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迷抗日记-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抗五军用的机枪都是从鬼子那儿缴获的,现在每个班差不多有一挺,这机枪的优点是可以用三八枪子弹,这子弹可以从敌人身上拿到一点,侧把子枪的子弹就不行,等这次攻击被打退后,民兵刚送上来的一点侧把子子弹就只剩下差不多一半了。

这一次冲锋被击退后,日军并没有因为天黑而停止进攻。鬼子还改变了策略,想出个利用黑暗的办法。看来鬼子真是急了眼了,也不知道日军司令部对他们下了什么样的命令。

鬼子利用黑暗冲锋是对的,他们没有以惯用的火力先掩护,这样让我军不知道他们重点攻击的是那一个地方。在黑暗中,他们在一个点上集中了一个中队,而且悄悄地向前爬,以缩短冲锋的距离。最前面的鬼子悄悄地爬到离我军阵地只有二百多米处,被我军边上一个正在“摸鱼”的战士发现,他就向鬼子人群中扔了两颗手榴弹,半途中止了鬼子的偷袭。

鬼子看到他们的行动被发现,就突然发起冲锋。别的阵地前面的鬼子也同时发起进攻,反正日军的数量多。这又是说明鬼子又狡猾又凶狠的一个例子。

第六卷 1934年 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刃战

日军选择偷袭、突击的地方当然是下午曾经炮击过,反复攻击,使得我军没有好好把工事修起来的阵地。这个阵地前面的地雷,也早就全部没有了。

不过康益君他们也认为这个阵地是敌人最可能攻击的,康益君带着他的警卫班(这是他手头唯一的预备队了)就在这儿,还让十几个民兵到这儿来帮忙修复工事。现在敌人突然攻击这儿,让民兵撤都来不及了。二百多米,也就半分多钟时间,最前面的鬼子就到了阵地前。这儿阵地上有两个班战士,按老规矩,机枪、侧把子,都把一棱子全部打完,手榴弹也扔了一排。加上康益君和警卫班,清一色的侧把子,几百发子弹在不到一分钟中,都射向了鬼子。虽然在这一分钟中有鬼子不断倒下,但鬼子这次人多,发了疯一样,不惜牺牲,后面涌着前面的人,就涌到了我军阵地上。我军战士按平时训练的要求,有的战士拿起大刀、三八枪,掩护一些用侧把子的战士换子弹。民兵也不挖工事了,拿着铁铲、丁字镐,甚至扁担,就上去博斗。等侧把子上好了子弹,就变成用侧把子枪的战士来掩护前面的博斗了。鬼子在拼刺刀时,还看到对方身后有人在用手枪点射,随时可能打到自己,心里总是要分神的,这样拼杀的水平就发挥不到最好,而且这子弹还真的是随时会轮到自己。

边上的阵地尽管自己也要抵抗进攻,但马上派了人,向这个阵地来支援。不过日军也用火力,封锁边上阵地增援的途径。而我军边上阵地也加强对这个阵地的阻击,以防止后面的敌人再增援这儿。至于阵地前已经打成一团的人,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康益君看到前面一个拿大刀与鬼子拼搏的战士被鬼子的子弹打中了大腿,一下坐倒在地上,有三个鬼子看到了,就要冲向这个战士。康益君用他侧把子中最后五颗子弹,打倒了这三个鬼子,然后他上去,把侧把子枪和子弹交给这个受了伤的战士,自己拿起这个战士的大刀,就向前参加肉博。在这个时刻,连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这个战士一边说了一声“营长”,一边就忍着痛,抓起侧把子枪上子弹,然后趴在地上射击。

康益君的刀法是在西北军时开始学的,后来到了上海后也练了,但当抗五军后,还是第一次操刀上阵。

这西北军基本刀法也不难,财迷也学了,其要点就是,第一刀是对着鬼子的枪刺砍,而不是对人。如果第一刀下去时,鬼子也刺过来,就会砍在他的枪管上;如果他回撤,就砍在刺刀上。刀重枪尖轻,这一刀砍上的话,肯定是把他的枪荡开,甚至振落。砍了这一刀后,马上第二刀反向过去,目标还不是鬼子的身体,而是他握枪的手,鬼子如果接了第一招没退让的话,第二刀就可能砍到他的手,甚至胳膊。这样,他的枪就握不住了,第三刀就可以砍他身体了。当然,鬼子也不是这么笨的,第一刀没有让鬼子的刺刀有什么振开的也有,那就第二刀仍旧砍他的刺刀;把他砍伤后,他也会退,也会逃。鬼子刺得快的,也有让我军战士受伤的。其中,肉博时双方都有开枪的,在这方面还是抗五军占了更大优势,这时侧把子怎么也比三八枪强。

康益君一冲上去,鬼子的重点目标就是他:谁让他穿了军官服?而战友重点保护的也是他,他举刀要砍的鬼子往往已经被子弹击中了。当然,击中的也许不是要害,但他加上一刀,没什么救了。

鬼子冲到阵地前的一共还有一百多人,比抗五军冲到阵地前的五十人左右要多了一倍,其中还包括了十来个民兵。不过在后面战壕里还有十来个用侧把子枪点射的战士(基本上都是较重的轻伤员,拼不了刺刀了),这些人与前面的人配合,让多了一倍人的鬼子也占不到便宜。

有康益君在前面带头拼,后面的战士,甚至民兵,也都勇敢地与敌人周旋。鬼子毕竟人多,又以康益君为主要目标,很快就用三个人把他给围上了。而后面的枪手要花不少注意力去关照民兵,因为他们的训练毕竟不行,险象环生的,更需要手枪的支援。康益君只能以自己的移动,让三个鬼子基本上在他们前面,防止让鬼子站到他的侧后方。但敌人还有在往这儿增加,康益君决定采用快刀斩乱麻的策略,展开旋风刀法。这套刀法自己容易受伤,学了后,他在战场上从来没有用过。这第一招看上去与西北军拼杀的第一招很像,但这一招并不是要振落或荡开敌人的刺刀,而只是稍微格开敌人的刺刀后,自己就向前跨步,贴近与敌人的距离,随第一刀的刀势不停顿而划一个圈,向敌人砍去。如果敌人没能用这刀在划圈的时候伤到自己,这第二刀就能要了敌人的命。第一个鬼子就没想到他会用这招,看他格到刺刀时,就想退一步;三对一,退一步后,另两个人会来帮忙的。但这一步没能退出康益君第二刀的范围,在另外一个鬼子刺刀过来之前,他的脑袋已经离开了他的脖子。对第二个鬼子,康益君还是这一招,格开他的刺刀,然后上前一步,但这个鬼子也凶悍得很,他不光没有退,反而也上了一步,他把步枪扔掉,一把抱住了康益君的腰。康益君这一刀只砍到他的屁股上。这鬼子忍着痛,转到了他的背后,这下子,康益君就砍不了他。腰上挂了一个人,再与另一个鬼子拼刺刀,当然是非常麻烦的事。后面的战友看到了他的险情,却没法对抱在他身上的鬼子开枪,另一个鬼子又被营长挡在后面。第三个鬼子乘机冲过来,一刺刀刺过来,康益君没用刀去格开,而是想闪开一步让这鬼子冲到自己的大刀范围,一刀解决问题。可是腰上带了个人,这一步没闪开,让鬼子的刺刀扎进了左肋,不过同时,康益君的刀也砍中了这鬼子的头。

康益君在闪避同时手上又发力,后面的鬼子乘机把他一摔,加上康益君受了伤,就倒了下去。把他摔倒的鬼子以为得手,从地上爬起来,捡起步枪想来扎康益君。不过后面一发子弹送他回了老家。(注:宫沉泗对旋风刀法等享有知识产权,想练习者,先拜师傅来。嘿嘿!)

第六卷 1934年 第一百八十七章 胜利

这种白刃肉博战中,一秒钟都会有几分钟一样长,体力消耗也出奇的大。康益君杀死这两个鬼子,实际上只用了不到一分钟,但他自己感觉有半个小时这么长,身体也累得不得了,他想从地上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的伤也挺重,皮肉都被割开,肋骨都快可以看到了。好在这时,冲锋的敌人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战友也抢了上来,把他架回战壕。在战壕里,他们营的医官就帮他把伤口缝了起来,然后包扎。这是抗五军中医生较多、水平较高,别的军队中,像这样的伤导致伤员送命的也有。

像这点伤,康营长当然是不肯下火线的。这不是这一晚上鬼子最后一次尝试,他们似乎还要冲击这个地方,他就要留在这个地方。要不是警卫班正好在这儿,这次敌人说不定就得逞了!现在,敌人光这个阵地前又死了二百左右(密集冲锋的代价),可我军防守这儿的七十多人中牺牲二十来个,其中有六个是民兵,受伤的又增加了三十来个,如果再来这么几下,这阵地可就没法守了。

从好的方面讲,鬼子这次过把一些弹药直接送到了战壕前,抗五军又收集了一些子弹和手榴弹。康益君又根据阵地在这次敌人进攻后的伤亡情况,把人手作了一点调整。他根据刚才那个“摸鱼”的战士发现敌人偷袭、并用手榴弹对鬼子袭击,既消灭敌人、为我阵地报了警,又没被敌人发现。所以就让每个连都派两、三个战士穿上鬼子军装,爬到阵地前面去,装日军的尸体。这些人不光是去“摸鱼”,还是去当暗哨,必要时,让敌人冲锋过去后,再从背后袭击日军。

…………………………

进攻大店阻止阵地的鬼子,发动进攻的强度,是一般情况下的几倍。团里早就把这儿敌人疯狂进攻的事,向军部作了汇报,要求人员、弹药增援。军部给他们派的援军,是隔壁县的一个驻守的加强连,说是需要两、三个小时可以到。团里让他们一到,就去康益君的营。

这次日军也没有准备多久,也就是把一些伤员抬到后面一点,把残缺的部队重新指定一下军官(在抗五军前面,敌人的中下级军官总是死得比例最高的),然后又发起了攻击。这次“摸鱼”的战士们发挥了作用,敌人基本不能说是偷袭了,在三百多米前面就被发现了。敌人以为抗五军有了防备,这也属正常,只是在他们人群中爆炸的是什么武器?难道是地雷?是掷弹筒?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扔一个手榴弹,谁也发现不了,哪个方向来的都不知道。

不过鬼子也以一种不怕伤亡、不怕疲劳的精神,再来了一次全面进攻。我军阵地上几乎人人挂彩,看来今天这阵地危险了!好在敌人处于一种筋疲力尽、把轻伤员也赶上了战场的疯狂状态,动作也慢了,而且部队是没什么编制,刚刚凑出来的,指挥混乱,都只是跌跌撞撞地往我军阵地冲,一付来自杀的样子。而康益君的士兵们也已经处于一种“牺牲前多打死一个鬼子就多赚一个”的心态了,人在这种状态下,反而特别冷静,射出的子弹也特别的准确。有三个阵地的敌人以一定比例牺牲换取了部分人冲到阵地前,然后开始了肉博战。这次能上阵肉博的抗五军战士更少了,有些鬼子都跳下了战壕才被打死。有些阵地眼看就要被鬼子占领了。突然,抗五军阵地后面吹响了一阵冲锋哨,有几千人的抗五军队伍,向阵地冲了下来。

鬼子一看,知道抗五军大队援军到了,他们大势已去,只好减少自己的牺牲,退了下去。

来的援军不光是隔壁县的那个加强连,还有他们的县大队民兵!所以,总人数有三千多人。鬼子一方面是自己的伤亡也太多了,另一方面觉得抗五军又来了这么多,不是靠这么硬冲可以过关的,也停止了攻击,要等第二天天亮了再说。

可以说,这个县大队的民兵,成了这次战役胜利的关键。

…………………………

第二天是十九日,天亮时,包围敌人机械化旅团的抗五军发起了突然袭击。他们也是在一个点上突入了鬼子的防守圈,并以此为突破口,不断加入部队。鬼子在腹背受敌下,终于四下溃散。

兵败如山倒,被包围的九千多日军,只有不到六千日军士兵徒步突围,先从各方向逃出包围圈,然后向南方返回。抗五军也进行了追击,这样,在这一带又打了一天,战场的范围已经变得相当大了,日军的飞机又来,但是看到这样的战斗,飞机是帮不了什么忙了。

安藤正一说是日军第一支机械化旅团的指挥官,现在已经没有一点“机械”可以指挥了。他只是“机械地”被部下拉着逃命,随着最大的一股鬼子四千名左右的士兵,冲出了包围圈,并且占领了一个山头。

好这次活下来的日军中,步兵的比例比较高,在日军的机械化部队中,步兵武器装备得也比较多,让他们又坚持到了天黑,并且利用夜幕的掩护向外突围。第三天,大约有三千多日军以“八仙过海”的方式往承德、开鲁、朝阳溜,甚至直接到了辽宁、黑龙江。机械化部队变成了游击队:大路他们是不敢走了,他们来的时候“不堪一击”的抗五军游击队,现在对他们也是很大的威胁了。另外,没有了坦克,他们对地雷就没有办法了。在后面有追兵,前面有阻击,这些日军只好钻入山区,从山路、小路,分散逃窜。还好,最终还有一千九百多名日军逃出了生天。

这个结果,还是在我军包围他们的部队在击溃他们后,马上抽调了我军的“机械化部队”去加入赤峰南面的“太极圈”,才让鬼子逃成功的。

因为鬼子的机械化部队被击溃,敌人进攻大店阻击阵地的部队就更没有什么攻击的意愿了。

在前一天的攻击中,这个师团死了近三千士兵,另有一万几千士兵受伤,整个部队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没有受伤了。这样,他们师团就算对得起上面的命令了,现在,他们也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下午,他们师团接到了撤退到承德的命令,因为日军指挥部搞了个大换防,让朝阳、凌源的日军抽部队去加入“太极圈”,承德的守军去守凌源、朝阳,而在大店受阻的部队去守承德。

阻击他们的康益君所在部队派了一支小部队对这个师团作了“护送”,但没有特别追打,因为他们的力量也不多,而且他们接到命令,要在山坡的另一面修工事,以阻止逃出包围圈的机械化旅团的鬼子。

第六卷 1934年 第一百八十八章 结束混战

朝阳等地又有鬼子向混战着的太极圈里增援,这个动向,马上让我军发现。我军从左翼伏击日军机械化部队的一些部队也正在往这个战场上转移,现在这个“太极圈”还在长大。

我军被包围的五千人找了一个地形很好的山峰,做好了防守阵地,敌人二、三万人,对他们也没什么办法。敌人要营救敌人被包围的联队,也被后加入战斗的“三十六师”给挡住了。

虽然这个混乱的战斗中,我军并没有吃什么亏,但伤亡比也就一比一点三左右,抗五军好象占一点便宜,但以一军之力与一个国家抗衡,这样的伤亡比是不行的。

由于左翼的战斗中已经消灭了鬼子的机械化旅团,对我军来说,这次战役已经获得了胜利,像混战类的消耗战,抗五军是不喜欢的。问题是怎样结束这个“太极圈”的战斗呢?

几个方案推到了财迷的前面,财迷选择了一个黄琪翔提出的方案。其它方案中,我军的这支“机械化”部队一般都是用于去消灭日军被包围的那个联队的,只有黄琪翔的方案中改为去救援自己被包围的部队。等这支部队救出后,部队准备退守赤峰,希望结束这个太极图式的混战。

不仅如此,财迷还命令从包围日军的部队中再抽调部队,与“机械化”部队一起去突击营救,情愿让被包围的日军逃走!

这有点出乎抗五军一些将领的意外,因为他们从热河北面又抽调了两个师,准备加入这个“太极圈”,以取得这次战役的更大胜利。这两个师也可以在两天后到达赤峰!

但徐总司令命令,要见好就收,要争取马上结束混战。

…………………………

十八日,天羽声明发表的第二天,英美舆论首先抨击了这个狂妄的声明。大华好象现在还不算是殖民地,更不是你们日喷一家的吧?

十九日,欧美很多国家,例如罗苏、意大利、德国、法国报纸都加以抨击,还有主张对日制裁的。

这时,日军的陆军也已经处在一个非常难堪的地步。首先有人问他们,赤峰到底被皇军占领了没有?为什么华军和几个在赤峰的外国记者说赤峰根本没有什么战斗,一直在抗五军手里?又有传说,他们的机械化旅团已经被打败了?

陆军开始只是说这支机械化旅团已经占领了赤峰郊区,后来说是正在“激战中”,再后来说是“暂时失去联络,原因不明”,但这些借口也只能是“暂时”应付一下的,又拖了一天,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旅团受到挫折,有部分装备人员损失,另外部分部队已经向承德撤回。到了这个时候,他们都没有说损失的“部分”是多少,而撤回的“部分”又是多少。

不过对上面追问说那个“世界上最坚固的野田一型坦克”是不是也有被反满抗日土匪击毁的时,陆军还是承认,抗五军不知道用了什么武器,击毁不少野田一型。

而田中曾男听了前线对这种武器的描述,就对陆军说,这一定是火箭筒!抗五军拥有相当数量的火箭筒!这样的话,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作战方式都要重新研究和评估了。同时,田中也提出要成立一个项目组,为日军研发生产火箭筒。

可这已经是事后诸葛亮了,已经无没改变他们投入巨资打造的机械化旅团就这么毁灭的事实。而野田一号坦克的生产,也从此停了下来。

…………………………

四月二十日,日外务省就羞羞答答地出来解释其4。17天羽声明,说他们没有干涉大华独立的意思(可那个声明中明明就是表达这个意思,连与别国的正常往来他们都要反对),只是大华的统一与繁荣,不可由自私的列强们越俎代谋(必须由“大公无私”的日喷来包办?)!日喷无意背离“开放门户”与“均等机会”政策,或侵犯现有条约(奇怪,这不是与刚才说的不一致了?)。

像这样的解释,一点都没有改变他们要独占大华的意思。还说别的列强都是自私的;这虽然是大实话,但别的列强不爱听。而且当前在我国最自私的、最凶残的“列强”,就是日喷自己。日喷以自己也是亚洲人,就不是欧美“列强”了。他们在我国所干的,比别的列强有过之而无不及!

…………………………

关东军知道这支机械化部队实际上就是被消灭了,但他们还希望在那个“太极圈”混战中多消灭一些抗五军,以得到可以向国内有个交待的结果。于是,他们又从辽宁、关东州,抽调了四个联队二万来人,调去热河。

可是,这些部队的抽调实在太晚了,四月二十二日早上,连朝阳、凌源的日军都只是刚刚到达这“太极圈”的南面,抗五军的“机械化”部队与两个团的兄弟部队一起,从“太极圈”的中间杀入,对着我军被包围的五千人部队杀过去。我军机械化部队的火力强,像一支利箭一样扎进了敌人的包围圈中,才一个小时,就杀到离目标只有一公里的地方。这五千人的部队也放弃了他们坚守了三天的山岗,向这一面杀了下来,两支部队一冲,中间的日军在两面受敌情况下,一下撕开一千几百米的口子,抗五军汇合到一起了。不到两个小时后,抗五军就撤出了原来敌人一边“太极圈”的范围了。

看来财迷坚决把我军被包围的部队救出,是正确的。如果敌人新来的二万人也加入了围攻,要结束这个太极圈就更困难了。

…………………………

日军的指挥官这时也下了个很聪明的命令,他让他们被包围的部队也马上突围返回。于是,这个联队和前面那个松尾大队的残部也开始了拼命逃窜的行动。他们既不向北方赤峰方向、也没向南方的凌源方向突围,而是选择了东面突围。这个时候突围是对的,因为我军的一半部队还在实施救援行动,包围的部队人少了,而且有好多是民兵。所以,他们突然袭击了东面的我军阵地,然后冲出一个突破口,最后从山区迂回到了朝阳。应该说,这个联队的突围是相当的成功,有组织、有计划,除了前几开被包围时被打死的七百多人,我军只咬掉了他们的一点尾巴,削掉他们五百名左右士兵。连松尾大队都逃出了一半人,这鬼子,越来越狡猾了!

第六卷 1934年 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要面子

日军机械化旅团的旅团长安藤正一,从枪林弹雨中毫发无损地逃回了承德,但承受不了失败的压力,在回去后的第三天自杀“谢罪”,另有关东军司令部三个作战参谋级别的军官也跟在他的后面自杀。尽管有了些替罪羊,但关东军司令部仍旧笼罩在一片失败的愁云中。有些人喝酒麻醉自己,也有人说要打上热河,找抗五军拼命!

这个“太极图”一下子变成了抗五军退守赤峰,日军在赤峰南面的阵势。混战变成了对阵,双方虽然不能说是脱离了战斗,但也都开始喘息一下,整顿一下部队,这次战斗算是告了一个段落。

在这个太极图中,双方各投入四万余人,混战了四天多。由于日军的“诱饵”部队牺牲较大,日军共损失了三千多人,重伤两千多,我军也牺牲了一千多名,重伤五百多。不过在“太极圈”外面,敌军的左翼部队被我消灭了一万二千多人,还是机械化部队,而我军阵亡和重伤只有不到三千。

赤峰市在这次战前已经是抗五军总部,平时就有几个关内的记者,和个别外国的记者,他们去看了日军机械化旅团被消灭的战场,当然把这个消息发了出去,抗五军宣传是“赤峰大捷”。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这事,只有东洋人自己,除了关东军和陆军中个别人之外,百姓基本上都不知道。而我国的百姓,则又把抗五军说成是无敌的英勇队伍。大家又知道了一批像康益君这样的新的战斗英雄。

…………………………

为了面子,日军的这种不认输的赖皮劲又上来了。他们对国内外宣称赤峰之战正在激烈战斗中,抗五军已经被他们压到了赤峰城区,赤峰南面已被日军全部占领(这些都是事实),日军马上要攻占赤峰市了!

另一方面又把残兵败将收拾了,加上新凑的一万多人,用五万五千人要硬攻赤峰。赤峰作为抗五军总部后,在城市周围修了一些防守工事的。不过按财迷的意见不要死守,利用工事消灭一些日军后,把城市让给鬼子也没关系。但陈明仁说让他来守,如果敌我杀伤比例小了(他也知道,这是财迷第一看重的指标),他一定撤退。

结果抗五军把刚从热河北方下来的两个师交给他,另外有五千来名民兵,就让他们守卫赤峰市。百姓在日军包围赤峰前尽可能地撤出了,其它的确部队也都撤离赤峰市,但不是到热河北方,而多数还在热河的南面。

日军的疲兵们先是从南向北进攻赤峰,因为人比较多,就干脆绕过赤峰市,从各个方向进攻。

抗五军在外围用五万人,两万人在赤峰外面一圈找机会袭击日军的屁股,三万人截断了承德、朝阳等地到赤峰的道路。为了急于扳回面子,日军这次的攻击太仓促,后勤还没什么准备好。日军一般说来,作这样的战役,部队至少要带一星期作战用的弹药、粮食。但这次他们以为我军刚打了大仗后“退败”,弹药等也不多,如果他们等补充弹药上来,抗五军的补充也上来了。特别是国内海军等派别在追问赤峰战事的“战果”,陆军说是“正在围攻抗五军的老巢”赤峰市,战役还没有结束。这样,日军就不敢休息,只好基本是连续作战了。

所以,他们部队带的弹药,平均只有够三天用的。在陈明仁他们顶住了头二天的进攻后,敌人的进攻就没什么力气了。在抗五军弹药充足、有比较好的工事前面,日军的进攻伤亡是相当大的,更何况屁股后面还有抗五军在骚扰。

尽管日军的飞机来帮忙,炸了不少房子,但作用毕竟有限。我军是有防空经验的,有射击飞机的能力,敌人飞机是不敢飞到太低了攻击的。而飞在高处,就不能对相距不远的前沿阵地帮什么忙了。到第三天以后,日军已经不是在进攻了,而是处于忙于防御了。他们的精力已经不是用于对付赤峰市,更不是曾经计划过要的北上了,而是要打通他们的运输线了。可是,在这种抗五军要打就打,打不了就跑的战斗,时间、地点都由抗五军来决定的,而且袭击敌人运输线的是三万正规军!敌人护送运输队的部队根本不够他们打的。攻城的部队想派两个大队的部队南下接应运输队,结果也被伏击了,死伤一半人。

在进攻赤峰市的第二天,日军觉得攻击顺利,国内的报纸上又吹了起来,什么抗五军老巢指日可下,抗五军溃不成军。国内照例又搞了些游行什么的。但再下去几天,形势就不行了。

现在热河的形势又变成了我军最拿手的游击战,结合赤峰的阵地阻击战。而进攻热河的日军没有什么弹药后,这进攻也就有气无力了。而运送弹药,成了非常困难的事,日军没想到,抗五军怎么不是把部队都放到赤峰市里面,而是放到了他们的屁股后面!

如果说,围攻赤峰的头两天,日军与抗五军的伤亡比还有五比一左右,在第三天以后,就变成七比一、九比一……。到了第六天以后,关东军总部吵成一团,有人说要再抽调东三省的部队去赤峰,一定要把它攻下为止!但参谋部算了一下,如果要这么干,需要抽调的部队还要三个师团以上。而日军要付出的牺牲,估计还要二万名以上;就算占领了赤峰,也不能消灭抗五军。他们理论推演的结果,最多也只能消灭抗五军二万这样。

不过这些人中也有头脑还算清醒的,知道必须撤兵了,东北的日军那儿还有部队可以再抽调?辽宁等三省的抗日义勇军知道现在热河正在大会战,士兵有不少抽调走了,所以都在到处打击日军,各地日军都向总部要人呢。如果从国内征兵、再送到热河,别说国内的缓进派这一关过不了,就算是现在开始征兵,等他们到了热河,这儿赤峰前面的日军早成了一堆白骨了。

是进是退?为了这两种意见的讨论,日军又在赤峰前面拖了两天,这每天都是几百日军死亡、几千日军受伤的代价!

最终,日军司令作出了撤退的命令。这个时候,他们用的密码也有些已经被情报大队破译了,赤峰的部队与关东军总部的电报内容,抗五军知道了一些,知道他们部队的供给困难,也知道他们大概是怎么个撤退方案。财迷这时下了命令,让抗五军“热烈欢送”日军!日军的撤退,抗五军一般只是骚扰性的“欢送”,可这次有了军部的指挥和命令,大家都发扬了“痛打落水狗”的精神。

这个撤退中,少粮食、少弹药的日军又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开始时还能说是撤退,后来不如说是溃败。他们的伤兵什么的,本来是安排先走的,但后来那些后面撤退的部队逃得更快,这些伤兵也不要了,留下来给逃亡部队当掩护了。可怜日军没有弹药,这些日军伤员连自杀都要三个人叠一起,共同享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