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迷抗日记-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年春节来的上海人中,还多了一些人,他们是前清官僚的后人、上海的没落贵族这个圈子的,例如李鸿章的后人。
李鸿章的长孙李国杰联系王亚樵杀了赵铁桥,蒋中才大怒,但没有什么证据,对王亚樵又没有办法。最后派宋子文对招商局查账,发现一些问题,正式通过法院,以擅自出卖国家土地(李国杰以码头为抵押,向银行借款)、虚报价款、欺蒙政府(这两条确有其事),判了李国杰八年徒刑。王亚樵还是念这个老乡情,让财迷有机会捞他一把。而李家的人通过王亚樵的关系,也来共济会走动,也向财迷“捐抗日款给抗五军”,数额也可以,要知道,这时李家只是个“瘦死的骆驼”了。于是,当年前宋子文来提福建事件的事时,才弥先生提了一句“听说李国杰在狱中身体不太好”,第二天,李国杰就被通知“你被才弥先生保外就医了”。
他这一放出来,也要到科辉医院住两天调理一下。他家里人更加是要到才弥先生这儿来感谢一下。“物以类聚”,李家与在上海的类似家族,如盛宣怀的后人、上海道台聂缉规的后代,也是有联系的、有亲戚关系的。他们的前辈是搞洋务的,当过官也有不少钱,在上海也有一些实业,如聂家的恒丰纱厂等。但他们与江浙一帮搞实业的生意人又不一样,在他们眼里,这帮实业家属于“暴发户”,没什么教养、没什么根底。
当年宋子文拼命追求盛家七小姐(宋当时被聘为盛四公子的英文秘书,见到七小姐后,主动要求当她的英文教师,随后又拼命追她),盛家以宋家的门户太低,一致反对!盛七小姐本人倒是对宋子文有意,但宋子文去广东给孙大总统姐夫帮忙后,遇上他人娶了,负了他南下前对盛七小姐的山盟海誓。
相对而言,这一个圈子的人当然更加看不上一些靠流氓手段上来的黄金荣、杜月笙之流了,而洪门龙头大哥才弥先生,最多比这些流氓排得高一点,算入江浙暴发户一类吧。
不过,他们的企业要做生意,要贷款、要运输,所以还是要与共济会打交道的。现在例如李国杰之类的事,也是要与才弥先生打交道的,几次接触下来,发现才弥先生他们与杜月笙他们确实不一样,特别是才弥先生本人,与他们想像中的帮会头子不一样。
才弥先生对各个民族企事业都蛮照顾,而不是像这个时候的有些风气,只照顾自己的同乡、关系户,打击不是自己圈子的人。只要华人已经有的企业,财迷就不再投资兴建,避免自相残杀(财迷对另一时空中,各地中国企业自己竞争压价非常不以为然,什么产品只要有几家中国企业生产,那就一定要把这产品压到没有利润为止!这本事可真是利害!)。共济会的运输、商业网点等,已经有垄断企业的样子,但从来不因此把利润率搞得太高,也不压制同类小企业。当然,在这些官僚后代看来,不特别照顾某一个地方的人,是因为共济会已经发展到了全国多数地方了。
这个松散的没落贵族圈子,内部也有争斗、有矛盾,但毕竟气味相投,通婚也往往在这个圈子内,在上海也形成了一个有势力的圈子。这帮官僚子弟中,不能说没有人希望傅仪再当皇帝,让他们家再兴起。但有这样想法的人绝对没有要我国富强进步的人多,特别是他们的第三代以后的年青人。
财迷与他们有接触后,发现这些人并不都是像李国杰这样,为了争资产、争权利就不择手段的。这些家庭中的子弟,以“华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的最多,也有个别玩世不恭、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但这些家族的后人更多是在商业、实业、工程技术和艺术上有成就的。他们也学了一些家传的国学,也接受了一些国外的文化,家庭正在没落,但他们中觉得国家应该改革、应该进步的年青人不少。
这么说,他们也有些认同共济会的一些做法的,向抗五军捐款,也不完全是巴结共济会。在现在已经是抗五军老战士、九一八后到东北去的“上海青年抗日团”中,也有几个是这些家族的年青人。
奇怪的是,这个圈子里的很多人对当官并不是特别热衷的。例如聂家的家规就是让后人不许当官!而另一些家族至少也有什么不许加入任何帮派团体之类的家规。这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家族可都是靠当官起家的!因为这样,这些人与共济会的人挺熟了以后,仍旧不加入共济会,只能算是共济会的朋友吧。
而一些上海的实业家,对这个圈子的人又有点不以为然(你们挣钱的本事没我们大,还摆什么臭架子?),但在好多地方,比如生活方式等,却要去学这些人的样子。老上海独特的地方味道(海派?),受这个圈子的人的影响不小。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形成,总是与这个地方的历史、经济有关系的。
第六卷 1934年 第一百七十二章 傅仪称帝
冬天过去了,春天到来,东北的抗日义勇军的活动又开始多了起来。
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都说有十几万抗日义勇军,也经常有与日伪军的大小战斗。但报道战斗最多的是热河的抗战。
大家不知道热河有多少抗五军战士,但袭击鬼子最频繁、打死鬼子最多的是抗五军。
实际上在热河的抗五军还是只有六万人左右,最后在河北的抗五军一个师,虽然后勤补给已经到位,但是没有进入热河,而是穿上中央军的军装,算是五十五军最后保留的那个三十六师了。这长城南面给了他们一段防线,他们要守,这样也方便关内、关外的联系。现在大部队的行动,以及大队的军用物资运输,还是要从热河北面绕路,但是以小队的人员往来、少量的物资、民用物资等,都可以从长城直接进入热河了。一些商品,通过热河后,还进入东三省;而东三省的一些商品,也通过这条路线进入关内。抗五军、李际春的“抗日救国军”都从这些通商中得了点税,东北的百姓、各支抗日义勇军的一些经济,也因此好过一点。不过,日军用这个通道,进出一些间谍,也是正常的。不过,中央政府从来没对日军宣战过,东洋人现在要出入天津、上海等地,可是方便得很!
不过热河除了抗五军正规部队外,还有共济会民兵十多万人。热河的鬼子有七万来人,加上三万来伪军,集中驻守在承德、平泉和朝阳等热河与辽宁接近的城市,以及在这几个城市之间的交通线上设了几个据点;在开鲁驻扎的就有一万多人,是承德之外驻军最多的城市,原因很简单,这个城市有点孤立无援,周围都是抗日根据地、游击区。热河的中部和西北部,都在抗五军手里,抗五军的纵队司令部就放在了赤峰市。农村不用说,是抗五军的游击区,包括与辽宁接壤的地区。
说起来,在东北的日军现在一共四十多万,而在热河这么不大的省份,还只守卫半个省的情况下,有七万来人算是密度很高了。
但热河的南部地区是个打游击占的好地方,山区多,除承德附近外,人口密度比较小。所以现在这些日军据点还是常常受袭击,抗五军游击队把据点上站岗的人当靶子打。如果出据点去追打,人少了不行,很可能让抗五军打埋伏。可人多了,一般也得不到便宜:抗五军一下子就进了山,边打边走,依次掩护;到了夜里,又派几个人来用手榴弹袭击。
而日军学习抗五军的样子,开展的游击战,在我根据地军民有了警惕后,效果就差多了。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日军这种游击战应该叫做特种部队战或者特务作战才是。他们不光要带上弹药,还要带上粮食,才能深入到我根据地深处。时间不长后,粮食没了,要不就回据点,要不就去打老百姓,但后者容易暴露目标。加上他们的电台被我侦察到后,这种小股部队常被我军民包围歼灭。
在几股派出的“特别作战部队”被歼灭后(主要是他们的电台暴露了目标,不过日军自己还不知道),由于牺牲太大,日军已经不敢再进行这样的活动了。现在只有离他们自己据点不远的游击区,他们还敢派一点“特种部队”,与我军游击队对打。深入我根据地的事,只有派几个人的间谍式活动,其他的已经停止了。
这说明,长期的游击战争,得到当地民众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日军对我民众使用野蛮的手段,激起了民众的愤慨,民众警惕性也提高,组织起来,保卫乡村,主动为抗五军报告情况。鬼子连想要学土匪,以深山为窝点,都不行,让百姓发现了,就会报告共济会。这种间谍式的“游击战”,促进了热河根据地的民兵建设。
…………………………
随着天气的转暖,日军在热河的损失也又开始上升,每个月要死上个二百多、三百人,还得不到热河的什么物资,实在是得不偿失!
对于这个局面,日喷方面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他们又面临一次决择:军部的多数人,包括田中曾男,说不如让关东军退出热河,把热河让给抗五军。可是关东军的人不肯,已经死了这么多人打下的地方,怎么能放弃?撤退的话,不光白白便宜抗五军,还会助长华人的抗日气焰!现在抗五军是抗日义勇军中最顽强的部队,是大华关心抗日的人们心中最引以为荣的部队,所以,别的义勇军可以松一下,但这抗五军要重点的打!
热河日军制订了一个扫荡计划,需要至少四个师团加一些伪军十三万人以上,对抗五军围剿。因为承德和平泉、朝阳等一线至少要一个师团的兵驻守,另外二个半师团去包围抗五军主力,逼他们在阵地上面对面决战!开鲁一个师团防止抗五军北窜并作为预备队。
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大部队过去,抗五军就走了,碰到的只是一些地雷和零星骚扰。而后面空虚的地方却又挨打了,据点又被拔了,大部队只好回去。
为了改变这么被动的局面,他们对军部立下军令状,说给他们加一个师团,他们自己从东三省抽调一个师团和一些伪军,一定可以用一个月,扫平抗五军!
日军采用了两个办法,双管齐下:一是集中兵力,专门攻打热河的抗五军;二是提高伪满傅仪的地位和作用,希望他们能完成一些多组织伪军、为日军多收集东北资源的任务。
为了集中力量打抗五军,在黑龙江等三省,日军采取收缩到城市防守,并扩大伪军的作用,把日常治安更多交给伪警察和伪军。为了使伪警察等更加卖力,他们还答应了傅仪要当皇帝的要求。
傅仪想当皇帝,是从伪“满州国”成立前就提出来的,但这么做一方面不利于日军宣传“满州国是因为满州人民强烈要求而成立的民主国家”,回复帝制毕竟是开历史倒车的事,有独裁的意思。第二方面,日军确实是要让“满州国”低日喷一头,傅仪怎么能作为皇帝,有与天皇接近的地位呢?所以开始时没有答应傅仪,只让他当了个“执政”。
而且从“满州国”成立后,日军就与之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就是日喷方在“满州国”有许多特权,而“满州国”的防务、经济、外交等都由日喷负责。这些东西,赤裸裸地把傅仪定位于一个傀儡的位置。
其实不管怎么说,傅仪就是一个傀儡。但这样明显地做,让傅仪和他的一些汉奸手下很没面子,心里很不痛快。这些人中,特别是傅仪自己,还是有复辟的梦想。傅仪就自己出钱,养了一支“大内卫队”,梦想有一天靠这些忠于自己的三、四百人,打出一个皇朝来。
对这些做法,日军是不高兴的。就以这支“大内卫队”为例,日军就曾派了军中的一些“柔道高手”,穿了便服,对十多个上街的“大内高手”挑衅。“大内高手”们平时练的是中华武艺,把这群“柔道高手”们打得落花流水。观战的日军发现情况不妙,放出几条狼狗来助战,“大内高手”们才知道遇上的是日军的人,在打死了几条狼狗后撤走了。
这时的日军正要打压傅仪,就派日军宪兵跑到“满州执政”那儿去要这几个卫队成员,说他们是“抗日分子”。傅仪他们当然没胆量、没能力保护他的卫队,只好把这几个卫队成员交给了日军,结果这几个人都在日军宪兵队里死于酷刑下。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傅仪当时的地位和处境。他们这帮汉奸们也就没什么事做,整天发点牢骚而已。(嘘!这可是要悄悄地,不能让东洋主子知道!)
由于这两年下来,日军在满州的形势很不理想,现在日军想让傅仪他们伪政府多出点力,以应付抗日烽火,所以就来给傅仪他们一点“肉骨头”啃啃了。反正这皇帝什么的,不就是一个名份罢了!
日军从一九三四年一月就宣布,傅仪将在三月登基,当“满州国”皇帝。日军说,他们为傅仪“扶上马,再送一阵”;现在东北的警备部队在他们的训练下粗具规模,日军准备松一下手了。傅仪和一些遗老遗少们高兴了,他们“终于胜利”了!而下面一些汉奸们,也有了当汉奸的理由了:“咱可不是给东洋人干事,咱是为皇上当差!”
…………………………
日军提前两个月就宣布三月份傅仪要登基的消息,正在东北的王亚樵听到这个事,还能坐视不理?他马上策划、指挥敢死大队组织行动,准备为傅仪的登基送一份大礼!
第六卷 1934年 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市游击队
在一九三四年,经过一年半的实践,东北的城市中,抗五军的敢死队也比较成熟了。
在一九三二年下半年,王亚樵在北平训练的一些敢死队员,有的只训练了几个月,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东北了。他们与三龙收集情报为主的那一支队伍有点联系,但又有不同。王亚樵训练的人主要就是干去刺杀汉奸和杀鬼子、烧敌人军火仓库等事情。而三龙他们情报队一支就要长期潜伏,以刺探情报为主。
王亚樵的手下进入东北后,在长春、沈阳等城市里杀了一些汉奸和日军的宪兵等。敢死队的人并不多,但把这些城市搞得枪声四起,鬼子汉奸人人自危。
敢死队因为人数很少就可以制造很大动静,所以,连日军视作他们后花园的关东州的大连、旅顺,敢死队都派了人去,他们发展了当地的码头工人,在旅顺两次放火烧了鬼子的仓库。由于用的都是“香火延时放火法”,敌人都找不到是谁干的。
敢死队的活动,让老百姓都很高兴,而汉奸们就害了怕。鬼子对一些有名的大汉奸,例如伪满州国的部长之类的,加强了警卫。而一些小汉奸,就只好自已天天烧香,不知道是求天照大神保佑呢?还是求菩萨保佑?
不过日军宪兵队也不是光吃干饭的。他们在城市里推行严格的户籍制度,让老百姓都去办什么“良民证”。又遍布暗哨,让特务悄悄地在各处查寻;加强对重要目标和大汉奸的保护。
一些日军占领的城市开始宵禁,晚上不许百姓出门,路上还派了一些巡逻队巡逻。可是这也没有能阻止敢死队的行动,反而是有些鬼子巡逻队被打死了。鬼子巡逻队一般只有五个人,从黑暗中藏着三个拿带消音器手枪的人,一下子就能把他们消灭了。
不过,鬼子也马上改变了宵禁的控制办法,第一是加多了巡逻队的人数,十几个人一队,甚至二十多人,队伍拉得长长的,敢死队员人少,一般不能随便袭击了。
日军的第二招是在一些比较高的地方或者隐蔽的地方设置了暗哨,看到夜里有出除了巡逻队之外的人走动,马上就开枪打死。这一招,比巡逻队还让敢死队头痛。有些敢死队员就死伤在这样的黑枪下。
日军有时还故意放出一些消息,说有什么重要目标人物要到什么地方,实际上是个圈套;开始时敢死队员比较心急,还真的上了当,也因此有些牺牲。后来知道敌人有这样的阴谋,就慢慢对消息进行鉴别,行动也谨慎起来,敌人的圈套难以奏效了。
后来,日军还用一些大汉奸或者军用物资作为诱饵,让敢死队去袭击,以这些诱饵的牺牲来换取敢死队员的生命。不过,敢死队也在鲜血和生命付出中不断总结经验,除了可靠的消息来源,一般都是自己主动找目标、定计划,尽量既消灭目标,又不损失自己。
…………………………
杨志国现在就是在长春市的抗五军敢死队员之一。
杨志国的家在长春城郊,家里开个杂货店。杨志国的父亲开始时挑个货郎担走街穿巷,后来才开了这个店,他基本靠自学,识点字,也会算点账。家里兄弟三个,杨志国是老大,他读书成绩最好,考上了沈阳的冯庸大学读书。在九一八日军入侵事件发生后,杨志国随同老师同学一起,撤退到了北平。
开始时他也与一些同学一样,想当兵打回东北老家去;但同学中能如愿的很少,更别说杨志国了。这是因为杨志国的个子太小。
一般的东北人个子都比较高大,但杨志国他们家人的个子都不高,特别是杨志国,只有一米六三,所以抗日义勇军根本不要他。当时抗五军的招兵策略是,尽量叫这些大学生都去读书。这时大学生占国民数的比例还是很少的,当兵实在是太可惜了。
于是,他与多数老师同学一起,随后又到了上海,并入科辉学校一起学习。他在上海学了一年,并加入了共济会,这时,音讯隔绝一年多的家里终于有消息来了,但这是一个噩耗:他父亲被日本鬼子打死已经有半年多了。
杨志国早就订了亲,未婚妻桃红是他家的邻居,青梅竹马的,要不是他到沈阳去读书,应该已经成了亲。在日军占领长春后的一天,桃红在街上碰上了几个鬼子,这几个鬼子见她长得漂亮,“花姑娘、花姑娘”的就要拉走。桃红的父亲先去拉鬼子,杨志国的父亲看到了也上去帮忙。结果桃红姑娘是乘乱逃走开了,但鬼子们把气出在二位老人的身上:杨志国的父亲被打死,桃红的父亲被打成重伤。
杨志国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不肯再读书了,一定要参加抗五军敢死队。
他在与共济会招收敢死队的人谈话恳求,申请加入的时候,正好王亚樵过来,听了他家里的事情,九爷马上决定收下他,并把他到北平,插班加入北平的特别训练队。身高有什么关系?王亚樵本人身高就不高!
杨志国报仇心切,训练非常刻苦,加上在冯庸大学时有一定基础,才训练了六个月,正好敢死队要派一些人进东北,他就要求在这一批去。由于他各项训练成绩及格了,九爷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一批进入长春的一共是十二个人,算是一个排。他们分为三个班,每班四个人,有行动一般都是四个人来干,二人一组,一组人动手,另一组人掩护。有大的行动,就一个排的人都上,甚至有更多的人参与。
他们是第三批进入长春的敢死队员,已经在长春的还有六名第二批进入的队员。这第二批队员本来是十个,在前一个半月的一次行动中,有一个队员牺牲,三个队员负伤,这三个伤员已经在情报队的帮助下,撤退到游击根据地了。
第六卷 1934年 第一百七十四章 敢死队在行动
第一批进入长春的敢死队员八个人一起住在一个大院里,大院的主人是共济会员,开了个饭馆,所以他们都算是饭馆的伙计。这个大院里面也有秘密地窖,住的人都是共济会的人或者他们的亲戚。而街上的饭馆就是共济会的一个联络点。
住在这个大院里开始还有“情报队”的人,也就是徐三少爷那一边的人,他们内部叫做“干巧活的”,因为他们的任务主要是搞到日军的军事、经济情报,汇报到上海的总部。虽然知道院子里都是自己人,但敢死队的人只能猜测可能谁是情报员、谁是交通员,而不能知道究竟谁是谁。
…………………………
这支敢死队在抗五军编制中的正式名称是“长春市城市游击队”或者“长春特别行动队”,他们自称是“干硬活的”,行动目的就是刺杀汉奸和消灭鬼子的头目,什么鬼子的翻译、伪政府的官员等等。还有放火烧鬼子的军火仓库。当然,有时候没什么干的,也打一下鬼子的哨兵练一下手。
后来,情报队的人觉得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不好,有点危险,就另外找地方搬走了。
果然,敢死队员在展开行动后,杀了一些鬼子汉奸,引起日军高度重视后,他们被怀疑,并被特务盯上;在他们进入长春刚过半年的一次行动中,中了日军宪兵队的埋伏,牺牲了两个战士,其余有六个战士暴露了,也只能撤出了长春。而这个院子和饭馆的人员和群众在得到情报组人的通知,都被转移出长春,才逃过一劫。此后的一个多月,长春这类刺杀活动少了些,鬼子汉奸得意忘形,以为以前的案子都破了。
但他们错了,敢死队又派了特别行动队进入长春,派去的人比以前更多了,只不过行动更加谨慎了一点。与情报队的配合也多一点,情报队已经在城里立下了根,发展了一些共济会员和一些基本群众,敢死队员们就被分散安排在可靠的群众中。行动往往也由情报队提供信息,他们才行动。
不过就算是敢死队的队长,也只认识情报队的一个通讯员。情报队内部一般每人都只与两个人互相联系,敢死队员暴露的可能性比情报队员要大得多,所以情报队与他们联系时是非常小心的。
后来进去的敢死队员训练时间长,又有了以前老队员的经验教训,各方面更成熟了。
像杨志国他们进去,就分散住下,他与他组里的那个队员一起住得比较近,但平时装成不认识的样子。另一组队员住得也不远,但也是互相装成不认识。平时见了面,只是以手势来联系一下,在没有旁人时,才悄悄交谈。
他定了亲的桃红姑娘与他结了婚,她知道他是干什么的,还支持和配合他的行动。敢死队的结婚,是要经过批准的;也不过就是由组织从侧面对队员的对象进行一下审查,只要不会是敌人的阴谋就行了。至于是不是把自己的身份告诉家属,侧由队员自己决定。
像桃红这样以前就订了亲的,就基本上不用审查了。在杨志国告诉她身份后,她也成了共济会的帮手,帮助送个信、放个哨什么的。只要能打鬼子,有不少百姓都愿意帮忙的,更别说是抗五军敢死队的家属。
杨志国他们班的第一次行动是刺杀一个在伪政府里当税务局“局长”的东洋鬼子和当“课长”的汉奸。
这两个月,敢死队的活动少了一点,长春的宵禁又停止了。鬼子和汉奸都喜欢在晚上出来,喝点酒,上妓院。这两个“课长”位居“肥水衙门”,有了钱就要出来享受的,就常到一个酒店去喝酒。虽然说特别行动队的活动少了,但他们到什么地方都要带几个鬼子兵的,这天晚上来喝酒也带了四个日军士兵。
第一次行动,班长带一个人实施对目标的刺杀;杨志国算组长,带一个组员掩护前一组。这次行动很顺利:二个目标与二个陪酒的女人在一张桌子上喝酒,叫了不少好菜。而带去的四个兵在离他们五米左右的另一张桌子坐着,这四个士兵只有茶喝,没有酒,还有一点瓜子花生之类的。由于鬼子搞的是等级森严的那一套,两个课长这样对部下算是非常好的了,也是他们的钱比较多,花一点在士兵身上是无所谓的。
行动小组装成喝酒顾客,等他们已经二天,头天两个目标都没去。现在,班长看到班里四个成员都已经到了预先计划的位置上,他就站起来,走到离目标只有二米远的地方,背向鬼子抽出装了消音器的上海产“八连子”手枪,一转身,对两个目标的脑袋每人一枪。行动干净利索,绝对没有财迷在另一时空看到的电视剧中那样,要说一大通:“我是抗日义勇军敢死队,今天我代表国家、代表……”之类的话。
所以,当他把两个汉奸都打死后,两个陪酒的女人大声叫了起来,四个鬼子士兵才有反应。这两个女人尖叫的声音,确实比无声手枪的声音还要大。
不过这四个鬼子只来得及抓起放在身边的三八枪,有两个站起了身,另两个连站起的时间都没有,与班长同一组的组员打死了他们中的三个,班长也打死了一个,这四个人都完蛋了。
这时,整个酒店大乱,大家的眼光都集中到了班长他们俩人身上,他们俩迅速走向大门,准备离开。
在酒馆的另一个角落,有二个穿便衣的东洋人,实际上是特务。他们看到两个抗日敢死队员打死人后就要走,没注意到他们,就拨出腰里的手枪,准备向敢死队员射击。但他们不知道,杨志国早就注意到他们俩了。特务刚拨出手枪,在他们后面的杨志国又是两枪,都打在特务的脑袋瓜上,然后他也马上往外走。这时,他的同组成员在人群中叫:抗五军敢死队打死人了,大家快走啊!酒馆的人都乱成一团,大家都往外涌。他们四个队员就在混在他们的中间,溜回了家。
这样的行动,是敢死队杀鬼子的行动中最典型的案例。行动的一般只有两个人,但暗中掩护的还有几个,如果目标被打死后,行动的人顺利撤走了,掩护的人就与边上的群众一样走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们是敢死队员。这个规律也让鬼子汉奸知道了,所以,一些汉奸都在传授经验:看到有敢死队杀鬼子或者别的汉奸,就要老老实实地冲墙站着,双手放在屁股上,千万不敢去摸武器!谁知道边上的哪个也是敢死队的?
第六卷 1934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 给傅仪的礼物
长春的这一任宪兵队长山本,非常卖力抓“抗日分子”,这并不是说他对“帝国事业”非常忠诚、非常热情。他抓的人中,一般都是有钱人,只要家里人通过宪兵队的翻译官送点钱,被抓的人就能放出来。如果没钱,对不起,你就是抗日分子了。打死也行,更多的是送到矿山去干活。由于这矿山都是这样的“犯人”干活,所以看守的日军对他们特别残酷,一般人干上几个月就被拖死了。靠这样,他搞了不少钱,更是残害了许多长春老百姓,真是血债累累。
杨志国他们到长春后,干掉三个汉奸后,就接到命令,准备干掉这个山本队长。
不过,在他们进入长春、又开始锄奸行动后,日军也又开始了夜里的宵禁。而且这个山本队长又特别怕死,到哪儿都带了一大群鬼子。不过敢死队员还是想出了对付他的办法。
山本队长在长春养了两个东洋女人,他把这俩女人养在同一个小院里,这个小院比较偏僻,在一个死巷子里,巷子不大也不深,
但这样的死巷子倒挺容易守卫的:山本队长带的十几个士兵,就留在这不宽的巷子里喝西北风,他到里面风流快活。这样,一个苍蝇也难进出这个院子了。
敢死队就在这儿动了脑筋,办法并不复杂,因为这个巷子平时并没有特别警戒的,抗五军就在巷子口放了一个地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