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祝献眯眼看着黎源直,良久下巴朝着外面摆摆,马上有人出去查看。
大堂内静悄悄的,等出去那人回来,对着祝献点点头,他这才笑道:“咱们现在是一条绳上的人,小心无大错。好了,都到位了吗?”
姜鑫点头道:“都到位了,不过那几人说了,要大人您亲自当着大家的面担保,若是他们陷在城中,那家眷必然会受到咱们的优待,若有违背,死无葬身之地!”
祝献不虞的道:“这是小事,稍晚本官就当着大家的面说。”
“大人,时辰差不多了。”
有人不安的提醒道。
祝献扫了大堂内的心腹们一眼,沉声道:“那就准备,火头一起,咱们马上就去夺门。”
于是众人都沉默的把财物装车,那些心腹和他们的家眷加起来上千人,正从各处缓缓汇集。
……
“起火了!”
城北的地方突然冒起了一个火头,在黑夜中分外耀眼。
姜鑫急促的道:“两位大人,咱们走吧。”
“慌什么!”
黎源直喝道:“还有一处,且等王都伟的人都去救火,那才是时机。”
于是众人都在等着,在这个后街偏僻处等待着。
“大人,聚宝山卫营地起火!”
“大人,城头的人分了一半往营地去了。”
“嘭嘭嘭嘭!”
听到枪声,黎源直和祝献相对微笑,然后喝道:“走,记住了,王都伟叛乱,兴和伯和杨大人被刺杀,咱们是去寻求聚宝山卫庇护的。”
一千多人,在乱糟糟的城中专走偏僻的地方,那些军眷看到后都赶紧关门闭户,没人敢问一句,没人敢喊一声。
东门处,沈浩正焦急的在城头上看着两处火头,不时的跺脚,身边的将士都面带急色。
“谁?止步!”
一声厉喝后,沈浩看到远处走来两个男子。
“吴千户,本官祝献。”
祝献的声音听着惊惶而不安:“吴千户,王都伟突然作乱,已经刺杀了兴和伯与杨大人,正在四处杀人啊!”
黎源直急促的喘息着:“吴千户,吴大人,那些逆贼在喊,叫人拿着兴和伯的头颅去招降。”
“嘭嘭嘭嘭!”
这时军营处传来了枪声,更加印证了祝献两人的话。
“弟兄们,都跟本官杀进城去!”
吴浩的脸庞看着狰狞,他当先就往城下跑,身后的副千户喊道:“大人,那这里谁来看守?”
“本官愿意代为效劳。”
祝献看着被吓坏了,坐在地上说道。
副千户一跺脚,也跟了了下去。
看着城头那些聚宝山卫军士慌而不乱的冲下去,祝献和黎源直都顾不上羡慕,只是垂首得意的阴笑着。
【 。。】
第882章 轻松击溃,军户的未来
本想加更一章,可写到现在不到四千字,所以爵士就干脆发个大章,希望大家支持。
今天几乎是一整天未动窝,眼睛都花了,就码出了这些,希望能让大家喜欢吧!
快月底了,月票什么的都赶紧投了吧!
同样是快月底了,爵士努力码字,期待着大家的各种支持!
。。。。。。
当打开城门的那一刹那,祝献和黎源直相互击掌,然后喝道:“都快些,慢了的自生自灭!”
事先准备好的船在下游,离这里三里多地。
为了隐蔽,此次带出来的只有几十辆马车,僧多粥少,只有几个当官的家人得以上车。
姜鑫看了那些马车一眼,里面可都是浮财,没有这些东西,他们怎么和那些商人交换物资。
喘息声,叫骂声,孩子的哭闹声,女人的安抚声……
带着这些声音,一行人终于摸黑到了地头。
那一长溜的船只在黑夜中依然醒目,特别是那艘大船,是祝献的得意之作,从运河扣押下来的。
“大人,后面没有追兵!”
留在后面查看的斥候回来了,带来了让大家安心的好消息。
“哈哈哈哈!”
祝献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声在黑夜中传出老远。
“祝献,闭嘴!”
到了此时,什么官衔都是扯淡!黎源直喝道:“船上的人呢?”
祝献的眸子一缩,喝道:“来人,去看看!”
这边人马嘈杂,按理船上应该有反应,可那些船上依然是静悄悄的,让人想起了鬼船。
“点火!”
火把点起,风吹着刚燃起来的火把猎猎作响。
“鬼……”
火把的光照向了四周,一个站在车辕上的男子突然手指前方喊道。
喊声尖利,仿佛是看到了极为恐怖之事。
祝献和黎源直悚然而惊,齐齐回身。
就在河边,借着火把的微光,祝献看到了一队队的钢铁阵列。
这些阵列仿佛早就存在于这里,纹丝不动,只有手中的火枪告诉祝献,这是……
“是聚宝山卫!”
祝献的尖叫响彻夜空。
“点火!”
对面传来了辛老七的吼声,旋即几十个火把被点燃,斥候百户举着火把,策马缓缓转到了两翼。
这时火枪阵列的中间裂开了一条缝隙,方醒从中间走出来,身后是小刀和方五。
“方醒……你!你不是在城内吗?”
祝献的反应很快,马上就闪身躲到了姜鑫的身后,刷的一下拔刀。
方醒的目光在这宛如逃难的人群中梭巡着,缓缓的道:“人不少,整个天津三卫,连同家眷四万多人,就养肥了这一千多人,怪不得有人喜欢养家丁。”
养家丁最出名的就是李成梁,凭借着那些喂饱的家丁,他把养寇自重玩的出神入化。
“祝献,黎源直,还想逃吗?”
方醒双手抱胸,冷眼看着向后退的祝献和黎源直两人。
“跪地不杀!”
辛老七的一声嘶吼打破了寂静,一时间拔刀声不绝于耳。
黎源直看着左右两边的骑兵,再看看那些举枪的火枪兵,眼珠子转动着道:“兴和伯,这里有家眷,若是火拼,必然死伤惨重,开国朝先例。”
“那又如何?”
方醒不为所动,经历了多番征战后,人命并不是他唯一考虑的问题。
而且这帮人都是靠着喝兵血才活的这般滋润,死不足惜!
黎源直不露声色的看着左右,想寻找个缝隙。
“兴和伯,不如你放开一条路,咱们这边留下大部分财物,这样你回朝也有了交代,如何?”
双方的距离不足五十米,辛老七一直在盯着对面,突然举起朱芳亲自打造的燧发枪,略微一瞄准,就扣动了扳机。
“呯!”
枪响,一个刚举弓的男子随即倒地。
“第一排!”
“逃啊!”
混乱中,一阵马蹄声传来。
黑夜中冲来一队骑兵,马刀倾斜在身侧,为首的正是朱高煦。
狞笑的朱高煦完全是以屠杀的姿态杀了进来,那把方醒送的刀连续挥斩,鲜血在黑暗中狂飙。
“跪下不杀!”
斥候百户从边上包过去,把那些逃窜的骑兵斩杀殆尽。
剩下的人在骑兵的驱赶下东奔西逃,渐渐的,跪地的人越来越多。
朱高煦觉得不大过瘾,可这里不是草原,跪地的人他无法继续砍杀。
方醒觉得有些乏味,这样的战斗不能带给他一丝兴奋。
“老爷,抓到了祝献和黎源直。”
祝献很狼狈,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经完成了更换衣服,割掉胡须的逃跑必备措施。
而黎源直却很坦然,跪在地上道:“在看到伯爷的那时,下官就知道今日跑不了了。”
朱高煦大步走来,一脚就踹翻了祝献,骂道:“特么的!害的本王在野地里被蚊子叮!”
祝献咬牙不敢叫喊,可朱高煦的怒气不减,顶着个被蚊虫叮咬的全是包的脸骂道:“苟日的!还知道在城中放火,你就等死吧!”
那些跪地的女人孩子都在嚎哭着,她们的未来多半都是流放,倭国最近的需求比较大。
方醒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没有丝毫的同情。
在这个时代,株连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否则犯罪成本就太低了。
而在城中,那些攻击军营的叛军已经点燃了外围,火光熊熊中,照亮了杨荣那张铁青的脸。
吴跃冷笑着,看着那些叛军成功的拔掉了栅栏,然后蜂拥而入。
空中无数支火箭在飞舞着,突然一支火箭超水平的朝着杨荣这边射过来,吴跃拉了一把,那火箭就擦过了杨荣下巴那保养的极好的胡子。
油脂带火,非燃不可!
“哎哟!”
一向以儒雅示人的杨荣面对着燃烧的胡须也慌神了,急忙去拍打。
可油火哪有那么容易扑灭的,最后还是学过相关知识的吴跃拿出了手套按熄。
那些叛军狰狞的面孔上全是杀意,在出发前,有人说过,要是今夜不能控制住天津城,明日大家都得一起死。
“杀方醒!杀杨荣!”
杨荣用水囊的水洗了一遍下巴,恼怒的道:“果然是死不悔改,吴跃,该动手了吧?!”
吴跃看到杨荣那副形象,忍笑喝道:“前进!”
对付这些叛军,吴跃认为不需要防御。
聚宝山卫也不许要在同等人数的敌人面前防御!
“齐射……”
“嘭嘭嘭嘭!”
爆竹般的枪声让那些呐喊消停了,前方的叛军仿佛是撞到了一堵墙,形态各异的纷纷倒地,随即惨嚎声传遍了整个天津城。
“齐射!”
第二轮齐射以极快的速度接上,后面的队列整齐前进,威势惊人!
经历过尸山血海的聚宝山卫在这一刻展露了自己的战斗力,那些军士们面色冷淡,看不到一丝紧张,只知道跟随着节奏前进,听从命令开枪。
……
王都伟也听到了枪声,方醒给他的命令是维持城中秩序,不许出现乱兵伤害百姓的事件。
可在听到枪声之后,王都伟还是忍不住在担心。
“会不会被突破了?”
王都伟认为,作为客兵,聚宝山卫一旦被突破,那就别想着再能翻身。
看到军营方向火光冲天,王都伟咬牙道:“分出五百人跟我走!”
等王都伟带着麾下,气喘吁吁的还没跑到军营时,就听到一声大喊,然后密集的脚步声就朝着这边而来。
“谁?”
就在此时,几百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惊了王都伟一跳,直至看到那熟悉的板甲后,他才赶紧喊道:“本官王都伟,前来支援。”
带队的副千户冷漠的看着王都伟:“按照伯爷的将令,你部应该在街上,退后!”
王都伟心中憋屈:“本官这不是担心你们挡不住吗!”
副千户依然是冷声道:“退后!这是第二次警告,第三次不管你们是谁,将面临着聚宝山卫的进攻,无所不催的进攻!”
王都伟只觉得胸闷想吐血,可看到那些在黑夜中恍如地狱魔神的阵列,只得举手道:“不要误会,我部马上回去!”
等回身走出一百多步时,王都伟就听到了哭喊声从军营那边传来,接着就是刚才那个副千户的声音在嘶吼着。
“跪下不杀!”
“跪下不杀!”
整齐的喊声让人知道,叛军开始溃败了。
“第一排……齐射!”
“嘭嘭嘭嘭!”
……
等方醒和朱高煦回到城中,吴跃早已拿下了那些叛军,并控制了全城。
杨荣的胡须看着有些古怪,他苦笑道:“不小心被火燎了。”
“德华,血流成河啊!”
从未经历过城市战的杨荣先前就被血腥味给冲的差点吐了,此时看到方醒,他就提出意见。
“在叛军高喊愿降之时,吴跃部依然在开火,起码多死了一百多人。”
方醒眯眼问道:“那些人可跪下了?”
杨荣想了想:“没有。”
方醒淡淡的道:“那就对了,按照聚宝山卫的规矩,没跪地的敌人,即可视为反抗者,必杀!杀之有功无罪!”
杨荣讪讪的道:“本官想着这些都是大明人,能不杀就不杀吧。”
“自从他们举起刀枪,开始冲击军营始,就已经不是大明人了!”
“他们是叛军!”
方醒走向了吴跃,杨荣呆立原地,喃喃的道:“叛军……”
朱高煦看到杨荣在发呆,就喝道:“赶紧清查,把那些叛逆的家眷都锁拿了,等待处置。”
会怎么处置?
杨荣摇摇头,带着人去清点人数,准备讯问。
……
清查连夜进行,方醒没有参与,而是去了那个女人家。
那个总旗部依然在执行着方醒的命令,守候在这条巷子里。
房门紧闭,辛老七上前敲门:“大嫂,我家老爷来了。”
我去!
方醒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画面:夜深人静,他带着几个狗腿子来到了这里,然后偷偷摸摸的……
里面静默了片刻,然后那女人问道:“你家老爷是谁?”
方醒上前说道:“本人方醒,大嫂开下门。”
房门打开,方醒第一眼就看到了女人身后跪着的一个男子。
“伯爷,小的有罪。”
那女人也跪地道:“伯爷,民妇有罪。”
“逃回来了?”
方醒没去管这事,他坐在一张矮凳上问道:“你家里哪的人?”
男子垂首道:“小的家在襄阳。”
南人北征!
“在这里,你觉着什么最煎熬?”
屋子里没有蜡烛,也没有油灯,模模糊糊的。
男子不安的道:“伯爷,小的觉着最难熬的就是……吃不饱,还有就是……浑浑噩噩的,每日都不知道要干啥,就像是……”
“就像是在混日子。”
方醒截断了他的话,皱眉道:“可是觉着这辈子都没啥指望了?”
男子嗯了一声道:“小的只想着把孩儿养大,可想着养大了,他也和小的一样,有时候就恨不能……”
恨不能什么?
方醒很清楚,他起身道:“以后的卫所不会这样了,好好的操练,好好的教养孩子,兴许以后还能出将入相呢!”
看到方醒出门,男子起身呆呆的道:“伯爷,果真会有那么一天吗?可小的是军籍啊!”
大明的军籍是世袭的,跑都跑不掉,老子是兵,儿孙也是兵。子子孙孙的职业兵,然后就糜烂了。
方醒在门口停住,仰头看着夜空,“大明会慢慢的变,不要失去希望,好好的,至少你的儿子不会变成你今日这般模样!”
第883章 柳升,朱高燧,针锋相对
朱高燧其实在北平算得上是土皇帝,朱棣亲令,政事要先禀告了朱高燧之后才能施行。
只是在永乐七年,朱高燧作了一回死,朱棣大怒,诛杀赵王府的长史,若不是朱高炽求情,那个赵王的头衔都要被废了。
那件事之后,朱高燧行事就变了,对外可亲,对内阴沉。
“王爷,天津三卫被拿下了两卫,汉王此来不善啊!”
谢忱喝着贡茶,快速的清理着情报。
朱高燧坐在窗户的侧面,明暗的中间,淡淡的道:“二哥最是粗俗,不足为虑,只是方醒和杨荣要当心。”
谢忱把情报放下,揉揉眉心道:“王爷,杨荣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多话,只是那方醒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幸好因为少师的缘故,咱们许久都远离了那些事,倒也不用心虚。”
姚广孝来到北平等死,虽然是垂死之人,可朱高燧却不敢小觑这个老和尚,把自己的那摊子见不得人的事都收了起来。
朱高燧不喜欢被阳光照在脸上,他身体后仰,眯眼道:“那方醒是大哥父子的干将,此次征伐朝鲜和倭国,瞻基就是靠着他,才挣下了这些名声。”
谢忱悠悠的道:“若是能折断太子父子的一只臂膀,那……”
……
柳溥今天有些兴奋,跟在柳升的身后,不时张望着南边。
柳升今日抛下了监工紫禁城的事,专门到此迎接朱高煦。
朱高燧就在左前方,和一群心腹在说着些什么。
柳溥低声道:“爹,赵王殿下怎么看着不高兴啊?”
柳升近几年越发的沉稳了,他没回头,低喝道:“住嘴!”
柳溥扁扁嘴,觉着还是在方家庄的日子逍遥。
“汉王已经不沾染那事,地位就超然了,而兴和伯是太子父子的左膀右臂,此次他们来北方清理卫所,赵王如何会高兴?”
柳溥一听就乐了,低声道:“爹,赵王可没少给你笑脸,这下终于看不着了,心里也松快了。”
“莫要胡言乱语!”
柳升嘴里呵斥着,可眉间全是轻松。
朱高燧的笑脸可不好消受啊!看着总觉得心中没底,仿佛下一刻这人就会张口说出让你无法拒绝的话来。
没等多久,远处就来了大队的人马。
“爹,是聚宝山卫!”
柳溥有些意动,想迎上去,被柳升一巴掌拍在肩膀上,龇牙咧嘴的往后躲。
队伍近前,朱高燧堆笑着迎过去。
“二哥久违了。”
朱高煦皱眉看着这个幼弟,“怎么又白了?父皇让你在北平呆着,越呆越白,都赶上秦淮河的女人了!”
朱高燧的脸确实是白,不用傅粉看着就是个白面郎君。
“二哥说笑了,快进城吧。”
朱高燧没想到朱高煦一见面就给自己没脸,只得强笑着说道。
“柳升!”
朱高煦抬眼看到了柳升,就招手道:“躲什么躲!过来,让本王看看你在北平养尊处优那么久,还能上阵否!”
柳升带着柳溥过来行礼道:“殿下久违了,下官未敢懈怠,操练不辍,只要陛下一声令下,照样能收拾了瓦剌人!”
“好!”
朱高煦一拳打在柳升的肩上,看到他只是晃动一下,就叫了声好,然后指着柳溥道:“你的老师来了,怎地不去见礼?”
柳溥赶紧上前,正准备行礼时,却被方醒扶住了。
方醒看着许久未见的柳溥,笑道:“你倒是逍遥,书院中许多学生都未曾见过。”
柳溥激动的道:“德华兄,紫禁城已经差不多了,到时候咱们又可以在北平聚首了。”
北平城已经改建的差不多了,就等着朱棣下令迁都。
朱高煦在那边不耐烦的道:“方醒,别扯那些无用的,进城喝酒去!”
进了城,自然是不敢去皇城,朱高燧又盛情邀请,于是一行人就去了赵王府。
赵王府看着很有些特色,花草树木,雕栏玉彻自不必说,只是那些丫鬟看到生人也不怕,有的还敢偷偷的打量。
到了一个厅堂,朱高煦拒绝了洗漱,大大咧咧的坐在首位上说道:“在天/津可馋坏了,快上酒菜!还有,那些女人别上了,莺莺燕燕的烦人!”
朱高燧笑眯眯的应了,然后拍拍手,很快酒菜就来了。
坐下后,朱高煦也不招呼,直接就举杯和柳升、方醒邀酒。
方醒冲着朱高煦微微摇头,示意自己得保持清醒。
柳溥坐在方醒的下首,看到朱高煦居然就放弃了方醒这边,和他老爹喝的火热,不禁暗自咂舌。
连汉王都得服服帖帖的,这能力真是没谁了。
朱高燧没有掺和,突然举杯邀了方醒一下。
“听说兴和伯在倭国威风八面,在朝鲜一把火就烧掉了李家满门,手段让本王佩服不已啊!”
方醒放下酒杯,微微一笑:“殿下从何处听来此话?下官可不服!不然后世史书记那么一笔,下官的名声可就臭了。”
“哈哈哈!”
朱高燧打着哈哈,不敢接话。
开什么玩笑!
要是朱高燧敢说这话从某人处听来的,方醒就敢上奏折弹劾此人,老朱为了大明吞并朝鲜的合法性,那人多半是要丢官了。
主辱臣死,看到朱高燧被方醒几句话顶的恹恹的,谢忱就面带忧色的道:“兴和伯在倭国终究是杀戮过甚,让在下不由的想到了武安君呐!”
这话有些歹毒,诅咒方醒和白起一个结局。
柳溥暴怒道:“你何人?也敢对国朝伯爵说这种话吗?”
谢忱平时不大露面,所以柳溥不认识,以为只是赵王府的清客。
朱高燧不说话,他相信谢忱能搞定柳溥。
“在下赵王府中一杂役,见笑了。”
谢忱拱手道,气质翩翩。
柳溥还想呵斥,可方醒却笑道:“谢先生在金陵颇有名气,有人以少师第二期许,可见谢先生的文韬武略之一斑!”
方醒这话一出,谢忱的脸色马上就变了。不但是他变色,朱高燧也好不到哪去。
“少师?谁是少师第二?”
朱高煦有些醺醺的起身道:“谁?谁敢称少师第二?!咦!本王居然还没去祭祀少师,错了,错了!”
“就你这样的,也敢称少师第二吗?滚出去!”
想起姚广孝,朱高煦的眼睛都红了,只是喝了酒,却不能去祭祀。
看到朱高煦的模样,朱高燧急忙给了谢忱一个眼色,示意他赶紧走。
再不走朱高煦可要动手了!
“二哥,哪有的事,都是谣言。”
朱高燧上去挡住了朱高煦,瞥了方醒一眼解释道。
谢忱狼狈的跑了出去,身后飞来一个小碗,差点击中他的后脑。
“再让本王看到,杀了你!”
少师第二,那岂不是要第二次靖难吗?
朱高燧看向方醒的眼神中多了些阴霾。
第884章 来自于朱棣的突袭
房山东北,几百名工匠正在修塔。
天气炎热,方醒等人看了一下工地后,就去了供奉着姚广孝舍利子的地方。
庆寿寺,朱高煦当着那些和尚的面,轰然跪在供奉的舍利子之前,哽咽出声。
“少师……你怎地不等等高煦就去了……”
身材魁梧,长相粗犷的朱高煦哭的像一个孩子,涕泪横流。
方醒祭拜之后,就起身出去,好让朱高煦独自倾诉。
门外,暂时主持庆寿寺的和尚堆笑道:“伯爷,少师的心、指、牙皆化为舍利,大德啊!”
夏日的庆寿寺静谧安详,方醒站在台阶上,悠悠的道:“心如何能化石?”
这些和尚,为了自身的利益,有些夸大了。
“逝去之人当安息,莫要时时惊扰。”
方醒觉得姚广孝此刻就在冷眼看着这一切,兴许能在朱高煦的那里多些温情。
死人为活人利用,这种事古今中外屡见不鲜。
“少师生性孤傲不群,必然是不愿意让人折腾,早些把塔建好了,就安置吧。”
朱高煦在里面低声说话,那些话没人敢听。
等他出来时,眼睛都肿了。
……
方家庄,方德荣长胖了不少,一路殷勤的把方醒和朱高煦迎了进来。
“见过老爷!”
眼前跪倒了一片庄户,方醒叫起来,然后和朱高煦去了书房。
“老爷,仓促之间没啥好菜,就种的花生收了不少。”
方德荣带人端着几道下酒菜进来。
方醒挥挥手,等人走了之后,才对情绪有些低落的朱高煦说道;“王爷,北平周边的卫所不是咱们能碰的,那接下来就是宣府了。”
朱高煦看着酒菜没有胃口,眼神缥缈的道:“父皇估摸着已经开始迁都了。”
“什么?”
方醒霍然起身道:“王爷……”
方醒想起了家人的迁移,还有朱棣为何要突然迁都。
朱高煦意趣阑珊的道:“父皇觉着自己老了,南方让百官意志消沉,再不迁都,以后就不用迁了。”
朱高炽是反对迁都的,百官大部分也抱着这个立场,只有朱棣,这位皇帝坚定的压制了一干反对意见,铁了心的要来北平吹冷风。
“你担心什么呢!”
朱高煦看到方醒有些坐立不安的,就说道:“有解缙在,有你的那些弟子在,加上个老管家,这一路北来安全的很!”
方醒纠结的道:“我只是担心两个孩子,特别是平安,这才满月没多久啊!”
朱高煦满不在乎的道:“这不是有奶娘吗!你急什么!”
老朱这一招大概是突然袭击,可不但是袭击到了百官,也袭击到了方醒。
“下面咱们就去宣府,定下宣府之事后,剩下的自然是等父皇来了,派人各处巡查。”
朱高煦这次居然能憋那么久才告诉方醒,可见城府大有长进。
“哈哈哈哈!”
朱高煦看到方醒一脸的肃然,就拍腿大笑道:“是昨日金陵来的急报,哈哈哈哈!方醒,你也有被骗的一天?哈哈哈哈!”
方醒哑然,然后释然。
这位王爷的秉性如此,若是他能把这个消息一路憋到北平,那估摸着多半是被鬼魂附体了。
既然如此,方醒也就放下了一半的心。
花生米很脆,方醒丢了两颗进嘴,悠悠的道:“宣府乃大明边墙兵锋最利之地,王聪接任总兵官,听说操练不辍,刀兵鼎盛,咱们去主要是查验逃亡数量……”
朱高煦把装花生米的碟子挪到自己的身前,沉吟道:“边墙重镇自然会收敛,只是那些散落各地的卫所,那才是重点。”
“让他们自己去啊!”
方醒谑笑道:“他们自己管辖不利,难道不该自己去收拾这个烂摊子吗?该抓的抓,该勉励的就勉励,在迁都的消息传下去之后,没人敢懈怠,你我自然可以轻松逍遥。”
朱棣要来了,这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晴天霹雳,若是治下出了纰漏,不用方醒和朱高煦去查,他们自己都会处置的妥妥当当的。
这就是威慑力!
而等朱高炽继位后,这种威慑力直线下降。
朱高煦悠然神往的道:“本王愿意去宣府替代王聪,大同也行!”
趁着朱高煦喝酒的机会,方醒出来找方德荣问话。
“李家那边怎么样?”
李德政自从去了光禄寺任职后,北平这边实际上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庄。
方德荣眼睛发亮,“老爷,客气的很,自从李德政去了金陵之后,李家的人都很客气。”
“很客气啊……”
方醒摸着下巴,看着左边道:“去问问,就说方家要买地,问问他家愿不愿意卖,什么价钱。”
方德荣一听就乐了,急匆匆的就带人去了李家。
方醒想着此事大概要等李德政跟着迁都回到北平后才能敲定,可谁曾想他还在陪着朱高煦喝酒的时候,方德荣就办妥了。
“老爷,每亩三两,宝钞折算。”
方德荣容光焕发的回来了,看着成就感爆棚。
“这价格不算高啊!”
方醒讶然,在迁都的大背景下,而且李家修建的那些大宅子也不便宜,居然只卖三两一亩地。
“老爷,咱这里靠近北平城,这地价是不贵啊!”
方德荣一脸得意的道:“李家的管事说了,李德政去金陵之前,就已经立了文书,咱们交钱,文书到手,等李德政到北平后,咱们找个见证人,再去衙门交税,这就算到手了。”
大明交易土地需要见证人,而且还得去交税,买卖双方都要交。
“老爷,李家不会是设套坑人吧?”
方德荣不知道李德政在金陵混的咋样,所以有些担心被坑了。
方醒笑了笑:“这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