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軏看到方醒的羊汤中都是辣椒面,不禁摇头道:“北平城看似波澜不惊,可暗地里却在酝酿着些什么,你若是聪明,就该为自己找一个值得信赖的靠山,否则……什么小实验都是笑话!”
方醒喝了口羊汤,淡淡的道:“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还是要多谢你送的这个消息。”
张軏也喝了口汤,看着方醒碗中的辣椒,就说道:“来点辣椒。”
辣椒从方家庄开始扩散后,开始有人当做观赏植物,后来以其火辣的口感,能暖身的好处,迅速被北方地区接受,并广泛种植。
“我走了。”
方醒点点头,辛老七结账,然后两人上马离去。
张軏坐在那里,摇头笑了笑。
……
“太子的身边已经成了个漏勺,刚说的话马上就被别人知道了。”
趁着羊汤的热气,方醒一路打马回家,然后和黄钟商议事情。
黄钟说道:“伯爷,说句实话,这事恐怕太子自己也是知道的吧。”
方醒点点头:“他肯定是知道的,弄不好还有意留了这些人在身边,可以给对手提供那些消息,哈哈哈哈!”
方醒的笑声很爽朗,可黄钟还是听出了一丝不对劲。
“伯爷,可是陛下那边不同意?”
方醒说道:“陛下是不会低头的,所以当然会同意,只是太子那边却有些暧昧。”
黄钟苦笑道:“殿下的身后就是文官,在这个时候他必然不敢表态,否则赵王那边的势力就要大增了。”
“伯爷,殿下这般……摇摆不定,以后……难说啊!”
在黄钟想来,朱高炽现在就是这般模样,等他登基后,那些文官们一旦施压,科学的未来将会很艰难,而方醒的日子同样不会好过。
“以后吗?”
方醒笑了笑:“以后的事谁说得清呢!道阻且长,你我当奋力前行才是。”
……
朱高炽的话传到了朱瞻基的耳中,他本在和孙氏在一起画画,然后就把笔一搁,说道:“我出去了。”
孙氏赶紧过去帮他换衣服,然后柔声道:“殿下,兴和伯才高八斗,想来是不怕这些谗言的吧!”
朱瞻基摇摇头,也不去解释。
一路到了方家,正好遇到方醒带着两个儿子在玩滑车。
方醒双脚蹬地,带着土豆飞快的滑出去,而在后方装了一个小篓子,平安正在里面挥舞着双手,显然是爽极了。
“来了。”
方醒用脚停住滑车,把两个孩子拎下去,然后和朱瞻基说话。
“德华兄,你准备了什么实验?”
朱瞻基信心十足的问道。
“还没想。”
方醒看到朱瞻基愕然,就笑道:“真的还没想,一回家就被土豆缠住了,没空。”
“马苏他们弄得那个蒸汽动力如何?”
朱瞻基前天才看到马苏带着学生们在做实验,用一个简陋的小蒸汽机,通过传动装置来带动小车在轨道上移动。
虽然移动的速度慢了些,蒸汽机最后也爆了,可朱瞻基依然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试验。
不用畜力来驱动物体,除去传说中的木牛流马之外,谁能做到?
方醒摇头道:“这个还不成熟,拿出去只会被人耻笑,我再想想。”
……
当方醒要做实验来为物理正名的消息传出去时,知情人都想到了那个能带人上天的热气球,以及聚宝山上那如同神迹的雷电!
“他会弄什么?难道会用那个什么滑轮组提起一头牛吗?”
滑轮组以其简单的构造方式,最近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连带木匠们的生意都好了不少。
杨士奇抚须道:“兴和伯做事天马行空,谁知道他会弄出什么东西来!”
金幼孜叹道:“他这也算是被逼到了绝地,不反击,从此他的科学难有寸进。”
杨荣已经逐渐进入了首辅的角色中,他沉声道:“那些弹章大多是在落井下石,却不知道这样会激怒陛下,愚不可及!”
“方醒能让人升空,能引来雷电,若是等他弄出些骇人的东西来,你们认为谁输谁赢?”
金幼孜难得的赞同了杨荣的话:“对啊!那方醒对这些奇淫技巧的东西造诣极深,若是他的所谓小实验成功,……就像是在金陵是那样,无数人都会对科学趋之若鹜,那……”
“此事必须要阻止!”
杨士奇起身道:“二位,咱们不能坐视不管!”
杨荣揉着眼睛道:“怎么管?那弹章都装了好几箱,难道咱们还能让那些人收回去不成?”
金幼孜闭眼沉思,片刻后道:“本官这就去找太子殿下,此事不容延缓!”
这话是在挤兑杨荣和杨士奇,两人都没有计较,杨荣说道:“本官这就去求见陛下!”
……
杨荣三人平时都在朱棣的身边辅政,以备咨询。今日是朱棣让他们去处理弹章。所以听到杨荣求见,朱棣抬起下巴道:“让他进来。”
杨荣进来后,没敢遮掩迂回,直接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些弹章大多荒诞不经,全无凭据,应该斥责。”
朱棣冷冷的道:“昨日为何不说?”
这位老大真的不客气,一句话顶的杨荣差点想掩面而逃。可想起这事的后果,杨荣还是鼓起勇气道:“陛下,兴和伯的物理书一出,那些人难免风声鹤唳,担心……担心儒学的将来。”
“儒学怎么了?”
杨荣苦笑道:“陛下,那些寒门子弟对科学可是趋之若鹜啊!长此以往,大明……”
大明什么?
大明会变成工匠的大明,会变成杂学的大明!
朱棣依然坐的稳如泰山,轻蔑的道:“大明何时多了这么多御史?”
杨荣一个激灵,赶紧说道:“陛下,有些人是太过了,臣会和蹇大人商议,呈献御前。”
借臣子的手去收拾某些自己不满意的人,顺便还能敲打百官一番,这等心思,杨荣悚然而惊。
——这就是帝王心术啊!
“陛下,臣告退。”
杨荣脊背发寒的回到了三人的办公间,杨士奇急切的问道:“如何?”
杨荣沉声道:“此次上奏章的都要敲打,最少要拿下十人,咱们去和蹇大人商议一番,然后理一个单子送呈陛下决断。”
金幼孜知道只能这样妥协,只是还有些不甘心。
“咱们这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啊!”
杨荣点头道:“是,不过这是自找的,陛下暗示在这本书之后,科学不会再有机会大规模的刊印书籍了!”
杨士奇郁郁的道:“兴和伯把玻璃和镜子的制造之法献给了陛下,一年可为大明换来多少钱财?所以啊!那些上奏章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不知道陛下的心思。”
第973章 航模升空,处置官员(第五更)
晚点还有一更!
。。。。。。
“你不担心吗?”
朱高煦幸灾乐祸的问道。
方醒摇摇头:“我不担心,书院发展到了今天,那不是谁就能随便否认的。”
雪开始化了,温度降低。
方醒正在水池边摆弄着一艘简单的船模。
朱高煦看到方醒不停的在旋转一个东西,而且越到后面使的劲越大。
“这是什么?”
方醒最后拧了几圈,就把船模放在水面上,微笑道:“看好了,奇迹马上出现。”
在朱高煦不敢相信的目光中,这艘小小的船模一放到水面上,身后的两片船桨就疯狂的转动起来,然后……
“那么快……”
朱高煦是悍将,他不用伸手就感知到现在没风。
“这只是一个小机关而已。”
船模飞快的冲到了对面,径直撞上了一块泡沫。
方醒过去把船模拿过来,然后装上了风帆,一艘不同于现在船型的船模就出现了。
“这种船更适合于远航。”
方醒走了,留下朱高煦一人在水池边上。
朱高煦看看左右,找到了一把大扇子。
风鼓动了船帆,船模缓缓移动起来,只是因为风向不对,航向渐渐的就偏了。
“是个好东西!”
朱高煦遗憾的摇摇头,他不喜欢坐船,那会让他感到无助。
等他去找方醒时,方醒却去了书院。
书院的外面已经围了不少人,不过没有身穿儒衫的,都是普通百姓。
守门的重新换成了袁达,他看到方醒后就问道:“山长,可要赶走这些人吗?”
“不必了。”
方醒知道这些人是闻风而来,看稀奇,看古怪。
刚建好的新书院一色的水泥建筑,让方醒生出了些许的亲切感。
一条水泥长路上,朱瞻基正摆弄着一架用皮筋作为动力的航模。
他的手上多了几道伤口,这是制造这架航模的代价。
“德华兄,小弟不断的调整两翼,现在差不多能不翻跟斗了。”
看到方醒过来,朱瞻基兴奋的道。
“那就试试吧。”
没有好的动力装置,朱瞻基只能通过不断的调整两翼的角度来让航模飞起来。
师生们看到朱瞻基又要开始试验了,都围在两边,兴趣盎然的等着看奇迹。
朱瞻基的手不行了,李二毛就自告奋勇的来转动那两片螺旋桨。
螺旋桨的轴连接着机身里面的皮筋,李二毛开始轻松,后面吃力,朱瞻基急忙叫停。
“差不多了,再拧就断了。”
方醒提供的材料已经被朱瞻基一天的功夫废掉了五套,不是撞坏,就是安装时太过用力损坏。
朱瞻基把住螺旋桨,慢慢的把这架丑陋的‘土飞机’放在地面上。
平整的水泥路面可以确保用软木制成的轮胎不会快速磨损,而加了朱芳做出的弹簧后,一个原始的缓冲系统就诞生了。
“等一等!等一等!”
就在朱瞻基准备放手时,外面有人在高喊,声音还有些熟悉。
朱瞻基抬头一看,顿时心中一惊,手就不由自主的松开了。
袁达原先只是一个猎人,他认为自己的儿子袁冲将来也会接过自己的衣钵,成为一名出色的猎人,然后成亲生子,延续着袁家的香火。
可没想到鸡鸣山下的一次机缘,就让他家从此走出了大山,居然也成了读书人。
读书人啊!连国朝的储君都在书院,这科学还会差吗?
所以袁达对方醒的感激那是实实在在的,对他的命令也是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哪怕对方是首辅和兵部尚书。
“大胆!快放老夫进去,否则德华饶不了你!”
金忠看到朱瞻基放出去的东西居然在水泥道上飞奔,莫名其妙的飞奔,顿时心急如焚,一把揪住袁达的胸襟喝道。
杨荣摇头道:“晚了,咱们来晚了!”
在无数双瞪大的眼中,这架飞机越跑越快,当它缓缓的升空时,一阵惊叹让杨荣的脊背发麻。
“这是神术啊!”
飞机越飞越高,方醒也让袁达放开了限制。
金忠气喘吁吁的跑过来,痛心疾首的道:“德华,这事眼瞅着就能平息下来,你何苦要弄这么一出呢?”
此时小飞机朝着外面飞去,朱瞻基急道:“去捡回来!千万别让人拿走了!”
贾全赶紧带着侍卫冲了出去,那些围观的百姓早就跟着飞机跑了。
“二位大人何须着急,公输班早在千年以前造出了木鸢,能飞行几百里,咱这个只是顽童的戏法罢了。”
方醒的话把这架小飞机的重要性降低到了玩具的水准,结果换来了金忠的白眼。
“老夫好歹眼睛没瞎,公输班造的木鸢谁见过?而你的这个玩意儿此刻正在空中,还不掉!”
公输班,也就是鲁班,传言这位大师曾经造出木鸢,只需敲击机关三下,人就可以乘坐着木鸢回家。
而他的父亲更牛,敲击了十多下机关,结果不小心就飞出了‘国境线’,被人干掉了。
而汉代的张衡也曾经制作出木鸟,通过齿轮和机关,木鸟据说能飞行几里地。
杨荣苦笑道:“兴和伯,你这个可大了不少,而且众目睽睽之下,这近似于神迹,没几日就能传遍大江南北,我等反而枉做了小人!”
“这话怎么说?”
方醒一脸懵懂的问道。
金忠指指方醒:“老夫不信你就不知道!你在陛下的面前亲承要做什么小实验,而后就去了太子殿下那里说一遍,兴和伯,你这是想让别人知道你的倚仗,然后让文官内部自然分化!”
“你用热球带着人升天,用一根铁棍引来了雷霆,那些人都对你的手段忌惮不已,你若是存心想给他们没脸,那你怎会去太子那边?你就是存心的!想看笑话!”
老金中须发皆张,“大局懂不懂?这边刚把事态平息下来,你可知道有多少官员要为此付出代价吗?十五人!这十五人只是为了一个弹章就得丢官降级,有的还要被流放到交趾等地,德华,够了呀!”
方醒看看杨荣,杨荣点点头:“名册刚送到御前,陛下已经批了,这些人最好的结果也得连降三级,最惨的一个,全家流放奴儿干都司,这是要去垦荒啊!”
“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去到那个地方,半条命都没了!”
奴儿干都司的冬天很难熬,身体不好的门都不敢出。
方醒垂眸,就在金忠两人以为他在反思自己时,他却笑道:“这些人多半都是有了前罪的吧?若说只是为了弹劾方某而被处置,方某是万万不会相信的。”
金忠老脸一红:“可这也算是陛下在给你撑腰嘛!”
杨荣恳切的道:“兴和伯,那些被处置的官员都认了,你可知道,若是在以前,他们不是哭喊就是要上吊,没人会认罪啊!”
“那不关我的事!”
方醒冷漠的拒绝了这口黑锅。
第974章 文武双修(第六更!)
鼻炎很痛苦,但还是码完了,脑袋晕沉!
求月票!
。。。。。。
杨荣很烦躁,作为‘首辅’,他不希望朝政出现动荡,更不希望出现对立。
可方醒的物理书一出,形势立即失控。
——此书近于细微,阐述了万物之动!
这是一位老秀才的评价,他买到物理书之后,闭门研究了几天,吓得儿孙们以为他要为往圣殉道。
可老先生破关而出后,直接把自己的那些圣贤书都送了人,宣布自家从此脱离儒学,改修科学。
这位老先生在当地算是‘德高望重’,虽然没考上举人,可他对经义有着自己的见解,不盲从,所以在文人圈子中的名气也不小。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在以往只有儒学可供学习的情况下,万众一心,大家一起奔向了‘特权’这艘小船。
而今科学一出,以其直指问题核心,不故作神秘,不用文字装饰的特点,迅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他们是害怕自己的地位会被撼动吧?!”
“独食不肥!”
方醒笑道:“害怕有对手的学说永远都不会有进步,故步自封代表着畏惧,他们在害怕着什么?”
“科学并未蛊惑人心,只是单纯的学识,难道学识都不能教授了吗?还是说科学的学识能有人能批驳!那方某欢迎,随时欢迎有人来论道,若是赢了我,没说的,咱认输!”
这时贾全回来了,手中拿着的小飞机丝毫无损,得意的道:“殿下,您做的这个东西可真是神奇,居然还能在天上飘着。”
“想知道为什么吗?”
方醒问道,随即就如愿的看了两张愁容。
“那是因为浮力!”
方醒毫不吝啬的解释道:“空气能成为阻力,可也能成为浮力,这一下就是两个概念,你看两翼的造型,在空中时,机翼上端的空气流速快,下端慢,这就形成了一个压差,从而产生托举力……”
“至于螺旋桨,它的作用就是产生……”
“兴和伯,兴和伯!”
此时大家都在门边,那些追着贾全回来的人都在听着方醒的讲解。
杨荣赶紧打岔道:“这是你的秘技,这个就不用说了,咱们不好偷学嘛!”
“散了吧!都赶紧回去!”
金忠过去劝退,可这些人却不买账,一个年轻人喊道:“伯爷,这里面有什么奥妙,能给小的提点几句吗?”
方醒笑呵呵的道:“那本物理书里都有相关的解释,大家回家可以去验证。”
“回去吧,都回去吧。”
学生们出来了,这是要做课间操。
今天的早操被方醒取消了,改为这个时候。
今天带操的是辛老七,当他的大嗓门传过来时,所有人都转身,看着这些年轻人出操。
首先是跑圈,绕着操场跑。
金忠的眼皮子跳了一下,低声问道:“德华,那是瞻墉郡王?”
岳保国的手臂需要休养,今天没出操,朱瞻墉就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嗯,就是他。”
金忠啧啧称奇道:“居然没人愿意和他并肩,这得多招人厌啊!”
他看到的是朱瞻墉被孤立,而杨荣看到的却是……
“那些学生不想交好郡王吗?”
朱瞻墉虽然被冷落了,朱棣也下了决断:朱瞻墉此生止步于郡王!
可一个郡王也比这些平头百姓的孩子强一万倍啊!
怎么就没有人去亲近他呢?
方醒眯眼看着那些学生,淡淡的道:“在这里没有皇亲国戚,有的只是学生。书院不主张学生走捷径,至少在学习阶段不要走。”
当功利心蒙蔽了这些年轻人的心后,方醒宁可把书院一把火烧了!
“求学的态度有多种,可我更希望他们能知道,学习才是本分。”
杨荣尴尬的笑了笑:儒学的学生们大多都是奔着科举去的。
而科举就是赤果果的利益,能考中进士,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从此改变出身,变成了官宦。
可就算是考不中进士,举人和秀才也有许多特权啊!
免役是一层好处,而更重要的好处就是免粮。
这人一学习就奔着这些特权去,也难怪儒学最后变成了那个样子,其实真是自找的。
跑圈结束,就在外面的人以为完事的时候,那些学生都去取来了自己的木枪。
“杀!”
四十多名学生排成四排,跟随着辛老七的哨子开始练习刺杀。
呐喊声整齐,动作整齐,而且还瞪眼呼喝。
金忠看到朱瞻墉也一丝不苟的在跟着练习刺杀,不禁叹道:“若是大明的学生都能这般文武双修,老夫也可瞑目了。”
杨荣苦笑道:“开国时倒是有一阵,可后来文武殊途,认为这是武人操持的贱役,就荒废了。”
“这股风气是从前宋沿袭而来,以前的文人好歹还能一人,一剑走天下,可现在你们看看,去考试还得带着个书童,这哪是学生,这是老爷!官老爷!”
解缙来了,愤愤不平的开喷:“还没考出成绩来,走路,坐姿,站像,哪里都像官老爷,这等人就算是考上进士,那也是官油子!于国于民无半点益处!”
这话把当前的儒生都扫了进去,杨荣有些尴尬,可却不能翻脸。
眼前这位的资历之老,国朝目前真的没人能比。
朱元璋看好的天才,朱棣的首辅,这等人物,连金忠都差远了。
金忠干咳道:“罢了,风气已经败坏至此,除非是陛下下定决心,在考试中加入武事,否则大势难挡啊!”
方醒激将道:“陛下不提,你们也可以鼓动一番嘛!若是能一改目前文弱的学风,那真是善莫大焉。”
金忠冷笑道:“哪有那么好改的!每日的功课那么多,你读了书,走路得小心翼翼的,否则别人就会耻笑你与农户贱民一样,丢人!”
“老爷,有个叫做远山公的人求见。”
这时有人过来禀告,方醒一怔,乐道:“难道是来挑战的?那正好,当着大家的面,今儿咱们就给科学正名!”
“咳咳!”
杨荣干咳道:“兴和伯,这位远山公就是那位秀才,现在算是你科学一脉了。”
方醒遗憾的道:“让他进来。”
这位秀才公这几天的名气很大,当然,以前因为他总是对前人的思想提出质疑,名声也不小,只不过都不是什么好名声而已。
第975章 蔑视权贵的远山公,来历不明的老妪
远山公看着也就是五十岁左右,干瘦,表情严肃,在看到杨荣和金忠后也只是作揖。
“二位大人好”
杨荣勉强点头示意,然后就说要回去处理政事。
“兴和伯这边可千万别再试了啊!”
方醒笑了笑:“仓库里本来有些学生们的游戏之作,不过杨大人这般说,方某就让它们在仓库中积尘吧!”
杨荣一怔,然后了然的拱拱手走了。
——你们若是消停,那大家好说。若是不肯,非得要闹闹,那大家就当面锣,对面鼓的来开怼吧!
金忠也走了,他主要是来帮衬的,现在事情消停了,兵部可还有一堆事等着他处理。
“老夫常复悠,见过兴和伯。”
面对方醒,常复悠的腰弯了弯,大抵这就是他的底线了。
“老夫并非考不上举人进士,只是不想去了朝中做磕头虫,宁愿在家中,以教授小辈学生为乐。”
这是个有趣的人!
方醒拱手道:“远山公此言正和方某之意,请。”
“伯爷!小的想进书院!恳请伯爷恩准!”
外面有人高喊道,声音恳切,可方醒没回头,带着常复悠去喝茶。
守门的袁达说道:“山长说了,每年的招生人数就在那了,多余的一个不要,回家自学吧!”
那人不服气的道:“可我刚才数了一下,有五十多人呢!不是才招收了五十人吗?那多出来的是谁?”
袁达一听就怒了,喝道:“那是我家老爷从金陵带回来的学生,怎地!还得经你同意才能入学不成?!”
……
到了方醒在书院的房间,常复悠看着简单的装饰微微点头,等方醒给他泡了一杯茶后,还欠身致谢。
方醒没有什么正襟危坐,而是用非常舒坦的姿势坐在椅子上。
“远山公此来可有教我?”
常复悠放下茶杯道:“老夫浸淫儒学多年,算是窥到了些门径,总而言之,就是一切法古,听从于千年前的夫子们的教导,好生做人。兴和伯以为如何?”
“有趣!”
方醒微微一笑,并未附和。
“老夫本不想考秀才,可终究为了些许的好处还是下场了,可笑的是,当时老夫写的文章里有一段是藏头,那考官却没看出来,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这是个鄙夷权威,蔑视权贵的老家伙!
“兴和伯以为儒学和科学如何?”
啧!
方醒有些头痛,这老汉的口吻怎么像是谋士在寻主公的意思啊!
“儒学吧方某没多少造诣,不过在可见的未来,儒学只是一门修身修心的学问。”
这里没有旁人,方醒无需谨慎。
“至于科学,这是一门实用之学,于国于家大有裨益,这一点想必远山公不会反对吧?”
常复悠摇摇头,他觉得方醒还是高抬了儒学。
“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抱团,等科学子弟出仕之后,必然也会抱团,成为和儒家一样的利益团体。”
常复悠微微点头道:“兴和伯果然坦率!”
方醒笑道:“这不是说能避免就能避免的弊端,不过有一点,儒学子弟抱团能给大明留下些什么?科学呢?”
常复悠点头道:“兴和伯此言大善,儒学只能留下一个千年雷同的国家,而科学却可以通过各种知识来改造大明!”
这个老头的思想不落后,估计这也是他在文人圈子里成为异类的原因。
“兴和伯,老夫有几个学生,家中的子孙对科学也颇有兴趣,就是缺乏先生。不知书院可否派一位先生前去,老夫不要多,十天半月的去一次就行。”
方醒想了想:“远山公不怕被人敌视吗?”
常复悠摇头道:“老夫为了那点特权放弃了自矜,如今却不希望子孙皓首穷经,去追寻那虚无缥缈的做人道理,不怕喽!谁若是敢来,老夫家中颇有些利器,同归于尽罢了!”
“好!”
方醒敬佩这种为了自己的信念而不让步的人,他说道:“我的几个弟子均可去授课,这样把,以后每十日就去一个人,远山公可让人把问题集中,到时候一起解惑!”
“多谢兴和伯,老夫这就回去。”
……
物理书事件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朝中多位臣子被牵连,朱棣的笔一勾,降职的降职,流放的流放。
而朱瞻基那天弄出来的小飞机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国之储君,沉迷于那些奇淫技巧,陛下难道都不管一管吗?”
“管什么呀!你没见还有一位郡王在书院呢!这是什么?”
“这就是平衡!算了,莫谈国事,来,咱们兄弟喝酒!”
这是新开张的第一鲜,方德荣踌躇满志的看着满座的客人,心中对城外的大市场更加的期待起来。
而就在第一鲜的门口,一个老妪正坐在台阶上,从包袱中摸出半个干饼,然后捧着个破碗回头哀求道:“小哥,可能舍一碗水?”
“老人家稍待。”
伙计接过破碗,进去给掌柜禀告了一番。
掌柜叶青是方家庄的老人,他皱眉道:“把碗洗洗,让厨房弄一碗热乎乎的肉汤,再有,外面太冷,请那老人家进来坐坐吧。”
一碗肉汤,让老妪有些手足无措,急忙拒绝。
叶青出来说道:“老人家,看您气质不凡,想必也是家道中落了。别人有难处就伸把手,这可是我家老爷说的,快请进吧。”
老妪揉揉眼睛,最后只是接受了肉汤,拒绝进去。
看得出她很饿,可依然从容的把干饼撕碎进去,然后慢慢的吃完。
“多谢掌柜,多谢小哥,老身这就去了。”
老妪艰难的起身,缓缓而去。
伙计正准备进去,看到老妪的去向就诧异道:“掌柜的,这老人家怎么往皇城那边去了,不会是走错了吧。”
叶青摇摇头:“这人一看就是远道而来,那么肯定有路引,就算是走错了,五城兵马司的人也会给她指路。”
五城兵马司的职责不少,抓贼,治安,交通……相当于是后世几个部门的职能集合。
而他们嘴里的老妪就这么顺着墙根,缓缓的,但却坚定的来到了皇城外,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外面。
“请大人容禀,奴婢乃贵人的身边人,有紧要的事求见陛下!”
阴霾的天空下,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跪在那里,她头颅低垂,仿佛下一刻就会倒地不起……
第976章 明修栈道
“你……你是哪个府的?”
守门的人叫来了一个侍卫,侍卫一听就觉得不对。
在大明称得上贵人的,你至少得是皇亲国戚!
老妪抬头,眼中的仇恨让人心惊,“奴婢是王府中人,恳请转告陛下,奴婢有要事求见陛下。”
王府?
老妪没有指出具体是哪家,可这样才让人心惊。
“你且等着。”
侍卫一溜烟就进宫,老妪就跪在那里,依然垂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