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已经能熟练在在马背上换骑,并习惯了在马背上度过一天,包括黑夜。
  这一次赶路直至夜间。
  “歇息一刻。”
  三人下马,然后开始喂马。
  喂完马,他们坐在草地上,沉默的吃着干粮。
  “明日要找水源。”
  赵春摇摇水囊,里面的水剩余不多了。
  关起生躺在草地上,背上传来了柔软的触感,就像是家里的大床,可他却没有丝毫睡意。
  星河璀璨,星宿闪烁,人间和天堂看着好似很远。
  很冷吧。
  关起生觉得星河那边一定会很冷。
  你冷不冷?
  他想起了苗喜进城前对自己的微笑。
  你一定知道自己回不来了吧?
  你一定会奋力杀敌,然后笑着死去。
  你一定会让大明的威名在撒马尔罕响彻云霄……
  泪水从关起生的眼中滑落,从眼角流淌到耳边。
  满天星宿闪烁着,在关起生模糊的视线中,就像是苗喜的微笑。
  我将会照顾你的家人,当做我的家人一般。
  我将会和别人讲述你的故事,你的英勇。
  “起身!”
  赵春突然低喝一身,关起生下意识的爬起来,然后第一时间上马。
  “走!”
  马队远去,稍后,一队几十人的骑兵停在了他们休息的地方。
  一名骑兵下马,仔细搜索了一阵,然后直起腰说道:“有马粪,还有人的尿骚味。”
  “追!”
  马蹄阵阵,旋即远去。
  半个时辰之后,一个尖利的声音回荡在草原上。
  “他们在前面!”
  追逐战开始了。
  箭矢在空中飞舞,前方不时有战马中箭,然后嘶叫着开始乱跑。
  渐渐的,后面的战马被清扫一空,星空下,前方三个狼狈的身影无所遁形。
  追逐战进入了白热化,前面的三人不再爱惜马力,拼命的鞭打着战马,速度陡然一快。
  而后面的追兵也是一人三马,在赏格的刺激下,他们同样摧动战马,紧紧跟随着。
  “大人,小的愿意阻敌。”
  陈辉已经拔出了长刀,他甚至都已经做好了殉国的准备。
  “继续,前方就是苦先,坚持住,咱们能甩掉他们。”
  五人出来,现在已经少了两个,赵春不想再失去任何一个袍泽。
  是的,经过哈烈狂风的洗礼,他认为自己和麾下就是战士,而不是外人眼中阴狠而神秘的东厂档头和番子。
  当天边露出了一抹紫色时,身后的马蹄声已经越来越近了。
  赵春握着刀柄,然后准备解开包袱。
  那是王石的骨灰。
  他把包袱解下来,然后催马和陈辉并行,就在他准备把包袱递给陈辉的时候……
  陈辉突然一勒战马,疾驰中的战马一声长嘶,然后减速。
  “陈辉!”
  赵春在马背上回头,眼睁睁的看着陈辉冲着自己笑了笑。
  胡须打结,脸上全是皴裂,那咧嘴一笑,很坦然。
  “大人,我先去了!告诉公公他们,我是战死的!”
  陈辉渐渐加速,双方背道而驰,距离很快就被拉远。
  陈辉的背影在晨曦中是那么的孤独……
  从到了撒马尔罕开始,赵春就没流过泪。
  不管是王石的惨死,还是苗喜的壮烈,他都没流泪。
  可此刻他再也无法忍住泪水,于是泪水夺眶而出。
  “大明万胜!”
  只是一人,只是一骑,只是一刀。
  可这嘶哑的吼声却义无反顾,就像是千万人在向敌人发动反击。
  陈辉顷刻就被淹没在追兵中,他嘶吼着,拼杀着。
  他的头皮已经少了一块,鲜血从头顶滑落,渐渐糊住了他的脸,血红一片,就像是来自于地狱。
  噗!
  他和追兵逆向而行,双方对冲之下,瞬间陈辉就冲出了敌群。
  他并没有趁机逃跑,他失去了左臂,这是刚才格挡不及时失去的肢体。
  他笨拙的控制着战马掉头,然后追了上去。
  追兵被他阻拦了一下,速度已经慢了下来,带队的军官回身看了一眼,嘴唇颤动着,骂道:“杀了他!”
  居然被一人突进阵中,而且打乱了他们的速度,传出去就是天大的耻辱。
  “大人!”
  这时前方一阵惊呼,军官回身看去,就看到前面来了十余骑。
  “大人,是明人!”
  那十余骑大概也是刚发现这边,所以速度才提起来。
  十余骑,这是来送死的吗?
  军官改变了主意,喝道:“杀散他们,最好全部杀光!”
  “大人,是咱们的人!”
  这里还属于亦力把里,赵春不知道为何会出现明人。
  可他却在暗骂着。
  十余人对五十余人,还敢来,这是疯了吗?
  拖到晚上夜袭也好啊!
  赵春在绝望着,他本就在绝望,可突然出现了这个如同泡沫般的希望,顿时心死如灰。
  那十余骑渐渐起速,随着距离的拉近,赵春看到他们的手中拿着已经引燃的火折子,这才知道这些人刚才为何那么慢。
  火折子…。。
  赵春张开嘴,任由风吹进来。
  他想哭!
  他大喊道:“赵辉,回来……”
  这十余人穿着大明服饰,为首的大汉喊道:“你们是哪里的?”
  这种时候居然还要问来历,赵春觉得有些不对劲,可此刻他别无他法,只得喊道:“在下东厂档头赵春!”
  “哈哈哈哈!”
  大汉狂笑几声,喝道:“本官锦衣卫百户冯吉,你等退到后面去,看我锦衣卫杀敌!”
  锦衣卫的人蜂拥冲了过去,赵春策马回头,说道:“咱们去接应陈辉。”
  陈辉此刻已经被围住了。
  三名追兵已经围住了他,地上倒着一个,而陈辉付出的代价就是胸前中了一刀。
  这一刀斜着劈砍下来,几乎把陈辉开膛破肚。
  他失去了左手,右手不能倾力挥刀,否则会失去平衡。
  铛!
  他只来得及格挡了一刀。
  长刀闪过,陈辉绝望的等待着死亡降临。
  “手雷!”
  而此刻前方传来了一声大喝,熟悉的大明话让陈辉心中一动,然后刀光临身。
  人头飞起,看到了空中飞着的十余个黑点。
  “轰轰轰轰轰!”
  猝不及防的爆炸让追兵损失惨重,接着冯吉狂野的一马当先冲杀进来。
  “大明万胜!”


第1978章 土豆陛见
  方醒在济南大开杀戒,当街干掉三人的消息被快马送到了京城。
  “……当街刺杀于大人,幸而兴和伯派了家丁跟着,关键时刻出手,一举击杀三人。”
  朱瞻基皱眉道:“谁干的?”
  信使是聚宝山卫中的军士,他说道:“陛下,兴和伯没叫人查。”
  朱瞻基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信使被人引出了大殿。
  居然对于谦出手?
  这是震慑。
  在大殿里的都是老油条,毫不犹豫的就判断出了这事的来由。
  至于方醒没留活口,这同样是震慑。
  你敢打我的主意,老子弄死你!
  这是开始硬碰硬了!
  “此三人,全家流放!”
  方醒想玩狠的,可朱瞻基比他更狠,直接就抄了那些人的后路。
  和朕作对吗?
  那你就得做好全家被赶到海外或是蛮荒地带的准备。
  群臣心中凛然,朱瞻基厌恶的道:“都散了吧,等核查送来,朕再看看那些君子的本来面目。”
  皇帝要借机生事了。
  群臣对此却无可奈何。
  这时有人出班道:“陛下,兴和伯家的另一个爵位……”
  ……
  方醒走后,方家庄依旧如故,只是张淑慧不时接了莫愁母子来住几天。
  对于莫愁,小白依旧有些忌惮。
  作为大妇,张淑慧必须得要展现自己的风度。
  可所有的风度在听到宫中传来的消息后都烟消云散了。
  “夫人,有人说二少爷该袭爵了。”
  张淑慧的面色瞬间就变得冷冷的,她瞪了欢喜的小白一眼,说道:“让黄先生来。”
  黄钟比张淑慧还早一步接到了消息,所以进了内院后,他垂眸道:“夫人可是为了二公子的袭爵之事烦忧吗?”
  隔着一道屏风,张淑慧说道:“是,夫君在济南操心国事,如履薄冰,可有人在这个时候抛出平安袭爵的建议,这就是在给方家找麻烦。”
  黄钟侧身对着屏风说道:“夫人,这是想让方家内部混乱一阵的意思,不过他们却不知道府中并无那等……争风之事,陛下大概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根本就没理会。”
  “可这是对方家的挑衅!”
  张淑慧杀气腾腾的道:“夫君不在家,有些人就忍不住跳出来,这些人一旦得势,以后的麻烦还不少,黄先生,明日让土豆进宫,如何?”
  ……
  第二天,天麻麻黑时,方家已经开始准备了。
  土豆一身青衫,也不要人扶,就踩着上马石上了自己的马,回身说道:“娘,孩儿这便去了。”
  张淑慧一个恍惚,想起了以前那个小豆丁般的孩子。等再看看一本正经坐在马背上的土豆后,她叮嘱道:“在宫中不可弱了你爹的威名,不卑不亢,千万别害怕。”
  土豆点点头,然后对平安和无忧笑了笑,在家丁的护持下,策马而去。
  平安有些艳羡,可他小了些,而且土豆是长子,出面的只能是他。
  “大哥。”
  无忧却很欢乐的喊了一声,等土豆缓缓回头后,她嚷道:“叫太后娘娘帮忙,打坏蛋!”
  ……
  家丁们把土豆护在中间,一路上遇到那些来上衙的官员,有的诧异,有的认识,就玩笑似的问土豆。
  “大公子,这是要去上朝吗?”
  土豆拱拱手,说道:“是,家父不在,小子有事求见陛下。”
  众人都在忍笑,等见到土豆身边的家丁们肃然时,不禁都收起了笑容。
  这位可是小伯爷,不说别的,等他以后袭爵时,弄不好那时的皇帝会为了表彰方醒的大功,直接把这个爵位弄成国公。
  一路到了皇城外,土豆下马,拱手道:“学生方翰,请见陛下。”
  “这不是兴和伯家的土……”
  豆字在家丁们的逼视下没有说出来,守门的军士拱手道:“小伯爷请稍待。”
  “有劳。”
  土豆挺直着腰板,静静的等待着。
  ……
  “方翰?”
  朱瞻基想了想,俞佳近前低声道:“陛下,是兴和伯家的土豆。”
  “让他来。”
  朱瞻基饶有兴致的吩咐道。
  群臣先是有些懵,等仔细想想后,才想起方翰就是土豆,顿时就热闹了。
  十一岁的土豆来觐见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等土豆一路被引进来后,行礼,然后目不斜视的道:“陛下,学生听闻昨日有人说家弟当袭爵。”
  朱瞻基点点头,“是有这事,你怎么看?”
  皇帝居然像是在对待臣子般的和土豆说话,群臣不禁莞尔。
  土豆很稳的说道:“陛下,家弟年幼,尚不足以独当一面。家父曾经说过,此事不急,免得把国朝的爵位当做是玩笑。”
  朱瞻基板着脸,身上仿佛在散发着冷气。
  可土豆却对他再熟悉不过了,只是对两边的文武拱拱手,说道:“家父在济南为国效力,方家对陛下忠心耿耿,并未以此欺人,更未曾嚣张跋扈,只是在家中安心度日,闭门谢客而已,诸位大人若是有何想法,尽可等家父归来后再行商议。”
  这话里居然带着典故,这下连杨荣都在抚须微笑。
  王翦的旧事,还有张良的旧事,被土豆用了欺人和嚣张跋扈,以及闭门谢客,另类的表达了出来。
  方醒此行关系重大,不比王翦当年的情况好。
  若是方醒在济南大开杀戒,大明马上就会陷入混乱之中,这可比王翦当年要严重许多。
  而且土豆还顺带拍了朱瞻基一记小马屁。
  当今陛下无需方家用那等手段来自保。
  至于等方醒归来商议,那只是个笑谈。
  谁敢拿这等事和方醒商议,保证会被喷的体无完肤,而且从此还会上了他方某人的黑名单。
  我家的事关你毛事,你这不是居心叵测是什么?
  朱瞻基的脸上浮起了微笑,杨荣知道,皇帝对土豆算是极为满意。
  土豆对朱瞻基拱手道:“陛下,学生尚有功课,若有错漏,请陛下责罚。”
  这话进可攻,退可守。
  我还是个学生啊!说错了什么,皇帝你也不好意思和我计较吧?
  朱瞻基点点头,说道:“你自去吧,回头让你家无忧进宫,端端想她了。”
  皇帝最后来了个神助攻,然后让人带着土豆出去。
  等土豆走后,朱瞻基突然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杨荣出班道:“陛下,兴和伯家学渊博,方翰青出于蓝。”
  朱瞻基摆摆手道:“他还小,比不得。”
  皇帝这是对土豆爱护到骨子里去了啊!居然还担心捧杀。
  群臣散去,朱瞻基去了胡善祥那里。胡善祥在接受御医诊脉,朱瞻基只让人把孩子抱出来。
  “陛下,殿下身子康健,饭量大。”
  奶娘把哭的地动山摇的玉米抱过来,朱瞻基捂额道:“这孩子的哭喊怎地那么大声?”
  奶娘轻轻的颠着玉米,说道:“陛下,殿下不喜欢被困着,总是想伸手伸脚,慢慢就好了。”
  朱瞻基接过孩子,低声道:“想伸展手脚吗?”
  孩子一下就止住了哭声,静静的看着朱瞻基。
  朱瞻基摸摸他的小脸蛋,失笑道:“稚子无知,你且好生的长大吧。”
  等御医走后,奶娘抱着孩子进去,对胡善祥说道:“娘娘,陛下看来对殿下颇为喜爱呢!”
  她既然成了玉米的奶娘,一颗心自然就放在玉米的身上,等以后玉米要是有君临天下的一日,她的好处不言而喻。
  胡善祥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她接过孩子,熟练的哄着。
  不知名的歌谣轻轻被哼了出来,玉米渐渐的睡了过去。
  室内静谧,外面被阳光染成了光明,而室内却让人觉得有些暗。
  明与暗,就这么共处于方寸之间……


第1979章 粮食涨价
  济南依旧被阳光笼罩着。
  泉水汨汨流淌,几个孩子蹲在小河边,伸手进去浸泡着,然后抬头欢喜的喊着凉快。
  一个妇人在家门口叫骂着,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大抵是骂丈夫又出去和狐朋狗友喝酒,拿走了家中的买米钱。
  河边的柳树下,方醒说道:“交趾和奴儿干都司的大米正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北方,大米有成为大明主粮的趋势,而粮食宽松之余,朝中应当要出台些保护粮价的措施,以免谷贱伤农。”
  街坊都在劝着那个妇人,她越发的委屈了,神态激烈。
  “山东这边近些年时常有些灾害,兴和伯,这里需要大量的米粮,可每次粮食运到,最多的还是给了京城和边墙,山东这里被朝中诸公遗忘脑后,昨日的粮价又升了。”
  常宇的声音有些飘忽,方醒咬着一根柳枝问道:“市面上的粮食应该不多了吧?”
  “是,有人在囤积。”
  “这是一种让人恶心的小手段,他们期待着本伯用武力去解决,然后制造舆论,把自己置身于弱势的一方。”
  方醒回身,看着沉默的姜旭泽问道:“姜大人以为如何?”
  姜旭泽强笑道:“兴和伯,下官以为马上就是收成,这只是小事。”
  “这便是青黄不接。”
  方醒摆摆手,姜旭泽赶紧说有事在身,然后和常宇一起告辞。
  青黄不接,这是那些粮商和地主们的盛宴。
  你家没粮食了?
  来买吧,只是这时节不大好,价格要高几成。
  没钱?
  来,我借给你!
  只是利息有些高,你要是嫌弃……那就一家子去吃草根吧。
  方醒在河边坐了一会儿,就在那妇人的丈夫被几个舅子推攘着回来之后,他微笑着,觉得这一幕真的太有生活气息了。
  沿着街边缓缓走过,看着那些市井百态,方醒就像是个游手好闲的地主,就这样一直溜达着。
  “还涨价?这还让人活不活了?”
  一家米店的门口挂着个牌子,上面写着米价。
  “老爷,和前几日比,涨了两成。”
  方醒点点头,看着那些买米的百姓在店里和伙计吵架。
  “那些大海船送了那么多粮食来,怎么还涨价?”
  “什么大海船,那些粮食都送去了京城和边墙,还有修路,哪一处不要粮食,咱们山东去岁遭灾,今年的收成看样子也好不了,都没粮食了,要买就买,不买就回家和妻儿一起挨饿吧!”
  “掌柜,便宜些吧?家里都断粮了。”
  “你断粮,可小店也断了粮,今日不买,明日弄不好还会涨价,自己掂量着办。”
  米店外面围了不少人,这些人带着口袋,沉默的看着写着今日米价的招牌,神色麻木。
  每次粮食涨价,背景大抵就是灾荒。
  可大明目前并不却粮食,在户部的统筹之下,缺粮的各地都会有补充,不会让粮价飙起来。
  ……
  “先生,粮价已经涨两次了。”
  杨彦兴冲冲的去报信,十七先生却只是淡然。
  “这里离京城近,他随时能从京城抽调粮食过来,所以那些人的手段实在是不忍目睹,那人要是发怒了,弄不好会把粮价给打压到让他们破家的地步,何苦来哉……”
  杨彦心中冷笑着:那些人破家管我屁事,他们哪怕是破家,粮食却是在的,等待时机依旧能东山再起。
  十七先生在喝茶,他喝了一口,赞道:“这边的水好,老夫就想着哪日能在此常住,不说旁的,只要每日能饮这等茶水三杯,便是神仙也不换。”
  “只是这段时日里,这水让人觉着多了些污浊。”
  杨彦仔细听着,他知道这是十七先生对局势的判断和谋划。
  “若是有人能让这水重归于甘冽,想必会是一城欢喜……不……”
  十七先生盯着杨彦,冷冷的道:“是一国欢喜,宇内沸腾,其人当名垂青史,当不朽!”
  这话里有话,杨彦笑道:“外面的人多知道先生之名,便是天下都去得,何况区区一个济南。至于……这水,学生以为许多人都在喝这水,总有人会出来涤荡污浊……”
  十七先生放下茶杯,看着杨彦,眼神陡然冷厉,说道:“你想多了,老夫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问。”
  杨彦瞬间汗湿背腋,他低头道:“是。先生雅量,学生只是在此讨教学问。”
  十七先生指指外面,杨彦躬身告退。
  “先生,这人胆小怕事,对咱们没多大帮助吧。”
  “老夫要的是他去带头,什么帮助?他也配帮助咱们家?可笑!”
  ……
  “粮食又涨价了。”
  杨彦在一家客栈找到了两个同伴,邓珐和何山。
  邓珐有些忧虑的道:“粮食涨价,这会让方醒愤怒,秀屿兄,这是谁的手段?不合适吧!”
  何山躺在床上,懒洋洋的道:“管他们的呢,咱们坐看风云起,至少百姓现在应当是在恨方醒,恨他多事。”
  杨彦喝了一杯茶,眉间振奋的道:“清理田亩的好处暂时还无法显现,可粮食涨价却是实实在在的,方醒再能干,可百姓却愚昧,最后他必然会吃力不讨好,等平息下来之后,倒霉的自然倒霉,可和咱们有何关系?”
  他摊开双手,看着两个同伴。
  一阵戏谑的笑声响起,满是得意和……事不关己的轻松。
  杨彦随后又去了一处大宅请见。
  大宅里居然有一条小溪,不知来处的泉水静静流淌。
  周围花草树木点缀,庭院深深,环境清幽。
  跟着仆役沿着小溪进去,在前方有一个亭子。
  亭子横跨小溪,坐在里面就能听到流水淙淙,水气袭人,清凉舒适。
  有乐声从亭子外传来,杨彦掩住心中的鄙夷,近前拱手道:“见过丁先生。”
  亭子里坐着一个大汉,他一手揽着一个女人,本是闭眼,听到声音后就淡淡的道:“你来作甚?”
  杨彦看看那两个女人,说道:“有些事情想和丁先生说说,可否……”
  大汉松开手,睁开眼睛,说道:“你们先去,晚些老爷我再去宠幸你们,哈哈哈哈!”
  宠幸……
  一句话就把大汉的大胆表露无疑,杨彦不动声色的等人都走了之后,走进亭子说道:“有人说了,若是谁能让济南的泉水再次甘冽,那人将会受用不尽。”
  大汉冷冷的道:“别给老子说这些莫名其妙的话,有事说事,不然滚蛋。”
  杨彦皱眉看着小溪对面走来两个男子,说道:“丁二奴,别……”
  “老子现在叫做丁耀。”
  桌子上全是酒菜,大汉拎起酒壶,仰头就灌。
  杨彦退后一步,说道:“丁耀,那人太厉害,无需动手,斩除羽翼即可。”
  丁耀摆摆手,那两个男子又退了回去。
  他打个酒嗝,目光俾睨的看着杨彦,问道:“谁担保?”
  杨彦摇摇头,说道:“此事有利于国,丁耀,你虽然因为救过前知府的儿子,从而被招安,可你得知道,没有新的功劳,那些人随时都能拿你去领功,所以……你没有拒绝的余地。”
  丁耀把酒壶扔了出去,骂道:“老子就知道你们这些人不安好心,惹恼了老子,老子就带着兄弟们杀出去,弄死你们。”
  杨彦微笑道:“你没有拒绝的余地,那人你也无法拒绝,否则你就算是重归山林,也是死路一条。”
  酒壶在小溪里飘荡着,载浮载沉……


第1980章 大明不缺粮食
  粮食涨价愈演愈烈,百姓自然是要闹腾,可知府衙门和布政使司,包括按察司都没有动静。
  别买!
  一个消息在市面上开始流传着。
  马上就会有无数粮食涌入济南,到时候粮价将会被腰斩。
  百姓是盲从的,消息出来之后,有人就去衙门求证,却只得到了一个含糊其辞的回答。
  ——粮食会有的。
  “开仓,先压压。”
  常宇来求见方醒,很坦率的说道:“兴和伯,不管您是要钓鱼还是什么,可百姓经不起折腾,本官以为可以开仓了,只是需要您的许可。”
  地方官是可以开仓放粮,这个是朱棣后期特许的权利。但是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遇到了影响粮食产出的灾害。
  地方官先放粮,事后会有官员下来核查情况,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城门处马上就会多出一串脑袋。
  济南现在没有遭遇灾害,放粮的条件不足,只有方醒作为皇帝的代表,有这个权利决断。
  方醒手中拿着一份文书在细细看着,闻言说道:“不着急。”
  常宇忍住火气道:“兴和伯,目前市面上传言粮食马上就到,可粮食在哪?若是百姓苦等而不得,到时候……。民变……”
  说着他的眼中浮起惊惧之色:“到时候那些人趁势起哄,济南就乱了呀!”
  民变历来都是地方官最怕的事件,不管你是否能平息下去,事后京城那边必定会给你一个‘说法’。
  方醒把文书放下,淡淡的道:“稍安勿躁。”
  常宇无奈,方醒继续说道:“卖粮吧。”
  “卖粮?”
  “对。”
  “开仓卖粮,粮价和涨价前维持不变。”
  常宇心中激奋,起身道:“那本官这就去准备,兴和伯,还得要您的人去盯着,免得那些大户会抢购。”
  方醒笑了笑,重新拿起文书,再低头之前说道:“敞开卖,不管谁买,买多少,都卖!”
  ……
  方醒在按兵不动,于是一些快马在京城和济南之间来回传递消息。
  ——没见运粮的车队!
  “那人在等什么?”
  这是杨彦第一次见到十七先生焦虑不安,顿时那种神秘感荡然无存。
  “先生,想必那人的奏章早就到了北平,朝中正在商议呢。”
  十七先生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说道:“若是上奏章求援,那就代表着方醒无能,你以为他会这般蠢吗?”
  杨彦努力把眼前这张脸想象的更威严一些,好给自己增加点信心,“先生,核算据说已经结束了,等朝中见到文书,最终决断,此事就再也无法转圜。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激起民变!”
  十七先生面无表情的道:“老夫不知道这些,只是你整日和那雀舌厮混在一起,小心口舌。”
  杨彦面色微变,躬身道:“是,学生知道了。”
  雀舌的未来就掌握在十七先生的手中,杨彦无法拒绝,更无法反抗。
  “学生……”
  这时外面进来一人,他躬身道:“先生,外面开仓卖粮了。”
  “卖什么粮?价格如何?”
  十七先生霍然起身,目光炯炯的盯着来人问道。
  “先生,是官府的粮仓,那边现在都被挤满了,放的就是没涨价前的价。”
  十七先生仰头吁气,杨彦问道:“谁在盯着?可是方醒的人?”
  来人面色古怪的道:“就十多个衙役在盯着。”
  十七先生嗯了一声,问道:“可限制买的数量吗?”
  来人说道:“限制,不过有的人买了一次,又排队买了第二次,没人管。”
  十七先生哈哈一笑,说道:“这是安定人心之举,方醒此刻必然是五内俱焚,想向京城求援,可却又怕被斥之为无能。”
  “老夫断定这是常宇的手笔,叫人赶紧去买,别等方醒派人去照看,到那时,他必然会拿些人头来立威。”
  ……
  卖粮现场人头攒动,渐渐的,排队的大多成了彪形大汉。
  他们带着口袋,一次买一大袋。
  边上的衙役开始还管管,等有人塞了几张宝钞之后,都开始睁只眼闭只眼。
  粮食不断被扛走,队伍却越来越长。
  ……
  “放空了三个粮仓。”
  暮色低垂,常宇没来,大抵是觉得方醒的决断太过荒谬吧。
  方醒点点头,来人问道:“伯爷,我们常大人问……明日是否继续放?”
  “放,继续放,有人买就放。”
  ……
  夜色下的济南城,买到粮食的百姓欢欣鼓舞,没买到的开始诅咒叫骂。
  “老爷,钱不够了。”
  “去借,粮食就是钱,仓库堆的就是钱,怕什么?”
  济南城中有人欢喜有人忧,许多人都在静静的等待着天明。
  ……
  天亮了,去买粮食的人很快传来了消息。
  ——依旧没人管!
  “还买吗老爷?”
  “买!买了也不会亏。”
  “老爷,全是陈粮。”
  “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回头事情平息了马上卖出去。”
  “叫他们来,大家商议一番。”
  随后一群士绅就聚集在了城中的一家酒楼里。
  “今日依旧卖粮,诸位,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作为领头人,苏伟笑眯眯的模样让人牙痒痒。
  三桌人,有人问道:“苏先生,敢问用同样的价买了陈粮,这是什么机会?”
  “就是,咱们可是相信你苏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