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
  这群渔民反身就朝着那两个军士杀去,在他们看来,这事十拿九稳了。
  “不要用火枪!”
  随着这个声音,刚才还空无一人的左右两侧闪出了几十名弓箭手。
  辛老七挥手低喝:“放箭!”
  “噗噗噗……”
  “啊……”
  “杀呀!”
  “快跑!倭寇杀来了!”
  “伯爷在哪?快去救伯爷!”
  “……”
  “冲进去!”
  “快!”
  花右卫门看到浓烟一起,就带着大队的倭寇疾驰而至。
  两千多人的倭寇,而且都是青壮,这几乎就是花右卫门和张全大的全部实力了。
  “杀进去!”
  听到里面那混乱的喊声,还有惨叫声,再也没有任何犹豫的倭寇们都冲了进去。
  可刚冲进去一半不到的人,前方的倭寇突然惊叫一声。
  “明人的军队!”
  所有倭寇都止住了脚步,看着前方戴着头盔面甲的阵列。
  惨嚎也没有了,只有那浓烟还在上升,而且由于无风的原因,越升越高。
  花右卫门在中间位置,看到这场景,心中一凉。
  假的!
  全都是假的!
  什么内应都是假的!
  “敌人从后面来了!”
  刚想命令撤退的花右卫门急忙冲过城门,就看到乌压压的一片大明军队正缓缓的逼过来,最前面的军士和里面的装备一样。
  林群安和张金看到居然兜住了那么多的倭寇,兴奋的脸都涨红了。
  “杀进去!乱战!”
  花右卫门毕竟读过书,而且还见识过些战阵,所以知道此时不能退,一退就是全军覆没。
  “他们只有一千多人,杀散他们!”
  倭寇们得知处境后,都凶悍的嘶吼着,平端着长枪,挥舞着长刀扑了过来。
  这里是只有一个千户所的人,可方醒一点都不担心。
  “都是些乌合之众,就不要用手雷了,免得到时候还得平整地面。排枪!”
  辛老七马上就举起刀,瞪着眼睛,就等着距离的拉近。
  而花右卫门从未见过火枪,所以在看到阵列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冲击而无动于衷时,不禁喜道:“往城里冲,乱,要让城里乱起来!”
  然后他就看到那个长相憨实的明人张开了嘴巴,用力挥刀。
  “第一排……齐射!”
  “嘭嘭嘭嘭!”
  爆豆般的枪声镇住了所有的倭寇,他们呆呆的看着前方的硝烟处,在那里,刚才还是欣喜若狂的倭寇们倒下了一片。
  “距离不错。”
  看到第一轮的效果那么好,方醒觉得火枪阵列对付步兵真是太爽了。
  距离越近,火枪的杀伤力就越大!
  “哔哔哔!”
  “嘭嘭嘭嘭!”
  “……”
  就在花右卫门被火枪的威力吓傻了的片刻,三轮齐射过去了。
  看着前方倒了一大片的同伴,后续的倭寇们也被吓傻了。
  这是什么武器?
  “跑啊……”
  此时的倭寇还不是经历了倭国战国时期频繁征战,所以经验丰富,战斗力不错的军队,所以在几轮打击之后,终于是崩溃了。
  “完了……”
  花右卫门看着前方就像是兔子般回头奔逃的手下,觉得手脚冰冷。
  “前进!”
  “嘭嘭嘭嘭!”
  阵列就像是木偶般的整齐前行,前面一排射击完毕,就原地等待,任由身后的同袍越过自己,继续射击。
  “嘭嘭嘭嘭!”
  “他们是明人的恶魔!快逃啊!”
  全身盔甲的火枪阵列完全摧毁了倭寇的信心,所有人都在往外逃,花右卫门和张全大被裹挟在其中,身不由己的向着城外跑去。
  可当他们跑出城门后,看着外面同样是手持火枪的阵列,都傻眼了。
  “我们的船!”
  这时有个倭寇指着右边的天空喊道,声音绝望。
  就在右边,大概是海边的位置,此时冒出了多股浓烟。
  就在那里的海面上,几十艘大明的战船正纷纷堵住了还来不及离岸的敌船。
  “哈哈哈哈!兴和伯果然是料事如神,这场功劳咱们就不客气了!”
  “靠上去,那些倭寇都上岸了,此时只有操船的人!”
  火光熊熊,不时传来惨叫声。
  “他们跳水逃了,注意搜寻,兴和伯可是说了,这次不许一个倭寇逃回去!”


第404章 若是神灵不佑,我也不惧!(今天五更,求支持!)
  “嘭嘭嘭嘭!”
  “啊……”
  以海门卫的城门为中心点,两千多倭寇被夹在中间,两头的火枪声不绝于耳,惨嚎声让城中的百姓都躲在家中不敢出来。
  方醒站在城墙上,冷眼看着下面的倭寇在徒劳的冲击着火枪阵列,突然吩咐道:“令,跪地者不杀!”
  “跪地者不杀!”
  一时间下面都是大明话和倭话的喊声。
  王亮就在方醒的身边,听到这个命令,不禁就想起了传闻。
  上次方醒也是答应了那些倭寇投降不杀,可最后那些投降的倭寇都变成了江边的京观。
  “兴和伯,杀俘不祥呐!况且答应了再去反悔,这不妥吧……”
  “跪地者不杀!”
  火枪短暂的停滞了一瞬,喊声震天,里外的大明军士缓缓包夹上来。
  方醒看到大局在握,就缓缓侧身。他看着王亮,眼中有些恍惚的道:“虽然没见过,可我听过这些倭寇的畜生行径,他们能为了一个赌局,就把我大明怀胎女子的小腹破开,打开胞宫,然后以未见天日的胎儿性别为赌注……”
  王亮闻言骇然,双拳紧握。
  “嗖!”
  下方突然飞来一箭,小刀伸出盾牌挡住,另一名家丁张弓搭箭,把那个准备偷袭方醒的倭寇射死。
  方醒没有被打扰,他皱着眉心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异族何须信守诺言!特别是倭寇,他们就是一群行走的畜生。如果真有神灵掌控人间,那就让它来吧,把这些反噬都报应在我方某的身上!”
  “我不怕!”
  方醒笑了笑,这时因为他刚才被偷袭,辛老七大怒,再次下令开火。
  硝烟弥漫到了城墙上,王亮看着在硝烟中身形有些恍惚的方醒,心中莫名的有些……钦佩。
  “我不怕!”方醒的声音在枪声中若隐若现。
  “我身为大明兴和伯,当以守护我大明百姓为使命,若是神灵不佑,我也无惧!”
  方醒回身笑了笑,可神色坚毅。
  “兴和伯……”
  在这个笃信神灵的时代,方醒的话就像是刺破硝烟的尖刀,让王亮不禁心中一热。
  方醒在上面摆摆手,小刀马上就吹响了长哨,下面的枪声平息下来。
  等硝烟散去后,王亮看着城墙前后,那些密集的尸骸给了他巨大的冲击。
  “看到了吗?”方醒指着那些一脸劫后余生神色,跪在地上的倭寇道:“要想让异族俯首,不是靠着什么大儒的嘴皮子,而是要靠刀枪。”
  “只有把他们打服了,杀怕了,他们才会知道什么是上国威仪!”
  王贺被方醒的言论给弄懵逼了,方醒看到后只是一笑。
  他刚才还有话没说完:要时不时的收拾一顿,时不时的敲打几次,不然这些异族依然会反复无常。
  走下城墙,看到那些幸存的倭寇都乖巧的,按照秩序上去,主动让大明军士捆绑,方醒点头道:“看到了吗,这就是被暂时打怕了,不过是表面臣服,可要是放走他们,我敢打赌,只要寻到机会,他们依然会再次冲上我大明的土地,烧杀抢掠!”
  “伯爷,抓到两个大头目。”
  林群安带人过来,指着后面道。
  花右卫门觉得自己很倒霉,本来是叛乱失败,他带着一批败军躲到了岛上。
  可钱粮难以为续,在张全大的诱惑下,他终于是踏上了大明的土地。
  原以为自己的谋略一定能轻松完成此次抢掠行动,可没想到的是,这次行动从头到尾都在明人的掌握之中。
  就是眼前的这个明人吗?
  花右卫门看着负手而立的方醒,问道:“是谁背叛了我?”
  方醒根本没搭理他,盯着张全大道:“你就是张全大?”
  “是又如何?”
  张全大自知必死,所以不屑的道。
  方醒也不以为忤,笑道:“你父子本是大明人,可却勾结倭寇,为祸一方,今日也算是天道好还了。”
  “来人。”
  张全大的脸色一白,腿一软,要不是有两名军士在提着他,估摸着就得成一团烂泥。
  “凡倭寇伤重者,一律补刀。”
  方醒仿佛不知道他的这道命令会导致多少人死亡,继续命令道:“剩下的都看押起来,等候处理,有异动者,杀无赦!”
  回过头,方醒对王亮说道:“本伯要去府城一行,你也得去。”
  ……
  夕阳照在了府城的城墙上。
  元朝时,蒙元人摧毁天下城墙,可这里却因为可以防汛而保留了下来,此时正沐浴在一片金黄之中。
  城墙下,紧闭的大门里面,一场争吵在激烈的进行着。
  “王贺,本官不管其它,只知道台州府无恙,必须打开城门!”
  一个看着风尘仆仆,身穿三品文官补服的男子正指着王贺喝道。
  王贺却不肯答应,只是坚持道:“兴和伯有陛下的密旨,如何封不得!”
  “密旨在哪?”男子喝问道:“你若是不开城门,信不信本官一封书信寄出去,就能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王贺嘀咕道:“你俞萍水不过是仗着有永平公主撑腰子,牛笔什么!”
  俞萍水听到了,周围的人都听到了,特别是那个左脸有颗大痣的男子也听到了。
  “开门!”
  俞萍水摆出官架子喝道。
  此时还未到关闭城门的时间,而对方又是浙jiang布政司的左参议,所以在他的逼迫下,守门军士也只得缓缓的打开了城门。
  边上的十多个官吏看到有人开城门,都纷纷拱手道:“下官等恭送俞大人!”
  俞萍水上了马车,看了一眼里面的东西后,回头道:“你等好生做事,当记住一句话。”
  那些官吏都躬身受教。
  俞萍水抚须,一脸正色的道:“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凡事当以社稷百姓为重,切记切记。”
  “我等谨受教!”
  那些官吏齐声应道,然后满脸喜色的看着那渐渐打开的城门。
  俞萍水回过头,瞟了王贺一眼,冷道:“你等在地方作威作福,本官回去定要与布政使大人商议上奏折,且等着陛下的处分吧!哼!走,我们回去。”
  “怎地还不走?”
  俞萍水看着车厢里堆积的账册,感觉马车未动,就探出头去呵斥道。
  “大人,您看……”
  车夫指着城外说道。
  俞萍水缓缓抬眼,就看到了沐浴在夕阳下的一队骑兵,为首的那个年轻人正眯眼看着被染成金黄的城墙。


第405章 兴和伯,看在勋戚一脉的份上……
  “兴和伯,下官并未认为您的那些学识是杂学。”
  在堵住了俞萍水后,王亮心中一松,再也憋不住忍了许久的话。
  方醒的目光离开城墙,看了目瞪口呆的俞萍水一眼,点头道:“我知道,我知道大部分的读书人都不会认为我的学识是杂学,反对我的人,不过是反对我的身份罢了。”
  “原来您知道啊!”
  方醒当然知道,从华夏的历史来看,精英的那一群人从未摒弃过吸收新知识,而且还会谦逊的为此请教。
  目前文官们反对方醒的数学和其它学识,只不过是争夺国本罢了!
  若是方醒没有朱瞻基老师的那个身份,和朱瞻基的关系不是那么密切,那么这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可我怎么会让你们如意呢!
  抛开这些念头,方醒对着俞萍水微微一笑,“可是方某挡住了这位大人出去的路吗?”
  俞萍水下意识的点头,然后猛地一震,从马车上下来,躬身道:“见过兴和伯。”
  “兴和伯……”
  噗通一声,刚才欢送俞萍水的那些官吏跌坐了好几个。
  “兴和伯,您要是再不来,咱家可得被这些人欺负死了!”
  王贺看到俞萍水等人的丑态,不禁委屈的说道。
  方醒没理会这些人,他对那千户赵国安说道:“此次你应变果断,及时擒获了那些假冒倭寇,加上配合王监军清查官吏一事,本伯的奏折上不会忘却你的功劳。”
  赵国安躬身道:“多谢伯爷,下官感激不尽。”
  方醒的目光转移到王贺的身上,皱眉道:“老王,你先前清查的时候做的不错,只是刚才为何软了?”
  王贺羞道:“不是咱家软了,兴和伯您有所不知,这位俞大人和京中的贵人有关系,咱家也不怕揭短,这不就担心回去会被穿小鞋吗。”
  “永平公主吗?”
  方醒的目光终于看向了俞萍水,而俞萍水此时正在给车夫使眼色,方向却是车厢。
  “你烧一个给我看看?”
  方醒的话让俞萍水身体一震,随即他堆笑道:“兴和伯,可否借一步说话。”
  “拿下!”
  方醒冷冰冰的摇摇头,然后低喝一声,身后就冲出了一队军士,直接把俞萍水和那些官吏们都控制住了。
  俞萍水被反剪双手,嘶喊道:“兴和伯,方伯爷,下官可是富阳侯府的人,都是勋戚一脉,何必赶尽杀绝呢!”
  那些被扣押的官吏都用期盼的眼神在看着方醒,在他们想来,富阳侯当然不算是什么,可富阳侯李茂芳的老娘却是陛下的女儿,太子的亲妹妹,你方醒总得给个面子吧。
  而王贺和其他人则是有些不安,要是方醒软了的话,那么他们将会面临着富阳侯府的疯狂报复。
  在这些注视下,方醒淡淡的道:“俞萍水,你刚才的话本伯会写在奏折中,希望陛下能看在富阳侯的面上,给你一个宽大。”
  “不……”
  俞萍水要疯了。
  朱棣是谁?那是个脾气比他老爹还火爆的皇帝。要是让他知道了刚才的话,估计就算是俞萍水得到了宽大,可永平公主和李茂芳也会恨不能让他去死。
  “都扣下来,等待陛下的旨意。”
  方醒一挥手,这些人都被带了下去。
  “那个万鑫严加看守,马上撬开他的嘴!”
  方醒对辛老七说道。
  王亮被这一系列的变化搞蒙了,直到王贺把他拉过去。
  “兴和伯早在来台州府之前就让咱家潜入了赵千户的营中,借着机会,和那些斥候们查到了不少事情,而那个万鑫就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我跟你说,咱家可是被陛下拍过肩膀的人,那些年在宫中,咱家……”
  王亮想去看看审讯,可王贺最近在军营中没有说话的搭子,几乎都要憋疯了。此刻逮到一个本家,那话头就如黄河之水般的绵绵不绝。
  知府衙门的大堂里,方醒坐在堂上点点头,小刀和方五就展示了一番‘方家刑罚’。
  “……我说,小的什么都说……”
  等方醒拿到供状,看着那些人名后面的官位,修改了几下后,叹道:“这是何苦来哉!”
  “抄写几份,一份随着奏折走,一份给王亮。”
  方醒起身,把名单交给黄钟,“马上按照名单拿人。”
  “伯爷,傅指挥使来了。”黄钟才走,水师的傅显就来了。
  方醒笑道:“请进来。”
  “哈哈哈哈!伯爷,下官来了。”
  人未至,那爽朗的笑声就让人心生好感。
  黑!
  傅显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黑!
  “拜见伯爷。”
  “请起。”
  方醒打量着黑不溜秋的傅显,笑道:“就看你的肤色,即可断定是在恪尽职守。”
  “多谢伯爷夸赞,下官可就厚颜领受了。”
  傅显也在打量着方醒,看到方醒虽然年轻,可举止沉稳,并且几句话就拉近了双方的关系,不禁也是放松了心神。
  坐下后,方醒问了水师的战果。
  傅显得意的道:“伯爷,那些倭寇都上了岸,船上剩下的那点人哪够下官手下那些兔崽子们吃的,一个都没跑。”
  “很好!”方醒觉得这次的战果真的是相当完美了。
  两人聊了些军中之事后,算是初步建立了交情,随即傅显就得回去了。
  “伯爷,等下官到了京城之后,一定到方家庄拜访,还请伯爷到时候把美酒拿出来才是,哈哈哈哈!”
  傅显摸黑走了,方醒就坐在大堂里,静静的等待着。
  “老爷,晚饭好了。”
  小刀提着个食盒进来,笑嘻嘻的就准备摆饭。
  方醒摇头道:“这些饭菜你和老七他们分了。”
  小刀讶然道:“老爷,您可不能不吃饭啊!要不然回家夫人可饶不了小的。”
  方醒淡淡的道:“马上就有人来了,晚点给我煮碗面条就是了。”
  小刀看了看门口,除去灯笼的光亮之外,鬼影子都没有。
  “伯爷,徐先生来了。”
  方醒端坐不动,沉声道:“请他进来。”
  徐庆进来了,表情轻松,带着些幸灾乐祸。
  “伯爷,在下此行是受了几位商家的委托来探口风。”
  徐庆开门见山的就说了目的,显得很是坦荡。
  方醒拿起桌子上的那份供状,淡淡的道:“万鑫已经招供了,那几人大概都被牵扯在其中。你让我如果放过他们?”
  徐庆有些尴尬的道:“伯爷,这几人只是贿赂了官吏……”
  方醒看着名单,轻飘飘的道:“往日我听闻官字两个口,怎么处理他们,自然可轻可重。”
  徐庆知道这是要传话,马上就凝神听着。
  “告诉他们,这些罪行可以保留,希望他们好自为之。”
  徐庆愕然,心想方醒和那几个犯事的商家也没啥关系,为何就这么轻飘飘的放过他们呢?
  这不合情理啊!


第406章 美食进了金陵城(感谢盟主‘皇族灬荭葉’的打赏,加更!)
  夜晚来临,大堂里点着牛油蜡烛,照的四周明晃晃的。
  方醒起身,端着茶杯道:“大明禁海之意主要是防备倭寇,可要是倭寇没有了呢?”
  “那岂不是能开海了?”
  徐庆兴奋的道,作为海边地方的商家,他再清楚不过开海的好处了。
  方醒摇摇头,让徐庆的兴奋都打了水漂。
  “我的判断,七八年之内不可能开海!”
  徐庆纳闷的想,那你岂不是在望梅止渴吗?
  “可希望总是在的。”
  方醒目光炯炯的道:“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积蓄力量,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商品质量,降低我们商品的成本,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商船将跟着大明的战舰出发,到我们能到的任何地方去,去赚他们的钱,去打击他们的工商业……”
  方醒停顿了一瞬,看到徐庆呆滞的模样。抬眼,王亮就在门边,正一脸纠结的听着。
  “去吧,告诉他们,此时无事。”
  此时无事,但不代表以后无事,徐庆心领神会的去回复那些坐立不安的商家。
  “没吃饭吧?”
  方醒招呼王亮进来,把那张供状交给他。
  可在这份抄录的供状上,根本就没有那几个大商家的名字!
  王亮摇头道:“没吃,想着到伯爷这里来看看有什么吃的。”
  方醒笑了笑,叫来小刀,让他找厨房做个火锅。
  “这边早晚阴冷,吃个火锅去去寒。”
  火锅的材料大多是海味,吃起来倒是不差。
  喝了一口酒,方醒舒坦的道:“可是觉得大明的战船不是为商人服务的?”
  徐庆正在撕扯着一只螃蟹,点头道:“正是,伯爷,商人重利轻义啊!”
  方醒笑道:“那是因为威慑不够,我有两条,一是律法,执法必严!二是吏治,至于如何细究,此时说了也是空头话,且待以后吧。”
  看到王亮在沉思,方醒道:“你读过史书,那你应该知道历朝历代土地兼并的害处,不把这股力量向外疏导,大明如何能避过……”
  能避过什么?兴衰轮回!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方醒和王贺、王亮的奏折就上路了。
  ……
  朱瞻基正看着眼前的几个小坛子发呆,而婉婉大眼睛眨巴着,催促他赶紧开封。
  打开封口,一股子浓郁的味道就出来了。
  “是鱼!”
  婉婉欢呼道:“我要吃,我要吃!”
  梁中在边上愁眉苦脸的道:“郡主,还是让老奴先试试吧。”
  虽然是方醒的人送来的,可看着那据说是放置了半个多月的豉鱼,梁中觉得还是要试一下,不然吃了拉肚子可不得了。
  婉婉瞪大了眼睛,看着梁中一脸悲壮的吃了一口,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好吃吗?”
  梁中谨慎的再吃了一块,眉间就渐渐的舒展开来:“好吃!不过老奴觉得还是等半个时辰再说。”
  朱瞻基毫不客气的把坛子拿过来,然后夹了几大块鱼出来,吩咐道:“把那些豉鱼送到皇爷爷那里,就说是兴和伯拿来的。”
  说完,两兄妹就叫人送来了米饭,就着这豉鱼,吃的喷香。
  等豉鱼送到朱棣那里时,正好他还在看奏折。
  大太监低眉顺眼的问道:“陛下,午膳时间到了,太孙殿下那边送来了新吃食,您看……”
  朱棣放下奏折,问道:“什么新吃食?”
  大太监赶紧回答:“说是兴和伯送来的豉鱼。”
  朱棣瞟了那几份刚看完的奏折一眼,点头道:“那就摆膳吧。”
  蒸过的豉鱼让朱棣的眉头一松,就着这道菜,不一会儿几张大饼就进肚了。
  看到朱棣吃的香,大太监心中嘀咕着,准备让人去跟朱瞻基说说,以后这个豉鱼可以经常送些来。
  朱棣把筷子一搁,起身道:“下次不必蒸了,这豉鱼必然是冷吃才有滋味。”
  大太监心中不信,等朱棣走后,他就夹了一筷子已经冷却的豉鱼尝尝。
  “啧!果然是冷吃有味道啊!”
  回到乾清宫,朱棣叫来了刚吃完饭的胡广,吩咐道:“拟旨。”
  胡广急忙准备停当,然后倾听。
  朱棣在殿内走动着,缓缓的道:“倭寇为害一方,朕虽念着上天有好生之德,可终须霹雳手段,方显我大明之怒!”
  回味着刚才豉鱼的味道,朱棣继续说道:“除却首领之外,令兴和伯尽数斩之……铸京观于台州府!以震慑海外不臣!”
  胡广一边运笔如飞,一边暗自想着今天才到的捷报,心中滋味难明。
  “让方醒回来吧……”朱棣看着外面的阳光,幽幽的道。
  ……
  第一鲜中,方十一招呼伙计把那些小坛子运进来,结果被相熟的老客人看到了,当即就要吃。
  方十一无奈,只得按照送货人的交代打开了几坛,一些蒸,一些当成凉菜送过去。
  “好吃!鲜香四溢,下饭绝好!”
  “热一壶酒来。”
  “这鱼就着热酒,那味道肯定不错。”
  “还有没有?卖几坛给我带回家去!”
  方十一含笑道:“实在是对不住了,这鱼是从浙jiang那边送来的,数量不多。”
  金陵不是吃不到海味,只是品种少,想要吃到合心的味道太难了。
  而且海味要保证活着送到金陵城中,那价格自然也不菲。
  回到楼下,方十一就听到了消息。
  “那兴和伯据说在台州府杀的倭寇人头滚滚,还在海边铸了京观,吓得那些倭寇看到再也不敢靠岸……”
  “啧啧!这兴和伯就是杀神转世啊!”
  “屁话!你可忘了,兴和伯可是举人来着,要不是……人家兴许早就中状元了!”
  “……”
  方家庄中,得到方醒家信的张淑慧俏脸粉红,当即令人告之所有人,并发放米粮以示庆祝。
  小白抱着已经长大的大黄,脚边就是铃铛,眼巴巴的问道:“夫人,少爷说他什么时候回来呀?”
  张淑慧欣喜的道:“夫君说了,他终究不好太久在外,估摸着能在年前回来。”
  这时外面来了个丫鬟,传递了朱瞻基的口信。
  “殿下说了,召回老爷的圣旨已经出发,年前肯定能回来。”
  张淑慧摆摆手,等丫鬟下去后,才低声道:“这功劳啊,不能太多。等这次夫君回来,就让他多休息休息。”
  话虽是这般说,可张淑慧想起了张辅的话。
  ——德华并未掌控大军,所以在军功方面忌讳不是很大!
  而作为对比,张辅几次南征都是独掌大军,当然得韬光养晦!


第407章 当凌迟处死!
  岁末,金陵城中热闹非凡。
  这日上午,聚宝门外多了十多个人。他们都站在那里,不时交谈几句,只是目光始终在看着南边。
  当日头渐渐升起时,朱瞻基就看到了一溜队伍缓缓的走来。
  “兴和伯来了。”
  迎接的队伍中有人喊了一声,顿时大家都把目光齐刷刷的对准了这支南来的队伍。
  “下马!”
  方醒也看到了朱瞻基,喝令下马后,他当先过去。
  一番礼节完毕,朱瞻基看了一眼花右卫门和张全大,笑道:“这两人是皇爷爷点名要见的,兴和伯倒是保护的周全。”
  “路上有人扔石头呢!”
  方醒想起路上的事情就有些好笑。
  南方的百姓对倭寇的仇恨是天生的,所以在得知俘虏就是倭寇后,这一路上麻烦多了不少。
  “德华兄辛苦了。”
  朱瞻基看到方醒被晒黑了不少,就郑重的告劳道。
  “不算是辛苦,你倒是又长胖了。”
  方醒指指朱瞻基的脸叹道。
  两人相互打趣一番后,方醒好奇的问道:“陛下可要召见我?”
  朱瞻基看看身后的兵部礼部官员,尴尬的道:“皇爷爷说兴和伯的身体不大好,功劳朕这里都记下了,先回家休养吧。”
  老家伙!这是卸磨杀驴呢!
  方醒暗自腹诽了几句,就把俘虏移交给了兵部的来人,带着家丁们一溜烟就往家里跑。
  方醒只觉得自己的骑术已臻化境,冲进庄子后,一路上还能朝着四方拱手。
  “伯爷回来了!”
  看门的家丁看到那匹大白马,马上就打开了正门。
  家主统军远征大胜归来,正是开大门的时候。
  大门一开,方醒一提缰绳,大白马就冲了进去。
  张淑慧知道方醒就在这两天回来,所以一直在内院等待着。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张淑慧和小白都齐齐起身,不敢相信的看着大门外。
  “我回来了。”
  就像是刚出去办了点事一样的,方醒笑着进家。
  “夫君辛苦……”
  张淑慧福身道劳,方醒一把搀起她,看到边上的小白正泪眼盈盈的,就笑道:“都好好的,这次为夫多半是能休养一阵了。”
  “呜呜呜……”
  铃铛终于摆脱了小白的挟制,一下蹦起来,和方醒来了个热情的拥抱。
  大黄在边上伸长了脖子,歪着脑袋看方醒。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候,外面的庄户们也来了。
  “老爷可是打了胜仗?”
  虽然有市井传言,可这些庄户们的心中还是七上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