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施二姐说道:“不是说殿下要明日才到吗?”
  “谁跟你说的?赶紧收了!”
  施济孙的眼中闪过得意之色,呵斥道。
  “船队来了!”
  这时候有人指着外海喊道,施济孙抬头一看,就跺脚道:“你啊你!哎!来不及了,赶紧叫他们规矩些!”
  等方醒率先登岸时,看到那些百姓都束手站在火堆边上,有人还不时去翻动着烤架上的肉。
  “大人,小女有罪!”
  施二姐跪在地上请罪,把这事儿扛住了。
  方醒看了一眼一脸惶恐的施济孙,轻笑道:“都起来。”
  方醒看到施二姐欲言又止的模样,就说道:“不用慌张,你们自发的庆祝,殿下看到了只有欢喜,都安心的吃吧,让他们闹腾起来。”
  回过身,朱瞻基已经登岸了,顿时岸上一阵欢呼。
  “大明万胜!”
  “陛下万岁!殿下千岁!”
  “大明威武!”
  在这乱七八糟的喊声中,朱瞻基冲着那些汉人拱拱手,走了过来。
  在大明,就算是朱棣出行,也不会让百姓跪拜相迎。
  当然,这边的土人例外。
  当年郑和登岸时,那些小国国主无不膝行前来拜见。
  可汉人不用!这一点已经交代了下去。
  汉人的膝盖最好少跪,跪多了就会软,跪多了脊梁骨就直不起来!
  朱瞻基一路拱手过来,说道:“此次大胜,当鼓舞南海汉人的民心,洪保。”
  “殿下,臣在。”
  “去,到船上弄些酒肉下来,今日本宫与大家同乐。”
  朱瞻基朗声道,那气度引得边上的百姓不禁又跪了。
  “都起来,以后别动不动就跪。”
  朱瞻基语重心长的道:“你们在此不易,大明远在千里之外,以前不能庇护大家,让你们受委屈了!”
  “殿下啊……”
  一个老人突然跪在地上,老泪纵横的道:“当年的梁王带着我们一路走来,何其的艰难啊!那些土人凶狠,虐杀了咱们多少汉人!可那时候咱们只能望天,没有人啊!一个人都没有,就是咱们自己拎着棍子和他们厮杀,死了多少人,这才能在旧港活了下来……”
  方醒心中恻然,朱瞻基同样是偏过头去,不忍再去看这位老人。
  这块地方断断续续的传来了哽咽声。
  二十余年前,爪哇灭三佛齐,汉人们惶恐不安,于是在梁道明的带领下,在旧港这里抵抗爪哇的入侵。
  经过一番征战后,旧港成为了夹缝中的汉人地盘,而等消息传到大明,沿海一带无数百姓蹈海前来投奔他,可见当时大明禁海政策对沿海百姓的影响有多大,让他们宁可冒险来旧港讨生活,也不愿意留在故土。
  方醒听到身后有哽咽声,回头一看,原来是王贺。
  王贺抽咽着道:“兴和伯,咱家听到这个,恨不能杀光了那些家伙!”
  方醒走过去扶起老人,说道:“老人家,那是以前了,您看现在太孙殿下都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陛下在看着你们,你们不会再孤军奋战!”
  老人不搭理方醒,而是看着朱瞻基问道:“殿下,大明不会抛弃我们吧?”
  朱瞻基点点头,指着停满了外海的船队道:“你们放心,大明的船队不只是宣慰,更多的是宣威,以后若是有人敢欺负大明的百姓,那就是这支船队的敌人,就是大明的敌人。”
  朱瞻基的手指向了边上的聚宝山卫,目光炯炯的道:“看到了吗?大明不但有无敌的船队,更有无敌的大军,蒙元人被打败了,如今只能苟延残喘。交趾被收归大明,瀛洲成了大明的布政使司,谁!还有谁敢挑衅它们?”
  “维克拉马已经灰飞烟灭,这就是挑衅大明的下场!”
  朱瞻基雄姿英发,自信的道:“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大明将枕戈待旦,随时准备讨伐海外不臣!”


第1247章 船队就是播种机
  感谢书友:‘墨色夕颜葬’的万赏!
  。。。。。。
  旧港这个地方,它的头上悬着一把刀,这把刀的名字叫做‘爪哇’,或是‘满者伯夷’。
  如今这把刀被大明打的生活不能自理,汉人们再也忍不住,纷纷从家中出来,就像是元宵节般的,通宵狂欢。
  一位最年长的老人被推选出来向朱瞻基敬酒,施进卿介绍道,这位老人当年曾经救过梁道明的命,子孙泰半死于土人之手。
  朱瞻基叫人搬来凳子给老人坐下,然后端起大碗一口气就干了,顿时周围欢声雷动。
  老人被朱瞻基这番礼遇给激动的不行,张开没牙的嘴说些谁都听不懂的话,朱瞻基还得低头表示听懂了。
  尊老爱幼,这是华夏的传统美德,就算是朱棣在此,他也得对这位据说有九十多岁的老人拱手搀扶。
  这才是汉人啊!
  方醒看着这一幕,只觉得未饮先醉,醺醺然间,看到一个武将端着酒碗过来。
  “下官石搬,见过伯爷。”
  方醒看到朱瞻基走进了那些百姓的中间,就挥挥手,辛老七带着家丁们跟了上去。
  虽然这里都是汉人,可谁能担保没有几个疯子。
  石搬看到方醒的动作,就笑道:“伯爷无需担心,那些有异心的早就跟着爪哇人走了,不然留着也会被清除掉。”
  当时的旧港万分危急,及至后来,这片海域甚至还出现了一波汉人为主体的海盗,袭扰周边。
  所以清除奸细是常有的事,并形成习惯保留了下来。
  方醒点点头,石搬赶紧试探道:“伯爷,这些海外汉人,以后算是大明的,还是……”
  “当然是大明人!”
  方醒有些不虞,这还用得着说吗?若是朝中有谁敢说这些不是大明人,就算是在朝堂之上,他一定会把这厮打成猪头。
  石搬嘿嘿的笑道:“伯爷,那……那些孩子呢?”
  “什么孩子?”
  “就是那些……”
  石搬看到方醒的眉间渐冷,赶紧交代道:“伯爷,下官在这些地方留下了七八个孩子。下官担心以后没人管,就……厚颜来求伯爷。”
  方醒一怔,旋即哭笑不得道:“你们倒是成了播种的工具。”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这些精壮汉子常年不是在陆地上操练,就是在海上飘着。
  海上的寂寞让人窒息,看到一只苍蝇都怀疑是母的。
  时间一长,这些汉子自然会用别的方式闹腾:打架,骂人……
  等船队靠岸之后,哪怕那些土人女子长得再寒掺,在这些家伙的眼中都成了貂蝉,于是一群群的明土杂交孩子就这样出生了。
  而这些孩子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由于他们生父的身份,导致他们在本地不被其他土人接受。
  而大明目前也没有承认他们的意思。
  这和后世的黑户没啥区别。
  石搬眼巴巴的看着方醒,汉人对于子女多有看重,子女越多就越是高兴,当然,前提得养活他们。
  方醒失笑,骂道:“一群到处乱来的家伙,罢了,等着吧!”
  “多谢伯爷!”
  石搬看到有苗头,就仰头干了碗中酒,然后得意的大笑一声。
  等朱瞻基回来时,方醒就说了此事。
  “大明短期内难以移民,这样也不错。”
  大明的种,自然要承认。
  而且……
  “优待些吧。”
  方醒和朱瞻基相对一笑,都觉得畅快之极。
  只要给这些孩子和他们的母亲优待,那些土人自然会艳羡,然后……
  那些殖民者就是这种套路,百年后,那些地方就变了模样。
  “多谢殿下!”
  “混蛋之极!”
  方醒笑骂道。
  石搬大概是忍不住把这个好消息传给了大家,那些船队的人都开始欢呼起来。
  洪保和王贺在旁观着,他突然仰头呼出一口气,说道:“王贺,兴和伯果真对殿下忠心耿耿吗?”
  王贺今日拉肚子了,在船上就拉的差点下不来,所以只能看着那些烤肉眼馋,闻言他诧异的道:“当然!”
  这话很不客气,洪保叹息道:“犹记得几年前咱家回京,有缘和殿下相处了半日,那时候的殿下虽然英武,可……”
  想起从出航开始朱瞻基展露的果断和睿智,洪保说道:“殿下做事不乏果断,亦不乏方略,咱家也算是看过不少书,所谓的秦皇汉武,年轻时难道就能比殿下更好?”
  王贺不知道他的用心,就不客气的道:“殿下从小就由陛下一手教导,有今日难道很奇怪吗?”
  洪保低头,负手道:“殿下长进如斯,咱家看到只有高兴的份,只是王贺,咱家听闻兴和伯对殿下的影响颇大,这不是好兆头。”
  “你想说什么?”
  王贺看看左右没人能听到,就说道:“殿下早些年同兴和伯相识,他们亦师亦友,这些年兴和伯为了殿下几乎成了读书人的公敌,连那些武勋都不待见他,这样的人,若他是权臣,你信吗?”
  洪保笑了笑:“那兴和伯究竟教了太孙什么?”
  王贺振眉道:“科学,你该听说过的。只是殿下学的应当是外面没有的科学。”
  洪保点点头道:“你大概也不知道其中的底细,咱家看了兴和伯在占城和爪哇的行事,觉得有必要去问问。”
  王贺的眸子一缩,这才想起这位的身份。
  能在郑和船队担任副使这个和郑和相互牵制的职位,那就说明洪保是皇帝的心腹。
  也就是说,这一路大家都在洪保的监视之下,回到大明后,他将会向朱棣一一汇报。
  王贺马上就软了:“洪公公,兴和伯和殿下可是亲密非常,如果兴和伯有不轨,陛下早就动手了,哪还会让殿下跟着一起出海,您说是吧?”
  洪保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然后就过去找方醒。
  今夜那些百姓太过兴奋,于是就难免喝多了。
  喝多了兴致高,可却也不敢去灌朱瞻基,于是目标就转向了看着很和气的方醒。
  方醒摆摆手道:“今晚够了,大家去找……呃!去找其他人吧!”
  洪保出现的时机恰如其分,那些围过来的百姓都悻悻的去寻找目标。
  “洪公公也是来找方某喝酒的吗?”
  方醒有些醺醺的问道,随手用刀削了一片烤肉大嚼着。
  洪保坐在边上,等人都走后,突然问道:“兴和伯对殿下怎么看?”
  呃!
  方醒一怔,皱眉道:“洪公公此言何意?”
  “咱家看兴和伯手段不俗,想请教一二。”


第1248章 心思难测的洪保,运气好的施二姐
  感谢书友:‘心“に惑’的万赏!
  篝火不时炸出火星,方醒喝了口酒,凝视着篝火问道:“你想知道些什么?”
  洪保拿起烤肉,粗俗的撕咬了一口,咽下去后说道:“男人没那东西就不归属阴阳,这世上还有比这还惨的事吗?”
  “当然有。”
  洪保摇摇头道:“你不懂。那些没了根子的人在宫中的日子并不好,特别是那些大字不识的,更是出头无望。”
  “咱家当年蒙陛下恩典,得以读书,从此才知道人就不该这般活着,所以咱家就努力上进,忘掉挨的那一刀,渐渐的,果真就忘掉了。”
  洪保显然陷入了回忆中,用近乎于梦呓般的语气说道:“等咱家跟着船队出海后,才知道这世界之大,我辈就是井底之蛙,而陛下不嫌弃咱家是个刑余之人,托以重任,咱家自然要拼命的回报,兴和伯,这你该懂吧?”
  “你学的是儒学,不错。”
  方醒觉得儒学的闪光点同样不少,可惜却不是实用之学罢了。
  “是。”洪保说道:“兴和伯和儒家针尖对麦芒,也是胆大,咱家佩服。那么咱家想请教兴和伯,咱家看了你近日的行事,太过霸道。”
  “对外族霸道有错吗?”
  “有错。”
  洪保笃定的道:“对待这些藩属,当软硬兼施,兴和伯以为然否?”
  “嗯。”这个方醒是认可的,他说道:“你是在说我对占城和爪哇太过强硬,会对殿下以后的行事造成影响吗?”
  洪保不说话,方醒说道:“你们希望殿下是什么样的?或是说你们觉得自己就能坐上影响朝政的那个位置?”
  “兴和伯!”
  方醒这话太狠,一下把洪保就顶到了墙角。
  他也没想到方醒居然不忌惮自己。
  “兴和伯,慎言!”
  洪保并未惶恐,只是淡淡的道:“咱家刑余之人,说咱家造反,那只是个笑话。”
  “咱家在海上漂了这些年,很辛苦。”
  洪保诚恳的道:“可咱家还想继续飘下去,若是不出海,咱家晚上都睡不踏实。所以……咱家不希望哪一天大明在海外就成了公敌。”
  这就是一个不想离开大海的宦官,可却对大明未来的海洋政策看不清,于是就借着机会来诈方醒。
  方醒觉得好笑,就说道:“那是以前,明白吗?等大明在北方草原扫清了那些敌人之后,目标会转往哪?”
  洪保诧异道:“难道要往这边来?”
  先前朱瞻基安抚百姓的那番话,洪保认为只是走过场,这种过场郑和与他都没少走。
  其实就是忽悠!
  “你说呢?”
  方醒面无表情的道:“你知道的太多了,本伯在考虑要不要杀人灭口。”
  可洪保却猛地起身,迫不及待的问道:“兴和伯,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罢了,咱家知道了。”
  看着洪保大步朝着朱瞻基那边走去,方醒不禁摇头失笑。
  牵制啊!
  方醒摇摇头,这种相互牵制导致洪保和郑和很难谈及这等事。
  而朱瞻基此时却在面临着选择。
  施进卿在陪他喝酒,话间对自己的身体颇为灰心,就想请朱瞻基指定下一代宣慰使的人选,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朱瞻基微笑着,听完后就问了施进卿的想法。
  “殿下,臣……臣……臣女二姐,对大明忠心耿耿,行事周全。”
  说完他心中忐忑,毕竟女子为官,在大明可没有先例。
  朱瞻基微笑着,目光扫过眼前的施二姐,问道:“爪哇来犯,你当如何?”
  这是在考量,也就是说,朱瞻基并不介意一个女人担任旧港宣慰使。
  施进卿大喜,急忙给施二姐使眼色。
  施二姐想了想,不慌不忙的道:“殿下,爪哇人悍勇,可却只是私斗厉害,集结起来就是散沙。”
  这个女人有些意思,朱瞻基在心中暗自点头。
  私斗厉害,一盘散沙。
  这个眼光不错!
  如果爪哇人能团结,那就是劲敌!
  施二姐继续说道:“旧港这边,只要是男子都经常操练,若是有懒惰的,只消说了以前被爪哇人虐杀的事,罕有还能坐得住的。”
  这是用惨痛的教训来警醒百姓,算是不错的手段。
  “坚守。”施二姐很冷静的说道:“若是援军不至,当虚与委蛇,就算是让出旧港也在所不惜,只要保住了人,等王师一来,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重新夺回来。”
  朱瞻基挥挥手,施进卿就喝道:“二姐退下。”
  等施二姐走后,朱瞻基说道:“不错!”
  施进卿大喜,马上就准备谢恩,可朱瞻基却补充道:“此事等回京后,交于皇爷爷决断。”
  “谢殿下!”
  施进卿知道这是程序,不过希望很大。
  朱瞻基起身,洪保急忙就陪在身边。
  “想说什么?”
  朱瞻基喝了点儿酒,感觉很敏锐,察觉到洪保有些欲言又止。
  洪保陪着朱瞻基往码头走去,说道:“殿下,若是需要人在此镇守,臣愿意留下。”
  朱瞻基看似漫不经心的道:“不用了,郑和还没老,你也还没老,怎么,觉得自己争不过王景弘,气馁了?”
  跟过来的方醒听到这话,才知道自己完全猜错了洪保的意思。
  洪保对着方醒歉然颔首,然后说道:“殿下,臣……”
  “以后大明不可能只有一只船队!”
  朱瞻基一句话就让洪保喜出望外,然后知趣的走了。
  “他们的心思与常人不同,争强好胜更厉害些。而且……洪保还有一番自己的打算在里面,你不必理会。”
  朱瞻基一句话就解释了洪保的情况,然后说道:“施二姐是个不错的人选,我准备回去后向皇爷爷大力推荐,想必皇爷爷也不会反对。”
  方醒点头道:“施二姐若是能担任宣慰使,那就是朝中给了施家一个天大的面子。”
  朱瞻基把他未尽之言说了出来:“施进卿是个聪明人,在大明要重视这边的时候把施济孙放下,让施二姐出头,这就是在表明施家的忠心。既然有忠心,那大明自然不会亏待施家。”
  施二姐担任宣慰使确实是天大的面子,可等施二姐去后,旧港的行政长官就和施家无关了。
  “爪哇人可开始了吗?”
  “差不多,就差一个火星了。”
  方醒想起自己弄的手脚,不禁笑了起来……


第1249章 这是明人的诡计
  感谢书友:“赤焰的噩梦疯”的万赏!
  感谢书友:“别惹老子!”的万赏!
  ……
  爪哇的清晨,雾气渐渐散去。
  国主才将完蛋,爪哇的权利将面临着再次分配。
  土人们根本就不管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太阳出来后,都跑到海边,想看看有什么可以不劳而获的食物。
  大海是危险的,也是慷慨的。
  一群土人在海边转了半圈,只收获了些味道差劲的鱼获。
  一行人往回走,前面的一个突然一个踉跄,摔了个狗啃屎。
  他爬起来吐掉嘴里的沙子,正准备去看看是什么东西绊了自己一跤,就看到那些同伴疯狂的冲着自己而来。
  顿时一番争斗就在他的眼前展开,等人分开后,一个身材略微高大些的同伴举着手中的那个东西在欢喜的嘶吼着。
  这人的手中拿着一根晶莹剔透的花枝,那花枝分出三个枝叶,枝叶的花朵上点缀着粉红色,看着娇艳欲滴。
  这是什么?
  所有人都虔诚的跪倒在地上。
  消息封锁不住了,很快就来了一队军士,用一袋子粮食就换走了这尊宝物。
  可这队军士在半道就遭遇了拦截,经过一番苦战后,全数战死,宝物被敌人抢走。
  等马山得知这个消息时,几乎都要疯了。
  “为何不杀光那些人!?”
  他笃定的认为就是那些土人把消息泄露给了别人,这才导致了拦截。
  狂喷了一顿之后,马山起身来回走动,越走越快。
  这里是‘王城’,大小却比不过大明富贵人家的花园,而他现在正在一座楼上,地上铺着干花草做成的坐垫。
  “要动手!我们必须要先动手!”
  马山毕竟是果决之辈,他阴沉的道:“明人不会支持他们,但也不会支持我。不过你们放心,只要打败他们,那些土地和人口都是你们的了!”
  每一个旧势力的倒下,就意味着生产资料的再次分配。
  这就是动力!
  “行动起来!”
  马山终于忍不住嘶吼起来。
  嘶吼声在爪哇大地上沸腾,到处人头攒动。
  “这是娑罗花!”
  当那个宝物落入了一个戴着金叶花冠的男子手中时,他举起宝物,朝着身前的几千男子高呼道。
  天命所归!
  哪怕大家都知道这不是娑罗花,可依然被这件宝物给震惊了。
  “去!把消息传遍爪哇,我将为王!”
  伴随着这声得意的喊叫,爪哇在沸腾。
  ……
  “杀……”
  两个巨大的阵型发起了冲击,当迎头撞上时,无数的残肢断臂在飞舞,鲜血喷溅。
  那些土人奋不顾身的在冲杀着,手中的蛇形剑拼命的挥砍着。
  生命消逝,化为肥沃大地的养分。
  无数的头人被蛊惑着,加入到获得圣物的那一帮。
  而马山只能苦苦支撑,因为原先的力量都在大明的打击下所剩无几。他只能把那些能提的动武器的男丁召集起来,投入到那和血肉磨坊一般的前线去。
  ……
  半个月后,马山的麾下仅存一千余人,退守‘王宫’。
  爪哇并无王城,唯一能称得上王城的地方,方圆才一百多步。
  无险可守的马山绝望了,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投降,否则将会被虐杀。
  “这是明人的诡计,他们想让我们自相残杀!”
  马山的嘶吼被使者带了出去,但回来的却是一个人头。
  整个‘王宫’被紧紧的包围着,叛乱者们拥兵数万,一眼看不到头。
  气势在我!
  进攻开始了,围墙被大木撞开,蜂拥而至的叛军让马山拿着火把的手在发抖,而他的周围都是浇了油的柴火堆。
  “轰轰轰轰轰!”
  这时不远处传来了轰隆声,马山以为是打雷了,就抬头看着碧蓝的天,泪水长流。
  “嘭嘭嘭嘭!”
  火枪的齐射声终于让马山清醒了,他起身把火把往外一扔,结果脚下拌蒜,人摔倒的同时,火把就落在了柴火堆里。
  轰!
  火焰瞬间升腾,马山疯狂的爬起来想往外跑,可那些柴堆却成了他的拦路石。
  等他把柴堆踢开时,火焰已经蔓延了过来。
  “啊……”
  而那些叛军也没趁机进攻,因为就在他们的背后,聚宝山卫正在不断推进。
  “齐射!”
  “嘭嘭嘭嘭!”
  铅弹在阵前组成了一道火网,那些拼命想突进来的叛军们被成排的打倒在地上,旋即火炮换上了霰弹,开始喷吐火焰。
  “轰轰轰轰轰!”
  爪哇属于未开化的地区,那些叛军半月前还是百姓,如何能承受这种强度的打击?
  “追击!”
  方醒挥刀,骑兵从火枪阵列的两翼冲了出去,一路驱赶着叛军。
  “前进!”
  林群安高喊道。
  “前进!前进!前进!”
  阵列瞬间而动,如墙般的开始小跑,随即渐渐的加速。
  朱瞻基满意的看着到处奔逃的叛军,再看看‘王宫’中的大火,说道:“此战奠定了爪哇的大局,大明以后就是这里的主人了!”
  一直被瞒着这个作战计划的洪保没有怨言,他恭谨的道:“殿下,此战也奠定了大明的大局!”
  如此储君,谁敢置喙?
  朱瞻基的目光越过硝烟,淡淡的道:“大明的征程还远远没有结束,不该欣喜!”
  这一战方醒并未插手,全程由朱瞻基指挥,他甘愿做一名传令兵。
  这就是在保驾护航啊!
  洪保的心中再无疑虑,心中已经打好了给朱棣汇报的腹稿。
  ——陛下,兴和伯善于攻伐,然此行对殿下帮助良多。爪哇一战,殿下运筹帷幄,从容布局,一举打垮爪哇叛军,从此爪哇再无威胁!
  ——殿下对聚宝山卫的指挥如臂使指,上下一心,臣为陛下贺!
  只是这样的方醒却让洪保倍加警惕。
  前方,聚宝山卫的将士们以小旗部为单位,开始四处追杀叛军。
  马山麾下仅存的一千多人也不甘示弱,不用谁指挥,他们甚至跑的比那些叛军还快,杀的叛军更多。
  方醒看着这个场景,满意的道:“这些人要好生招待,船上不是有不少棉布吗?给他们每人一套衣服,要大明的样式。待遇要好,每日能吃饱。”
  王贺心领神会的道:“是啊!大明在爪哇的朋友太少了,这些忠心耿耿的爪哇人,就该得到厚待。”
  大明不会直接统治爪哇,那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方醒说道:“抓到的俘虏拉去旧港,那里将会变成大明在南海的据点,让施进卿重新建造一座旧港城,还有港口也要扩大,不然船队来了还得停泊在外海,怎么维修?”
  王贺想起以前在瀛洲等地的操作手法,就得意的道:“施进卿还在愁着怎么修造,却没想过去抢了土人来干活,稍晚他肯定会乐不可支。”
  施进卿看到旧港最大的敌人彻底溃败,确实是乐不可支,然后就说要带方醒等人去见识一番风物。


第1250章 遍地腥膻,此辈不可信
  这里是爪哇王居住的地方,也是最为繁华的地方,人居鼎盛。
  低矮的木屋密布,家家户户的门都紧闭着,一双双恐惧的眼睛透过门缝在往外看。
  一个百户所的军士紧紧的护着朱瞻基几人,目光所至,那些恐惧的眼睛都消失在门缝里。
  过去一段路,这里的房屋看着好了许多,砖瓦房,带着异域风情。
  “殿下,这里住着那些番人的后代。”
  施进卿说到这些人,明显的有些不渝。
  所谓的番人,就是大食人,那些大食商人往来经商,最后定居于此。
  “伯爷,这些番人在爪哇都是一等人,国中都信奉……此辈……”
  “他们是上等人?”
  此时那些番人都出来,在家门口躬身迎接大明皇储,笑的甚是矜持和市侩。
  听到方醒的话,朱瞻基回身道:“可有此事?”
  施进卿尴尬的道:“是,殿下,这些番人带着土人信奉……,钱财又多,地位颇高。”
  “那我大明的百姓呢?”
  施进卿摇摇头,苦笑道:“咱们的人四处散居,却不知抱团才能抵御外敌的道理,所以……”
  中原太大,各地的风俗人情多有差异,所以在移居海外之后,多是就地抱团,却忌惮着旧港的汉人势力。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奈何!!!”
  宁可当一个小村子的头领,也不愿意去旧港保平安。
  当头领的基因早已深埋于这些人的骨髓!
  你难道比我厉害吗?我干嘛要听你的?且等我也操弄一番。咱们日后再见,我定当让你望尘莫及!
  当个体无所适从时,大一统才会深入人心。
  朱瞻基皱眉道:“此辈远来,肤色相貌不同,为何要一等?本宫看来,当是劣等!”
  洪保的面色一变,正想劝谏,一道冷冽的目光盯住了他。
  是方醒,他盯着洪保道:“大明很大,可却不庇护那些喂不饱的豺狼。若是慈悲心大作,可去与之一体。”
  洪保的嘴唇蠕动几下,最后化为深深的一叹。
  那些番人的微笑并未得到朱瞻基的回应,不过他们也不慌乱,只是目送着朱瞻基等人远去。
  可有人拖在了后面,有人打马回码头去调兵。
  再往前走,就是一个集镇,人口约四五千。
  那些土人嚼着槟榔,懒洋洋的在家门口说着先前的大战,等看到明人来了,都飞快的转身进家。
  关门的声音此起彼伏,方醒看到还有一家人呆呆的站在外面,就说道:“咱们去看看吧,看看这些土人是如何过日子的。”
  朱瞻基点点头,有人过去控制住了这家人,方醒打头走进了这户人家。
  四壁空空如也,没有桌椅,屋子中间有一个火塘,柴火正在燃烧着,火舌舔舐着一块已经被熏黑的石板,石板上有些虫蚁,方醒甚至看到了蚯蚓。
  “这就是他们的吃食。”
  施进卿叫了那家人进来,让他们吃饭,于是方醒就第一次见到了比茹毛饮血还厉害的饮食方式。
  把那些烤的半生不熟的虫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