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白想了想,幸灾乐祸的道:“那御史这次得罪了这么多人,出门会不会被打呀?”
  方醒干咳道:“朗朗乾坤,天子脚下,谁敢?!”
  “哇……”
  也许是方醒的声音大了些,严厉了些,平安一下就醒了,难得的哭了一次。
  方醒赶紧过去抱起平安,然后看看依然沉睡的土豆,不禁觉得这就是他人生的最巅峰。
  ……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北平城中流传着‘勋戚糜烂’的话,而且言辞凿凿的说是从宫中传出来的。
  这个消息紧随在‘房产税’之后,让那些勋戚们如坐针毡。
  朱棣对勋戚很好,好到只要你不犯大错,那就不用担忧自己会和洪武朝的那些前辈般的被清理一空。
  可要是朱棣认为勋戚糜烂了,那会不会改变大家一直以来的默契?
  不说杀戮一空,可来个降等承袭,就能让这些人发疯。
  好好的侯爷,下一代就变成伯爷,再下一代是什么?
  大家在心中盘算着自家孩子的情况,结果惊讶的发现,尼玛,好多都养废了呀!
  不过随即这些人就想到了朱棣的年纪和身体,于是又得意的笑了。
  朱瞻墉在目睹了方醒和徐景昌的打架后,回去想了一夜,然后就找到方醒,提出了质疑。
  “聪明的自然会不露声色的教导子孙,不聪明的总认为爵位跑不了,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操练,就怕以后在战场上回不来了。”
  方醒看着这个孩子,缓缓的解释道:“定国公也怕,所以才会演一出戏给陛下看,目的就是告诉陛下,我的忠心毋庸置疑,我虽然不能学兴和伯那般到处树敌,可也能自晦。”
  “哦!,原来如此啊!”
  朱瞻墉满不在乎的道:“那皇爷爷肯定会原谅他,甚至会安抚他。”
  这话虽有些幼稚,可方醒还是听出了些许居高临下。
  “勋戚不就是这样的吗?”
  见到方醒面色复杂,朱瞻墉就说道:“国朝不是在养着他们吗?他们应该是我家的臂膀吧。”
  “可这臂膀马上就会变为累赘,还会吸血的累赘!”
  伴随着这声音,朱瞻基大步进来,面色严肃。


第909章 未来皇帝的手段
  朱瞻基一进来,朱瞻墉马上就变成了鹌鹑,木呆呆的不说话。
  “德华兄,定国公刚才进宫请罪,被皇爷爷砸破了头。”
  方醒一怔,然后摇头道:“定国公倒是知机。”
  徐景昌虽然被砸破了头,可宠信依旧在。
  如果能换取君王的宠信,别说是砸破头,断只手相信对于勋戚们来说都不是问题。
  朱瞻基皱眉道:“小弟认为武勋就该在沙场上夺得功勋,国戚就该老老实实地过日子,不要想着世世代代都能趴在大明的身上吸血!”
  方醒点头道:“武勋存在的价值就该在战阵上,瞻基,你可担心自己以后掌控不住朝政?”
  “不!”
  朱瞻基知道方醒这是在震慑朱瞻墉,就冷冷的道:“文武自有道,各行其是,若是不甘心,那雷霆手段不远!”
  方醒眯眼道:“若是武将不忠呢?”
  朱瞻基笑道:“以一隅之地对抗大明,一偏师即可击溃,必要时亲征又有何妨,足为天下戒!”
  朱瞻墉呆呆的听着,觉得自己的那些小心思都被人看穿了,他起身道:“老师,大哥,我回去了。”
  “去吧。”
  方醒笑眯眯的道:“好好学习,听说岳保国的进步很快,你若是不抓紧,小心被人耻笑。”
  朱瞻墉基低头应了,然后有些形单影只了回去了。
  朱瞻基看着他的背影,突然问道:“德华兄,书院的那些计划真的有吗?”
  方醒用书院未来的计划来刺激朱棣,然后才得到了一支小船队。
  “有。”
  方醒肯定的道:“而且还很多,只不过学生们学识不够,要慢慢来。”
  其实那些所谓的计划,方醒自己就可以弄出来,可那后果太酸爽了,所以他就准备放在书院。
  你有文有武的,还特么的妖孽似的,一阵子弄出个吓死人的宝贝来,说不是妖孽谁信?
  朱瞻基沉吟道:“德华兄,可是在忌惮吗?”
  “好小子!”
  方醒一巴掌拍在朱瞻基的肩膀上,赞道:“你倒是看穿了我的把戏!”
  朱瞻基无奈的道:“德华兄,小弟无需这等虚假的夸赞,咱们说正事好吗?”
  方醒面不改色的道:“一个是忌惮目前的形势,另一个就是当前大明的商业不彰,那些东西弄出来有何用?不说别的,光一个商税就折腾了几年,可依然被压的死死的,李茂芳那里整日说着亏钱,别说是交税,都养不活那些人了。”
  “你相信吗?”
  方醒问道。
  朱瞻基摇摇头:“财聚集市的生意虽然比不上四海集市,可依然可观,这一点从进出的人数上就可判定,李茂芳不过是在哭穷罢了。”
  “他仗着自己是陛下的外孙,就以为只要不犯事,自然可以百无禁忌。”
  方醒不屑的道:“这就是典型的寄生虫,于国于民无半点益处,只知道敛财祸害,这样的勋戚越多,大明就败的越快。”
  还有那些藩王啊!
  方醒觉得眉心跳动,老朱家太能生了,而且偏偏不许自谋生路,都像猪一样的圈养着。
  以后这些被圈养的藩王将会成为财政的巨大负担。
  朱瞻基起身道:“小弟这就进宫。”
  方醒没精打采的道:“没用的,陛下也是投鼠忌器,若是把勋戚勒的太紧了,就怕反弹啊!”
  朱瞻基冷笑道:“他们不敢!”
  方醒也不劝,就看着朱瞻基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
  ……
  朱棣的心情又好了,让杨荣等人都松了一口气。
  等朱瞻基到时,朱棣正在喝茶,与杨荣三人谈笑。看到他后,朱棣就问道:“你今日不是要去狩猎吗?”
  朱瞻基说道:“皇爷爷,孙儿记起一事就回来了。”
  “何事?”
  朱棣看到朱瞻基的模样就知道是有了心结。
  “皇爷爷,富阳侯在金陵开的财聚集市至今未缴税!”
  朱棣抚须,神色淡然的道:“此事你无需过问,去吧!”
  朱瞻基愕然:“皇爷爷……”
  朱棣挥挥手:“且去!莫要烦朕!”
  ……
  “哈哈哈哈!”
  方醒原地没动窝,在看到朱瞻基去而复返之后,不禁大笑着。
  朱瞻基赧然道:“德华兄既然知道此事不妥,为何不说?”
  方醒止住了笑声,淡淡的道:“你会是大明的太子,大明的皇帝,到那时可会事事都有人点醒你?自己去摸索才是正理。”
  “此事你不该直接去找陛下,至少不应该当着别人的面,还有,处理此事的方法不少,可你是未来的帝王,手段自然不同,这个需要你自己去琢磨。”
  朱瞻基懂了,“德华兄,那你来做的话,会如何?”
  “我?”
  方醒把一个精巧的天平秤放回去,思忖了一下道:“那就大张旗鼓的闹,我是臣子,自然无需忌讳,闹的越大越好,陛下那边自然可以借势而为。”
  “记住了,税是大明的,谁不交税,就是在偷大明的东西,就是大明的叛逆!”
  方醒把税收提高到了这个程度,只是想提醒朱瞻基:悠着点,勋戚皇室都优待,你得看看大明的底子经得起这番折腾不。
  ……
  也不知道朱瞻基使出了什么手段,第二天,李茂芳居然就屁颠屁颠的去了户部,身后是提着宝钞的家丁。
  “富阳侯交税了?”
  朱高燧觉得一定是昨晚那个小妾把自己折腾的太过,所以产生了幻听。
  “是的王爷,富阳侯刚去的户部,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去的。”
  “他疯了?”
  朱高燧瞪大眼睛,谢忱苦笑道:“富阳侯看着面色阴沉,肯定没疯。”
  “那就是有人在逼迫他!”
  朱高燧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是谁?”
  谢忱判断道:“兴和伯不可能,富阳侯也不会怕他,但此事肯定与他有关!”
  “嘶……”
  朱高燧突然身体后仰,眼中有惊恐之色。
  “你想想,你想想!”
  朱高燧的模样吓到了谢忱,他正准备胡乱说几句,可朱高燧却用那种梦呓般的语气说道:
  “先是朱勇开了一家,方醒视而不见,等他生意兴隆时,方醒才突然交税,一下就把朱勇打了个措手不及!”
  谢忱点头道:“方醒先是隐忍,待成国公最得意之时,突然就来了个釜底抽薪,此事在各大勋戚家中都成为了教导子弟的案例,手中有制敌于死地的东西,可却要忍到对手最得意之时,那时候出手才是最佳时机。”
  朱高燧摇摇头道:“你只看到了这一面,还有方醒一直在追求的商税却没关注到,本王断定,方醒做这些事的最终目的还是商税!”
  谢忱的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说道:“他先弄些赚钱的营生出来,你若是要跟风,那必然也要跟着交税,”
  朱高燧的面色阴冷,身体微颤:“勋戚都交了税,那些豪商交不交?嗯?”
  谢忱的身体一个激灵,不禁赞叹道:“牵一发而动全身,兴和伯好布局!”


第910章 教孙,眩晕,傻缺
  ♂!
  书房中气氛凝固,谢忱面带忧色的道:“王爷,有这么一个人呆在太子和太孙的身边,就像是一条毒蛇在阴冷的看着咱们,可畏可怖啊!”
  朱高燧咬着下唇,目光阴沉:“关键是方醒能打仗!有这么一个人呆在北平……咦!本王倒是有些猜测,父皇不把方醒归于文武,会不会是……不想让方醒出镇一方?”
  ……
  朱瞻基同样抱着这样的想法,而且他还大胆的去问了朱棣。
  “你记住了,你是储君,对待臣子无需太多迁就,在大义的名分下,直接下令就是了,若是不从,满朝文武,天下人都将会口诛笔伐,那时你再动手,何人敢质疑?”
  朱瞻基昨天回去想了很久,最后是直接令人去富阳侯府传话,效果意外的好。
  “李茂芳被你吓住了,明白吗?你占理,还是太孙,他若还是安之若素,朕就会让他知道皇权的威严!”
  朱棣的神色轻蔑,哪怕李茂芳是他的亲外孙,可只要敢于挑战皇权,别说是外孙,亲儿子都不行!
  “你要记住了,御下要恩威并施,一味施恩那是在引诱臣下窥探皇权,只施威,就如同太祖高皇帝,那是特点的时间,特定的人才能这么干,你不行!”
  朱瞻基点头道:“孙儿知道了,太祖高皇帝挟开创之威以制天下,孙儿却无这等积威,东施效颦只会被人耻笑。”
  朱棣满意的抚须道:“方德华很聪明,或者说是不够聪明,若是聪明的臣子,肯定会选择蛰伏,而他却没有,急切啊!恨不能一夜之间就能看到商贾满天下,商税能让夏元吉笑的合不拢嘴。”
  朱瞻基笑了笑:“兴和伯是很急切,仿佛有个大敌在暗处窥视着大明,明日就会从咱们不知道的地方杀进来。”
  朱棣点头道:“南面暂时安静了,北面的阿鲁台态度暧昧,本来定好的攻打瓦剌也停住了,这是要干什么?”
  “不过不管他想干什么,大明以静制动,何时想打就何时打,何其畅快啊!”
  以前朱棣的北征要顾忌着国力,每次都要间歇几年,等待草原上的势力出现大变动时才会举国一击。
  可现在不一样了。
  “土豆已经种了不少地方,奴儿干都司的女真人和那些异族都在为大明种地,那边的地肥,种出来的不管是稻米还是土豆,产量不小,而且口味比中原的都要好。”
  粮食永远都是华夏的命脉,眼瞅着这个命脉有宽松的样子,朱棣难免心中畅快。
  朱瞻基舔舔嘴唇,还记得上次吃奴儿干都司产的稻米时,一家人,包括太子妃都连呼好吃。
  “不过方醒说要珍惜那些黑土,所以李彬下了禁令,不许无故砍伐树木,不许随意开荒,要交换耕种,用休耕来让地力恢复。”
  朱棣笑容满面的,可身体却突然一个摇晃,就靠在椅背上,面色瞬间煞白。
  “皇爷爷!”
  朱瞻基大惊,上前一步扶住朱棣的后背,然后回头低喝道:“去,叫御医来,还有,消息若是走漏,你们就等着诛三族吧!”
  两个伺候的太监被吓得面如土色,大太监却镇定的道:“还不快去!”
  “不用了!”
  朱棣睁开眼睛,右手揉着太阳穴,低声道:“朕无事,不许声张。”
  可朱瞻基却说道:“皇爷爷,让御医来看一下吧。”
  朱棣想发火,可看到朱瞻基满面的急色,就压了下去。
  御医来了,诊脉之后就说道:“陛下,您最近歇息的少了,再有冬季干燥上火,血脉上涌,要……静心啊!”
  尼玛!这话差点就直接说了:陛下,您少发火,气大伤身。
  朱棣闻言怒火就上来了,喝道:“滚!”
  老朱的脾气大,这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你让他别生气,这可能吗?
  御医满面难色的道:“陛下,要不……你多喝些郡主送的那种莲心茶吧。”
  朱瞻基闻言大喜:“那茶可好?”
  御医道:“好,降火最为神效,而且当做茶饮,随时都可服用。”
  朱瞻基笑道:“那就好,回头我找婉婉要去。”
  朱棣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孙儿,柔声道:“那茶婉婉送了许多来,方家也不少。”
  等朱瞻基回头时,朱棣的面色又恢复了正常,淡淡的道:“近日多吃些菜蔬,荤腥暂停。”
  大太监看到了朱棣的脸色转换,心中酸楚,然后就堆笑道:“也不知郡主从何知道的这些事情,倒也有用。”
  朱瞻基看到朱棣无恙,就笑道:“多半是去问了兴和伯吧。”
  大太监凑趣道:“是了,兴和伯读书多,想必知道些偏方。”
  虽然消息没有走漏,可有御医去了朱棣处的事还是被人知道了,于是乎,宫中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起来。
  ……
  房产税加上商税,一下就把勋戚们想捞钱的心思打到了谷底,而始作俑者李茂芳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
  北平城的一处暗娼,奢华的内院大厅内,李茂芳拍着桌子怒道:“你们以为本候乐意交税吗?那可是太孙!不交税本候就得玩完了!”
  朱勇的面色阴晴不定,在见识过一次跟风经商的赚钱程度后,他已经不满足于家中那些田地的产出了。
  “你是太孙的兄长,难道他还能逼着你不成?”
  那些勋戚子弟都纷纷点头,在财聚集市中,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些份子,而目的不过是想探路罢了。
  如今探路的傻子被人当做肥羊宰了一刀,咋办?
  各种小眼神在到处飞,李茂芳还在抱屈道:“说是兄长,可要是不认,难道本候还得要上杆子贴过去吗?那陛下非得把本候打死不可。”
  说着李茂芳还翘起了兰花指,大厅内的人都纷纷暗笑,身体微颤。
  李茂芳还没察觉,或者说他已经适应了这种场景,依然是不忿的道:“你们若是不信大可去试试,反正本候是不会掺和了。”
  朱勇若有所思的道:“此事已无回旋的余地,你们自己小心吧。”
  “小心什么?再小心也刚被坑了一把,那些商铺可是亏本卖的。”
  一提起商铺,气氛马上就转为群情激昂,大家都在讨伐着方醒损人不利己的傻缺行径。
  有人看到朱勇在沉思,就怂恿道:“成国公,你家也亏了不少,难道你就准备这么放过方醒了?”
  朱勇一愣,摇摇头道:“胳膊掰不过大腿,我回家就准备抽家里的小子们一顿。”
  说着朱勇起身,随意的拱拱手就走了。
  “成国公这是怎么了?”
  看着朱勇萧瑟的背影,大厅内的人都面面相觑。
  “难道是要回家拿孩子出气?”
  “也许吧!哎!没意思,家里亏空了一大笔,金银又不许用,回头还得去换宝钞,特么的!这世道是怎么了?!”


第911章 武勋的试探
  成国公朱勇家的孩子倒了大霉,据说被抽的卧床不起,至于原因,听说是因为朱勇抛售商铺吃了大亏,国公府捉襟见肘,于是就拿儿子出气。
  解缙现在很悠闲,每日在书院教教书,闲时不是逗逗方醒的两个儿子,就是和黄钟喝酒下棋,逍遥似神仙。
  方醒抱着平安,土豆牵着他的衣角,就这样在书房和解缙说话。
  “老夫看朱勇是知耻而后勇了,必是要重振武勋的本色。”
  方醒和平安对视一眼,做个鬼脸后才说道:“解先生,你没发现吗?武将,特别是武勋学习儒学的不少,从我的那位大舅哥到朱勇,看见文人都礼敬有加,而对武将却有些冷淡,这很有趣啊!”
  解缙向着土豆招招手,笑道:“这不奇怪,武勋不想刀头舔血,可又想家中的爵位长久不衰,那该怎么办呢?”
  方醒一怔:“难道他们觉着以后会是文官的天下,所以在提前讨好吗?”
  解缙看到土豆不过来,遗憾的道:“没错,当大明转为守势之后,武勋的用武之地就不多了,可治理天下的终究是文官,这种趋势谁都看得见。”
  方醒笑了笑没在意,反正哥根本就没指望武勋们能脱胎换骨,随便你们造吧,以后别后悔就是了。
  “我只想拐个弯,呵呵!”
  我只想让历史在这里拐个弯,让以文御武,武人形同仆役的未来不再出现!
  方醒笑的很憨厚,可话里却带着强大的信心。
  文武分解才是王道,要么独成系统,要么军方在内阁中有能发声的人,这就是方醒的目标。
  方醒更倾向于军队能在内阁有发言人,这样各方都能够接受。
  解缙微微一笑,饱含深意的道:“你可知道英国公和你亲密,但陛下那里,包括文官那里为何不怎么忌惮?”
  方醒说道:“我们没怎么亲密啊!就是亲戚间的走动。”
  解缙不争论这个:“那是因为,英国公在早年远离了中心,明白吗?而原因你该知晓的。”
  方醒叹道:“英国公靖难之后就去了交趾,天高皇帝远,那些武勋们跟随着陛下北征之后,自然会抱团取暖,而英国公却因为崖岸高峻,被挡在了外面,这事有好有坏吧。”
  好处是不结党,不被帝王猜忌,坏处是势力太过单薄,出了什么事没人帮手。
  解缙终于忍不住了,从荷包里摸索了半天,摸出一块饴糖来,努力用那种充满诱惑力的声音对土豆说道:“土豆,过来,这里有糖。”
  土豆听了半天,早就不耐烦了,闻言就嚷道:“烂牙!烂牙!爹不……不许。”
  方醒低头笑道:“臭小子,那是谢爷爷给的,去吧。”
  土豆这才走过去,接过饴糖后,先憨态可掬的拱拱手,然后才舔了一下,回身就嚷道:“爹,给弟弟……吃。”
  方醒看着沾满口水的饴糖,摇摇头道:“弟弟没牙齿,不能吃。”
  土豆遗憾的叹息了一声,然后低头开始慢慢的舔着饴糖。
  解缙的眼中柔和了许多,满怀期待的道:“等祯亮到了,我的小孙孙也就不远喽!”
  ……
  方醒觉得自己很奇怪,明明年纪轻轻的,若是在几百年后,本该是潇洒的年龄,可却生出了些许沧桑感来。
  特别是在有了两个儿子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加的强烈了。
  “离离原上草。”
  张淑慧接过土豆就开始了教育,土豆嘴里含着一小块饴糖,摇头晃脑的道:“依依,姨姨……”
  “离离!”
  张淑慧再次提醒,可土豆却看着在睡觉的平安嚷道:“弟弟!弟弟!”
  “哎!不是神童啊!”
  张淑慧遗憾的把土豆放在地上,看着他跑到小白的身前,仰头道:“二娘,弟弟!弟弟!”
  小白摸摸他的头顶道:“弟弟在睡觉,土豆要一起吗?”
  “不,玩。”
  土豆看看平安,转身就往外冲。
  “慢些慢些!”
  张淑慧被这速度吓了一跳,幸好邓嬷嬷及时跟上。
  “吓死妾身了!”
  张淑慧拍着渐渐丰盈的胸口,倒是让方醒的眼神晃动了一下。
  当娘后的张淑慧明显的多了几分自如,以前和方醒在一起时会羞涩,现在却不会了,甚至在半夜听到土豆的哭声后,就这么半果着跑过去。
  和她相比,小白除去在平安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之外,性格基本上没变化。
  “少爷,平安又尿了!”
  就在小白无奈的撒娇声中,方醒觉得那些勋戚们也该动动了。
  ……
  张辅自从回京之后,只是顾着安顿老母和家人,一时间顾不上外间的事。
  好容易安顿好了家人,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原先的老部下,目前在都督府供职的都指挥使庄伟就来了。
  庄伟以前是张辅麾下的指挥使,后来通过张辅的关系调到了五军都督府,算是春风得意。
  一见面庄伟就大礼参拜,张辅急忙拉起来,责怪道:“你我故旧,何至于此!”
  庄伟咧嘴笑道:“下官恨不能跟随国公爷继续征战,可惜国公爷帐下大将无数,下官找不到位子了,哈哈哈哈!”
  两人寒暄几句,庄伟就谈起了目前大明军队的情况。
  “国公爷,此次南北的卫所一起清理,上面却不再补充兵员,让人纳闷啊!”
  张辅说道:“卫所清理非一日之功,在南边的隐患消除之后,大明的卫所就显得多了些,肯定要各方审定一番,然后再重新规划。”
  庄伟笑眯眯的道:“国公爷高见,五军都督府内部对此也有些看法,说是不如减少些卫所,然后增加火器卫所的数量,这样能节省不少钱粮,实力反而不降反升。”
  “哦!这个想法倒是不错。”
  张辅觉得五军都督府的人总算是没吃白饭,居然前瞻性的开始了规划。
  庄伟一拍大腿道:“果然是国公爷!五军都督府的那些大人商议了半个多月才得出了这个结论,可国公爷不过是瞬息就想到了,若是传出去,那些大人羞也该羞死了!”
  这个来自于老部下的马屁张辅还是吃的,他抚须道:“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不值一提。”
  “哪里哪里……”
  庄伟吹捧了几句之后,好似无意间的说道:“国公爷,五军都督府中有不少人都准备上书陛下,请陛下多设火器卫所,好歹也能出战立功。”
  张辅的眸子一缩,面色未变的道:“哦!都有哪些人啊?”
  庄伟干笑道:“就是那些都督,下官可凑不上去说话,就是听了一耳朵来给您说话解闷。”
  张辅微笑道:“那倒是有趣,不过我近期身体不适,已经和陛下请了假,倒是不好干涉国事。”
  庄伟接下来就有意无意的在试探着张辅,而目的就只有一个。
  ——增设火器卫所!
  可一直到张辅面露不耐烦之色,庄伟依然一无所获。
  张辅什么态度都没有表达!


第912章 关于山地作战的思考,神经病的五军都督府
  张辅的到来让张淑慧有些喜不自禁,她抱着土豆在内院的门口相迎,看到张辅进来后,就低头对土豆说道:“土豆,快叫大舅舅。”
  土豆看到张辅一脸的胡须,犹豫了一下之后,就按照张淑慧教了好几遍的称呼嚷道:“大…舅舅。”
  张辅看着这个粉雕玉琢的嫩娃娃,喜得随手就把身上的玉佩解下来给他挂在脖子上,摸摸脸蛋道:“土豆可想去大舅舅家玩耍吗?”
  土豆摇摇头:“不去,要看弟弟。”
  “是个乖孩子!”
  张辅眼中的欢喜很真诚,方醒和张淑慧对此心知肚明。
  没儿子来继承爵位是张辅目前的致命伤,也是整个张家都羞于启齿之事。
  张辅逗弄了一下土豆,然后就准备和方醒去书房。
  “大哥留下来吃饭!”
  张淑慧喊道,张辅笑了笑道:“好,不过别麻烦,我最近喜欢吃第一鲜的火锅,给弄一个就好。”
  “那简单,家里的比第一鲜还好,大哥就等着吧。”
  到了书房,张辅直接进入主题:“有人来试探为兄,大概是想建言陛下,增设火器卫所,而目的却不纯。”
  “这是想让聚宝山卫的影响力减小,间接的堵死我在武事上的路。”
  方醒笑了笑:“这肯定是勋戚的手笔,不过只是武勋出手,倒是让我有些失望了。”
  张辅告诫道:“你莫要小看那些人,若是他们联手的话,你的日子不好过。”
  “那又有何妨。”
  方醒笑道:“聚宝山卫本就是太孙的亲军,太孙若是出征,我们是必然要去的,至于以后的征战,最近的也就是草原了。我真的希望能增设火器卫所,不过这些卫所必须要可靠。”
  张辅点头道:“你有数就好,不过你暂时停止征战也是好事,专心于书院,也是一条出路。”
  一阵冷风吹过,方醒说道:“这些人什么都想了,就是没想陛下的反应。”
  ……
  方政回来了,还从金陵带回了方晓。
  这人行事很是随意,正好饭点来,看到方醒和张辅在吃火锅,二话不说,马上就让人送碗筷。
  “国公爷,德华,下官在西南混的和野人差不多啊!”
  张辅把酒杯放下,沉声道:“西南的那些土司可还安稳?”
  方政看着翻滚的红色汤底,舔舔嘴唇道:“开始不老实,后来几路进剿,拿到的人全都迁移到了山下种地。那些人开始还想办法逃,可后来粮食丰收了之后,吃过一顿饱饭,马上就眉开眼笑的问能否多开些荒地。”
  碗筷送来了,方政夹了一片羊肉,随意的在蘸水中蘸了一下,就迫不及待的塞进嘴里,烫的挤眉弄眼的。
  火锅是鸡汤的底子,然后加番茄和红油熬出来的,香辣鲜。
  方醒放了些土豆片进去,然后问道:“西南多山,能否多弄些狼兵出来?上次李梦菱的狼兵就不错,上了战阵真跟狼似的,悍不畏死,身形灵活。”
  方政连吃了十多片羊肉,这才舒坦了,他擦去胡须上沾染的汤汁,思忖道:“倒是可以,只是那些人野性难驯,怕是不好调教。”
  “有啥不好调教的?”
  方醒笑道:“那边现在开始教化了吧,会说汉话,自然就能融入,我是想看看,能否弄一支山地千户所来试试,至于归属,大可让太孙直接提领。”
  “山地千户所?”
  张辅敏锐的发现了里面的玄机:“你是想为以后的征战做准备吗?”
  “对。”
  方醒点头道:“以后大明将会征战四方,聚宝山卫在平原地带没问题,可山地战的话,还得要重新调教,那太麻烦了。”
  方政目露精光:“德华这是在未雨绸缪吗?那我倒是想领一军试试。”
  方醒失笑道:“那不可能,你去领一个千户所,那太过刻意。除非是陛下觉着不错,想弄一卫或是更多的狼兵出来,否则还是先试探性的弄一个千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