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醒奄奄一息的道,“故意不故意的,就看你今晚的表现了!”
  ……
  清晨,方醒顺着庄子的中轴线在溜达着,等溜达到了中间时,听到前面有哼哼的声音。
  “卧槽!这大清早的,谁在我方家庄有伤风化呢!”
  方醒抽出短刀摸了过去。
  秋季凌晨的天色有些暗淡,方醒看到几个黑影在杂草间蠕动,就喝道:“出来!”
  咦!
  那几个黑影对方醒的警告置之不理。
  “我叫人了啊!到时候大家脸上可不好看!”
  方醒估计了一下距离,大约有三十米不到,够他跑路的。
  马丹!居然还在蠕动,这让天没亮就被张淑慧赶出来的方醒情何以堪呐!
  愤怒的方醒捡起了一块土坷垃,用力的扔了过去。
  “打中了!”
  正当方醒得意的时候,一个矮矮的黑影从那边冲了过来。
  你居然还会匍匐前进?
  你娃以为自己是光荣的那个啥?
  方醒看到这种姿势有些慌,脚下退了几步。
  “呃……”
  一声惨烈的嚎叫后,一头起码有两百多斤的大公猪从黑暗中冒出头来。那双细眼四处梭巡,最后定格在方醒的身上。
  “这不是庄上的那头种猪吗?”
  方醒一愣,看到种猪的眼中凶光四射后,马上就打了个哆嗦,转身就跑。
  救命啊!


第179章 汉王的不甘心
  方醒觉得家里的人看到自己时都在偷笑,包括小白都是。
  不就是大清早被庄上的种猪给追了几条街吗,要不是管家苦劝刀下留猪的话,今儿大家就可以验证没经过阉割的公猪肉是如何的腥膻了。
  “方醒!”
  一声大喝后,方醒就听到了外面的打闹声,出去一看,就惊呆了。
  朱高煦正用马鞭指着拦路的家丁道:“若不是看在你家少爷的份上,今日我……”
  方醒赶紧迎过去,然后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酒味。
  这位不是喝了一宿的酒吧?
  “王爷别来无恙?”
  方醒仔细看了一眼,发现朱高煦没动手后,这才拱手问好。
  朱高煦气咻咻的,哼道:“你家倒是比皇宫都难进,我渴了!”
  得!方醒知道这位就是个直性子,说白点,很多时候这位汉王都是没脑子,一根筋。
  “王爷,咱们到书房说话。”
  方醒和朱高熙去了书房,可在方家庄的外面,正准备去国子监的李茂却在哈哈大笑。
  “方醒,你居然敢脚踩几只船?我看你这次死不死!”
  李茂熟门熟路的找到了上次的那人,面对着冷脸,他指天誓日的说道:“学生发誓真是看到汉王进了方家庄,而且还是一个人。”
  看到那人还是半信半疑的,李茂笑吟吟的道:“你想啊,汉王偷偷摸摸的一个人摸进了方家庄,这里面会不会有些什么……不可告人之事呢?”
  朱棣在京城的时候,朱高炽的事务不算多,所以吃完早膳后,他牵着婉婉在太子宫中的小花园里溜达着。
  “殿下,有急事。”
  一个太监躬身说道。
  “哎!”
  好容易和女儿转了小半圈的朱高炽趁机回去了,再不回去他估计自己今天也别想下床了。
  太子的肥胖和足疾广为人知,走路都得人扶着,所以他被人攻击的时候,这一点就是最大的理由。
  想想建文帝的太子爹,想想建文帝最后的遭遇,‘有识之士’们当然会有意见。
  喘息着坐下后,来人躬身道:“殿下,方才臣收到一个消息,说是……”
  这人的目光有些犹豫,朱高炽摆摆手,示意赶紧说,等下他还得躺一会儿呢!
  哎哟脚痛!下次还是让太子妃,或是瞻基来陪婉婉散步吧!
  “殿下,有人来报,说是汉王……殿下刚才进了方家庄……”
  来人抬头,有些忐忑的看看朱高炽,最后咬牙道:“说是汉王独自一人,悄然进了方家庄。”
  这人把独自一人和悄然两个词都加重了语气。
  “嗯……”
  朱高炽还在沉吟,梁中从殿外迎了朱瞻基进来。
  朱瞻基得知此事后,忧虑的道:“父亲,方家庄那边不会……?”
  朱高炽活动着脚腕,一脸痛苦的道:“走吧,今日我亲自去。”
  来汇报的那人喜上眉梢的退到了边上,心想太子今儿可是亲自去‘抓奸’了,自己作为情报提供者,这功劳肯定是不能抹杀的。
  会升几级呢?这真是个幸福的烦恼啊!
  梁中看到太子有起身的架势,赶紧招呼了一下,马上两个身强体壮的内侍就过去扶起了朱高炽。
  “叫人去和父皇那边说一下情况,我们走吧。”
  朱高炽被扶着慢慢的走了出去,而那个来报信的人呆呆的站在那里,心想怎么没夸我几句呢?
  “哼!”
  路过他身边的梁中重重的哼了一声,然后赶紧追了出去。
  等朱棣知道后,也是脸色一沉,然后把手上的奏折一扔,说道:“汉王每日消沉,命人去,让他闭门读书。”
  “……靖难之役,我几次出生入死挽救危局,如果没有我,哈!我一家人估摸着尸骨都凉了!”
  书房里,朱高炽喝着解酒的葛根粥,眸色痛苦的说着往事。
  方醒静静的听着,然后说道:“王爷,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看这事。”
  “比如说当年的中山王,他的功绩在我大明应当是首屈一指的吧?”
  徐达戎马一生,整个大明的疆土起码有一半是他打下来,所以说到功绩,开国将帅没人敢和他比。
  看到朱高煦点头,方醒才继续说道:“中山王功高,可为人却谦逊,又不贪女色,连太祖高皇帝都说他是当世美德第一人。”
  方家庄来了一队人马和一架马车,在进门时家丁们想阻拦,可在看到朱瞻基后,就放行了。
  走到书房的外面,里面方醒的声音清晰可闻。
  “……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王爷您可别去告发啊!”
  朱高炽和朱瞻基听到这话,都止住了脚步,面面相觑的,不知道方醒要说什么。
  “中山王立下的功劳难道没有王爷您的高?那不能吧?”
  朱高煦的声音听着有些沙哑:“我不敢比拟中山王,可靖难之役我却是不差!”
  “是,您是不错。”
  这怎么说到中山王来了?
  朱瞻基真担心方醒会说出些什么让人震惊的话来,只是朱高炽就站在边上,他不好提醒,唯有暗自焦急。
  “那不就得了。”
  方醒的声音有些高亢的道:“连立下如此大功的中山王都不敢胡思乱想,那您在想什么呢?难道是觉得陛下不公?还是说自己不甘心!”
  “我不服!我就是不服!”
  朱高煦暴怒道,里面传来了摔东西的声音。
  方醒打了个哈哈,心痛的看着地上的碎片,那可是御赐的杯子啊!留给子孙的话,说不得以后能买几套房子嘞!
  不过再看看朱高煦那双眼发红的模样,方醒只得叹道:“人有不同,分工也不同,所以中山王非常清楚,他只能是辅佐太祖高皇帝,这才有了今日徐家的风光。”
  看到朱高煦颓然的样子,方醒劝道:“这世间那么大,当皇帝那么辛苦,说句大逆不道的,您就算是请我去当我都不乐意。我呆在方家庄,每天想吃就吃,想喝就喝,还没事情来烦我,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好吗?”
  朱瞻基捂住嘴,强忍着笑意看到朱高炽正无奈的摇头。
  “得嘞!您要是向往厮杀的日子,等以后咱大明开拓海外了,您就带人去称王称霸吧!”
  大明的藩王有封地,不过方醒觉得封在国内真是作死,那些朱家的子孙们能活活的拖累死这个帝国。
  养朱家的子孙太耗钱粮,而且还不许这些藩王乱走动,几乎都是当做猪在圈养。


第180章 汉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方醒把朱高煦送到大门外时,正好看到一个太监在十多名骑兵的护卫下冲了过来。
  朱高煦看着这些人,哂笑道:“方醒,看来本王又得闭门思过了。”
  看来朱高煦对自己的老爹很了解,来人下马后,恭谨的说道:“殿下,陛下命您回去读书。”
  说完这人担心汉王对自己动粗,就缩了缩脖子,可半天都没见动静。抬头看去,就看到朱高煦正摇头道:“好罢,我也该回去静一静了。”
  这还是汉王吗?
  随行的骑兵们都如蒙大赦的跟上去,今天他们可是抱着被汉王用马鞭抽打一顿的准备来的,所以连盔甲都穿戴整齐了。
  把汉王送走,方醒才从家丁的嘴里得知太子父子来过的消息。
  “少爷,这不会是宫里有猜疑吧?”
  方杰伦有些担忧的问道。
  方醒正口干舌燥的,闻言就说道:“哪有的事,要真是那样的话,太子父子都不会来。”
  说完方醒就赶紧进内院去找水喝,留下个方杰伦在苦思着方醒刚才的话。
  半饷,方杰伦才一拍大腿,“哎哟!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前几日宋光家去捉奸,就是他老娘去的,这不是担心没捉到会翻脸吗!”
  说完方杰伦心虚的看了内院一眼,心想这话可不能被少爷听见,不然……
  回到宫中的朱瞻基很快就被朱棣叫去了,当问到今天的情况时,朱瞻基也不敢隐瞒,就把方醒劝汉王的话说了出来。
  朱棣的脸上看不出喜怒,最后等朱瞻基走后才哼道:“觉得自己清闲,还觉得朕这个位子太累人,果然是大胆!”
  边上听到的胡广知道这位帝王是渐渐的对方醒放心了。
  连这种话都说得出来的人,想想都知道有多惫懒。
  而皇家不怕你惫懒,只怕你和赵匡胤似的隐藏着等待时机。
  没野心就好啊!
  方醒最喜欢的就是吃了睡,醒了想干嘛就干嘛,一点压力都没有的生活。
  可生活它偏偏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有人知道汉王去了一趟方家庄后,就被责令闭门读书,于是方醒和汉王勾结的消息传遍了金陵。
  方政是第一个跑来的,他一见到方醒就担忧的道:“德华,虽然我和汉王曾经一起作战过,可……他终究不得文官的支持啊!”
  这话当真是交浅言深,方醒感动的道:“多谢了,方大哥,不过事情并不是外面传的那样,我没事。”
  而后第二个就是薛华敏,他带来了张辅的话,让方醒和汉王交往坦荡些,不能遮掩,否者就是自取祸端。
  第三个居然是柳溥,他扭扭捏捏说了些汉王性子暴躁,有勇无谋的话,然后被方醒一脚踢飞。
  就在大家眼珠子都不眨的盯着宫中对方醒的处置时,一队马车来到了方家庄。
  “方醒,你也有今日?哈哈哈哈!”
  李茂正在城里和那位帮助太子联络外面的男子喝酒,两人谈起方醒和汉王事发,都是胸怀大畅。
  正畅快的时候,一个矮小男子走进来,附在耳边说了几句,随即李茂就觉得事情发生了。
  因为那人的脸色已经开始发青了!
  果然,男子等报信人走了之后,端起酒壶,仰头就喝光了壶中的酒水。然后也不顾顺着下巴滴落的水线,一把揪住了李茂的脖子,恶狠狠的道:“卧槽尼玛的李茂,你是不是专门来坑老子的?啊?”
  李茂被脖子上的那只手给勒的气都喘不过来,他脸色涨红的道:“这从何说起,没有的事!”
  男子嘴里的酒水都喷到了李茂的脸上,喝道:“不是你说汉王偷偷的去见了方醒吗?”
  “对…对啊!”李茂极力的挣扎着,可他才是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挣得过对方,只得呼哧呼哧的喘息着。
  “放尼玛的屁!”
  男子扬起左手,可最终想到李茂的父亲是顺天府知事,才忍住了抽下去的*,冷道:“刚才的消息,小郡主已经在太孙殿下的护送下去了方家庄。”
  “这不可能!”
  李茂失魂落魄的道:“我亲眼看到的,汉王就一个人,进去前还伏在马背上,这不是偷偷摸摸是什么?”
  到了方家庄,朱瞻基骑在马背上,看着庄门口那摊已经干涸的呕吐物说道:“谁喝多了?”
  来迎接的方杰伦一脸堆笑的道:“好像是那天的汉王殿下,当时他老人家还差点跌下马来。”
  朱瞻基摇摇头,然后跟着车队进了方家庄。
  方醒正在给铃铛洗澡,一边洗还一边念叨道:“你个小兔崽子,专门往那些灌木里钻,这一身的杂乱怎么洗!”
  “方醒!”
  铃铛的耳朵竖了起来,然后猛地一甩身体,那水就溅了方醒一头一脸。
  “铃铛!”
  方醒还在揉着眼睛时,婉婉和铃铛这对好朋友已经碰面了。
  “德华兄。”
  朱瞻基看到方醒狼狈的样子就忍不住笑了。
  方醒喊来小白,让她继续给铃铛洗澡,然后和朱瞻基去了书房。
  一到书房,朱瞻基就问道:“德华兄,你觉得我汉王叔是什么性子?”
  方醒一边用毛巾擦脸一边说道:“有些简单。”
  “简单?”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评价汉王,让朱瞻基颇有兴趣的追问道:“什么简单?”
  方醒放下毛巾,舒坦的说道:“汉王看似凶蛮,可心中所想其实最少,只是性格有些执拗,认准了一件事就放不下。”
  “说到这个,你想想汉王对太子动的手脚,不就是简单粗暴吗。”
  朱瞻基想想觉得还真是这样,汉王对自己太子大哥的不满历来都不隐瞒,就算是要怼他也是明刀明枪的,不屑于用那种下三滥的手段。
  方醒见朱瞻基有些悟了,就笑道:“汉王总是觉得自己的功劳比你爹的大,所以你爹当上了太子就觉得自己吃亏了,这需要慢慢化解。”
  朱瞻基叹道:“在我记事的时候,汉王叔还会抱我,可后来……渐渐的他就冷漠了。”
  “不过我父亲对两位王叔真是没说的,他们小时候皇爷爷经常练兵或是出征,都是我父亲带着两位叔叔玩耍,所以……”
  方醒笑道:“长兄如父呗!”
  正因为有这份感情在,所以朱高炽才几次救下了两个犯错的弟弟。一直到他死,都没有动那两个一直在对他的位子虎视眈眈的弟弟。


第181章 出一本书?
  ps:推荐美女作者:‘巫山云没有雨’写的历史大作‘大宋第一废柴神童’,这美女历史专业出身,根底浑厚,写出来的文字带着女性的细腻,用生动的文笔和别样的视觉描述了倒霉神童方仲永的逆转故事。。。。。。
  。。。。。。
  朱瞻基回去把方醒的说法转告给了朱高炽。
  “哎!”
  朱高炽神色黯然道:“你汉王叔小时候脾气就倔,而且还不讲道理,只是……那时候他还帮我打过架。”
  朱元璋挺能生的,儿子不老少,所以到了朱高炽这一代,那真是儿孙满堂,发生点冲突很正常,肥胖和有足疾的朱高炽经常被那些堂兄堂弟欺负。
  而那时的汉王就已经显露出了高超的武力值,经常为自己的大哥出头。
  至于赵王朱高燧,朱高炽不想提,他觉得这个幼弟真是从小就坏,而且还阴。
  “帝王之家啊!”
  方醒也在感叹着亲兄弟之间的关系,然后无比的庆幸自己没生在朱家。
  可没出生在朱家的人也有烦恼,比如说张家。
  “二哥和三哥都说要参与北征,正和大哥在闹着呢。”
  回了趟娘家的张淑慧有些唏嘘的道:“大哥目下是英国公,已经是到头了,而二哥和三哥觉得自己至少也能封个候伯。”
  方醒正在帮小白躲铃铛,闻言就放开可怜巴巴的铃铛说道:“你二哥和三哥是觉得自己亏了,要是当年靖难之役他们能接过岳父的班,也许今日的英国公就换人了!这种美梦我以前也经常做,不足为奇。”
  这话张淑慧深感赞同,她说道:“我大哥眼下没有一个继承人,所以那几个侄子经常到国公府去玩耍,隐然觉得自己就能过继给大伯。”
  “春秋大梦!”
  方醒不屑的道:“你大哥才四十,又不是没有过孩子,你等着瞧,最后你那几个侄子绝对没戏!”
  张淑慧点头道:“二哥已经是金吾前卫指挥使了,却还想着上进,按理是好事,可大哥……”
  功高需收敛,张家已经是大明顶级的勋戚,如果张輗和张軏也加入到这个集团中,张家的处境就危险了。
  这时丫鬟进来道:“少爷,柳少爷来了。”
  “他是哪门子的少爷?”
  方醒懒洋洋的起身,张淑慧在背后退了一把才斜着身体走了出去。
  前厅里,柳溥一身远行的打扮,看到方醒后,他躬身道:“德华兄,小弟马上将赴北平,特来辞行。”
  方醒的懒散消散,吃惊的道:“为何?”
  柳溥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德华兄,马哈木要求我大明归还宁夏、甘肃一线的鞑靼人,说是他们的亲戚,结果被陛下断然否了。”
  瞬间,方醒已经嗅到了战争的味道。他知道柳升在北平监造紫禁城,那么柳溥此行倒是不危险,就嘱咐道:“马哈木既然大胆挑衅,那么明年的北征只是时间问题,你且紧跟你父亲,莫要去惹祸。”
  柳溥顾盼自雄的道:“德华兄,家父必然会在北平府等待陛下,到时候率领神机营扈从。”
  柳升擅长指挥神机营,这是国朝公认的。
  方醒笑道:“要是你爹这次能立下大功,兴许别人以后就得叫你小侯爷了。”
  柳升目前是安远候,世袭伯爵,所以等他去了之后,柳溥只能袭爵安远伯。
  柳溥昂首道:“小弟可不是那种仰仗父辈荫萌的人,德华兄你就看好吧!”
  送走了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杀敌立功气息的柳溥,方醒去了聚宝山上。
  秋季的山上灰蒙蒙的,方醒拿着望远镜,看着山下的军营。
  这里有一个哨位,还是方醒当时力主安排的,就是怕被别人窥探军营。
  哨位的两名军士看到方醒在‘窥探’军营根本就不管,还恨不能给他搬架梯子,好看的更清楚些。
  一队队的军士列着整齐的队伍在前进,那些百户们吹着哨子,利用节奏来改变队形。
  前进、后退、前进……
  射击、装弹、射击……
  就是这样的往复动作,能让人形成肌肉记忆,一听到哨子后,马上就能动作起来。
  方醒满意的点点头,放下了望远镜。
  虽然方醒和家丁们不在营中,可前次南征中立下功劳的人都已经得到了功赏,该升官的升官,该得钱的得钱。
  北征在即,如果能立下大功,封妻荫子也不是难事啊!
  有了动力之后,没人会偷懒。
  回到家,方醒觉得浑身轻松,甚至还和大妞玩了一会儿寻找蚂蚁洞的游戏,把前院的一棵大树下面挖的乱七八糟的。
  很快,金陵城中就流传着陛下震怒的小道消息,而阿鲁台的使者据说也来了。
  “阿鲁台说愿意和我大明并肩作战,讨伐马哈木。”
  朱瞻基觉得形式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方醒记得阿鲁台这个名字,他摇头道:“异族人都不可信,就算是看到他们的兵马也不可信。”
  朱瞻基诧异道:“难道他们还敢反水?”
  “有何不敢?”
  所谓的瓦刺和鞑靼其实都是继承了蒙元的一部分势力,而中原肥美这个概念依然深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我估计陛下自己也不相信阿鲁台吧。”
  不得不说,方醒猜到了朱棣的心思。
  朱瞻基笑道:“德华兄果然是神算,我皇爷爷确实信不过阿鲁台。”
  “可目下我大明不宜树敌太多,如果瓦刺和阿鲁台联合起来的话,我大明难免会疲于应付。”
  这是真知灼见,以后的瓦刺就一统蒙古,实力大涨后,就开始了对大明的攻势。
  方醒玩味的看着朱瞻基,想着他的儿子几乎葬送了大明,就说道:“草原广阔,大明这种远征的手段终究不可持续,太费钱粮啊!”
  朱瞻基也是点头道:“幸好经过多次征伐后,蒙元势力大减,不然我大明边关必然处处烽火。”
  “火器!”
  方醒笃定的道:“最终能终结草原骑兵的办法只有火器。”
  而这个话题也只能是戛然而止。
  谁让现在做主的不是朱瞻基呢!
  “任重而道远啊!”
  朱瞻基窘迫的说道:“德华兄,总有那么一天的。”
  方醒大惊失色,赶紧看了看外面。
  “幸好没人啊!不让你就死定了!”
  朱瞻基也是笑道:“小弟也是失言了。”
  两人止住了这个话题,朱瞻基就问道:“德华兄,你的算术这般厉害,能否出一本书,让天下人都能学习呢?”
  咦!
  这个问题让方醒有些怦然心动。
  这可是流芳千古的盛事啊!
  不过还需要从长计议。


第182章 褒贬不一,书成付印
  ps:凌晨时停电了,要晚上才来。爵士刚到网吧,边上是两桶方便面。
  今天四更依旧,绝不会断更!!!
  ……
  国子监里,马苏收起课本,然后急匆匆的就往外走。
  “马苏,你这么急干嘛?难道今儿有媒人上门?”
  自从方醒在国子监干翻了洪炳正之后,马苏的境遇就改善了许多,所以也有人愿意接近他。
  马苏回头看到是一位相熟的同窗,就点头道:“我老师在编书,我得回去帮忙。”
  “哦!”
  马苏人还没到方家庄,消息就已经开始从国子监里传出去了。
  “他要编书?你不会是在逗乐吧?”
  “编书要多少时间?要多少钱粮人手?他一个小小的方家庄,难道还能找到那么多的读书人?那我把他编出来的书都给生吞喽!”
  这年代编书需要旁征博引,一旦出现漏洞,那名声就臭大街了。
  所以方醒的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年少轻狂’,‘想出名想疯了’。
  外界暗流涌动,可方醒依然在慢悠悠的‘编书’。
  “要大白话。”
  方醒让马苏准备抄写。
  “我要让识字的人都能学习这本数学。”
  马苏愕然,现在谁编书不是往晦涩的方向发展?不如此,怎能显示出编书人的文章水平来。
  “还要断句?”
  用标点符号断句不是什么发明,早就有人这么干了,只是绝大多数文人都不乐意而已。
  把文章都断句了,那还让我等怎么活?
  其实不断句也含有知识垄断的意思,想想,就算是你识字,可要是没有老师教导的话,你怎么能从那延绵不断的文字中知晓意思。
  就好比圣旨,方醒以前一直都以为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可那天经过一次颁旨后,才知道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就是断句的坑爹处,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能养活不少考据党。
  马苏翻看着刚‘编好’的书,崇敬的道:“老师,您几天就能编一本书,这速度绝对是大明第一。”
  于是才过几天,马苏又恢复了原来的节奏。
  “马苏,你不去帮你老师编书了?”
  有个尖酸的同窗讥讽的问道。
  马苏答道:“我老师的书已经好了。”
  我曰!
  那么快?
  所有的人,包括刚走到门口的教授都止住了脚步。
  气氛停滞了半饷,才有个学生问道:“马苏,你老师编的是什么书?”
  “数学。”马苏收好了书,骄傲的道:“也就是算术。”
  “哦!”
  一阵轻松的叹息后,所有人都不再关注马苏了。
  “算术不过是小道,怎比得上我儒家的微言大义!”
  “我看连小道都算不上,最多只是那些账房们学学。”
  “……”
  方醒编的是算术,这话传出去后,那些讥讽不屑的人更是觉得荒谬。
  “我还以为他会出一本文章合集,可没想到居然是这个!自甘堕落啊!”
  “皇太孙学的不会就是……这个吧?”
  “无趣无趣!我本想等他出书时好好的找找毛病,可要是算术的话,那就算了。”
  “……”
  外界的议论很难影响到不大出门的方醒,他把编写好的数学第一册 交给了朱瞻基。 
  “这只是初学者的教材,不过学会了这本之后,当个账房还是绰绰有余的。”
  朱瞻基翻看着,抬头道:“德华兄,为何不一次出完呢?”
  “太贵了。”
  方醒觉得自己此刻一定是被佛光笼罩着。
  “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普通人家都能买得起,所以不要雕版,用活字。”
  这时文人出书,只要是不差钱的,基本上都是雕版。
  而大明此时的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很普及了,为何还要用费事而且很贵的雕版呢?
  这就牵扯到文人的毛病了。
  “活字生硬死板,不堪入目也!”
  而如果印刷量大的话,雕版很快就会损坏,还得继续雕刻。
  朱瞻基劝道:“德华兄,要不就交给我吧,我找人来雕刻。”
  “不需要。”
  方醒坚决的说道:“我这本是工具书,不需要像那些诗词文章的华美字体,我只要普及。”
  而这本书也在第一时间呈到了朱棣的御案上。
  “直白,简单。”
  方醒这本书不但是用了大白话和断句符号,而且在每个知识点的后面都列有应用题,所以连朱棣看了几眼都觉得很好学。
  传递下去后,几位辅政重臣都一一看过,表情不一。
  “陛下,方醒此举倒是有功。”
  胡广察言观色的说道:“户部每年进人都得培训算术,太耽误时间了。有了这本书之后,好歹基本的东西都能自学,能省很多事。”
  朱棣点头道:“方醒的意思是,这本书用活字,定价要低,看来他是不准备赚钱了。”
  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想起了方醒。
  那位以前可是抠门得很啊!
  怎地突然就变得大方起来了呢?
  而等方醒再到户部去授课时,发现那些学生们都已经是人手一本‘数学第一册 ’了。 
  那么快?
  不过这是好事,效率快,这就说明上面重视。
  方醒上完课后,随手拿起一本,看着简单的封面,就笑了笑。
  “数学,万学之基,不可不重,不可不学!”


序本来朱瞻基是请了自己的太子老爹拟的,但最后却是方醒自己来,不然传到那些‘大儒’们的耳中,估计能有人来皇城来绝食,要求皇帝陛下把方醒这个妖人干掉。
  “德华吾侄……”
  连远在北平的陈嘉辉都为此写了封信到金陵,在信中,陈嘉辉对方醒出书表示祝贺,但对方醒断句和采用大白话的方式有些不大满意,最后说是陈潇已经在去金陵的路上了,要方醒看好他。
  连陈嘉辉都不大满意,可想而知那些读书人的不屑了。
  “德华兄,宫中的匠人都已经撑不住了。”
  朱瞻基满面春风的进来,手中拿着几本数学第一册 ,看着比市面上的精美了许多。 
  “你还是开了雕版?”
  方醒接过看了看,有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