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刀的手有些痒,在身体右侧一抽一抽的,辛老七瞪了他一眼,然后问道:“国公爷可是找老爷有事?且等人进去通报。”
  “不用!本国公今日就……”
  铃铛出来了,舌头微吐,冷冰冰的盯着徐景昌。
  “拦住它!”
  在咬死贼子之后,铃铛的名气就更大了,现在就属于方家的镇宅之狗,方家庄的狗王。
  辛老七挡住铃铛,示意小刀赶紧去通报。
  等方醒亲自出迎时,徐景昌已经躲进了前厅中,不敢看在门外的铃铛一眼。
  “定国公怎么来了?欢迎啊!”
  方醒笑眯眯的拱手进去,徐景昌一下弹起来道:“方醒,哥哥我待你如何?”
  看到徐景昌气势汹汹的,方醒笑道:“定国公有事说事,说这些干啥。”
  老子跟你可没多少交情,要不是想着交趾的甘蔗种植,你连人都见不到。
  面对着方醒的淡然,徐景昌的气势一滞,然后气恼的道:“为何要缴税?”
  朱棣那天话里的意思就是:你既然问过方醒了,那缴税的事他怎么说?
  方醒指指桌子上,有丫鬟就去泡茶。
  “早交晚交都要交,交的越晚,陛下心中的疙瘩就越大,你想选哪一样?”
  徐景昌沉吟道:“你的意思是说……陛下有意清理勋戚?可要是交了税,哥哥我在勋戚圈里还怎么混?”
  方醒摇摇头:“我可没这么说,可你身为国戚,敢问一句,定国公府是准备要和勋戚们抱成一团,对抗陛下吗?”
  “没有的事!”
  徐景昌想起魏国公徐钦的遭遇,急忙否认道:“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定国公府上下当然是以陛下马首是瞻。”
  方醒笑呵呵的道:“那你还气什么呢?难道定国公府真是缺了那点交税的钱财?那我帮你出好了。”
  “哪里哪里!这点钱哥哥还是有的。”
  徐景昌被方醒话里的意思给吓坏了,哪里敢和朱棣虚与委蛇。
  方醒笑眯眯的送走了徐景昌,回来和解缙叹道:“勋戚都成了商人,只知道赚钱,保住爵位,这大明到处是窟窿啊!”
  解缙这个年过的舒坦,满面红光的说道:“那些人不过是得了好处,就想着要更多,还要能世世代代的继续拿好处,这块肥肉他们舍不得啊!”
  解祯亮陪在一边,闻言就说道:“流水不腐,勋戚世代高居于上,时日久了,马也骑不得,刀也提不起,这等人掌控大明军队,未来堪忧啊!”
  方醒笑了笑:“再堪忧,可也不能让文人掌控!”
  解祯亮愕然,想辩驳,可解缙却说道:“以文御武不可取,前宋就是榜样,目前火器威力大,只要以后把各地卫所控制住,加强边塞的训导,以后就可长盛不衰。”
  方醒笑了笑,想起解祯亮以后在书院授课,就说了些相关的内容。
  “战争是政治的意志体现,文官提出目标,武将分析目标,而后双方合力,确定攻伐与否。”
  这是解祯亮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他双手收拢握在一起,眉头微微皱起,仔细听着方醒和以往那些先生截然不同的解释。
  “不要把老夫子的话当做灵丹妙药,战争会带来毁灭的同时,可也会带来利益,而大明需要利益,更需要不断的进取,一旦停下,那就是自我毁灭的开端。”
  看到解祯亮有些不以为然,方醒就说道:“洪武年间大明所向无敌,到了永乐年间,其实已经显露了疲态,各方纵容之下,军队早就已经不行了,这一点陛下最清楚,所以每次北征都要劳师动众,为何?”
  这是一个考题,解祯亮想了想:“方大哥,小弟觉得还是没把握的缘故,所以要以多打少。”
  “嗯!你可以去查查,大明的军队究竟是如何堕落的,那些人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解缙抚须,点头道:“德华这个题目出的不错,也可以给书院的学生们做做,太孙也要做!”
  方醒笑道:“太孙应该有了些线索了,可他毕竟是太孙,最好自己想清楚,这样印象深刻,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去思索解决之道。”
  朱瞻基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帝王,那他必须要对大明的家底有个了解,上位后才能不被人忽悠,从容施政。
  解缙悠然道:“储君不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那对大明将是一场灾难。”
  方醒若有所思的道:“可却是文官的盛宴。”


第941章 大过年的不清净啊
  大过年的,户部只有两人值守,其中一个还是方醒的学生。
  过年期间值守没多少事,主要就是随时准备回应朱棣有可能的询问。
  炉子上架着口小锅,姚平搅动着里面的大杂烩,这就是他的午饭。
  “姚大人,外面的小吃不少,您何必弄的那么麻烦呢?”
  陪同值守的小吏杨三闻着香味,不禁有些垂涎。
  锅里就是姚家过年的剩菜,加上冷米饭一起熬煮,那味道确实是不错。
  姚平把几片深红色的五花肉挑出来,再熬煮的话,都要化在锅里了。
  杨三咽下口水,诧异的道:“姚大人,这肉的做法倒是新奇啊!下官都没见到过。”
  姚平舔舔嘴唇道:“这是恩师传授的美食,选五花肉煮熟,然后抹些米酒糟一下,下油锅煎成黄红色。另外就是用腌制的盐菜炒好,五花肉切片,覆盖盐菜,上面浇点酱油和糖,上锅蒸透,吃的时候翻过来就是了,美味啊!”
  杨三的口水几乎都要流出来了,他感慨道:“兴和伯果然是无所不能啊!连美食都那么独具一格,让人垂涎。”
  姚平笑道:“这是家里的剩菜,不然倒是可以请你一起吃。”
  杨三终究拉不下脸,只是记住了姚平刚才说的作法,准备今天回家就试试。
  “大人,有人来交税?”
  这时门房进来禀告道。
  杨三愕然道:“这大过年的交什么税?而且也不该来户部吧?”
  姚平也觉得奇怪,就问道:“是谁?”
  门房苦着脸道:“大人,是定国公。”
  ……
  徐景昌站在户部的外面很坦然,管家在嘀咕着不该来,至少不该亲自来。
  看看那些好奇的路人,徐景昌不在意的道:“你懂什么,这就是方醒说的姿态,不大张旗鼓的,陛下能知道吗?”
  管家嘀咕道:“国公爷,至少锦衣卫和东厂会知道。”
  这时姚平和杨三出来了,见礼后,姚平看到管家的手中拿着宝钞,就问道:“定国公这是……”
  徐景昌昂首道:“本国公弄了个糖霜卖卖,这不就想着勋戚得为国分忧,这是预支的赋税,稍后等下个月再来。”
  姚平接过宝钞,愣愣的看着徐景昌扬长而去。
  杨三纳闷的道:“姚大人,这事怪了啊!除去富阳侯之外,勋戚谁交过税?今日莫不是他喝多了?”
  姚平想着刚才徐景昌的话,目光一转,吩咐道:“你去尚书大人家中通告一下,本官这边做个帐,等年后再做处置。”
  等杨三去后,姚平在户部的门口站了许久,手中的宝钞被风吹的乱糟糟的,让门房纳闷不已。
  你想让这事广为人知吗?那我成全你又如何!
  ……
  朱棣听说了之后,只是嗯了一声,并未发表看法。
  于是这个消息就顺利的开始传播了。
  “大过年的不清静啊!”
  朱高炽很纠结,他看着坐在下方的子女和女人,轻声道:“他这是在做给父皇看,无需在意。”
  梁中点点头,然后出去交代。
  朱高炽纠结的是商税,因为有人上书,说是兴和伯方醒在蛊惑君王,与民争利。期间言辞激烈,大有要灭此朝食的意思。
  而朱高炽身边的人对此也是褒贬不一,他知道,家中偷偷摸摸做生意的官员,大多对此持反对态度。
  “咋就不清静呢!”
  下方的那些女人目光转动,各种情绪就在眼色中传递着。
  ……
  作为太孙,朱瞻基过年期间的事情不算多,所以吃了‘团圆饭’之后,他就告辞了,身后一堆复杂的眼神在送行。
  “去方家庄。”
  朱瞻基一路沉闷的到了方家,进了内院后,躲过了土豆发出的‘暗器’,然后和方醒去了书房。
  “受气了?”
  方醒扔了几颗山楂果脯给他。
  朱瞻基闷声吃着,吃完后就问道:“德华兄,玻璃肯定是早就能出产了,可对?”
  “对,去年年中就能大量生产了。”
  方醒很坦然的说出了真相,和奏折上不一样的真相。
  朱瞻基楞了一下,他本以为方醒会不承认,可……
  方醒笑道:“你以为我是那等心思深沉的人?”
  朱瞻基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德华兄,玻璃是你弄出来的东西,小弟不该置喙。”
  方醒叹道:“你得知道,玻璃里面的利益有多大,我拿着它就像是个烫手的土豆,丢,舍不得,不丢,特么的,我不敢富可敌国啊!”
  朱瞻基诧异的道:“有那么赚钱吗?”
  方醒苦笑道:“很赚钱,非一般的赚钱,我打个比方吧,这东西就和聚宝盆差不多。”
  朱瞻基不知道具体的生产流程,总以为成本很高,被方醒一点破,他就傻眼了。
  “那得多少钱?”
  朱瞻基知道玻璃的价格会有多恐怖,他板着手指头算着,半晌抬头道:“德华兄……”
  “吓死人了,对吧?”
  方醒笑了笑,玻璃的成本才多少,那些有钱人家谁不想把窗户换成玻璃的?还有镜子,一旦大规模上市,那圈钱的速度能让夏元吉发疯。
  “德华兄……”
  朱瞻基艰难的吞了口口水道:“此事你我都不能决断,得皇爷爷处置才行。”
  “那是当然,我也不敢私卖啊!”
  方醒清醒得很,就算是后世,你若是身家几千亿,上万亿,那目光能把你聚焦成黑炭。
  何况在这个时候,富可敌国的同义词几乎就是造反。
  “钱啊!会有许多钱!”
  大明你别看百姓穷,可有钱人真心的不少,那些土财主的数量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朱瞻基急切的道:“德华兄,此事最好是搭上几个勋戚,否则太惹眼了。”
  方醒振眉道:“这和送钱给他们有何区别?想都别想!我知道你在顾虑什么,这门生意我准备交给户部来做,夏老抠绝不会出售制作的方法,谁想要就得要从他的尸体上踩过去!”
  “我只要一成,而且这一成我也不会留着,全都用在发行教科书上面,尽量便宜些,让那些寒门子弟也能学。”
  朱瞻基感动的道:“德华兄,你……”
  哥我不差钱啊!想要钱多的是手段!
  方醒正色道:“家国天下,可我更希望的是家国合一,家与国共荣辱,这才我心中的大明!”
  “家与国,共荣辱……拿酒来!”
  朱瞻基眉间全是振奋,冲着门口的小刀喝道。
  一天五盟主
  昨天吧,对,是昨天。我现在有些精神恍惚了,日子都记不清了。
  你说老吧,爵士觉得自己不算老,老大叔而已,永远十八岁!
  许久都没有盟主打赏出现了,爵士也认为是自己没写好,所以活该的!
  昨天首先是‘我为离歌’升为盟主,爵士欣喜之,感谢!
  其后是‘紫薇骑士’,爵士乐的都手抽抽了!
  哈哈哈哈!
  然后爵士就在加更中感谢了两位盟主一番,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完本时有十个盟主!
  可随之而来的变化却让爵士目瞪口呆。
  先是‘赤焰的噩梦疯’紧跟着打赏了盟主,随后‘黑西法’也上了……
  此时我正在准备加更,还想着就差一个,可‘夏日冰红茶’突如其来的十五万打赏……
  我去!爵士的小目标居然一下午就完成了?????????
  ……
  咋说呢?
  爵士写书比较宅,自信心不是很足,总是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不堪入目!
  可就是这样的心态,却被大家顶到了现在这个成绩。
  感谢!
  此刻爵士的眼睛还是涩涩的,脑袋蒙蒙的,可一个念头却没忘却——感谢大家!
  感谢我的书友们!
  感谢那些用零花钱来订阅这本书的书友们!
  感谢那些收入不多,却愿意分出些来订阅这本书的书友们!
  感谢那些一言不合,就一掷千金的书友们!
  感谢……一切支持着这本书的书友们!
  爵士有无数的要感谢,却愿意化为码字的动力,与大家继续分享这个故事!
  ……
  说说咱们这本书目前的成绩吧,不上不下,总收藏十万出头,可均订离八千还差一点。
  这个收订比例真的很惨!至少在历史频道中很惨!
  十几比一吧!
  这个比例有些寒掺见不得人,其中的原因不少,可爵士自己要承担主要的责任!
  在整个历史频道中,仓库这本书只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在中间吊着。
  上有无数要仰望的大神,中间有无数的好书,后面的追兵也是虎视眈眈,爵士一回头,就觉得菊花发凉。
  ……
  说到这里,也说说爵士的性格。
  ——不服输!
  ——不认输!
  倔!
  当初开这本书时,爵士只是随意的写了前十万字就发布了,同时还有一本都市文正在勾兑中。
  那本都市书被毙了,而这本随意开篇的、以为连签约都不能的历史文却蒸蒸日上!
  这就是生活!从不以人的主观意识出结果的生活!
  所以有人会觉得开头有些地方有问题,这就是原因所在。
  ……
  本书按照爵士的计划,应该还有差不多一半吧。
  浮世如潮,潮会涌,也会落。总有人会弃之而去,而后又会有人重新进来。
  爵士努力码字,不敢言胜,也不敢言败!
  期待着与诸君在本书结束时还能共聚在这里,大家唏嘘也罢,叫骂也好,爵士都会感激不已。
  感激大家的一路支持!
  没有你们,这本书和爵士啥都不是!!!!!!!!!


第942章 让人眼花缭乱的利益交换
  感谢:淼淼孩子的万赏,感谢:赤焰的噩梦疯的两个万赏!
  ……
  人喝酒有两种情况容易醉:心情不好,心情大好!
  朱瞻基喝多了,他抱着酒瓶子笑着,伸手胡乱的划拉道:“德华兄,小弟以后必定要让文武百官低头!”
  方醒也有些二麻二麻的,他揉着额头道:“你先别吹,那些人可是要吃肉的,想让他们吃素,就你现在的道行,差了十万八千里!”
  朱瞻基打个酒嗝,身体一弹一弹的,嘟囔道:“他们上下一心,连皇爷爷都不敢动,这大明与其说是朱家的,还不如说是他们的,真想抽刀子砍人!”
  方醒丢颗花生米进嘴里去慢慢的嚼着,目光有些散乱的道:“我跟你说过,这些都是利益,你若是能从日常事务中找到利益的存在,那才算是有些小成。小说 ”
  朱瞻基又喝了一口,然后把酒瓶子往桌子上一顿,起身道:“德华兄,小弟这就去了。”
  “你去哪?”
  方醒招呼小刀进来扶住他问道。
  朱瞻基摆脱了小刀的搀扶,气势昂扬的道:“小弟这就进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皇爷爷,若是有赏赐,都是德华兄的了。”
  “那你就去吧,挨抽了别哭!”
  方醒笑呵呵的送走了朱瞻基,心想老朱可是超级爱面子的人,这样平而无故的拿臣子的东西赚钱,他下不去脸啊!
  勋戚能得以长存,这就是朱棣开的先和,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老朱这人有些……好面子!
  若是想把勋戚们拉下马,证据真的太好找了,这些人的家里和外面破事不少。
  可老朱却觉得这些勋戚都是自己的铁杆,如今登基了,就去清扫铁杆,他不好意思下手啊!
  ……
  当朱瞻基醺醺的进了朱棣的暖阁时,那股子酒味让他不禁皱眉。
  此时高度白酒的后劲上来了,朱瞻基摇摇晃晃的行礼,差点就爬不起。
  “皇爷爷,兴和伯那边的玻璃……呃!孙儿要私下禀告。”
  朱棣的面色稍缓,然后就挥挥手,除去大太监之外的人都出去了。
  喝多了还知道避人耳目,不错!
  喝酒玩女人,这在朱棣的眼中都不是事,他看的是格局。
  格局不够,你就算是清廉如水也是白搭。
  大太监不用朱棣吩咐,赶紧就搬了张椅子过去让朱瞻基坐下。
  朱瞻基嘿嘿的笑道:“皇爷爷,那玻璃便宜,真的……便宜,兴和伯说了,要和户部合伙做……做生意,他只取一成,呃!用在刊印新书上。”
  朱棣静静的看着朱瞻基,并未搭话。
  喝酒多了,话就多,这个道理适用于百分之九十的人。
  “皇爷爷,孙儿知道占了兴和伯的便宜,可他又不缺钱,和孙儿情同手足,以后孙儿多看顾土豆他们罢了……”
  朱棣的目光幽深,不知喜怒。
  “德华兄说过,他说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他就想着能名垂青史,能看到大明有纵横四海的那一天,那样他躺在棺材里都能笑醒来……”
  “皇爷爷,这镜子若是让郑和的船队带出去交易,那肯定是等价于黄金啊!”
  “不止!”
  朱棣这时才说了第一句话。
  “对呀!”
  朱瞻基亢奋的道:“以后就不要交换那些珠宝了,大明只要金银和香料,等以后水师拿下了那些出产香料的群岛,大明一个铜板都不用花……都是大明的,那些都是大明的……”
  “……”
  朱瞻基一直在喋喋不休,最后口角的白沫都干掉了,朱棣才挥挥手道:“去歇息吧。”
  等朱瞻基不甘心的走后,朱棣的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就像是看到一个顽童刚掉进泥地里一样的那种笑容。
  大太监缩缩脖子,觉得今天真是见鬼了,先是一向稳沉的太孙大白天的喝醉,然后就是朱棣露出了顽童般的笑容。
  很诡异啊!
  “方醒的二儿子听说很乖?”
  朱棣突然问道,大太监正在神游物外,闻言赶紧应道:“是的陛下,听说都很少哭。”
  “是个有趣的。”
  朱棣突然笑了,“朕的宝刀价值无法估量吧?”
  大太监隐隐感到了些恶趣味,就赞同道:“陛下的宝刀价值连城啊!”
  “那就送给方醒家的小儿子了。”
  ……
  等方醒拿到宝刀后,他冲着皇城方向拱拱手,一脸唏嘘的对解缙道:“陛下现在变的灵活了呀!”
  解缙笑道:“一把宝刀换你的玻璃九成份子,这笔买卖你觉得谁亏?”
  方醒拔出刀来,摸着上面的刀纹道:“一把刀一条命,当然是刀值钱!”
  勋戚的铁劵说是能免死,可真要动你,那只是废铁一块。
  而朱棣的宝刀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大明的独一份啊!哦不!是两份,土豆和平安各一把。
  想想,要是有人来抓捕,方醒的儿孙拔出朱棣御赐的宝刀,你是上还是不上?
  “不过还得自身硬,不然真的遇到了坎,宝刀也没用!”
  方醒意趣索然的把刀交给了辛老七,觉得一切都是虚幻。
  解缙劝慰道:“那玻璃和镜子就是聚宝盆,非臣子所能拥有,你做出了姿态,史书上自然会有这么一笔,方家以后的地位就超然了。”
  一个土豆惠及众生,一个玻璃为国聚财,方家这就算是立起来了。
  张淑慧有些纠结,小白完全就是舍不得,觉得应该自家偷偷的卖。
  “少爷,咱家一天卖一块也行啊!”
  “别胡说,那迟早会露馅,到时候里外不是人。”
  张淑慧终究是识大体的,觉得这样的处置方法再恰当不过了。
  “怀璧其罪的道理妾身是懂的,再说家中的钱财也够用了,若是富可敌国,迟早会出事。”
  小白失望的抱着平安嘟囔道:“平安,你的大宅子又没了。”
  ……
  夏元吉的动作快的吓人,才接到消息,他就不顾休假跑来了方家。
  “果真很便宜?”
  拿着一块玻璃,夏元吉对


第943章 一箭双雕
  感谢:“全民闹书荒”的五万飘红打赏!
  ……
  李二毛大清早起床,在母亲‘都放假了,多睡会儿。’的嘀咕声中把铁炉子烧起来。
  铁炉子这个玩意儿还是方家先用出来的,然后就扩散到了书院。
  冬天的教室里有这么一个铁炉子,大家都感觉暖暖的。
  今天的风不小,火焰顺着烟管被抽了出去,李二毛把锅放在上面熬粥。
  粥是鸡蛋瘦肉粥,周氏在食堂干活,每月也有报酬。而且食堂的好处多,那些吃不完会坏掉的食物,书院允许他们和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们分掉。
  周氏出去喂了养的几只鸡,回来看到李二毛坐在炉子边看书,就说道:“二毛,山长都说了要学会休息,今日无事,你也进城去逛逛。”
  李二毛抬头道:“娘,孩儿的底子薄,不努力的话就跟不上,山长说过要笨鸟先飞,不能懈怠。”
  周氏一听是方醒说的,就不再嘀咕,只是想起儿子的婚事在发愁。
  吃了粥,周氏开始织布,李二毛就去了方家。
  解缙一家团聚,最近的日子太滋润了,看着起码年轻了十岁。
  看到李二毛拿着书本进来,解缙就笑道:“为何不去找德华?”
  李二毛赧然道:“山长事务繁忙,学生不敢打扰。”
  解缙笑了笑,问了问题,然后就现场释疑。
  “二毛,你认为山长送出玻璃和镜子的制法是好还是坏?”
  等李二毛弄懂了问题之后,迫不及待想进入角色的解祯亮就问了个问题。
  李二毛沉吟道:“学生认为是好事,山长不是商人,而财帛动人心。山长的目标是朝堂,是大明的未来,所以不管是什么玻璃镜子,那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这个回答连解缙都有些意外,昨天夏元吉走后,方醒就把消息告诉了大家,怎么说呢?好坏都有说法。
  等李二毛走后,解缙唏嘘道:“你看看李二毛,这孩子以前就是个白丁,进了书院之后刻苦学习,这才多久,他在书院中就名列前茅了。”
  解祯亮赞道:“那必然是天资聪颖,外加刻苦奋发。”
  解缙抚须道:“刻苦奋发是有的,可天资却不见得聪颖,这孩子有个好处,那就是看得远,不管是什么事情,他总能另辟蹊径去找到答案,为父告诉你,方醒的弟子中,若说以后谁的前程最远大,一是马苏,二就是李二毛。”
  解祯亮讶然道:“父亲,马苏孩儿倒是知道,那是方大哥的衣钵传人,可李二毛值得您这般夸赞吗?”
  解缙笑眯眯的道:“为父再不会看错了,这李二毛就是块璞玉,被德华打磨之后,已经开始初放光芒,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大明人口亿兆,璞玉何其多也!可被发现的终究是凤毛麟角,可惜可叹啊!”
  看到老父唏嘘,解祯亮就劝慰道:“父亲,方大哥不是廉价刊印了那些教科书吗?有了那些书,那些寒门子弟自然可以脱颖而出。”
  “何其难也!”
  解缙摇摇头道:“大明要想为官,必须要走科举这条路。可科举考的是什么?除非是另开一科,否则科学子弟必然难入官门。”
  解祯亮说道:“父亲,方大哥不是说要从小吏干起吗?”
  解缙叹道:“小吏又如何,科学子弟就是个怪物,他们上手快,做事灵活,手段多……”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解祯亮明白了,“儒学子弟之乎者也,科学子弟物理化学,高居庙堂者自然感受不到那种能力,可下面的官吏必将如坐针毡。”
  吹牛逼我不怕你!
  干实事我比你更厉害!
  这样的科学子弟放出去……
  “老天爷!大明以后要震动了!”
  解祯亮想起以后科学子弟遍地都是的场景,不禁打了个寒颤。
  解缙笑道:“所以德华很谨慎,不然他现在就可以放几个学生出去,让外人看看科学子弟的风采。但那是打草惊蛇,在科学之势没有起来之前,这样的举动只会引发不测之变。”
  解祯亮身体一震,起身道:“父亲,孩儿要好好的学学那几门功课,还请父亲教诲。”
  解缙得意的道:“去吧去吧,有何疑问都可来问为父。”
  大清早的一番谈话,不过是解缙借势而为,就是想敲打一下儿子对科学的那点儿成见。
  现在看到效果那么好,解缙不禁老怀大慰,得意洋洋的去找方醒。
  方醒正在踱步,土豆跟在他的身后,学着他的模样,背负着双手,小脑袋还一点一点的,把解缙笑的差点跌倒。
  方醒回身揉揉土豆的脑袋道:“去和弟弟玩吧。”
  土豆点点头,然后正儿八经的冲解缙拱拱手,摇摇晃晃的就去了里面。
  “哎呀!那么好的孩子,若是老夫的孙儿,那真是离不得啊!”
  解缙艳羡不已,心中对儿媳妇的那一胎就更期盼了。
  方醒笑了笑:“解先生可别夸了,两个孩子,一到晚上就闹哄哄的,脑袋都被吵炸了,现在我就盼着以后能有个女儿,香香软软的女儿,父亲的小棉袄啊!”
  老解有些重男轻女,方醒觉得有必要给他打打预防针,以免到时候是个孙女,他会大失所望。
  解缙何等的聪明,他笑道:“祯亮和胡氏还年轻呢,老夫等得起。”
  “老夫倒是觉得那本物理书一出去,不但陛下要承受压力,太孙那里也会……你要小心了。”
  方醒目光深沉的道:“我们在颠覆世界,而有人肯定会想颠覆未来,那咱们就来看看谁的手段更高明了!”
  在和方醒多次交锋之后,那些人知道这厮就是个不要脸皮、外加手段高超的家伙,所以已经偃旗息鼓很久了。
  那么能不能釜底抽薪呢?
  ……
  “可惜父皇没给本王看那本物理书,否则现在就可让外面造势,太子一党肯定要焦头烂额了,哈哈哈!”
  朱高燧躺在床上,笑声沙哑,身边的是黄俨。
  黄俨冲着外面的太监点点头,等他示意周围无人后,才低声道:“殿下,方醒手段高超,几番争斗都未曾落败,可若是……咱们釜底抽薪呢?”
  “你想说什么?”
  朱高燧撑着坐起来问道。
  黄俨扶了他一把,阴笑道:“殿下,方醒这些动作靠的是谁在背后撑腰?”
  朱高燧皱眉道:“你是说太子?那不好弄啊!”
  朱高炽的太子之位看似摇摇欲坠,可偏偏那么多年都过来了,却无法撼动。
  黄俨的嘴角翘起:“若是太孙呢?只要太孙一倒,太子必然完蛋,顺便还能获得那些文人的支持,殿下,这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啊!”
  朱高燧的目光转动,一下倒在床上,喃喃的道:“一箭双雕,一箭双雕……”


第944章 大型市场的规划
  徐庆来了,大过年的他就从台州府赶到了北平城。
  方醒有些内疚,一封书信就招来了徐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