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
  唐赛儿觉得这个有些杞人忧天了。
  阿台心中微喜,觉得这是和方醒搞好关系的机会,就正色道:“对,兴和伯这话再没错了,以往小王曾经带着部众遭遇过多次沙灾,那场景就像是鬼神役使一般,铺天盖地都是沙子。”
  方醒点头道:“草原上的土地比较薄,开垦的价值不大,至于奴儿干都司那边是个特例,那边的黑土地就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宝地。”
  “哦!多谢伯爷指点。”
  唐赛儿觉得方醒真是无所不知,一时间想起自己的孩子,就脱口而出道:“伯爷,以后我的孩子能学科学吗?”
  科学的名气在底层百姓中间很大,所以唐赛儿知道很正常。
  方醒看着这个有些胖的孩子,伸手摸摸他的脸蛋,笑道:“当然可以,以后兴和堡这边肯定会有人教授,再说也可以识字之后自学。”
  唐赛儿点头道:“嗯,多谢伯爷,民妇以后一定让我的孩子去学科学,长大也能和伯爷一般的博学。”
  “哈哈哈哈!”
  方醒不禁大笑起来,然后说道:“我并不博学,没有人能博学,只是生活之中处处皆是学问,而我不过是注意到了而已,不值一提。”
  “有刺客!”
  方醒正准备再为科学宣传一番时,唐赛儿突然大喝一声,然后身体陡然跃起,抱着孩子就飞出一脚。
  “啊……”
  方醒回头,就看到一个男子倒在地上,而他的手中拿着一把刀。
  阿台愕然道:“伯爷,他不是刺客,是专门杀羊的。小王刚才令他去杀羊,估摸着是来禀告的吧。”
  唐赛儿落地后疾步冲过去,正准备一脚跺在男子的胸上,方醒赶紧叫停。
  好身手啊!
  阿台目露异彩,问了沈阳:“沈大人,大明的女子都是这般厉害吗?”
  沈阳心中冷冷一笑,以前鞑靼部又不是没有掳掠过大明女子,这时候问这话,太假!
  “王爷错了,大明的女子以贞静为上,这等女子却是异类。”
  说这话的人是钟定,对于唐赛儿这等粗鲁的女人他是看不上的。
  “什么叫做贞静?”
  方醒听到了这话,看到唐赛儿满不在乎,就说道:“人有天性,有的人欢快,有的人沉默,这不能一慨而论。本伯就是个粗鲁的人,若是遇到不高兴的事,哪怕对方是尚书也得要去掰扯一番,否则晚上会憋闷的睡不着。”
  钟定想请罪,方醒却忽略了他,看着有些茫然的阿台说道:“这天下终究还是要有一个大国出来镇压,鞑靼不可能,再强大十倍也不可能,因为你们没有根!”
  阿台愕然,当年的草原各部落何曾有根?只不过被那铁木真强行并在一起,然后通过战无不胜的疯狂,让大家都认可自己是蒙元人。
  这便是草原人的根!
  “靠武力终究不长久,底蕴,你们没有底蕴!”
  方醒想起了那些沐猴而冠的家伙,想起了那些浑身臭烘烘的家伙,想起了那些假笑着,想终有一日吞下中原这个花花世界的家伙……
  阿台点头道:“是,草原部族没有底蕴,日子也艰难,靠的不过是聚众不受欺负来收揽人心罢了,所以吞并乃是常事。”
  方醒看了他一眼,对他说出这等掏心掏肺的话表示了赞赏。
  “底蕴来自于传承,所以外人说本伯反对儒学,那是污蔑,是偷换概念!”
  这时那边有人在烧木桩子的根部,烟雾飘过来,阿台生怕方醒不喜,就准备呵斥。
  方醒摆摆手,然后说道:“汉人从很久以前就在传承着一个相同的底蕴,那便是祖宗和父母,对祖宗恭谨,对父母恭顺,便延伸出了孝,这就是一切之基础。”
  阿台无话可说,以前的草原上可是乱的很,乱七八糟。
  以孝治天下,这就是历代皇室的中心点,守住了这一点,才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
  “虽然有些固执,可却是一个国家的根基,这不同于草原上的强者为尊,它一直在维系着大明的正常运行,而不会反复生乱。”


第1414章 收拢人心,密室谋划
  感谢书友:“风起叶落雪”的万赏!
  ……
  这番话直接袒露胸臆,颇有些指点江山的味道。旁人皆不敢接话,只有阿台自诩地位高,还敢说些。
  “兴和伯目光远,想来陛下更是让人见之惶恐,小王倒是有些期盼,又有些害怕了。”
  一阵风吹过,原先颇有意境的烟雾被吹散,再无一点美感。
  方醒笑了笑,面色冷峻。
  “什么叫做底蕴?那便是传承。”
  方醒看到那些贵族都在倾听通译的话,就缓缓的道:“汉人的传承太过悠久,已经根植于汉人的血脉之中,骨髓之中,再残暴、再强大的异族也无法长久统治汉人,因为那传承会唤醒他们血脉之中的不屈。前赴后继,永不屈服,再强大的异族也得滚蛋,就如同当年不可一世的蒙元人。”
  阿台再也接不下去了,因为当年的蒙元帝国之中,鞑靼人就不少。
  方醒笑了笑,自信的道:“记住了,好好的过日子,那样大家都好。”
  这时一个贵族突然喊了一嗓子,方醒看去,通译说道:“伯爷,他说自己不是汉人,那该怎么办?”
  唐赛儿也觉得这是个难题,就低声对林三说道:“他们是蛮夷。”
  林三点头道:“嗯,蛮夷就是蛮夷。”
  “对,蛮夷就是蛮夷,咱们可是大明人!”
  那些军户们都自豪的昂首说着,他们在自豪于自己的身份,而不会对戎狄生出半点艳羡来。
  这一刻方醒想起了破岗渎边那个老人的话:我等世代居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除去戎狄之外就是咱们,要什么族?
  这一刻他想起了那些读书的孩子,他们对那些方块字从陌生到熟稔,从握笔艰难,写出来的字就像是狗爬,到轻松的用柔软的毛笔写出一个个或是娟秀,或是刚劲有力的方块字来。
  他想起了那些晨昏定省,想起了再大的高官,在面对自己的父母时也得赔笑躬身……
  这就是传承啊!
  刘邦再牛笔,可在面对着年轻时偏心自己大哥的父亲时,也只敢拿往事取笑了一句,然后按照老家的模样给父亲修建村落。
  方醒笑了笑,说道:“戎狄入了华夏,认可了华夏,那便是汉人。对,就是汉人!”
  鸦雀无声,只有通译的话在回荡着。
  “戎狄入了华夏,认可了华夏,那便是汉人。”
  是的,大明想一手压住世界,必须得要有一个对外的方针。
  所谓的戎狄,那便是异族。
  异族归顺怎么处置?
  方醒认为应当是逐步同化,当然,有的是不能同化,大部分都无法同化。所以,那些戎狄需要的是疏远,让他们在滚滚历史潮流中没落,一蹶不振,无法翻身!
  “果真吗?”
  那些贵族一听就喜的不行,方醒点头道:“历史上不少威名赫赫的名人也不是汉人,但他们行事皆以汉人自居,所以不管是史书还是百姓,都认为他们是汉人,这个道理同样可以适用于现在。”
  一个贵族小心翼翼的问道:“伯爷,咱们若是归顺了大明,以后会不会有人清算……说我们是蛮夷?”
  蛮夷这个词出现的太早,一直是中原人对自己以外的民族称呼,带着贬义。
  “不会。”
  方醒今天可不是大发善心,带人来帮忙的,他的目的就是想收拢这些鞑靼人的心。
  “大明胸怀宽阔,你等只要能以大明人自居,以大明人的行事为准则,此后就是大明人,为陛下和大明军队所庇护。”
  方醒微笑着,此刻他就是朱棣的代言人,身后的王贺会把他的一言一行及时禀告到朱棣那里,若是朱棣认为他犯了大错,那么自然会有旨意呵斥或是处置。
  可方醒知道朱棣的心思,这就是一位无比渴望着大明能站在世界之巅的帝王,他怎么会放过这等同化鞑靼人的机会。
  这就是功劳!
  看到那些贵族们都面带喜色的交头接耳,王贺在心中已经打好了腹稿。
  ——陛下,兴和伯一番话便收了鞑靼贵族的心,此后阿台再想生出异心,首先就得要面对内部的反对,何其难也!
  阿台沉默了一阵,然后爽朗的笑了,伸出手去。
  方醒微笑着,同样伸出手,和阿台击掌。
  啪!
  声音不大,但却仿佛响彻云霄。
  那些贵族们都喜上眉梢,消息传出去后,那些正在忙碌的鞑靼人都放下手中的活计,振臂欢呼。
  有人欢喜,就有人烦恼,甚至是仇视。
  ……
  “明人……果真收了那些蠢货的心?”
  一个帐篷里,靠近里面的地方坐着一个山羊胡的老人,他看着跪在身前的男子冷笑道:“阿台就是个蠢货,那些人被那个魔神几句话就收拢了心,以后他就是个空壳,只能坐吃等死!”
  跪着的男子一怔,他觉得坐吃等死是一种自己奢望而不得的生活状态。
  老人的眼中闪过利芒,沉吟道:“我们不能被明人奴役,阿台已经不适合做我们的王了……”
  男子抬头探究问道:“那……动手?对谁?阿台还是那个魔神?”
  老人淡淡的道:“为何不能同时呢……可有困难?”
  “没有!”
  男子感受到了压力,额上见汗。
  老人不屑的道:“阿台本就是傀儡,原先是阿鲁台的傀儡,如今是明人的傀儡,何德何能统御我们?”
  男子低声道:“是。”
  老人眯眼道:“去吧,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最好是明军大乱,然后咱们还能进了兴和堡去劫掠一番,最后带着族群远遁,过咱们的逍遥日子。”
  男子的背上全是汗水,帐篷里本就闷热,此时听了这话,他的呼吸开始急促,这让老人有些不满。
  “你在害怕什么?”
  男子俯首道:“没有,我没有害怕。”
  老人沉声道:“就算是不成,咱们也能去投奔瓦剌人。”
  男子再次抬头道:“可瓦剌人不会相信我们,他们会把我们丢进羊圈里,从此沦为奴隶。”
  鞑靼和瓦剌是世仇啊!
  老人的眼神犀利,低吼道:“那是以前,可现在鞑靼作为一个独立而强大的部族已经不复存在了,懂不懂?!此刻我们和脱欢是一伙的,他不是傻子,傻子也不能统合瓦剌三部,所以咱们的存在他只会欢迎!”
  男子颤栗道:“是,我马上就去安排,可……那个魔神的周围都有人保护……”
  “那又如何?”
  老人太阳穴上的血管爆起,咬牙切齿的道:“那是假象!在兴和堡内,那个魔神不会防备刺客,明白吗蠢货!”
  男子点头,起身道:“那我这就去了。”
  老人招招手,男子近前低头。
  老人的眼中闪动着和他年龄不相符的野心,低声道:“那些家伙不可能都愿意归顺明人,那个兴和伯才将又铸了一个京观,那个京观石你可看了吗?可怖啊!那只眼睛就像是来自于无间地狱……”
  男子想起了那块京观石,冷汗都出来了。
  老人冷笑道:“那个魔神为何只令人雕刻一只眼睛?因为脱欢还在,他想让另一只眼睛出现在脱欢的尸骸前。可怕的人,从未见过这等明人,不除掉他,谁都无法安枕!”
  “等脱欢得到巴根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他将会无法入睡,而我们就是能让他平静的良药,懂了吗?去吧,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男子点点头,然后转身。
  “等等!”
  老人突然招手,男子转身,看到他在皱眉沉思。
  良久,老人说道:“阿台是次要的,因为只要有那个魔神在,阿台就算是马上死去,那个魔神依然可以镇压住部族,所以……”


第1415章 预谋堵人
  感谢书友:“梦幻残天”的十万打赏!第五十五位盟主,谢谢!
  ……
  林三有些惶恐,因为方醒特地到他家来吃饭。
  饭是林三做的,唐赛儿的手艺……
  “伯爷,民妇不会做饭呢!”
  唐赛儿没有一点内疚的说道,怀里的孩子也跟着咿咿呀呀的叫唤着,仿佛是在为她助威。
  方醒笑了笑,说道:“有时候我也喜欢做饭,那是一个不错的过程,当然,若是天天做饭,大概我也要恼火了。”
  唐赛儿笑的爽快,:“民妇也做过饭,不过三哥吃过几次之后,就愁眉苦脸的去找人学了,哈哈哈!”
  方醒不禁莞尔,觉得这个女人其实很单纯。
  吃了一顿不怎么好吃的饭,方醒告辞,临走前留下了一堆给孩子的礼物,大多实用。
  林三看着那些礼物,不禁咂舌道:“若不是你长得就这样,我还担心伯爷是不是起歪心了呢!”
  唐赛儿呸道:“三哥你到了这里之后,就越发的不正经了,伯爷家中妻妾成群,哪里会看得上我这等姿色的女人,你就会胡思乱想!”
  林三涎着脸道:“那是,也就是我能看上你,咱们就凑合着过一辈子吧。”
  唐赛儿认真的点头道:“嗯,三哥,咱们好好的过一辈子,下辈子我也跟着你。”
  ……
  此时的男女之间大多都不会朝三暮四,若有这等人,早就被唾弃了,大抵就是西门庆和潘金莲那等待遇。
  方醒莫名其妙的想起了被施耐庵给胡乱编排的那几个角色,不禁就笑了。
  回到自己的‘衙门’,方醒洗了个热水脚,然后舒坦的躺在床上,拿出个发光的东西在看着,不时伸手去摸摸。
  画面中,张淑慧,小白,土豆,平安,还有无忧,方醒看的心中柔软。特别是无忧,让他有些想念,恨不能带着她一起来,每日看着她笑,看着她哭……
  夜深了,方醒把那东西关掉收起来,然后把被子盖好——这里晚上的气温不像是夏天,倒是有些像初春。
  摸着那个东西,方醒感觉就像是触摸到了家人,心中安详,渐渐的睡了过去。
  ……
  不管身处哪里,军队总是要操练的。
  业精于勤荒于嬉,凌晨,聚宝山卫全员集合,出堡操练。
  而玄武卫也紧随其后。
  至于敌人的威胁,按照方醒的说法,在脱欢的大军到来之前,目前是这片草原最安全的时候。
  所以两个卫所集体出去操练,那动静把整个兴和堡的人都弄醒了。
  张羽很憔悴,在方醒率军来之前,他面临着瓦剌人不断的骚扰和威胁。等方醒来后,哪怕是干掉了巴根,可他依然在担心着脱欢的大军。
  关键是哈列国,那个庞然大物,拥有无数军队的大家伙。
  他们什么时候出兵?
  出兵了我们怎么办?逃跑吗?
  走在和大明乡镇差不多规模的街道上,张羽郁闷的道:“弹丸之地啊!不堪一击。”
  不过托一万多明军入驻的福气,那些军户家人都喜欢拎着个篮子,里面放着五花八门的货物售卖。
  街道两边开始稀稀拉拉的出现了不少妇人,她们就站在边上,三三两两的聊天,至于身前的篮子根本就不管。
  军户的女人少见较弱之态,大多能当大半个男人使唤,手脚粗大。
  张羽觉得这样的日子应该快到头了。
  只要击败脱欢,再击败哈烈人,兴和堡就会如同方醒说的那样,变成大明的腹地,这些军户都能过上好日子。
  “大人,是伯爷。”
  张羽正在想着以后这边是养羊还是干什么致富,看到方醒正在街上溜达,而且不时俯身去看看那些篮子里的东西,非常认真的讨价还价。
  这样的方醒让张羽感到有些陌生。
  “这个牛角号能不能便宜些,我要两个。”
  方醒试着吹了一下,满意的问道。
  篮子的主人,一个穿着一身男子长袍的妇人摇头道:“不行呢!这可是我用五个鸡蛋换来的,最少五十个铜钱。”
  方醒无语了,难道这边的鸡蛋要十个铜钱一个吗?
  你好歹说是用十个鸡蛋换来的也行啊!
  这一刻方醒觉得科学的推广任重道远。
  伸手摸摸身上,方醒却发现自己没带钱。
  这妇人大抵不认识方醒,也没注意到边上那几个女人在给自己使眼色,看到方醒窘迫,就讥讽道:“没钱还来消遣老娘呢!快走!”
  张羽走过来,正准备呵斥这个女人,辛老七却摸出钱袋付了账,而方醒却没有一点儿不高兴,反而笑眯眯的。
  “这就是生活啊!”
  方醒转身和张羽走在街道上,说道:“在北平更多的是劳心,而在这里,我才觉得这个世界是真实的,鲜活的。”
  张羽觉得方醒是在无病呻吟,他做梦都想去北平,哪怕是宣府都行,总比在兴和堡担惊受怕的强。
  至于南方,那是天堂,张羽根本就不敢奢望。
  两人溜达了一圈回返,方醒回到自己的地方,却在外面遇到了一个老头。
  “沙黑见过伯爷。”
  方醒没搭理老头,他盯着老头身后的那个明人问道:“你是谁?”
  这人一身青衫,举止有措,一看就是读书人。
  “学生董健,见过伯爷。”
  兴和堡很难看到读书人,那么眼前这位……
  “学生当年孟浪犯了些错,后来蒙陛下厚恩,只是被放到了兴和堡,现今在兴和堡教授些蒙学……”
  这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没有人愿意来塞外教书。
  是不是该向北边多流放些读书人呢?
  想着这些杂事的同时,方醒问道:“你们来见本伯可是有事?”
  董健有些呐呐,沙黑却抚须笑道:“伯爷,昨日这位读书人教人下棋,我想着家中的孩子也该学学,就请教了他,只是他说自家是人犯,不得乱跑,这不就大清早来请伯爷开恩,好歹让家里的孩子也能学学。”
  想主动融入大明的文化中,这是好事。
  方醒说道:“可以,只要想学,都可以送到学堂里去听课,至于先生不够,等大战之后,本伯自然会禀告陛下,调集些读书人来。”
  “多谢伯爷。”
  这个沙黑的汉话不错,拱手也有模有样的。他堆笑道:“伯爷,昨日见这位读书人教人下棋,让人看了只觉得玄妙无比…。。”
  “还想学围棋?”
  方醒莞尔一笑,然后问董健:“学棋多久了?”
  说到围棋,董健明显的精神一振:“回伯爷,学生从五岁就开始看谱,跟着学了围棋。”
  “哦!那倒是家学渊博了,既然来了,那便和本伯手谈一局吧。”
  董健的手中就拿着一块粗糙的木制棋盘,上面用毛笔画出了纵横,至于棋子,则是在沙黑的手中。
  这是预谋来堵人啊!
  方醒笑了笑,说道:“老七,搬张桌子出来,咱们在外面下盘棋。”


第1416章 谁的棋局
  街边大门外,一张桌子,两张椅子,两个人。
  棋盘前无身份贵贱,有的只是化棋为兵,纵横厮杀。
  猜子之后,方醒说道:“汉魏时十七道,其后变成了十九道,至此围棋之道大成,却受限于规则之羁绊,总有意犹未尽之感,今日你我对弈,无需遵守什么规则,任意罢了。”
  说完,拿到白子的方醒身体微微前俯,在董健那边的星位下了一子。
  董健沉吟了一下,同样在方醒这边的星位上落了一子。
  边上站着沙黑,还有几个看到热闹,懂些围棋的男子。
  方醒住的这三间房屋,原先是一个店铺,后来那家人找到机会搬回了宣府,这里就空下来了。
  这条街有几个商铺,此时看到这边热闹,于是那些人连生意都不做了,过来隔着十多步距离在看着。
  围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个神秘的玩意儿,无法想象同样的黑白子怎么能在那十九道棋盘上演绎出惊心动魄的棋局来。
  方醒第二子直接落在小目上,董健所学的布局知识只有座子,所以依然是二连星开局。
  第三子,方醒落在了三九上——中国流闪亮登场了!
  董健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子迟迟未能落下。
  ……
  阿台起床后,先喝了茶,然后吃了几块饼。
  走出帐篷,阿台看到了月鲁。
  “王爷,今日咱们的人还得继续打造营寨。”
  月鲁在揉肚子,好像是在极力的忍着什么。
  阿台点点头道:“脱欢肯定会来,所以营寨打造的越坚固,咱们就越安全,要让人盯紧了,千万别弄虚作假。”
  月鲁低吟一声,“是,王爷……王爷,我……我要去上茅厕。”
  “吥……”
  一个尖利的屁,就这么当着阿台放了出来。其后那屁声变得沉闷起来。月鲁也顾不得什么体统,夹着腚沟就往临时的茅厕跑。
  阿台皱眉掩住鼻子,然后快步走出了这段路。
  “把它拉起来!”
  不远处有十多人正在肢解树木,边上一群孩子在等着。
  斧头锯子一起上阵,没多久这棵大木头就被分解成了一段一段的。然后那些孩子们一拥而上,把掉在地上的枝丫一抢而空。
  这一路迁徙虽然困难,可总算是成功到达了目的地,但燃料却不足了。
  阿台看着这一幕,就说道:“可组织人去拾些柴火?”
  月鲁不在,身后的侍卫有人说道:“王爷,现在事情多,还没时间去。”
  “要抓紧!”
  阿台顺着栅栏缓缓视察下去。
  栅栏的前面还得要挖壕沟,而且要挖很深,这是明军的要求。
  一排排的人站在壕沟边上,奋力的把装满泥土的箩筐提起来,然后运到营寨里,据说有明人会教大家怎么打造泥屋,冬天比帐篷强多了。
  哎!阿台有些茫然的看着这一幕,他担心这些牧民会慢慢的习惯了明人的生活方式,再也不肯辛苦的逐草而居。
  到了那时,鞑靼人再也没有了自己的特长,想养活自己,怕是要去寻明人求援了。
  种地?
  阿台看看自己保养的白白胖胖的手,想象着这双手去握着锄头,顿时就有些意趣阑珊。
  不过想起瓦剌人以后的遭遇,阿台就不厚道的笑了。
  哈哈哈!还有那个该死的阿鲁台,什么狗屁太师,和脱欢一个样,把他们这些所谓的大汗当成了傀儡,动辄呵斥。
  “都死了最好!”
  阿台呸了一口,然后带着人回返。
  几万人的部族全都聚集在这里,那些帐篷到处都是,不过明军有规矩,所有的帐篷必须得按照秩序安置,所以看着丝毫不乱,井井有条。
  一个和尚在讲经,周围聚集了一大群人,都虔诚的跪坐在和尚的身前。
  阿台停住脚步,想起了自己曾经有幸看到过一次十六天魔舞的盛景,当真是让人怀念。
  那和尚讲经的声音低沉,周围的人渐渐的都垂眸,心中安宁。
  阿台却不行,他在想着鞑靼部以后的发展,所以两种情绪一触碰,顿时就烦躁起来。
  这时那些牧民跟着和尚开始念经,声音宏大。
  阿台回身,看到自己的侍卫们都是宝相庄严,不禁轻哼了一声。
  而与此同时,边上的一个帐篷被人掀开了帘布,旋即有金属物反光。
  ……
  兴和堡最近无事,而且也被方醒接管了权利,所以无所事事的张羽整日只能去指挥鞑靼人修整营寨,教授统一双方的信号令旗等。
  早上去查看了一趟后,张羽就回城了。
  今天恰好有一队辎重车从宣府过来,在堡门外接受检查。
  张羽走近看了一眼,正好抽查到一袋子面粉。
  “好白的面,做成饼肯定好吃……”
  堡外的几个鞑靼人都艳羡的凑过来,他们可吃不上这等高档货色。
  张羽笑了笑,这几天鞑靼部可是忙的够呛,放牧的活都交给了那些老人和孩子。
  这几人大概是偷懒吧。
  那几个鞑靼人靠近之后,其中一人伸手去摸面粉,有军士就呵斥道:“离远些,这些都是救命粮,谁敢占便宜!”
  那鞑靼人讪讪的退后一步,看了面带微笑的张羽一眼,然后说了几句蒙元话。
  张羽的面色陡然一变,瞬间就开始后退,同时准备拔刀。
  能听懂大明话的鞑靼人,居然用蒙元话来和兴和堡的守将说话,这是……
  ……
  棋盘上多了六十多枚棋子,黑棋除去自己的左下角之外,其它地方看着都岌岌可危。
  所谓金角银边草肚皮,可方醒却背其道而行之,从开始就抓住了黑棋的缓着,然后一气把黑棋压在三路以下。
  “太厚实了呀!”
  董健的脸上全是汗,他凝神盯着棋盘,想找到一个能侵削白棋厚势的方案。
  良久,董健强硬的在五路投下一子,遥遥和刚在四路冒头的黑子呼应。
  进可攻,退可守,应当可以了吧。
  方醒笑了笑,问沙黑道:“棋盘如沙场,棋子如士卒,而棋手就是统帅,你认为这盘棋谁能赢?”
  沙黑一怔,看向方醒。
  笑吟吟的方醒,可那眼神却仿佛是细针,刺的沙黑的眼睛生疼。
  冷汗瞬间从沙黑的背上冒出来。天上的太阳在挥洒着热量,可沙黑却感到了冰冷,就像是雪灾时看到自己的部众们守着一堆被冻死的牛羊时的冰冷。
  方醒笑吟吟的道:“你不能回答吗?那便是没用,没用的家伙,和宁王想来会弃之如敝履……”


第1417章 几方发动
  感谢书友:‘吃飽還餓’的打赏,成为本书的第五十六位盟主,感谢支持!
  。。。。。。
  沙黑的老脸上全是汗水,他强笑道:“伯爷,小的不懂这个啊!”
  从我到小的,这个称呼转换的速度飞快。
  方醒拈着一枚白子微微一笑,然后落在了单间夹的位置上。
  “你不懂吗?”
  满意的看着董健的愕然,方醒说道:“你的大明话说的极好,可见……是有些来历的,沙黑,听闻你在十余年前曾经和阿鲁台有过争斗,而且还是以弱对强,可见你的纵横之术炉火纯青……”
  沙黑脸上的汗渐渐的收了,恭谨的道:“伯爷说的乃是多年前之事,那阿鲁台倒行逆施,小的是看不过眼了,就和些志同道合的头领们一起争执了一番,这才打消了他的野心……”
  董健毅然小尖寻求联系,而白棋要想不被他下一手的小飞压,那么必须要跟着小尖,或是直接小飞。
  小飞虽步伐轻灵,但黑棋随时都能截断联系。
  方醒却直接单并出头,说道:“那次之后,你便有些消沉了,可是怕了阿鲁台?”
  一边下棋,一边和沙黑说话,董健觉得方醒这是在羞辱自己,于是毫不犹豫的强行扳头。
  “你看,这下棋不能赌气啊!你扳头气势很盛,可却是在主动寻求战斗,那我岂有不应之理?”
  方醒落子,直接切断了黑子。
  董健心中大怒,虎打!
  方醒出头,然后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贴身搏杀。
  ……
  那些牧民都在明军的指挥之下建造营寨,这让阿台很失落。
  微微一叹之后,阿台准备回去了。
  刚转身,一个黑影就扑了过来。
  “刺……”
  只来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