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行人到了玉泉山下,在湖边停住。
孙氏蒙上面纱,侍女拿出脚踏,扶着她下去。
脚刚踏上脚踏,孙氏侧脸看了一下后面的马车,就见到方醒过去,单手就扶住张淑慧跳下来。
而小白更是简单,不等方醒去搀扶,自己就轻巧的跳下车来,还笑着让土豆也跟着跳。
胡善祥看到后也生出顽皮之心,挥手让侍女退后,动作更轻盈的跳了下来,让朱瞻基心中一楞。
锦衣卫百户的女儿,怎会娇弱?
孙氏下来了,同样笑吟吟的看着土豆在车边跃跃欲试。
方醒不去扶,只是鼓励道:“土豆在家可是比这高的地方都跳过,来吧。”
话音未落,土豆就嘿的一声跳了下来。
胡善祥看到方醒的身体猛的前扑,双手前伸,眼瞅着就要抓住土豆,可土豆却双手撑住地面,稳住了身体。
方醒的手猛的回收,差点一个狗啃屎,但他却在稳住身体后笑道:“土豆好样的!”
“爹!娘!”
土豆兴奋的满脸通红,就像是一个刚做成了大事的成年人般的自豪。
方醒正准备再鼓励几句,朱瞻基过来了。
“德华兄,你不怕土豆摔伤吗?”
两家人站在边上,看着侍卫和家丁们在湖边安置帐篷。
“不怕,就算是摔伤了,顶多是一屁墩,或是擦伤手脸,可孩子却不能娇养,什么都不敢去做,还美名其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多半心理有些毛病。”
“多疑,且无勇猛精进之心。”
朱瞻基点点头道:“婉婉在方家庄和那些孩子一起玩耍之后,整个人都变得开朗了许多,见到大人也不会畏畏缩缩,是这个理。”
而作为对比,朱瞻墉就是个反面教材。
第1213章 朱棣的力量
湖水清冽,一个小炉子被烧起来,柴火的烟雾飘过来,闻着竟然有些出尘之意。
土豆和平安被带到湖边去,嚷着要钓鱼。
张淑慧说没鱼竿,可朱瞻基却变魔术般的,从车里拿出两根钓竿来,让人想笑。
辛老七亲自去挖蚯蚓,不过方醒估计他挖不到。
最后还是弄了一团面粉,伴着些油当做诱饵。
胡善祥就蹲在土豆的身边,紧张的看着浮漂,张淑慧和小白都被方醒带着去钓过鱼,所以就笑道:“天气冷了,鱼不吃钩呢。”
胡善祥偏头问道:“可在以前,冬天都有人卖鱼呢。”
“那是渔网捞的。”
朱瞻基在不远处和孙氏也在钓鱼,突然插了一句话。
气氛有些尴尬,孙氏满面通红的示意朱瞻基去胡善祥那边,可朱瞻基却摇摇头。
都是倔种啊!
小半个时辰后,两根钓竿连鱼鳞都没钓到,方醒起身道:“好了,弄饭吃去。”
土豆嘀咕着还想再试试,可湖边冷,长久呆着不动容易受凉,被张淑慧给拎了回去。
晚饭方醒没动手,因为朱瞻基带了一个厨子。
一张桌子被架在草地上,方醒和朱瞻基表示让给女人和孩子,胡善祥坦然受之,孙氏却有些不安。
吃饭时,女人和孩子们在一起,方醒和朱瞻基一起,侍卫们和家丁一起。
“你认为是谁干的?”
朱瞻基终究是憋不住,他觉得有人在暗中看着自己。
方醒皱眉道:“说不清,有能力干成这事的不少,而且我仇家也不少,所以就别想了,反正他们也只能是恶心人。”
“舆论哗然啊!”
朱瞻基不同意这个说法,事情发生之后,北平城中的舆论迅速朝着不利于方醒的一边去了。
“那人会套马。”
方醒就说了这个,然后举杯相邀。
大明虽然也有马政,可百姓家中也就是一两匹马,谁会去学套马?
“是蒙元人无疑,只是却不好找。”
朱瞻基惆怅的道:“几次北征的俘虏大多安置在北平城,要找一个会套马的人,那简直是大海捞针。”
方醒点点头道:“那些异族俘虏不该群居,而且更不该放在一处,应该全部打散送到交趾和瀛洲等地去,否则……”
“否则什么?”
朱瞻基问道,顺手夹了一块五花肉吃了。
“没什么。”
方醒想起以后的北平保卫战,那些在北平周围定居的俘虏在也先大军到来时,大多做了内应。
若不是于谦一力支持,大明就会变成南宋。
“我家里有个来应试的年轻人,叫做于谦,有机会你可以考教一下。”
“德华兄认为他是大才吗?”
方醒当初让朱瞻基救了陈潇的岳父陆飞,朱瞻基出面把他调到户部做了主事。这段时间以来,朱瞻基多次让人观察,觉得陆飞果然是机变百出,是个人才。
那么这个于谦呢?
方醒笑道:“是个大才,其人性格坚毅不拔,刚正不阿,以文山公为榜样,你说行不行?”
“文山公啊……可惜大厦将倾,一身本事全无用武之地,让人唏嘘!”
朱瞻基这话很隐晦,全是帝王思维。
文天祥几次起伏,全然看不到机变,而南宋到了那个时候,非以割肉之心而不能翻身,没有机变成不了大事。
但是气节,文天祥的气节可耀千古!
“于谦并不迂腐。”
方醒笑着说道,于谦只是有些自负罢了,认为能控制住下野的皇帝,却低估了那些不得志的家伙。
朱瞻基点头道:“那回头让他来我府中见见吧。”
“他不会去的。”
“呃!我倒是忘了,性格坚毅之辈,必然会认为这是在折辱自己,罢了,回头我去见见他。”
朱瞻基的根基并不牢固,文官态度暧昧,武勋也是首鼠两端,谁可靠?
天黑了,两盏玻璃灯点亮,女人们先进帐篷,方醒和朱瞻基还在外面谈话。
月光的清辉挥洒在大地上,玉泉山显得格外的清幽。
湖水无波,四野寂静。
两人负手而立,静默无言,静静的感受着这天地间的寂静。
辛老七和贾全站在不远处,贾全不时的看看左右,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别看了,那些骑兵早就已经走了。”
辛老七觉得贾全的经验还是不够。
“你怎么知道的?”
贾全的身体一个哆嗦,辛老七说道:“小刀早就查到了蛛丝马迹,若不是看到那些骑兵只是在两翼搜索,我早就护着老爷夫人他们跑了。”
呃……
贾全有些囧,自家的精心安排居然被识破了,回头朱瞻基肯定又要开喷。
辛老七说道:“若是有人在一侧窥探,必然逃不过他们的追索,你且安心好了。”
内圈是保护对象,那些骑兵当然会疏忽,而外围却不同。
正说着,一个黑影从远处奔来,及近,小刀气喘吁吁的道:“他们抓到了一个探子!”
贾全走过去通知了朱瞻基和方醒,旋即,方醒就交代道:“别去吵醒她们,离远些。”
这是不准备连夜回去的意思,几人就朝着夜色深处走去。
前行一里地不到,一百多骑兵正静立于此,见到朱瞻基后,他们纷纷下马,一个军士过来说道:“殿下,抓获一名探子,蒙元人!”
朱瞻基和方醒相对而笑,“贾全,去审讯。”
贾全应命去了,方醒注意到这些骑兵都是生面孔,领头的更是没见过。
朱瞻基低声道:“是皇爷爷的人。”
朱棣怎么可能看着自己的孙子在外面试探,哪怕九成九没有危险,可一点儿意外他都不愿意看到。
于是这群骑兵就来了。
两次北征,朱棣身边的近卫方醒都见过,这群骑兵究竟是……
“王琰见过殿下。”这群骑兵的领队过来了。
令方醒震惊的是,这人见到朱瞻基时居然只是抱抱拳,面色冷峻。
而且这人大概是没想到要行礼,这个……
方醒脚下微动,准备后退。
这不是他能知道的秘密。
“德华兄。”
朱瞻基出言叫住了方醒,在王琰不满的注视下说道:“聚宝山卫都能打散马哈木的精锐,这个有什么好隐瞒的。他们就是皇爷爷的人。”
什么人?不用问,肯定就是老朱压箱底的力量。
第1214章 兄弟
感谢书友:“狼屠屠狼”的万赏!
……
这一百多骑兵站了良久,可却纹丝不动,甚至连他们的战马都是悄无声息的。
这样一支力量,如果被投放到北平城中去……
“王琰告退。”
那为首的披甲男子冲着朱瞻基拱拱手,然后带着一百多骑消失在夜幕之中。
远处传来了一声惨嚎,在夜空中传出老远,方醒回身看看宿营的地方,说道:“蒙元人,也就是说,他们是一伙的,既然来盯梢,那就说明他们还有后续,搞不好是因为你在,所以才临时取消了行动。”
方醒想岔开话题,朱瞻基却相反:“皇爷爷有一千余人的精锐在城外,此事只有屈指可数的人知道,王琰就是统领,只听从皇爷爷的命令。”
方醒无奈的道:“今天看到这些人都算是逾越了,你别害我成不成?”
朱瞻基坏笑道:“此事连家父都不知道。”
方醒一腿踢出去,早有准备的朱瞻基侧身闪过,笑道:“皇爷爷既然令他们出现,就没有瞒着你的意思。”
“德华兄,从那日你说带我走开始,咱们就是兄弟了,嗯,是兄弟!”
方醒的眼眶发热,故作满不在乎的道:“什么兄弟,等你登基了,那时候我可不上朝,免得跪来跪去的,还不如在家养老。”
这是个不喜欢用语言来表达感情的家伙!同时还有些别扭,听到这种话会别扭。
朱瞻基笑吟吟的道:“德华兄放心,小弟有数。”
“你有什么数?有你煎熬的时候。”
方醒觉得当皇帝是件苦差事,在获得生杀予夺的权利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东西。
“有的人喜欢权利,有的人喜欢自在,所以,去拿稳你的权利,在你感到要昏庸之前,给大明的未来留下一个解决方案,若是那时我还没死,会助你一臂之力,若是我死了,那你就当你的孤家寡人吧。”
什么皿煮石油,什么权利分离,都特么扯淡!
若是我死了,哪管它洪水滔天!
“谢谢!”
朱瞻基低声道:“看看皇爷爷就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后世子孙若是有无能的,大明就会陷入到危机之中,那些文官们会像是食腐的野狗,拼命的去抢夺权利,而目的不过是权利而已,也只是权利。”
再多的理想也会在那漫长的宦途中被消磨掉,当权利唾手可得时,什么理想都不见了,有的只是怎么去巩固这个权利,打压自己的对手,取悦君王。
远处的惨嚎连续传来,方醒点头道:“你清楚最好,正如我所说的,将军的儿子不一定适合当将军,商人的儿子并不一定适合经商一样,怎么确保大明万世永昌,这值得你用一生去考量。”
远处的惨叫声结束了,朱瞻基昂首道:“是,我会去考量,总能找到一个办法。”
方醒笑了笑,看着远处,直到一个身影从黑暗中走出来。
贾全的身上带着浓烈的血腥味,他说道:“殿下,那人交代了,是城中的一家车马行,里面有三个蒙元人,他们是被俘后安置在北平郊外,后来被人带走,就在那家车马行里干活。”
“那家店老板乃是朵颜三部的人,早年就在北平开店,实际上是朵颜三部的探子。”
“这些人从哪得来的户籍?”
方醒觉得很奇怪,大明的户籍很严格,不但是地方上要登记,还得要备份送到金陵去保管,这些朵颜三卫的人是如何获得的户籍?
贾全摇头,朱瞻基问道:“这人可有在夜间回城的手段?”
“没有,他准备一直跟着咱们。”
“真以为这是在草原呢!”
朱瞻基冷笑道:“给他治伤,看押住,咱们歇息一会儿马上出发,凌晨前派人护送太孙妃和兴和伯夫人她们回城,我们先去突袭那家车马行!”
……
张淑慧是被小白带着平安出去撒尿的动静惊醒的,她摸摸身边睡的正香的土豆,就披衣从帐篷里探出头去,讶然道:“夫君呢?”
正和小白一起看着平安撒尿的一个侍女过来说道:“夫人,殿下和兴和伯喝了些酒,兴致来了就说去西山狩猎,让您和太孙妃夫人她们明早一起回城。”
张淑慧迷迷糊糊的点头,等小白带着平安回来后,就嘟囔道:“夫君他们去打猎,明日有野味吃了,快睡吧。”
小白没心没肺的应了,和平安一起躺下。
刚有些睡意,身边的张淑慧却一下子坐起来,吓了小白一跳。
“夫人,怎么了?”
张淑慧发愣了一会儿,摇头道:“没事,只是想着铃铛喂了没有。”
“有秦嬷嬷她们在呢,肯定喂了。”
小白打个哈欠,躺下,呼吸很快就变得绵长起来。
这是个享福的女人啊!
张淑慧在黑暗中轻叹一声,然后躺下,只是再也无法入睡。
……
远远的看见北平城后,方醒搓搓冷的发麻的脸,问道:“他们不回去?”
朱瞻基也不知道,就叫来了王琰问话。
“殿下,陛下令我等给那些魑魅魍魉一记重击!”
王琰的精神依然旺盛,话语坚定有力,在提到朱棣时眼中有些狂热之色。
这就是狂粉丝啊!而且武力值高的吓人,先前辛老七说自己并无把握胜过他。
朱瞻基皱眉道:“那你等如何撤回去?”
王琰自信的道:“殿下放心,还没有人能盯住我们。”
看到方醒有些不以为然,王琰淡淡的道:“今日兴和伯的家丁早就被我们发现了,若不是自己人,他已经变成了箭靶。”
小刀听到后不服气的道:“我只是没有隐藏,不然你们……”
“闭嘴!”
辛老七喝住了小刀,拱手道:“王大人的身手非凡,在下佩服,还请见谅。”
王琰盯着辛老七道:“你的身手也不错,可愿来我们这里?”
辛老七沉声道:“抱歉。”
王琰点点头,说道:“时辰差不多了,殿下,陛下给了密旨。”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一道旨意,朱瞻基没接,说道:“我身为太孙,影响太大。”
王琰满意的点点头,仿佛觉得朱瞻基不是草包他很欣慰,然后策转战马,轻喝一声,冲着城门去了。
“这人以后会成为你的心腹,但此时你切不可深交,他也不会理你。”
朱棣的力量,在死之前会交给谁?
从目前来看,这支精锐力量大概会直接交给朱瞻基。
老朱在担忧什么?
方醒用力吐出一口气,只觉得胸中满是豪迈之情。
城门那面传来了声音,朱瞻基一挥手,一行人沉默的驱马前行。
第1215章 破门
作为京城,北平城的城门除去特殊的日子之外,在夜间几乎从未打开过,可在今夜,城门却开了。
一队骑兵鱼贯而入,那些打着哈欠开门的军士渐渐的被那股子冷冽的煞气给逼的掩住了嘴。
火把在城门里噼啪燃烧,那些冷漠的骑士让人心惊胆战。
等朱瞻基和方醒出现后,那些军士几乎站不直身体,靠在墙上不住的打哆嗦。
等人走完后,这些军士赶紧关门,然后恐慌的看着皇城方向。
良久,一个军士低声道:“大人,太孙和兴和伯一起出现,难道是宫中有变?”
他们的头,一位总旗官打个哈欠道:“一群蠢货,若是宫中有变,来的就不会是这点人,更不会是这些人,都打个盹吧,等时辰到了就开门。”
“大人,您给小的们说说呗。”
一个小旗官赔笑着道。
“哎!你们这群人啊!就是不学无术。”
总旗官没好气的道:“你们以为陛下把聚宝山卫放在城外是摆设?”
聚宝山卫距离大市场不远,只需一道密旨,就能冲进北平城,到那时……
总旗官打个哈欠道:“都别瞎操心了,若是聚宝山卫进城,那就是血流漂杵,不是好事,都歇息吧。”
大家都坐在城门里面,相互靠在一起,倒也不觉得太冷。
没多久,呼噜声就起来了。
“可……可还有朱雀卫和玄武卫啊!”
一个发呆的军士喃喃的说道,然后脑后挨了一巴掌。
“睡觉!”
……
北平城在沉睡中,只有那些五城兵马司的人在巡查。
看到这群骑兵,五城兵马司的不敢咋呼,上前验证了密旨,急忙带着人跟上。
北城,这条当街的大院子门边挂着个灯笼,上面写着‘元一’二字。
贾全拉过五城兵马司的人问道:“这家是不是有蒙元人?”
“大人,有几个,您也知道,咱们北平城中的商家雇佣了不少原先蒙元的俘虏,所以咱们也没关注。”
这话相当于没说,贾全挥挥手,“你们把住道路岔口,若是拿不住的,格杀勿论!”
王琰等五城兵马司的人散开后,对朱瞻基说道:“殿下,臣准备攻击了。”
朱瞻基点点头道:“我和兴和伯的侍卫都可调用。”
王琰也不客气,说道:“臣的人马大半从正面突入,剩下的在外游弋,您和兴和伯的人都上墙吧,顺便打开大门。”
朱瞻基点点头,贾全和辛老七留下保护,其他人就相互帮助爬上墙头。
然后只见王琰举手,那些骑兵马上拿出火把,只是当先一人点燃,不然会惊动里面。
一根火把照不亮这长街,这时大门吱呀一声打开。
这声音在夜间有些刺耳,可王琰却是毫不在意,举起的手往下一挥。
“杀!”
没有激情,只是冷冰冰的一声杀,旋即那些骑兵就此冲了过去。
所有人都把没点燃的火把斜伸,在冲到那个点燃火把的骑兵身边时,两只火把擦碰。
一只只点燃的火把照亮了大门,马儿猛地长嘶,第一名骑兵已经冲了进去。
马蹄声踏踏,火把烈烈燃烧,那些骑兵左手火把,右手拔出长刀,在队官的带领下各自扑向自己的目标。
“谁?”
“有盗贼……”
车马行里的人被惊醒了,慌乱的喊叫声中,传来了第一声惨嚎。
“跪地不杀!”
火光照耀下的骑兵们宛如九幽厉鬼,长刀一挥,人头落地。
“啊……”
那些伙计衣衫不整的冲出来,看到这个场景不禁失声尖叫。
长刀前伸,马上的骑兵喝道:“跪下!”
瞬间,骑兵的前方再无站立之人。
而在内院里,骑兵们却遇到了麻烦。
就在他们刚冲进内院时,两名男子持刀抢出来,看到骑兵后,他们厉喝一声,不退反进。
“杀!”
骑兵们排成一长溜,依次冲杀上去。
“铛!”
刚挡住一刀,可后面接踵而至的长刀却再也避不过去。
长刀轻松的从脖颈掠过,有人喊道:“围住!”
骑兵们马上分散开,从左右两边包抄过去。
火光照耀下,这个大房间里悄无声息。
王琰策马而来,站在大门前沉声道:“十息之内不出来,点火!”
里面依然沉寂。
十息的时间顷刻而过,王琰举手道:“点火!”
军中从不会弄什么假威胁的鬼把戏,说点火就要点火。
那些骑兵趋拢过去,两人拿出葫芦,把里面的火油洒在门窗上。
“嘭!”
就在此时,屋顶传来了一声闷响,王琰抬头,看到一个男子从上面飞身而下,朝着后面跑了。
“格杀勿论!”
那人跳到地上,看着前方的三名骑兵,不禁仰天长啸一声,啸声凄厉,然后他脚下疾步前冲,带着一往无前的煞气冲向了那三名骑兵。
三名骑兵取下长弓,弯弓搭箭。
“放箭……”
三中二,男子小腹和胸前中箭,他的身形一滞,旋即再次挥刀前冲。
“果然是悍勇啊!”
这个声音中带着惋惜,随即喝道:“杨丹,你没射中,去,杀了他!”
一名骑兵拔刀前出,轻松的格挡开男子的攻击,一刀,头落。
无头的尸身依然挺立,脖颈就像是有个喷泉在不断的喷涌。
“噗通!”
杨丹一脚踢倒尸身,回身道:“大人说过,敌人不值得怜悯。”
“出来!”
这时前方有人在大喝,三人一怔,急忙就重新展开,目光梭巡,寻找漏网之鱼。
前门处,一个裹着毛皮大氅的老头畏畏缩缩的站在门口,随着厉喝,他双膝一软,就跪在台阶之上。
……
马蹄声,厉喝惨叫声,这些声音早就惊醒了车马行这条街的不少百姓。
方醒和朱瞻基站在大门外,听到有孩子在嚎哭,然后被强行捂住嘴的呜咽声。
“都怕官。”
方醒说道:“我听过一个故事,说是官府拿人,隔壁家的孩子哭嚎,大人担心被那些官吏连带处置,就捂住了孩子的嘴,等那些如狼似虎的官吏走了之后,大人松开手,却发现孩子已经……”
朱瞻基点点头:“迁都时,我从金陵一路北来,这一路看到的是官吏倨傲,小民唯唯诺诺,只要不饿死就很温顺,反而助长了那些官吏的气焰,任意欺压只是平常,搜刮钱财的手段让人瞠目结舌,吏治啊……”
两人相对无言,都觉得大明从上到下的问题多不胜数,要想改造过来,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殿下,抓到了店老板,是个蒙元人。”
当方醒看到那个老头时,他正在贾全的手中哀嚎。
精致的羊毛大氅被丢在地上,而小刀就坐在上面,仔细观察着这个老头。
老头的脸部皮肤很是细嫩,这一点和草原上的人不同,经历过草原风霜的人,不该是这种养尊处优的模样。
“你是朵颜三卫的人,而且地位不低。”
贾全正用一根长针扎进老头的肩骨,闻言一怔。而老头也停止了惨嚎,面如土色的看着小刀。
小刀觉得羊毛大氅很暖和,就捡起来拍打干净,准备拿回去给铃铛用。
“我以前在兴和堡很长时间,阿鲁台经常袭扰,而他的部下有许多朵颜三卫的人,他们的贵族喜欢使用玉扳指,而你……”
贾全粗暴的把老头指头上的玉扳指蜕出来,凑到眼前看了看,说道:“嗯,痕迹都是老的,说不准年轻时是个射雕手。”
第1216章 九转大肠,玲珑心肝
一番审讯之后,结果大出预料。
“殿下,此人早些年被派来北平蹲守,专门刺探大明的情况,后来朵颜三卫被灭了之后,他怀恨在心,收拢了一些人手,专门盯着兴和伯……”
方醒无奈的道:“他盯着我干嘛?”
贾全说道:“因为朵颜三卫就灭在殿下和您的手中,他本想连殿下也盯着,可殿下出行时侍卫不少,后来他就退而求其次,想对兴和伯下手,只是兴和伯的家丁们实在是彪悍了些,他不敢冒险……”
这就是下水怕冷,上吊怕疼。
“最后他得知兰坚弹劾兴和伯,就利用了这个机会,派人潜入兰家,用套马索勒死了兰坚,其后看到陛下并未见罪,他心急了,干脆让人当街杀了另两名御史。”
“这个嫁祸的手法不高明啊!我再蠢也不会用肉体消灭的法子去泄愤,果然是蛮夷,没学到文人的九转大肠。时间紧迫,这人说的话不一定可靠,把他交给东厂继续审讯。”
方醒总觉得这个看着可怜巴巴的老头不地道,有些不对。
九转大肠?
贾全眨巴着眼睛,等方醒和朱瞻基出去后,他问小刀:“九转大肠是什么?”
小刀舔舔嘴唇道:“是一道菜,我家老爷讥讽文人的心肠有九转,就叫做九转大肠。还有一个叫做玲珑心肝。”
贾全馋涎欲滴的道:“下次得找机会去尝尝。”
王琰带着人在门外整队,目视朱瞻基说道:“殿下,还有十余人在城外,臣马上带人去扫荡,就此别过。”
朱瞻基点头道:“辛苦了。”
王琰对着方醒微微颔首,然后看了辛老七一眼,策马转身,旋即马蹄声震动着长街,渐渐远去。
方醒皱眉看着,觉得这就像是老狮王在逐渐把权杖交给小狮子。
这种感觉非常的不好!
“你要多关注陛下的身体,若是有不适,我好进宫去看看。”
方醒舍不得老朱离去,他若是去了,大明就相当于失去了擎天巨柱。
至于朱高炽,那只是守成之主。
朱瞻基……
……
朱棣已经醒了,起床洗漱,然后练了一会儿刀,朱瞻基就来了。
“先去洗洗,换身衣服再来说话。”
朱棣皱眉让人带朱瞻基去洗澡换衣服,然后拿过奏章慢慢的在晨曦中看着。
等朱瞻基带着一身水汽出来后,朱棣把奏章放下,老花镜摘下,问道:“背后是何人?”
帝王善猜忌,处理事情,他们首先想的是不是有人在后面布局。
朱瞻基伸手抹去脸上的水痕,说道:“那人原先是朵颜三卫的贵族头领,朵颜三卫被灭之后,含恨在心,想对孙儿和兴和伯动手,最后慑于孙儿和兴和伯的身边人手厉害,就想出了设套嫁祸给兴和伯的手段。”
“手段很拙劣,朕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这等手段遮挡不了朕的视线!”
朱瞻基笑道:“那是,皇爷爷,孙儿也觉得没那么简单,至少有人在配合他们。所以孙儿已经把那些人交给了孙祥,让他们继续审讯。不过那些人大多是以往的俘虏,居于北平四周。”
朱棣淡淡的道:“不服王化,那便打散了,全都赶到交趾等地去种地,那边不是出产好些甘蔗吗?多种些,让大明的百姓也能吃到糖。”
“对待异族,大明需要的是恩威并施,可对于那些两者皆无用的家伙,不要手软,迁徙,不行就全数处置了!”
晨曦照着朱棣的脸,那神色分明就是冷肃。
“不可姑息!文官的那一套千万别听,什么君子之道,忠恕之道,以己推人。等刀子架在你的脖子上你还怎么宽恕?腐儒罢了!”
朱棣起身,朱瞻基把大氅给他披上,祖孙俩走出大殿,在外面溜达着。
十多个太监正在灭掉那些灯笼——过年期间,王贵妃令人在乾清宫的外面挂了几排灯笼,而且灯笼都是红色的,讨一个红红火火的兆头。
朱棣深呼吸一下,活动了一下手腕,说道:“朕当初只是想着北方人口太少,所以就把他们放在这里,可迁都之后就显得有些不妥当了,你以后要记住这个教训。”
朱瞻基点头,只觉得心中有些难过。
以前的朱棣可不会这般细致的说了又说。
“你要学会借势,此事一旦爆发出来,不要犹豫,马上借势推动,不然等一段时日之后,那些文官又会说什么打散这些人耗费大,嘿!”
朱棣嘿然道:“不过是一些粮食罢了,耗费哪里就大了?文官的话你要学会反着听,或是从……”
“皇爷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