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5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管家苦笑着带着包袱去了户部,等说清楚情况后,户部接待的人就钦佩的道:“这才是皇亲国戚啊!好!”
管家不解,等出来后就找个地方喝酒解闷。
小酒馆里人多,劣质酒的味道和汗臭味混杂在一起,实在是不好闻。
管家要了一碟花生,一壶酒,一个人慢慢的愁绪万千的喝着。
皇后生了皇子,还有异象,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就是未来的太子殿下。
那胡安可就是国舅啊!
可这国舅的胆子比老鼠的还小,动不动就要先想想此事会不会对宫中的娘娘和殿下有什么坏影响。
哎!
喝了半壶酒,管家微醺,就听着那些大汉在吹牛。
“……那些读书人可慌了,那些佃户也慌了,听说这些人背地里诅咒兴和伯,说是他生儿子没屁yan,以后肯定是抄家灭族的东西……”
“那是,想想本来的好日子就被他给毁了,嘿嘿!不过那关咱们什么事呢?”
“就是,那些读书人嘴巴太大,上下嘴皮就这么一抬,那些田地就算是自家的了,哪有这等美事。”
“那些读书人不甘心啊!听说兴和伯在济南杀的人头滚滚,这才镇住了这帮子人。”
“我看这事好,凭什么他们不纳税?”
“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文曲星也要纳税?”
“什么文曲星,大明多少举人进士?都是文曲星?老子看这满天都是文曲星,看了头晕。”
“就是,兴和伯家中都交税了,照我说,这天下就该人人纳税,然后大家凭着本事过日子,谁好谁坏那都是本事,就是命。”
“……”
管家晃晃脑袋,突然懂了胡安的心思。
娘娘在宫中如履薄冰,还有一个孙氏在虎视眈眈,皇后若是不谨慎些,被抓到把柄……
可交税,这个管家实在是理解不能。
不能耍威风就够憋屈了,还交税,这是哪门子的国舅。
“算账。”
他交割了酒钱,踉踉跄跄的起身出去。
“……都听老子说!”
一阵寂静,管家站在门口,觉得自家还不如这个小酒馆里的闲汉威风,顿时觉得兴趣索然。
“老子有个弟弟是学了科学的,科学知道不?就是陛下的学生。”
傻子!
管家觉得这大汉纯属傻瓜。
虽然朱瞻基挂着科学开创者的名头,可也只是个名头罢了,当真了的都是傻子。
他摇摇头,走出了大门。
“科学里说的,要么优待大家,要么就别优待,不然迟早是火星子……”
管家的脚步一滞,正准备回头,那大汉得意的继续说道:“说是什么……人性本贪,那些读书人本就是够得意了,还能做官,一优待,迟早是什么……贪就像是火的,要烧掉大明呢!”
“那话我听说过,是贪如火,不遏则燎原!”
一个书生和管家错身而过,他进了小酒馆,森然道:“你等大逆不道,这些话传出去,都该在西市挨一刀。”
里面一阵寂静,然后有闲汉起哄道:“这可是陛下和朝中的事,都说你们贪,难道我们说不得?”
读书人冷冷的道:“愚人只知道跟着狂吠,活该蠢一辈子!”
这话把小酒馆里的人都比作了狗,顿时群情激昂。
“放屁!老子看你们才蠢!”
一个大汉给了同伴一个眼色,然后起身狞笑道:“你们的好日子没了,知道吗?还想着能包揽诉讼,收取投献呢!如今陛下和朝中都想要整治你们这些蛀虫,你还敢学狗叫,打!”
一阵喧闹之后,那书生被揍的鼻青脸肿的出来,回身指着里面说道:“你们等着,等着!”
管家呆呆的看着这人,甚至连他鼻孔里冒出的几根鼻毛都看清了。
据说这是破财相!
输人不输阵的叫嚣最是无趣,书生被小酒馆里砸出来的一只酒杯吓跑了。
管家却在深思着。
回到家里,他去找到了胡安。
“老爷,外间读书人的日子不好过。”
胡安点点头,说道:“娘娘现在也能立起来了,她在宫中知道的不比咱们少,不过……此事还得看,咱们就老实些完事。”
管家懂了,说道:“那咱们家交税,那就是个意思,让大家看看娘娘的家人紧跟着陛下……”
胡安茫然的道:“不知道,紧跟陛下是肯定的,大家都在等着陛下和朝中决断,一旦决定要免了士绅优待,那……风起云涌啊!”
……
君臣之间关于此事已经讨论了好几次,各地官员的奏章都堆积如山,全是关于此事的表态。
“缓缓……”
朱瞻基今日一身戎装出现在了乾清宫中,群臣都感受到了那森森的杀意。
“大事不可犹豫,否则只会让人揣测。”
杨荣目光闪烁,出班道:“陛下,可否减半?”
他也是身不由己,各方发难之下,作为首辅的他压力极大。
甚至连他的亲戚都给他写信,说他只知道应承皇帝,快和佞臣一样了。
减半是个能缓冲矛盾的建议,群臣马上出班赞同。
朱瞻基听完了他们的建议,眉间冷冷的道:“你等都是辅佐朕的重臣,朕今日有些话想和你等说说……”
群臣站直了,心中觉得不妙。
朱瞻基起身,左手握着刀柄,目光向上,看着屋顶说道:“萧规曹随,那是守成之君;安于现状,那是垂死之国;革新,如何革新?”
群臣躬身,知道这几日的拖延终于换来了皇帝的怒火和摊牌。
“畏手畏脚,如妇人,那不是革新。当年前宋时,那也不叫革新,一群人拖着一个人,如何革新?”
这话有些刻薄,把群臣比作了妇人,专门干些拖后腿的事。
朱瞻基站在上方,双腿微微分开,坚定的道:“大明要想万世不易,需时时反思,发现问题就该立时而动,朕要的是一心为国之臣,而非踌躇两端,那朕要你等何用?”
“锐气!朕在你们的身上看不到锐气!”
“动起来!要让那些人看到朝中的意志坚定不移,否则朕就亲自出宫,去向百官展示帝王的决心!”
“臣等万死……”
帝王高高在上,如身处云端般的俯瞰着一众臣子,他拔出长刀,群臣瑟瑟发抖。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不是大明,而是前宋!”
朱瞻基怒道:“大明要万世永昌,靠的不只是那群人,百姓!百姓才是大明的根基!”
群臣束手而立,朱瞻基挥挥手,转身看着御座,喃喃的道:“多少教训却看不清,靠那些人最终得了什么?国破家亡罢了……”
他闭上眼睛,耳边传来群臣走出大殿的脚步声。
他仿佛看到了烈焰在皇城中升起,猖狂的大笑声中,无数刀枪在帝国的夕阳下闪烁着辉光。
他仿佛看到了边墙洞开,无数异族骑兵嘶吼着,狂喜着冲进了中原。
他仿佛看到了那些杀戮,村庄被焚毁,无数尸骸倒在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
他睁开眼睛,点点头道:“为了没有这些,朕要试试,哪怕身败也在所不惜!”
第1989章 步步逼人
“陛下肯定会压住群臣,涤荡士风!”
随着事态的发展,那些士绅们都慌了。
他们从有了功名之后就是大明最顶尖的猎食者,日子过得别提多惬意了。
可如今却变天了!
皇帝要动他们的饭碗,而且还派来了方醒这个屠夫,分明就是认真的。
谁动我饭碗,我杀谁全家!
曾经的他们有这个底气,可随着大明外患的渐渐解除,君王可以把目光全都放在国内后,他们发现这种底气在渐渐消散。
这时候才能看出朱棣当年的高瞻远瞩了。
他首先是整军,清理了不少害群之马。
随后就是武学,打破了所谓的将门雏形。
最后文皇帝还给未来的继承人留下了几个火器卫所,这是京城最大的保障,而且各地有事,随时能出动镇压。
压!
文皇帝给子孙们留下的遗嘱就是这个字。
你若是不服,朕就压!用武力压住你!
而朱瞻基显然就接过了朱棣的衣钵,直接派遣了他最信任的方醒来。
十多颗人头,十七先生的断腿,这些都是在压!
济南城在等待着,无数人在等待着。
大家都在等待着京城的信使,然后……
“此事不会再有变动,要盯住那些人,若是有谁造次,要马上动手,记住了,别犹豫,把危机压死于萌芽状态。”
方醒前方坐着常宇和钱晖,以及知府黄禄。
钱晖等方醒说完,就问道:“兴和伯,济南一府之地,士绅不少,到时候一起发难怎么办?”
黄禄苦笑道:“是啊,下官这几日到处走访,不但是士绅怒不可遏,那些投献的农户也是骂不绝口,若非下官跑得快,怕是这头都得被人给砸破了。”
“那是有人怂恿!”
方醒在睁眼说瞎话。
那些投献的农户享受着比赋税更低的地租,所以自然对这个政策抵触不满。
“百姓容易被人蛊惑,所以你们要镇之以静,要告诉他们,以后能分的田地会越来越多,农具会越来越省力,种子会越来越高产,要相信陛下,要相信大明!”
方醒觉得自己在布道,他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传达给这些人,然后慢慢的扩散开来。
“百姓会盲从,所以需要咱们去引导,田地不够?移民吧,你不愿意移民,那怪谁?难道陛下还能去夺了别人的田地给你?”
“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每年交给那些士绅的地租,在荒年时就会变成借贷,最后连本带利把他们连同地产都收了,最后变成别人家的奴仆。”
常宇冷静的说道:“兴和伯,可这些都要建立在赋税在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的基础上,本官了解了一下,赋税是一回事,至少不会让百姓熬不下去,可下面的各种摊派才是大头,百姓就是被这些摊派弄的家破人亡,忍无可忍就一家子跑了。”
“赋税会慢慢的改进。”
方醒沉吟了一下,说道:“本伯还是希望能看到一税制。”
“一税制?”
常宇毕竟是布政使,不过是略微一想,就明白了方醒的意思,他说道:“兴和伯,您的意思是说……如同前宋般的,把劳役这些都归于田亩和丁口,然后和田税一起缴纳吗?”
方醒赞赏的点点头,说道:“常大人敏锐,确实是这个意思,不过还未和陛下说过。”
“兴和伯,此事利国利民,可却是釜底抽薪啊!”
黄禄惶然道:“当年的王荆公如何?最后只得黯然收场。如今要取消这些优待就得罪了士绅,若是一税制……下官……这是得罪了天下的官吏啊!”
钱晖面色凝重的道:“兴和伯,得罪了士绅,大明要乱一阵子,而且十年之内依旧危机四伏。再去得罪官吏,下官以为不可取。”
方醒点点头,等他们走后,王贺进来,一脸我早料到的模样说道:“此事咱家早说了不可靠,如何?”
方醒摇摇头,然后静静的看着地面。
“我从未想过现在就去弄这个,只是想看看地方官员对此的看法,如今看来……”
王贺纠结道:“兴和伯,陛下那边……”
方醒抬头微笑道:“别担心,我总会挡在前面。”
轰隆!
初秋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的湿润着大地。
于谦站在地头,看着刚收获的田间空荡荡的,只剩下小麦的根茬。他抬头,眯眼道:“那些百姓为何懒了?”
清晨是放牛的时间,可地头上却不见牛,也不见放牛娃。
身边的小吏说道:“大人,村里的地一半都是……百姓听说要全部收税,就闹腾起来了,那家人也袖手旁观,别说是牛,饭都没心思做了。”
于谦看看不远处的村子里不见炊烟,就拔腿过去。
到了村里,只见到那些孩子在屋前打闹,却不见大人。
“……那地是咱们家的,要是都收税,咱们要回来,肯定得要回来!不然官府收税,他家肯定还得加,到时候这一家子可怎么活哦!”
一个妇人在尖声撒泼,随即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
“难要啊!地契可在他家,现在正在气头上呢,弄不好就会把咱们家弄进大牢里去,哎!”
“那就去告官府,当年的文书可是那些人做的!”
“你个蠢女人!就算是告赢了,可以后咋办?那些小吏能要了咱们的命!”
于谦站在这家的外面,面沉如水。
“大人…。。”跟来的小吏尴尬的道:“乡下人没见识,这是胡言乱语。”
“本官却觉得这话极有见识。”
于谦冷冷的说了一句,然后冲着里面说道:“主人家,可方便给碗水喝?”
里面的争吵戛然而止,随即一个光脚的男子走出来,见于谦和小吏都是青衫,就拱手道:“家中腌臜,贵人要是不嫌弃……”
进了里面,一个妇人正在屋里织布,见于谦两人进来,也懒得起身,只是也没给脸色。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跑进屋里,然后躲在门后面看着于谦两人,好奇的目光让于谦心中郁郁。
男子弄了两碗水出来,歉然道:“贵人,小的家中茶叶太粗,不敢给贵人喝……”
“这就极好,多谢了。”
细雨朦朦而下,于谦借着喝水的机会问道:“老哥这是怕要不回地吗?”
男子堆笑道:“没有的事,地都是别人家的,小的只是佃种。”
于谦心中微叹,然后摸出一张宝钞,说道:“在下和你家有些缘分,中午可能在此用饭?”
男子眼睛一亮,推却道:“吃饭简单,只是粗茶淡饭,就怕贵人不喜,至于……钱钞,那是不要的,不要的。”
于谦不由分说的把宝钞塞进他的手中,然后来回推拒了几次后,男子才回头骂道:“织布织布,能换来多少钱钞?快去割块肉来,杀只鸡,还有酒。”
女人大怒,出来就准备赶人,等看到自己丈夫手中的宝钞后,顿时就喜滋滋的拎着篮子去了,顺便还带走了孩子。
第1990章 陛下的身边有佞臣
“……小的担心的是事后的报复……”
有钱开道,男子没有遮掩的说出了这个小家庭的困境。
“原先还好些,等都要交税了……贵人,为何要交税?那些可是文曲星啊!”
于谦深深的叹息着,说道:“他们不交税,那些税就会转到其他人的头上,不交税的人越多,大明就越衰败。”
男子眼中的不以为然并没有逃过于谦的观察,他说道:“若是自己种地,你们最怕的是什么?”
男子毫不犹豫的道:“粮长和小吏。”
咳咳!
边上的小吏干咳一下,于谦冷冷的瞥了他一眼,说道:“你昨日受寒了,去外面晒晒太阳吧。”
外面细雨斜风,可小吏却只能起身,躬身告退。
于谦可是吏科给事中,要弄一个小吏,那真是易如反掌。
小吏尴尬的出去了,于谦回过头来问道:“北平的粮长要好些,就是小吏作祟的多,这里如何?”
男子总觉得小吏的笑容有些阴测测的,所以见他不在,这才舒坦的道:“粮长要负责赋税,完不成要自己补贴,他们哪里肯补贴哦,还赚好多。”
“北平?那可是皇帝老子住的地方,那些人肯定怕,哎!要是小的一家也在北平就好了。”
院子里细雨飘飞,几只鸡还不知道自己大祸临头,在刨着墙根找食。
于谦只觉得胸中多了不少郁郁之气,他说道:“吏治……总会好的,哎!”
他自己都不信这话,就安抚道:“田地能要,去官府办,那家人肯定不敢阻拦,否则兴和伯就在城中,自然会让他们知道厉害,至于你担心的……”
于谦起身道:“要大胆的去告,县里不成,就去府衙,事情知道的人多了……知道东厂和锦衣卫吧?”
男子的脸上瞬间煞白,“贵人,小的可没干坏事啊!万万不能啊!”
于谦皱眉道:“事情闹大了,东厂和锦衣卫自然会悄悄的报上去,到时候陛下雷霆之怒就会降临,任他是谁,都难逃国法!”
男子只是摇头,甚至把收好的宝钞拿出来,说是要还给于谦。
于谦摆摆手,然后大步出了这家,看了一眼死气沉沉的村里,说道:“回去!”
……
“兴和伯,那些田地纠纷如何解决?”
于谦浑身半湿,却顾不得去换衣服,就径直找到了方醒。
方醒坐在屋檐下,反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于谦这一路想了不少,觉得此事的源头还是在吏治,可吏治却无法根治,所以他犹豫道:“下官想着……彻底翻转,谁的地就归谁,可却担心一点,那些士绅一下失地太多,会不会生活艰难。”
听到前面的话时,方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可当听到生活艰难时,他不禁说道:“多年的优待,他们的家中早就是盆满钵满,百姓嗷嗷待哺,你去担忧这个,却是本末倒置了。”
于谦用手背擦擦脸上的水渍,赧然道:“下官只是担心他们会闹腾,毕竟他们和官员一体,到时候难制啊!”
方醒把茶杯里的残茶泼掉,盯着脚下一株在微风细雨中摇曳的野草说道:“那就出现一起,压一起!压下去!”
“可这将会旷日持久啊!”
方醒发现文官们总是不喜欢太长久的战略,他皱眉道:“旷日持久,可能换来大明的长治久安,你说选哪一样?”
于谦拱手认错,然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听说京城都有士绅在骂人,等济南一下,兴和伯,后续也很艰难啊!”
方醒并指如刀挥斩下去,冷冷的道:“那就压下去!”
于谦愕然,苦笑道:“还是移民吗?兴和伯,下官冒昧,这不会是为科学……腾地方吧?”
方醒的脸颊颤动一下,看着于谦,认真的道:“科学不怕这些,科学怕的是人心。”
“可这场争斗之后,儒家必然灰头土脸,人心渐渐的就散了……”
“自身正,何惧这些?”
方醒正色道:“科学早已在民间渐渐铺开,至于你说人心散了,本伯告诉你,千年来的习惯还是儒家,他们会时刻等待着,等待着反扑的机会。你说这个机会能不能给他们?”
于谦被带偏了,他摇头道:“不能。虽然下官是儒家子弟,可却知道每年都会少些纳税的田地,照此下去,几十年之后,民间怕是会越发的困顿了。”
等他走后,方醒叹道:“他肯定还在心中存疑,头痛啊!”
王贺站在屋里,觉得昏昏欲睡,就随口道:“兴和伯,这般下去,科学得利是不争的事实,咱家都觉得你是不是有这个私心,于谦当然会怀疑。”
方醒叹息道:“这便是大势,而这个大势不是我掀起的,而是……大明要强盛,要想万世永昌,此事就非解决不可,怪谁?”
此时,十余骑顶着细雨冲进了济南城,一路朝着大宅子而来。
于谦就站在大宅子的外面,负手看着细雨,心中却有些郁郁。
他不是蠢人,自然知道方醒的敷衍之意,可此事却无法指责,他唯有郁闷。
等他想透彻了之后,却发现四周渐渐的有人走来。
细雨如愁丝,让人断肠。
这些人都是青衫,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事先统一过服装。
马蹄声从左边传来,于谦没有去看,他就看着这些人默默的走来。
数百人!
细雨中,黑压压的人群就像是僵尸,缓缓的移动着。
方醒也走了出来,他扫了一眼人群,然后看向左边。
十余骑飞速而来,从那些围过来的人群让开的通道中钻了出来。
“见过兴和伯,陛下有旨意!”
于谦低声道:“伯爷,进去吧。”
来人已经下马,却是俞佳,可见朱瞻基对这道旨意的重视。
方醒默默的看着人群,说道:“就在这吧,本伯想看看他们的勇气。”
他一挥手,辛老七就怒吼道:“集结……”
三枚烟花升空,在雾蒙蒙的空中炸响。
“嘭嘭嘭!”
整齐的脚步声从两侧传来,一队队的军士列队小跑而来。
这些军士都披甲,面罩下的两只眼睛盯住了那些沉默的青衫人。
方醒对领头的吴跃点点头,说道:“宣读旨意吧。”
俞佳有些紧张,拿出旨意后,开头念得有些结巴。
渐渐的,他的声音流畅起来。
“……多君子,必能体谅国事艰难……济南一地……尽数废去……”
旨意宣读完毕,俞佳看着那些沉默的青衫人,就问道:“兴和伯,这是什么阵仗?”
方醒接了旨意,说道:“这是不甘心的阵仗!”
“有佞臣!”
这时人群中一声大喝,随后群情激昂。
“陛下的身边有佞臣!”
“佞臣!”
“佞臣!”
方醒就站在前方,拒绝了吴跃让他退后的建议,等声浪小了些的时候,他问道:“谁是佞臣?”
人群一阵静默,就在俞佳松了一口气的时候。
“就是你!”
这声嘶吼带着痛恨和怨毒,细雨仿佛被炙烤着,让人觉得浑身发热,心中不安。
“上刺刀……”
吴跃毫不犹豫的喝令。
“咔嚓!咔嚓……”
林立的刺刀被细雨湿润着,那些军士的眼中冷冰冰的,就像是没有思想的战斗傀儡。
一直在往前的人群停住了。
畏惧是人的本能,而法不责众同样是本能。
人群再次涌动。
“兴和伯……”
俞佳没想到济南这边居然已经是这个态势了,他担心会看到一场血洗,所以不禁低呼了一声。
第1991章 再进一步,死!(感谢:“带炸药上飞机”成为本书新盟主)
“汉唐的士子文能治国,武能仗剑行天下……”
“你们能干什么?”
细雨渐渐的大了些,水气蕴蕴,模糊了视线。
“你们只能窝在家里,靠着偷取国家的赋税苟且偷生,于国何益?来,诸君子,谁来给本伯说说,你们于国何益?”
“我们为天子牧民!”
“对,我辈修桥铺路从不落于人后,施粥放粮救济苍生……”
“这不公!”
“我们要见陛下!”
气势陡然一盛,人群中,呼吸渐渐开始急促。
作为士绅,他们觉得自己是对大明权力空间的有效填充,是县以下的秩序维护者,民间的仲裁者。
方醒没有躲在屋檐下,他站在细雨中,目光锐利。
“别用这个理由来为你们遮羞,你们所谓的为天子牧民,最后百姓变成了牛羊,都成了你们的牛羊。天子何辜,居然要背上这个骂名,为你等的无耻背书。”
这话直接把方醒来济南的目的交代的清清楚楚的:天子觉得你们在挖大明的墙角,所以派了本伯来。
方醒缓缓看了这些人一眼,说道:“你们中间有年方及冠的年轻人,有看似沉稳的中年人,本伯还看到了须发斑白的老人,不容易啊!”
水气如云霞,刺刀如雷电。
“可本伯看来看去,只看到了一种人!”
方醒冷冷的道:“本伯只看到了一群蛀虫,失去了寄生的母体,惶惶不安,恼羞成怒的蛀虫!”
细雨落在他的身上,恍如雾气蒸腾。
“这些不是你们的,大明要兴盛,需要每一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
俞佳站在方醒的身侧,人群在沉默着,他觉得就像是聚宝山卫的药包,一旦被投石机投射出去,那将会惊天动地。
不要疯啊!
他暗自祈祷着。
方醒却怡然不惧,他指着边上围拢过来的百姓说道:“百姓种地纳税,支撑着大明的肚子。军队奋勇杀敌,舍身保国,在保护着你们。工匠每日劳作,打造出了能让大明强盛的东西。商人运转各地,疏通着大明的血脉。而你们,你们为大明做了什么?”
“别说什么为天子牧民的屁话,陛下不需要盘剥百姓的蛀虫!”
俞佳缓缓回身看着那些军士,只看到了一双双冷冷的眼睛。
这是要火拼吗?
“今日本伯就在这里!”
方醒的脸庞已经被细雨湿透,他眯眼盯着人群,说道:“今日本伯就在这里,士绅优待……取消定了,谁……要和本伯辩一辩这优待该不该取消?”
俞佳心中一松,君子动口不动手啊!
方醒的脸上浮起微笑,指指身后的阵列说道:“或是有谁想以身殉道,不,是以身殉钱,那就来试试,本伯保证,谁能冲动阵列,本伯马上就跳了大明湖!”
“谁?!”
方醒的眼神陡然凌厉,逼视着那些青衫人。他甚至还近前两步,手握刀柄,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于谦喃喃的道:“压!压下去!”
这就是方醒的压,师承自文皇帝!
这一刻方醒的情绪被提升到了顶点,他忘记了神经衰弱,忘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苦心经营,只是死死地盯着这群人。
一阵秋风吹过,人群中多了些颤抖。
落叶随着秋风飘飘荡荡的落下,落在地上,渐渐被雨水浸透……
“诸君,我辈当……呜呜呜!”
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嗓子,随即被人捂住了嘴。
“不敢吗?”
方醒再次前行两步,挑衅的姿态让俞佳心中暗自叫苦。
临行前朱瞻基交代他看看济南的士绅们的情况,若是跋扈,当呵斥之。
皇帝的特使呵斥,这能帮方醒有效的减轻压力。
可看方醒目前的状态,就算是杨荣来了也没用啊!
沐浴在细雨中的阵列依旧沉稳。
围观的百姓在低声交流着方醒刚才说的话。
“我家的地就是挂在士绅的名下,每年要少交不少赋税啊!兴和伯来这么一出,哎!每年要……”
“赋税养着军队呢!没有了军队,想想早些年边墙外的异族吧,从太祖高皇帝开始,大明就不断出击,不然咱们哪有这等安稳日子过。”
一个年轻人愤怒的驳斥着:“没了钱粮,朝中如何能修路?如何能修理水渠,修筑堤坝?难道要等洪水淹没了大家的家园,你们才知道什么是赋税吗?”
“这边没洪水。”
有人嘀咕道。
年轻人怒了,盯着刚才发声的地方说道:“这边没洪水,可有干旱!干旱时的救济从何而来?那不就是大明百姓交的赋税吗?难道老天开眼,天上掉粮食?”
“还有官吏,没了赋税,你们以为官吏就会安心?到时候各种摊派,弄不死你们!”
这话有些过激,不过摊派这个词倒是激起了这些百姓的痛处。
“可现在的摊派也不少,比赋税还坑人呢!”
“就是,那些粮长和小吏如狼似虎,我家可是被祸害的够呛!”
年轻人冷笑道:“这就是兴和伯弄士绅的道理所在,你们自己想想,取消了优待,交税的田地就多了,到时候国用充足,按照当今陛下的性子,那肯定会有仁政,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我!”
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