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瞻基微微仰头,俯瞰着群臣。
“朕要这潭死水活起来,要动起来!”
蹇义心中苦涩,死水,他认同皇帝对大明官场的认知。
从开国时期的帝王简拔,到任何事都按部就班,这就是死水。
监察的不完善,上下的庇护让官吏越发的肆无忌惮着,蹇义也曾想过改变这一切,可他才想了想,就觉得自己身处荆棘之中,寸步难行。
第1862章 步步紧逼(本月最后一天,求月票。)
“臣有罪。”
吏治糜烂,首当其冲的就是蹇义!
朱瞻基冷冷的看着他,说道:“作为吏部尚书,首先想着的应当是大明,而不是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朕时常在想,你们究竟是谁的臣子,朕的?大明的?怕都不是吧!你们只是自己的臣子!”
无人回答这话,也没人去反思自己是否真如皇帝所说的那样。
人性本私,无私的多半会光耀千古。
所谓的养浩然正气,实际上不过是熏陶罢了,可人性本贪,能熏陶出几个?
“本朝可能出一个文天祥?”
朱瞻基缓缓吟哦着:“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朕知道你们都以为如今的大明是盛世,可朕要告诉你们,盛极而危!”
“陛下,臣愿为大明的文山先生!”
朱瞻基循声看去,见到是于谦,就说道:“听闻你平日以文山先生为榜样,好生去做。”
杨荣终于出班了,他躬身道:“陛下,书院的学生臣尽知之,臣以为他们不为国效力太过可惜。”
作为首辅,杨荣此时的和稀泥是再恰当不过了。
朱瞻基微笑道:“顺天府缺了府丞,朕看那陈嘉辉就不错。”
说着他盯住了蹇义,眼神温和。
可大家都知道,这是蹇义最后一次机会,错过就得准备回家养老。
蹇义眸色黯淡,他想起了为林卜说好话的李芬。
那信誓旦旦的模样还在脑海中,蹇义却只希望李芬没有收受贿赂。
年轻的帝王有些兴奋了,他觉得自己成功的压住了群臣。
群臣沉默着,朱瞻基迫不及待的说道:“顺天府府丞出缺,通判陈嘉辉兢兢业业多年,就由他接任。”
蹇义有些神思恍惚,他还在想着李芬,他在担心着,担心在吏部号称是自己心腹的李芬犯下大错。
……
按照往日讨论补缺的程序,此时的蹇义应该已经回到了吏部。
延迟了半个时辰之后,申时中,蹇义姗姗来迟。他疲惫的模样让李芬心中一个咯噔。
“大人,可是有纷争了?”
吏部推举官员,大家一起审议,这个是正常流程。
可有皇帝坐镇,一般很少会出现纷争。
蹇义面无表情的看着他,问道:“林卜之事你可知手尾?”
李芬诧异道:“大人,林卜的履历出色,下官看了就觉得他接王岳的缺再恰当不过了。”
蹇义肚子里憋着一团火,可却不动声色的继续问道:“你和他可相识?”
李芬摇头道:“臣与他从未谋面。”
蹇义点点头,说道:“下次注意。”
作为吏部尚书,基本的担当他还是有的,不会迁怒于李芬。
李芬应了,然后问道:“大人,可是那林卜出了事?”
蹇义从那微变的语气里察觉到了些异常,他反手就是一耳光。
啪!
李芬捂着脸退后一步,却没有愕然,只是低头。
蹇义森然道:“你干了什么?说!”
李芬垂首不语,蹇义气急而笑,说道:“要锦衣卫的人来吗?”
“大人救我……”
……
就在李芬跪在蹇义的身前时,辛老七也独自来到了城西的一个小院外。
小巷深深,秋风下,落叶缤纷。马上就是中秋,小巷里多了不少孩子的欢笑。
“小宝,回家吃饭!”
“娘,是什么好吃了?”
“回家就知道了。”
“来了来了!”
孩子欢喜的从辛老七的身后跑了过去,在美食的诱惑下,对辛老七这个陌生人根本就没多看一眼。
等孩子跑过之后,辛老七轻轻一跃就抓住了墙头,然后悄无声息的翻了进去。
前院有些脏,辛老七从侧面慢慢朝着厢房而去。
厢房里,一个男子独自在喝茶,边上的床榻下遗落着一件红色的肚兜,系带散乱,别有诱惑之意。
“洗好了没有?别让老子等着。”
男子把茶杯放下,不耐烦的冲着里面喊道。
一阵水声之后,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小女才将从另一处来,不洗干净……那就怠慢了。”
男子骂道:“装什么装?都是千人骑万人……谁?”
男子突然猛地起身,正准备回头时,身后一个声音冷冷的传来:“你若是敢跑,我会将你的双腿打断。你可以试试。”
……
“确定就是那处吗?”
“是的老爷,锦衣卫的人很厉害,只是没能动手,那些人有些不高兴。”
小刀侧耳听到了迎亲队伍传来的敲打声,就急促的说道:“沈大人训斥了那些人,然后七哥独自去了。”
方醒点点头,说道:“此事能查到就是承情了,那些人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此事查出来是功劳,所以无需理会。”
“老爷,蹇义刚回到了吏部。”
方醒点点头,“那李芬极力为林卜说好话,蹇义不可能不怀疑,那么现在他会怎么办?”
……
“多少?”
蹇义低声喝问道:“你拿了林卜多少好处?”
李芬跪在地上,仰头哽咽道:“大人,没多少,才一千一百贯。”
蹇义一脚就踢翻了他,指着他喝骂道:“一千多贯还没多少?太祖高皇帝时足够你全家剥皮实草了!”
“大人救我,下官以后唯大人之命是从!”
李芬翻身膝行过来,抱住蹇义的腿,仰头道:“大人,此刻吏部不能出事啊!否则下官何惜此身,抄家灭族也在所不惜……”
蹇义低头,看到李芬一脸的鼻涕眼泪,眼中却是掩饰不住的有恃无恐,就厌恶的道:“锦衣卫的沈阳和方醒交好,东厂更是在监察百官,今日之后,吏部就会是他们的眼中钉,你哪里能躲过去?”
李芬吸吸鼻子,眼泪神奇的消失了,他说道:“大人,下官收钱的时候没经手,林卜送钱的人也不认识收钱的人。”
蹇义瞬间就犹豫了,他不想姑息养奸,可在这个敏感时期,吏部爆出右侍郎收受官员钱财的丑闻,那对吏部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不怕朱瞻基换掉自己,因为他无私心!
他只怕新来的是皇帝的心腹,那大明的官场……
“大人,下官的钱钞并未放在家中,他们找不到证据……”
……
“嘭!”
厢房的男子被一脚踢撞在床柱上,整个床架都被撞塌了。
“啊……”
里面出来一个女子,见到男子倒在床上呻吟,不禁就尖叫了一声。
“不想死就忘记今日的事,滚!”
一个私娼还不足以让辛老七出手,他指指门外,女子急匆匆的就往外跑,跑到一半时又回身捡起了那件肚兜,然后堆笑道:“大哥放心,小女还想长命百岁,必然不敢乱说。”
辛老七冷冷的看着她出门,然后过去,一把拎起男子,问道:“李芬的钱物放在哪了?”
“啊……”
第1863章 有愧于心的皇帝
最后时刻了,月票!月票!
……
“新娘子来了……”
鞭炮声中,李二毛骑马当先,身后是一辆马车,那些学生们都兴奋的叫喊着。
就在这喜庆的气氛中,辛老七悄然而至。
“老爷,找到了,三千余贯,还有些金银首饰。”
方醒点点头,说道:“客人应该会来不少,让人多准备些饭菜和座椅,另外……让人去吏部,就说我的学生今日成亲,请蹇义来喝酒。”
“新娘子下车了!”
元二娘一身大红衣裳被人引了进去,方醒站在门外转身,看着先进去的李二毛从里面出来,准备夫妻行礼,就低声道:“稍后有重臣会来,让那些学生们别在乎,该闹腾就闹腾,别把这个婚礼给弄的尴尬了。”
“是,老爷。”
吕长波和解祯亮已经准备好了,一个赞者,一个执事。而女方的随从却是太后那边的人,双方在低声沟通。
解缙此时空闲,就出门和方醒闲聊。
“太后不会轻易出手,你和陛下这是想要硬着上吗?蹇义那边如何了?”
方醒轻声道:“已经拿到了李芬的把柄,现在就看蹇义的选择。”
“你们的动作好快!”
“不算快,若不是顾忌着全面翻脸,现在就是锦衣卫直入吏部了。”
方醒有些遗憾,解缙却觉得幸运:“这手法一看就是有预谋,群臣又该为蹇义打抱不平了。若是翻脸,不是老夫看低你,那些人一旦抱成团,陛下都无计可施。”
“所以只是打响学生们出仕的这一炮罢了。那些人根深蒂固,陛下和我都不敢全面对抗。不过以后的事谁说得清呢!”
方醒从未想过一巴掌拍死那些人,古往今来无人敢这样做。
那样的代价就是混乱!
里面在进行婚礼,解缙也被叫进去主持,方醒就独自站在外面,静静的等待着。
……
天人交战状态下的蹇义很虚弱,从未有过的虚弱。
而李芬就跪在边上,兀自喋喋不休的分析着局势。
“大人,下官若是被抓了,到时候外面会怎么看吏部?他们会不会说吏部以往选官都是看谁送的钱多……”
“闭嘴!”
蹇义本就是心烦意乱,再被他一通絮叨弄的头痛欲裂。
李芬的眼珠子转动一下,然后隐隐得意的一笑。
他此刻对方醒一点儿仇恨都没有,相反还十分感谢。
若是没有皇帝和方醒的逼迫,蹇义哪会放过自己。
蹇义的心中在进行着天人交战,一时间心乱如麻。
要拿下李芬的话,那么他必须要现在动手,缓一天就是有猫腻。
可他才将用软钉子把皇帝再次顶回去,这时候拿下李芬,无疑就是骑虎难下。
皇帝肯定要动手啊!到时候吏部怕是要哀鸿遍野,人人自危。
一旦皇帝决定要对吏部进行大清洗,那么只要是被怀疑和蹇义亲近的,同情他的,统统都会在清洗名册中。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蹇义渐渐的露出狰狞之色,李芬见状就咬牙说道:“大人,下官可是您一手栽培出来的。”
这个连带责任你蹇义可能付得起?
“你这只蛆虫!”
蹇义拿起桌子上的茶杯,把冷茶泼在李芬的脸上,然后说道:“滚!”
他做出了妥协,不是对罪恶的妥协,而是为了心中的道统。
李芬大喜,叩首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下官保证守口如瓶,绝不……”
“大人!”
蹇义刚才不许人靠近这里,所以这时外面有事都只能通过叫喊来通知。
蹇义提高嗓门问道:“何事?”
“大人,兴和伯的家丁求见,说是有要事。”
蹇义的身体一震,见李芬想跑,就一脚踹翻了他,然后说道:“让他来!”
“大人……”
李芬挣扎着想起来,蹇义冷笑道:“方醒的家丁来了,你的路,走绝了!”
“大人,你也好不了!”
李芬凶狠的道:“方醒会把你从吏部尚书的位子上赶下去,然后你会灰溜溜的滚回老家去种地,做所谓的士绅。不,方醒说那等不交税的都是蛀虫,对,你就是蛀虫!”
这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蹇义说道:“进来。”
门推开,辛老七进来看都不看跪在地上的李芬一眼,说道:“我家老爷请蹇大人今日去喝喜酒。”
蹇义木然的问道:“谁的?”
这时李芬起身,猛地扑向辛老七,被他一脚踹翻,然后他拱手道:“知行书院的学生,御史李二毛。”
蹇义的身体一松,说道:“本官知道了。”
辛老七拱拱手离去,李芬嘶喊道:“蹇义是同谋!”
辛老七没有停步,很快消失在视线中。
吏部中静悄悄的,唯有李芬的嘶喊在回荡着。
“蹇义同谋,他想隐瞒本官贪腐,他想保住官位……”
……
蹇义来到了李二毛家,就在门外,他看到了方醒。
“兴和伯。”
方醒笑了笑,说道:“吃了酒席方某还得要赶紧回家,否则城门一关,今日一家老小可就得在城中住一宿。可方某却不乐意,蹇大人可知道为何?”
蹇义微笑道:“不知。”
里面的学生们在闹腾,纷纷让李二毛把新娘子请出来敬酒,然后又传来了解缙呵斥的声音,没多久就是一阵哄堂大笑。
“方某认床,在别的地方不大睡得好。”
两人之间一阵沉静,蹇义艰难的说道:“你为何不趁此机会扳倒本官?让本官去睡不习惯的床。”
方醒摇摇头,“扳倒你不难,可你并未违规,是的,书院的学生确实是不该通过吏部出去,所以你没错。”
“那你和陛下想要什么?”
蹇义有些恼怒,他觉得自己被皇帝和方醒联手给坑了。
“这不是正道!”
他的控诉并未得到方醒的认可,方醒冷冷的道:“你的又是什么道?那你在犹豫什么?是什么让你和李芬在密室里待了半个多时辰依旧没有结果?你害怕了?”
蹇义低声道:“那就把本官拿下了又如何?”
方醒冷冷的道出了目的:“换一个人坐不稳吏部尚书的位置,那只会带来更多的纷争,所以……你想怎么样?”
蹇义索性洒脱的道:“本官这就进宫请罪。”
“请!”
方醒伸手,蹇义呆立不动。
秋风继续从巷子里吹过,吹动了两人的衣摆。
“陛下是想收服本官吗?”
“你不值得。”
“那为何要放过本官?”
蹇义绝望的问道,他觉得自己深陷阴谋之中而无法自拔,而方醒就是那个恶魔,在残忍的剥夺着自己的灵魂。
方醒叹息道:“陛下怜惜你尽忠职守,不忍心罢了。”
蹇义拱拱手,然后进了院子。
方醒站在原地,身后多了一个人。
“老爷,陛下为何不拿下蹇义呢?”
方醒看着里面的热闹,讥笑道:“他们人多,若是借着李芬的由头拿下蹇义,那就是君王构陷臣子,传出去皇帝还要不要名声了?”
“这只是敲山震虎罢了,蹇义若是再坚持己见,陛下拿下他谁敢置喙?这就是一步步的逼迫,我相信蹇义现在什么胃口都没有,只想吐血。”
“他们逼迫陛下,陛下反过来逼迫他们,这就是君臣之间的有来有往。”
方醒的心情大快,脚下一动,然后俯身捡起了一枚铜钱,笑道:“换谁上来都是一个样,蹇义的操守却比那些人好许多,所以陛下想一步步的拿住他,咱们也从他们的内部开始分化嘛!”
什么学生出仕要吏部行文,这不过是设下了套子,引着蹇义入套罢了。
而且朱瞻基顺手还让陈嘉辉跳级升官,方醒的收获真的是大了去。
“喝酒!”
一声大喊后,院子里欢声笑语……
……
“母后,儿臣觉得自己使了手段有些不安。蹇义是个能臣,少有的能臣,可儿臣为了自己的心思逼着他低头,有失厚道,更有失为君之道。”
“蹇义在吏部堪称是兢兢业业,只是和儿臣的某些主张不和,儿臣……觉得自己有愧于心。”
第1864章 不成熟的帝王(月初,求保底月票)
太后看着有些焦躁不安的朱瞻基,叹息了一声,说道:“你是皇帝,你的那些主张你认为是对是错?”
朱瞻基认真的道:“没错。大明就像是一潭死水,儿臣现在就是想搅动这潭死水。”
太后眉间多了忧愁,问道:“那你可确认自己的主张真的没错?由此引发的后果你可有准备去承担了?”
朱瞻基正色道:“是的母后,儿臣已经做好了准备。”
太后微笑道:“那你怕什么?”
朱瞻基有些难为情的道:“儿臣不是怕,只是觉得对蹇义不公。”
“哦?是这样啊!”
太后的手中握着一个果子,这是她准备拿来逗弄端端的。
她摩挲着果子,面上的微笑渐渐消散,蓦地厉声道:“你是皇帝!”
朱瞻基一怔,急忙起身准备谢罪。
太后用力的握着果子,喝道:“皇帝,就如你皇爷爷,他的心中只有大明!至于臣子,那只是棋子!在你还能掌控朝政之时,只要你心中无私,你内疚什么?你内疚什么!!!”
朱瞻基近前道:“母后,儿臣知错,您可别气坏了身体。”
太后把果子重重的搁在小几上,数落道:“皇帝就得有那股子唯我独尊的念头,没有这股子念头,你能压住谁?”
“你走的这条路本就艰难,可这是你自己选的,走不动你也得走下去,否则你就躲回深宫之中,听着那些臣子在外面欢庆,欢庆他们的胜利!”
太后历经几朝,见过的风云比朱瞻基多的太多。
她轻轻捏着果子,把那些刚被自己捏变形的地方慢慢的压下去。
“蹇义就没有自己的心思吗?”
太后冷笑道:“你皇爷爷说过,对于我家来说,什么学说都是用,谁管用就用谁。那些人越是抱团就越要去打散他们,不管用什么手段。当年王荆公厉害不厉害?皇帝放手任由他施为,可得罪了那些人,那些人抱团就能让他无功而返,最后黯然下台。”
“叫嚣的厉害的不一定厉害,打散他们就是了。”
……
吏部下文了,李二毛成亲的第二天,吏部就专门为那几十名学生下了文,每个人的去向都写的清清楚楚的。
那些学生都惊呆了,小吏的职务居然由吏部下文,通报天下,这是什么待遇?
“有人说这是蹇义在妥协。”
朱瞻基的心情大好,和方醒在大殿外散步。
秋风吹拂,落叶却无。
宋老实就像是个警惕的哨兵,感到风吹就看看四周有没有吹来落叶。
“那是因为处置李芬时悄无声息,并未公布罪名,否则蹇义会被骂成叛徒,而你……就是昏君。”
方醒一本正经的说着昏君,朱瞻基有些不爽,就问道:“那你呢?”
方醒还是认真的说道:“我当然就是佞臣。所以一步都不能走错了,很多时候错了就是万丈深渊,再也无法爬起来。”
“母后也是这般说的。”
朱瞻基很尊重自己的母亲,遇到大事总是会去那里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你……罢了,你被我蛊惑着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我自然是要负责到底,帮你扫清障碍。”
方醒觉得朱瞻基有些软弱了,这等事情以后还会有很多,可太后不可能每一次都能给他慰藉。
“你要学会独自思索,更坚定些。”
方醒隐晦的批评道,朱瞻基点点头,说道:“偌大的国家,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造成影响,我有时候会讨厌这种感觉,觉着这些就像是束缚,让我不得自由。”
“你若是自由了,那必定就是昏君。”
方醒毫不客气的打消了他的痴心妄想:“帝王不自由,这是因为他们的背上背负着这个国家,责任在,你就得战战兢兢的,一直到你归于陵墓的那一刻,兴许你还得要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活人利用死人来做文章,这事儿古今中外都不少见。
朱瞻基显然想起了那些例子,苦笑着说道:“是啊!帝王身陨,依旧是某种信号,甚至会成为朝政的引子。帝王啊!果真是不自由。”
“藩王之事,那些亲戚倒是安静了些,特别是汉王叔出海的消息传出去之后,那些人都……有些恐慌了。”
朱瞻基讥诮的道:“他们畏惧海外,朕已经能想得出若是封了他们去海外时的场景,是要哭喊着太祖高皇帝还是要上吊?”
藩王们是被朱瞻基悍然将宁王这位宗室长辈幽禁于皇城中的举动给震住了。
人就是这样,事情没落到自己的头上时,他们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怎么慷慨怎么说,怎么义薄云天就怎么吆喝。
“都是些被富贵迷住了心智的人,还带着些许野心,不过随着大明渐渐的稳定,他们更多的是带着报复式的享乐,各地官府时常禀告藩王的不法事,让朕头痛。”
朱瞻基无奈的道:“命案没了,他们都收敛着,生怕被朕抓到把柄给收拾了。”
“没人说你是暴君?”
方醒开玩笑问道。
朱瞻基的唇角微微翘起,说道:“有的,不过朕听了很高兴,这是和皇爷爷一般的待遇,说明朕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这个处处想学习朱棣的皇帝有些刻意了,方醒没有劝。
人总是在生活中慢慢长大,一点一滴的汲取经验教训,再促使他慢慢修改自己的思路和性格。
所以父母很多时候说了许多大道理,而孩子却逆反的背道而驰,那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无限可能。
直至被撞的头破血流后,他们才会慢慢的重新审视这个世界,重新开始审视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的位置。
“母后总是说朕的几个弟弟该分封了,可朕却不想再封藩王。”
朱瞻基的眼神中多了些迷茫,说道:“一边是亲,一边是国,我在选择……”
……
“娘娘,兴和伯求见。”
太后这里除去皇帝之外,不会有第二个男人出现。所以当外面有人进来禀告时,那些宫女太监们都有些薄怒。
太后正在打盹,边上的地上坐着端端。她睁开眼睛,说道:“让他进来。”
看到太后面露微笑,殿内的人都有些不解。
端端在地毯上坐直了身体,把手中的果子递给太后:“皇祖母,兴和伯是谁?”
太后接过果子,嗔道:“你个没记性的,是无忧的父亲。”
端端拍手道:“皇祖母,我要找无忧玩。”
这时方醒已经进来了,目不斜视。
太后坐直了身体,见他目不斜视的行礼,就说道:“皇帝那边如何?”
殿内的人这才知道方醒是被太后召来的。
方醒垂眸道:“陛下有些青涩,面对那些重臣时心中少了些底气,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相信随着陛下一次次的压制他们,他会越来越自信。”
第1865章 和太后摊牌
这是在评价皇帝吗?
殿内的人都垂首,可耳朵却支棱起来,恨不能瞬间长大十倍,把两人之间的谈话,连语气都听的清清楚楚的。
太后微微点头,说道:“皇帝还年轻,你们要尽心辅佐,要注意那些乱臣贼子。大明不能学前宋,皇帝也不是那些软弱的帝王。”
方醒刚进来时见太后没有遣散那些宫女太监,以为太后是忘记了。如今看来,太后分明就是想利用这些人的嘴,把自己的态度表达出去。
别欺负皇帝,否则你们都是乱臣贼子!
太后摆摆手,李斌干咳一声,那些宫女太监悄无声息的出去了。
除去方醒之外,殿内只剩下太后和李斌,还有个在照看端端的嬷嬷。
“皇帝准备怎么处置他的弟弟们?”
太后的语气不善,看来这个问题她和朱瞻基已经有过多次交谈,可朱瞻基的方案并未让她感到满意。
这是皇家的家事啊!
方醒有些尴尬的道:“娘娘,陛下颇重手足情,想来会给殿下们一个好的安排。”
太后似笑非笑的道:“你倒是会为他遮掩,可他的弟弟们在宫中已经没法住了。为了避讳,他们的家越搬越远,都快出皇城了。皇帝还在犹豫,莫不是担心他的弟弟们会造反?”
这话没法接啊!
方醒无奈的道:“娘娘,此事臣也不知。”
“你肯定知道。”
太后语气不善的道:“你经常给他出主意,说说你们准备安置瞻墉他们?是想彻底废除封地吗?”
这个太后成精了啊!
她已经猜到了朱瞻基的心思,可却因为不想把母子关系彻底闹崩,这才通过方醒来试探一二。
这事儿……朱瞻基怕是很为难吧!
方醒硬着头皮说道:“娘娘,封地…。。封地的都没啥好结果啊!您看看秦之前的诸国诸侯,那些诸侯不就是分封来的吗!”
太后不依不饶的说道:“可本宫听闻你说……大明糜烂,同族取而代之最好。”
这话也只有太后敢说,方醒几乎想求饶了,他可怜巴巴的抬头瞅了太后一眼,说道:“娘娘,那指的是海外。”
“哦……”
太后的语气变为平淡,说道:“汉王出海就是打头阵?”
这个女人太厉害了啊!
方醒无奈点头:“海外颇大,十个大明都不止,等以后大明慢慢的控制了那些地方,总得要有些能放心的人去看着。”
“你们倒是能折腾!”
看到端端呆呆的看着方醒,太后就把她抱起来,然后说道:“海外是什么样的本官也不知道,不过国家大事总是要谨慎,轻忽不得!”
方醒如蒙大赦的应了,告退时太后淡淡的道:“瞻墉有些闷,瞻墡有些怕。”
方醒楞了一下,然后愁眉苦脸的点点头。
……
朱瞻墉和朱瞻墡都搬到了皇城的角落里,各自一个院子。
两个院子相距不远,方醒到时,被殷勤的迎了进去。
朱瞻墉正在树下练刀,专心致志,以至于都没发现方醒进来。
他的刀法在方醒看来就是……公子哥的刀法,看着好看,但上了战阵接敌之后,他活不过十息。
“你该抛弃这些花哨的东西,实实在在的练习刀法。”
朱瞻墉一刀劈出,然后身形顿了一下,收刀回身。
“见笑了。”
朱瞻墉把长刀丢给太监,然后接过毛巾擦擦汗,问道:“兴和伯今日怎么有空来?”
他的下巴已经多了些短须,稀稀拉拉的,看着好笑。
“你的封地……”
“我不在意封地,新乡那里我也没兴趣,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朱高炽去了之后,朱瞻墉成熟的很快,声音也渐渐的变得低沉起来。
两人没进屋,就站在大树下,听着树叶沙沙作响。
“陛下准备在京城修建王府了。”
方醒隐晦的点了一句。
朱瞻基无所谓的说道:“京城修,那么新乡那边必然就不修了,不过也好,我无功于国,何必为了我去耗费民脂民膏。”
“你倒是有了这个觉悟,襄王如何?”
“他?”
朱瞻墉摇摇头,“他被吓坏了。”
……
方醒见到了朱瞻墡,这位原先温文尔雅的皇子此刻看着有些呆滞。
身边的太监提醒了他一下,他这才起身拱手道:“兴和伯。”
屋子里有些昏暗,朱瞻墡就躲在这阴暗中,手捧着茶杯,但他的手却在微微发颤。
“你心绪不宁?”
“是。”
“为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