
  “什么?俞公公要抬举我吗?”
  这是一个白净的小太监,看着也就是十六七岁的模样。
  “你跟俞公公一年多了,口很严实,俞公公很欣赏你。”
  来人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得了俞公公的看重,很快就要飞黄腾达了,咱家带了些酒和肉干来,咱们庆贺一番,以后你有了出息,可别忘了咱家……”
  于是酒香扑鼻。
  半个多时辰后,鲁青醉的不省人事。
  来人打个酒嗝,然后摸出一根长针,说道:“年纪轻轻的就去了,到了地底下可别怪咱家,是俞公公觉得你碍事了,记着了,回头等中元节咱家会给你烧些东西……”
  鲁青伏在桌子上,来人先开门看看外面,没见到人,这才回身关门。
  室内的光线暗淡了下来,酒的味道越发的浓郁。
  来人缓缓走到鲁青的身后,然后抬头再次看了一眼窗户。
  光线从窗户扩散进来,不是夏日的炽热,而是带着春天的明媚。
  明媚的光线斜照在桌子上,几片咸鱼干孤零零的摆在那里。酒壶和一只酒杯已经跌落在地上。
  来人似乎精通头部的构造,没见他怎么寻找,就单手把长针刺进了鲁青的后脑里。
  鲁青剧烈的颤抖着,来人按住了他,只是十息不到,鲁青就渐渐的平静了下去。
  来人长舒了一口气,然后缓缓拔出长针来,又用一个东西在鲁青的后脑那里涂抹了一下。
  他俯身把手伸到鲁青的鼻下,然后满意的道:“黄泉路上走好,记住要让你死的是俞公公。”
  他再次检查了现场,然后过去拿起那只酒杯收好,就打开房门悄然离去。
  一个多时辰后,有人在外面喊着鲁青,然后骂骂咧咧的说他没去当值。
  嘭!
  房门被踢开了,一个满脸横肉的太监皱眉走进来,然后一巴掌拍在伏案坐着的鲁青的肩膀上。
  鲁青的身体缓缓往右边滑去,当脱离了桌子后,就猛的倒在地上。
  “鲁青,喝多了吧。”
  “滚起来!”
  “咦!”
  “死人了!鲁青醉死了!”
  宫中死了一个小太监就像是方家庄的农户家里死了一只鸡,丝毫不会引人注目。
  “老爷,这鸡死的冤啊!”
  方醒站在一棵小树前,看着身体还带着一支箭矢的大公鸡倒在小树下,有些不解。
  方德荣哭笑不得的指着侧面的一棵大树说道:“先前小姐带着几个玩伴说要练箭,小刀在看着,本来是射那边的,可不知怎地就偏过来了。”
  方醒有些无语,因为两棵树之间的差不多有六十度的角度差,是什么样的箭术才能射到这只大公鸡啊!
  方德荣的嘴角抽搐一下,继续说道:“这只公鸡在庄上有些名气,每日就喜欢出来觅食,结果先前它就飞到了小树上,然后……”
  现在方家的管家实际上就是方德荣,只是方杰伦不肯退休,说是要再干二十年,要服侍着三位少爷成人。方醒和张淑慧不忍心拒绝,就让他继续挂着管家的头衔,但是大多数事情都是方德荣来干。
  “谁射中的?”
  方醒希望不是无忧,可方德荣却偏过头去说道:“老爷……就是小姐。”
  方醒过去捡起那只鸡,问道:“赔了吗?”
  “爹!”
  方德荣还没回答,无忧无虑的无忧就跑来了。
  她紧紧的抱着一只大公鸡,欢喜的奔跑着,小刀就在不远处,见到方醒后就讪讪的止步。
  “爹,我和娘说了,娘叫人抓了这只大公鸡赔人。”
  大公鸡就像是老母鸡般的咯咯哒叫了两声,好像被吓坏了,居然没挣扎。
  方醒见她满头大汗,就说道:“好。”
  三人一起去赔了鸡,回头的路上就拎走了那只被射死的大公鸡。
  于是晚饭就多了一道菜,辣子鸡。
  晚饭很热闹,马苏一家子也来了,所以就在院子里开饭。
  “这鸡肉好吃。”
  平安一本正经的夸赞着花娘的手艺,无忧在边上拼命使眼色装矜持,却没有得到回应。
  “二哥,我会射箭了。”
  无忧终于忍不住了,珠珠也帮腔道:“是无忧射中的。”
  大家都笑了起来,然后有人就打趣无忧。
  “老师,苏州府那边的遗祸,弟子准备上书……”
  马苏突然低声的给方醒说了自己的打算,包括苏州府那边的官田改革等等。
  “……在不缺田地的情况下,而且每年的粮税能有结余,官田实则没有半分好处,只会制造腐败,就和军户屯田一个道理,任何官办的事情若是不能时时盯着,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肥肉,那些人就会上下其手。”


第2528章 未来的驸马
  “你们从种子变成了小树,我很欣慰。”
  饭后方醒和马苏去了书房,桌子上没有摆放茶水,而是地图。
  “陛下刚拿下了那些人,科学子弟士气大振,这是天时。苏州府离金陵不远,下面靠近松江府,都是好地方,而且水路颇为便利,这就是地利。”
  方醒喝了些酒,指着地图说道:“外间多说苏松赋税半天下,可现在仅仅是苏州府欠的税粮就已经有一千多万石了,简直就是荒唐!”
  马苏苦笑道:“老师,这是太祖高皇帝的手笔,陛下也不好动啊!”
  方醒摇摇头道:“陛下刚登基时是不好动,可现在就是时机,这便是人和。天时地利人和都在,陛下对你可是够宽厚了,若是干不出成绩来,你就一直待在苏州吧。”
  马苏说道:“陛下厚爱,弟子必定会努力。只是弟子去了南方,老师还请保重身体……”
  方醒笑骂道:“老子的身体好得很!你且滚蛋吧!”
  ……
  第二天早上,方醒让平安去送马苏南下,而李二毛也请了假来送行。
  等到了大路后,马苏就不让他们再送下去。
  “二毛你此次去了顺天府,虽然说近,可盯着你的人也更多了,所以要小心。”
  李二毛说道:“是,原先的御史没人盯,现在是做事的官员。做事做事,做了就有错。不过我倒是不惧。”
  他看着马苏说道:“你去了苏州,那边是膏腴之地,豪强不少,要打起精神。”
  马苏笑道:“好,咱们各在一方,几年后京城再聚,到时候共谋一醉!”
  李二毛拱手道:“一路顺风。”
  马苏拱拱手,然后又叮嘱了平安,要他孝顺之类的话,就带着家眷出发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绿。
  在另一个方向,一群人正在送别一个男子。
  “系中大才,却被选中为驸马,让人扼腕。不过传闻公主贤良,娶了之后自然可以红袖添香,泛舟湖上,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公主深得两代帝王宠爱,又是当今的同胞妹妹,多有照拂,系中此后就是富贵中人,何必郁郁。”
  “是啊!而今陛下厌恶我辈,反而是把那些邪门歪道的人给提了上来,官升三级啊!所以如系中兄这般的如玉君子,最好就是远离纷争。”
  “系中兄看似不忿,可心中却欢喜着呢!大家都别送了,让系中兄进城吧。”
  被围在中间的男子面沉如水,拱手道:“多谢各位相送,在下就此别过。”
  那群人都轰然笑了,有人说道:“系中此去京城,切记要谨言慎行,不然公主娶不到不说,以后一辈子的前程都没了。”
  男子点点头,然后上马而去。
  等进了城之后,他一路问着找到了宗人府。
  宗人府就一个老头在,男子行礼,老头睁开眼睛,没精打采的道:“你就是李维?”
  男子应道:“是,学生就是李维。”
  老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中了举人,算得上是年轻俊彦,只是一旦尚了公主,那你就断了科举之路,可愿意吗?”
  男子点头道:“学生愿意。”
  老头随后就和他说话,天南海北的瞎扯。
  这一扯就扯的老长,直至老头觉得饿了,这才结束。
  “一起吃饭吧。”
  吃饭时李维很是谨慎,全过程都没有抬头。
  而老头却吃的极为轻松,吃完饭后还叫人送来了茶水。
  这时老头才随意的问了他家里的情况,李维也小心的回答了。
  等出了京城,一路回到通州的家里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见过父母后,李维说了自己在京城里的见闻,然后就不满的道:“父亲,那驸马别人是趋之若鹜,可孩儿却避之不及,若是能装病躲过去就好了。”
  李父叹道:“都挑到最后了,只剩下了你一个,哪能躲啊!躲就是欺君。”
  李母不满的道:“什么欺君!婚嫁总得要个你情我愿,不然就算是公主嫁进来了,也休想给我行礼,我当不起她的婆婆。”
  李父劝道:“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倔什么呢!真要定下来是咱们的儿子做驸马,那咱们就跟着安享富贵就是了。你想想,有个公主对你毕恭毕敬的多好?你要是不满意了还能呵斥她呢。”
  朱家的公主罕见跋扈的,这就是朱元璋开的头。
  所以娶了公主之后,只要不到处乱搞,那基本上就稳住了。
  “父亲……”
  李维突然说道:“娶了公主之后,合族都绝了官宦之路了。”
  李父愁眉苦脸的道:“无碍,咱们这一族除了你,也没人能科举入仕。只是那些人怕是会借机讥讽咱们家。然后会讨要好处。”
  李母尖声道:“都是那个丧门星……”
  李父赶紧捂住她的嘴,喝道:“小心隔墙有耳!”
  李母奋力的挣脱了,然后骂道:“公主又如何?难道我这个婆婆喝令她做事都不能了吗?那就让系中在家里住着,让她自己守活寡!”
  李父苦笑道:“可系中不能纳妾啊!”
  李母冷笑道:“有何不能的!到时候就说是丫鬟,难道谁还敢来辨认不成?那以后的公主谁还敢娶?”
  李维在边上听着,最后说道:“父亲,母亲,此事还是等尘埃落定后再说吧。”
  李母知道儿子这是赞同了自己的意见,就说道:“你放心,娘自然有手段去磋磨她,到时候让她老老实实地伺候你。”
  李维看了一眼只是苦笑的父亲,想起母亲一直能压着父亲的手腕,就说道:“母亲,到时候再说吧。”
  第二天早上李维出门散步,街坊们都在恭喜他。
  对于没有希望做官的人来说,当驸马就意味着一步登天,所以这些恭喜中夹杂着羡慕嫉妒恨,倒是让李维的心情好了些。
  等那些同窗好友来了之后,大家都追问着他昨日的事情。
  “就是探问。”
  李维简单的说了,有人说道:“系中兄,传闻驸马要恭谨啊!”
  这人和李维平日里是有矛盾的,所以看似关切的一句话,却让李维心中冷笑不已。
  另一人却说道:“你懂个屁!陛下都说了,以后皇室嫁女,虽说要保证皇室尊严,可公主和宗室之女却不可倨傲,更不可跋扈,要和普通夫妻一般才是过日子。”
  “陛下什么时候说的?我们怎么不知道?”
  那人得意洋洋的道:“我表哥就在新乡郡王的府上做小厮,亲耳听到的,而且新乡郡王还说是好事。”
  这话是朱瞻基在过年时对在京宗室说的,一是敲打,二是想改革一下宗室的婚嫁,去掉一些僵硬的规矩。
  于是众人都为李维贺喜了一番。
  李维矜持的回应道:“只是侥幸罢了。”
  普通夫妻吗?
  李维想起了母亲的话,渐渐的对这门亲事没有那么抵触。


第2529章 皇爷爷……
  暮春时节,天气渐渐爽朗,最是适合踏青。
  于是皇帝就带着太子出宫了,留下了一宫的幽怨。
  连胡善祥都想出宫去看看,可依旧不得,只能和端端在御花园里转了一圈,好歹也在盛夏到来之前享受一番老天的恩泽。
  出发前她就叫人去请了婉婉来,可最终却被婉拒。
  “娘娘,长公主说身体不适,就不出门了。”
  胡善祥头痛的道:“她还在抄写经文吗?”
  “是。”
  ……
  檀香阵阵中,婉婉就坐在窗户边,静静地抄写着。
  她的眉间微微蹙起,却无喜无悲。
  那张脸依旧苍白,在光线下仿佛就是透明的。
  “公主,外面说给您定下了驸马,说是通州的一个读书人,年轻俊彦呢!还说是温润君子……”
  毛笔停了一下,然后又继续书写那熟悉的经文。
  “住口!”
  门外进来的宫女被青叶一巴掌扇了出去。
  “公主,奴婢去打探一下。”
  青叶小心翼翼的进来,见婉婉依旧在平静的抄写经文,一颗提着的心这才落了下来。
  她悄然出去,顺手关闭了房门。
  室内静悄悄的,偶尔有翻动纸张的声音。
  当抄写完这一本经文之后,婉婉悬腕握着毛笔,然后定定的看着窗外。
  窗外有两个宫女喜笑颜开的走过。
  无需听她们说什么,婉婉就知道她们在欢喜着什么。
  公主出宫之后,身边总是要带着自己的一些人。
  宫中对不少人来说就是牢笼,能出宫,这对于宫女和嬷嬷们来说可是大喜事。
  特别是管事大嬷嬷,公主出宫之后,和宫中联系的唯一渠道就是那位嬷嬷,她甚至可以主宰公主未来的人生。
  比如说刁难一下驸马,不给好处就别想和公主见面。
  公主想告状却是奢望,出宫之后的公主,除非是皇帝挂念着你,否则你的言行就只能通过那位大嬷嬷来转达给宫中,是圆是扁,她都可一言而决。
  所以宫中那些嬷嬷都心动了,婉婉这边的几个嬷嬷更是经常找借口往太后那边跑,希望能给太后一个好印象,等婉婉出宫后能跟着去。
  而太后却不想在定下来之前让婉婉知道太多,所以还责罚了几人。
  可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婉婉把毛笔放进笔洗里仔细清洗干净,然后挂在笔架上。
  她缓缓起身,然后蹲下去,把木箱里的十余本抄写好的经文一一翻看了。
  “公主……”
  青叶回来了,却没说自己去打听的结果,见婉婉在整理经书,就问道:“公主,可是今日烧吗?”
  宫中不许随意动火,但那只是约束普通人的规矩,婉婉这里自然无碍。
  婉婉微微点头,说道:“我自己来。”
  青叶愕然,但是想起婉婉从小都在御花园里玩火,这次可能是想烧纸时祷告一番,于是就释然了。
  这个季节的御花园人不少,所以当那些女人见到拎着一个木箱的婉婉进来后,也不肯散去。
  当婉婉走到了那个她曾经埋锅造饭的亭子前时,里面的一个嫔妃还假惺惺的套近乎。
  “长公主快请进来歇歇。”
  婉婉抬头,说道:“我在这有些事。”
  那女人愕然,然后才想起了以前的传言。
  ——当长公主进了御花园时,连皇后都会避开。
  婉婉很少来这里,所以这些人也忘记了这个传言。
  那女人尴尬的带着人走了,稍后御花园里纷杂了一阵,大抵是某个最近曾经侍寝的嫔妃不忿婉婉的待遇,然后闹腾了一下,只是最后还是走了。
  婉婉让青叶在远处等着,自己打开了箱子。
  当年她挖坑埋锅的地方早已被青草覆盖,看不到半点痕迹。
  她带来了一个小锄头,一下一下的挖着。
  春天的泥土仿佛都带着芬芳,当挖到了一段被烧过的木头时,婉婉停了一下。
  她抬起头来,神色恍惚。
  那时的她很小,带着一队跟班在这里挖坑烧火做饭,然后送给皇爷爷和父亲吃。
  那些火焰和欢呼仿佛还在耳边,那威严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可人呢?
  “皇爷爷……”
  她引着了经书,火焰和烟雾一起升腾。
  “皇爷爷,您在天上还好吗?”
  婉婉怔怔的看着火焰,喃喃的道:“父皇,您还好吗……”
  火焰忽高忽低,无风的御花园里,烟雾渐渐笔直。
  “谁在烧火?”
  路过御花园的俞佳皱眉问道,身边的太监马上跑去询问。
  俞佳带着一队人,他回身道:“宫中要经常巡查,若是有人违禁,要提出来惩治,并要通告各处,引以为戒。”
  有人说道:“公公,御花园里的怕是……”
  能在御花园里的大多是皇帝的女人,你这话不好吧。
  俞佳有些火大,说道:“陛下对宫中动火历来重视,不管是谁,报上去再说!”
  “公公高见。”
  一阵谄媚的奉承之后,去问话的太监回来了。
  “是谁?”
  俞佳决定要给这些人上一课,教教他们什么叫做威势。
  在宫中除去太后和皇后之外,也就是孙贵妃能让俞佳忌惮,其余人等哪敢和他对峙。
  而太后和皇后今日都在各自宫中,孙贵妃正在等着皇帝,所以此刻的宫中,俞佳认为自己最大。
  “公公,是长公主。”
  俞佳脸上的威严依旧,干咳一声道:“回去。”
  那些太监们都面面相觑,因为婉婉近几年不大出门,让他们忘记了宫中还有这么一位。
  有人回忆起了当年,“当年文皇帝在时,长公主可是宫里的头一份,那些皇子公主谁敢闯乾清宫?也就是长公主。到了仁皇帝时也是这样,只是现在……哎!”
  当今皇帝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国事上,闲下来后更有孙氏红袖添香,乐不思蜀,于是难免就冷落了婉婉。
  “是长公主自己不大出门的吧,经常是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遣人去十次,长公主最多出门四五次。”
  “哎!现在说这些干嘛?已经看了驸马了,最多再过一年,长公主就要出宫了。”
  一阵唏嘘后,御花园被抛在了身后。
  烟雾渐渐的单薄,渐渐散去……
  婉婉带着青叶行走在宫中,有老太监见了就唏嘘道:“当年长公主还小,在宫中都是蹦蹦跳跳的,身后跟着一长串人,到处跑,就是文皇帝和仁皇帝的心头宠。那时候宫中就没人不喜欢长公主,哎……”
  婉婉低着头缓缓而行,青叶提着木箱子在后面,主仆二人看着很是安静。
  “哎!该神采飞扬才是啊!”
  一阵唏嘘后,老太监背着手转身离去。那驼着背看着就像是一座石碑。
  微风吹过,落叶飞起,飘飘荡荡的旋转着……


第2530章 箱子
  “婉婉要嫁人了。”
  方醒得了消息,这次太后并未请他去查看定下的李维,而是让锦衣卫出马。
  “那家人怎么样?”
  张淑慧问道。
  “不怎么样。”
  方醒想起来就有些头痛:“那个李维的老娘是头河东狮,把自己的丈夫管的服服帖帖的,而且李维大多时候都听他娘的,头痛。”
  这种人以后就叫做妈宝,长不大。
  张淑慧一听就笑道:“再怎么河东狮她也见不着公主,除非公主主动说要按照民间的规矩来,否则谁能欺了她去?”
  “婉婉心善!”
  方醒真的有些头痛:“心善在许多时候就是弱点,被人抓住之后,那些要求你答不答应?还有一个,跟着她出去的嬷嬷可是掌管着她的对外事宜,要是个不妥当的,她的后半辈子就算完了。”
  张淑慧想了想,说道:“是哦!那下次进宫妾身就去求见太后娘娘,虽然说多事了些,可好歹也是多年交情的关切。”
  方醒点点头,“陛下那边不好插手有些事,皇后那边也不好涉足,就是太后娘娘那里。”
  “少爷,那等河东狮难道不怕皇家吗?”
  小白觉得自己都还对皇家保持着敬畏,一个普通人难道也敢藐视公主吗?
  张淑慧叹息道:“虽说是尚公主,可公主出宫了之后,还有几人能回来的?就算是回宫赴宴,多半是连皇帝和皇后的面都见不到。”
  大多数公主从出宫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直至死去。
  方醒随口交代道:“你这里也准备些东西,到时候送到太后娘娘那里去。”
  张淑慧说道:“妾身有数,这几年闲着就计算着各家可能的红白事,礼物早就拟好了单子。”
  “我媳妇果真贤惠。”
  方醒口花花的逗着妻子,张淑慧自然是照单全收。
  可张淑慧却知道丈夫心中的杀机渐盛。一旦那个李维果真不是良配,他最好祈祷太后最后看不上自己,否则方醒会让他知道什么是宽宏大量。
  “老爷,黄先生有事找您。”
  方醒对嘟嘴的小白说道:“跟着你家夫人好生学学,早日变成淑女。”
  小白一翻白眼,“少爷就喜欢哄人。”
  方醒一路到了前院书房,看到黄钟面色凝重,就问道:“什么事?”
  “伯爷,杨稷的事大概要板上钉钉了。”
  “说说。”
  方醒点点头,随即就在盘算着杨士奇垮台后,谁能接班。
  “刚接到到的消息,杨稷去年打人致死。”
  方醒哦了一声,然后抬起头,有些郁闷的道:“老杨是个好人,可就在孩子的身上犯错,御史们可得了消息?”
  黄钟点点头道:“最多三天,这些消息就会被送到京中。”
  方醒用手顶着紧皱的眉心,说道:“京城中不少人都该知道了,只是……谁会去告诉他?还是说……”
  黄钟微微前俯,说道:“伯爷,金幼孜不行了,有些人在盯着那个位置。若是杨士奇再下台,您想想看,这一下就多出了两个位置,人心浮动啊!”
  “辅政学士越发的重要了,陛下甚至想让他们实任六部尚书,有希望的那些人不会去告诉杨士奇,他们不会给杨士奇反应的时间,只想一击致命。”
  方醒揉揉眉心道:“金幼孜……他这是被活活气病的。”
  黄钟咦了一声,问道:“伯爷,为何这般说?”
  方醒说道:“他感受到了危机,所以一心想改良儒学,当时在山东各地奔走,结果……”
  “这个时机不恰当啊!”
  黄钟分析道:“您和陛下才和士绅们连番争斗,几乎是你死我活,这种时候去说改良儒学,伯爷,那些人没把他骂死就算是……”
  黄钟苦笑道:“现在可不就是要被骂死了。”
  他问道:“伯爷,那可要告示杨士奇?然后咱们坐山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