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可是打了胜仗?”
  虽然有市井传言,可这些庄户们的心中还是七上八下的。
  这年头的将领,打了胜仗好说,当今陛下不是他爹那种人,不会鸟尽弓藏。
  可你要是打了败仗?呵呵!
  没等多久,方杰伦就出来了,他红光满面的道:“大家都安心回去吧,老爷此次剿灭了南方的倭寇,大大的有功!”
  “方醒真的剿灭了倭寇?”
  隔壁的李茂有些不大爽,特别是严旭没脸回来之后,李家书院的号召力已经退了好几个档次。
  “少爷,是真的。”
  来报信的家丁苦着脸道:“今日太孙殿下都去了城外迎接,那些倭寇被带进城里时,百姓可是围了几条街。”
  确实是被围了几条街,当那些老百姓听说是倭寇头目后,顿时朱瞻基的队伍就走不动了,无数的烂菜叶、石头什么的就往那些倭寇的身上飞去。
  “快跑!”
  朱瞻基自己都差点被一个老太太扔的鞋子给砸到了,俞佳面无人色的挡在他的身前,催促道:“快,护着殿下出去!”
  “慌什么!”
  刚开始时朱瞻基面对人潮是有些慌张,可随即方醒的话就回荡在脑海中。
  “当你深受百姓爱戴的时候,那些百姓会豁出性命去保护你!”
  “而当你倒行逆施,丧失民心时,哪怕你躲在深宫之中,身边有无数的护卫,可百姓的怒火依然会把你烧为灰烬!”
  想到这里,朱瞻基挑眉道:“令五城兵马司维持好秩序,防止踩踏伤亡!”
  当听到这个命令时,五城兵马司的人都以为是听错了。
  这种时候,不应该是保护太孙殿下的安全为重吗?
  可人潮却越发的汹涌了,朱瞻基坐在马背上,朗声喊道:“父老们,都散开些,莫要为了几个倭寇伤了自己!”
  “是太孙殿下……”
  从侍卫的包围圈中出来的朱瞻基面带笑容,喊道:“莫急,这些倭寇迟早都是处死的下场,到时候大家再来看吧。现在,大家都散开,千万别踩着了老人和娃们……”
  五城兵马司没有阻拦成功的人潮,在朱瞻基发话后,反而停止了疯狂的前冲。
  大家都在看着朱瞻基。
  “太孙殿下在冲着我笑呢。”
  “太孙殿下那么和气,大家都散了吧,免得踩到了人,辜负了殿下的一番好意。”
  “散了吧,殿下都说了,到时候这些倭寇都会处死,咱们且等着。”
  “对对对,咱大明可不怕这些倭寇,可要是挤伤了殿下,那真是……”
  “……”
  不过是一分多钟的时间,队伍的前方就变得空荡荡的,只有些鞋子留在了原地。
  “走吧。”
  朱瞻基觉得自己好像是领悟了什么,和那些大儒老师教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民为贵,君为轻,可历代君王只当做了口号!粉饰自己的口号!”
  “你要记住了,小民虽轻,却不可轻视,否则前宋就是我大明的前车!”
  德华兄,你说的果然是对的……。
  “陛下,倭寇头目带到了。”
  朱棣刚听说了朱瞻基处理百姓围堵的经过,闻言点头道:“带进来,朕想看看,这些倭寇为何这般的冥顽不灵!”
  此时的倭国在朱棣的眼中就是一只小跳蚤,讨厌,但它躲在衣服的角落里,很难找到。
  胡广正在思索着朱瞻基刚才对百姓的话,在他看来,君子当不立于危墙之下,朱瞻基此举有些孟浪了。
  可朱棣却是胡子都在微微翘起,显得极为高兴。
  朱棣可不是深宫中的皇帝,不但会统军作战,还时不时的乔装下去,检查民生。
  “陛下,倭寇头目带到。”
  花右卫门和张全大被带进来,朱棣扫了一眼,就问道:“为何骚扰大明海疆?”
  有通事翻译过去,才把一直在震惊于这座皇宫规模的花右卫门惊醒。
  这就是大明帝国吗?
  花右卫门完全被震慑住了,俯首道:“陛下,外臣只是听信了一郎的蛊惑,恳请陛下赎罪。外臣回去后,必然宣扬陛下的仁慈与大明的……昌盛。”
  “是大明的富饶吧?等有了机会,你等好再次前来抢掠吗?”
  朱瞻基冷笑道:“兴和伯都说了,你等倭寇残暴反复,毫无信誉可言,见风使舵,如那墙头草般的虚伪,堪称是小人之国!”
  回身,朱瞻基躬身道:“皇爷爷,倭寇在我大明沿海犯下了滔天罪过,孙儿以为不可赦,当凌迟之!”


第408章 解缙是怎么死的?
  乾清宫之中,各种蕴意不同的目光在看着朱瞻基,有欣慰,有喜忧参半,甚至还有恶意的……
  “皇爷爷,我大明当让异族人畏威,而不怀德!”
  朱瞻基那刚过完变嗓期的声音在宽敞的宫殿中回响着。
  “我大明之德,只可施于我大明之百姓,而异族,不值得!”
  朱棣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的孙子,右手摩挲着新换的镇纸,良久道:“拿了去,凌迟!”
  “陛下饶命……”
  “陛下,那兴和伯在临走时对海门卫的人说了,他说他还会回来,要乘坐遮天蔽日的船队去倭国……兴和伯有反心啊陛下!”
  一直委顿的张全大终于被凌迟的恐惧惊醒了,他哭喊着,挣扎着,甚至还想通过攀诬方醒来获取免死。可几名侍卫轻车熟路的堵住了他的嘴巴,随即就被拖了出去。
  当呜咽声渐渐远去后,宫殿中显得有些诡异的静谧。
  朱瞻基左右一看,心中有些郁郁,就躬身道:“皇爷爷,孙儿告退。”
  朱棣点点头,等朱瞻基远去后,才幽幽的道:“朕的皇太孙英气勃发,你等当好生辅佐才是。”
  “是,陛下。”
  整齐的回应后,群臣各自退去。
  至于说方醒有反心,这个没人会相信。
  方醒的麾下不过是那点人马,你倒是反一个给我看看?
  杨荣和夏元吉走在一起,他想起朱棣的话,就低声道:“维喆,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是觉得太孙被兴和伯教的好呢?还是说教的不好。”
  夏元吉正想着户部的那一摊子事,闻言哦了一声道:“殿下从小就跟在陛下的身边,可谓是知之甚深,你们就想着让太孙守成,可陛下究竟是如何想的,你们知道吗?”
  杨荣砸吧着嘴,摇头道:“陛下崖岸高峻,看不懂啊!”
  大明的文官希望君王是按照他们想象中的那种模式被培育出来,简而言之,那就是要做仁君。
  所谓守成,就是君王垂拱而治,而文官们治理着这个国家,大家最好在大明的国土边缘修建一圈敌人永远都无法攀登的高墙,然后……
  这就是不少文官的终极梦想:关起门来,咱们研究一下如何实现三代之治不是更好吗?
  “眼光必须要长远,不要当井底之蛙。”
  方醒洗了个澡,换了身家常衣服,对赶来的朱瞻基不满的道:“婉婉呢?”
  朱瞻基赧然的道:“婉婉去了天界寺,听明心大师讲经去了。”
  那个精通催眠术的家伙!
  “德华兄,你给我说说此次的剿倭吧。”
  朱瞻基心痒痒的说道。
  方醒觉得有些懒,就缓缓的把剿倭的经过告诉了他。
  “……倭寇狡猾残暴,对付他们,必须要用雷霆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京观只是……”
  听到方醒在椒江边上铸了几个超大的京观时,朱瞻基不禁悠然神往。
  京观,自古就是华夏人彰显武功的一种方式。
  “高句丽人也曾铸过京观!”
  方醒最后用这句话来收尾,蕴意非常。
  朱瞻基点头道:“德华兄,我知道你的意思,就是异族不可信。”
  方醒点头道:“今日是朋友,明日可能就是生死大仇,这就是我们与异族的关系。”
  朱瞻基在盘算着方醒当时的布局,不时问几句,方醒当然乐意解答。
  新年将至,朱瞻基的时间也比较紧张,所以呆了一会儿后就走了。
  “少爷……”
  才出书房,方醒就看到小白正守在外面的小亭子里,脚边是铃铛,亭子的口子处是正傲然来回踱步的大黄。
  小白喜滋滋的上前,和方醒靠在一起,“少爷,您看我是不是长高了?”
  铃铛正在大黄不屑的眼神中往两人的中间挤,方醒伸手在小白的头顶倾斜向下,然后到了自己的下巴处,嫌弃的道:“还差得远呢!”
  小白噘嘴不乐,连铃铛跑到前方频繁回头摇尾巴都不能让她开心。
  到了正房,张淑慧看到这个场景就是一怔,然后又笑容满面的问方醒中午想吃什么。
  方醒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就垂涎道:“火锅火锅,要麻辣的!”
  于是中午就上了火锅。
  看着那红彤彤的汤底,张淑慧只得吃着其它的菜。
  方醒吃着吃着的,突然发现小白吃东西的动作有些像是……
  “跟谁学的?”
  小白瞪大眼睛,理直气壮的道:“上次我跟着夫人去参加宴会,看到那些夫人们吃饭都是这样的。”
  “翘着兰花指夹菜,吃饭数着米粒吃?”
  方醒不屑的道:“别理她们,咱们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
  张淑慧抿嘴轻笑着,然后夹了一块红烧鱼给方醒。
  小白也终于摒弃了那些秀气而高雅的吃法,方醒这才满意的道:“每个人的习惯都不一样,只要不影响到别人,那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谁都管不着!”
  吃完饭,方醒去了前面。
  马苏早就等在书房了,正和黄钟在谈着近期金陵发生的事。
  “老师。”
  方醒压压手,然后坐在了主位上问道:“我走后,金陵可发生了什么事?”
  马苏就说了些事情,方醒眯眼听着,渐渐的有了些睡意。
  “……近日城中有人提起了解学士,说他当年是如何的才华横溢,如何于国有功……”
  马苏看到方醒在打瞌睡,就起身准备和黄钟一起出去。
  “后来呢?”
  马苏和黄钟止住脚步,回头就看到方醒的眼睛睁开,炯炯有神。
  这个消息有那么重要吗?
  黄钟也是有些不解,那解缙当年确实是出色,出色到在文官中罕有能相媲美的。
  可他这不是在诏狱吗?
  方醒揉揉眉心,低声道:“去请太孙来。”
  马苏一怔,而黄钟已经反应过来了,他的脸上浮起一丝震惊,赶紧问道:“伯爷,您的意思是……”
  看到黄钟的右手并指如刀,向下挥去,马苏的脸都白了,急忙就去了马房。
  黄钟不敢相信的道:“伯爷,陛下并无处置解学士的意思,谁敢对他动手?”
  方醒揉着太阳穴,良久才道:“解学士被关多久了?怎地早不提,晚不提,偏偏这个时候提?”
  方醒有些记忆了,他记得解缙好像是被纪纲埋进雪堆里冻死了。
  “下雪!”
  方醒看看外面的阳光,心中有了些明悟。
  朱棣此时本应是在北平,却因为太子查验亲卫军籍一事,直接从北平到了金陵。
  “去,问问解学士此时是在北平还是在金陵。”
  黄钟看到方醒的神色有些古怪,急忙就去找辛老七。
  方醒一人坐在书房中,绞尽脑汁的想着解缙究竟是死在哪一年。
  可想来想去,他终究是不得要领。
  永乐十三年即将到来,而原本准备在北平举行的春闱也改在了金陵。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方醒觉得自己终于是改变了不少东西。


第409章 你我结为异性兄弟吧!
  方醒再次出去看了看天色,觉得绝壁不是要下雪的天气,心中稍宽。
  解缙不是今年死的吧?
  他好像是大过年的时候被纪纲给弄死了。
  方醒觉得自己突然对这事好像有些执着。
  救下他,那么不但是太子这边增添了助力,而且自己……还能多一份……
  嗯,对,救下他!
  “德华兄,是何急事?”
  朱瞻基才吃完午饭就被请来了,他知道方醒很少主动找自己,那么肯定就是发生什么急事。
  “解学士现在在哪?”
  黄钟没回来,方醒也不准备等了。
  朱瞻基想了一下道:“在金陵,本来是在北平的,可皇爷爷这次回来的时候,把他一起带回来了。”
  老朱看来很看重解缙啊!
  那么他怎么还会处死解缙呢?
  啧!
  方醒有些郁闷的把关于解缙的流言告诉了朱瞻基。
  “空穴不来风,解学士被关了好几年,平日不提,偏偏这个时候提,你想想,这段时间和解学士有关的事情。”
  朱瞻基皱眉回忆着,突然一拍大腿道:“有了!”
  “几个月了?”
  方醒调侃了一句。
  朱瞻基无奈的说道:“前几日皇爷爷无意中提到了解学士,话里有些欣赏之意。”
  欣赏?
  那就更不会处死解缙了!
  方醒百思不得其解,就问道:“解学士当年是为何入狱?”
  这个问题让朱瞻基有些尴尬,他迟疑了一下:“当年他回京先来拜见我父亲,并未通告皇爷爷,他和汉王叔不睦,汉王叔就气不过,在皇爷爷的面前说了几句,然后……”
  尼玛!朱高煦,有你这么报复的吗?
  对朱高煦像个孩子般的去找朱棣告状,方醒觉得这货还算是收敛了,不然估计就是直接上鞭子,蜡……什么的。
  这事不对了!
  方醒摇头道:“这事不对,我估摸着是有人想要对解学士下手。”
  “我找汉王去。”
  这事只有汉王才能解释。
  到了汉王府,方醒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只是在看到那十多个大小不一的男娃后,方醒觉得牙齿有些发酸。
  朱高煦大笑着和方醒到了书房,看着里面全是兵书地图,方醒觉得朱高煦真的是走火入魔了。
  “我还说你小子剿倭肯定有些好处,还准备明日去一趟,正好你来了,可带有礼物?”
  朱高煦指指那一堆孩子,方醒头皮发麻的道:“有,已经放在门房处了。”
  “去拿来,本王要喝酒。”
  方醒有些头痛这货的性格,不过他知道,如果朱高煦不高兴的话,那性子倔的跟牛有一比,所以也只得舍命陪君子。
  “好味道!”
  第一次吃到罐头豉鱼的朱高煦高呼拿酒来,然后不由分说的就把方醒灌了个半醉。
  “王爷且慢!”
  看到朱高煦还想给自己倒酒,方醒打着酒嗝,用手遮住了酒杯,喊道:“叫小刀进来。”
  等小刀进来后,朱高煦下意识的瞄了一眼他的右手,斜睨着道:“方醒,你这是要和本王来一场?”
  来你妹!
  方醒指指自己的脑袋道:“我这脑子不好使,喝酒时做的事,说的话都会忘的干干净净的,所以还是叫人来记着最好。”
  朱高煦嗤笑道:“你这是喝少了,以后常来我这里,每日喝三顿,包管你什么都记得。”
  信你才怪!
  方醒正色道:“王爷,有件事想问一下,不知道方不方便。”
  “有话就说。”
  朱高煦夹起一块红烧带鱼,连骨头都嚼碎了咽下去。
  方醒看看左右,问道:“当年解学士被关进去,敢问王爷,可是您的手笔吗?”
  说完方醒就戒备的身体后仰,生怕朱高煦这货会突然发飙。
  可朱高煦却只是哦了一声道:“那时我傻,被纪纲怂恿了几下,就不服气的去父皇那里告了一状。”
  可你现在也聪明不到哪去啊!
  那时候的朱高煦和纪纲的关系好的差点穿一条裤子了。
  方醒正色道:“王爷,可知那纪纲为何要动解学士?”
  朱高煦扯起一块牛肉干,鼓起腮帮子大嚼着,闻言就含糊的道:“好像当时解缙是要弹劾纪纲吧,至于为了啥事我也不清楚。”
  清楚了!
  方醒放松心神,然后看向小刀。
  小刀指指自己的脑袋,示意自己记得很清楚。
  此后的方醒就被朱高煦给逮住了,直到他颓然伏倒在桌子上。
  等方醒清醒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了。
  抹黑起床,方醒去了书房。
  铃铛跟在后面进来,等方醒坐下后,就卧在他的脚边打盹。
  揉揉脑袋,方醒在贴身的衣服里,在那个让张淑慧特别缝制的内兜中找到了一张纸。
  “这朱高煦真是头猪啊!被纪纲耍的团团转。”
  方醒把纸条在蜡烛上点燃,看着那熊熊的火焰,有些呆滞的想着纪纲会在什么时候完蛋。
  “哎哟!”
  脚边的铃铛被方醒的惊呼给吵醒了,它从桌子底下钻出来,迷惑的看着方醒。
  方醒把被烫到的手指头放在耳垂上,精神却陡然一振。
  “解缙……纪纲……”
  ……
  天亮了,在书房里想了许久的方醒走出房门,在门口伸了个懒腰。
  早餐的主食是鸡汁煎包,那煎的金黄的小巧肉包看着就让方醒的肚子在打鼓。
  “夫君,喝点粥吧。”
  酒醉之后喝粥能养胃。
  方醒夹起一个煎包,轻轻一咬,里面那浓郁而滚烫的汤汁就被缓缓吸进了嘴里,顿时满嘴的鲜香。
  粥是鱼粥,喝一口就能感到胃里暖暖的,而且鲜的让人停不住。
  吃完早餐,方醒就去了东宫。
  朱高炽正在处理政事,看到方醒后,就莫名的笑了笑。
  笑啥呀?
  方醒的眼神就是问号。
  朱高炽忍不住垂首,身体在轻微的颤动着。
  方醒傻眼了,就问边上的梁中。
  梁中也在笑,笑完后就说道:“昨日你把汉王给灌醉了,据说你给汉王说了什么桃园三结义的话本,然后汉王就拉着你,说是要结为异性兄弟。”
  我去!
  方醒揉着还有些晕的头,傻眼道:“不会吧?那后来没成吧?”
  梁中摇摇头,忍笑道:“后来你说什么要割手指头,怕痛,所以就没成。”
  尼玛!有那么夸张吗?
  我的酒量居然能灌翻朱高煦?这也太玄幻了吧!
  梁中看到方醒有些懵,就解释道:“汉王前夜宿醉。”
  哦!原来我是捡了个便宜啊!
  方醒心中的自豪感大增,然后看看左右,梁中马上就让殿内的人出去。
  朱高炽也收起笑容,正色问道:“可是有事?”
  方醒点头道:“殿下,近日有些人提起了解学士。”


第410章 中官贪婪,交趾生变
  “解学士怎么了?”
  作为大明储君,朱高炽每天的事务繁多,特别是朱棣不大喜欢那些繁琐的杂事,都变成了他的任务。
  方醒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朱高炽,最后说道:“殿下,陛下那边可是对解学士有什么……”
  “没有!”
  朱高炽笃定的道:“前几日父皇提起过解学士,应该是有些缓和了。”
  “殿下,敢问那日都有谁在场?”
  方醒这话问的有些犯忌讳,可朱高炽还是说了:“几位大学士和侍讲,还有夏尚书和吕尚书。”
  吕震!
  吕震是靠着强悍的记忆力与揣摩朱棣的心思上位的,可要是解缙出来了,那么在解缙的比较下,他连渣渣都不如。
  方醒的嘴唇动了几下,想起朱高炽对吕震的印象不错,最后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猜测。
  出了太子宫中,过了外五龙桥,方醒看到了纪纲。
  看见纪纲没什么,可纪纲身边的那个人却让方醒的眸子一缩。
  吕震!
  吕震本是和纪纲在低声说着些什么,看到方醒后,他收起了笑容,板着脸哼了一声。
  纪纲一直在侧耳听着,听到吕震的轻哼,偏头一看,那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隙。
  “兴和伯进宫所为何事?”
  方醒就站在对面,隔着七八米的距离,依然感受到了那股彻骨的恨意。
  “与你无关!”
  一直到了家中,方醒还觉得这事真的是很诡异。
  吕震善于揣摩朱棣的心思,可他今天居然和纪纲走在一起,这可是犯忌讳的啊!
  看家的狗必然是不允许别人亲近的,否则哪天会反咬一口。
  要过年了,方家上下都在为此做准备,张淑慧和小白忙的连方醒都顾不上了。
  “大哥怎地来了?”
  方醒正无聊间,听到张淑慧的声音后,就起身道:“那我出去迎一迎吧。”
  张辅最近多读书,所以看着气质儒雅,不大像是武将。
  两人到了书房后,张辅就皱眉道:“马骐上了奏折,说黄福处事优柔寡断,易使交趾人叛乱。”
  “马骐?”
  方醒想起上次北征回来拦截到的那个信使,就沉声道:“大哥,此人当时准备和赵王联系言官上奏折,污蔑你有割据之心,你怎地没有动手?”
  “难啊!”张辅苦笑道:“当时为兄正在风口浪尖上,怎敢妄动!”
  那时候的张辅只能留在金陵辅佐朱高炽,顺便看住南方,北征却是不能去的。
  功高莫大于震主。
  张辅虽然没有达到震主的程度,可朱棣总得要悠着点用他,不然到了子孙辈,那真是赏无可赏了。
  “那黄大人如何?”
  方醒没见过黄福,不过在南征时听到军中提起多次,都说他是一位难得的能吏。
  张辅叹道:“黄大人在交趾行仁政,交趾百姓无不拜服。”
  啧!
  方醒想起自己好歹也是为平定交趾叛乱出过力的,而且交趾的位置重要,一旦丢弃,不但是放弃了一个粮食产地,而且还影响到边境地区的安定。
  “那马骐为何敢这般肆无忌惮?”
  张辅无奈的道:“马骐在交趾横征暴敛,多要金银,敬献之后,陛下深悦之。”
  “又不许使用金银,要那么多来干嘛?”
  方醒不忿的道,然后又问起了交趾现在的情况。
  张辅的一生荣耀就在交趾,所以提到那里,他的精神明显好了许多。
  “阮帅不负众望,已经把交趾的豪族杀了不少了。”
  方醒和张辅相对一笑,都觉得心中极为畅快。
  张辅叹道:“德华,你年纪轻轻的就有如此的机变,此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方醒谦虚了几句,张辅就走了。
  “大哥怎么就走了?”
  张淑慧看到方醒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就问道。
  方醒捡起一张掉到地上的纸,看到全是过年要送礼的名单,就说道:“大哥久在军中,这一闲下来就有些苦闷!”
  “咦!”
  方醒看到名单中居然有富阳侯府,就问道:“为何有富阳侯府?”
  张淑慧讶然道:“夫君,重阳的时候,富阳侯府可是送了礼,咱们也得礼尚往来吧。”
  “重阳节你回礼了吗?”
  方醒反问道。
  张淑慧看到方醒的表情有些玩味,就知道自己怕是弄错了,“夫君,当然回礼了,而且还加了两成呢!”
  方醒拿出一支水笔来,一边划去名单上的富阳侯府,一边说道:“这家人和为夫有间隙,而且行事和咱们不是一路的,以后别搭理。”
  张淑慧哦了一声,也不去问原因。
  “哎!”
  方醒不愿意自己的妻子变成个聋子,就把他在台州府拿下了依附于富阳侯府的那位左参议的事告诉了她。
  “活该!”
  张淑慧气愤的道:“早知道就不该加那两成,直接把礼物给丢出去!”
  方醒点头道:“扔出去倒是不至于,不过咱们家底蕴不厚,那些勋戚们都在观望,所以……”
  “夫君。”
  张淑慧柔声道:“夫君,妾身自然是相信您的,咱们慢慢来。”
  方醒一怔,然后失笑道:“好,咱们慢慢来,总归有一天,为夫会让你感到得意。”
  张淑慧娇媚的横了他一眼:“妾身已经很得意了。”
  从白手起家到拥有这份家业,以及爵位,方醒不过是才用了几年而已。
  “还会更得意的。”
  方醒戏谑的道。
  张淑慧羞笑道:“夫君又来嘲弄妾身了。”
  ……
  “那个方醒想干什么?”
  方醒夫妻在耍花腔,可永平公主却在大发雷霆。
  再次看看书信,永平公主咬牙道:“去,叫茂芳来。”
  这一去就足足是小半个时辰,李茂芳倒是来了,可头发散乱,脸色潮红,手脚酥软的模样落到了那些侍女的眼中。
  身心俱疲的李茂芳没搭理那几个侍女的眉眼,只是不耐烦的道:“母亲可有事?没事儿子就回去了。”
  “那个方醒你可认识?”
  永平公主扬扬手中的信件问道。
  “认识,不过……没啥交情,反而有些间隙。”
  李茂芳满不在乎的道,这时他觉得恢复了一些,就眼神乱飘,逗的几个侍女都俏脸飞红。
  永平公主不耐烦的道:“这些丫头你看上了谁就领回去,你且先去寻那方醒,问问他是什么意思!”
  李茂芳接过信件,一目十行的看完后,就大大咧咧的道:“母亲放心,儿子这就去找汉王舅舅,保证能让那方醒俯首。”


第411章 请客,斗殴,奇怪的纪纲(今天继续五更,求支持!)
  惠庆楼,当方醒到了时,看到朱高煦正百般无聊的在看着楼下的行人。
  “怎么想着请我吃饭了?”
  方醒才归家,自然是想在家中多呆几天。
  朱高煦懒洋洋的道:“我在家编书也编累了,正好我外甥请咱们吃饭,那就不吃白不吃吧。”
  “你外甥?”方醒纳闷的道:“哪个外甥?”
  朱棣又不止一个女儿,朱高煦的同母姐妹就有四人之多。
  “是李茂芳那小子,专门托我请你出来。”
  朱高煦说完一回头,就看到方醒已经起身。
  “王爷,今日这饭我还真吃不得,先回家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朱高煦本就有些郁闷,听到这话就更不爽了。
  方醒淡淡的道:“没啥意思,只是你那外甥和我八字不合,天生的对头。”
  “兴和伯这是误会了吧……”
  就在方醒想走的时候,李茂芳就像是个幽灵般的从外面飘了进来。
  方醒回身,打量了一眼后道:“富阳侯双眼发青,脸颊发红,小心不举啊!”
  李茂芳觉得有些疲倦,就靠在门边轻浮的笑道:“兴和伯可是和我有了什么误会?那今日正好,本候赔罪。”
  说着李茂芳就看向了朱高煦,心想方醒就算是不给自己的面子,可汉王的面子他不可能不给吧。
  朱高煦正纳闷呢,哪会看到他那双桃花眼传递的信息。
  可方醒还真就不给了,他冷然道:“你是为了俞萍水而来的吧?”
  李茂芳一听,以为方醒这是要妥协了,急忙就笑道:“兴和伯既然知道,那何不如上一本奏折,就说俞萍水的罪证是别人伪造的,那我富阳侯府感激不尽。”
  呵呵!
  方醒忍不住被气笑了:“你上下嘴皮子动一动,就想把方某给卖了?”
  你妹的!那俞萍水已经被押解进京了,这个时候方醒说当时的证据是假的,那后果会是什么?
  你方醒办事就是这般不靠谱?
  你早不说,尼玛都到了金陵才说。
  而且这个证据是谁给你的?爆出名字来!
  李茂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