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死他!”
  就像是在角斗场一般,这些人渐渐被激起了暴戾,他们振臂欢呼着,山呼海啸。
  “打死他!”
  什么时候家奴敢背叛主人了?
  商贾之辈,从来都是我等手中的玩物。想让你生就生,想让你死……那也不过是一张二指宽的纸条递进衙门的事而已。
  那时候就不是官商勾结,而是一家人的内部事。
  天下文人文官是一家!
  我们一旦联手,这天下就会风起云涌。
  何人能挡?!
  谁?!
  热血在胸中沸腾着,本就对出海没有自己这些人的利益而不满的人群在沸腾着。
  “弄死他!打断他的手脚!”
  那两个家丁被这气氛给引得兴奋不已,他们下手渐渐的失去了分寸,地上翻滚着的商人渐渐的不动了,他们依旧在踢打着。
  “噗!噗!噗……”
  那些在欢呼的人疑惑的转头看向右边,然后……
  人人面色惨白!
  “打!”
  成玉兄背对商人,意气风发的喝道。
  而那两个家丁也听到了脚步声,他们停住了殴打,缓缓回身……
  “噗!噗!噗……”
  枪在肩头,脚步整齐,五人一排……。
  那些被刚才的殴打吸引过来的闲人都纷纷闪到了边上,噤若寒蝉的看着这支军队的到来。
  一个年轻人的脸上还残留着兴奋之后的红晕,他好奇的看着这支军队,看着那些冷漠的脸,觉得有些艳羡。
  没读过书的他绞尽脑汁想用一个词来赞美这支军队的煞气,但却无果,却因为他的神色纠结,引来了一个军士的注意,就扫了他一眼。
  只是冷漠的一眼,可眼神中带着的煞气却让年轻人呆若木鸡。
  “是那个人的麾下!”
  “是,外面称呼他为魔神,看看啊!都是一些杀人不眨眼的屠夫!”
  “成玉兄,回来……”
  人群中有人在喊着,成玉兄却呆呆的看着前方的阵列中走出一人。这人看了那个已经一动不动的商人一眼,就指指前方,阵列中马上跑出来两人,都背着箱子。
  这人缓缓的转向人群,说道:“本伯看到你们就想起了蛀虫,不劳而获的蛀虫。”
  人群微微骚动,那两个军中的郎中检查了那个商人,抬头道:“伯爷,已经去了。”
  “畜生!”
  成玉兄呆呆的站在那里,兴奋和自傲已经没有了,在方醒的注视下,他跌跌撞撞的退后几步,伸手指向那些刚才在鼓励他、赞美他的文人,喊道:“是你们!是你们让打死他的……”
  “他们叫你吃/屎你去不去?”
  那些商人看到方醒来,自觉有人撑腰,就慢慢的围拢过来。
  方醒期待着,期待着他们敢于控诉那些不公。
  说吧,说出来是谁在你们的店里有股子,说出来,本伯马上收拾他!
  可那些商人只是默默的看着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商人,看着他挣扎的痕迹和那……喷溅出来的鲜血……默不作声。
  他们的神色悲戚,感同身受,却默不作声。


第1833章 危险的想法
  商人是最大胆的群体,为了利润他们甘愿冒着全家被处死的风险去铤而走险。
  商人是最胆小的群体,在面对强势的一方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小心翼翼的隐忍,哪怕是鸡飞蛋打他们依旧不敢反抗。
  商人们默默的在悲伤着。
  看守大门的军士知道自己闯祸了。
  如果今天只是打伤,那谁都不会过问。
  可现在打死人了,别怀疑,聚宝山卫的郎中已经起身,对着尸骸躬身,然后回到了阵列中去。
  他们渎职了!
  一个军士往户部里狂奔,另一人想出来,却被一个商人的眼神给定住了。
  悲伤,愤怒,不解……
  “为何不制止?为何?”
  这个商人和死者大抵关系不错,他缓缓走向军士,问道:“为何刚才不喝止?”
  军士摇摇头,“我不想惹麻烦上身,我惹不起他们。”
  “惹不起?哈哈哈哈!”
  这商人仰天大笑着,笑声少歇,他悲愤的道:“为何惹不起他们?为何?”
  “因为他们是蛀虫!”
  方醒胸中的怒火不比这个出头的商人少,他走到成玉兄的身前,看了一眼他身后惶恐的两个家丁,问道:“你哪来的胆子?谁给你的胆子殴人致死?谁给你的权利?”
  成玉兄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颤抖的就像是筛糠。他的腿一软,就跪在了方醒的身前。
  “是他们!是他们在怂恿!”
  成玉兄指着边上的那一堆文人辩解道,然后又回身指着两个家丁骂道:“只是让你们去教训他一番,为何打死人?”
  说完他就转身。
  跪着转身有些难度,成玉兄刚转过来,就看到迎面而来的鞋底。
  方醒一脚踹翻了成玉兄,拔刀出来搁在他的脖子上,咬牙道:“本伯几乎忍不住想杀了你,把你的脑袋挂在户部的外面,以警示那些蛀虫,什么都不干,却能锦衣玉食的蛀虫,只会破坏的蛀虫!”
  “伯爷饶命……”
  成玉兄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双手握住了长刀,鲜血从他的手心中往下流淌着。
  巨大的恐惧让他忘记了疼痛,只是在哀求着,用力把长刀推离自己的脖子。
  “兴和伯,罢了,此人多半是死,何必脏了你的手呢!”
  王贺走过来劝道,然后一脚把成玉兄踢了个翻滚,说道:“果真是跋扈,肆无忌惮,咱家看着都恨不能宰了你!”
  方醒目光转向那群文人,长刀指着他们,喝道:“马上驱赶,不走的打断手脚!”
  阵列马上加速,然后以小旗部为单位分散开。
  军士们调转枪口,渐渐开始了奔跑。
  “他们不敢吧?”
  一个书生呆呆的看着迅速逼近的军士问道。
  可等他一回身,却发现人都跑光了。
  跑啊!
  对军队的恐惧,对聚宝山卫的恐惧,对魔神的恐惧,让这些读书人发狂般的在奔逃。
  方醒指指两名家丁,他们马上跪下,顺从的被军士们绑住,完全看不出刚才殴打商人的残忍和得意。
  方醒杵刀站在原地,对那些商人说道:“杀人偿命,此事是本伯的疏忽,死者家中可有能继承的人?”
  先前喝问军士的商人说道:“伯爷,他家中的儿子都成亲了。”
  死者的脸上全是青紫,身体也有些扭曲,方醒皱眉道:“去找他的儿子来,船队优先从他家采买货物。”
  “多谢伯爷。”
  商人跪地感谢,方醒面无表情的道:“你们都好生去做,大胆的去做。”
  这商人知道自己今天算是得罪了那些读书人,就抬头道:“伯爷,这些人一旦聚拢了,小的们不敢惹啊!”
  “合理合法,谁敢欺负你们?打了就是!地方官府若是敢庇护他们,报上去,到京城去告御状,本伯做你们的后盾,陛下会做你们的后盾!”
  那些商人慢慢的围拢过来,有人问道:“伯爷,就怕是来不及啊!”
  “那地方官府就是渎职,同谋!”
  方醒杀气腾腾的道:“哪些人在你们的生意里有股子的?说出来,本伯最近坐镇金陵,正好去一一拜访!”
  商人们先是一喜,接着就默然不语,没人敢说出那些事。
  县官不如现管,现在图口舌之快,可自己和家人怕是要受苦了。
  ……
  地方士绅和官府几乎是一体的,遇到大事官方也会去找士绅商议,寻求支持。
  “士绅掌控着地方,这可不是说笑。”
  曲胜回来得知了此事也是唏嘘不已,他生怕方醒下狠手,到时候户部也会被卷入漩涡中,就劝道:“慢慢来吧,若是一下动了他们,怕是要天下大乱了。”
  方醒点点头道:“此事是不易,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下面的官吏,把那些权利从士绅的手中重新夺回来,把他们也纳入官府监管的……纳税户,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曲胜伸手想拍桌子,最后忍住了。
  “兴和伯,你这是在掘根,小心天下烽烟四起!”
  曲胜纠结的道:“此事按理和本官无关,可……兴和伯,千万别去蛊惑陛下这般做,那些人的关系盘根错节,他们和大明是一体的,也就是说……他们就是大明,你别发火,且听本官道来。”
  “不管是官吏还是文人,上至庙堂,下至乡野,他们无处不在,整个大明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下,说他们就是大明可错了?”
  曲胜觉得方醒的这个念头很危险,若是皇帝真被他说动去施行,后果之严重,谁都不敢想。
  “本官今日也算是和你兴和伯掏心掏肺了。”
  多次接触之后,曲胜觉得方醒这人并非是外界盛传的跋扈和不讲理,所以他也有些交好的心思,就继续说道:“读书读书,没好处谁去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些都哪来的?”
  曲胜抚须得意的道:“当官的有监察考功,其实还没有那些士绅活的好啊!你可懂了?”
  方醒怎么会不懂?
  他说道:“这些本伯都知道,正如你所说的盘根错节,所以才需要釜底抽薪,否则这个毒瘤会越长越大,等到大明不足以支持着它继续成长时,不是内乱,就是外敌乘隙而入,改朝换代。”
  曲胜愕然,然后苦笑道:“这倒是真话,前宋不就是争来争去的,争什么?不知足啊!百姓受苦,他们却在堂上高谈阔论,心思歪了,最后肯定是没有好结果。”
  方醒还不知道朱瞻基已经用这个想法去试探了重臣们,结果被堵住了。
  “没有好处就没人读书……那还叫做什么圣贤书?哄人还是哄鬼?”
  方醒感到有些疲惫,他说道:“这就是个庞然大物,看似不起眼,不冒头,可大明却被他们拖着,想腾飞,翅膀上却挂着这些人,太沉重了,飞不动啊!


第1834章 咱家就想死在海上
  户部门口行凶打死人,凶手两人和指使者一人全被弄了进去,户部尚书曲胜放话了,说是这三人要是不弄死,他就上奏章。
  上奏章干啥?
  当然是弹劾有人舞弊。
  于是金陵城中有些躁动的气氛马上就安静了。
  可有一群人却在后悔。
  当那群商人从大宅子里出来后,消息就传了出去。
  去年捐助新船建造的商人,船队此次优先考虑他们的货物。
  消息一出,那些去年知道这事,却对此嗤之以鼻的商人真的是连肠子都悔青了。
  那些捐助的商人给的钱其实并不多,方醒当时并未强迫数额大小,所以看着更像是一个笑话。
  不,像是在表态!
  “这是以利诱之。”
  汪元分析道:“先是威胁,然后让你失望,现在再给好处,大好处,你说这些商人以后会亲近谁?”
  黄俭沮丧的道:“这些商人对他和船队感激零涕,以后必然是下海的力推者,方醒必然会大力扶持这些人,等他们成为豪商之后,南方的商界……加上徐庆那帮子人,老师,南方的商界以后会慢慢的被他给收拢了。”
  “这只是第一步。”
  汪元微笑道:“你别忘了他的科学,如今科学在南方的乡间传播甚广,等成了气候,加上这些商人的支持,你说他想干什么?”
  黄俭失声道:“他想掀翻名教?!”
  汪元依旧是在微笑着,手握茶杯,仿佛是在取暖,“你说呢?”
  窗外烈日高照,恍如火炉。
  ……
  方醒的驻地外面求见的商人络绎不绝,这些商人都是带着宝钞而来,直截了当的说要捐助下西洋。
  可守门的军士得了方醒的指示,直接拒绝,连门都没给进。
  “这些人都是投机者,给的钱再多我也不要。”
  王贺在南昌扫尾回来了,被晒的有些黑。
  “兴和伯,王岳慌了,几次找咱家,想请你代为求情,说是以后永为你兴和伯的……那个啥……”
  “我不结党。”
  方醒说道:“王岳这是病急乱投医,肯定还向你投诚了吧?不过却是晚了。”
  王贺喝着冰镇的茶水,舒坦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说,陛下会收拾他?”
  “那是必然的。”方醒的眉间冷肃:“此辈得过且过,没有担当,对宁王府的诸多不法视而不见,也不说禀告陛下,这等人如何还能担当一方首脑?”
  王岳是完蛋了,方醒能想象得到京城的那些人在翘首以盼,希望能接任江西布政使的职务。
  “一个王岳倒下去,等着接班的人都在窃喜,对了,你去看看宁王,开导一番。”
  王贺一怔,“难道他要自尽?”
  “扯淡!”
  方醒说道:“自尽需要勇气,还得要特点的气氛和环境,他养尊处优多年,哪来自尽的勇气,去吧。”
  除去一个崇祯帝殉国之外,明末那些藩王有投井自尽的,有不屈服被杀的,但大多数都是被俘,最后也没逃脱那一刀,算是为了自己家族几百年的养尊处优,于国无益付出的代价。
  王贺去了后院,被人带着进了一个小院。
  一进去就看到朱权在院子里站着,身边跟着两个黑刺的军士。
  朱权站在树荫下,抬头看着枝叶之间的空隙形成的斑点,竟有些出尘之意。
  “见过殿下。”
  朱权缓缓低头侧身,看到是王贺,就问道:“王岳倒霉了?”
  王贺走近些说道:“这个奴婢不知,不过想来他不会好过。”
  “那就好。”
  朱权负手而立,说道:“让方醒把本王的琴拿来,还有江训也弄过来。”
  王贺看着他依旧是高高在上,云淡风轻的模样,不禁心中微怒,就说道:“琴在南昌,江训已经在押解进京的路上了。”
  朱权眉间黯然,说道:“千般罪过都在本王,何必去为难他人。”
  这人还以为自己能和皇帝扳手腕?
  王贺这才知道方醒让自己来开导的意思,就说道:“殿下,这是谋逆,江训等人绝无幸免,流放是最低的,所以您此刻应当……奴婢觉着您现在应该写封请罪的奏章更好些。”
  朱权白皙的脸上浮起了红晕,他不屑的道:“你算是什么东西?不过是我家的家奴罢了,也配来说本王吗?滚!”
  王贺一时恼怒,就说道:“咱家……当年文皇帝可是拍过咱家的肩膀,你……罢了,奴婢告退。”
  朱权喝道:“站住。”
  王贺后悔来这一趟了,可他却不敢得罪朱权,只得止步,垂首听着。
  朱权冷冷的道:“方醒为何扣住本王?”
  他本以为会被马上转到北平去,谁知道方醒却带着他一路到了金陵,目前还看不到去向。
  人最怕的就是未知的等待,即将到来的处置。
  王贺闻言忍不住挑眉道:“殿下,此事您该去问兴和伯,奴婢只是监军,却监不到您的头上。”
  朱权挥挥手,就像是驱赶一只苍蝇般的随意。
  王贺怒火中烧的去找方醒,方醒却在待客,而且客人是王贺的偶像。
  “见过郑公公。”
  郑和正与方醒谈话,见到是王贺,就微笑道:“听闻你这几年很是沉稳,不错。”
  王贺一听就激动了,说道:“哪有,和公公比起来,咱家就是在混日子!”
  郑和含笑点头,王贺对方醒说道:“兴和伯,宁王还有些架子,还想要那个江训作陪。”
  方醒和郑和相对一笑,说道:“不必管他,等到京城让他自己和陛下说去。”
  “你拖着他到金陵,这是要给陛下留下考量的时间吧?”
  郑和问道。方醒点点头:“那些人就算是有什么不满,可我在金陵,有本事就来金陵和我辩论一番,否则就是有力没处使。”
  郑和换了个话题说道:“咱家这边就等着货物齐备,然后寻个好日子就出航了。”
  郑和会先到福建太平港修整,等待信风。
  “那些商人出货要快,还有,那几艘船都造好了,此次咱家会带着一起出海,若是好,回头就请旨造几艘大的。”
  郑和憧憬着,可方醒却知道此次将会是他最后一次出海,再往后的话,朱瞻基肯定是要让他荣养了。
  “郑公,下次就换人吧。”
  方醒真担心郑和哪天死在海上。
  郑和一怔,然后大笑起来,笑声爽朗。
  王贺在边上艳羡的看着豪爽的郑和,他觉得自己以后要是能活到郑和的一半,那么就心满意足了。
  郑和大手一拍桌子,眼神含笑,语气却铿锵的道:“咱家就想死在海上,就葬在海中。”
  说着他起身道:“兴和伯,户部那边尽快定下来,咱家也催催那些官办工坊。上次出海试船只过了小琉球,心中焦急啊!尽快些!”
  方醒起身道:“郑公豪迈,方某这边会尽快落实下来。”
  郑和点点头,正准备出去,又想起一件事,回头道:“咱家这是年纪大了忘事,兴和伯,那些使者都有些不安,要不你去看看?”


第1835章 不坠上国之威
  王十五在鸿胪寺当差,职位不定,到处跑,说白了就是个打杂的小吏。
  从那些使者来了之后,他就在驿馆里伺候他们,听候召唤。
  十多个使者,加上他们的随从,王十五一天连轴转,不管是吃喝拉撒他都得去转达要求。
  这是个跑腿的苦差事,而且经常会发生矛盾。
  就像是做生意一样,和客户有矛盾,就先让下面的人去直面客户,等客户的火气差不多发完了,知道原因了,上面的人就该出场了。
  这就是缓冲器,而王十五干的就是这个活。
  使者们住的地方不算好,这是方醒造的孽。上次使者们刚到金陵时,他听闻使者们在路上认为大明以后不出海了,颇为轻视,就把这群人丢进了驿馆里。
  驿馆自然不能和以前的鸿胪寺精心准备的地方相提并论,可那些使者被方醒给吓坏了,当时没敢质疑。
  可他们一直等着,等施二姐都走了许久,依然看不到大明送他们回国的意思,于是耐心渐渐消磨,脾气越发的大了起来。
  快到午饭时间了,王十五去厨房看了看,看到有羊肉和鸡肉,就和厨子笑闹了几句,觉得今天应该是平安无事。
  等饭菜弄好后,王十五带着一群杂役送了过去。
  一个国家一个小院,王十五带着人一个个的送进去。
  开始还算是顺利,只是送到苏禄的小院时,使者的随从却因为思念亲人发脾气,当即就把饭菜给掀翻了,还情绪激动的喝骂着王十五。
  “你们明人就是这么对待朋友的吗?”
  那随从指着王十五说道:“多久了?一年多了,为何还把我们关在这里?”
  王十五堆笑道:“这不是船队没准备好吗,现在船队正在整修,稍后出航时自然会带着诸位回去。”
  苏禄使者带的随从不算多,可三十余人挤在小院里,条件不算好,加上思念家人,情绪都有些激动。
  “上次你也说马上走,马上走,多久了?咱们都学会大明话了还没走。”
  “你们的皇帝说话不算数,上次还说以后不下海了,现在的皇帝又说要下海,出尔反尔,不像是……不像是…。。”
  最后那话虽然忍了,可王十五却猜得到他想说什么,就驳斥道:“那是陛下,也是你们能挂在嘴边的吗?”
  一个随从怒喝道:“我们要回去!你们若是不肯,那就给船,咱们自己回去!”
  这时候别的使团听到了这边的动静,午饭也不吃了,都挤进了院子里。
  “我们要回去!回去!”
  “你们明人说话不算话!”
  “我们要回去!”
  渐渐的群情激昂起来,在思家的情绪支配下,这些使团都开始了抗议。
  王十五额头冒汗了,他的周围全是声音,抗议的声音。
  若是以往,这些使团哪敢聚集闹事,可郑和的船队都整修好久了,就算是造船都该差不多出来了,可依旧没有出航,这由不得使团的人不激动。
  “何时回去?你告诉我们,何时能回去?”
  王十五眨着眼睛,看着一张张愤怒的脸,说道:“兴和伯来金陵了。”
  瞬间院子里安静了,这些人想起了上次方醒的警告,都有些退意。
  可有几人大抵是怒不可遏了,还在喋喋不休。
  “说话不算数,哪有这样的上国?哪有?”
  王十五一听就怒了,说道:“你们在这好吃好喝的还不知足?至于何时回去,那得等……”
  王十五觉得周围很安静,连咳嗽和呼吸声都听不到。
  这么老实?
  王十五缓缓回身,就看到身后闪开了一条缝隙。透过缝隙,他就看到了负手站在院门外的方醒。
  冷冰冰的方醒!
  “好热闹!”
  方醒就站在外面,目光缓缓扫过院子里的人,在王十五那里停了一下,说道:“你不错。”
  王十五只觉得一股清泉从头顶缓缓淋下去,心中的委屈和焦躁就被这股清泉给淋没了。他拱手道:“伯爷,小的只是不想坠了大明的上国之威。”
  方醒点点头,然后目光一冷,淡淡的道:“你们哪不满意?说,本伯今日为你等做主。若是不够,本伯马上上书京城,请陛下定夺。”
  院子里鸦雀无声,王十五看到这些人大气都不敢出,不禁心中大畅。
  无人接话,方醒说道:“让使者们都来这里。”
  懂大明话的马上轻手轻脚的出去,不懂的也跟着,很快小院里就只剩下了王十五。
  苏禄使团被吓坏了,居然也跟着出了院子。
  王十五躬身道:“伯爷虎威,小的佩服。请容小的安排。”
  方醒轻咦一声,点点头,然后王十五就叫了那些送饭菜的人进来布置。
  看到他指挥着那些杂役井井有条的布置着正堂,方醒觉得大明真的是不缺人才,只是缺乏人才上升的通道罢了。
  “见过兴和伯。”
  使者们来了,方醒没回头,当先进了正堂。
  这些使者也不是好鸟,刚才那些随从来闹事,何尝不是他们的纵容。
  双方坐下后,王十五给方醒上了茶,至于那些使者,抱歉,人太多,没桌子摆放。
  方醒摸了一下茶杯,感受着那滚烫,然后说道:“两年,两年内大明经历了两任帝王的更迭,这是大不幸。”
  那些使者都纷纷低头表示哀悼,方醒瞥了一眼,说道:“幸好陛下稳住了大明。大明稳住了,各项事宜自然会逐步推进。本伯听闻你等对大明不满?说说吧,本伯正好在此,有什么不满都说出来,本伯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上奏陛下。”
  “没有的事,兴和伯,咱们对大明可是敬若神明,没有的事。”
  “是啊!本想及早回去禀告国主,然后国中好来吊唁……”
  这话暗指朱高炽去时大明没有让他们去北平吊唁。
  方醒看了说这话的使者一眼,说道:“客随主便,大明怎么安排那是大明的事,举国同悲之时,难道还得要面面俱到吗?还是说缺了你先帝就得等着?”
  这使者瞠目结舌,反应过来后就请罪道:“是在下错了。”
  从金陵到北平,等他们到时,朱高炽尸骨已寒,去干什么?耗费钱粮?
  所以当吕震去请示朱瞻基时,他直接就漠视了。
  “此次船队出海,一是宣慰,二是贸易。”
  下面静悄悄的,被大明这个庞然大物重新控制的恐惧让使者们心中悲喜交加。
  悲的是以后想自由扩张怕是不能了,否则大明的船队会把强势的一方打回原形。
  而喜的是以后安全有了保证,而且贸易重开之后,这些藩属国也是受益者。
  方醒看到了这些复杂的表情,他说道:“贸易,大明不需要那些珍禽异兽,不需要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既然是贸易,要么以物易物,要么就用金银来交换,这是铁律,以后就照此而行。”


第1836章 本王等着看你的结局
  吕震很得意,他完美的完成了仁宗的后事,得到了朱瞻基的夸赞。
  虽然朝中不少人看他不顺眼,觉得他是小人,可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他至今依旧屹立不倒。
  哪怕是朱棣的宠臣胡濙也无法撼动他的尚书宝座。
  初秋的北平有些干燥,吕震觉得有些燥热,胸口处发闷。
  这种感觉很难受,让人想撕扯衣襟,随后把胸口敞露出来,否则憋闷的想发狂。
  他进了宫,禀告了仁宗下葬后的一些事宜,朱瞻基很是满意,夸赞了几句。
  吕震看到朱瞻基的心情还不错,就说道:“陛下,臣子吕熊每日回家都在想着公事,三更方睡,臣……臣知道兵科给事中出了缺,陛下……”
  说着吕震就跪在地上,泪水长流,哽咽出声。
  朱瞻基皱眉放下奏章,淡淡的道:“此事且等蹇义来了再说。”
  官位出缺,一般除非是皇帝有了人选,否则大多是蹇义提出几个人给朱瞻基挑选。
  吕震讪讪的请罪,朱瞻基说道:“今日该去祭祀太庙,你为何还在这?”
  吕震起身道:“陛下,臣在等太常寺的人。”
  干正事的时候还不忘来给自己的儿子求官职,这是在摆老资格。
  这人有些得意忘形了!
  朱瞻基冷冷的道:“那还不赶紧去?”
  吕震躬身告退,出了大殿,他擦去额头上的冷汗,在心中告诫自己,千万别太得意了,要谨慎,谨慎!
  下去的时候他又看到了宋老实,这个傻子还冲着他笑了笑,吕震微微笑着。
  还没出午门,吕震就看到了方醒。
  “兴和伯……”
  这厮怎么回来的那么快?
  吕震错眼就看到了方醒身后的朱权,赶紧拱手道:“见过殿下。”
  朱权没搭理他,他在看着眼前的宫殿,唏嘘不已。
  “殿下可是在想着这些宫殿差点就归于自己吗?”
  朱权看着方醒不屑的说道:“到了这里,你没有和本王说话的资格。”
  方醒笑了笑,说道:“可惜你却不知道陛下,陛下不会以身份来辨识人,他只会看这个人对大明有何功劳,有何帮助,至于你,坐吃等死罢了,何来的资格?”
  吕震讶然看着面色铁青的朱权,再看看轻松写意,一点儿都没惶恐意思的方醒,赶紧拱手走了。
  这人疯了,张狂了,膨胀了!
  吕震第一次没有反对方醒,他觉得方醒讥讽的太对了,那些藩王平时以龙子凤孙自居,全天下大抵就只在皇帝的面前低一头,其他人根本就不入眼。
  他一路想着这些事到了太庙,看到太常寺的人早就在等候了,就说了几句本官有政事在身,来迟了的话,然后开始进入程序。
  而方醒却带着朱权已经到了乾清宫。
  朱瞻基登基之后也就是在太和门进行了一次御门听政,然后大多都在乾清宫处理政事,召见重臣。
  所以当朱权进入大殿时,辅政学士和六部尚书就只差个吕震,其他人都在。
  朱权只是拱手,然后缓缓看了一眼群臣,说道:“你让吕震去办事,是知道此举不合礼法吗?”
  杨荣没等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